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行知教育名言

【教育名言篇】

1.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全文阅读

走进小学语文教育的“真”世界

摘要 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其教育主张揭示的乃是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的“真”思想,那他的教学只能是盲人摸象、沙地建楼,不能触及到中国教育的“真”世界!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显然就应该从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真”开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 陶行知 求真

“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课改10年来,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基础不牢固;阅读能力不强;习作内容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口语交际能力很差。这是应引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

笔者带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疑惑多遍潜心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试图用大师的思想烛照当下的问题。细细品读后发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至理名言,“真”是其思想的核心,囊括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共77篇文章30万字,涵盖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而这“真”理念,正是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症结的去根之药。

疑惑之一:展示性课堂。当下的课堂,教师是激情的演绎者,而学生的学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这样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课堂建的是外表鲜亮的“豆腐渣工程”。课堂不应成为教师为主角的表演。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教学合一》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称为好先生,而当下课堂中的教师无疑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先生。

课堂应成为“真”课堂。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陶行知明确定论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对于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弊端。如果让教的法子适合学的法子,就会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乐学。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疑惑之二:应试性习作。当下的学生作文处在“无我”状态。为了迎合考试,急功近利地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成文。所谓精美的语言、新奇的立意建的是恍如仙境的海市蜃楼。

全文阅读

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

【摘要】学校德育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师生责任感的缺失。文章提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浸润行知思想;践行“爱心”与“责任”的行知教育思想,培养教师的责任感;践行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希望从这三个方面来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

【关键词】特色德育 陶行知思想 师生责任感

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校的管理者,我深刻地感受到德育教育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师生责任感的缺失。 我前年参加了龙岩学院召开的陶研会后,与校委会成员共同探讨了学校责任感教育的问题,结合学校“培养爱心,承担责任”的特色德育,提出了“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的教育思路,重拾师生的责任感。

如何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呢?我校实施了三位一体的践行思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浸润行知思想;践行“爱心”与“责任”的行知教育思想,培养教师的责任感;践行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浸润行知思想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陶行知的许多教育思想理念、经典名言,如一道道精神大餐、文化食粮,丰富了人们的思想素养。如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会做人”;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

文化熏陶学行知,营造行知思想氛围。我校地处冠豸名山,浸润着冠豸灵气,积淀着深厚的冠豸文化。为了让全校师生更深入地学习、感受陶行知思想内涵,我校以冠豸文化为载体,多层面打造行知校园文化。如我们在校园大门左侧布设了三十米的陶行知思想文化长墙,介绍陶行知事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书籍等,在通道的醒目处悬挂陶行知画像、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灯箱,在走廊上和班级里张贴陶行知名言。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行知思想氛围,形成了有丰厚行知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让师生浸润在行知思想中,受陶行知思想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

全文阅读

践行陶行知思想 强化师生责任感

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区―――福建省连城县冠豸山下的连城县冠豸中学,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深刻地感受到德育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师生责任感的缺失。

前年参加了龙岩学院召开的陶研会后,我与学校校委会成员共同探讨了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问题,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责任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师生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等负责,于是结合学校的“培养爱心,承担责任”的特色德育,提出了“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的教育思路,重拾师生的责任感。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浸润行知思想

陶行知的许多教育思想理念、经典名言,如一道道精神大餐、文化食粮,丰富人们的思想素养。如,陶行知先生强调的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会做人”,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等。

1.文化熏陶学行知,营造行知思想氛围

我校地处冠豸名山,浸润着冠豸灵气,积淀深厚的冠豸文化。为了让全校师生更深入学习、感受陶行知思想内涵,我校以冠豸文化为载体,多层面打造行知校园文化。如,我们在校园大门左侧布设了三十米的陶行知思想文化长墙,介绍陶行知事迹、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理论书籍等,在通道的醒目处悬挂陶行知画像、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灯箱,在走廊上和班级里张贴陶行知名言。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行知思想氛围,形成了有丰厚行知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让师生浸润在行知思想中,受到陶行知思想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

2.活动引领学行知,感悟行知思想精髓

学校在行知思想氛围中,围绕“培养爱心,承担责任”的特色德育,围绕“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的教育思路,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校师生感悟行知思想精髓。

全文阅读

浅谈叶圣陶、夏D尊语文课程观

叶圣陶和夏D尊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关于语文课程观,二老有着共同的看法。他们都认为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内容应该是无所不包的,重点在于文字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一、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工具

新文化运动之后,学界出现了“文白之争”的局面,叶圣陶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提出了关于语文教学的新思想,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教材或由搜集,或由创作”“力避艰古而近口说”。另外,这一时期,文章创作多着重强调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文章形式方面多有忽略,导致学生无法掌握对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叶圣陶先生认为应该加强语言文字技术方面的学习,让思想学习与文章知识学习达到平衡。

吕叔湘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中说:“通观圣陶现实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1]这一段话明确地总结出叶圣陶给语文课程的属性定论,即工具性。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叶圣陶编辑教材,本着学生受用的原则,注重教材的实用性,致力于编写易于被学生接纳的教材。他认为语文是一种改良社会的工具,学生通过掌握这一工具来为我所用,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工具。叶圣陶认为,语文教科书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养成运用语文良好习惯的一种“凭借”。他说:“只是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2]

在叶圣陶看来,语文就是工具。语文既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又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能够进行思维,而语言就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有效工具。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最广泛最深刻的工具就是语言。语文这个工具能有效表达思维,达到交际的目的。1942年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和《认识国文教学――<国文杂志>发刊词》等文章中都指出了语文具有工具性这一性质,“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同时,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最根本的是“为人生、为生活、为交际”,彰显着人文关怀。这也是叶圣陶先生为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成果做出的理论贡献。

在20世纪上半期,很多语文教育学家就纷纷提出“语文具有工具性”的观点,比如穆济波、程其保和叶圣陶等。与叶圣陶同时期的夏D尊,有着与叶圣陶一致的语文课程性质观,都认为语文具有工具性。历史上,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依附于统治思想存在的,是为统治思想服务,更多的是道德教育,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之后新思想广泛传播,中国进入了中西思想激烈碰撞交汇的年代。教育界看中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杜威看来,母语是“社会生活的工具”。1934年,夏D尊在《国文科的学力检验》中指出了“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是一切学问的工具”。与叶圣陶不谋而合的是,夏D尊在肯定和推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同时,还提出来应该注意教育的人文性。现今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但在以前,这一观点鲜有人提及,尤其在上世纪初期,语文教育更提倡工具性。1919年夏D尊在《教育的背景》中提到了“我们所行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当然应当用人来做背景”。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这就鲜明地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的不足。在当时,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说法大肆盛行,语文课程与人的教育是脱节的,并不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而夏D尊则倡导语文课程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课程,教师除了传授实用性的听说读写知识外,还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完善学生人格,教育应充满人文关怀。所以,夏D尊认为的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同时还闪烁着人文性的光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工具性思想还是占据主导,兼有人文性。

二、语文课程的内容:重视文字表达形式

叶圣陶提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3]也就是说语文就是语言,这里的“语”,指的是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说出来的是“语”,写出来的是“文”。可见,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就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是听说读写四项的整合。

全文阅读

陶行知之我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我国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人民幸福把歌唱,这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归结为那些日日夜夜为理想奋斗的人们,为美好社会勾画蓝图的人们。不辞辛劳地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因为有了他们,人们才有了幸福的生活,因为有了他们,国家才变得日益富强。作为一名教育事业者,虽没有陶行知先生那样伟大,但在这平凡的岗位中,愿尽微薄之力,做好每件事,教育好每位学生。

关键词:简介;教育思想;经典名言

近几天,翻阅了由我校汪伟跃、彭远明两位校长主编的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简明教育读本一书,受益匪浅,继而写下了了数字,以备学习之用。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族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之一,他从小就立志报国,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文工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主要作品有《行知行》《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教学做合一讨论集》等。

一、陶行知先生简介

首先来看看陶行知先生的个人生平简介,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人,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陶行知何以称自己为行知呢?这还要归咎于他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大量阅读中外古今书籍,在读了王阳明的书籍后,对王阳明的崇拜之心油然而生,喜欢王的“知行合一”学说,于是给自己取名称为陶知行。但后来经过实践,他认识到知行之成是唯心论,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改名为陶行知。后来发展成为“行知行”理论。这也就是他的作品集里的《行知行》。

陶先生小的时候便很出众,5岁还未开始识字时,有一次去邻居家玩,在大厅见一副对联,便趴下临摹起来,这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视为神童,非常喜爱,三番五次劝其父母让他读书,陶自己也想上学,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上不起学。后来方秀才怜惜他的聪慧,免费为其启蒙,圆了他的读书梦。1909年,陶行知考入南京著名的金陵大学预科,第二年转入文学系,这时他十八九岁。1913年,陶先生主编金陵大学学报《金陵光》,他写了一篇文章《民国三年之希望》,表达了希望官商不贪财,纪律严明,社会和平的景象。1915年陶行知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他的刻苦学习感动了――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博士、孟禄博士和克伯屈博士。以至后来陶对教育的认识更深了,并且认识到教育可以救国。

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思想

全文阅读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师的启示

摘 要:叶圣陶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大胆而创新,对现如今的教育改革以及教师的教育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叶圣陶曾担任过小学教师,其诸多教育理念对当代的小学老师仍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作为老师,应该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应着眼未来,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关键词:叶圣陶; 小学教师; 为人师表; 学生主体; 打定人生观的根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62-00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叶圣陶认真总结并汲取了中国古代以及外国教育家的优秀教育理念,对当时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做出了大胆的批判,形成了自己独特并富有创新意识的教育理论体系。虽然叶先生已经离世,但其教育思想像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照耀着教育今后发展的道路,又像一座打破黑暗的灯塔,给当代的小学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为人师表,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为人师表,首先得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最有可为的事,作为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得有坚定的信念。“国家和人民把儿童交给小学教师教育和培养,这是多么重大的信托!儿童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小学教师要从各方面给他们好的影响,使他们往后升学或者就业都得到好处,一辈子立身处世都得到好处,这是多么重要的工作。受这么重大的信托,干这么重要的工作,只要是有志气的人,必然会从心底里透出一句肯定的话,小学教师确实值得干。”[1]小学教师的意义如此重大,我们又岂可随意为之。

小学教师应特别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没有消极的影响,一举一动都具有正当的意义。虽说教育分为“言教”和“身教”,但“身教”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不言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2]教师应当为人师表,端正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修养,方能教育出国家的栋梁。

除了坚定对小学教育的信念以及以身作则外,小学教师还应不断学习。现如今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头脑,如果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跟社会的教育大潮脱轨,那这种封闭式的教育又有何意义?教师的学习必须贯穿一生,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

全文阅读

学陶铸师魂 兴教育真才

这是一所校园面积不大而声誉名气却不小的学校;这也是一所建校时间不长而办学成果却不俗的学校。这是我走进福州屏西小学的第一感受。

其实,我对这所学校并不陌生,一年前,我就聆听过林彤校长的经验交流,她那务实的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那激扬的文字,也深深触动我的心灵;她那有声有色的学陶活动,更让我心驰神往……

行知路上展风采

屏西小学是福州市第一所省行知实验学校,也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的一所省行知实验学校。步入绿色掩映、花团锦簇的美丽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教学楼上十个熠熠生辉的大字:“学陶铸师魂,兴教育真才”,一股浓郁的学陶研陶的气氛在周身环绕。我陪同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顾问刘宜勇老师沿着教学楼拾级而上,每一个楼道,每一条走廊,每一间教室,每一道墙体,都挂满了学生书写的陶行知语录。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不禁感慨良多:学校不仅为学生展示书画才华搭建舞台,而且也让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更深入人心。

此时的林彤校长对刘宜勇老师仍充满感激之情,她深情地说:“那是2006年10月,刘宜勇老师来到屏西小学,热情地向我校宣扬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位年且八旬的老人,对陶行知还如此的执著和痴情,着实令人感动。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我深深地意识到: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有自己的魂,而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思想不正是我们学校的魂吗?因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当前新课改的理念息息相关、一脉相承,而研究和运用好陶行知教育理论将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于是,我决定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引进校园,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学习、研究和实践。”屏西小学的申报很快得到省陶会的批准,并于2007年8月被授予“福建省行知实验学校”。

短短三年间,屏西小学的陶研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也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可喜的丰硕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为了把学校办成名副其实的省行知实验学校,使学校的学陶师陶园地能够真正成为弘扬正气的沃土、展现生机的绿洲、获取成功的天地。屏西小学的全体“行知人”坚持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全方位地开展了各种学陶师陶活动和“行知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他们创建了师陶园、师陶室、学陶交流台,营造浓厚的陶研氛围和环境。特设“学陶专栏”,图文并茂地展现陶行知先生的伟绩和师生的学习心得。各班开辟了“学陶角”,持之以恒地弘扬陶行知的精神。校园网站还特设“学陶天地”专栏,为师生的学陶研陶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建立了“行知广播站”,早会特设了“行知时间”,给学生献上了一份份营养早餐。校刊《青橄榄》上也开辟了“学陶专版”,每一期都刊载了陶行知的故事、名言、诗歌等内容。学校把学陶活动与教科研活动紧密相结合,编辑校本课程教材《走近陶行知》,每周在校本课程上进行教学。同时,还经常性地举行了讲行知故事、诵行知诗歌、唱行知歌曲、编宣陶小报、写陶诗与读书心得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真谛与人格魅力。通过实行“小先生制”、“轮干制”以及评选“阳光小陶子”等,使更多的“小陶子”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学校还以陶行知“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师生合作,共同创造出值得互相崇拜的活人”的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建立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不但使学校的学陶师陶氛围更加浓厚,也使领导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

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陶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学校的品质大大提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华新闻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等多家媒体曾相继对屏西小学的学陶特色与办学成果进行专题报道。可以说,屏西小学的学陶活动,使师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对此,林彤校长深有体会地说: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我们受益无穷。在行知路上,我们执著地前行,渐渐地成长,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我们屏西行知人在这条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坚实!

在教学楼一楼大厅的墙壁上,一幅“每天四问”的喷绘非常醒目,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是学校开展学习陶行知活动的其中一项内容。他们把陶行知《每天四问》的内容当作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用来鞭策自己、对照自己:“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学校还根据学生们结合实际写下的切身感受汇编成一本《我要进步》的小册子,并且组织学生参加了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举办的第5届行知大华杯“《每天四问》读后感”征文大赛,喜获团体组织奖,该奖项全国仅有4所;张子恺等4位学生荣获征文优胜奖。

全文阅读

做快乐的“先生”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笔者阅读陶行知先生的相关作品,感受颇大,把握陶先生的理念,做今天的快乐“先生”。

【关键词】快乐;创造;做人;先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54-02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陶行知先生的一些文章,可惜那时阅历浅薄没能深入的读进去。直到自己做了一名教师后,再回首,我才深深的觉得陶先生的所言所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无数次细读陶行知的文章,便有一种“越是不断地学习,越是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的感觉,我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从中学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至理名言,我更体会感受到了作为一位教育家他所具有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师德,也强烈的督促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升华。

陶先生说过:“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①。这其实就是他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基于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拥有一颗爱的心,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拥有健康上进的光明心;用爱的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拥有我学我必成功的信心;用爱的真心去看护每一个学生,增强他们的耐心,使他们拥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只有这样,作为教师,当你蓦然回首时,满眼的枝绿,已是硕果累累。

用真心,教会学生成功做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用美的眼光去欣赏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又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有人将学生比做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丽的花朵来。尤其是对性格特殊的学生,老师一定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这样,不同的学生心灵都得到了健康发展,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是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我早年有一个学生学习很好,无奈家境很贫困,吃的穿的都很差,自己觉得不如别人,内心很自卑,几次欲辍学。经过我细心的做工作,使他去掉了这些不健康的心态,很好的融进了班级的大集体中,后来这个孩子也成功的考取了好的大学。前些天,我被我的学生拉去聚会,从他们那里得知,这个学生一直对我念念不忘。我听了呵呵一笑,心中很满足,陶先生的爱的成功之花已经结果了。

用真心,教会学生健康做人。陶先生说过:“……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岁督促而不学。”②陶先生讲了熏染的作用,好学可以传染,学坏也可传染。教学以来,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工作面对着几十个学生,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一直是我孜孜不倦努力的。他老人家说过,思想阵地,社会主义不占领,资本主义就侵略。于是,我有意识的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尝试着行践着。一天课间的时候,有两个小青年进学校找人,打扮的实在太那个了。一个染着一头红毛,造型象个公鸡头,一个染了一头黄毛,还爆炸钢丝式。学生们也大多看到了。于是,我及时在课堂上跟他们讲,我说,大家都看到了刚才那两个奇异的脑袋了吧。学生们哄堂大笑。我接着问,大家愿意不愿意也那样打扮呢?学生纷纷表示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围绕“熏染”拓展,讲了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学生们很受教育,认识到小处不可随便,要身心健康做人。

用真心,教会学生创造学习。陶先生反对老师教死书、死教书、教死书,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说,那是死的教育,作为老师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要能够学,学从生活中去学,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正的学。我们要能够教,教要教的其所,要有整个的教育”③,就是要强调创造的教育。陶先生在那时的眼光在今天都是一样的锐利先行,给我们的今天的教育也早做了楷模。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作为老师首先要解放自己,从书本的死知识里走出来,创造性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里,善于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的误区。要在体验教育的生活里去自主创新的学习,这才是创新的学习。

全文阅读

论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因子作用

最近我有幸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使我获得了很多的启迪和感慨。陶行知先生那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谨的治学,爱学生的个人情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他的那些让我感触颇多的教育思想,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虽然他的教育观念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它对于今天的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仍有着极其深远的指导意义。尤其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这种作用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

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当一名好教师呢?当我读到《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我找到了答案,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他的爱满天下。人们总喜欢用"桃李满天下"来赞誉教师,但我更喜欢陶行知的一句名言:“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是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

一、爱需要尊敬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心。爱学生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那他必然也就不会爱教育事业,也必将会被这个光荣的职业淘汰。

大家都知道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先生这么尊重学生。可见“爱”是大家团结友爱的根本。

文圣孔子也说过:仁者爱人,仁义的人必须有一颗爱心。这就体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在现实中仍然出现了很多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等一些不好的现象。差生往往因表现落伍而缺乏自信心,在教师心目中印象不佳,在优生面前觉得“低人一等”而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教师是对学生的爱理应是无私的,而这种纯洁的爱,客观上必然是会赢得学生爱的回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新课程背景下也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热爱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还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