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诗歌鉴赏的“四法”和“四不同”

【摘 要】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学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学生掌握了这几种方法,就会提高学生的诗歌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 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是“考能力”,而鉴赏是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之上的又一能力。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也要改变从前那种只侧重对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做法,转而采取新的教学策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下面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关诗歌鉴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古代诗词鉴赏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在古诗鉴赏中要注意“四法”

1.扩展延伸法

文学意象是通过语言媒介物化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由此可知,意象即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诗歌言简意丰,字虽少,却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让学生在对诗歌内容、意境正确把握的基础上,经过合理想象,扩展成一篇与诗歌相互辉映的散文。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用的就是典型的意象与意象的叠加方式,这些物象的组合,又产生了一种不平凡的效果。十个细节,一组象征符号,全为景,只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染出一片凄清苍凉的秋色,点化出一片哀愁孤寂的情思,全部景象遂笼上一层无垠的悲愁。无言愁而愁绪似东流之水,不言孤而孤苦若黄昏之鸦,韵外之韵顿生,味外之味无穷,渲染出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体现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落寞心境。

2.字斟句酌法

全文阅读

《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的主题及表现手法

《涉江采芙蓉》和《迢迢牵牛星》都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现在被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收。这两首诗虽皆为短章,但低回隽永,含义无穷,要正确而透彻地理解它们,得联系《古诗十九首》的整体。

由于资料缺乏,《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创作年代,至今不明,给我们准确地理解这组诗造成了_一定的困难。《古诗十九首》最早得名于南朝梁太子萧统的《文选》。萧统在编《文选》时,把十九首流传已久,没有作者署名,但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比较近似的五言抒情短诗编为一组,统名之“古诗一十九首”,并说:“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昭明已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与之同时的钟嵘在《诗品》中说:“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创作年代问题,虽然千百年来人们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从诗歌所写内容来看,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它们作于东汉末期,出自一群下层文人之手。所以,在权威的文学史教材中,《古诗十九首》被当成了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总体说来,《古诗十九首》抒写的主题不外两个:两地相思、人生失意。这两个主题在具体的作品里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两地相思,有时候是以思乡的形式来表现的,有时候是以思妇的形式来表现的:人生失意,有时候是通过对岁月不居的焦虑和无奈来表现的,有时候是通过及时行乐的形式来表现的。具体地说,表现两地相思主题的有《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表现人生失意主题的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明月何皎皎》。

强烈的孤独感是《古诗十九首》所传达的主要情绪,不论是感叹两地相思,还是抒写人生失意,这十九首诗歌的抒情主体都显得极度忧伤、孤独,使全部诗作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概括而言,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孤独无依、有家难归、知音难觅的苦闷、彷徨、寂寞之感,以及不尽的离愁与思念,构成了《古诗十九首》所抒写的生命悲剧的全部内容。

《涉江采芙蓉》和《迢迢牵牛星》都表现了两地相思的主题,抒发的感慨比较一致。《涉江采芙蓉》的结尾两句说:“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人相爱却不能团聚,只能怀着无尽的忧伤,直到终老,这是多么令人心痛。《迢迢牵牛星》也是这样:“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和织女虽然知道相爱的人就在“盈盈一水”的那一边,却只能遥望,满腹话语“不得语”。这种相爱的人因两地分隔,无由会面,音信难通,所引发的忧伤和苦恼,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与《古诗十九首》整体的悲剧色彩是一致的。

这种悲剧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呢?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东汉末年,上层统治者内部宦官争权、外戚夺利,轮流把持朝政,使得政局极度黑暗、动荡。社会上豪强势力的发展壮大,则使农村中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这两重因素都对底层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令一些人流离失所,长期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另外,东汉王朝在选拔人才时袭用西汉的察举制度,也迫使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了谋求仕进,纷纷离家出走,游学异乡。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阳,就成了这些人谋求功名必然要去的地方。但是在这里,他们目睹和了解到的,常常是察举背后的贿赂公行、裙带关系,大多数下层士子则仕进无门。这使得他们长期羁留他乡,饱尝了生活的艰难,怀着满腹的苦闷。两地相思与游子的落魄失意,其实是同一社会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反映了乱世人生的不幸。

全文阅读

《迢迢牵牛星》“品―悟―写”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迢迢牵牛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必修一的第17课。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很能代表《古诗十九首》的整体风格。本诗借牛郎和织女相思而不得团聚的哀怨,表达对东汉末年社会观念和社会环境对百姓所造成伤害的委婉控诉。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深入挖掘并体悟诗歌情感的成因,训练“旧瓶装新酒”“缘事而发”的写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诗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通过比较阅读,深入挖掘并体悟情感的成因;训练写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树立积极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全文阅读

例谈文本链接与诗词教学的有效超越

[摘 要] 诗歌教学以单一的文本内容进行教学,容易导致教学过程和内涵理解的单一性和局限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恰当的文本链接,通过比较阅读领会诗词的丰富内涵,以超越诗词的阅读体验,让诗歌教学真正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文本链接 鉴读 内涵 体验 兴趣

诗词教学,对于深爱语文的老师们来说,是最能够满足语文教师诗意教学行为的一块教学内容,但由于师生双方憧憬得多,收效难以避免不尽人意,也成了最容易击碎语文诗化的美梦的一块教学内容。

在多年的诗词教学和探索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文本链接的对话教学,在文本拓展阅读中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本内涵的充实与丰厚,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积累、欣赏的兴趣。

一、文本链接充盈诗词的内涵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对以上这首浪漫诗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人教版七年级上),我们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通过解析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的美丽景象以及牛郎织女闲逛天街的幸福生活,通过理解诗人的缥缈幻觉,读懂诗人的情致――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全文阅读

拥有自己的天长地久

【摘 要】《鹊桥仙》描绘的是一幅牛郎织女在七夕之夜相见的画面,夫妻远隔银河两岸却无限深情,任凭时光流逝,深情不减,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天长地久的爱情信仰。本文以分析这首词为出发点,浅析爱情中的天长地久。

【关键词】秦观;《鹊桥仙》;天长地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作者秦观(1049-1100),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自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人。北宋文学家、词人。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其词深受李煜、柳永影响,风格轻柔婉丽,情调哀怨感伤,被推为北宋婉约派代表词家。

《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广寒秋》、《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风俗记》载有:“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当为此调最早取名所本。又据《钦定词谱》,此调有两体,一为五十六字,一位八十八字。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两体皆为双调。此词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衣裳,七夕妇女结彩缕。牵牛星大如缶,捎带一心离恨。夜来坐几时,银汉横空万象秋。金风入树千门夜,玉露方圆,犹胜人间去不回。柔情不断春如水,亦真亦梦度佳期。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渡鹊飞回。缠绵情思绕日长,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至死不渝。

词的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起句“纤云弄巧”从《诗经》“终日七襄,不成报章”及《古诗十九首》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等句而来,但能遗貌取神,构成一幅美丽图案。次句“飞星传恨”写的是牛郎。飞星,指的是牵牛星。七月初秋,天朗气清,牵牛星显得特别明亮。它闪烁不定,好似要飞过银河,向所爱的织女星传递终年相隔的离恨。这两句是对偶句,传达的感情沉稳而又深情。男才女貌,这是一桩本应美满的婚姻,却因为一些外部因素硬生生地导致了别离。短短八个字,用墨经济、笔触轻盈,点出了时间、环境和人物。而“银汉”句,说明两人由分别走向了相逢,“迢迢”二字展现了银河之宽和牛郎织女的相见之难。“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他们心中的离恨,也像迢迢银河那么悠远绵长。以水喻恨,在秦观之前也有。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流水能够带走自己的三千烦恼丝。换了环境、换了心境,“银河迢迢”,不能够相见的牛女此时是怎样一种无奈和烦恼?“暗度”指的是暗中度过,渲染了一种月色朦胧的氛围。情侣的幽会也通常都选取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此处采用的是暗色调的笔法,和牛女的心境是相吻合的。

“金风玉露”二句又表现了久别重逢的情侣骤然相遇的欣喜之情。这一句也是词上片的感情的高潮。这样一场等待多时的相遇,能胜过人间无数的次的欢聚重逢。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全文阅读

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几种提问方式:

一、设计模糊性与的创造性“问题式”教学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设计自助式开放性“问题式”教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设计虚拟性“问题式”教学

全文阅读

诗歌类阅读之爱情诗

爱情诗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在鉴赏爱情诗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背景,知人论诗

爱情诗一般都是在特定背景下写出来的,我们要想深入了解,就必须要先了解背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我们在读南朝民歌《西洲曲》时,只有了解了南朝民歌产生的地点,与北朝民歌风格有什么不同,才能深刻地理解这首诗情调缠绵悱恻、充满隐约朦胧之美的特点。

2.通过意象,掌握深层内涵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的复合体,是诗人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物象结合的表现,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它是由情和景这两个因素组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意境。通过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境的指向意义,我们才能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意旨。如陆游《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欢情薄”,词人就是借用“东风”这一意象来比喻母亲的无情,来表达对爱情的惋惜。

爱情诗一般都用下列意象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她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以及纯洁的爱情。(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来比喻恩爱夫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在阅读时只有理解了这些意象,才能理解诗歌中的爱恋、相思之情。

3.找准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艰辛,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炼字。因炼一个好字、好句,能使全句、全诗生气盎然,这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是体现主旨的精彩语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全文阅读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高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远的层面。

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三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疑生疑”提问法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文学作品因为学生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的习俗。教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袅袅婷婷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转换角度”提问法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多角度发问,尊重学生的多角度解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果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遥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全文阅读

采尽百花细酿蜜

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研究探索的方式主动地阅读,以获取有关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

下面以“探究叠字的艺术效果”为例,谈谈研究性阅读。

一、兴趣是开启研究性阅读的金钥匙

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叠字总是脱口而出。人们的称呼就多用叠字,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尤其是品读孩子的叠音名,就特有味道。试想孩子的名字“婷婷”(tíng-tíng)这反复的音韵美感比单一的“婷”或是“小婷”之类的名字要显得悦耳动听,富有音乐性,并且更富有亲昵的情味。

叠字更是历代文人笔下的珍珠。早在《诗经》中,叠字就已被广泛运用。比较著名的有《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叠字技巧对后代的影响深远,叠字在诗歌中应用显得特别普遍,如《古诗十九首》、崔颢的《黄鹤楼》、李清照的《声声慢》、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

生活中,文学里,叠字的使用是如此的普遍,使用叠字究竟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这样,富有价值的研读专题就确立了。

全文阅读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高中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然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课堂效益不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教师的手脚。这使我们意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非冲破这套程式不可,而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存在的理论基础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认为:“在这种问题性的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它们,与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 因此,我们对问题教学法本身可以作这样的界定: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当中,问题教学的进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联想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就是尽可能地拓宽空间,小心求证就是尽可能细心正确地验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激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兰芝不会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②补白法――再现背景,寻找合力。所有的问题都产生于一种情境,如果我们孤立地理解这个问题,可能是挖肉补疮,无以治本,怎么治本呢?必须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情境,即再现其背景,然后再现产生问题的思维轨迹,从而探寻到问题走向的合力。如《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持其踵为之泣"对此翻译颇多疑虑,抓住燕后的脚后跟为之哭泣"为什么要这样呢?后来我们查询有关文化史资料得知,其时女子出嫁皆乘坐高头大马之车,燕后在高处,赵太后在低处,故只能抓住她的脚后跟了;哭又为何呢?在今日农村送女出门时,仍有此风俗,据说这是为女儿祈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