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图,是享有“世界大脑先生”美誉的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托尼・巴赞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的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给你的思维画一幅导图”, 这是托尼・巴赞的一句名言。基于图像和联想是大脑语言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表明, 大脑神经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神经元。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运用“思维导图”, 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 这样与大脑进行对话、交流就会变得直接、自然和简单(图1)。

“思维导图”绘制的操作步骤, 巴赞这样介绍: 首先,将“中心主题”书写于纸的中央,整个思维导图将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展开。其次, 考虑“次主题”:大脑围绕“中心主题”进行充分思考,不应受任何约束;画出各个“次主题”分支并及时记录瞬间闪现的灵感(各分支之间预留适当空间,以便随时添加大脑想到的内容);分支上添加关键词。最后,整理各个分支,并用线条、色彩、图形等将各分支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形成体系。

绘制过程中需注意: ①尽可能使用颜色和图像。因为颜色和图像, 能使大脑兴奋并进行充分联想和发散。②尽可能使用曲线。因为曲线最能吸引人的注意。③用线条连接主要分枝、二级分枝以及三级分枝时, 越接近主题, 分枝就越粗。④形成个人风格:每个人都能够画出符合并体现自己风格的思维导图,具有个性的思维导图显示其具有个性的大脑。

二、“思维导图”在教师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貌

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将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在一张图形中,理解和参考起来方便快捷,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体系可用图2表示。从图2可以看出,如果透过主题向四周看,犹如一幅课程标准的全景图, 让人感觉站在课程标准的最高点, 对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全貌大有裨益。如果透过“分枝”向“中心”看, 让人感觉到虽然思维在“分枝”, 但始终不忘“中心”。真所谓“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 教师只有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解、吃透,明确教学的指导方针,才能游刃有余地实施各种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有利于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并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全文阅读

思维导图与高中物理的结合

思维导图的提出首先是由数学家、心理学家和大脑研究学者Tony Buzan所提出,思维导图的提出使学习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化,使人能更加简单、容易地以图形方式记录复杂的逻辑问题变为可能,用于许多领域,本文主要谈了将思维导图融入物理教学中的方法。

一 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的语义网络。它和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能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地描述出知识脉络及其之间的联系。其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 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回忆的两大主要因素是联想和强调。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思维模式,是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强大的图解工具。思维导图能充分调动了大脑的各种功能,如色彩、维度、图像、词汇、数字、逻辑、空间感等,这是传统的线性笔记所做不到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方便地将知识点之间用线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更加巩固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并且对深层次的关系形成了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迷惑的问题可以用问号标记,而重点问题可以用符号标记。这样,一个章节学习下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重点、难点问题就非常清晰了,可以较快找到问题的关键。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既缩短了记录的时间,提高了记录的效率,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听课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而且在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能够逐渐养成整体思维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老师,每次进行新内容讲解前,可以让学生重新绘制上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既加强了复习的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传统的笔记通常是以直线模式写下来的,存在一些不足:(1)线性笔记中关键词出现在不同的页码,知识点被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是很重要的词汇中,中心主题不明确。(2)线性笔记中单调的色彩和相似的结构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脑,易被大脑拒绝和遗忘。(3)线性笔记中看不到各个概念间的联系。(4)线性笔记的回顾要花费较长时间,在一堆相似的知识中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仅限于听课与做题。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而过多的知识点压得学生无法喘息,复习无从下手。在物理学教育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将重要的核心内容快速记录下来,对概念的扩展可以用树状图、点状图等多种方式记录,不仅记录速度加快,而且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也较清晰。

三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

物理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可以探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式。伽利略曾说:“你无法教会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那怎么才能把思维导图融入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思维导图的优点并能加以熟练的应用呢?

全文阅读

思维导图引入小学科学复习教学的实践研究

思维导图是一种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图像思维工具,它用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将各级主题关系表现出来,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很好地展现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体现。

一、导图学习

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学习策略。笔者在组织学生复习过程中,将每四个人分为一组,相互合作,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画图步骤与重点:

1.将主题放在中央,并以彩色图案突显主题,从中心开始,可使思维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2.将次概念放在次要支干上,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这就好像自然界中大树的形状,树枝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3.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每一分支只写一个关键字,字体要端正;关键字要写在支干线条上面;结合符号、图画或色彩使导图更丰富。导图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逐渐分辨不同层次的能力,并对其绘制流程有初步认识,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绘图

通过不断尝试、反思和提炼,笔者和学生共同探索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科学课复习模式:课前学生合作绘图师生共同评图学生用图讲师生共评。

1.课前学生合作绘图。在学习课程前,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挑选一个单元的内容,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选择相同主题的学生组成一个主题小组。每组学生将自己画的导图相互评价、讨论,然后进行相应的完善。最后画出具有个人风格、集众人智慧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指导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刚学画思维导图,老师需要进行一课时的指导。若学生已学会画思维导图,则可以作业进行。自绘导图,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由发挥,才能让每名学生都取得较好的收获。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引导他们选择画知识网络图,侧重回顾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进行整理。

2.师生共同评图。教师在课前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并选择部分作品,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或直接用投影仪由师生进行共同点评。与此同时,让学生以交流、提问的形式作补充、完善,引导学生从结构的合理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色彩的运用、态度的认真程度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通过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师生间的讨论,使学生逐渐理解主要概念和层次的分辨。这一过程可让学生学会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学习优秀作品的绘制,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导图工具。

全文阅读

当思维导图遇上思维的有形与无形

有形尊路而识斯真

思维之形是放射性的,是从中心向周围发散的开放性结构。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正切合了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关键词,都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成新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又可以发展成为另一个主题,这样就呈现出无限制放射的立体结构。

思维导图顺应了人类思维的自然特性,而语文学到最后就仰赖思维,必须遵循思维的规律,那么运用切合思维规律的导图也就可能对语文教学产生积极效果。鉴于此,我提出了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些设想。

设想之一:解读文本的思路图

思维导图凭借图形、线条等相互勾连,将复杂的文章结构以图式的方式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能显示课文的结构层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蔽”作为关键词,连接“我之蔽”与“王之蔽”,再在下一个节点上连接两种弊病的具体表现,也就呈现出本文的清晰思路。

设想之二:构思作文的引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整合与处理材料,能在写作中有效调控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有序地安排段落,以最合理的结构将内在的思想外化成文字。

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在材料准备阶段,学生利用思维导图通过联想可能激活相关材料;在布局谋篇阶段,学生可以明确写作的主题,然后合理安排所选材料,妥善安排好写作顺序,这样根据导图行文,文章就可能有的放矢,有路可循。

全文阅读

浅析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通过对思维导图法的浅析入手,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阐述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利弊,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导图法;思维模式;教学方法

315课改是本校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行的一项课堂教学改革举措,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权和话语权,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本文论述的思维导图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更能适应315课改的需要,更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一、思维导图的浅析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MindManager)又叫心智图,是表述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2.运用思维导图法的好处

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法有着特殊的用处,思维导图和历史教学也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思维导图法可使用色彩多样的颜色,让人有直观醒目的印象。

全文阅读

思维导图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运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年第5期

摘要:介绍思维导图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作用、绘制方法、教学应用及实例,总结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中的心得体会及注意事项。思维导图引入神经病学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神经病学教学;学习效率;临床思维;团队协作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思维工具。它是一个由中心向周围有层次的发散的图形,由词汇、图形、线条和编号等构成,应用不同颜色的区分各级分支。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逻辑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将主题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对应关系。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类别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因此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工具又是一种学习方法[1]。目前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如项目管理、会议、教学和时间管理等。思维导图使人思路清晰,并能快速整合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开发大脑的潜能,帮助使用者深入思考,高效学习[2]。神经病学临床教学是神经病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桥梁。传统的神经病学教科书的章节排列均是以某一疾病为主题,用文字进行描述,按照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顺序排列,各种疾病缺乏横向比较及联系,医学生阅读过之后不能深刻记忆,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科书与临床病例之间的关联。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利用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引导医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促进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思维导图能满足上述教学需求,实践证明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思维[3]。

1思维导图的绘制

思维导图制作起来简单易行,可用纸和笔随手绘制。首先把中心主题画在中央,然后将与中心主题有关联的要点逐层向外扩展画出分枝,使用关键词来表达各分枝的内容。个人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能加深印象,便于记忆。但手绘的思维导图修改不便,与他人共享传输比较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思维导图的绘制还可以使用多种软件,在电脑和手机上均可完成,使得制作更便捷,应用更广泛。目前常用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有XMind,MindManager,NovaMind等,还有很多在线绘制工具,如百度脑图和ProcessOn等。各类软件的用法大致相同,均由根节点、2级节点和3级节点等组成,只需输入各个层次节点的内容即可自动生成思维导图,可以保存为各种文件格式。思维导图最好先由学生来绘制,因为绘图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加工,能够加深记忆促进理解。另外,带教老师也可从学生绘制的导图中找出学生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如概念不清、逻辑关系模糊等,并及时纠正。

2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及举例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准备,分头负责查资料、绘图等任务,共同完成1份思维导图。学生首先要确定中心问题,再围绕中心问题分层展开2次级主题、3级主题等,并使用线条和图案理清思路层次,最终将完整的知识网络呈现在1张思维导图上。整个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随时可向带教老师寻求帮助。上述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4]。课堂上带教老师以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为基础进行教学。首先由小组的代表成员按照思维导图展现的知识框架来讲解,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次带教老师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和临床病例的分析,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5]。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提炼授课要点,使知识框架更加清晰,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由学生来讲解思维导图改变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被动局面,形成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后学生整理笔记、复习及备考也可参考思维导图来进行。下面以神经科常见疾病———脑炎为例来展示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病历摘要:男性,52岁,主因间断头痛和嗜睡1周来诊。无发热,无肢体抽搐,无不自主运动,无精神行为异常。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7.2℃,心率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mmHg,内科查体无异常。神经科查体:嗜睡,语尚利,定向力、计算力和记忆力粗测减退。颅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适中,共济运动稳准。深浅感觉查体对称。四肢腱反射对称适中,病理征未引出。步态正常。脑膜刺激征可疑阳性。辅助检查:头CT:未见明显异常。带教老师以脑炎为中心主题词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哪些临床表现提示脑炎?2)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完善哪些检查?3)脑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4)脑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以上4个问题可以作为2级主题词,问题的答案可作为3级和4级主题词。上述临床思维过程体现在思维导图上如图1所示。

全文阅读

论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课改提倡“学为中心”,而思维导图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将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充分发挥,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全面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发展,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对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应用原则进行分析,研究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思维导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7202

成功的教育不仅表现在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养,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我国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思维导图的引入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应用原则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一种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重点应用于培养、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之所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因为思维导图有别于其他思维工具,是用图文并重的方式,结合关键词、图像、颜色,将各级主题的关联以及细小知识要点,形象地展现出来的。思维导图还能利用左右脑的机能,联系记忆、阅读、思维等规律,试图让人们达到逻辑与想象、科学与艺术间的平衡,以此激发人们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全文阅读

思维导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浅探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议题。我国要想在国际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培养出大批创新型的人才。而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思维导图 创新思维 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36-02

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我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1 创新型人才具备的素质

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发明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发明新工艺,创造新产品的活动。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1 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哈佛第26任校长陆登庭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全文阅读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探索

摘要:以“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为例,阐述了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证据推理与变化观念、模型认知与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建构多种模型,使学生学会从知识学习层面上升到方法学习与理论学习层面,从而能够实现终身自主学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核心素养;案例解析;模型构建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5C0041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核心素养一般认为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1]等。

思维导图由英国的托尼・博(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作为一种有效的、能够促进知识联系、加强知识网络构建的可视化教学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发展一种清晰的整体性知识框架,还能帮助学生表征化学知识,增加大脑运作效率、提高思维能力[2],最终提升核心素养。下面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2单元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3]为例,具体阐述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做法。

1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推理与宏观辨识能力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中实验虽多,但多为验证性实验,如平铺直叙,难以大幅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如将验证性实验开发并转换成探究性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和钠属于活泼金属。教者不妨提问:初中学过铁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学生列举后,教师介绍一种新的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思维导图(又称达芬奇笔记,学生对思维导图不感兴趣,但对达芬奇的笔记感兴趣,可能是由于渴望成功的原因)。其核心特征:(1)在一张白纸的中间用最大号的字写上中心主题――铁的化学性质,然后画上一个圆圈;(2)在圆圈的周围衍生出多个带箭头的分支,线条由粗到细,每个分支就是一个次中心或知识点;每个分支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次一号的字表示。要求学生根据核心特征(1)(2)尝试建构铁的化学性质初级思维导图,学生建构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全文阅读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结合一线课题指导实践,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复习导入、单词学习、协作交流、话题作文、快速阅读、课堂内容复习等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试图探寻出一条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之路,从而使思维导图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应用双重价值。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和作用

(一)有关思维导图的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lan)所创的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又叫心智图。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和传统的直线型记录方法不同的是,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它简单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特点,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的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而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联结,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这些关节的联结可以视为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

1.思维导图与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