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学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全文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语文教案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全文阅读

课须常教常新

这几年,虽说我们的教材没有多大变化,但是,要想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我们的教学就得常教常新。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觉得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要更充分

为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我们要具体备教材,重复多次地朗读或诵读所要教学的课文,通过多读来尽可能多地发现知识点,再结合课文特点,提炼出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然后设计出适宜的教案。此外,还要大量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背景知识以及其他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做好上讲台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更要充分备学生。我们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设想: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阅历水平,可能对课文的哪个部分最感兴趣?会对所要学习的文本提出怎样的问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不会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共鸣?他们更喜欢怎样的课堂节奏?课堂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更易接受?如果采用竞赛、接龙、才艺比拼等,每一个环节大概要用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考虑。只有对教材和学生充分备课,双管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以前备课时,我们把重点放在课文的翻译和内容的理解――字、词、句、段、篇全部落实,尤其是文章的主题和写法,以及课后的练习都是我们特别重视的。现在,我们备课涉及的面更广,也更重视细节:1.重点实词的归纳积累;2.重点虚词的运用;3.文章的背景;4.跟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士的地位,聂政刺杀吴王僚的故事等等;5.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如: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如何不辱使命?6.运用怎样的导入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要更开放

如果说,备课是高效教学的开端,那么,课堂教学就是高效教学的高潮。课堂能否高效,就看教学过程。高效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的“以师为主”的形式,教师不是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而是放低自己的身段,处在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循循诱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讨、研究、总结,尽情去“展示自己”。

以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我采取如下上法:(1)课前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要读得准确,读得流利,然后小组自己练读,组长检查;(2)教师抽查,了解朗读情况,以便对症下药;(3)小组合作,共同串译课文,翻译不出来的做好记号;(4)全班共同交流,一起完成有难度的词语或句子的翻译;(5)每组提出本组最想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7)课堂小测试,当场学以致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唱主角,教师只起组织、引导作用,却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课堂练习要更有针对性

全文阅读

实现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流程,徐江先生给初三和高二的学生讲《唐雎不辱使命》,哪个年级的效果更好些呢?按常理,答案自然应该是后者。

实际情况有些出人意料。徐先生印发给学生的学案上有四组问题,第一组是对文本内容的再梳理,包括题目的重新拟定、层次的划分及层意的概括;第二组重点解析秦王,包括秦王“以大易小”的心理诊断、为秦王得到安陵设计新策略;第三组是站在安陵君的角度,阐述婉拒秦王并非“轻秦王”,为其写辩护词;第四组概括秦王受挫的根本原因及给后人的启示,并对文本的“不合理处”提出质疑。

从答题情况看,初三好于高二。初三学生大都能按要求完成学案,尽管其中有些回答可能不太准确,不太恰当;或者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出现空白,但总的来说还算满意;而为数不少的高二学生,学案上有不小的空白,哪怕是第一组这样相对“容易”些的问题,也同样“避而不答”。在徐先生的启发引导下,初三学生大都能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些学生的回答很有质量;而高二课堂则有些沉闷,学生很少主动发言,尽管徐先生的分析时有精彩之语,但得到的回应总的来说有些寂寥。

究其原因,有老师说《唐雎不辱使命》初三生刚刚学完,“现趸现卖”,课上自然表现良好;时隔两年,该文的内容高二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们可能认为上一节“过时”的课对他们没有用,心理上不够重视,课上自然就有应付的成分。不能说这样的解释没有道理,但总觉得有些隔靴搔痒,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本。试想,对刚学完的课文,按常理学生是没有什么兴趣再“重温”一番的,除非授课者用了新的“料理”手段,做出味道与前大不同的饭菜。徐江先生无疑是一位出色的“料理者”。他对《唐雎不辱使命》的解读,没有照抄教师用书或其他参考书,他以一个独立的阅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从中发现最有开掘价值(当然也是对学生最有收益)的地方,然后合理设计,他的课堂自然就有了内在的逻辑张力。

教师用书的解读是围绕唐雎这一核心人物展开的,包括情节梳理、形象分析以及唐雎言辞之“巧”的赏析,等等,唐雎是重点突出的形象。应该说,在教学时间紧张的初三,这样处理并无不妥;更何况,很多教师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言”的疏通上,“文”的方面可能还要对上面的几点有所取舍呢!徐江先生要求给课文改标题,意在提醒学生,读该文还可以把秦王作为核心人物,文章还有另外的切入口。对秦王“以五百易五十”这一伎俩所折射心态进行推测,实际上是训练学生利用相关史实进行合理想象与分析的能力,这样就能避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而为安陵君写辩护词,除了要对“易土地”事件从历史、文化、伦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切入进行分析外,还需要相关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驳倒或说服对方。总的来说,徐江先生的教学,对刚学过该文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新鲜的,是有用的,自然也就有吸引力。

徐江先生常说,教师要教学生不会的。所谓“不会”,我这样理解,一、指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或感到困惑之处,这是真正的“不会”,教师应该对此有充分的预估与了解,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予以解答或解决,毕竟“解惑”也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指课文中所蕴含的可以用作思维、语言等训练的“璞玉”,学生很难发现。这后一种“不会”,应该是重心。要“教”好,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教师要成为敏锐的采矿者,高明的加工者。

有教师质疑,徐先生如此解读,最终目的是什么?问题有些可笑,但有这种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教,让学生得高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既然中考有课内文段阅读,教师只要把课文中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记清记牢,把重点句子翻译准确,把教师用书上对文章的相关分析“转达”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像徐先生这样“颠覆”式解读,学生过得了考试这一关吗?

考什么,教什么,这本无错,但如果把“考”“教”置于狭窄的胡同中,其实是误解了“考”与“教”的本义。考试考哪篇课文,教师能整出远超出课文篇幅五六倍的练习题,且不在训练答案从何而来、如何规范表达等方面着力,只是要求学生牢记“参考答案”,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能会在近期的、命题有些机械的考试中得个不错的分数,但能有令其受益久远的收获吗?更可怕的是,学生习惯了这种“功利式”语文课,对“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就失去了兴趣;他们很少或从未真正地开动脑筋,对文本进行过追问、探究或质疑。因为不习惯思考(或不知道怎样去思考),当然就会在需要思考的课堂上成为“局外人”。高二学生对徐先生的课有些不感冒,主要还是源出于此吧。

全文阅读

曲径通幽 春风化雨

摘 要:对话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之上心灵碰撞、思想交流、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诱使学生进行课堂对话的能力。运用对话,可以有效地破解文本壁垒,降低解读难度,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唐雎不辱使命》 课堂 教学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73-02

师生对话,是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交流。教师如果用民主、平等的眼光去尊重和理解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愉悦学习,便能发挥其最大能动性。下面便是笔者充分运用师生对话教学的形式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的具体案例。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二、课堂模式及学法指导

采取的课堂模式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三段六环式教学,即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学课文,再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达到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最后在展示交流中提升。

全文阅读

有意外就会有收获

以前,笔者一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讲一节课一切都按自己备课时所想的,按部就班地进行就算成功了。但通过讲授《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笔者认识到按上课前的设计,一切水到渠成固然好,可有时课堂上出现一些“意外”,不仅不让人失落,反而会给人带来别样的收获。

《唐雎不辱使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这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秦王赢政在统一全国前,先灭掉了韩国和魏国,然后把矛头对准了魏国的一个小的附属国,方圆只有五十里的安陵国,他派使臣对安陵君说要用五百里的地方换五十里的安陵国,安陵君没有答应,但怕秦王生气,就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到秦国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使秦王屈服,取得了一次外交上的胜利。

笔者认为自己在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有成功点,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一些“意外”,使学生有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发挥与亮点。可以这样说,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虽有预设,但更有生成,有机地促进了教学。

教授这一课笔者遇到了哪些意外呢?

首先是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其实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分角色朗读是屡见不鲜的,原本笔者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可没想到学生刘江坤在读到“挺剑而起”一句时下意识地一跺脚,把原本稍弯曲的后背一下子挺直了,结果他的行为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笔者看得出来,刘江坤有些紧张,显然是怕笔者批评他,但笔者没有批评他,反而说:“大家不要笑。我觉得刘江坤同学读得非常好,而且他的这个动作设计很合理,那大家能不能把这篇文章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设计一下呢?我们暂停朗读,分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动作神态最符合人物性格,最贴近人物形象。”

教室里立刻就热闹起来了。分小组讨论时,学生们不仅争相表演自己设计的动作神态,而且还进行激烈的争论,说明自己这样设计的依据。

这对笔者来说是一次收获,因为这次意外的出现,不仅没有影响课堂教学,反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全文阅读

在承传中彰显个性

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文言文阅读提出了新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对此,文言文教学与评价都要有所创新。

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题型主要有:文学常识填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写法和思想内容理解等。从题型上看,主要考查理解和积累,对于感悟和运用考查较少。这样的考题难度不大,是课改后学生最不易丢分的一道大题,它和古诗词同为师生语文中考复习时的重中之重。可是受重视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好成绩的背后,丢失的是思考与运用。表面上古文化不绝于口,实际上却并未真正融于思想之中。究其深层原因,无外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但仍有令人惊喜的变化,笔者阅读了2011、2012两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比较中发现,中考文言文试题在稳中求变,在坚守文本的同时,有个别题型兼顾到文言文的现实意义。这类题型是文言文阅读题的突破,拉近了文言与现实的距离,而且题型灵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运用,促进了三维目标的达成。笔者把此类题型概括为“古为今用”题型,并根据其特点归纳整理为以下几类。

一、 明辨是非类

【考题再现】

(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曹刿论战》阅读题)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题型解析】

一般学习文言文时,教师都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主要特点。像《曹刿论战》这课,关注更多的是曹刿,然后才是鲁庄公。待提及到鲁庄公时,更多想到的是他浅薄的一面。这道题是让学生谈及鲁庄公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谓背其道而行之。细分析又在情理之中,世间万物都要一分为二去看待,鲁庄公虽愚,却善于纳言,有其虚心的一面。这样的问题虽教师课堂不曾问及,可学生用新时代的眼光去审视鲁庄公,完全可以作答。考题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复习推举】(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孟子·鱼我所欲也》与《墨子·贵义》对比阅读)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全文阅读

文本之美妙在追问

摘 要:追问是语文教学中深入文本理解的具体步骤,既可以理清教学思路,指导如何教,又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学。在教学中,抓住契机追问,有利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赋予课堂趣味性,引人入胜;有利于由表及里,升华主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追问;教师;学生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追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追问的契机,或者不懂追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追问的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追问的几点有效途径。

一、抓住契机,引人入胜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并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要深入文本,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辱”和“使”,各是什么意思?唐雎完成了什么样的使命?是谁派唐雎去完成使命的?唐雎是如何完成使命的?这样一连串的追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出答案。甚至有的同学结合注释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演绎唐雎是如何与秦王据理相争,相对出色完成使命的。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文言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追”“问”相辅,既连贯了教学环节,又能引导学生深入课堂。

二、变直为曲,升华主题

课堂的追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追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出来。如《侄女儿的信》一文中,学生们读寓言部分,很容易找到上帝来人间几次,从人们的眼中读到了什么,上帝的态度如何。如果此时直接问爱情是什么?学生可能还是一头雾水。而间接地紧跟着追问“上帝态度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揭示什么是爱情,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进而引导学生趣谈我们眼中的爱情,既深化了主题,又进行了爱情观教育。可见,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追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赋予课堂趣味性,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谈生命》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哲理散文,对于“生命”的主题理解实在不易。作者开篇提出: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引导学生咀嚼这句话,“是”“像”仅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四两拨千斤的一问,避开对“生命”的赘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在分析“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形象比喻之后,学生对生命的过程和意义有了初步理解。“冰心把生命比作春水和小树,你还想把生命比作什么?”此处追问以发散学生思维,更全面地思考“生命”,从而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在美的享受中,敬畏生命。

全文阅读

语文课堂呼唤个性阅读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用自己的理解或参考书的答案代替学生的理解。而《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只有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淋漓尽致地展现个性的舞台。

[关键词] 语文课堂;个性阅读;创造性思维;质疑

“阅读教学程式化,能力训练机械化,学生常常成为操练的机器。”“语文这门最开放的学科被禁锢在考试的小圈子里,把最广阔的天地挤压到一个狭窄的角落里。”这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60年的于漪老师发出的感叹。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用自己的理解或参考书的答案代替学生的理解。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倡导个性阅读,发挥学生个性思维,才能使课堂展现生命的活力。

一、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学生应该是阅读的主人。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就把部分自己的理解先强加在学生头脑中;一篇篇经作者精心打磨出来的充满生命体验和质感的美文,在简单的教学过程中被解构而变得索然无味,文学的诗性也被破坏殆尽。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大多教师采用“五春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模式教学。这样就把早、中、晚春的变化性的春景僵化了。

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地融入阅读过程,用自己的知识与情感去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第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他就能集中精力,自觉克服困难,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全文阅读

把握话题设计,优化阅读教学

摘要:课堂学习是教学最主要的场所,也是师生交流的最直接的场所。阅读教学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最佳媒介。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良好的讨论话题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具有足够的延展性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领悟文章的内涵,增强思维的严缜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话题设计

一、话题设计应精练不宜过多,促进课堂的集中讨论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设计的讨论话题不宜过多,设置合适的中心教学话题,引导学生激活发散思维,引出更多相对应的,并发性,多向性的话题。比如:在讲授《捕蛇者说》一文时,在讲解完毕后,可以设计一个讨论话题:“蒋氏是否幸运”由此引发两个话题:幸运和不幸运。引导学生以此进行讨论,学生会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对课文进行详细分析理解,活跃课堂的同时,加深对教材的学习。对讨论话题设计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过多的讨论话题,容易让学生分散思维,分散注意力,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话题设计应具有探究价值,实现文本的深层解读

课堂教学时对话题的设计应注意以解读文本为基础,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为目标,设计的讨论话题要有一定的探讨价值,可以引导学生深层解读。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香菱学诗》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提出讨论话题,香菱学诗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作者通过香菱学诗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将会围绕这些问题深入文本内容中,通过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专注、聪明灵秀,悟性高等,理解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地读懂课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引导方法,如对照法,联想法,引导学生将文章中反映的现象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比对,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的主旨。

三、话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课堂上,要产生师生间的有效对话,就需要教师对话题的设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话题的设计也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这就需要教师经常与学生深入交流,建立沟通桥梁,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现状,通过合适的话题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应用,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激发思维。比如《曹刿论战》属于一篇史传散文,其内容故事性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鲁庄公讲故事的话题进行探讨交流。先引导学生理解全文,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演绎小组。选出鲁庄公和太子的饰演者,然后由鲁庄公为太子讲故事,选“曹刿请见”和“长勺之战”任意故事来讲,通过饰演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熟悉教学内容,由被动的记忆模式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讲故事不代表背诵课文,将掌握的信息通过语言加工出来,在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