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教育类论文

数学教育类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药类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1医药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

1.1学习上努力认真,但基础往往薄弱

医药类高校的学业特点决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实验技能。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很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有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中学阶段是用本民族语言授课,入学后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表现出学习吃力,学业成绩与同专业汉族学生仍存在一定差距。

1.2交往中容易抱团,但渴望生活丰富

少数民族学生受到原生环境和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加之语言、文化、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明显差异,除了一些民汉考、内高班汉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更喜欢和本民族的学生聚集活动而形成较为固定的活动群体。但他们在主观上还是渴望能和汉族同学有更多交往,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2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2.1树立“一个榜样”,加强示范的引导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树立典型和榜样,发挥示范教育作用,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调动他们学习、工作、生活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可从少数民族学生中遴选出优秀分子,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积极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使少数民族学生亲身受到感染,激发自身前进的动力。同时,积极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鼓励他们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结对子,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

全文阅读

简析教育类课程对职前数学教师作用欠佳的归因调查

论文关键词:教育类课程;职前数学教师;教学知识;原因

论文摘要:教育类课程对职前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作用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类课程内容方面的原因,也有职前数学教师自身的原因,此外教授职前教育课程的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1问题提出

范良火先生的博士论文《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探讨了“数学教师是如何发展他们的教学知识的”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数学教师的教学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以及“教师和同事的日常交流”.至于“职前教育培训”等则是最不重要的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奠宙教授在为文[1]的中文版所作序言中感慨到:“这一结论对于我们这样的负责本科生数学教育培训的师范大学而言,未免扫兴。文[2]从一节高中数学课出发研究了国内数学教师是如何发展他们的教学知识的,最后得出了与文相类似的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及张奠宙教授的感言,并回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职前教育培训的效果,感觉确实如此.作为一名在高师从事数学教育类课程授课的教师,自然希望改变(数学)教育课程对职前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作用欠佳的尴尬局面.而要改变这一尴尬局面,首先要做的是调查其原因.一般认为,(数学)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造成职前数学教师教学知识发展作用欠佳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也影响着(数学)教育课程的效果.本文将试着调查这些原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文选取113名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由新疆师范大学数学系04级学生以及昌吉学院数学系04级学生所组成.这些师范生己经系统地学习了(数学)教育类课程,包括公共教育类课程、数学教育类课程,且参加了教育实习,正面临毕业找工作阶段.本文把这些师范生界定为职前数学教师.我们选取这些师范生做调查对象的原因是他们刚刚学完(数学)教育类课程,又经过了教育实习,对(数学)教育类课程有最直接、最深切的认识与感受,他们的认识和感受可以更针对性地透视出(数学)教育类课程作用甚微的原因.

全文阅读

外国教育史

[摘要]以我国(教育史研究)杂志近六年刊发的外国教育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和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近六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研究近况;相关论文;量化分析

教育史是我国教育领域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领域,也是拥有博士点数量较多的专业领域之一,该领域的专业杂志——(教育史研究)(季刊)是全国中文核心刊物,1989年始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作为这一领域的唯一专业刊物,《教育史研究)刊发的论文,其选题大体代表了我国教育史领域研究的基本方向,其研究程度基本体现了这一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准。本文试图通过对该杂志近6年刊发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对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现状作一基本描述。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刊登在(教育史研究)1999—2004年的论文中,选出所有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研究主题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午,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1.刊载论文的数量在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教育史研究)杂志(共24期)刊发论文总计517篇(平均每期21.5篇)。其中属于外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132篇(平均每期约为5.5篇),占全部论文数的四分之一左右(25.5%)。各年论文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由上表可见,从1999到2003年,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3年的增幅最大,比前一年增加10篇,比1999年增加了19篇。外国教育史类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的比例也由1999年的16.7%逐年上升,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攀升至36.3%。这表明,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在近几年的(教育史研究)杂志中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学科地位有逐渐提升的迹象。2004年《教育史研究)杂志上,外国教育史类论文篇数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外国教育史年均论文25.5%的比例。

全文阅读

我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的计量分析

[摘要]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其所刊载的文章的研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学科的学术研究动态。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远程教育领域多家学术期刊自1990年至2011年期间刊载的全部学术论文,从文章所属学科类别、期刊所属类别、资助基金项目、研究层次、前40位高产作者、前40个高产机构的作者来源、各年份发表文章数量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发表年份、第一作者和作者的合作性、下载频次等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远程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合理评价我国远程教育期刊、研究机构的学术实力,并从侧面反映我国远程教育学科学术研究现状。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献计量;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2-0070-07

一、研究的必要性

作为学术成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至今依然保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学术期刊的研究,也一直是相关研究者、编辑们关注的焦点。

考察近年来对学术期刊的研究,大多从如下角度对某学科的某一份或几份杂志做相关分析。

(一)对学术期刊所载学术论文的被引相关情况的分析

此类分析主要包括:某学科相关学术论文的数量、文章被引频次、载文被引的主题类型分布、被引文章的年代分布、被引半衰期等。如:李小敏分析了《大学教育科学》杂志从2003年到2006年的载文被引情况;姜志静就《教育与经济》杂志的载文被引情况作了分析;尹兰研究了《情报学报》杂志1994年至2006年所刊载学术论文的被引情况:崔薇等开展了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计量研究。并对被引文章的年代分布做了分析;陈彬、王义娜四分析了《教育与经济》杂志近5年的学术论文及引文,在一般的计量分析之外还讨论了被引半衰期。

全文阅读

关于国内外远程教学对比研究

引 言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成果呈现与交流的平台,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研究状况。严谨的学术期刊理应在选题策划和稿件审核方面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特别是选题策划方面,期刊编辑秉持的原则中,首要的是选题要反映当前研究与实践的面貌。因而,选择一份严谨的学术期刊,考察其中所刊载学术文章的主题分布,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在某个时期中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同时,对教育教学具体领域的研究也是研究者对目前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和总结。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学术期刊在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方面的关注热点,充分发掘学术期刊在预测学术研究发展态势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为我国远程教育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等方面提供有益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的远程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和提供一些启示。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 (特别是远程教育学术期刊)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刊载学术文章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作者情况、引文情况、影响因子等方面的分析,或是对不同期刊在这些方面的比较研究。而本项研究主要根据较长一段时间内学术期刊所载学术文章的内容、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来剖析中美两国远程教育研究发展过程、当前热点及趋势。

一、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 相关文献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 CNKI、Google Scholar、ECO、PROQUEST 等数据库,以“期刊”、“学术期刊”、“科技期刊”、“学术研究”、“比较研究”,以及“Comparative Analysis”、“Academic Journal”、“Scientific Journal”、“Comparative Research”为关键词,获取中英文文献。在关于跨文化、跨语种的学术期刊与所属学科的学术研究的相关研究中,有徐庆宁[1]、郝晋萍等[2]、毛一波[3]、张玉华等[4]、张玉平[5]、陈光宇等[6]、王英辉[7]、邹文华[8]分别研究了我国和外国某类学术期刊在文献类型、报道时差、学科结构、出版周期、被检索机构收录等方面的差异。Mendler- Johnson 和Luis e[9]、Soteriou[10]、Hon Fun Poon 和 Chris Row-ley[11]分别研究了不同国家的某类期刊的文章。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期刊刊期都较短。涉及较长时期学术期刊的研究有:Craig W Trumbo[12](涉及八份传播类期刊的 2,649 篇文章)、Leona M English 等[13](涉及英国和北美宗教教育杂志 10 年的文章)、Bon-court 和 Thib aud[14](涉及三份政治科学杂志从 1973到 2002 年的文章)、袁会[15](涉及两份杂志近十年的选题) 等的研究。关于单一语种或文化下的学术期刊的专门研究亦有不少,如:Wadhwa、Suresh K[16]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 / 塑料方面的学术期刊;Blank和 Rebecca M.[17]比较了 《美国经济评论杂志》 学术文章的双盲或单盲同行评审;Cote 等[18]采用引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消费者研究杂志对社会科学文献的影响;Gentry 等[19]研究了 1986- 1991 年期间运输和物流期刊中作者的从属关系,并与之前三个时期的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张新平等[20]比较了中国期刊方阵与中文核心期刊;而孙景峰[21]、杨阳和王瑄[22]、凤元杰等[23]、李树民和许静[24]、余韬[25]、王昆欣和高飞[26]分别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科学、物理、管理学、医药学、电影类、旅游类学术期刊。归结起来,现有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结构、出版周期、被检索机构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发行方式、出版介质等方面,期刊的订户、被阅读频率、被引用频率、出版格式、主题、评审方式、作者、研究方法等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国内针对远程教育学术期刊的研究也不少,例如,张伟远[27]就如何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选取了中、英、美三国的五份远程教育杂志 1997 和 1998年两年内刊载的学术文章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有很多研究者针对特定中文期刊从不同角度对中英文的远程教育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28][29][30][31][32],大多关注学术研究的规范性、文章数量、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研究主题、 论文撰写、文献题录信息等,但所采集的期刊信息跨越年份较短,多为两三年间的情况,很难反映较长时期内的研究趋势上的变化。

2. 关于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

为了更清晰和确切地对比研究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内容上的异同,我们需要一个较为科学和适用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分类标准。科学性当然是首要的标志,但“适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远程教育研究内容的分类,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如徐辉富[33]、黄盼和何仁生[34]、李爽[35]等在各自研究中提出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 (内容) 分类,但大多都是服务于某项具体课题研究(如:为了研究远程教育专业人员分类,等等),或为远程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而做的分类,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缺乏系统性或不够全面的问题,并不适合本项研究对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丁兴富[36]将远程教育学科内容分为十五个细目,基本涵盖了远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各个重要内容,但此分类过于“细致”,且混合了远程教育内容(如教学设计、学习支助服务、比较研究等)和层次(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培训等)。张伟远[37]在论述远程教育研究的时候特别指出:远程教育的研究和远程教育学科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还讨论了远程教育可以着重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我们制定研究内容分类维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归结和借鉴现有文献中对于我国远程教育研究内容的诸多分类,我们以为,远程教育研究内容可以从六个维度来剖析:

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

全文阅读

基于中国知网的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知网”所收录的有关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文章选取文献增长规律、作者分布规律、期刊分布规律以及研究热点分析四个方面,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8个索引数据库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文献计量;中国知网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71-02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深入普及,在教育中如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等一系列的研究为专家学者广泛关注,这方面相关研究的文献也在不断上升。本文拟对目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探讨该领域论文的分布规律,归纳研究所关注的热点,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包含8个数据库,分别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构建的检索式为:篇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检索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文献1332篇。本文主要涉及文献增长规律、作者分布规律、期刊分布规律以及研究热点分析等4个方面。

二、文献增长规律分析

我国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关探讨始于1982年,至今已有30余年,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到1982年,全国大多数高校已经恢复高考,并且在全国大范围内展开招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的招生生员渐趋稳定,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年龄结构也以20岁左右的青年为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开始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正是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之下,对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的探讨也开始稳步增长。随着1998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深化,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文献从1999年出现突破性的增长,该年度的文献数量达到36篇,随后每年的载文量都在30篇以上,自2006年开始,年载文量突破100篇,达到114篇。文献计量学的奠基人之一普赖斯(Price)对各种科学指标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提出了科技文献增长四个阶段的理论[1]:第一阶段,学科刚刚诞生,绝对论文数量少,增长不稳定,很难通过统计的方法求得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第二阶段,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专业理论迅速发展,论文数量急剧增加,较严格地服从指数增长;第三阶段,学科理论日趋成熟,论文数量增长减缓,演变为线性增长,仅维持固定的文献增长量;第四阶段,随着理论的完备,学科文献日趋减少,曲线逐渐平行于横坐标,或出现不规则各类振荡。结合普赖斯的研究,我们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文献的年累计载文量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文献增长的规律。运用SPSS软件对累计载文量进行曲线拟合,发现其增长曲线与幂函数的曲线拟合,得出的拟合曲线为:F(t)=1980.98t0.002。经过回归分析,得出幂函数曲线的拟合度为96.9%。由此可见,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累积量持续增长,但是增长的节奏并不稳定,还未形成指数增长,目前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全文阅读

国内外远程教学对比研究

引 言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成果呈现与交流的平台,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研究状况。严谨的学术期刊理应在选题策划和稿件审核方面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和流程,特别是选题策划方面,期刊编辑秉持的原则中,首要的是选题要反映当前研究与实践的面貌。因而,选择一份严谨的学术期刊,考察其中所刊载学术文章的主题分布,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在某个时期中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同时,对教育教学具体领域的研究也是研究者对目前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和总结。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学术期刊在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方面的关注热点,充分发掘学术期刊在预测学术研究发展态势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为我国远程教育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等方面提供有益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国的远程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和提供一些启示。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 (特别是远程教育学术期刊)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刊载学术文章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作者情况、引文情况、影响因子等方面的分析,或是对不同期刊在这些方面的比较研究。而本项研究主要根据较长一段时间内学术期刊所载学术文章的内容、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来剖析中美两国远程教育研究发展过程、当前热点及趋势。

一、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 相关文献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 CNKI、Google Scholar、ECO、PROQUEST 等数据库,以“期刊”、“学术期刊”、“科技期刊”、“学术研究”、“比较研究”,以及“Comparative Analysis”、“Academic Journal”、“Scientific Journal”、“Comparative Research”为关键词,获取中英文文献。在关于跨文化、跨语种的学术期刊与所属学科的学术研究的相关研究中,有徐庆宁[1]、郝晋萍等[2]、毛一波[3]、张玉华等[4]、张玉平[5]、陈光宇等[6]、王英辉[7]、邹文华[8]分别研究了我国和外国某类学术期刊在文献类型、报道时差、学科结构、出版周期、被检索机构收录等方面的差异。Mendler- Johnson 和Luis e[9]、Soteriou[10]、Hon Fun Poon 和 Chris Row-ley[11]分别研究了不同国家的某类期刊的文章。这些研究所涉及的期刊刊期都较短。涉及较长时期学术期刊的研究有:Craig W Trumbo[12](涉及八份传播类期刊的 2,649 篇文章)、Leona M English 等[13](涉及英国和北美宗教教育杂志 10 年的文章)、Bon-court 和 Thib aud[14](涉及三份政治科学杂志从 1973到 2002 年的文章)、袁会[15](涉及两份杂志近十年的选题) 等的研究。关于单一语种或文化下的学术期刊的专门研究亦有不少,如:Wadhwa、Suresh K[16]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 / 塑料方面的学术期刊;Blank和 Rebecca M.[17]比较了 《美国经济评论杂志》 学术文章的双盲或单盲同行评审;Cote 等[18]采用引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消费者研究杂志对社会科学文献的影响;Gentry 等[19]研究了 1986- 1991 年期间运输和物流期刊中作者的从属关系,并与之前三个时期的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张新平等[20]比较了中国期刊方阵与中文核心期刊;而孙景峰[21]、杨阳和王瑄[22]、凤元杰等[23]、李树民和许静[24]、余韬[25]、王昆欣和高飞[26]分别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科学、物理、管理学、医药学、电影类、旅游类学术期刊。归结起来,现有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结构、出版周期、被检索机构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发行方式、出版介质等方面,期刊的订户、被阅读频率、被引用频率、出版格式、主题、评审方式、作者、研究方法等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国内针对远程教育学术期刊的研究也不少,例如,张伟远[27]就如何提高研究质量的问题,选取了中、英、美三国的五份远程教育杂志 1997 和 1998年两年内刊载的学术文章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有很多研究者针对特定中文期刊从不同角度对中英文的远程教育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28][29][30][31][32],大多关注学术研究的规范性、文章数量、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研究主题、 论文撰写、文献题录信息等,但所采集的期刊信息跨越年份较短,多为两三年间的情况,很难反映较长时期内的研究趋势上的变化。

2. 关于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

为了更清晰和确切地对比研究中美两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内容上的异同,我们需要一个较为科学和适用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分类标准。科学性当然是首要的标志,但“适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远程教育研究内容的分类,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如徐辉富[33]、黄盼和何仁生[34]、李爽[35]等在各自研究中提出的远程教育研究领域 (内容) 分类,但大多都是服务于某项具体课题研究(如:为了研究远程教育专业人员分类,等等),或为远程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而做的分类,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缺乏系统性或不够全面的问题,并不适合本项研究对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的分类。丁兴富[36]将远程教育学科内容分为十五个细目,基本涵盖了远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各个重要内容,但此分类过于“细致”,且混合了远程教育内容(如教学设计、学习支助服务、比较研究等)和层次(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培训等)。张伟远[37]在论述远程教育研究的时候特别指出:远程教育的研究和远程教育学科的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还讨论了远程教育可以着重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我们制定研究内容分类维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归结和借鉴现有文献中对于我国远程教育研究内容的诸多分类,我们以为,远程教育研究内容可以从六个维度来剖析:

宏观政策与理论的研究

全文阅读

医学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提高

摘要:本文从《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所引用中文参考文献分类两方面25年前后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近年《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在医学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医学教育研究;文献分析;合作度;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是医学教育专业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和信息来源[1]。在1994年,作者曾对该刊(当时为《医学教育》)1986~1992年83期发表的全部论文的论文作者合作度、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2]。时隔25年(1986~2010),《医学教育》杂志已经更名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近年更是进入到中文核心期刊范畴[3]。为了反映期刊论文作者合作度在新形势下出现了哪些变化,本文对《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010年3卷18期杂志的论文作者合作度再次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5年前资料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009,2010共3卷18期杂志全部论文。

1.2统计方法 对统计对象以篇为单位分别逐条统计,包括各期杂志论文篇数、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以及涉及的作者单位,最后求出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论文作者单位合作度。再与既往资料对比分析。

2结果

参见表1、表2、表3。另统计了《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涉猎的学科以及分类,按照来源期刊可分为7个类别:医学教育、医学专业期刊、普通教育学、医学院校学报、普通大专院校学报、科学技术类和社会科学经济文学类等。

全文阅读

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元分析

摘要:文章对中国知网上自2007年至2012年刊发的33篇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可视化分析论文进行元分析。通过分析论文年份、作者、发表期刊、学术机构等信息,研究论文的作者组成、高产机构、以及期刊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文献内容,研究可视化分析的数据来源、应用领域、工具、方法、图形等情况,概括可视化分析方法在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特点,指出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不足,提出改善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元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1-0036-08

一、问题提出

我国可视化分析方法应用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专业人员已经开始了可视化分析方法(或者称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其中,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一直关注可视化分析的研究,刘则渊等成为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方面的研究专家。在可视化分析平台开发方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建成了基于SCI和ESI数据库绘制各领域科学图谱的系统。

随着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无论是学科知识、学术流派还是研究热点都变得更加纷繁复杂。选择教育某一主题的研究数据,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绘制教育研究的图形数据或知识图谱,能够帮助研究者把握教育教育某一主题的研究热点、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势等,能够帮助研究者整体把握学术群体和研究热点,分析某教育主题的变化状况,追踪某教育主题的研究趋势。

在我国教育领域,既有针对单一主题,利用可视化分析作为工具的研究,如叶平浩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总结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特点、热点与前沿;又有利用知识图谱对在教育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白文倩构建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图谱,将知识图谱系统应用于学科本身的探索。

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研究的论文数量不少,研究内容较为复杂,但针对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状况的研究几乎没有。有必要对已有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分析,以把握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总体状况,揭示可视化分析方法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应用的基本规律,为推动可视化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深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及实践借鉴。

全文阅读

国内外教育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教育数据挖掘是一个新兴的、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文章运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教育数据挖掘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把握其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探讨研究中的关键内容,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为进行教育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关键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021―05

引言

对数据挖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商业、金融业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开展,导致教育领域的各类数据迅速增长,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对教育者和学习者有用的信息,以提高教育管理绩效和学习绩效,这一问题的提出促使教育数据挖掘研究的出现。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科研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科研(e-research)是指信息技术所“使能的”科学研究实践,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Halfpenny,2007):一是对技术的研究阶段,如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数字鸿沟等;二是利用技术开展研究的阶段,如计算机辅助的访谈、技术支持的数据分析、社会性网络分析等;三是技术使能的研究阶段,如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模拟、可视化等 [1]。教育数据挖掘正是数字化教育研究的体现,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自2005年起人工智能(AAAI)、人工智能教育应用(AIED)及智能导师系统(ITS)等国际会议开展了多次“教育数据挖掘”主题研讨会,2008年在加拿大召开了第一届教育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五届高级数据挖掘与应用国际会议首次加入“数据挖掘在教育中的应用”主题,2011年7月将在荷兰埃因霍温举办第四届教育数据挖掘国际会议,并且已经成功创办了专门的电子期刊――教育数据挖掘杂志(JEMD)。

一 教育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DM),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同义,指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出有意义的、隐含的、先前未知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或模式的非平凡过程[2]。DM的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包含方法、功能、算法以及数据挖掘系统和软件的建设等方面,应用研究的重点不在于数据挖掘技术本身,而在于成果应用,不同领域开展不同的应用研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