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糖尿病中药

糖尿病中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中医药治愈糖尿病

【关键词】 中医药;糖尿病

糖尿病是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尿量多或尿有甜味,悄瘦无力,中医称为消渴病。临床上可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重症者容易发生一系列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目前,世界各国糖尿病患病率均有增多,而那些专家无法治愈。但笔者用青藏高原野生药,研究发明了治糖尿病的秘方,治愈率92%,绝大部分患者,一经治愈,可彻底免除糖尿病带来的痛苦。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医认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病。其病机,从中医脏象学中,脾包括脾和胰脏,笔者认为其实质是在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久病必导致胰虚、胰瘀。正由于胰虚、胰瘀,减弱了其功能,逐渐出现口渴、消瘦乏力,尿频尿量增多,腹泄或便泌交替出现,最终发展成为胰损,引发糖尿病。但由于中医对病位、检查缺乏详细的方法,加之治法也存在缺点,显然已经落后,所以无法治愈。而西医更是治标不治本,所以笔者依据以上具有特征的临床症状,必要时查血糖、尿糖、自身免疫标记物,是中医诊断糖尿病的新方法。

2 中医药辨证施治

2.1 治胰法 根据虚则补之,瘀则化之的原则。适用于胰虚、胰瘀、胰损者,同时治一般并发症,使其恢复正常功能,直接用糖尿病秘方药。

2.2 清热除湿法 适用于糖尿病兼有湿热者,药物选用唐松草、到老嫩、温大青、眼睛草、天香炉、毛大丁草和配治糖尿病秘方药。

全文阅读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63-01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方法 对一些文献资料进行收集研讨。结果 根据中医理论中药对糖尿病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1(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2,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1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的观点。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微物质紊乱,引起其它合并症。治疗以疏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以下单味中药具有生津止渴,恢复患者的胰岛功能及受体的亲和力,使血糖被充分吸收利用的作用。

1.2 中医辨证。导致人体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有:1、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2、饮食不节、形体肥胖;3、情志失调、肝气郁结;4、外感六淫,毒邪侵害。

1.3 原则总则。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全文阅读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探讨

摘 要:在总结糖尿病肾病临床辨证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成药及中药组方的规律,以及自拟中药方和单味药的用药特点;总结分析了糖尿病肾病中医微观辨证及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和不足,加强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等原则进行科研设计,更客观深入的了解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深层机理。

关键词:中药;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365-04

Study of the Rule about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WANG Hongwu,NI Qing,PANG Jianli,LIN Lan

(Endocrine Branch, 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

全文阅读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库尔勒840000)(新疆吉木萨尔县中医院针灸科新疆吉木萨尔831700)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87-01 糖尿病(DM)是由遗传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糖尿病现已成为与心脑血管、肿瘤相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病种之一;本院自从2000年1月至今运用自拟益气养阴降糖汤、清热活血降糖汤、益肾降糖汤加消渴丸治疗糖尿病取得显效疗效,现报告如下:1中医分型1.1气阴两虚型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口干渴饮、消谷善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盗汗、大便干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拟益气养阴降糖汤。葛根3摊、黄茂30g、黄精30g,党参log、天花粉30g、祀子log,乌梅log,生地159,山药20g,玉竹log,太子参log,元参log,苍术log,牛芬子log,消渴丸6粒,分2次吞服。1.2燥热血窟型咽干舌燥、多饮、消谷善饥、形体肥胖、性格急躁、四肢乏力、头目眩晕、心慌心悸、面色晦暗、唇赤、大便干、舌暗红夹紫苔黄微腻,脉弦细等症状,治拟清热活血降糖汤。生石膏30g,黄连3g,生地15g,地骨皮log,天花粉30g,元参log,葛根30g,苍术log,+芬子log,丹参30g,乌梅log,鬼见愁log,三七3g(研粉吞)、水侄log,苍术159,消渴丸6粒分吞。1.3肾虚型腰膝疲软、头昏目花,视物模糊、手足冷、尿清长、耳鸣、失眠多梦、口干欲饮,舌淡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拟益肾降糖汤。制黄精30g,五味子30g,山英肉1摊、黄茂309,仙灵脾159,肉从蓉159,沙苑子log,天花粉30g,冤丝子log,苍术log,祀子log,乌梅log,葛根log, LLl药15g,熟地15g,JA渴丸6粒分吞。

加减法:DM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加天麻、决明子、山碴 等;并发血管神经病变加桂枝、当归、细辛等,并发视物模糊 白内障加夜明砂、木贼草、密蒙花等;并发感染者加黄芬、蒲公英、银花等。2治疗方法停用一切降糖药,按中医分型每日1剂,每剂加消渴丸6粒分吞,1个月为一疗程。3讨论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的范畴。中医防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祖国医学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许多西医无法取得的效果,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我院通过古今文献的查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气化功能失调,其发展过程为气化失调一阴虚火旺一血寮阻络。这三种病理变化在糖尿病某个阶段相互交织影响,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同的症状,但气化失职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益气降糖汤中黄蔑升阳扶正固本;生地、天花粉、祀子、黄精、葛根、玉竹、太子参、玄参益气养阴生津降血糖;山药、苍术不仅健脾化湿,能使滋阴凉药不伤脾胃,功在化浊扬清,使高血糖之浊脂化解,痰寮分消,力助血糖下降;牛芬子疏散风热,近代药理表明,牛芬子提取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低大白鼠血糖作用,牛芬子内含牛芬子贰和木脂素类似物,具有抗肾病变,抑制蛋白排泄、抗补体活性作用;乌梅味酸而涩,人脾,有收敛脾精、止漏浊之功,现代药理表明,有持久降血糖作用,加上消渴丸标本同治,相得益彰起到显著疗效。

清热活血降糖汤在益气养阴降糖汤的基础上加黄连、石膏、鬼见愁清热解毒;丹参、水侄、羲术、三七、活血祛窟,加消渴丸标本同治使尿糖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益肾降糖汤在益气养阴降糖汤的基础上加五味子、山英肉、肉从蓉、仙灵脾、沙苑子补肾阴肾阳,收敛固涩益气生津以治本,加消渴丸降糖以治标,起到很好的降低血糖和稳定血糖作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仙灵脾、山英肉、黄精、黄茂、生地、党参等多种中药有提高身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调节人体内环境(内分泌),修复胰岛功能,改善患者代谢状况,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在改善症状和治疗并拳乒、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副作用。中药对糖尿病引起的各项症状及高血糖、高血脂等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糖尿病治疗有较高的疗效。服中药的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应节制饮食,结合食疗,戒烟酒,慎、少忧愁、多锻炼、纠正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习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完全依赖医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治疗效果。防治并发症是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最大优势所在。对于中等程度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有较好疗效;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中医采取辨证论治,内服外用相结合,与西医治法联合,可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糖尿病病人便秘很常见,西医治疗方法单一,中医则分阴阳、气血、虚实、脏腑用药,颇有见地;再如糖尿病皮肤痉痒症,西医多采用复方激素制剂,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中医采取滋阴养血祛风等法配合外用止痒粉等,可取得较好疗效。参考文献[1]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22.中国中医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中以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4[2]蒋元武,陈磊,王诗卓.糖尿病足治疗进展.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5 ;6(31):62[3]于秀辰,蒋秀敏,崔夏荣,等.糖尿病足治法及用药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43[4]陈蕾,杨博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7) ;78 -79

全文阅读

糖尿病中医药治疗论文

【关键词】糖尿病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已大幅攀升,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无论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归根结底是为了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与相关实验已经表明中医药可以降糖,而中医的优势不仅在于直接降低血糖水平,还在于清除血糖升高的原因,即消除血糖难控因素。现将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报告分析如下。

1辨证治疗

糖尿病的演变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

1.1糖尿病早期即郁、热阶段的治疗要以开郁、清热为主,同时要兼顾气阴不足的虚证。郁的阶段可以越鞠丸加减治疗;热的阶段可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1.2糖尿病中期糖尿病中期多虚实相兼,寒热并存,既有脏腑、气血功能不足的本虚,更有痰、浊、痞的标实,治疗当标本兼顾,并根据虚实寒热的多少施治。脾虚胃滞或胃热者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气阴不足兼内热者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上热下寒者可用乌梅丸。

1.3糖尿病后期诸虚渐重,脉损络瘀益显,治疗在补虚的基础上,必须强调活血化瘀通络。气阴两虚者可用生脉饮加减;肝肾阴虚者可用芪菊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者可用地黄饮子加减,脾肾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糖尿病的治疗虽然各阶段都有自己的治疗特点,但是络脉的瘀阻却是时刻在发展的,所以要强调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络。

全文阅读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已大幅攀升,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无论采用中医或西医治疗,归根结底是为了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与相关实验已经表明中医药可以降糖,而中医的优势不仅在于直接降低血糖水平,还在于清除血糖升高的原因,即消除血糖难控因素。现将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报告分析如下。

1 辨证治疗

糖尿病的演变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

1.1 糖尿病早期 即郁、热阶段的治疗要以开郁、清热为主,同时要兼顾气阴不足的虚证。郁的阶段可以越鞠丸加减治疗;热的阶段可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1.2 糖尿病中期 糖尿病中期多虚实相兼,寒热并存,既有脏腑、气血功能不足的本虚,更有痰、浊、痞的标实,治疗当标本兼顾,并根据虚实寒热的多少施治。脾虚胃滞或胃热者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气阴不足兼内热者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上热下寒者可用乌梅丸。

1.3 糖尿病后期 诸虚渐重,脉损络瘀益显,治疗在补虚的基础上,必须强调活血化瘀通络。气阴两虚者可用生脉饮加减;肝肾阴虚者可用芪菊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者可用地黄饮子加减,脾肾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糖尿病的治疗虽然各阶段都有自己的治疗特点,但是络脉的瘀阻却是时刻在发展的,所以要强调全程兼顾活血化瘀通络。

此外,医 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糖尿病虽然气阴两虚之证很常见,但往往单纯益气养阴效果不佳,尤其是血糖较难控制而不稳定者,细察其因,在气阴两伤的背后往往能找到脏热、脏毒。脏热或见肝胃郁热,或见胃肠燥热,或见肺胃燥热,或见肝肾阳虚火旺。治病必求其本。治疗的整体原则是有热必清。玉女煎之石膏、黄连配青黛、连翘清胃热;泻肺散热,清气化痰丸之黄芩配石膏、桑白皮清肺热;当归芦荟丸配夏枯草、黄芩清肝热;增液承气汤清肠热,大柴胡汤清肝、胃、肠热并存,在此基础上配用黄芪、太子参、南沙参、天花粉等益气养阴,配石榴皮、乌梅、白芍以敛气敛阴,往往收效甚捷。虽然糖尿病后期虚损阶段以虚和瘀为主要表现,但后期虚损阶段的治疗也要注意清热。

全文阅读

高血压糖尿病中药方剂

一、治疗高血压方剂

柴胡枳桔汤 柴胡、黄芩、枳壳、桔梗、雨前茶、陈皮各7克,制半夏、生姜各10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寒热往来,两头角痛,耳聋目眩,胸胁满痛,舌苔白滑,脉弦而数者。可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头昏目眩等症。

杞菊地黄丸 中成药,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迎风流泪,眼涩痛,甚至视一为二。可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以及复视等症。

磁朱丸 神曲124克,磁石62克,朱砂31克,分别研为细面,以神曲打糊为小丸,每次饭后以白开水送服6克。主治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以及癫痫等症。可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引起的心悸失眠,和眼科的视网膜、视神经、玻璃晶状体的病变,以及房水循环障碍,治疗瞳孔散大,复视,白内障等。但需久服,常需连服半年左右。

羚羊钩藤汤 羚羊角1.6克,霜桑叶6克,川贝母13克,鲜生地、淡竹茹各16克,钩藤(后下)、滁、生白芍、茯神木各10克,生甘草 3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阴虚阳亢,壮热神昏,肝风内动的头昏目眩,甚至痉厥抽搐之症。可用于热病过程中,以及妊娠子痫的痉厥抽搐,壮热神昏,或高血压引起的头昏目眩,耳鸣心跳,而有阴虚热盛等表现者。

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生赭石各32克,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6克,川楝子、生麦芽、青蒿各6克,甘草5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肝风内动,肝阳上升,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发热作痛;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或眩晕甚至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但不能复原。可用于高血压病,若血压甚高,头痛加重而眼珠胀痛者,可加苦丁茶3克,白、夏枯草各10克。

天麻钩藤汤 天麻、钩藤、牛膝各6克,生石决明16克,山栀、黄芩各5克,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10克,水煎,二次分服。主治肝阳化风,头晕抽搐,耳鸣失聪,舌僵手麻,皮肤有蚁行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头眩头痛等症。

资寿解语汤羌活、炙甘草各1.5克,防风、附子、羚羊角、酸枣仁、肉桂、天麻各3克,竹沥(冲服) 17毫升,生姜汁(冲服)7毫升,水煎,二次分服。主治中风,舌僵不语,或言语蹇涩。可用于高血压病、脑溢血后遗症的舌僵不灵,言语不利。

全文阅读

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摘要】 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物以非胰岛素类药物为主,主要有促胰岛分泌剂、双胍、2—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曾敏剂在使用中应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幷注意各类药物的适应症及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合理用药。

【关键词】 降糖药;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降糖药物,因其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可减少糖尿病相关的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减少糖耐量受损患者发展糖尿病的发生率,且副作用较小,临床治疗中,作为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倍受重视。现将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作简要阐述。

在T2DM的药物治疗中,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明显,虽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能的降糖作用是通过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分解,降低过高的肝糖输出,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同时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游离脂肪酸浓度1,又不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致胰岛B细胞过早衰竭。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并且当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时,无降糖作用。

其中二甲双胍服用后不增加体重2,与SU类药物、胰岛素相比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故对早期、超重的T2DM患者,二甲双胍是一线用药。

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主要通过促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B细胞去极化,Ca+内流,诱发胰岛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1 磺脲类

1.1 格列吡嗪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全文阅读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防治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该病与血管闭塞、神经病变、感染,以及高血糖导致足部筋膜、肌腱等组织变性坏死有关。常见的有五种主要类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麻木、疼痛、发凉或烧灼感,或触觉、痛觉、温度觉、震动觉减弱或消失。

足部皮肤病变疱、皲裂、磨伤、鸡眼、胼胝以及甲沟炎等。

血管闭塞缺血性病变局部苍白、紫绀、凉感、疼痛剧烈,坏疽多为干性坏死。

肌腱变性坏死导致的坏疽局部可见潮红、温暖、巨型肿胀、有肌腱变性水肿、液化、穿透性坏死、感染,坏死呈湿性等。

骨骼变性萎缩、骨髓炎等

糖尿病患者火热之症居多,热必伤阴耗气,久则气阴两虚。可对症选用滋肾、生津、清热为主的方剂作为基础,如玉液汤、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等。有人提出糖尿病患者进补的原则是“一通二补”。“一通”是指必须保持消化道通畅,减少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二补”是以补阴为主,兼以补气。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结合不同的病变类型进行调整,如兼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懒言、面色白等,可适量加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等补气药;如有阳虚证,表现为四肢发冷、畏寒、腰膝酸软、阳痿、月经不调等,可在方中酌加熟附片、肉桂、仙茅、仙灵脾、鹿角片、白芥子等温阳散寒之品;如有气血亏虚,四末不荣,表现下肢麻木、疼痛、局部苍白、感觉减弱或消失,或皮肤瘙痒、粗糙、皲裂等,可酌加制首乌、熟地、当归、白芍、丹参、人参、黄芪、桑白皮等补益气血之品,也可结合使用冬虫夏草、蛤蚧等补肾养血的血肉有情之品;有血瘀者可加桃仁、益母草等;如果做成膏方,在加工时加入阿胶、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等胶类中药,都是养阴温肾的要药,既可使药汁变稠,又具有很好的疗效。

全文阅读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摘要】 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在20—60岁年龄段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内分泌紊乱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且明显高于同龄女性。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中药治疗;用药规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有发病低龄化的倾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1]。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现代多发病常见病。

1 治疗糖尿病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医药卫生辑专栏目录,搜索2000年至2010年期间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以及其提取物。所收集的治疗糖尿病相关中药按照以下标准筛选: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临床病例至少在40例,且总有效率达70%以上,共收集到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

2 用药频率的统计方法

所收集的中药复方73剂、常用21种单味药及其提取物,共用药113种,共用药1658次。各种药物的使用频率(%)为该药物的使用次数除以所有复方用药的总次数(即1658次)。

3 用药规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