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家故事论文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精选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维吾尔数字故事;故事地图;民俗地图志

1.前言

《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的“故事民俗地图志”,指的不是过往的故事类型学的讨论,也不是以编绘地图为主,而是讨论编绘故事地图中的民俗学难题,特别是空间信息和空间意义的问题,还要补充地图学和数字化的缺项。所谓空间概念,就民俗学而言,除了业内常说的地方性特征,还包括区域地理范围内的大量历史地理景观,这是过去很少进行民俗学研究的。特别是那些“会说故事”的景观实体,不少已转化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强烈地吸引着现代人。随着全球化对时间节奏的压榨,时间逐渐失去了人文意义,故事的流失或保护也在空间中实现,于是参观遗产地、现场听故事,成为一种趋势。这让现代人可以从空间中召唤时间,可以记忆和反思历史文明。此外,在一个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时代,慢悠悠的民俗消失很快,但被数字化也快。上网站,查地图、看民俗,渐成习尚。近年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在花大力气资助遗产地,使这种空间携带时间的民俗传承呈现得十分明显。据此种种,这本《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建立构想》,希望能在专业研究领域中迈出新的想法,也希望能社会应用上有所作为。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状况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国进行了几次的认真评估以后,人们惊奇的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更严峻的形式。保护和研究方面付出的既然很多。全球化节奏的不断增加,超级大国的文化侵略,国际标准化的推广,持续不断地物理冲突大部分以处在消失的边缘,生存环境及其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毁坏,消亡。各种灾难,地震,都对传统文化构成严重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遗存,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材料各国相互了解文化的最好的文化的接触和文化交流的手段。随着这方面需求的加强,面向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专门信息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在国外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建立研究比较早,最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来自于对图书,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美国从1990年开始的“美国记忆”,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代表了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普遍进行,距今只有20年。目前国内就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程也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比如国内各种数字博物馆包括南京博物馆的数字化,山东大学考古数字博物馆还有“故事民俗地图志”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民俗文献史纲要及其数字化管理系统”中的“民俗地理志”子课题,与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数字故事博物馆”项目同步进行。为更好践行18大会议精神,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确保新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新疆民俗文化的研究现状,特制定2013年度本中心招标了重点课题项目为“维吾尔族民间故事数字记录与整理”。但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建立研究是一个空隙。

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保存、展示与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包括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料库,同时利用地图,动画,器物图像,视频,声音,并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用户界面,也开启一个跨越学科,跨越实体机构合作的模式,促进国际间资源整合与技术交流。

3.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建立研究的意义

维吾尔民间故事同维吾尔人民的古代神话传说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创造的正,反面形象是实现社会各个阶层,集团的典型代表。维吾尔民间故事具有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但随着全球化对时间的压榨维吾尔民间故事,时间逐渐失去了人们对民间故事的重视,在家孩子们很少听故事。就这种状况提醒我们建立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数据库,把它由地图来显示。新疆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从文化建设的宏观层面上说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和相关研究成果的起步,主要有以下意义:它可以是维吾尔族人民自的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走上一个快速的轨道,弘扬和传承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丰富内容,是实现资源资源共建共享的必然要求,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建设,充分体现对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也为新疆悠久的地理历史文化景观遗产的产业设计提供了民俗学的基础信息和综合性的学术支撑。

维吾尔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建立的研究是文理科交叉研究补充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丰富维吾尔族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本研究的进行时民俗学与地理,计算机学的交叉研究,应用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当代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人文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民俗学研究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分析和时空传承研究需要地理学的知识,在学术史方面,本研究为民俗学史拓展研究方法,为民俗学研究的一部分,提供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本项研究只是初步的但在民俗学史上,从地图学的角度,解决民俗学的方法问题,维空间民俗学和数字民俗学的研究打下基础。

建立数字地图民俗志研究模式。建立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应用于民俗学研究的模式。本研究还增加数字民俗学的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应用民俗学。假如本研究在新疆民俗学上实现,就为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研究方案。为研究成果的保存、再度研究和信息挖掘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也为文理工学科交叉地人才培养,提供一种参考。

4.建立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的具体构想

(一)加强领导,做好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建设规划由于建设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化特色数据库周期长,尤其是去新疆偏僻地区,深入农村地区调研,需要经费多,工作繁杂,又没有直接的建库经验。因此,加强领导,做好数据库的规划,是建好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的关键。首先要成立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吸收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化研究学者,研究生,博士生,和计算机专家为领导小组成员。其次应确定文献采集范围步骤、文献数字化的顺序、数据库软件选择等。再次应提早派人去已键民族特色文献数据库的高校图书馆学习,请建库专家来进行指导培训。

(二)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内容及处理方法

建设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基本理念是:

突出反映维吾尔文化的研究成果,反应维吾尔族的不同方言来讲述的民间故事,讲述者,民间故事的讲述状况,保护情况,遇到的困境突出办学特色,为教学课研服务。

维吾尔族文化特色数据库应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的内容:

1.物质文化主要包括:

(1)国内所有公开或不公开的刊物、报纸中刊载的有关维吾尔族文化研究的论文(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这部分资料要求全文数字化。

(2)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性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如将维吾尔民间故事,讲述过程,讲述者的文化程度,故事的文化环境等制作成视频、图片、配以文字说明展示在数据库中。

(3)从事维吾尔民间故事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有关资料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展示。

(4)相关单位及其他网站有关维吾尔民间故事数据库研究的资料,将其收集、整理、合成不同格式的电子文档,分别归入数据库中不同的类目。

2.我参加的民俗基地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

民间故事、民间达斯坦、民间音乐、舞蹈、手工艺、饮食文化、民间、民俗、游艺等内容,将那些没有文字记录的维吾尔文化遗产进行有序地普查,组织力量进行采集,以多媒体形式予以反应。

总之,就是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特色数据库中得到全面、完整的展示,将维吾尔文化数据库建成中国维吾尔族的文化信息中心。建立一个维吾尔民间数据库是一个保护和传承维吾尔民间故事的很好的方法之一。就遵守“从民间收集,返回民间”的口号要运用民间故事资料用到民间数据库里面,同时还用在研究方面。

5.总结

(一)对民间故事进行记录是今天保护口头文化遗产由无形态转化为有形态的先决条件和手段。民间口头文学遗产只有通过记录转化为文本性、物质性、有形性、固化性的对象,才能成为静观的对象、分析的对象、研究的对象、储存的对象、传播的对象、传世的对象。民间故事的数字记录是研究民间故事的首要条件之一。

(二)数字记录成果将来通过数据库等多种手段返还给民间,增强民众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对自己民族传统知识的了解和传承。

主要对民间流传的维吾尔族民间故事进行数字记录,并切总结数字记录经验撰写论文,同时选择库车县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进行数字记录,并且对故事讲述家的现存情况、当代民间故事的生存情况进行研究。

研究对象主要来自民间的一种原生态的数据。因此,应用人类学的宏观实地调查方式对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进行调查。同时,对其进行微观调查、总结与分析,记录其过程中经验教训。由于民间故事具有一种区域性特点,因此引用个案分析法对艺人及其讲述的故事进行个案记录。记录过程中使用摄录一体机,录音机、照相机等设备,搜集质量最好的视频、音频、图片第一手资料。这是一项规模和难度较大,工作过程比较复杂的课题,也是保存、阅览、检索、共享民间故事的基础。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方法来保护和传承。(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董萍主.数字故事民俗地图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3]金辉,张彦锋.广西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建立构想.(1.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 南宁 530031 2.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 北京 100061),2011.

[4]买哈木提・艾沙.试论维吾尔民间故事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史 教学 小传 科研 故事会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大学本科理科班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史概论》课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开放式教学,采用为数学家写小传、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布置开放作业、进行数学故事会等授课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为数学家写小传

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史中蕴含着科学探索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及数学家深邃的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淀着极其丰厚的人文教育营养。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和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面临着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从数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数学的每项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都离不开经验和教训,每项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在数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那种一丝不苟、乐于奉献、不畏坚难的追求知识的精神,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教学中,我让学生为数学家写小传,先后写过刘微、泰勒斯、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牛顿、莱布尼茨、高斯、欧拉、阿贝尔、魏尔斯特拉斯等等。把这些数学家的事迹及数学成就串联在一起,就是一部数学发展史。下面是学生写的高斯小传。

二、师生合作科研

大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搞科研。中学时间紧,谈不上搞科研,学生根本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大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有较多的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去年我担任了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的主持人。在立项时,我就吸收了两名学生,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科研的意识,从课题的选题、填表、审报、写开题报告、阶段性成果汇报到结题报告书写以及参加鉴定会,都让学生参与,并定期召开会议,公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2007年9月到2009年6月近两年的时间里,本课题组把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达二十多种,我还让学生把一些思想方法编成歌诀的形式,以方便学生的记忆,效果很好。该课题于2009年6月结题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我们还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论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发表在《科技信息》上。

通过这一个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全部了解到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搞教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布置开放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教材没有作业,我所布置的作业好多是开放性的,例如:“论述费马大定理的内容及研究过程”、“简述非欧几何的创立”、“介绍欧拉的生平及数学成就”、“简述庞加莱的数学成就”、“20世纪数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数学有那些猜想,研究进展如何”。“数学史上有哪三次危机”

这些作业,需要学生上网查资料,还要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才能完成,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这样唤起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愿望,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需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要求,学生的作业兴趣浓厚了。这样的作业形式,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力,对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四、开展数学故事会

数学故事会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科技活动形式。数学故事会主要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扩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数学故事会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故事、数学游戏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科幻小说等。数学故事一定要突出故事性,情节要引人入胜,还要强调语化。

不同的数学故事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是以介绍数学家生平事迹为主要对象,记人也记事。通过动人的事迹、典型的事例,表现出他们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再现数学家的形象,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得到教益。象大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就很鼓舞人,攻克费尔马猜想,使之成为大定理的过程也很艰难也是十分有趣的。

每两章进行一次“趣味数学故事会”,激励学生查阅搜集有趣的数学材料,并将这些材料进行梳理与整合,写出有趣的数学故事,以便在故事会上演讲。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史,研究数学史的积极性,使一门枯燥无闻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放;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浅谈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然而社会在发展,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枯竭,许多少数民族年轻人自己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了解甚少,致使民族精神及民族智慧难以延续下去。民间故事作为民族文学中代表性的体裁之一,深受少数民族儿童最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了民间故事、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民间故事,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民间故事却能富于这幅画生命”。民间故事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内心世界离得最近,“民间故事世界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同构对应的,是非常契合的”。对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利用民间故事作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资源,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是值得的。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使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因此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非常有意义。

一、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孩子的眼中,花鸟草虫、星光月夜、风霜雨雪都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民间故事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和形象、充满趣味的语言去为儿童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既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又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民间故事是滋养儿童精神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儿童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幸福的童年离不开民间故事的滋养,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

民间故事是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一个好的民间故事作品会让他们受益终生。优秀的民间故事用温暖的爱来感动人,给人的心灵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人终身受益。民间故事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种天然的契合。周作人说过:“民间故事在儿童生活上之必要,因为这是他们精神上的最自然的食物,倘若不给予,缺损是永远无物能够弥补。可见,没有民间故事的童年,儿童将失去一个飘逸着芬芳的精神世界。因此认为,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中心有重要的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教师缺乏必要的民间故事理论素养。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独具魅力的文体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在他们不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史,更谈不上阅读与民间故事有关的文学批评等。在调查中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很多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故事的特点都说不清楚,只是大概认为民间故事语言符合儿童心理,内容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教学基本目标不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民间故事作品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备课时仅仅参考教参,对课程标准模棱两可,她们对于不同学段文学作品的要求没有整体思考,更多的时候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教课,这种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个体经验层面。可见,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教学,必须要明确民间故事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方向。

(3)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不把民间故事课文当“民间故事”来教。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认为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路与其他课文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儿童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民间故事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4)民间故事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民间故事,并且他们认为课外阅读民间故事对他们的课内学习有帮助,大受教育,他们还强烈要求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再多一些。可见,要加强民间故事课外阅读。

三、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民间故事素养。教师民间故事素养的丰厚是民间故事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遗憾的是,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民间故事理论明显欠缺,他们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很少,在教学中不能根据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灵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对策,民间故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不足,严重制约了民间故事教学的教学效果。可见,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2)优化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民间故事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抓好课内民间故事教学是提高民间故事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3)加大民间故事课外教学的力度。在民间故事教学中,往往偏重围绕民间故事课文的教学,但是课堂之外同样重要。寿永明提到,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一个学生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之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只局限在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毫无吸引力的、抑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也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事。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教学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笔者深知,由于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有限,尚不能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分析基础之上给予更多的解决办法,只是针对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的问题,提出了简单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将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继续对这些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网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方法;展望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twork fault diagno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all kinds of fault diagnosis methods, and the current power grid failure diagnosis direction was studied, and prospected.

Keywords: power grid failure diagnosis; Fault diagnosis method; looking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电力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受端负荷的持续增长、跨区域联网规模的扩大、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以及生态环境的约束使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日趋复,使电网状态趋近其运行极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增多,种种情况导致因偶发故障引发大规模停电风险的概率增高。电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1],后果不堪设想。客观上讲,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庞大的、高度复杂的动态系统,常处于不同的扰动之中,故障的发生又往往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给电网故障诊断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故障诊断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2]。

2 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是根据事发环境下各类信息进行故障识别的过程。电力系统发展使得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电网发生故障关系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各种简单和复杂事故情况下故障的快速、准确识别,需要电网故障诊断系统进行决策参考。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3],主要有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技术、Petri网络、粗糙集理论、模糊集理论、贝叶斯网络、基于电网潮流分布特征法和信息理论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应用在电网故障诊断的研究发展状况。

2.1专家系统法

专家系统是发展最早,也是比较成熟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家的经验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人机接口、解释程序和知识获取程序的有机连接,达到具备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70年代初期专家系统就被引入到电网故障诊断研究领域。其在电网故障诊断[4]中的典型应用是基于产生式规则的系统,即把保护、断路器的动作逻辑以及运行人员的诊断经验用规则表示出来,形成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进而根据报警信息对知识库进行推理,获得故障诊断的结论,具有直观性、实时性和有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确定性问题;能够给出符合人类语言习惯的结论并具有相应的解释能力等优点。但是不可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缺陷:知识获取瓶颈、系统维护难、容错能力差等问题。现在多是将专家系统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故障诊断。

2.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通过模拟人类的神经系统来处理信息过程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具有并行处理、非线性映射、联想记忆能力和在线学习能力等特点,在电力系统和其他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网中不同的故障组合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故障信息组合模式,可以将故障诊断问题视为模式识别问题,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处理。为此需要建立比较完全的训练样本,用预选事故集作为输入,故障信息集作为监督输出,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文献[5]较早将BP(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但该方法存在训练速度慢的缺点。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具有任意函数逼近能力,且学习速度更快,因此文献[6]提出用新型神经网络解决故障诊断问题。与专家系统诊断方法相比, 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可避免专业知识和专家启发性知识的形成、表达及管理等繁琐工作。同时, 如何保证训练神经网络所用的样本库的完全性、提高训练速度和收敛性,仍是神经网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3 优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数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优化算法,采用优化算法进行电网的故障诊断是一种新的思路。采用优化算法需要根据电网故障的特点设定假想事故集的目标函数或适应度函数,各种优化算法根据适应度值对假想事故集进行更新,直至搜索到适应度最大的假想事故集,以作为最终故障诊断的结果。其实质是将故障诊断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一整数规划问题进行寻优处理。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遗传算法、禁忌搜索、模拟退火等算法等等。

2.4 Petri网

Petri网是数学家C.A.Petri于1960-1965年提出的一种通用的数学模型,可用图形表示,并用矩阵运算进行严格的数学描述。Petri网既可用位置节点(Place)和变迁节点(Transition)对系统进行静态的结构分析,又可以通过节点上的令牌(Token)进行动态的行为分析,可用于描述电网故障及切除的离散事件动态行为。

Petri网作为一种简洁、高效的形式化语言,在故障诊断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另一方面,在对大规模或复杂性网络进行网建模时,可能出现状态组合爆炸的情况,,而且Petri网容错能力较差,不易识别错误信息。为此还需研究对网进行化简和分解的归纳分析技术,或考虑采用更高级的有色网。

2.5粗糙集理论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研究不完整、不确定且不精确信息的表达、学习和归纳的数学工具。它建立在分类机制的基础之上,将分类理解为等价关系, 用这些等价关系对特定空间进行划分,提取出组涵的“知识”,知识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文献[7]根据电网故障信息中的冗余性,利用粗糙集理论对不同故障模式所对应的警报信息组合进行化简,识别出必不可少的警报信息,在决策表中剔除可有可无的警报信息,以便从样本数据中提炼出简洁、高效、具有一定容错能力的规则知识库。粗糙集理论用于电网故障诊断的缺点是有些先验信息不能得以有效利用, 且电网规模过大时, 决策表的形成也会比较困难。

2.6 模糊集理论

模糊集理论是在模糊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模糊隶属度的概念来描述不精确、不确定的对象,并采用近似推理规则,使专家知识得以有效表达,且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综上可看出,模糊集理论比较适合用来处理电网故障诊断中继电保护动作的不确定性和故障信息的不完备性。文献[8]不仅引人了保护和断路器的动作信息,而且按额定值将遥测量进行模糊化用于故障诊断,为故障诊断的多信息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模糊集理论进行电网故障诊断也存在一些问题:像隶属度函数的选择无明确的标准、可维护性较差等。所以在电网故障诊断领域中,模糊集理论通常与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

2.7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是基于图论和严格的概率理论的一种不确定性知识表达和推理模型。目前贝叶斯网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网络的构造、学习、推理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它将因果知识和先验概率信息有机结合,使用概率理论来处理不同知识成分之间因条件相关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同时它能够有效的进行多源信息的表达和融合。

基于贝叶斯网络及其改进方法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9]能针对电网故障中存在的信息不完备和不确定性问题,建立完备和不完备信息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但该方法需要先验概率信息,给出的亦是故障概率,而且贝叶斯的训练复杂,从理论上讲,它是一个NP-complete问题,也就是说,对于现在的计算机是不可计算的。但是,对于某些应用,这个训练过程可以简化,并在计算上实现。

2.8 基于电网潮流分布特征法

基于电网潮流分布特征法[10]立足故障前后电网潮流分布特征的变化,借助支路开断分布因子,智能选择量测支路和量测数据,在线预生成故障模式库,供不断提取的潮流分布特征模式进行匹配,具有快速、准确、自适应智能诊断的特性。

此方法能自适应跟踪电网运行方式并动态选择量测对象和量测数据,在线分析电网潮流分布特征与网络结构变化的关系,以提取潮流分布特征与故障模式库中模式进行匹配来实现电网故障的在线诊断。文[10]中算例表明,此方法准确高效,具有在线自适应智能诊断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把握网络事态和正确应对事故的能力。

2.9 信息理论法

信息理论由Shannon于1948年首先提出,它从概率论出发,建立了信息熵、互信息等概念,比较科学地解决了概率信息的测度问题。目前,信息的统计定义已扩展到能够对非统计意义的信息予以度量。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电网故障诊断还可视为一个多信息融合[11]的过程。如何将保护和断路器的动作信息、遥测量信息、录波信息、历史统计信息及专家经验信息等多种信息加以有效综合利用,这些难题将来也许可借鉴多信息融合技术中的信号处理、参数优化、统计和模式识别等方法加以解决。

3.结论

本文介绍了电网故障诊断的意义及其各种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状况,为以后研究电网故障诊断的学者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现实的意义。

4.电网故障方法研究展望

电力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高维数、高度非线性的动态系统,而且有一系列比较特殊的物理特点,受其影响,电网的故障诊断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难点。目前,电网发生故障时候,故障信息反应为电气量、继电保护和开关量的异常变化。而事实表明:依靠单一信息往往不能满足诊断的性能要求,多源信息的异构特性,加上诊断中的不确定性,使综合利用多源信息以及信息融合非常困难,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还远远不够,所以信息融合技术方法研究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李春艳,陈洲,肖孟金等.西欧“11.4”大停电分析及对华中电网的启示[J].高电压技术, 2008,34(1):163-167.

郭创新,朱传柏,曹一家,等.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8):98-103.

陈玉林,陈允平,孙金莉等.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综述[J].中国电力,2006,39(5):27-31.

Angeli C.Online expert systems for fault diagnosis in technical processes[J].Expert Systems,2008(3):115-132.

CHEN E.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computing in intelligent alarm processing[A].Power industry Computer Application Conference[C].Seattle,USA:IEEE,1989.246-251.

刘志远,吕剑虹,陈来九.新型RBF神经网络及在热工过程建模中的应用[J]. 2002,22( 9):118-122.

刘育名,周全,唐捷,等.粗糙集理论提取配电网故障诊断规则的方法[J].高电压技术, 2006,32(8):97-99.

周明,任建文,李庚银等.基于模糊推理的分布式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24):33-36.

吴欣,郭创新,曹一家.基于贝叶斯网络及信息时序属性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3):14-16.

陈彬,于继来.基于电网潮流分布特征的在线故障智能诊断[J].电力系统自动

化,2007,31(16):29-34.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家苏步青 几何研究 教学设计

《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是语文阅读文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跨文本阅读的方法,以使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展开,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以从这篇阅读文章中体会到深刻的道理。

一、语文阅读课程采用跨文本的教学方法

要使小学生能够认真地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如果不对于课堂教学巧妙设计,是很难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小学生思维单纯,但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正处于活泼好动年龄段的他们,一切的事物都是新奇的。此时,如果对于小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开发,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小学的阅读课程的目的,是要提高读文识字的能力,通过各种感人的故事来净化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到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从而激发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努力学习的决心。采用跨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是与课文题材相关的文章搜集出来加以整理作为语文阅读课堂辅助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起小学生对于阅读课的兴趣。只有从心理上接受并形成认知,才能够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二、《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以苏步青童年的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场白

教师在对于《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展开教学之前,要以其童年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今天在讲课之前,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当小学生听到有故事可听的时候,很快地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洗耳恭听。教师看到小学生们已经准备好听故事了,就继续讲:“有一位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里贫穷,孩子众多,作为家里的次子,就要承担起家庭的担子。在他的童年时期,就是在各种劳作中度过的。但是,因为他每天几乎都会从私塾路过,听着教室里面朗朗的读书声,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跑到窗外,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渐渐地,他就入了迷,直到私塾内的小朋友已经放学回家了,他才回过神来,然后就扛起自己的割的草回家了。他非常珍惜可以在窗外听书的时光,并默默地将知识记了下来。三年过去了,父亲见这个孩子实在是喜欢读书,就把家里把大米省了下来,换一点钱让他去读书。从家到学校要走100里的路程,可是小孩子即使感觉辛苦也没有抱怨过,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

讲到这里,教师向听得入神的小学生提出问题:“请问哪位小朋友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此时,小学生会说出自己的答案。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如果偏离了课堂内容主题,教师要及时提醒:“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采用这种引导方式,可以让小学生独立思考,并积极而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思维。经过一步一步地启发,“苏步青”的名字终于浮出了水面。

(二)数学家苏步青在诗词歌赋方面的造诣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其数学成就是被世界学术界所公认的。尤其是对于微分几何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已经接近了世界水平,部分甚至超过了世界水平。苏步青的这些学术成就不仅与其成长的环境有关,更与其坚毅不拔的意志力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此时,教师将话锋一转:“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苏步青除了在数学研究上获得很高的成就,在其他方面呢?”

当小学生了解了苏步青的童年以及对于其后来数学研究的影响之后,听到教师提问了第二个问题,就会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提醒:“中国是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苏步青喜欢数学,却没有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此时小学生仍然没有正确的答案,教师则要进一步引导:“中国古人最擅长什么呢?”此时,答案就自然出来了:“诗词歌赋。”

教师讲解:“是的,苏步青善于数学,但是对于文学却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名著,都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了。‘三十年前在贵州,曾因奇异点生愁,如今老去申江日,喜见故人争上游。’ 这首小诗是苏步青在将《射影几何概论》(英文版)赠送给自己的学生的时候,题写在扉页上的。”

(三)有关苏步青趣闻

此部分已经接近课堂的尾声,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讲一讲苏步青的趣闻:“当苏步青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学生往往议论对多的就是他身上的补丁。这些补丁很有特点,都是一些几何图形。一些顽皮的学生不免会研究苏老师身上的几何图形,竟然还会发现‘螺旋形曲线’。”

当讲到这里的时候,小学生不免会露出笑容,教师接着讲:“苏步青白天授课,晚上就会在破庙的香案上进行自己的数学研究,《射影曲线概论》就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诞生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于《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的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了跨文本教学方式。通过将苏步青的故事进行延伸,并使这位数学家的故事更为贴近生活,使学生快速理解阅读文章的同时,能够从中感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参考文献: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6篇

汽车的出现使人类的交通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汽车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非常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工具,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和交通运输的时间。但是,汽车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竟高达25万人。

我国的交通事故基本上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并受社会经济状况影响,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五、六十年代为几百至几千人,70年展至1~2万人,1984年后事故死亡人数急剧上升,1991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腾飞,国家总体经济势力不断增强,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汽车等机动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拥有驾驶证的人数激增,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又急剧增长,成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经济发达国家从70年代以来,虽然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但是因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包括对人的安全教育,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受伤人数持续增加。随着驾驶员和行人行为的改善,公路和车辆设计优化以及交通法规的完善,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保持下去。

二、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交通事故的增加不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汽车等财产损失以及对事故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影响社会安定、政府形象以及公共秩序。

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过去机动车相对人口数量而言比重很小,交通事故量不多,有关交通等方面的法规还很不完善,机动车辆的车主主要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公有,无论责任的大小一般均有车辆所属单位承担费用;即使因赔偿发生纠纷,也依靠事故处理人员进行调解即可解决。

上述所有损失的纠纷金额求偿是现行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无法达到的,特别是关于心理和精神损失更是相当巨大,为此求助于民事诉讼或附加民事诉讼解决交通事故纠纷也将应运而生。

三、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机构

1.机构分类。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将是中国21世纪社会需要的新兴职业,交通事故鉴定专业人员的工作有很强的技术性,并且因为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发展历史短,目前可供使用的专业理论体系和方法还局限于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因此,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专业人员应是具有多学科性知识的综合型、知识型专门人才。

由于汽车保有量和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才形成对专业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人才的需求。当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专业人才的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一些专业人才就会把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其职业,从而形成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行业。一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形成一个行业,就将产生不同类型的从事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机构。

第一类机构将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一类的附属于公检法系统的专业机构,这种机构在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职业形成的初期,将作为主导地位而存在。在这类机构,有关法律方面的鉴定直接由司法部门自己的专业人员完成,但由于交通事故技术鉴定需要知识型和经验型的专家,有时需要聘请公检法系统以外的学者或工程师对某些特殊交通事故进行技术鉴定。例如,在北京、云南以及东北就有这样的一些专家和学者。

第二类机构将是由一些大学和汽车交通研究院所的专业人员成立的交通事故研究室(鉴定工作室)。由于大学和研究院所专业人员齐备和设备先进,所以,可接受公检法系统委托的有关技术难题进行鉴定,或为事故当事人进行技术咨询。而在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职业的发展初期,主要是接受前者的委托,从事交通事故有关工程方面的技术鉴定业务。在这种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员由必须法学、医学、心理学和工程技术专家组成,并且工程技术专家应占绝对多数。

2.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作为职业的前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能否形成行业或形成一个职业群体,极大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汽车的普及率、交通事故发展的严重程度、法律的完善程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与法律意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在我国已有逐渐发展的趋势,可能有如下因素。首先,随着汽车和交通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第三,警力及其技术力量的不足,无法应付如此众多的交通事故问题;第四,道路交通条件日趋复杂和汽车技术与交通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警察因业务繁忙而无法适应技术的发展;最后,因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失败而诉诸民事诉讼的数量逐年增加。基于这些因素,才有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社会需求。四、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业务范围

1.业务范围。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业务范围主要是从事与汽车和交通相关的检验、鉴定、咨询和指导等技术工作。显然,它包括三个业务领域,第一是汽车的质量监督与检验,在我国属于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的业务范围;第二是汽车技术性能检验,属于汽车诊断检测站的业务范围,第三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车损鉴定和伤残鉴定的业务范围清楚,并在我国已比较成熟。而与交通事故有关部门的事故技术鉴定却是各个学科的交叉边缘,目前在我国有所造诣并能够适应实际业务素质要求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

2.知识结构。在欧洲要求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从业者至少受过三年以上的高等教育,并依据相关规定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

按着职业的工作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机动车辆车损与评估,第二类是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所需要的知识也有所区别。

3.专业知识结构

法规方面,包括诉讼程序、司法鉴定的义务、司法鉴定的程序与内容、司法鉴定的依据等;技术鉴定的形式和程序,包括证据、辩护、辩论等;鉴定概论,包括定义、意义、目的、要求、基础、组成和形式、鉴定种类等;委托,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价值鉴定、鉴定证明等;汽车评估,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鉴定送达、鉴定检验、汽车检验鉴定;车损鉴定,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等;汽车性能鉴定。汽车技术性能鉴定、证明确认鉴定;特殊鉴定,如毛发鉴定、灯具鉴定、车锁鉴定、车胎鉴定、安全带鉴定、头盔鉴定等;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包括接受委托、询问、鉴定拟定、交通控制技术问题鉴定、视距鉴定、安全咨询、节能咨询、环保咨询、鉴定工作室等。

因此,从事汽车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专业人员,除了必须掌握理论力学、汽车理论、事故工程学、结构力学、汽车构造、道路工程学和交通工程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有心理学、医学(解剖学和外科学)、法学(交通法规学和痕迹学)的一般知识。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7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课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是长不了的。4.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悟出寓言的寓意,并且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谁来说一说《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第八课是一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学习第二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滥竽充数,大家一起读。

二、读悟课文,了解故事内涵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释题:通过查字典,谁来说说“滥”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谁“滥竽充数”?

2.出示自渎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自渎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句子、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划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写出词义。想一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

yú fèng lù mǐn sāi

吹 竽 俸 禄 齐 湣 王 腮 帮

指名读并正音,读准“湣”与“俸”。师领读后齐读词语。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 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充数的, 而又不被发现?(板书:混)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

①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

打听情况: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感到有机可乘 (外部环境)

跟随别人一起 蒙混进去 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 (本人心术不正)

②学生交流后,问:他是怎么混的?

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找出关键词“鼓着腮帮”、“按着竽眼”)

③混的结果: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俸禄”是什么?“居然”说明什么?

④谁来学学南郭先生的样子?指名学后大家学一学。

⑤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和别人拿一样多俸禄的南郭先生当时肯定很得意,你能用这种语气读好这一部分吗?读出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样子。

6.南郭先生一直混得这样幸福吗?他最后怎样?(板书“逃”)

①对于这个“逃”,读了文章,你有话要说吗?

②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呢?(逃的原因: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外部环境不适合“混”了)

③其他人为何没“逃”呢?

④想象南郭先生逃之前会有些什么表现?会想些什么?

⑤出示: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 )地溜走了

你能把“偷偷”换一个其他的词吗?

⑥“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不得不逃之夭夭,从他身上你明白些什么?

7.南郭先生一直滥竽充数,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并得出答案,重点理解寓意“没有真才实学而弄虚作假的人,最终总要败露的。”

8.拓展理解:在生活中“滥竽充数”有多重含义,看一看,下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含义?(学生讨论选择后交流。)

①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有才学的人群中欺骗别人;②比喻以假冒充真的,以次冒充好的; ③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的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

做买卖要按质论价,讲究信誉,不能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

黎城市场有一些经营者把烂鱼放到鲜鱼中滥竽充数以高价格卖出。( )

班长谦虚地说:“这次被评为文明班级,都是全体同学干出来的,我不过是滥竽充数,挂个空名而已。 ( )

不懂就不懂,不能在大伙儿里边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

9.你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滥竽充数”的事?

三、课外拓展

1.南郭先生在逃跑途中,他遇见了乐队的同行,同行会跟他说什么?

2.如果你见到了南郭先生,你想跟他说什么?

3.南郭先生离开了齐国,他失业了,该怎么办呢?同学们来帮他出出主意,好吗?以“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为题在小组内讨论。

4.交流。

5.总结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了《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明白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一定会暴露的。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使我们受到了启发教育,南郭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齐来读好这则故事,齐读课文。

四、作业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的南郭先生混在( )骗取报酬,后来( ),他只好( )逃走了。

2.南郭先生之所以逃走是因为( )。

《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二)续写故事: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让故事更生动)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8篇

《使数据有意义》系列手册共四部,其中第一部《“统计故事”写作指南》于2006年,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利用高超的写作技巧“使数据有意义”。在此,笔者结合该手册,和您探讨“统计故事”的写作技巧。

什么是统计故事

统计故事是区别于传统数据分析报告的一种新的统计信息传播形式,类似于新闻报道与统计报告的结合。新闻报道往往趣味丛生、引人入胜,而统计报告却时常由于晦涩的术语、冗杂的数据令读者望而生畏。而如果在传统的统计报告中应用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那么统计报告或许便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于是,统计故事便应运而生。

所谓统计故事,就是向大众讲述一个关于数据的故事。一个“统计故事”能够告诉读者报告中的事情、事件、地点、人物,有时甚至告诉读者事情的缘由以及其是如何发生的。通过讲述统计故事,读者能够在相对轻松的阅读中认识到最新统计数据的重要性及相关性,同时相比数据本身,读者更容易回想起故事中的观点。

通过讲述“统计故事”,统计机构不仅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公众了解一国的人口、社会、经济与文化,让统计指导百姓的生活;同时,大众也可以了解统计机构的工作与成果,这有益于统计机构获得大众的支持与信任,改善与大众的关系,并提升了统计研究成果的透明度。

因此,《使数据有意义》系列手册的编者强烈建议统计机构采用“统计故事”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信息。

如何写统计故事

在“统计故事”的创作中,首先应从数据中思考故事。作者应当分析、挖掘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思考数据的意义以及与大众生活的联系,并构思自己想传达的观点和主旨。事实上,如果你的故事能够让读者将数据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你的文章就变得更加有趣了。

“倒金字塔”很受用。在故事的结构上,应该模仿记者们的写作结构——“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在故事的开头先给出你的观点与结论,接着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依次给出要点。而传统的分析文章是在文章开头写出你想证明的论点,随后给出数据集,再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连串的结论。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文章,不仅省略了繁杂的推理,使文章阅读起来相对轻松,更让读者在一开始就了解到统计机构的新发现和新成果,同时媒体也更可能采用机构的统计报告。

标题应引人注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报刊杂志或是网站报道,读者大多首先浏览文章的标题,进而决定是否阅读下文。因此,统计故事的标题应当简短醒目,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编者给出标题的以下建议:信息量大;生动有趣;有报道价值;可以包含关键字,如自从(时间)新高或新低、新事物、第一次、一项纪录、一个持续的趋势;使你想要阅读整个故事,而不是吓走你;总结最重要的发现;简介文中的新发现,而并非仅仅介绍主旨。

首段极为重要。首段是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将读者带入故事中,同时还要概括数据的主要意义。不要尝试在首段中概括整个报告内容,也不必阐述你的假设、方法,而应该提出最重要和有趣的现象或结论。同时,首段应包含充分的信息,这样读者能够决定是否继续阅读,但首段又必须保持紧凑简短。一些作者认为首段不应超过5个句子。

采用可视化工具。我们常说,一图值千言。在统计故事中,当我们借助数据可视化工具将统计数字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时,读者便容易看懂和理解数据的含义了,甚至会有令人惊奇的发现。统计图可以把数据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比较和解释数据间的趋势、关系。但使用时应注意:要显现出数据点、尽量一个图反映一个研究结果、避免额外的信息以防出现“图表垃圾”、展示出视图的逻辑。统计表把杂乱的数据有条理地组织在一张简明的表格内,恰当地使用该工具可以大大减少文章中的数字个数,同时也无需讨论无关紧要的变量。数据地图是使空间数据可视化的高效工具。常用的地图有以下三类。等值线图:不同的地区根据所代表变量值的大小被涂上相同程度的阴影,然而只有比率型数据才适用于面量图;分布点地图:用点的位置和稠密来反映样本的分布和密度;比例符号图:适用于绝对值数据,用符号的位置和尺寸反映样本的分布和数目。

恰当处理数据。数据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能够高效清晰地传递信息,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作者在文章中处理数据的方法。编者提供一些处理数据的建议: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本月CPI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增长了0.5%的运输指数”,不如“较高的汽车保险费和航空票价推动了本月消费价格的上涨”;避免在括号中包含比例,如“据报道在2004年,年长的员工更有可能比年轻的工作人员做无薪家庭工作(12% VS 4%)”,不如“据报道在2004年,大约12%的年长员工做过无薪家庭工作,而在年轻员工中该比例只有4%”;注意百分比变动和比例变动的区别,一个百分比的变动和一个百分比例的变动是不同的,当你把数据表示成比例时,结果应该是百分点的变动而不是比例的变动,如“从2003年到2004年,劳动力中老年人的比例从15%变为20% ,这一比例上升了5%”,此表述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方法是“从2003年到2004年,劳动力中老年人的比例从15%变为20% ,增加了5个百分点”;将大数字减小到易于理解的水平:如“在去年2468亿美元的零售支出中,消费者在汽车及零件上消费了864亿美元,在食品饮料上消费了593亿美元”,不如“在去年每一百美元的零售支出中,消费者在汽车及零件上平均消费31美元,与此相比在食品饮料上的消费是23美元”。

统计故事无疑是一种统计信息传播的有效工具,但延伸看来,统计故事更是一种思维、一种观念。它体现出了统计机构应当肩负的职责——普及统计知识。统计机构、统计数据不应仅为官方、学界服务,更应当“降低姿态”,改革创新,吸引更多的“寻常百姓”关注统计数据、统计报告,进而让统计更好地服务大众的生活,让统计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故事教学法;探讨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66-02每个人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从故事中收获着感悟与成长。生活充满故事,生活离不开故事。那么故事教学法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是否适用,就此问题进行申而论之。

1.中职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

现在的诸多中职学生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并且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存在差异,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导致中职的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对中职数学的内容理解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对中职数学的数学定义、定理的接受程度普遍显示较差,与此同时,大部分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无从谈及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所以,随着数学深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越吃紧,学生就越反感、厌恶学习数学课程。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出现疲于应付考试,以求按时毕业,老师疲于应对学校的教学要求,以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目前,在中职学校,教学上以传统教学、讲授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为主,重视数学定义与定理的讲授,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案例等很少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本就薄弱的基础,加之教学方法的传统,自然课堂内容对学生而言无任何新意而言,无任何吸引力。综上,中职数学的课堂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对中职数学感兴趣,文章所谈的故事教学法成为一种新的尝试而成为一种可能。

2.故事教学法的理论根源

2.1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现代的科学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并且左脑与右脑各有不同的分工。大脑功能分工理论认为左脑善于处于处理抽象的事物、逻辑的推理、语言的辨析与学习、文字的处理、数字的分析、次序的整理等,右脑善于处理对颜色的感知、音乐的享受、想象能力的提升、多维度的空间感觉、平面的直觉、图形的处理等。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或者处理一件事情时,若想追求效率的提高,那就需要全脑的配合。数学学习中的"数形结合"的方法,强调"数"与"形"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

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结合到中职数学就是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发展右脑的平面直觉的材料,如故事情节和故事情境,进而引起相关兴趣的讨论与研究,引发学生的想象,这样就可以到达"数形"想结合的效果。有助于数学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2.2情景模拟教学理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者布朗曾这样讲到:"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根据这样理论,理想的教学应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角色的扮演来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在中职数学的课堂上,引入故事教学法,可使学生感到趣味性、实践性、身临其境,把抽象的逻辑定理变为具体的平面感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到达理性的思维和顿悟。

2.3新叙事理论。新叙事理论是文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经典与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的叙事学的反思,创新与超越。叙事理论是关于叙事的理论和系统的研究,它以不同形式存在。叙事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作用重要,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可以引用。一般认为那些重要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也是类似于故事的。

2.4教育文化理论。布鲁纳晚期的教育文化理论,阐释了布鲁纳早期"认知主义"的教育思想,布鲁纳晚期"文化主义"的教育思想,其核心以三个最重要的概念为基础,它们是:文化、心灵、教育。三者共同构成了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的基本框架。中职数学教师在数学的授课中可以以"故事"为媒介、操作手段来实施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必须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依据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数学史、文学作品等方面中取材,适当地进行创作,经过有效的编写与组织,然后由教师或同学声情并茂地、极富渲染地展现在课堂上。

3.故事教学法符合中职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素材的选取,要便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与可读性。"这是中职数学大纲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的阐述。

故事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学生对于中职数学的学习是人脑负责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中职数学教师辛苦的讲授,也不是学生被动的"题海战术"完成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故事可以提供情境认识,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感知,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对中职数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职数学的兴趣,让中职数学课堂中的沉闷、呆板远离我们。只有学生的兴趣被调动,数学中的抽象逻辑、定义、定理才有可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

4.故事教学法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4.1有效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中职学生在喜欢听故事的同时,而且还喜欢创作和演绎故事。就这使得故事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引入提供了可能性。中职数学教师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积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大家喜闻乐见的教学故事。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教学情境,在加之教育的生动语言艺术的表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数学家故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数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故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42-01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人文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文课程教学、实行文理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

一、现状: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一优遮百丑”;功利主义的社会现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往往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提出为人文素质培养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老师学生跟着高考走”的现状仍然难以改变。人文素质培养只能成为水中浮萍,好看但没有土壤。教育的一厢情愿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尴尬困境。教育不能机械分割。但现状是在社会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教育已经自然分割。学科界限明显学文不知理,学理不知礼。这种现状亟待改变。

二、改进:理礼相溶,数学课堂中的“人文导火线”

(一)学会生活,零用钱使用和时间分配函数化

函数是高中新教材必修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一大难点,在高考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处理函数教材的时候,我们可以使得它紧密联系生活,从中渗零用钱使用和时间分配等内容进去。例如,我们在讲函数最值问题和函数应用的时候,就可以引入零用钱使用和时间分配的问题。

首先,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去调查全校100位学生的零用钱的消费情况,另外一组去调查学校100位学生的课外时间的分配情况;然后,把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零用钱的使用情况和课外时间的分配情况;最后,开展专题的讨论课,运用函数的知识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际讨论,得出零用钱的使用的最合理的途径和课外时间的分配的最科学的方法。这样活动的开展和课程的开发,使得学生深入生活,关心生活,使得学生更加科学和合理得分配好自己的零用钱和课外的时间。对于他们养成节约金钱和珍惜时间,都起到了很大教育意义。最重要的是使得数学课堂联系了生活,使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运用和升华,使得沉闷的函数问题“热闹”了起来。

(二)学会审美,建筑空间美感的立体化

高中立体几何在高考试卷分值20分左右,是学生必争的分数,但是对于学生它是一个难题目,特别是女学生,高中立体几何的抽象性让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如果老师只是抽象地去讲立体几何,那是很闷的事情,很多情况下,老师讲了大半节课,结果学生什么也不知道,甚至更加糊涂了。为了使得立体几何学习起来更加形象生动,通常可以采用下面两个方法:方法一,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制造几何模型,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都让他们自己去做,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分成小组去完成,每个小组做个个几何模型;方法二,在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我们首先不要讲解课本的内容,而是介绍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建筑物,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深圳的小蛮腰﹑美国的白宫等建筑物,边介绍边放图片,然后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这些建筑物。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头有一个立体的意思,使得他们开始慢慢地学习着发挥想象,把平面的图形想象成立体的图象。通过这些建筑物的介绍,我们让学生从中体现到世界的美丽,感受到人类力量和智慧的伟大;老师通知数学知识的渗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美,然后我们中这美丽的氛围中引出我们的立体几何的新课,学生就学起来更加有兴趣了。最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设计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金字塔”或“鸟巢”,有了目标和动力,学生学习起来立体几何就更加用心和拼搏了,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三)学会感动,数学家的理想信念趣味化

列宁曾说:“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的感化力最强,很有说服力。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说:“事实上,对听众来说,以故事作为话题开端比理性的说服、线性思维更真实,因为它更容易抓住听众的心,并且听众从故事中已经找到了你想提供给读者的所有疑问的答案。举例来说,我在国会的数次成功表述,每次都离不开事先准备好的幽默、引用、和故事。”数学故事引入可以使得数学课趣味大增,人文元素大增。

笔者在讲授导数的时候,介绍了牛顿的故事,首先通过多媒体投影出牛顿的故事内容,然后分小组开始就这个故事进行讨论,老师在教师里头走动,参加不同小组的讨论。讨论了约十分钟,老师便叫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发言,小结刚才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感悟。

有一个小组的代表说道:“我们小组刚才讨论了牛顿的故事,我们一致认为他老人家实在太伟大了,他的精神使得我们很感动,很兴奋,很振奋,很鼓舞!我们觉得学习他,努力学习。我们小组的同学有些人从前不喜欢学习理科,特别是数学,现在看了牛顿的故事,我们大家都认为应该爱上数学了,应该好好学习数学!”

还有一个学生不是代表,但是他站起来说了一句话:“我决定向牛顿学习,将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话大家没有笑,而是默默地点头,因为他是班里头理科最好的同学,大家喜欢都相信他可以成功。

通过数学家故事的介绍,数学的魅力使学生痴迷,使得学生得到了思想的熏陶和理想的鼓舞!

总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理念,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堂,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数学教师在中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人文的元素,点燃“人文导火线”,就会收到意想不到地教学和教育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