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课总结与反思

听课总结与反思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的实践与分析

摘要:文章讨论的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基于“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形成,包括听课记录与总结反思两个阶段,听课与记录、总结与反思四个过程。文章结合听课案例一,剖析了这一方法的六个要点:怎么听、听什么、怎么记、记什么、归纳提炼、深入思考;结合听课案例二分析,解决听课后“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09-04

教师是实践性[1]、反思性[2]职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实践中获得,在反思中提高。“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然历程。听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技能,需要学习与培训[3]。

在顶岗支教中,实习学生听课后,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特点,只有总体感觉,没有具体收获,不能带来反思效果,原因之一是没有掌握听课方法的技巧。教师“过程——反思”听课法,是笔者在指导实习学生听课过程中体验出来的,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对它的运用与效果进行分析。

一、听课案例一

案例一:实习学生初一政治习题课的听课记录与听课总结。

1.听课记录。见表1,示例了三个教学过程。听课记录分三部分:“老师组织”与“学生活动”栏,记录的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点评(感受)”栏,记录的是听课者的体验与感受。

全文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听评课新视角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赋予了中小学体育教研听评课活动的新内涵。结合日常的听评课活动,分别从三个视角来阐述听评课,从听评课有效角度出发聚集课堂教学的发展、从听评课的优势价值判断的视角出发启发课堂教学思维、从听评课的自我反思视角引领教师专业的成长。为一线体育老师听评课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听评课;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2.015

在新课标背景下,听评课已经成为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渠道,是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提升教学技能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听评课是基于课例的研究思考过程,它具有科研、激励、诊断、沟通等有价值的功能。笔者结合日常教研活动,从听评课的有效观察、有效评价的新视角来阐述,与各位同行交流、探讨。

一、从听评课有效角度出发,聚集课堂教学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具有现场反思价值的听评课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听评课的准确定位思考,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笔者通过听评课的有效性视角,积极寻找听评课活动的切入点,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能力。笔者通过三种听评课的模式,来反思课堂教学中发现哪些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帮助自己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 寻找亮点式听课

寻找亮点式听课通俗讲是指在听课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意图、对教材价值与功能处理、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讲解与示范、课堂教学中的调控能力、场地与器材的设计使用等方面出现的闪光点,激发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思维碰撞。如在区级教研活动中,要求听课老师,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每一节听课过程至少要提出三点优点,这些优点对自己的教学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全文阅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将从批判性思维国内研究的现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契合度三个方面探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语听说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同时基于探究性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反思教学法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内容拓展。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使学生在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批判性思维认知方面的核心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1]。同时,在学生的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 dispositions)方面形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2]。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1.近年来国内关于批判思维能力的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知网以“批判性思维”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06年到2016年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对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进行研究的文章数目约为5113篇。但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不多,约占总量的12.7%,而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在批判思维培养的文章则占了更少的部分。绝大多数研究探究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较少。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培养方面,对读写技能的关注较多,而对听说技能的研究较少。

2.在英语教学中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

在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听说是最直接表现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部分。但是学生在几个方面的能力中,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两个方面。除了英语能力的考虑外,大部分学生也缺乏批判性思维,口语表达的内容往往注重对英语词汇的运用及简单的对话表达,很多情况下学生和老师都会把口语表达差的原因完全归结为英语词汇量不够,或者练习不够。但是即使让学生使用中文阐述,仍然有部分学生会言之无物、表达逻辑混乱、条理性差,甚至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全文阅读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自身软实力的提高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高中的历史教学,要顺利实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现代公民,教师在做好细化教学常规的同时,必须下大功夫提高自身教学的软实力。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软实力

曾几何时,历史教学是我们学校的强项。在县内和市内都小有名气,由此,我们的教师,也常出外作课,介绍经验,外校也纷纷慕名前来取经。然而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兄弟学校加大对文科的重视力度,我们风光不再。如今的历史学科成了学校的薄弱学科,批评的对象,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在拉大,后面的学校还在紧追不舍,老师背负很大的压力。要改变这种状况,走出低谷,重振雄风,我认为提高教师自身软实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

下面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自身软实力的提高。

第一:勤写教学反思

教师上课没有排练,但怎么使课堂完美、精彩呢?我认为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反思、不仅要有反思的意识,更要写反思。

教学中,有了预设课堂备课,实施了教学活动上课,那么课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反思课堂上: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都达到预期目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更佳的手段;课堂是否有及时的小结、总结、升华的地方;学生上课是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学生是否有独到的见解;这节课思路是否清晰、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总之是否优化了各个教学环节。第一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反思,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还能找到理想与现实差距,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教训,可以扬长避短,总结更佳处理教材的方法,更是我们备课上课的升华。

要想使自己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中,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每天实践一点,就反思一点,必定进步一点,每节课都能认真反思,及时修正,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只要养成反思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在实践中求真,不断的进取,必能聚沙成塔,提高你的教学水平。最后,我们就能很快正成长为一位有对学校有教学力、对学生有影响力的老师!

全文阅读

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几点感想

摘要:本文谈了笔者对高中例题教学的几点感想,希望能对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例题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17

一、现状分析

例题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教师对例题的处理比较肤浅,没有深入研究,只是简单的讲授起不到例题教学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脱节等现象。有的学生对例题教学不重视,总想通过课后做题来学会知识,对教师讲过的例题听懂了,但是不会做题。

为了解例题教学的现状,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对例题教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例题选择上比较随意,没有经过认真分析比较;在例题的应用上,还是简单分析讲解,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没有深入探究和互动;在例题教学的反思上,用的时间比较少,重数量而不重质量;还有的教师不深入思考挖掘例题的教学功能,而是认为讲得多了,自然就会了,使例题教学效率不高,结果造成各科之间抢时间和学生不想听等现象。

笔者对学生关于例题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比较被动,仅仅是听讲和做笔记自己没有独立思考,有问题也不问。更不要说对例题的正确与否,教师讲解有无漏洞去质疑。只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在例题讲解后进行小结和反思,对例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写反思的学生少得可怜。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地做题,而对例题不去分析思考,其参考书中的例题都是挑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都是方法的总结、规律的应用。总之,例题教学的效果不好。所以,对例题教学低效要找原因,想一些解决办法,提高例题教学的效率,已经很迫切了。

二、例题教学中的错误认识

全文阅读

学习高中数学的几点认识

【摘 要】数学是中学课程中的最重要学科之一。学好数学是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特别是高中数学?我以为只要了解学科特点,调整心态,克服畏惧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学好高中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信心

有许多初中阶段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感觉数学学习困难,他们在做习题或课外练习时,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因次在一个阶段后,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这是许多进入高中以后的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感觉到很不适应。那么,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呢?

1. 转变观念

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而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勤于思考,不断研究,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要弄清概念的实质,还要弄清概念的背景及其与其它概念的联系。

2. 课前适当预习

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听课的重点;通过预习还可以发现以前没有掌握好的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通过预习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同时,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预习可以使自己对新课有一个基本理解,但不等于上课可以放松注意力,降低思维紧张度,相反,听课时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上要重点比较自己比较模糊或不清晰的地方,让自己的思路走在老师前面,从而可以把握听课的主动权,增强听课的目的性的针对性。

全文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减负增效新途径探讨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背景下,“减负增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堂教学,对初中数学课堂减负增效新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减负增效 听课笔记 学后反思

初中学习与小学有本质的差别,初中学习任务繁重,学不好,基础比较差,大部分学生有叛逆心理。老师要先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不想学习,要不厌其烦、谆谆教诲,引导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使数学课堂真正达到减负增效。

结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课堂教学,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我发现学生喜欢学习了,学得轻松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提高听课效率

上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形式,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提高听课效率。

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集中注意力。要有积极的听课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听课,把在教室内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再次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老师讲课的条理,要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结论。要立即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听课,做到目不斜视,耳不旁听,把与学习无关的思想统统排除在大脑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听得最准确,看得最清楚,记得最牢固,思想最活跃。

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与教师进行思想对话,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工夫,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务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绝不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

全文阅读

语文听评课有效性探究

听评课是语文最常规教研活动之一。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也可以促使他们更新教学观念,及时修正平时教学纰漏,有效改进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平时语文听评课教研活动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听课之前毫无准备,听课之时随意记记,听课之后不了了之。如此的听评课活动对人对己都没有多大促进作用及借鉴意义,这种情形叫做无效的听评课。那么,怎样听评课才是有效呢?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1.研究授课内容

对授课内容要有一定的研究。除了熟悉教学的基本内容外,还要自己设计一个预案,进而确立听课的研究课题。虽然听课的研究课题范围相当宽泛,但应该围绕换位(假设自己是执教者)角度来确立研究课题,比如这课常规教学最易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教学中棘手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突破重难内容,突破重难点问题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如王勃《滕王阁序》这么优美的骈文,课文注释字句清楚详细,怎样处理疏通文意这环节?如果跳过疏通文意这环节而直接进入课文思想内容分析行不行?……总之,课前要有选择、针对性确定听课课题。如果课前做了这些准备,那么,听课就有了明确的方向,预案则使研究有了参照,这对于分析评价执教者的优劣得失,借鉴他人的教法都是大有裨益的。只有这样,听评课才是有效的,而那些随意、盲目的听课都会大大降低听课的收效,课后的评课也往往是缺乏针对性、深度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谈,这种听评课是无效的,至少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2.准确的学情分析

除了课前充分准备的研究预案外,还要对所授课班级学生学情有大致的了解研究。只有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通过学生课堂反应及师生互动情况来观照分析评判执教者对教材把握的尺度,从而评判执教者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广度是否适合,是否做到因材施教。如教学对象是处于什么年龄阶段,这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其能力及该科目的基础如何?对这些问题都应该了如指掌,准确地把握。如拿《诗经·氓》去教初中生,如果去大谈人生爱恨情仇的情感体验就离谱了。因为初中生无论是年龄阶段还是知识认识,都是无法理解这样抽象的情感体验的。魏书生曾说过:“讲课时,教师尽可能把自己假设为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哪些知识是可以接受的,哪些知识是考试用的;哪些是有长期储存价值的……这样一来,要讲的内容就少了。”这里的“少”就是简明扼要,要言不烦,命中问题要害的精讲。这也只有在准确的学情分析基础上才能做到的。

二、以两种身份参与听课

1.学生身份

全文阅读

听课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一、 反刍、思考

听课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的“听、写”,而是“学”。是要通过“听”的形式来实现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做到取长补短,进而切实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所以,我们在听课结束后,必须认真对照听课记录及时地进行“反刍”。这里的“反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唤醒”,而是通过“课堂再现”将自己置身于整堂课的教育情境中,对课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深度分析、研究:一是,要站在“听课人”的立场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不仅要找出本节课都有哪些亮点和缺失,而且还要用心去感受授课者“教技”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并及时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二是,要站在“授课人”的立场进行反思研究,如果自己是授课人又会怎样设计本节课?与之前授课人相比,自己的“授课”又有哪些长处和不足?前授课人的课堂与自己的课堂又有哪些共性和相通之处?有哪些亮点能对自己有所启示?有哪些优点是适合自己进行学习借鉴的?又有哪些不足是需要自己规避的?今后如果自己讲授该课又应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三是,要将他人课堂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思索及时进行聚合、总结,并叙之以文予以记录,这样我们的听课所收获的就不只是对课的外在形式的感知,而是真正领会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如此,我们的听课效果就必然会与之前大不相同,真做到听有所悟、听有所学。

二、 交流、分享

在听的过程中,由于我们自身的素质、所处的位置以及听课时候观课的视角有所不同,所以对于课的理解也自然会有所不同,这里面既有真知灼见,也有泛泛之谈,甚至是偏颇和失当之处。我们教师要想对自己所听之课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知,并及时汲取其中所蕴藏的“成长营养”,就必须要将自己的思考、见解与同事进行交流与探讨:一是,要与同行的听课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之中我们要勇于说实话,其中不能有丝毫的粉饰,必须要将自己对所听之课的“感觉”、“疑惑”真实呈现,并就此及时向同行进行求教,这样在交流中不仅可以引发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还能有效实现教师间的思维资源共享;二是,要与授课教师本人进行交流,要重点针对听课过程中自己所产生的“疑惑”之处向授课教师进行求教,请他说明这样处理的原因以及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此对本节课进行深度解构、品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消化”、“吸纳”课程中的养分,提升自我。

三、 实践、创新

教学是实践的活动,教学能力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磨砺,也就是说我们要想通过听课活动真正提升自身授课技艺,除了要做好之前的“反刍”、“交流”之外,还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行为跟进:一是,要及时地将之前的“思考”付诸教学实践。因为如果不对之前的“收获”进行验证,那么我们的成长就永远停留在“口头经验型”的教师水准上,只会“坐而论道”,而不能“学以致用”提升自我。二是要在实践中对“思考”进行创新,不能简单地 “拿来主义”,盲目照搬、复制别人的先进课堂技术和经典做法。因为每一个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都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他们与学生持续磨合的结果;加之我们与授课人在学识、认知、授课理念和风格上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所教授的学生也是来自不同的环境,必然存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必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发酵”,让经验实现“本土化”,巧妙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之中。只有如此,“经验”才会有效指导和提升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听课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做到汲人所长,补己之短,并最终超越自己、提升自己。【责任编辑:白文军】

全文阅读

教学反思是课改的关键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本文就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电工基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反思途径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吸取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看了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我们教师不注重反思,虽然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教不研,我们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如果只研不教,我们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家。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这些中外学者的观点都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而不擅于反思则窒息教师的创造,阻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反思,课改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科研结合型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通过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电工基础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想谈一谈对此的粗浅认识。

1.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