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做四有好教师的心得体会范本参阅,希望内容对您有参考价值,看完后能喜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欢迎查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的体会如下:
1、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说:“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而教育的理念引领着教师发展的方向,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但如果有正确且高瞻远瞩的理念支撑着,前进的道路就不会迷失,才能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孩子筑梦、追梦、圆梦。
2、要遵守职业道德。说:“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道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我们规范自己行为,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教书育人,重点在于育人,如何育人,需要教师的大爱精神,平等对待每个孩子的态度,以及耐心细心的教导,引导孩子走正道,将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孩子,使之规范自己的行为。
3、要终身学习。说:“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教师需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将广博通用的知识扎根于内,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在处事、生活等方面能够引领孩子走正确的路,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4、热衷于教育事业,热爱孩子。“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对幼教,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也常常陷入误区,认为幼师只是简单的带孩子,而作为一名幼教老师,要端正思想,学习前沿的教育知识,明白幼教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基础,要帮助孩子走好每一步,引导孩子学习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进而增强体魄等,要树立正面的观点并不断强化,热衷此份神圣的职业,并热爱孩子。
学习了的讲话,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对下一代成长的关怀,作为一名幼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为培养下一代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要做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的职业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做思想工作,教师首先是思想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6开展争做具有新疆特色四好老师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现在社会,怎样做个好老师是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所想,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或行为习惯差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摘要】“四全理念”是本人针对“四三五”教学模式中的“四个理念”的理解了。“四三五模式”中的“四个理念”:关注全体学生、教师全心投入、学生全员参与、教学全程互动。个人认为实施落实好这四个理念的课堂便是高效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小班化、四全理念、工作实践
“四三五模式”中的“四个理念”(1、关注全体学生2、教师全心投入3、学生全员参与4、教学全程互动)个人认为该理念是与新课改精神的理念完全吻合又切合小班化教学模式。其中的“关注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新课改理念,同时也只有在小班化的教学条件中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教师的全心投入”这无论是小班化还是大班制的教学,作为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都应做到的;但“学生的全员参与”在小班化教学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而“教学的全程互动”我认为应侧重理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且是全程的。
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贯彻好这“四全”理念的一些案例和感受。
一、 关注全体学生
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我认为不仅是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还应在课前组织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学情: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接受能力等。
只有对学情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设计组织教材、教学设计时做到“因材施教”,“因生设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坡度”和拓展延伸的程度。
比如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关于“分子的基本性质”时,若只是按照教材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通常就“按部就班”的逐一的讲解分子的每一条性质,然后是应用性质解释宏观现象。这样一节课,最多就把三点性质以及应用、演示实验完成。而这些内容就算老师不讲,学生根据物理学上学过的有关知识也能完成相关的作业。可关于探究分子运动的这一实验是学生在物理学中没有学过,且关于该实验的评价、改进是一个难点,在这节课上却是无法解决得到的。在设计时我让学生自己根据物理学中所学习关于分子的知识,自己归纳整理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这样就避免学生因再次学习同样的知识而感到“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他的学习成果来获得成功感),同时也节约时间对“探究分子运动实验”讨论、分析、评价和改进。在问题的设计时,考虑到“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性质和应用大多同学都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提问时就主要争对相对较弱的同学,而对于实验的分析、评价、改进等就采用分组讨论然后请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回答交流,这样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感受,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大家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看一位同事带回的省级优秀中小学教师竞赛课光盘,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可也发现,几十个登台表演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青年,40岁以上的面孔一个也没有。又一想,平时一级级教育部门搞的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不都是如此吗?而且,不只是各种竞赛活动不见四五十岁教师的身影,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好成绩也很少属于四五十岁的教师了。好多四五十岁的教师则干脆想方设法退居“二线”,等待退休。 “老”教师咋了? 固然,如今的青年教师知识功底扎实,各种素质全面,又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加之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对先进手段有一种本能的亲近,和学生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在学校无疑获得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明星教师,乃国家、民族、社会之大幸,实应庆之、贺之、助之。但需要说的是,在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同时,四五十岁的教师真的就显老了吗? 回答只能是否定的。 从生理角度来说,四五十岁是一个人的中年岁月,此时,身体各方面尚佳,完全有精力担当起教育教学之重担。 从工作方面来说,他们有四五十年人生阅历的支持,有二三十年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淀,心态平和,经验丰富,正是出成绩的时候。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是的,这些年绝大多数教学活动,大都有先进的电教媒体“做伴”。年轻人在这方面自有“先天优势”,而四五十岁的教师则有“自知之明”,于是不战而退。 另外,时下的不少学校里,四五十岁的教师似乎都不多,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成为了教师队伍的主流群体,自然应得到更多的锻炼。其中一些还是四五十岁教师的学生——四五十岁的教师怎好意思和学生、和晚辈、和这个主流群体争个高下? 还有,四五十岁的教师正处在人生的负重时期。上有父母要养老送终,下有子女要就学成家,各种负担往往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这些都可理解,但却无法让人谅解。 先进的电教媒体,是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现代化教育的标志,已经并将继续为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革命。何况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自应走在时代前列,尽快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无疑是一种美德,但这不意味着四五十岁的教师就要自我放弃,自甘平庸。教育是关系着民族兴衰的神圣事业,学校不应是平庸者混迹的场所。不可否认,四五十岁的教师有着更多的负重,但千重万重,怎能重于一个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这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明白的道理。 对于四五十岁的教师来说,未来还有一二十年的教育生涯。一二十年意味着还要教一两千名学生。面对生机勃勃的下一代,我们别无其他选择,只有振作精神,迎难而上,以饱满的激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年龄给工作带来的劣势,只要自加压力,勇于克服困难,是可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如果能发挥年龄带来的优势,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不管从哪方面说,较之于自己的青年时期,我们不能不承认,年龄使我们心态平和了,心胸豁达了,思想深刻了,目光全面了,知识丰富了,方法科学了。这是时光赠予我们多么可贵的东西啊!它已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过去无法达到的效果,只是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罢了。如果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定会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个健全的学校不能没有四五十岁的教师,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能没有四五十岁的教师。四五十岁的教师,年富力壮远未老,教书育人正当时——让我们振作起来!
【摘要】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思想政治工作走,帮助他们取得进步,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而要有效地培养、教育后进生,就必须具有“四颗心”,同时更要做到“四个勤”。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 教师 具备 “四颗心” “四个勤”
Studies liv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eacher should sleepily to have “four hearts” and “four attendance”
Zhang Miao
【Abstract】If wants to complete underachiever’s transformed work, walks from the ideology political works, helps them to make the progress, is our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is. But must train, the education underachiever effectively, must have “four hearts”, simultaneously must achieve “four attendance”.
【Keywords】Study lives the transformedTeacherTo have“Four hearts” sleepily“Four attendance”
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从思想政治工作走,帮助他们取得进步,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而要有效地培养、教育后进生,就必须具有“四颗心”(爱心、细心、耐心和信心)。同时更要做到“四个勤”(眼勤、嘴勤、腿勤和手勤)。
1.“四颗心”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以下简称“四师”)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名师的作用得到了发挥,一批骨干教师正在走向成熟,一批教学新秀崭露头角,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教师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尽管如此,但仍然存在名师不足、结构不优、部分少数民族教师不能胜任教学等诸多问题。面对现实,四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结构优化、配置科学、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一、提升师德修养
四师教育局要求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按照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学生健康陕乐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要求,大力倡导恪尽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把立德树人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把传道作为教师基本职责的首要职责。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为他们指引人生方向,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情怀。坚决抵制“双泛”思想,做好“去极端化”工作,自觉承担起的职责任务,坚决抵御宗教思想向校园渗透。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深入学习宣传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带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引领教师坚持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隋献给教育事业,自觉坚守精神家园、严守师德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积极开展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不少于10学时的师德、师风教育全员培训。通过讲述身边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经典阅读、文化考察等活动,搭建师德与育德能力提升的多元化平台。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对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方面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不同的奖励,每三年在全师评选表彰一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
二、重视专业成长
如今,四师的教育基础依然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正视差距,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四师近几年的重要工作任务。
【摘 要】为了解决高校教师无时间锻炼、健康水平差、且没有具体操作性强的锻炼方案的现状,本文采用“四合一”锻炼法,即采用四种锻炼法的随机组合,达到每天锻炼的一种健身习惯。并对浙江旅游职业学院150位在职教师进行实验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四合一锻炼法的推广提高了我院体育人口比率、降低了亚健康发生率、对教师生理状况、心理与社会适应状况都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锻炼法;高校教师;健康水平;实证研究
1前言
1.1意义
清华大学率先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50 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增强公民体质和心理素质,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35%。但是,由于高校教师工作任务重, 保健意识淡薄, 身体锻炼主动性严重不足,从而导致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数量稀少,亚健康状况严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以四合一锻炼法来提高高校教师身体素质与锻炼意识的实验,从而培养高校教师良好的健身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以实验法来测定四合一健身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高校教师健身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身体锻炼方法,以达到摆脱“亚健康”状态的干扰,使其精力充沛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及终身受益。
1.2高校教师健康水平现状
上海社科院曾公布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 ~54 岁,比人均寿命低了近20岁。2009 年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课题组对杭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有67. 9%的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张永军在《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探因》调查结果为:高校教师体育人口比例不足10% ,远远低于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数31%。华东师范大学赵琦认为:高校在职教师的生活方式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对健身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健身行为不足,维持身体健康的意识转化到实际的对比效率不够。吴家琳在《我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健康状况》中指出:高校教师身体健康水平日益下滑的现状, 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须重新审视事业与健康的辩证关系增强体育健身意识, 使体育真正进人到我们的生活中。李建华在《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结论中提到高校教师的体育行为现状不容乐观, 应采取各种手段促使他们积极的行动起来, 真正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
1.3概念界定
摘要 学校就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校着重抓两件事:一是抓学习,二是抓培训。完善班会制度、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完善评价制度。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质量 管理
所谓好学校:就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让教师―乐教、会教、教好;让管理人员―乐管、会管、管好。实施 “一、二、三、四”教育教学管理工程,即一个中心、两支队伍建设、三个着眼点、四种成效,是抓好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提。
一、坚持一个中心: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领导牢固树立“中心”意识。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学校就是一个以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在课程改革的潮流下,必须抓住教学工作这个中心,取得对教学的驾驭权,才能有序高效地管理好学校。
二、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即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校着重抓两件事:一是抓学习,促进教师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为了培养教师尽快实现“一年成型、三年成材、五年成名”的目标,学校每年举行“拜师结对”活动,一对一的促进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快速提升。二是抓培训,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如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解释与培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的培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培训,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使教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为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立足三个着眼点
为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今年秋季起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尝试,希望通过“小班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在四年级实行“小班化教学”的背景
我们学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终日忙于生计,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四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成绩:语文平均分为42.05,数学为55.69,英语为77.06。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各科成绩优分率不高,低分率高,中等生比较少。长此以往,令人担忧。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确定了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两个班开始推行“小班化”教学,将每个班学生的数量控制在35人左右。除了在形式上推行“小班化”,我们在教学理念上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班化教学也相吻合。切实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心,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班级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二、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点
“小班化教学”以人为本,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发展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体差异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学习英语首要以听说领先,培养学生敢于、乐于、善于开口说英语,强化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大班的英语教学,教师没有办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也可以更好的备学生,具体到人。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个别教学。小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设计时就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个别指导,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留课堂“死角”。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在过去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它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怀着对陶公的崇敬之情,我拜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书中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很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学习。该书对我启示最大的是“每天四问”这篇文章。
仔细品味这“四问”,可以看出陶公这是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它可以概括为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这四大方面。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用心研读这“四问”,我觉得它犹如一缕春风吹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第一问
陶公的第一问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没有了身体,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健康是人的生命的基本保障,是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实际能力和希望。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指标近20年来持续下降,部分学校仍然考分至上,牺牲学生和教师长期的健康来换取一时的高分,导致一些中青年教师体质下降,未老先衰。为此,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口号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陶行知在文章中也提醒民众,努力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保障健康和生命。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要教育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影响学生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要早预防,科学治疗,开办传染病等医学知识讲座,减少疾病的发生。健康意识意义重大,要从小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也对健康提出了新的见解:“增进身体健康绝不是为了没病,而是要增强体质,只有体质好,将来才能做更多的工作,承受更大的压力。.”由此可见,作为一线教师不但自己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且要教育学生从小刻苦锻炼,强健体魄,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健康的身体基础。
第二问
在“每日四问”第二问中,陶行知提到5个字,即“一”、“集”、“钻”、“剖”、“韧”,英语解释:Concen-tration(专一),Collection(搜集),Penetration(钻研),Analysis(分析),Toughness(坚韧)。这5个字在治学上的启示是:第一,在本学科的教学上要专心专一。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问题作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征博引,自然而然地广博起来。诸如教学中的学生心理研究、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所教学科的学术探讨、班级学校管理等。这样选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很渊博的大道理来。正如马克.吐温所言:“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事情来。”第二,在做学问,特别在复杂的教学中要广约博取。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网络查询,依靠集体力量向广大教师同行及我们的主体对象――学生虚心学习我们自身未知的东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今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除广博搜集外,还要深钻细研,决不停留在表面上,粗枝大叶、一知半解的学风和教风是有害的。特别是现今知识信息量大,更新较快,教师必须常学常新,用一桶长流不息的活水去浇灌我们祖国的花朵。第三,在做学问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有韧性的战斗精神。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懂得,一个真正的教书人,必须是一个执著勤奋的读书人。在追求探究自己力所能及的教学领域中,孜孜不倦,用扎实的专业知识,独有的人格魅力去教育、感染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示范。
第三问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就应尽职尽责,用心投入地做好。在每天平凡的教学中,教师的恪尽职守会呈现出巨大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教师工作是一碗良心饭,它需要承担责任,需要一种广博而神圣的爱去投人。尤其在市场多元化、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广大教师应禁得住各种诱惑,守住一方心灵的净土,修身养德,教书育人,争创教育的和谐。工作上的进步还意味着做事要敏捷正确。例如,一件工作在别人做起来需要4小时,你需要2~3小时就能做好,而且做得正确,这才算是工作的效力。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当前各科要求落实新课程标准,学科间知识内容相互联系和渗透密切,教师要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环节上周密细致,在特定时间内面对新情况快速作出反应,迅速解决问题,即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力求工作高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