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鉴赏随笔散文,不仅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文章中的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读一读
随笔散文主要有三种――记叙性随笔散文、议论性随笔散文、说明性随笔散文,但不管是哪一种随笔散文,源头都是生活,重点都是“感”――“感悟”“感受”或“感情”。随笔散文中的“感”和议论文中的“感”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议论文一般会在题目、开头或结尾非常明显地出现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可谓一目了然,并美其名曰“中心论点”;随笔散文的“感”则呈现得比较隐晦和含蓄,大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即便是记叙性随笔散文中,作者的主观感受也大多隐藏在文字背后――表面上看,叙述或描写的都是一些人人都可能经历过的平凡小事,但只要仔细阅读和体味就能体察到世俗人情并感悟到人生道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鉴赏随笔散文,特别是要理解隐藏得比较深的理趣,没有三到五遍的阅读,基本上是不能完全理解的。一般来说,第一遍阅读要读通文章;第二遍阅读要读懂文意,即要读懂作者就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发表了什么观点;第三遍阅读要重点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比如,风格是孙犁似的泥土气息还是叶圣陶似的清淡平实;是巴金似的热情坦诚还是周涛似的气势磅礴;是冰心似的柔美隽丽还是朱自清似的清新朴实;是汪曾祺似的融奇崛于平淡还是铁凝似的诗意灵慧……
2 挖一挖
阅读鉴赏随笔散文,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但一定要找准位置,即要挖可挖之处,要挖有内涵之处。随笔散文大多以生活为切入点,而且一般都是有的放矢,所以阅读鉴赏随笔散文一定要注意四类句子:一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二是故事叙述完之后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或抒情的句子;三是有引申含义的比喻句;四是有深层含义的哲理句――此类句子大多在结尾,而且有时可能是一语双关。
比如,丰子恺在《车厢社会》中就是先记叙了自己三个时期乘火车时的心境――第一个时期是初乘火车时期,觉得非常新奇和有趣;第二个时期是老乘火车时期,觉得这是一桩讨嫌的事;第三个时期是惯乘火车时期,乘火车又变成乐事――可以看车厢社会里的种种人间相。如果只看表面的记叙,三个时期作者的感受显然是“乐――厌――乐”,但仔细找出故事叙述完之后的议论抒情句,就会发现“可悲者,我对于乘火车不复感到昔日的欢喜,而以观察车厢社会里的怪状为消遣,实在不是我所愿为之事。于是,我憧憬于过去在外国时所乘的火车”应该好好挖掘。
阅读鉴赏随笔散文时,怎样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呢?最有效的办法是先挑出表明作者看法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挖掘作者所说内容背后的潜台词。比如,阅读鉴赏《车厢社会》,就可抓住“可悲”“实在”“怪状”“消遣”“憧憬”等,从这些词语中解读出作者真正的心情和看法――对今日中国车厢不文明现象的憎恶和对过去国外车厢文明现象的向往,继而在对比中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活经历挖掘出作者说话时的潜台词――想以此呼吁国人能更文明地乘车,能更文明地做人,能更文明地生活。
内涵点说
同写人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相比,议论散文和随笔散文侧重于抒发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想法、思考和感受、感悟。议论散文是用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法写作,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注重理智,可以说是“会思考”的散文。其语言往往带有强烈的感彩和主观态度,在抒情议论中显示出自己的思考认识和文化底蕴。逻辑缜密,蕴含深刻,可以说是议论散文的特点。
随笔散文更为自由灵活,不拘一格,行文自如、随意。随笔散文在内容上没有特定的主题,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达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现象等从而引起的感想。重点就是这个“感”字,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写到文章中去,随意漫谈,抒发感受。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入随笔。
方法例谈
1.明确议论主题。议论散文要始终围绕所要议论的话题展开,开头结尾部分都要点出文章的中心。可以开门见山,在开头立论,也可结尾点亮主题,如《活着不要再等待》的开头:“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因为你无知的等待而放慢脚步。人人都知道只有生命存在时,才会有美丽的世界,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自己美丽的青春放在等待里,等待的遗憾,我们承受不起。”随笔散文更多的是在叙述后发表感悟,如张抗抗的《地上有字》的结尾:“一辆辆汽车和自行车从这静悄悄的字体上碾过,车轮上沾着残留的粉笔灰末。于是,这个残腿的温州青年,就被许多过路的眼睛,将他那些渴望飞翔的文字,连同他的不屈与自强,带向更远的地方去了。”文章叙写了街头上表演书法为生的残腿青年,在一番描写、评论之后,结尾处以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2.内涵丰富,意境深邃。议论随笔散文旨在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议论抒情性强,往往蕴涵着真挚的情感、深刻的道理。因此写作时,不可空泛地发议论或抒感情,而是要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寄情于事,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这样才能使文章立意高远。如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借牡丹遵循自己花期而不妥协媚俗于世人的喜好来反问:牡丹为什么不拒绝寒冷?这样的议论蕴涵丰富,可以引发人们关于懂得拒绝、学会拒绝的思考。
3.语言凝练,线索明晰。语言优美是散文语言的特性。议论随笔散文,虽是感怀议论,同样要力求语言的蕴藉优美,生动活泼,寥寥数语中即表达出深刻的见解,显示出深远的意境。可以在文中设置一些构思精巧、富有意境、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可以是一字、一句、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它们往往是语言凝练优美的语句,如同一颗颗“珍珠”,以情感为线索将这些“珍珠”穿起来,文章便显得线索分明而又语言优美,富有理趣。如方纪的《三峡之秋》,便以“日光”“灯光”“月光”来串联布局,展现了一幅三峡风景图。
例文精批
摘 要: 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曾留学英国,其散文作品与英国随笔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散文理论及创作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也有许多一致,因此可断定他的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英国随笔 影响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1931年曾留学英国,漫游欧洲,虽时间短暂,但是英国文化对于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特别是在他的散文方面。但是探索朱自清散文与英国随笔之间的渊源关系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也颇为困难,因为他从未提及过自己受英国随笔的影响。然而,仔细阅读其文章,还是能探究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与某些渊源。
随笔在英国经过长达三四百年的流行,有堪与诗歌争奇斗艳的辉煌成就,是英国散文最兴盛发达、最引人瞩目的一大品种。朱自清留学期间,虽然英国随笔已不再是兴盛繁荣期,但是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散发着光彩。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他受英国随笔的影响,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理论、创作内容和艺术特征中寻找一些端倪。
一、散文理论
鲁迅先生说过,“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一客观现实,不仅表现为散文创作的繁荣,而且给中国现代散文理念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朱先生正是在这个氛围里,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之作,而且在现代散文理论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随笔的灵活写法和表现内容的随意,给“五四”时期的年轻人带来新鲜的气息,朱自清先生敏锐地借鉴并运用英国随笔这一文学样式来丰富自己的散文,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重个性,意在表现自己。
英国随笔艺术的首要特质便是“个性化”。自从蒙田新创随笔体裁,并自称“我写我自己”以来,无论是培根式的论说文,还是兰姆式的絮语文,英国随笔都是作家个人向公众剖示自我内外面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笔家总是以个人的立场、眼光和兴趣为出发点,去观察、体验、品评人生世界的五光十色,把自己的阅历、观感、意想和判断作为题旨,统率零散琐碎的题材,从而在每篇作品中留下鲜明的个人印记。
摘 要:周泽雄的散文随笔以温润的锋芒、平民化的说理姿态校正着当代文艺批评的走向,他的批评方式是回到常情常理,回到批评的正确位置上来。
关键词:周泽雄;散文;批评;说理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12-01
周泽雄是当代散文随笔界一位比较活跃的作家。从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齐人物论》,到《耳朵的立场》、《说文解气》、《我们时代的心灵与道德》、《三国“现代版”》,他以犀利的文笔、精警的思考、以理服人、以理评文,成为当代学者散文中一枝亮丽的奇葩。
一、温润的锋芒
“我对自己的全部希望是,做一个文人”,周泽雄定位自己,纯正雅洁,憨拙可爱。不象当今很多酷评学者,文风轻飘,思想颠狂,行止怪戾,他以慎用话语权力的自律意识,时刻在提醒自己,“写得规范些,别路子太野”,所有的笔下文字都是“阅世衡文时自发的心迹流露”,这种温润的笔致,独立清醒的写作操守的捍卫,使他的文字凝炼纯净,他文字中折射出的思想光茫锐利但不生硬刺眼,他说出了有意思的话,更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也说出了有个性有深度有温度的话。时下,好多随笔,张牙舞爪,喋喋不休的弯弯绕中,你分明能看出他思想的苍白与人品的粗俗和心灵的遮蔽。搞文学评论的他,文字里没有新兴媒体批评的放纵随意,更力避学院式批评惯常的体系桎梏,思想先行,削足适履的陈旧化,他以往艺术家式的批评,清新鲜活,深入内核,散点透射,不扩展诠释,更不游于文本之外自圆其说,他力争达到的是避开世俗个人的审美情趣限制,追求阔大的心灵倾诉,我们能读到他在《齐人物论》中空山新语般的绝响,史铁生身上 “有一种在中国作家中极为罕见的高贵气质”,刘小枫的“宗教性的表述导致了浅薄时代对他的冷漠,但也同时使他的文章具有了当代罕见的人生深度”,周泽雄的文字是太阳中的“黑子”,是大树下的根系,他既不借光显摆自己多么慧眼烛幽,又不借别人的高枝儿炫耀自己,文字充盈的是股自立自足自信的果敢和勇气。
批评要讲理,但时下很多批评却不讲理,讲的是舞枪弄棒的杀伐,是口无遮拦的漫骂攻击,是毫无批评良知的吹喇叭抬桥子,鲜花乱送、镁光灯乱照。周泽雄批评的立足点就是恢复理的本色本质本味,希望带刺的东西是玫瑰,而不是刺猬,不要以为“仿佛天地之间的那杠秤就拴在自己腰上,”“漫骂之于批评,相当于啃耳朵之于拳击。”他的批评之理是世道人心的良知正义,是“理”自身放射的光润,是天理地理人理中的公理,他在《批钱须知》中说到目前批评给人的感觉是“刀风凶悍但刀法较为混乱,口气张狂但内容难脱幼稚”,缘何批评不能讲理,根子在于批评者操守丧失,“口德”太差。感觉迟钝,思维混乱,以帽子乱扣,棍子乱飞之遗风来遮蔽内心的贫弱,批评的文字入理入心,撕去了伪善面具,心态平和,蛇打七寸,直抵软肋,却不温不火,从容有致,文字有张力而不金刚怒目,观点有创新但不剑走偏锋,语言有才子气却不显摆卖弄,字里行间,显现着一介书生文人的本分本色,甚至你的眼前能幻化出周泽雄的身影:面容瘦削、温文尔雅,个头高挑,镜片后的眸子明亮如炬,话语缓缓中让人看出他棉里藏针,探幽发微的翩翩风度。书有性情,人有高下,周泽雄的文字不是那种怒火中烧,刀光剑星的酷评,只能让人长脾气,也不是兜售书袋,卖弄风雅,只能让人长学问。
二、说理的姿态
秋天有我快乐的微笑
雨,年年都有所不同,今年初秋,秋雨伴着震耳的雷声,如同夏天的雨,不停地拍打着窗棂。
倚窗,看见,窗外,秋风起舞,院里,枝头轻颤,枝头的叶子轻轻躺在秋的怀抱,不去慨叹绿的葱葱郁郁,不去难过与春夏的朝夕相伴,坦坦然去接受季节的轮回。
倚窗。听雨。看窗外。一种清纯、一种情愫再次把我秋的激情点燃。
响彻秋的世界,秋天,美丽,无处不在。
在这秋的世界里,我熟悉,将有大片大片的金黄,再次俘获我们的眼眸;将有满山遍野的红叶,在舞姿翩飞中漾出多少醉人的笑脸,给千山万水再添抹抹新红。
在这秋的世界里,我聆听,悠扬的琴声,在秋的暖阳中采集种种欢愉的音符,让秋的甘露婉转地把快乐传递给潺潺的山涧溪水。
在这秋的世界里,我怀想,将有多少缱绻在灿烂星河的星光,在千年的呼唤中,渐渐闪烁每一处清新的角落,映照出一种日月同辉的绝美。
过年
记得有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在年年过,却岁岁感不同。到了不惑之年,不知怎么却觉得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是年纪增长的原因,还是习以为常,还是别的什么呢?
小时候对年的向往,至今仍记忆犹新。因为家再怎么穷,母亲总要把那平时抽空纳的千层底布鞋从藏的柜子里拿出来,让我们穿在脚上;做不了新衣,就将哥哥们的旧衣,补补改改,穿在身上,也有那种新感觉。还有打豆腐、烫豆粑、熬山薯糖等等过年事宜,从腊月二十后基本上就一直忙着,叫忙年。另外还伴随着许多风俗,比如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四接祖宗、过小年,大年三十还年祭祖…..而我们做小孩的,家境好点的可以成天放放那种比较响的鱼仔鞭炮(小手指头那么大,十个或二十个一扎,拆开一个一个地放),而我和哥哥们只能捡大人放完的鞭炮中没有炸响的余炮,那时的鞭炮质量不行,一挂鞭炮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哑的,捡到有炮引的,我们就象捡到了宝,没引子的就将炮仗对折,将炮药倒出放在一处,用火点着,只听“哧哧哧”,象电焊的弧光一样,非常好看,我们叫“哧花”。除了放鞭炮,临近过年的两天我们还可以不用去捡粪,大人放我们的假(生产队缺肥,家家户户有交粪的任务,而这个任务基本上落在小孩身上,所以那时到处是背着粪框捡粪的)。过年最大的好处还不在那些,而是嘴馋了好久,多少总有些肉或鱼吃;犯了什么错,大人也不责罚,因担心骂或打,坏了一年的运气和兆头。
后来责任田到户,我也上了大学,农村条件好了,一族的老少聚在一起还年、出天方,吃肉喝酒。大人猜拳行令,小孩子们穿新衣,踢键子,玩“砸鳖”,放炮竹......还可以看舞龙舞狮,我们叫玩龙灯,敲锣打鼓,家家户户放鞭炮迎龙灯,大人小孩,逐着龙灯看,非常热闹。
不知怎么,渐渐地觉得年味淡了,再也没有那种紧张热闹地忙年了,再也看不到舞龙灯了,特别是今年,我和妻子上班都到年三十日,如不是岳父母两位老人准备了年饭,要等我们下班再动手做,年饭肯定就象平时那样简单将就了。最大的遗憾是自己的父母在镇上,腊月二十九中午租辆车把二老接到县城,交给下了岗的弟弟,就没有空去管,大年初一才接到家里。听说许多外地工作的,因为年三十不放假,只有等到大年初一才能往家里赶。除夕的全家团圆饭肯定是吃不上了。这对一年到头期盼全家团圆的老人和孩子,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如今经济好起来了,生活富裕了,可年味却淡了,一家人快快乐乐忙年的景象很少见了。像今年过年,除了张贴了春联,好象就没怎么忙年,缺什么跑超市去买。麻烦和忙碌倒是没有,可年味却丢了,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那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报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一边着急上火,一边大骂韩国。但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传统好风俗,谁叫我们自己不珍惜呢?我们继承了,延续了,谁又能抢得去?
我们的传统佳节还得我们自己看重,因为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家人一年到头辛劳和努力的总结;无论怎么忙,工作在外地的游子都要回归团聚;过年了,老人望子女归,留守的孩子盼父母回;过年了,晚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们健康长寿;亲朋好友相互拜年,亲情和友情在祝福声中更亲更深。中国年自祖宗传下来,流传了千百年,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年早已成了我们中国人万家团圆、期盼美好、憧憬未来的象征了。这么好的传承不能在我们手上丢了,守住吧,过年!(编辑:华华)
暖暖的冬
一季的相遇,从此便不在分开。我的大学,你是否依然安好。---题记
春,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走近,无声无息。冬,正准备着行装,伴随着那些曾经纷飞的记忆与思念,沉淀着它原有的纯白。或随走远方,或渐渐隐匿在大地里,化为泥土的芬芳。
冬去春来本是自然的变幻,却每每成为了我心中最漫长的等待。曾经,我不喜欢冬天,冷冷的心、冷冷的情、冷冷的困倦总是让人心生芥蒂、望而却步,又不得不在这凛冽中等待下一季的花开。于是,便悄悄地在心中播种了满满一季的春天,在期盼中,邂逅着远方。
我喜欢春天时万物的新绿,远远望去,淡淡的绿色,给人以希望之感,更喜欢春季里萌动的窸窣,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也许是因为年轻的生命都太过向往春天一般的色彩吧,艳丽新奇、五彩斑斓,美好的心情自然跃上眉梢。而往往忽略了冬天的平淡真挚、返璞归真,自然没有沉淀领悟后的静默淡然。就如纯白的冬雪,总能让浮躁焦灼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而恰恰是这种平静的心态才能让人感觉到冬的温暖,来自于季节,来自于生活的细微之处。
这是大学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记得那是20__年的冬天,我刚刚上过课,正从综合楼返回寝室,这时身边经过两个女生,手里拿着英语书,她们边走边聊,看样子也是刚刚上完课。
“哎,又到冬天了,来到牡师院的每个冬天都过的提心吊胆的。”
“冬天哪儿惹你了,你就这么和它过不去?”
引言:人生短暂,岁月匆匆,自古谁能长生不死,抛开浮华的尘世,你所能拥有的还剩下什么?暮年回首,还能否庆幸能拥有如此的一生……
人生篇 · 红妆已是斜阳下,浮华褪尽少年时
忽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浮华褪尽,冰凉入心》,初看有点强愁的味道,如今再看却触动心弦,俨然是年纪大了许多,人就是这么奇怪地长大了,渐悟世理。而明白之后,能再素面少年时的莫明其妙,非有特殊的品性。
老子说,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刹那的感觉,一弹指,早就匆匆过了这么多年。青春已然远逝,少年时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去。生活继续,却物是人非,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永远记住的.?少年时无尽的狂妄,挥霍之中,又烦愁种种。似水流年,不休不眠,无声无息,无始无终。每个人都曾繁花如少年,都曾经不管不顾,在时光中一味地沉溺或挥霍,以为时间多得用不完,以为明天过去永远有明天。
但终于过去?。
亲情篇· 亦见秋风思故里,浮华褪尽意万重。
亲人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我们在亲人的欢笑中诞生,又在亲人的悲伤中离去。幼儿时便会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我们,如今长大才深知其意。同在异乡的我,深切的体会着思乡的迫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碰触着我内心最深处。
无论你身在何方,白天的喧闹繁华、忙碌嘈杂,到了夜晚,只要抬头仰望星空,只有那盘明月才能同时抚慰着你和亲人的心灵。不要错过你爱的机会,让亲人感受到你存在的意义。时间的水细细的流着,时间的刀轻轻的画着,不知不觉生命的叶子凋零,你的一腔思亲之情将复何及?亲情要随着年岁加倍的珍惜,待你风华正茂,至亲却满面风霜。孝顺若不是现在,那是何时?
现在应该算是阳春三月吧,窗外的一切显得那么美好:柳枝不知何时抽出了婀娜多姿的嫩芽,那风中舞动的姿势宛如一颗颗音符在活跃的跳动,山塘一带,那水如绿绸子般悠长而柔美;海棠是个经常会害羞的小姑娘,可现在,或许是春天的暖意感化了它心中的冰雪,瞧,那一朵又一朵的海棠花竟也释放出了它那粉红的美丽的容颜,在春这个多情而又可爱的季节里绽开了笑脸,与百花争艳!
我伫立在窗前已经很久了,用眼凝望着在春天那一抹抹跃动的色彩;用耳聆听着凉风带来一丝丝春的气息;用鼻呼吸着在春天那甜美而又清新的空气。
我的嘴角渐渐上扬,直到成了淡淡的一弯弧度;我的双手缓缓抬起,直到向着天空做了个拥抱的姿势。
自古以来,春,就是人们所向往的季节。一年四季,轮轮回回得旋转,春的蓬勃,夏的繁盛,秋的伤感,冬的漫长。
春,永远是那样的充满了生命力。
我却不知为何,一思起来,只觉得春来得太突然。等于说,春在我心中抹了一层暗。
你瞧,秋末冬至,天上好不容易下了一场雪,那雪,就如我所忽略掉的记忆碎片,悠悠的落在了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一处处陌生的角落。最终,就像真的被我舍弃了一番,低落而不见。
似乎刚适应了白雪所给我带来的遗憾,春却进一步进来,没有特别大的讯号,只是当我再次抬头时,那“碎片”已消逝在我视野的边缘。春的起初讯号,是一朵接着一朵的迎春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秋,闲情信步,如约而至。春的手里牵着少女那只梦幻般的风筝,轴线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愁绪透着青涩,欢快隐着哀怨;秋的掌心里握着生命的陈酿,岁月愈深远,醇香愈浓烈,丰收的馈赠,回忆的梳理,有条不紊,成熟中透着韵致。
中秋如歌,轻吟浅唱。是无声岁月里落下的温柔甜美的一曲,是时光书简上清浅悠扬的低吟,无意中勾勒出心底久违的纯净。将清朗狭长的秋叶托于掌心,思索感念的却是人生的百般滋味。一枚小小的落叶,用洁净的灵魂窥视世界,天地间的缩影呈现出一派别样的简单和宁静,在秋景里浓缩成一枚弥足珍贵的记忆。
中秋如舞,轻盈跃动。静如处子,动如狡兔。秋月静谧,安然如水,或恬淡,或清丽,或隽永,睥睨凝神,娇目瞠视,无不动人心魄;秋风徐徐,轻舞飘逸,或柔美,或传神,或妙曼,悠然旋舞而下,成了生命中最凄美的一幕绝美风姿;秋雨多情,柔若扶柳,劲若苍黛,刚柔并济,婀娜生姿。嘉华若梦,韶华易逝,在舞动着缕缕秋思的文字里,诉说片片私语,留绝美于红尘,此生无怨无悔。
中秋如诗,空灵剔透。一个婉约纤美到灵魂深处的名字,令人屏息静气,唯恐稍有不慎,纷扰了这淡雅的气息,将一颗颗的清颜素心洒落诗行。秋波浩淼,秋思如诗,雁群远行,思乡无尽。那一抹秋阳华彩,那一语淡淡相思,那天涯朦胧的身影,此刻此时,长空一色,秋心依旧,撷一捧秋叶的静美,品读,感悟,一曲秋词楚楚,落下缠绵清愁……
中秋如画,唯美妙曼。春的华美,风姿绰绰,秋的丰硕,风情款款;春花怒放,风华妖娆,秋水纯澈,清灵至极,秋之韵味,笔笔精炼入景入画。沉静内敛是秋静美的神韵,秋风落叶是动感醉美的风景,落叶斑斓纷飞,影影绰绰,风韵优雅娴美,动静相宜,美丽在宁静中悄然绽放,心情在怡然自得中缓缓放飞。
中秋如梦,姗然入境。揽一缕晴阳入梦,翩飞于碧水蓝天之间,云儿依依,水儿悠悠,缱绻缠绵,深情无限。轻轻越过心灵的露台,心儿在半痴半醉中,与中秋的情愫一起脉动,感受着秋行云流水般的馨香萦绕心间。欲念皆平,想望如水,平淡弥留指尖,踏实永驻心怀,温柔呢喃,贴心细语,是情侣一生含情脉脉的坚守。
中秋如幻,妙像迭生。至美中秋好似一生的红颜知己,无以言说的温度,一如既往的柔情,带着悄然倾心的炽热和暖意。成熟端庄的优雅,举手投足的知性,感性与理性相得益彰的唯美,将中秋的韵律谱成跳跃的音符,在天地云水之间涓涓流淌,将一生的素净清雅定格于完美。
片片秋叶摇曳枝头,在秋风的挽留里倾诉衷肠,将满腔相思尽情挥洒。伫立在中秋凝霜般的月光里,似乎映照了自己昏黄的过往,映射出曾经竭力掩饰的忧伤,也照见了那些千方百计想要彻底遗忘,却更加铭记于心的往事。月夜的清辉倾洒大地,伴着月饼的清甜,弥散瓜果的清香,甘之若饴的味道浸润心田,化成长的苦痛于无影无形。美丽人生回归自然,亲历真实情感的洗礼,用日渐坚实的双脚踏出一个个厚重的脚印,那是生命中最动人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