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念家乡的诗句

思念家乡的诗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鉴赏思乡怀人诗词

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

思乡怀人诗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一、鉴赏示列

1、思念亲人。例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2、思念故乡。例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内容]这是两首五言古诗。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第二首诗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羁旅愁思。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全文阅读

中秋“赏诗”作文700字

每到各个佳节到来,最累的就是诗人了。在我看来,作诗是好,但还不如满口塞着各种口味的月饼直至噎住,来的痛快。不过,一提起月饼,我就不禁流下口水,但我这次可不“赏饼”,来尝尝诗的“味道”。

中秋节是团圆之日,许多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于是便有了“佳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的人又在遥望家乡的亲人。诗人的惆怅心情,让我感受到思念家乡的痛苦。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的故乡也在这明月下,但是又怎么可能见到呢?想起那家乡的父老乡亲,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水……无不在思念之中。诗人白居易曾被贬谪后,抒发了“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孤寂之情。诗人盼望着月圆之夜,与家人的团聚,回到自己思念已久的故乡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宁和急切之情。

很多诗人也将月夜的美“勾勒”出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诗人与人的团聚抒发出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这中秋月夜的赞叹之情油然而生,明月显得格外圆,就像“白玉盘”。这使我不由得想到李白写的《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一句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写中庭月夜,用“地白”二字,给人一种“积水空明”的感觉,下一句不禁让人联想到寒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这是一种很美的意境。“凝光幽幽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古人真是有才啊!中秋不光有着“似白玉盘”的月亮,有着可囗的月饼,还有一股浓浓的思乡和思亲的感情。不禁赞叹一声“中秋真美啊!”

初三:吴姝欣

全文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读”为主线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教学重点】

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全文阅读

浅论思乡怀人诗词的三个分类及鉴赏方法

亲情,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思乡怀人诗词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以下是鉴赏示例:

第一,思念亲人类古诗词

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高适《塞上听吹笛》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是一首七绝。第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白的清辉,这时,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战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风吹之下,响遍关山,夜长曲悠,戍边战士思乡之情不尽。纵观全诗,虽然写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

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写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有时?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前四句点明饮酒赏月,赞美月夜,同时也暗含关心朝廷上情况的意思。后五句表面上是说回到天上宫阕,又怕受不住天上的寒冷,所以还不如在人间好,实际上是想回到朝廷中,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因此还是奋发有为、做好一个地方官。下阕前三句过渡到思念兄弟之情的主题上。先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以抒发自己在月圆之夜却与兄弟不能团圆的遗憾之情;接着,又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就没有什么悲伤的了,只要兄弟俩彼此珍重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就够了。下阕主要抒发思念兄弟之情。这首词的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第二,思念故乡类古诗词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以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这气氛是暗淡的,但也是开阔的。第二句诗人望着辛渐北去的归舟,顿生孤寂之感。第三四句诗人托辛渐向洛阳亲友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达了他对洛阳亲友的一片深情。

全文阅读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流程:板块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什么是佳节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佳节,你最喜欢过哪个佳节?

2.师:每逢佳节来临,我们就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心的,但唐朝的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

3.读题,理解课题,课题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全文阅读

古诗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全文阅读

情满重阳 千古绝唱

(配合三年级上册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诗人,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九岁开始写作,“年未弱冠,文章得名”,被视为“神童”。他是唐朝仅次于李白、杜甫的大家,不但精通诗文,而且擅长音律、书画。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15岁那年,王维就与胞弟王缙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来到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对当时热衷仕途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这样的日子不觉已过了两年。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这时,秋收结束,人们都佩插茱萸、登高、饮酒来祛邪避灾,为来年祈福。王维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思绪万千。胞弟王缙也回蒲州去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突然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于是王维提笔写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借此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一、二句运用了“直接法”。第一句是叙述,描写诗人的处境。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把那种独自在外、人地两疏的情景表达了出来,同时透露给人们一种寂寞的心情;第二句是全诗的诗眼和感情主线,直抒胸臆。一个“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这种摆脱不掉的思乡情感,平时亦有,不过是隐含于心,未加吐露而已;一旦遇到佳节,诗人怀亲思乡的感情潮水再也无法控制,只得任其奔涌,从肺腑间吟出这脍炙人口的名篇。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后来也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反衬法”。诗人巧妙地引用重阳佩插茱萸登高这一古俗,由自己思亲,想到亲人节日必然也在想念自己,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兄弟对他的想念之切之深之真,更反衬出诗人对其兄弟等亲人的真挚怀念。诗人以这一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来使兄弟思己之情具体化、形象化,以“少一人”的遗憾心情来反射出诗人思亲的心曲,诗情真挚,委婉动人。

这首诗朴实无华,蕴藉深厚,曲折有致,用词自然凝练,表达的思乡之情又特别浓烈,无数作客他乡的游子都会被这首诗感染,屡经传诵,流传至今,堪称千古绝唱。

全文阅读

反常合道 对面着笔

古中国蠢蠢的胎动

一直传到这南方

神经末端的小半岛了吗?

一阵毛细雨后

泥土被新芽咬得发痒

斜向北岸的长坡路上

随手拣一块顽石

抛向漠漠的天和海

全文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文本解析与朗读教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书画音乐,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被誉为千古绝唱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在朝廷当了好多年的官,曾做过尚书右丞,所以世人称他为王右丞。他早期的“边塞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反映了盛唐景象。后因受到挫折,避世隐居,信仰佛教,弹琴赋诗,诗篇多以寄托闲适孤寂的情怀为主。王维的“山水诗”尤为出名,其艺术水平达到了很高境界,著有《王右丞集》。他和孟浩然齐名,并成为“王、孟”,是盛唐诗坛中一个很重要的流派。他的画也很受人推崇,苏轼称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情诗。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概括了特定环境中人们的共同感受,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历来被人们所传颂,至今不衰。

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即重阳节。因为“九”是阳数,所以叫重阳节。古代风俗:每年重阳节,人们都把茱萸插在头上或身上,登山饮酒,据说可以避灾疫。“忆”是思念的意思。“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当时王维正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考取功名,离家在外,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中的诸兄弟,因而写出了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单独,孤身一人;“异乡”,他乡,远离家乡的地方;“为”,作为;“异客”,在他乡作客。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客居在他乡作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碰到;“佳节”,欢乐愉快的节日;“倍”,加倍的意思;“亲”,“亲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每遇到佳节“我”就加倍的思念亲人。因为佳节一般都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此时,诗人却身在他乡,所以特别思念自己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遥知”,遥远地料想;“登高”,旧时重阳节人们都要登上高处;“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料想到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遍”,都;“插”,插上;“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又名“越椒”、“艾子”。南方风俗: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身佩茱萸,登上高处,可以避灾祸。这句诗的意思是:他们都插上了茱萸登上了高处,却少了“我”一人在场。

这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古代一个人到外地去客居,没有人关心他,是很孤寂的。特别是碰到过节的日子,见到别人全家欢聚,会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诗的后两句不说自己的情况,而是想象兄弟们在一起登高的情景;不直说“我”思念自己的兄弟,或兄弟思念“我”,而是用兄弟们一起插上茱萸去登高的时候,单单缺少“我”一个人来衬托,使情意更加深远。

由于这首诗的情感内涵非常丰富,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该诗所蕴含的深厚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朗读和讲解这首诗。笔者认为,关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朗读应该如下进行。(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停顿;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全文阅读

苏轼兄弟思乡作品简析

摘要:思乡,是文学中最为古老也是最为重要的母题之一,苏轼兄弟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羁旅异地,创作了不少思乡作品。思乡是苏轼兄弟一生的情感线索,从兄弟二人的三出两返蜀地,到后来的宦游异国,直至晚年的归乡不得,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一直贯穿始终,本文试举一些具体的作品谈谈苏轼兄弟的思乡之情。

关键词:苏轼;苏辙;思乡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16-01

一、苏轼兄弟出川途中的思乡作品

苏轼兄弟的故乡在四川眉山,他们一生三出两返蜀地,在这旅途中的思乡之作,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

苏轼的诗歌《初发嘉州》,作于苏轼第二次出川之时,诗歌前两句以所见所闻入笔,描写了在秋风中颤动的彩旗和早上开船的击鼓声,这无疑向诗人宣告一段新的征程,但也意味着离家乡的越来越远,故有“故乡飘已远”的感叹;而此时,面对着眼前的蛮江(即青衣江),而不是家乡的岷江,这更激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感;诗歌最后勾勒出一位在暮烟弥漫中久立江边的禅者,以诗人会见乡僧宗一结尾,把诗境带向远方。通过对舟途景色的健笔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前程的展望。

在这次出川途中,苏辙也有恋乡思乡之作。舟经忠州时,苏辙听到了楚语的竹枝歌有感而发,作诗歌(《竹枝歌》)。诗歌开头“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两句,交代楚语的《竹枝歌》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同时“皆楚语”三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是楚语而非乡音”的感慨,怀念家乡的情感隐含其中。最后由眼前所闻的悲苦歌声中联想到自身的“去家千里未能归”,自然把情感投向家乡,最后却是“路迷乡思渺何极”,全诗充满思乡而无奈的惆怅压抑之情。

二、苏轼兄弟在异国的思乡之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