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讲座心得体会

听讲座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5月31日,我非常荣幸的在贺州学院聆听了来自广西师范初等教育学院的蓝卫红老师,以及来自广西师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陆云教授的精彩讲座,她们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我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颇多。

一、英语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我认为首先老师要有良好的情绪。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老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二、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这次讲座中,两位专家都提到英语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所谓“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语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购物、采访、自我介绍、游戏(如猜谜、竞赛)、问路、新闻广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三、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这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生刚刚开始学英语,所以教师英语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自己的语音语调都说不好,那岂不是误人子弟?所以我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水平,坚持每天说英语,做到多读、多听、多写、多练。

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学子们都在等待着我们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附注于行动,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教好,培养出适应改革开放,会使用英语的各种人材。

全文阅读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前不久,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名师神采飞扬,听者亦有心得。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量的可学习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更高了。特别是名校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思想。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许会与唤起你的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

无论名师大家,还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学友,观摹课堂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教益。然而,你想克隆获得好评的课堂,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难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学生没有别的班级出色,而是自己没有对别人的经验总结消化。

一旦让别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营养了,那么你必然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比如,让学生获得“特殊的稿费”,以此激发其写作的兴趣,这是教学中新鲜的创意。但稿费从哪里来?你与学生的家长有时多少沟通?稿费的引导是否会引起负面作用?所以,创意的实现得需要有一个过程。一是要针对班级学生的习作现状,他们的写作热情是否在消退?二是孩子在热情消退的情形下,与家长悄悄地沟通,将节省的零用钱交给老师,用于对成功的作品进行奖励。三是稿费刺激需要借助一个有效的展示平台,比如班级或学校的刊物。四是不要放大稿费的物质刺激,而要将此作为提升学生精神境界,提高精神需求的转折点。五是将“稿费”与平时的作文讲评、赏识和鼓励相结合,让全体学生建立信服感,并能从中收获到写作的技巧,发表的快乐,从而将写作并发表作为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现在倡导的同课异构教学科研策略,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展开教学进程,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充满智慧的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使同一种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的过程,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成果。现在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效范式。

全文阅读

听家庭教育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某某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 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全文阅读

听教师礼仪讲座之后的心得体会

通过听金教授的讲座之后,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它们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更加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我对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首先是发型,我几乎从不披散着,一贯梳成马尾辫,简洁而利落。其次是衣着,我总会保持得又干净又整齐,衣服上没有较为明显的污渍,隔两三天便会及时更换清洗;另外,服装的式样也能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

二、举止。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它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在我看来,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

三、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四、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阅读

听名师作文示范课讲座心得体会范本欣赏

下面是整理的听名师作文示范课讲座心得体会范本欣赏,供各位阅读参考,希望看完后能对你一些启示和帮助。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外出学习的机会,观摩了四位名师的作文示范课以及聆听了他们的讲座,让我从中汲取了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作文教学的经验,让我感受到了名师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格和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氛围,生动的教学语言,多彩的教学情景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颇受震撼。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适时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这点尤为关键。刘飞耀老师的诗歌教学展示课上,诗中有谜,谜中有诗,整场气氛愉悦和谐,激情四射,使学生个个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课堂中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

最受启发的是杨宏丽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几件事写一个人》,选人物——拓展思维;列特点——简笔勾勒;找词语——精美装饰;举事例——详略取舍;写片段——丰富充实,每个环节都展示范例,启发引导,层层递进,让学生发现问题,总结写作方法,适时点评指导,最终尽善尽美。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学生灵动的思考,让方法引领作文教学前行,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道。

最让人情不自禁喝彩的是名师们极具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精彩的导语,无痕的过渡,真诚的评价,贯穿始终的无一不是欣赏、赞美、鼓励学生的话语,无一不是生动、美妙、富有特色的言语,让人觉得自然、流畅、受益无穷。

最值得我反思的是,在四节课堂里,名师们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课堂上都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挖掘搜索,捕捉灵感,文采飞扬,开启智慧之旅,从而践行了高效课堂的模式。

最为震撼的是刘飞耀老师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对对语文教材的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可以说,他完全将初中语文教材玩转于股掌之间,讲解理论时举例信手拈来,真正将写作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人佩服至极。看来,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能将教材深入研读,娴熟自如的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定会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以名师为镜,方知自己之不足;以名师为榜样,方能不断成长。

全文阅读

论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发展出路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南风讲坛”

摘要:“南风讲坛”是佛山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二十多年的创办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反思其经验有利于全国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事业的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15-03

近二十年来,举办公益讲座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上至国家图书馆、下至各地市级图书馆,都纷纷开办起讲座、讲堂、讲坛。以广东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省21家公共图书馆(2家副省级、19家地市级)中,开办公益讲座的就有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韶关市图书馆、汕头市图书馆、江门市五邑图书馆等6家[1]。在图书馆讲座遍地开花的局势下,如何经营并维护好自家的讲座品牌,同时实现馆际交流互动、优势资源整合,是讲座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佛山市图书馆的“南风讲坛”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发展出路做出以下思考。

1延续讲座品牌优势

目前,讲座品牌建设意识已被图书馆界普遍接受,因此知名图书馆讲座需要扬长避短、革故鼎新,延续自己的品牌优势。“南风”之名,是佛山市图书馆公益讲座在开办10周年之际通过公开征名而得。从1995年创办至今,历经二十余载岁月的“南风讲坛”早已成为佛山市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在举办过的2,000多场讲座中,其始终贯彻“重铸书香社会,共建精神家园”的主题精神,不仅得到图书馆业内人士的肯定,也受到读者听众的广泛好评。认可与褒奖来之不易,“南风讲坛”这块优质文化品牌中,蕴含着诸多讲坛工作者多年的汗水和辛劳。

1.1主题多样,饱含人文关怀

“‘南风讲坛’始终以倡导人文精神为目标,以体现人文关怀为主色,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宗旨。”[2]浓郁的人文关怀是“南风讲坛”的鲜明特色,也是赋予其持久生命力的核心。在选择讲座主题时,“南风讲坛”一直坚持“百姓、百家、百科”的适用准则,以开启民智为目的,力求引导听众亲近高雅文艺,同时注重贴近群众的普通生活,紧跟时代潮流。

全文阅读

高校学术讲座异化的原因初探

学术讲座实施者方面的原因

这里的“学术讲座实施者”是指一场学术讲座的发起、策划、宣传、组织以及主讲等方面的所要涉及到的人员。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是实施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那么对讲座的质量和水平影响就很大。

1.讲座宣传的不到位和夸张化

对学生来说,参加学术讲座的目的是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教师来说,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因此参加的人员越多,讲座的效率也越高,这就离不开举办讲座前期的大力宣传。但是,很多高校的学术讲座的宣传不到位,只在开讲之时前一两天,更有甚者两三个小时。只是面向一个部门,只在自己院系门口摆上一块宣传板或者张贴一张海报,这往往使更多的同学错失了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在讲座时间安排上,也很随机,常常造成与学生的上课时间相冲突的局面。另外,在介绍主讲人的个人情况时,组织者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讲座,造成一定的轰动效益,常常采取过分夸张的宣传手段,动辄就是“国际××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学科的杰出教授”等等,其实也就是一般的普通学者而已,既而降低了学生的期望值,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2.参加方式的强制化

为了防止学术讲座的冷场,或为了撑场面,盲目追求规模大,参加人数多,主办方会通过行政文件或通知。规定、摊派各教学部门或派学生代表,或集体参加听讲,并且事先安排好固定位置,加强考勤管理。这就违背了学术讲座是自由选择听取自己关心、感兴趣的主题的初衷。使得听讲座变成了开会听报告,失去了激发听众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拓宽师生的学科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的应有作用。

3.主讲内容的陈旧化、低水平重复化

学术讲座作为高校教育的有效手段,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既能让学生了解理工农医文法哲史等学科基本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分析与探讨某一方面的学术前沿问题。因此主讲人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专业知识,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但一些讲座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最新研究成果作为讲座内容,因而缺少了思想上的碰撞,缺少了批判的自由和宽松,使得讲座内容的理论创新点、挑战性不强。另外,在有些情况下,缺乏针对性的相同主题的讲座低水平地不断重复。

全文阅读

课余时间,让我们听一场讲座

教室里学生满满当当,眯起眼睛听的、埋头做笔记的、神情热烈渴求互动的比比皆是;台前的学者说话或亮如洪钟,或细细柔柔。离开教室时,很多学生也许还饿着肚子,但脸上却都洋溢着饱腹般的满足感……

谈起讲座,笔者总能自动想起当年在学校听讲座的场景。私以为,没有比讲座更能体现大学之义的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梅贻琦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如是说。大师虽有专攻,但一堂公开的讲座,则能让他们的思维之光更广泛地普洒至学子。据新闻称,南京有名工程师今年已46岁,仍常去高校“蹭”各种讲座,并在论坛上公布各校的讲座预告。高校讲座魅力可见一斑。

Charms:大学为什么办讲座?

不说网上流行的“耶鲁大学公开课”“哈佛公开课”等番外线上讲座,单说我们所在的大学,每个院系每学期都会有不少讲座任君选择。讲座的主办方各有不同,上至校务处、人力资源部、学生会,下至各学院各系甚至班级,及各学生社团,都能自立山头设坛开讲。

讲座究竟有何魅力,能引得“各方英雄竞折腰”呢?首先,比起图书馆中浩如烟海的文献知识,每天45分钟的课时,讲座的形式更生动更开放。讲座的主讲嘉宾往往均为业界有名望、有来头的“大牛”,他们在社会打拼历练的经验或者造诣,对还未涉世的大学生们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和探讨价值。其次,讲座还是大学与社会互通有无的桥梁。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大环境,新事物新观点新概念层出不穷,讲座能作为教学系统的有益补充,将新风吹入象牙塔。再者,讲座针对性强,可以针对某一具体事物、话题穷极东南西北中展开充分论述,指导的效用也远胜课堂。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座往往能让年轻的学子看到高山之高,正视自我之小,意识到自身所需。听一堂好的讲座,可以增强学子的求知欲望,加强学习的动力,智慧也将随之而来。由此可见,作为各主办方的“万金油”宝剑,讲座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Hot:什么讲座最受欢迎?

无论多寡优劣,讲座都已然成了每所大学不可或缺的要素。讲座林林总总,用什么标准来给一堂讲座“打分”呢?影响分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讲座嘉宾的名气。名人名嘴多半叫好又叫座,专业巨擘也捧场者众,偏门的无名学者就颇为尴尬了。但嘉宾名气是否是讲座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呢?并不尽然。以笔者的经验来看,专业巨擘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倒下一片的场面并不鲜见,而无名的学者讲得精彩飞扬的也不在少数。原因就在于,能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一堂课,与演讲者是否专业没有必然联系,何况我国不少专家都习惯纸上见真章,口头表达力有不逮也在所难免。因此,演讲者的名气、硬实力固然是影响讲座分数的因素,但其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容忽视。

全文阅读

校园讲座冷场如何破

很多年前,我遇到过一件事:一天上课时,班里的学生吵了起来,起因是班长从辅导员那里得到一个任务,要求全班同学周末去听一个讲座,讲座的主讲人好像是个重要的外宾。

按说这是个挺好的活动,但很多学生认为,首先无论主讲人还是讲座的主题,都跟我们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其次讲座占用了大家的休息时间,还有就是不太喜欢这种带有“强制性”的要求。

于是班长就成了“怨府的所在”,大家纷纷责怪他为什么要揽下这样的任务。

后来我跟辅导员老师沟通了一下,原来这位外宾挺重要的,主办方担心听众太少会出现冷场的局面,所以才动员学生们集体去听这个讲座――说到这里,我想很多读者应该都有过类似“被抓去捧场”的经历吧?相信也都曾有过怨言。当时我也有点蒙:一边是同事,一边是学生,大家都有各自的道理和难处,我不知道该如何化解了。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这个讲座真的很有意思,那就应该不用担心会发生冷场的局面吧?

这个学期,因为一个同事去国外进修,我临时充当起我们学院的办公室秘书,其中一项工作就是跟各种讲座打交道。每个星期,学校科研处都会发来讲座通知,我负责把它们转发给学院的各位老师。说实话,每次转发之前,我并没有认真读一读邮件的内容,我一看那些讲座的题目,《从激进构式语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语言中的复合结构》、《谈汉语光杆数量句和模态用法的互动关系》……好像都不是我能理解的话题。科研处特别烦人,隔几天就会发邮件来催:请把你们学院参加这个讲座的老师名单报给我们。我一查邮件,厉害了,我们学院好像没有老师报名参加,这就有点尴尬了……

我跟那位身在国外的同事聊天,说以前她在的时候,每次收到她的邮件我都觉得很烦,我邮箱里300多封未读邮件,有一大半都是她转发来的,我很少点开来看。如今,没想到自己也扮演起她以前的那种角色了。

后来我才知道,科研处之所以总来催要听众名单,并非是要给大家施加压力,而是为了统计人数,好安排相应的教室。

除了转发邮件,这学期我还负责举办本学院的文化讲座,请各专业的老师们来讲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语言和国情。想起刚上大学时,一位师兄跟我说,他觉得大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每天校园里总在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只要他有闲暇,随便推开一扇大门,就可以听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又想起多年前学生之间的那场争执,所以特别希望自己办出来的讲座会很有意思,能让听者觉得有所收获。

全文阅读

浅析公共图书馆讲座持续发展的对策

摘 要:回顾图书馆讲座的发展历程,从讲座专项经费的解决、讲师资源的整合、讲座人才队伍的培养和讲座知识版权的合理使用四个方面分析讲座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讲座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讲座;品牌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公益事业的投入逐渐加大,公共图书馆也得到资金支持,各项业务工作得以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大众对文化服务的需要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图书馆的一些传统业务内容减少乃至消失,另一些非传统业务内容不断发展和壮大,而其中讲座便显示出鲜活的生命力。

1图书馆讲座的发展历程

1.1图书馆讲座工作的起步阶段

1949年以后,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举办公益讲座的始创者是国家图书馆。早在国家图书馆的前身北平图书馆时代,就陆续邀请了很多国内一流的学者举办一些公益性讲座,比较有影响的是“周末文学讲座”。另外,湖北省图书馆在建国初期以时事、政治形势为主题的报告会、天津图书馆"海燕文学评论社"举办的文学评论讲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讲座都是以不定期的形式存在,尚没有纳入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因此这个阶段应该算是图书馆讲座工作的起步阶段。

1.2图书馆讲座工作的发展阶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