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小结

数学小结范文精选

数学小结范文第1篇

一、情趣口诀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难记的数学规律、法则和定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内容编成顺口溜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强化记忆,便于以后运用。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时这样小结:“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法则:‘位对位,个位起,满十进,不满退’,而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可以归纳为‘0减几,要注意,前面退位再减几,0上有点看成9,0上没有点还是10’。”这样小结简洁明确,抓住了本课教学内容与前面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了“0减几”这个重点、难点,末尾的这个“顺口溜”抓住了所教内容的关键,通俗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特点。

二、强化重点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小结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时这样小结:“今天我们在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分数的种类。分数分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假分数又有两种情况: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实际上是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它们都可以写成带分数。正确区分这两类分数,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特征。”又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这样小结:“(1)自然数按照能不能被2整除这一标准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如果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来分类,自然数又可分为质数、合数和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1这样三类。(2)要分辨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通过检查约数来判断,也可以直接查质数表。”这样的小结直截了当,使学生抓住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接受。

三、明确算理式

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再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再体验、再创造,而其中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算理则是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明确算理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小结时,强调总结再发现的过程,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本节课的教学成为有效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在小结判断方法时,必须强化其中的道理:“把要判断的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形式,因为从高位到十位的计数单位都是……整万、整千、整百、整十,一定能被2或5整除,所以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实质上就是考查这个数个位上的数能否被2或5整除。”同样在教学“能否被3或9整除的数的特征”小结时,也要使学生弄清其中道理:“把要判断的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和的形式后,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则剩下的每一个计数单位的系数都是9999、999、99、9,能被3或9整除。因此要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或9整除,实质上就是考查每个数位上数字相加的和。”这种小结,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领会。

四、延伸探索式

课堂小结除了小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外,还可以承上启下地提出问题,发人深省。所以老师应根据知识系统,在课尾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暗示新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连贯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新的、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这样小结:“我们前几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又初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同样,运用乘法分配律也能使某些计算简便,这个问题下节课再和同学们研究。”又如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后指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和整数除以分数都等于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这个方法是否适用于分数除以分数?”要求学生课后进行预习讨论。这样的悬念式课末小结引而不发,将学习内容向前拓展一步,为新旧课内容的有机衔接作了非常好的铺垫。

数学小结范文第2篇

一、课末小结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要明确目标。好的课末小结,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否则就失去了课末小结的意义。例如“正比例”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意义;3.使学生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整个课堂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突出重点与难点,因此小结时可列出三条:两种量相关联;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对应的量的比值(即商)一定。

这样的课末小结,着重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和实质,紧紧围绕课时的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系统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课末小结要有引导性。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归纳。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学生,重视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课末小结做得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可对下一节课的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三)课末小结要有针对性。所谓的针对性是对难点、重点而言。课末小结针对的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时效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抓住主要矛盾,即教材的重点、难点。课末小结就是要通过揭示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怎样获取的,知识又该如何运用,这就是矛盾的重要表现。

其次,在课末小结中要教给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具体到归纳、概括。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包括途径、方法以及细致的展示,而概括、归纳则是总结。从思维的角度来讲,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学生既要能够通过恰当的途径获取知识,又要善于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要预防错误。上述所说的重点、难点,即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教师通过小结再次加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能够防微杜渐。

(四)课末小节要有趣味性。充满情趣的课末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有利于下节课的教学;相反,死板的小结可能就是画蛇添足。尤其是拖堂的小结,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五)课末小结要简练易懂。课末小结既然是归纳、概括,就要有浓缩的“提炼”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可以使用框架结构的方式,使之简明、扼要。

二、课末小结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一)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习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引导学生,因此总结式也应该交给学生来完成。

(二)悬念式。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教师还可提出问题:“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这样的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三)前呼后应式。这种小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小结时释疑解惑。整节课前呼后应,使学生豁然明白,获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再引导学生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四)图表式。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乘法的解法”时,由于受前面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解法干扰,往往出现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乘,或者把带分数部分先通分、再约分的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教师可用图表小结。

数学小结范文第3篇

例如:计算97-40等于多少?这样的题对有些学生可能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来解决。教师在讲台将解决方法演示出来。先将小棒摆成9捆和7根,每一捆10根,9捆7根也就表示9个十和7个一,然后从9捆中拿出4捆,也就是说从9个十中减去4个十,还剩下5捆,就是5个十,最后将这剩下的5捆和7根加起来,也就是5个十加上7个一,得出57。所以97-40=57。通过对这一计算原理的演示,学生能更直观地得出结果,明白其中的原理,从而在以后的计算中从数量关系联想到图形,从图形中联想到数量关系。这种数形结合的过程将抽象的算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初步认识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图式。

二、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概念教学中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题。小学生普遍对于直观的、具体的图形和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兴趣不浓,接受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其中,运用直观的、具体的图形使概念形象化、简单化,以便于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从而掌握概念,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题。例如,在初步学习乘法时,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摆苹果的例子。用PPT课件先出示一排苹果,问学生有几个苹果(5个),再出示一排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算式?(5+5=10),再出示一排苹果,继续问学生此时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算式?(5+5+5=15)……依次出示至求7排苹果一共有多少个时,学生依旧将八排苹果的个数相加得出总的苹果数。然后问学生如果有20排苹果、30排苹果,怎么计算呢?此时,学生肯定会犯难,如果继续用相加的方法计算,肯定会很麻烦,学生会绞尽脑汁寻求其他的方法,此时教师告诉学生当求多个相同的数的和时,可以用乘法运算。例如5+5=10,用乘法运算写作5×2=10或者2×5=10,5+5+5=15用乘法运算就是5×3=15或者3×5=15。这个例子中,教师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乘法概念的教学,出示相同的图形来引导学生列出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正是乘法的初始状态。学生在算直观的、具体的一排排苹果的总数时,运用抽象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来求,然后又将抽象连加算式转换为更为抽象的乘法算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换,从中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概念,还懂得了怎样运用乘法更快的解决问题,懂得了相同加数相加是乘法的简便运算。可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抽象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入木三分”的理解,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知半解”。

三、结语

数学小结范文第4篇

时间过得很快,五周的时间转眼过去了。看作业——听课——讲课——听课,就是实习中的主要任务,由于一直准备着教师考试,实习中投入的也不算太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收获。在此小结一下。

首先,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应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二)加强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赞科夫也说过,有实际对象的活动(即指实际操作),不仅具有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本身的特点,其中也以一定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例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圆片,逐步总结出凑十加的方法。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摆小正方形,很多学生就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见学生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由于实际操作是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知识,因此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小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末小结 主要形式 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课

小学数学课的课末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数学课的结尾还未能尽如人意。因此,本文探讨了课末小结的主要形式和优化策略。

一、数学课课末小结的主要形式

(一)总结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生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1)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

(二)悬念式

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21.45÷15,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15缩小100倍,21.45÷1521.45÷0.15,小数除以小数,又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三)前呼后应式

这种小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小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在导入新课时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引导学生小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四)图表式

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例如:学生在学习带分数乘法的解法时,由于受前面学过的带分数加减法的解法干扰,往往出现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乘和把带分数部分先通分、再约分等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错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两者之间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可用图表小结。

(五)探求式

这种小结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时,把学生感到模糊的或容易引起意见分歧的问题有意识地留到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分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结论,统一认识。这样小结,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以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学会明辨是非能力的目的。

(六)对比式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式小结,就是在一节课教学的结束阶段从内容结构、形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侧重地把本节课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把握住特点,总结出规律,加深了解所学知识。

二、数学课课末小结的优化策略

(一)使知识生活化

例如教学《认识左右》一课后,可让学生到楼梯口当“小交警”,抓出不遵守交通秩序的同学。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非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必然学得兴趣盎然。相信这一幕将永远留在孩子的脑海中,教师还要去寻找什么结尾呢?

(二)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九加几》的教学末尾,学生得出了这样的填法:9+6=8+7。老师可以问:你是怎样算8+7的?学生会说出用“凑十法”也可以算“8+7”。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今天的知识,还尝试把今天的知识用于相似题的解决中,成功地对知识进行了迁移。

所教内容学完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所阅读的课外读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连,拓展知识,扩大视野。

又如,教学《年、月、日》小结时,可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在同一年里,有没有相邻的两个大月或两个小月?不在同一年里呢?

2.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3.一个坏人私自开了一张介绍信,日期是1999年2月29日,立即被机智的警察发现了,是什么原因?

(三)使知识融于游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

例如教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都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兴趣倍增。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引出:当出1时,剩下的这些学生就都可以出去了。

数学小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学生兴趣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课堂小结的粗浅探索,感觉效果颇佳。在此选择部分与同行们共勉。

一、巧用歌诀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为了变繁琐枯燥为简明有趣,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结解题步骤时,我采用了五步走口诀,即“一看(看清题目是同分母还是异分母)、二通(通分)、三算(计算)、四约(约成最简分数)、五化(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

二、创设悬念

数学课的小结,可以通过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考虑设置悬念。比如在教学“约分”这节课中,师生在总结约分方法的同时,我向学生指出: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不仅可以使分数化简,也可以使几个分数都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是我们下节课将要研究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但总结了新知识,而且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延续。

三、多元处理

课堂小结的设计不应单纯围绕知识与技能,应该多元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在课堂小结时围绕知识可以问:“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围绕数学思考可以问:“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和知识点?”围绕解决问题可以问:“想一想,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围绕情感态度可以问:“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你和同学们合作得怎样?”等等。

精心设计精彩的课堂小结,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小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1-01

一、小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及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在一堂课上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处于活跃期,而到一堂课的后半段,特别是临近结束时,思维则反应较慢,甚至进入“休眠期”。因而,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都将重点集中在新授知识上,忽视了课堂结尾的总结,有时还有走过场之嫌。分析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其结尾总结大多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课堂小结科学性欠佳

课堂小结,最起码的要求是保证科学性、思想性,教师在制定课堂小结时应该本着循序进进的方式,从易到难逐层小结,同时还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整堂课的前几个环节一样,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目前有的老师会忽视课堂小结科学性这点,只要到了课末就开始盲目的总结,没有按照从难到易的方式进行小结,使得孩子在巩固这块知识时掌握不够牢固,往往这块知识是一环接着一环的,也许其中一环断掉,会对后面知识影响很大,从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对课堂小结重要性的认识有误

在研究过程中,我也亲身去听过不同老师的课,我发现有的老师没有足够意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把工作的中心一味的摆在教授新知上,上完课没有对新知识的认真回顾,导致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以往学的知识掌握较差。而相反,一些教师注意到了这点,把一部分教学精力放在了课堂小结上,可想而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着明显不同。

(三)课堂小结缺乏感染力

小结教学要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陶冶,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在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小结,根据具体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来进行课堂小结。让孩子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老师身上,这必须建立在老师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四)课堂小结形式过于单一

现在教育要求不光是一味听老师讲,学生在课中也可以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老师应该把一些小结的机会给于学生来总结,比如可以发问于学生:“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然后让各个同学发言,老师感觉同学大概的把这堂课主要内容讲出来了,这时在把学生们回答的内容总结一下,这样极大的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不是要老师亲口将每个重点说出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所以要想做好课堂小结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这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个各种适合学生巩固知识的课堂小结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新的知识。这要求教师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二、小学数学“数的除法”教学课堂小结分析

根据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确立了课堂小结的分析维度。

(一)课堂小结时机

课堂小结没有固定性,这里的固定性不仅指知识范围的固定性也指是时间上的固定性,即不仅可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而且不仅限于课后总结,比如你在课中同学们遇到一个经常会犯的错误这时一个课堂小结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1.如何把握课堂小结转换之时。课堂小结的转换之处在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因为每堂课一般会把知识传授分为几个环节,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每个环节之间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将所学的知识固化,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课堂小结切不可放在课后一起总结,这样会使学生知识点更急模糊,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如何选择课堂小结之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题多解或者一题优解的时候,这是进行课堂小结也是恰到时间的,这种课堂小结可指导学生如何让掌握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3.如何定位小结在数学思想领悟之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情境中体验同一种解决问题的的数学思想方法后,隐藏在数学问题后面的思想方法就会逐渐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直至产生某种程度的领悟。当学生的经验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在这时候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去小结归纳规律,领悟思想方法。

(二)课堂小结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方式有很多种,在设计课堂小结的时候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情景设置,问题设计等去选择合适的小结方式,一般课堂小结有以下几种方式:

1.学生自议小结法。现在教学理念的特点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设错――纠错”小结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根于错。在数学课堂小结教学中,适时合理的设置错误能使学生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过程中,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习题检测小结法。教学课堂小结可通过习题训练,使学生达到强化和巩固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针对的不同对象

课堂小结针对的对象基本是学生,但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在性格上。有的同学喜欢问为什么,显得很活泼,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听老师的言传身教,没有主动性。在接受能力上,有的同学会很快掌握新知,在通过课堂小结对知识的进一步梳理,基本就能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有的同学接受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很多次提醒才能掌握所学新知。所以在进行课堂小结时,必须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毕竟一堂好课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数学小结范文第8篇

本学期,我市小学数学学科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加大了数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培训力度,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促进学习 理念先行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全市数学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论学习计划,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丛书,使全体教师树立起四个观念:(1)教育观:基础教育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要面向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2)课程观: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文本,而是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3)教学观:教学已不再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的创生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动发展的过程。(4)评价观: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甑别为主的评价观,取之以关注过程的,以质性评定为主,侧重发展的评价观。从而为课改工作的顺利、健康地进行作好准备。

二.狠抓课改 保证质量

⒈本学期,我们除在数学中心组活动中认真贯彻研讨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并布置了有关工作外,一方面,在文化小学和南门街小学对全市一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两次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材教法的培训活动;在绸缪小学对全市五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了苏教版(修订版)教材教材教法的培训活动,使有关教师很好地领会了编者的意图和把握了教材的精神;另一方面,设立了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改革的中心组,并组织在实验、上沛、周城等小学多次上研究课、作课改的讲座和进行研讨活动,为广大实验教师示范、引路。另外,我们还扎实地组织了各种评比活动:(1)一年级课改实验教师优秀案例及优秀课评比活动,并从中选出实验小学的吴红琴老师和平陵小学的马柯老师拍了录像课送省和常州市参加录像课评比;(2)数学年会论文评比活动,并从中选出一部分参加常州市年会论文评比,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3名的好成绩。

⒉发挥群体优势,抓实课改工作。在认真学习新标准,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各校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备课,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本学期,我们对全市许多学校(特别是对全市课改基地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调研,特别是深入课堂第一线听了大量的课,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校校本培训和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工作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有力的指导,并对课改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完善的措施和策略在网上,以供全市数学教师学习,逐步做到在每位教师每节课的备课、上课和教学评价中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数学小结范文第9篇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接近了尾声。本学期,我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来,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 认真备课。

为了使教学更加有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感,教学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及时进行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以便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课堂教学。

我注重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后进生通常有些是基础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力求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因此我及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还有一些是因为一直以来学习习惯差,加上家长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使孩子长期以来自由懒散惯了,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业写的非常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对于这部分学生不放弃进行个别教育,及时督促。

五、树立良好的学风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老师批评,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不对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难题知道来问老师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差生了解原因,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和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进步,但是还有反复,我就不断地进行教育和疏导,要允许学生在行为上有反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教师们的帮助下,本学期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总体而言,这学期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备课方式,既照顾到班集的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综合起来看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给予改正。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行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能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新课标的出台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在教学中能自始到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灵活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思维的独创性指敢于突破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在解题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达到培养独创性思维之目的。

在教学中,我按照知识本身的结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更新教法。通过类比迁移,把所学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变成面,逐步扩展成网络,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使思维品质得到更好地培养和提高。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三).让情境活化数学

1、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交流互动。

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低年级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2、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

3、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去发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四)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实效

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依据,坚持主人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手机短信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我能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写好理论摘记,每学期写一篇的教学论文,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数学

时间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告以段落。这一学期我有幸成为联光小学的一份子,我主要承担六年级二班的数学课教学任务。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不同的群体,性格迥异的新学生,我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思绪万千、感慨多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本学期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钟面实物教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小正方体模型,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为学生提供超市购物等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

二、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彻。

学期前我对整册数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我所教的六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搞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师就教学难点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力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我所知所想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我的课堂中来,力求让我的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三、 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注意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注重调动多方资源,开展轰轰烈烈的家长助学生、好学生帮助差学生的活动,使得课后的练习与巩固得以有效的实施。

四、注重个别辅导,及时转化学困生。

数学小结范文第10篇

一、归纳总结式

归纳总结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指导学生将一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总结的结课方法。一般而言,大致有三种方式。

1.梳理归纳式

梳理归纳式结课,即帮助学生理清一节课(或前几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其进行梳理归纳,进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的结课方式。这种结课方式对知识点较多、知识密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尤为适用。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借助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和多媒体技术等,指导学生用比较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格和图示等对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归纳,并用表格形式呈现知识间的联系(见表1)。这样结课既能帮助学生完整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辨析比较式

辨析比较式结课,即帮助学生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使容易混淆的知识精确区分,并形成崭新的认知结构的结课方式。这种结课方式一般用于知识内容、结构相似,表达形式相近或学生容易混淆的教学内容。其基本做法是找准知识的异同点进行辨析与比较,同时通过画图、列表和举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例如,在教学“比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并将有关知识以表格(见表2)形式呈现。这样结课不仅巩固与除法、分数相关的旧知识,更加深对崭新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形成崭新的认知结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儿歌口诀式

儿歌口诀式结课,即教师把学生所学的重点内容,精心编成儿歌或口诀,以帮助学生理解、归纳和总结知识的结课方式。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再呈现儿歌或口诀,以使学生随着动听的音乐节奏进行诵读、吟唱,从而轻松地记住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把相关法则改编成口诀: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求得积以后,回头看因数;小数共几位,确定积小数;若积位数少,用0来补足。儿歌或口诀具有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节奏明快和顺口易记的特点,当教学内容较多或某一知识点的文字表述较长时,教师可采用儿歌口诀式结课,既富有趣味性,又易于学生接受。

二、画龙点睛式

画龙点睛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从知识的本质出发,就关键问题对学生再次点拨,以促进他们认知深化的结课方法。例如,在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出示这样的题目: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针对这道题,教师展示了两种解法。方法一:18.84÷3.14÷2=3(米),3.14×3×3=28.26(平方米);方法二:(18.84÷2)×(18.84÷3.14÷2)=28.26(平方米)。对方法一,学生均表示认同。对方法二,大部分学生认为:虽然其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同,但算理不清晰,无法确定它的正确性。此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重现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一个圆沿着直径平均分成两部分,再把每一部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半径,用圆周长的一半乘以圆的半径即可求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圆的面积。此时,对方法二,学生茅塞顿开。这样结课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悬念存疑式

悬念存疑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疑难问题或设置悬念,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作准备的结课方法。例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计算(7.65÷85=),然后提出问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它的计算方法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以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从而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结课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崭新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环环相连、节节相扣,给人承前启后、衔接巧妙之感。

四、前后呼应式

前后呼应式结课,即教师先在课堂导入时设疑置惑,再在结尾时释疑解惑,从而使课堂教学前后呼应的结课方法。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在上课之初,教师可先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到了结课时,教师可呼应上课之初的提问(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吗)。这样结课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课导入时所提的问题。于是,课堂教学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五、练习巩固式

练习巩固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练习,以使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内化新知,从而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课方法。这种结课方法一般借助提问、板演、课堂作业和小测验等具体落实。它不仅能巩固与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外,练习巩固式结课的练习形式和内容要根据教学需要,科学而合理地设计。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刚形成的知识结构,可设计着眼于崭新知识的简单的基础练习;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专项练习;为了明晰崭新知识与已学知识的异同,并增强崭新知识的清晰度,以有效防止知识的负迁移,可设计针对易混、易错知识的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排除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干扰,可设计变换知识呈现角度的、比较知识本质特征和无关特征的变式练习;为了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设计旨在展示知识规律的综合性练习;为了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可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六、游戏激趣式

游戏激趣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把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感悟与提高,以将课堂结尾推向高潮的结课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结课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杜绝结课前学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的结尾设计一个游戏(一个平面图形被小木板遮住,只露出一个锐角,它是什么平面图形;如果这个平面图形只露出一个直角,它是什么平面图形),以使学生根据条件寻找答案。这样,学生既情绪高涨,又兴趣盎然。

七、比赛竞争式

比赛竞争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和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小组或个人的竞赛活动,使学生“赛中有争”“赛中有乐”和“赛中有得”的结课方法。例如,在教学“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计3至5分钟的分组口算比赛,以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延伸式

拓展延伸式结课,即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适度挖掘、拓展和延伸,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和多层次引申,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结课方法。这种结课方法通常借助于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一般有知识拓展和课外延伸两种方法。

1.知识拓展式

知识拓展式结课,即教师在结课时,对知识点进行充分挖掘,以加深知识的难度,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最终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获得较为全面与深刻的认识的结课方法。这种结课方法更多的是着眼于知识的深度与纵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这样结课。大致有三步。其一,给学生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然后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其二,启发学生用推导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剪拼法,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从而推导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同理,再推导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其三,再度设问: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这样,学生在已有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基础上,把认知领域拓展至多边形的内角和,既巩固已学知识,又使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还为多边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课外延伸式

课外延伸式结课,即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课堂结尾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从而激发学生课外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以实现知识有效迁移的结课方法。这种结课方法主要着眼于知识的广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例如,在教学“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布置课后调查来结课,大致分两步设问:一是请调查一下,在一周内,你家和邻居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垃圾袋?二是通过这项调查,你有什么发现?又如,在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布置小组实践活动结课,其具体问题是:请各小组利用有关“比例”的知识,求出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