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式学习

【摘 要】新课改之下的探究式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主探究 探究机会 探究氛围 探究渠道 教学实效

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多给孩子一方宽松和自由的天地,多一些探究方法上的导航,——兴趣有了,自主积极性就提高了。

在兴趣的指引下,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就叫做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各个学科均应大力提倡。语文课程不仅十分强调探究,而且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被提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那我们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一、下放争论焦点,提供探究机会

在学习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先让学生们分析“停止思想”、“永远睡着”的语言特色时,学生会一致认为作者是运用了修辞方法,但对这种修辞方法的名称,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讳饰”,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是“避讳”。面对这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场面,教师不要直接告知他们所准备的现成答案,而要让学生利用当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到图书阅览室或者电子阅览室去查阅相关资料,第二天再公布自己的查阅结果。

第二天课堂上,甲乙两方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答案。甲方认为“讳饰”也叫“讳忌”、“婉曲”,是在与人提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忌讳、悲痛等各种原因,不可以直接提出来,而用一种替代的隐语躲避明言,委婉而又含蓄地说出来,收到既不触忌犯讳,又能表达意愿的效果。如战场上忌说“负伤”,人们用“挂花”去美饰它;讳言“怀孕”,人们改说“有喜”;祥林嫂死了,短工因鲁四老爷忌讳多,而言“老了”。本文作者不直说马克思“死了”,而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用讳饰的手法来这样叙述,一方面把自己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表明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心中。

掌声过后,乙方也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乙方又拿出一份从《中国历史之谜》中复印下来的材料——古人避讳之谜。把古人避讳的原因、方法、影响等给同学们读了一遍。

全文阅读

“探究式学习”

摘 要: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在科技馆建设方面也持续加大投入,大量的科技馆纷纷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科普教育传播的主要阵地。但通过调查发现,在大量投入使用的科技馆当中,不乏有一些科技馆还在“使用”以参观、展览为主要目的的“传播教育学习模式”,这种以展品传播科学知识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已成为阻碍我国科技馆提升科普教育能力与水平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找准科技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成为科技馆教育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与转变的关键。与此同时,在梳理国内外科学中心、优秀科技馆的教育模式,我们不难发现“探究式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对于科技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以推进 “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是国内科技馆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模式;探究式学习

一、“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与流程

“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即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相比较其他形式的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将自主性、实践性和过程性贯穿于活动始终。让学习者真正的通过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以自己的亲身努力,将问题进行分析、规划和完成的一个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将自身获得的经验和收货自然而然的纳入到自己的学习体系中,同时,也在“实践”过程中,不经意的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将实践活动与探究过程贯穿到学习过程的始终。

我们将“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提出问题、思考、分析、梳理与问题相关知识脉络、设计动手探究实验过程、改进及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以及完成最终对实验的评价。

二、科技馆引入“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科技馆作为科普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不但肩负着科普传播的重要作用,也肩负着培养千万青少年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科普教育重要场所。但传统的 “以展为教”科技馆教育模式已显然不能跟得上当前要求培养创新性教育人才的教育新主张,所以,引入“探究式教育”的教育模式,可以大大增进一些科技馆的教育作用,使科技馆的教育目的得到充分的发挥。

探究式教育模式,可以让枯燥的科技展品摆脱固有的学习定位,通过对于人群年龄的情景设定、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以及实验的环节,让公众切实的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科技展品相辅相成的学习魅力。科技馆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公众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公众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公众的“逻辑性”学习能力,也让公众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体。

全文阅读

探究式学习浅探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关键词】转变思想 引发兴趣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1-02

根据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知识似乎灌下去了,但一到检测,学生碰到灵活性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有什么发挥与创见了。什么原因?恐怕是老师包办代替,而学生缺乏思索和认知所致。探究式学习使教师位置发生了改变,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采用灵活新颖的课型,让学生的才情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参与面达到最大,让学生的思维面达到最广,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需要转变。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交流等过程,可以有效地获得知识、情感、态度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特色地可持续发展。

二、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文阅读

地理探究式学习

【摘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大力倡导在学科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式学习?它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何影响?地理探究式学习有什么特点?地理探究式学习的适宜范围和局限性怎样?以下本文将就这些内容谈些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探究式;地理;学习方式;改变

1 探究式学习的本质

“探究式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究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较有影响的教学方式。在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中,强调科学探究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探究式学习虽然是在科学领域里首先提出来,实际上,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是:

(1)参与和过程:探究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2)平等与合作:探究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合作的结果。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因此,探究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竞争和对立的过程。

(3)鼓励创新: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全文阅读

浅谈探究式学习

课改理念宣传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过多讲解、分析和说明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是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习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知识。在学习上形成了思维的惰性,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主要是教师还没有认清楚自己的位置,仍然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站在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的角度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将本来可以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事情。教师都一手包办,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反而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是双边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善于从探究问题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它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探究式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问答,允许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保留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这些表达方式能够规范化、逻辑化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活动方式。例如角色交换、模拟活动、决策练习等,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谈。这些沟通方式不是一个环节,而是在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让学生单独进行学习,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效果还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能够一定的方式,克服漫无目的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独立性、价值性较高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值得提醒的就是,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毫无作为,那是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随时关注教学的过程,对教学的节奏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证学生的正常发展,如当学生运用专业语言时,他们应充分理解词汇的涵义。

探究式学习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培养了创造力。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平时要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探究性提问,开展探究性讨论,不断探索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也很少提问。教师应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地进行探究性提问,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探究性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促使其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课堂上要尽量使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不断质疑、不断求证、不断反思。

学生的积极探究,当然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如教学过程中的奖励机制,老师的自身素质、人格魅力、亲和力,学习后的愉悦感等,这都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发掘学生的优势,创设一个愉快的、吸引人的探究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很重要的。他们之间以复杂的方式发生交互作用,这是课堂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间相互对待、学习、交谈、期望的方式不同,对探究式学习研究结果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学习速度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务必在讲授中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活动中带出技能,通过技能带出知识点,引导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做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知识储备明确目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会学得兴趣盎然,效果自然就显现了。

当然,课堂上运用准确用语、简洁生动,幽默风趣,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语言,不仅能把无声无息的书本知识讲得有纲有目,有理有情,有声有色,给学生以脉络清晰、泾渭分明之感,而且能给学生以“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语言美的享受。因此,老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对眼前的客观各种真实表象,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会使所学知识记忆牢固,久久难以忘怀,这种讲授在探究式学习中,也应该是允许的。

总之,探究式学习法是通过活动来延续和充分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式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广泛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想应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推广。

全文阅读

自主\探究式学习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增的时代,每一天都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冲击着人们,同时这种变化也冲击着现代教育。传统教育已不太适应这种变化,面临着各种挑战,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教师理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指引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和学生必定要掌握的教育、学习方法。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氛围;教学评价;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加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探究式教学提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高度。现代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教师只能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或者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后勤保障者,而不是主宰着学生的一切,包办着学生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就这个特点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了,必须有所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选择,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学习,它是一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探究解决问题,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法,还要备好学法。教师在指导他们英语学习方法时,必须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已有学习知识能力的个体差异,启发创新,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从事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学习任务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在课堂中,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理顺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逐步地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英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才会逐步养成,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在活动中学习

全文阅读

谈“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现谈谈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我在课堂中出现失误,不管是我自己发现还是由学生指出,总是会及时地向学生致歉.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这样会贬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相反,只有这样才能重新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第三,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注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从而主动探究.第四,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权益的保护下,学生可以自主地发表见解,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

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激趣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我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看谁找的轴对称图形涉及种类多,看谁能出题难倒其他小组;教“可能与不可能”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摸球、掷骰子……亲身体验可能与不可能;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各小组模拟公司的策划部、经营部制订收费方案,并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表示;我还时常将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设计成开放式,如教矩形的时候,我先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O,然后让学生添加条件,使之成为矩形;遇到枯燥抽象的问题,我尝试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述或是将之放到一个故事背景中……等等.

三、为探究式学习创设情境

小时候,曾在一个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位母亲在厨房里忙着烧菜,她让三四岁的儿子帮她从冰箱里取一个鸡蛋过来,鸡蛋从小男孩手里滑落掉到地上破了.闻声过来的奶奶赶紧拿抹布打算清理地面,这位母亲却阻止了奶奶,而是让小男孩自己清理地面,并且让他重新从冰箱里拿一个鸡蛋过来.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从这里折射出来的教育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母亲给小男孩创设了一个探究式学习的情境,小男孩从第一次的鸡蛋滑落摔破中意识到鸡蛋比较光滑,拿的时候必须小心;鸡蛋易破,不能受到较强烈的碰撞.因此当母亲第二次让他拿的时候,他会非常谨慎,使鸡蛋安全送到母亲手中.并且从第二次的尝试中,他会感受到实践成功的喜悦,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探究意识,还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全文阅读

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和学习探究式

【摘要】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探究式学习和学习中探究的教学理念,摸索探究思路,探索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与规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反思. 唯有如此,方能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 探究思想;探究思路;探究规律;探究性反思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鼓励学生走入生活,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学会动手操作,亲历探究过程,探究知识的生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探究式学习和学习探究式.

一、在教学理念上树立探究式学习和学习中探究的思想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获得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知识的形成本身是一个探究、概括、总结形成的过程. 数学课程的改革,本身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假设问题、寻找证据、推论和概括来证实信息的过程,是师生积极、持续参与的探究过程. 所以教师应把学生看做学习主体和平等参与的探究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与能力,让探究思想走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打开学会学习的钥匙. 如在“三角形”一章认识三角形的边后可以设计操作题,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长分别为4 cm,6 cm,8 cm,11 cm的四根木条,选出三根围成三角形,讨论有几种围法. 有的学生会误以为有四种,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不同的发现,原来4 cm,6 cm,11 cm长的三根木条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学生经过探讨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这个结论的得出不正是学生认真探索、积极拓展思维的结果吗?所以,只要不断沿着学习中的探究和探究中获得知识的方向前进,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积极摸索数学探究的思路

新课标数学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教师通过组织一系列数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或探索知识的生成、发展的规律等,并借助生活、学习中直接经验进行探索,以多种方式表达结论,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做到:

1. 不断创设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个性发展需求、符合创新意识培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究兴趣

全文阅读

“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研究

摘要: 新课程的“新”,不仅表现在新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新的理念上。“探究式学习”教学法通过设置大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情境或案例,为学生的探究留下广阔的空间,使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达到明事理、辨是非、导行为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 开放性探究 指导性探究

“探究式学习”教学法是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过程和活动。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活动。它是国家实施的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方式注重的是学习过程,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道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真谛:“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一、在实践中,“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指导性。

显而易见,学生从事探究式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如选题的确定、活动的组织、疑难问题的解答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点拨、组织和鼓励。

2.自主性。

其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知识,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片面追求学生研究的结果。

全文阅读

探究式学习的探析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和谐发展。下面谈谈我在指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中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启发性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例如,讲授“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先做演示实验:在盛有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木块,木块会漂浮在水面上;放进一石子,石子会下沉;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会悬浮。再将此蛋放进纯水里,则下沉;放进浓度大些的盐水里,则漂浮在水面上。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浮沉情况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情况也不相同?物体的浮沉条件究竟是什么呢?通过实验观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开端。

二、循序渐进,学会探究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把探究的方法介绍给学生,使

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引导学生进行不完全的探究活动,接着让学生完整地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熟悉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不要“一步到位”,应经历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过程。

三、指导探究方法

科学的探究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要研究的问题,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应用知识,探究出新的结论。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下面是我在教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