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写数学日记的好处
数学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给学生架起一座生活与数学联系的桥梁,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数学日记没有字数的限制,没有内容的规定;只要你说出了与数学有关的话题;只要你写出了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体会、发现,都可以。基于这种理念,我从2006年开始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欣喜地发现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让学生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数学的思想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尤其是课堂发言的机会少,每节课只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做法。而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在中下游的却只能当听众和看客,他们的思维没有得到表达。基于这些因素,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沟通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拓宽了老师与学生交流的空间,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对老师或同学的意见、自己的心里话、学习后的反思等。同时能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二、从哪些方面去寻找日记素材
数学日记不同于一般的日记,它的内容应该与数学有关,同时数学日记的范围又很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可以记入日记。为便于学生写作,我将日记内容归纳为三大类,要求学生写作时从这些方面去寻找日记素材。
(一)读书与学习
如六年级1班小铭同学的日记:今天我们学了比值和化简比,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而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化成为互质的整数)。它们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关键词】初中语文 日记 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6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以及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日记要求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日记要求。比如,对于七年级学生,可以这样要求:日记内容以写人、写景、写物为主;每5天至少写一篇日记,一学期的日记总量不少于40篇,其中以写人、写景、写物为主的日记不少于30篇;每篇日记字数300字以上。各小组的语文代表每周负责检查本组学生的日记完成情况,教师着重检查学生写人、写景、写物的日记,其余内容的日记由语文小组长组织学生自评自改。对于八年级学生,可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感悟、赏析能力。要求学生每7天至少写一篇日记,一学期的日记总量不少于35篇,其中读后感、赏析类日记不少于28篇;日记字数应在400字以上。教师抽查读后感、赏析类日记篇数不少于20篇,其余由学生互评互改。对于九年级学生,训练侧重点则在于写想象日记和锻炼思维能力的日记。每10天至少写一篇日记,一学期的日记总量不少于30篇,其中想象类、思维类日记不少于20篇;日记字数最好在600字以上。教师抽查想象类、思维类日记的篇数不少于15篇,其余由学生自改互改。分别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字数、篇数、评改等日记要求,使学生既有写作的侧重点,又有一定的写作自,在教师有目的的教学规划中有步骤地提高写作水平。
二、日记要注重与教材结合
如果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日记要求,会让学生觉得很抽象,不知道从何写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可写之材。教材便是很好的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注意将教材和日记联系起来,就可以让日记成为课本的深化与拓展。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紫藤萝瀑布》《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时,笔者着重让学生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景特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景物描述得栩栩如生的,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或假期游玩等接触到的景点,写写这类的日记。又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写名人事迹的,在教学这一单元内容时,笔者着重让学生在日记中谈谈自己从这些名人身上获得哪些启发,或选取自己熟知的课外的名人事迹来写日记。学生在这样的日记训练中既强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精彩论述。在数学课堂上,许多老师都能注意到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好地联系在一起,把数学学习很好地从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过渡,那么学校数学又怎样向日常数学进行必要的回归和应用呢?
新课程强调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开放性,数学日记这一作业形式是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延伸和应用,受到了许多中高年级教师的青睐。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识字量不多,写作水平低,学写数学日记虽然存在很大困难,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更乐于去观察事物,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学写数学日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在新课改实验教学中,尝试让低年级小学生写数学日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刚接触数学日记时,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内容是什么,写数学日记有哪些好处。鼓励学生只要和数学学习有关的都可以写,如生活中的数学,对当天学习内容的回顾,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想和老师说的话等。如:《超市里的数学》、《有趣的问题》、《乘法口诀用处大》等。
低年级学生学写数学日记,不宜操之过急。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除了给这部分学生更多的耐心指导外,开始还可以每周布置一两篇数学日记,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举办以“我有一双数学眼”为主题的数学日记展,把学生的作品展览出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在工作中,教师要勤于写下水文,给学生提供典型范例,或者在班级开办“数学日记角”,搜集优秀数学日记,供学生课余阅读、学习、模仿,不断促进日记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还要注意留住孩子的兴趣,呵护孩子的积极性,千万别在开始时就让学生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
一、数学日记是师生交流的纽带
有了数学日记,教师和学生之间又多了一条交流的绿色通道,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数学日记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改进教法。
二、数学日记是家校联系的桥梁
人教版小学课本虽然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小学生开始写作,但是我们发现小学低段一、二年级就出现了看图写话。看图写话因为有图画的指引,低段的学生能比较满意地完成语言的组织。到了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次出现日记,要求低段的学生能较完整、通顺地记叙一件事,使不少学生无从下手,或寥寥数语,或记流水账。那么,如何让低段学生写好日记呢?
教学中,我发现有些老师为了符合教学要求而应付写日记,一日一则,写的多却不见进步,而且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失去对习作的兴趣。而我觉得,教好学生乐于写日记、善于写日记,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指导学生进入写作殿堂的关键。如何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写作殿堂,喜欢日记呢?经过摸索、实践,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下水作文,激发对日记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动机的最佳催化剂。在学生刚接触日记时,不能着急让学生动笔写,那是“被写”,只会冲淡学生兴趣。相反,如果能让学生眼前一亮,便可以催化学生主动尝试。
对此,我亲自示范,在学完《日记两则》后,出示自己的几篇日记,记录着和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用幽默的语言再现学生熟悉的场景,再配上色彩丰富的绘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声声“哇哇”的感叹,甚至有同学也开始当堂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时间课堂内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各种有独到意识的见解此起彼伏……这让我顿时偷着乐:鱼儿上钩了。
二、游戏先行,积累写日记的素材
在激发了学生跃跃欲试的情绪后,还是暂不动笔,因为光有兴趣没有内容,学生会无从写起。低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低,情感体验少,叙述技能弱,所以教师得给他们准备素材,要在不知不觉却又妙趣横生中渗透日记写作的内容和方法。针对低段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游戏作诱因,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积累情感体验。如“贴鼻子”游戏,把语文园地设计成“过关斩将”活动,配合语文课的学习开展“诗歌朗诵”以及体育活动等学生喜欢的形式。
但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整理清楚游戏活动的过程,如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引导:“我们先(把××的眼睛蒙住),再(让他转三圈),然后(在同伴的指引下拿着“鼻子”贴到画像上。)”“轮到你上台朗读了,说说你此时的心情。”……游戏的体验和过程中教师的梳理,帮学生组织了语言,加深了情感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日记的内容和记叙的方法,肚中有笔墨,则下笔有神。
摘要:作文难在语文教学界已成不争的事实,究竟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见仁见智。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笔者由婴儿学母语的过程受到启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小学生童真日记的写作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也许对小学语文教师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能提供一点新思路。
关键词:童真日记 生活日记 观察日记 感悟日记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04-01
很多小学生不会写作文或大多数小学生写不好作文,已成不争的事实。自“语文”单独设科一百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有识之士从各种角度去探索有效的作文之路,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时至今日,究竟如何教学生作文,仍然是见仁见智,没有形成语文界一致公认的有效作文教学法。
1 借鉴母语习得之法,训练学生写生活日记
韩军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对学生进行长期耳濡目染的侵润,就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反复刺激,才能学好语文。笔者很赞成韩军先生的观点。这里试从婴儿学习母语的过程,谈谈小学生从童真日记入手,如何来突破写作的瓶颈。
众所周知,婴儿出生时,都不会说话,然而,有经验的家长每天都对着孩子说话,在不明就里的儿童看来,大人们就像对着“木头”在不停地唠叨。一年过后,奇迹发生了,孩子能吐出简单的一两个音节,两年过后,几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儿孩子都能用语言表达了,尽管很幼稚,甚至吐字不清,有时还借助手势,但家长是心领神会,非常开心。孩子之所以能在一两年内学会说话,得益于家长每天不停的在他耳边刺激,虽然婴儿开始听到大人的讲话像听天书一样,但日积月累,只要不是耳聋的孩子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听力训练,都可以由不懂到似懂非懂,由模仿到学会说话。
写作,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小学生开始到学校上课,很多话都已经会说,只是字不会写。于是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主要任务就是担负起教孩子识字的任务。因为识字量的限制,大多数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下意识里并没有想到要教孩子如何去写话。等到三年级时,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慌了,不知如何下笔者有之;在老师的再三指导下,仍写得语无伦次者有之;基本功不扎实,写出病句和错别字者有之。于是语文老师大呼:作文难教、难改。
为进一步摸清我市辖区范围内的人口文化层次,掌握我市儿童少年的入学情况和招生情况,为“两基”年检和各级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登记内容
(一)文化户口册;
(二)0—18周岁人口册;
(三)0—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名册;
(四)经批准免于入学适龄儿童、少年登记册;
(五)经批准缓学适龄儿童、少年登记册;
(六)在校学生名册;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诸项任务中既重要又困难的任务。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序列不明,路子不清,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改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形成重点训练项目的具体的训练序列,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铺好提高作文水平的台阶;二是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使之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充实作文内容;三是形成与综合训练相配套的同步单项训练系列,解决作文基本功问题;四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经常练笔,使动笔写文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解决练得少的问题。
1987年我校开始了"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的专题实验。在县教研室的帮助下,通过招聘,自愿报名,领导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选聘了朱耀元同志担任实验班老师,并制定了《试验方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班实验到六年级学生毕业,为第一轮的实验周期。
二、实验的目标与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系列训练"是一项整体系统性的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
(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当众、独立地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努力达到"能说会道"有的学生还要"能言善辩"。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重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使学生视野开阔。在观察中,有计划地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细微性,以及观察的敏锐性。
从2015年开始,绍兴市小语教研工作方向就朝着基于预学的单篇阅读教学改进,有的学校已经创建了同年级预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笔者任教四年级已经有4年时间了,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小学生天玩,自控能力较差,但对新事物都很感兴趣,尤其是游戏活动。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孩子的天性,探究基于预学的四年级语文“课堂小活动”的教学模式,意图培养四年级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并借用有氧运动“强度低、持m时间长,倡导自由、充分的‘吸氧’空间,强调供需平衡,循序渐进”的理念,让孩子们做一做“有氧语文操”,助力“课堂小活动”,从而实现与素质教育要求相接轨。
有氧热身操:每日一记
四年级的学生受传统教育、包班制度等教学因素制约,习惯了被动接受式的教学,在生字词掌握、课文理解等方面已经习惯了在老师的反复引读、组词中巩固知识,鲜有自己独立学习思考的问题。因此,如果转变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他们出现恐慌的心理从而产生厌学。于是,笔者想到了《每日一记》。
《每日一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什么是《每日一记》?每日一记,顾名思义就是每天记录。在《每日一记》中记录什么?在实践的最初,每天简单地记录语数英三门功课的回家作业,然后由家长检查、反馈(签字)、评价。这样实行一年后,学生的家庭作业质量逐步变高。直到2015年出现基于“预学的单篇阅读教学改进”,各校涌现课前“预学单”的预学形式,笔者更迫切地尝试如何将《每日一记》与“预学单”融合,使得农村小学在没有优良的教学软件情况下也能享受到“预学”带来的好处。
《每日一记》的使用与衍变 《每日一记》的使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断改进,因此《每日一记》的使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他随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也在发生衍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化家作记载,渗入自主“疏通字词”与“情感朗读”学习观。这一阶段以提高农村孩子家作质量,培养他们的诚信观为主要目的,通过家校联系,让家长知道并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进度,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布置家作时,逐渐渗入自主“疏通字词”与“情感朗读”学习观,有意识地强调“像练书法一样认真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遇到不确定的字词请查字典”,为后续学生独立“预学”做铺垫。
第二阶段:淡化家作记载,深入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学生们逐渐适应了自主“掌握字词”与“准确朗读课文”后,笔者便让学生尝试适应简单的预学任务,并不断鼓励学生“不要怕预学,答案都在课文里,只要仔细读文就一定能完成。”学生们适应了简单的“文本提取”之后,笔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清晰的教学方向,直奔主题,学生“一条直线”地学,不用绕弯,省时有效。
第三阶段:弱化家作记载,涌入功能完善的“预学任务”。从四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笔者逐渐弱化了《每日一记》记录家作这一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每课必呈现的类似预学单的预学任务。利用现成资源,把“用不完”的高年级本子”变成“预学册”。
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向我们涌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深感受到了压力。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翻阅某杂志时看到有些老师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我顿时眼前一亮,就想到了“数学日记”。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尝试着训练学生由说到写进行数学日记的练写,并把优秀的日记打印出来编订成册,在家长和全校师生中传阅,收到可喜的效果。将近两年的摸索与实践,也有不少收获与体会。
一、数学日记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数学日记就是生活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让小学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兴趣。在教学新课时,大多数教师常常会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生写数学日记首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身边生活。如:学习了《元角分》后,一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我和妈妈在超市买了一瓶饮料3.50元,二斤桔子6.00元,我给收款阿姨10元钱,她找给我5角钱。学生能主动地把课堂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生活化、具体化,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让数学日记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二、数学日记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质
写数学日记,促进思维条理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曾经有人对小学生喜欢学科情况作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学科中,喜欢数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最低的,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许多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学科本身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不像语文等其他学科那么有趣和丰富。要想改变这种看法,数学教师就必须探索让学生喜欢数学的途径和方法。数学日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较好的突破口。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学生常常口述数学日记。到了三年级,学生就能写一些简单的数学日记。学生在写数学日记过程中,将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数学日记促进教学相长
数学日记是教师反思成长的一面镜子。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数学日记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让教师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让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改变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没有字数的限制;没有内容的规定;只要你说出了与数学有关的话题;只要你写出了与数学知识有联系的体会、发现,都可以。”基于这种理念,我从去年开始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几周的实践,我欣喜地发现数学日记在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让学生时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一、形式上提出不同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写数学日记恰恰能体现这一点,它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
1.口头日记
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接触数学日记,培养他们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写的要求,抽时间口头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参与),甚至老师代为记录!至于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加以引导。总而言之,只要学生能尽量运用数学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那就对了!我发现孩子都特愿意把他们发现的或是看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说给家长听或是挑个机会说给老师听,这也正是一份口头的数学日记!
2.书面日记
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一开始学写数学日记,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可以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渐渐地引导学生写有思考价值的日记。要求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笔触书写下来,没有固定的文体,没有限定的字数,没有规定的范围,学生都很感兴趣。例如同样是购物,学生罗浪和张明珠有不同的日记。
罗浪的日记: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