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分层次教学论文

数学分层次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分层次教学高等数学教育论文

1创造条件,制定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计划

当决定在学校实行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实践教学的计划时,数理学院以院长为首的高数任课教师纷纷献计献策,制定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分层次教学计划.首先采取实验班的形式,选取某个专业作为实验班进行教学,当条件成熟,再慢慢推广普及全校.实验班我们选定新入学的13级机电学院过程控制专业4个班作为授课班级,分别由2位老师各担任2个班级的高等数学老师.其次制定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主要的实践方法分为以下几步:调研学生情况———制定标准———分层组班———分层教学———评价———互动调整———评价———互动调整———评价.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质,结合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分别对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对各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2学生层次的具体划分以及实际课堂教学工作

下面就如何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试谈如下.

2.1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分层次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面对的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朝气蓬勃的学生,由于他们家庭环境不一样,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情况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就会有所不同.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学生的知识基础、适应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所以根据这样特点,我们实行几个时间阶段推进分层次教学工作.在第一阶段刚开课第一个月内的高等数学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分班教学,而是一边通过课堂教学,一边和学生课后交流以及结合学生平时作业情况,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基础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再结合教学内容的安排,在学习过程中定期的安排课程测试,最后根据所评定的学业成绩,把学生分成2种类型,从而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以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这样确定的“层”可明确教师的教学方针和对策,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使得教学对象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2.2分层组班,合理自愿流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2个老师分别担任过控专业13级1,2班和3,4班的任课教师,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我们以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为参照,按照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即单变量极限内容授课结束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课程测试,所有考试流程均按照期末全校通考的程序一样遵守,严格的考试时间,教师的严格监考制度,严格的试卷评判标准,我们始终做到给出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的学习成绩.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新学期第一节课就事先告知学生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当快要考试的那段时间,学生们都很认真的复习准备,最后根据考试平均成绩,制定分层的标准,综合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第一次把过控专业13级学生4个班按照层次要求及班容量进行分层组成2班.一个班我们定位为A班,一个班定位为B班.这样可以把学习成绩相近、某些特征相似、需求相同的学生分在一层,教师可以根据每层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施教,有区别的帮助学生.这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想到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往往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调动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后续的实践教学中老师已深切感受到一些学生在通过这样的层次分班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但还有一点担忧就是若分班稍有不妥,有可能会给极个别学生带来自卑感,反而适得其反,为了树立每一位同学学习高等数学的自信心,我们一方面遵守分层的标准,一方面还是做到合理自愿流动.合理自愿流动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调整到相应层次的动态管理过程.分层教学阶段流动与平时流动相结合,在整整一年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多次类似的测试评定,A、B两个班的学生相继又进行不同层次的自愿流动.值得肯定的是4个班的学生始终是一个整体,在教学进度一致的情况下,合理自愿流动的分层教学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积极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两个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A班学生:掌握知识较好,教学内容在重基础、重收获的前提下,对A班学生综合性、理解性的习题要求要高一些,我们要求以优良成绩完成高等数学课的学习任务,具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课通用能力.B班学生:接受知识慢一些,我们放慢教学进度,在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分出层次,加强基础性知识的练习,要求以合格成绩完成高等数学课的学习任务,具备学习专业课的必备的文化基础课通用能力.这样通过在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层次班级的合理自愿的流动,使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全文阅读

数值分析课程分层次教学研究初探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过程,针对高校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提出数值分析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思考。目的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值分析;分层次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18-02

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学生间的水平差异相对加大,学习困难的学生人数相对增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传统课程教育所采用的三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学大纲、教材、考核方式统一,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跟不上。一个班里的学生基础相差较大时,这种“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学生就比较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数值分析课程是综合性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既有数学课程理论上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数值分析课程内在知识结构及理论系统性,决定了该课程教学应该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在数值分析知识链条中,不掌握前面基础知识和数值算法,就难以接受后面知识和算法。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差异大的问题,就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所谓的数值分析分层次教学,即在原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的条件下,通过分层次教学,充分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及考虑各层次人才数学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感兴趣和能发挥其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近年来分层次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被国内不少学者了解和重视。其中,有从宏观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的[1],也有从微观方面针对某些学科和课程进行研究的[2-5]。然而,针对数值分析这门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改革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在结合作者近两三年来的教学经验基础上,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对该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改革的一些积极探索。

一、数值分析课程的特点

数值分析是一门与计算机密切结合、实用性很强的数学课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运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及其理论。总的来说,这门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知识面跨度大。数值分析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跨度大。内容包括数值逼近、数值积分、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和迭代解法、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等,知识面涉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等众多课程的重要知识理论。学生必须在掌握好这几门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值分析。

2.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数值分析课程与其他数学基础课程强调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不同,数值分析课程更注重利用这些理论,构造适合计算机运行的数值方法去解决工程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

全文阅读

中职校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利弊

摘 要 中职校数学班内分层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利有弊,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发展,只有这样的教学改革才能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 职教 班内分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由江勇主持的课题“民族地区中职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课题从2011年9月始进入实质性研究,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2011级计算机、会计、农机三个专业八个班级的学生(其中4个班级是实验班另4个班级为实验对比班),课题研究是采用班内分层形式进行分层教学。现就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班内分层教学的利弊作浅析。

关于班内分层教学。所谓“班内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而对班内的学生进行分层、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分层进行评价等。具体做法是:(1)对班内学生进行分层。参加课题研究的江勇等4位数学教师各上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实验对比班。在开学初各位数学教师通过课堂练习、与学生交谈、新生入学数学摸底测验等方式对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进行摸底,然后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水平的情况下再将班内的学生分为A、B、C三种层次的小组,其中,A组由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占全班学生人数25%左右;B组学生数学水平次之,占全班学生人数50%左右;C组学生数学水平最差,占全班学生人数25%左右。另外,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分A、B、C三组内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既在某一时期,若某一学生学习进步较大就要及时调高一层次,反之就要及时调低一层次。(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于A、B、C三组的学生制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C组学生的教学目标:能理解并掌握数学相关的基本知识,会用公式计算,会解双基题就行了;B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则要求比C组高一个层次;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又比B组高一个层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还要分层备课、分层施教、分层设计课内外练习题、分层进行辅导等。(3)分层对学生进行评价。所谓分层评价是指对各层次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每一层次内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而数学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应该是整个学期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段考”、“期考”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班内分层教学优越性如下:(1)班内分层教学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班内分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学得好,“学困生”跟得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班内分层教学将会使学生学得更满意、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将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这些学生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或较好的,或一般的,都将能够在课堂中找到属于各自的学习活动并亲身融入其中,使得课堂内人人各有所得,各有提高,为每一学生的智力发展奠定的基础。(3)班内分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数学班内分层教学通常是通过一系列题组,把各章节内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各层次的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达到自然地掌握所要学的知识之目的。(4)班内分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思维。 班内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整堂课45分钟从始(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44页)至终A、B、C三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相当活跃的状态。对于B、C层次的中差生由于起点较低,容易入手,他们根据自己的层次解决问题比较容易,没有学习上的压力,部分学生还有余力解决更高层次的问题。故学习积极性高是肯定的。A层次的优等生在课堂中可以直接选择高难题,过去那种在数学课堂中“吃不饱”的现象不复存在,为他们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创造了条件。(5)班内分层教学将会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都将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学量的理论文章,预计教师们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参加培训等活动,将会丰富知识,开扩视野,对教学工作有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而且随着分层次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将会不再满足于已有的教学经验,而是更多地从学生认知规律、教学任务的特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自身特长的发挥等方面系统思考,周密设计教学方案。(6)班内分层教学将会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预计经过完整的研究周期,绝大多数参与研究的教师,将会了解项目研究的基本规程,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初步养成了“学习— 实践— 反思”的习惯。将会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将会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教师们撰写的教学经验和论文将会更具操作性。(7)班内分层教学将会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分层次教学实践将会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

班内分层教学有以下弊端:(1)班内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到合理恰当地分层难以把握。实施班内分层教学,不论是首次分层,还是今后的数次分层,如果分层不恰当,会让学生产生不平等的观念,认为教师歧视层次低的学生而宠爱层次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心里容易产生抵触现象。(2)班内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让学生曲解或误解教师的某些行为。班内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于这些区别对待很敏感,认为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要求和标准其实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的估计,使层次低的学生无所适从。(3)班内分层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让教师产生对低层次学生降低的要求错误思想。班内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避免“一刀切”、“齐步走”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通过教学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施班内分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对于低层次的分层目标定得过低,失去了分层教学的“统一达标”的主旨所在。

总之,在中职校内实施数学班内分层教学,利大于弊,只要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握好分寸,就一定会使这一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

全文阅读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方案初探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方案初探

概率统计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伴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的进程,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我们认为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因材施教势在必行,而分层次教学便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1 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步伐的加快,高校间的软、硬件实力差距加大,而特定高校内的专业设置、生源优劣也相去甚远。近年来这些差距在行业特色高校更加凸显,这也是我们尝试进行分层次教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目的是通过分层次教学,充分满足各专业各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素质的要求,深度挖掘学生潜能,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以笔者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以下简称为南信大),南信大是以大气科学为核心,理、工、管、文、经、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院校,气象类学科多年排名全国前三,而其他学科排名相对靠后,是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前些年的概率统计教学由于学时少等原因,常常采取“齐步走”的教学方法,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核要求,并未针对数学基础和专业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方法,这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够,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课程结束后很难达到特别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扩招等原因,高校新生素质呈下降趋势,在我校,在校学生其水平差异、层次差异也很明显,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3 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在调研相关兄弟院校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具体特点,我们对行业特色高校概率统计分层次教学方案有如下思考。

全文阅读

文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研究

摘要:文科院校的许多学生对高等数学是谈虎色变,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上好文科高等数学是每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文科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探讨了文科院校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制约其实行的因素。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67-02

文理交叉、文理渗透以及文理结合是新时期学科融合的主要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新时代人文社科专业的工作者应该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来指导工作。近年来,全国许多文科院校相继都开设了高等数学课程,这一新的举措正急切地催生着与之相关的教学探索和思考。为了推动文科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促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形成,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就文科院校高等数学的分级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科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

1.数学基础不扎实。文科院校所招生的学生中大部分为文科生,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本身就不好,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的过程中累积了太多的问题,缺乏高等数学学习的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数学能力。

2.课时安排少。高等数学的内容较多,不仅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和多元函数微积分,还包括了空间解析几何和常微分方程等内容,而在文科院校中虽然提高了对数学的要求但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较少,造成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再加上现行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信息少,使得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疲于赶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的应该精讲细讲的内容不能完全展开,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而理论上严密逻辑上严谨的要求更是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

3.内容抽象。高等数学的开篇就介绍任意小正数的概念,这是极限的雏形。再加上高等数学主要又是用极限的思想去研究函数,是通过一个无限的过程来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而这个无限的过程是有描述法进行抽象定义的。这对于文科院校的很多学生而言,由于本身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就不强,一下子就很难理解极限的基本思想,显得极其不适应。此外,高等数学中的导数和积分部分,主要是导数的定义和积分的几何意义,更强化了概念的抽象性。高等数学的这些抽象定义不仅影响到文科院校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全文阅读

公共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层教学改革与实施

摘要:本文根据西北民族大学公共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探讨了公共数学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层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公共数学;分层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96-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许多本科专业主要的一门公共数学课,在整个公共数学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基础地位,是核心基础课,也是进一步研究其他理工科专业课的出发点和基石。因此,如何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精髓、学以致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改革公共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长期值得探索的问题。

由于高校中不同的专业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是一个比较急迫的事情。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公共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设置现状为依据,探讨了公共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层教学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分层教学、分层考核、教学监控与反馈。

一、分层依据

西北民族大学的经管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近二十个专业中均开设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学生过关率不高、两级分化严重、课时紧张等诸多问题。

由西北民族大学公共数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看到,西北民族大学开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的专业比较复杂,所以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不同专业要求,将各专业划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每个教学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都不尽相同。

全文阅读

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高中学生在进行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篮球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2)篮球分层教学对学生运球上篮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3)篮球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篮的技能水平;(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提高;(5) 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在进行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中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3.9

1研究目的

面对篮球技术层次不同的学生如何进行篮球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是现阶段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为了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本文以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篮球模块教学为基础,就篮球模块课程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实践检验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与时间

研究对象: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

研究时间:2011.9――2012.6。

全文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层次教学路径

摘要:双语教育在新疆的全面展开,带来新疆各高校学生汉语文化素养的明显差异,使得专业课的分层次教学愈发必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各民族学生的差异,科学地划分层次,充分照顾其语言文化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图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双语教育;实施路径

2004年3月,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疆双语教学班随即大规模展开,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极大提高。2013年9月开始,大批少数民族学生以双语生的身份通过高考进入各高校,和汉族学生在一个班里共同学习专业知识,这就造成一个班里同时出现汉族、民考汉和双语三种类型学生的情况。由于录取时不同民族学生分数有一定差距,因此同一个班里的学生无论在汉语文化素养还是知识起点方面的差别非常明显。其中,汉族学生录取时分数最高,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双语生录取分数虽然不低,但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差,对汉语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民考汉学生录取分数最低,汉语水平虽然高,可知识起点却相对较低。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听专业课,极大地增添了老师授课的难度。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更需要学生扎实的汉语文化功底和人文素养,与理工科专业相比,这种教与学的困境更为突出。

一、专业课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现代分层次教学理论自1868年美国教育学家哈利斯提出,分层次教学的合理性首先是建立在差异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有差别地对待有差异的受教育者,对他们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次教育。“分层教学的对象是着眼于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事实上,这种对学生有等差的教学模式也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素质教育的精髓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且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1]公平理论是指受教育者与他同类的受教育者比较,是否在社会上获得同等的教育待遇。“但是现代分层次教学中的区别与等差,却正好显示出某种形式意义上的不公平现象。”[1]一直以来,分层次教学最让人们争议的就是在于这种教育策略与教育公平性原则的相互抵触,表面来看,把同一大层次的学生再划分为小层次来区别培养确有不公平之处,但是,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却正好是建构在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正如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所言:“最高层次的公平当然是教育结果的公平。不是人人都上一样的学校、一样的大学才叫做结果公平,而是指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2]那么,如何结合实际情况,从教育公平的视野中,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出发,让分层次教学找到正确的实现路径,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在中小学阶段始终没有停止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学生的水平差距也在扩大。在高校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随之展开,但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识课程上,但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却很少有研究者提出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并加以实践。其主要原因在于:相比较公共课而言,专业课学生人数较少,如果再划分层次分班授课,则教育成本投入过多,加上高校师资的匮乏,使得专业课程很难实施分层次教学,而且学生的专业水平差距并不明显,因此在高校专业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意义不大。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新疆各高校双语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在同一课堂上学生知识起点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相应的,考试成绩也呈现出两极分化,而且,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挂钩的奖、助学金的发放也进一步加深了这个矛盾,无法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分层次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推广就显得愈发必要,它不但能充分照顾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民汉学生的差异,易被学生接受。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层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在研究思路上,确立分层次教学的分层目标,准确定位各层次的教学任务

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汉语文化素养和知识起点的差异性,将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确定为基础目标,适用于低层次学生;将教学大纲中所有教学要求确定为终极层次目标,适用于中、高层次学生,目标分层由任课教师把握,与学生实际情况密切联系,既要顾及低层次学生,使之达到本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能满足高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根据这个思路,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班级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大一新生而言,除了考查不同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之外,还要考虑到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因此,分层次教学要分阶段推进,实行动态化管理。首先打乱免费师范生和非免师范生的原有班级划分,按照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和个人意愿分成三个层次不同班级分别授课,两个月后进行中期检查,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递进或降层,而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别授课,对教学内容也相应地分层设计,这样教学就更加具有针对性。

全文阅读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

摘要:从根本上来分析,分层教学其实是一种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不仅能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更能够每一个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获得提高。本文以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分层教学原则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 教学 探索

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学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个公民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笔者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作出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

分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发展,是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分层教学目标体系的设定是涉及同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来控制学生教学进程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为每一个学生都营造适合他们发展和个性的环境。从理论上来说,分层教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理论基础知识,这是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和导向。第二部分指的是分层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是保障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第三部分指的是教学目标的分层以及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的策略,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决定一个教学过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第四部分指的是综合的形成性评价系统,这个步骤和过程能够有效的调节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就国内而言,分层教学是一个新话题,但是也不能否认在春秋时期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是同这种教育主张如出一辙。在国外,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让包括差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顺利的发展。还有最优化教学理论、“发现学习”等都与分层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分层的运作过程

全文阅读

分层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由于生理发育和心理特性上的差异,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们对语文的爱好程度和语文知识的吸收能力也各不尽相同,这种群体差异给高中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而“分层次教学”则是一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机会、有助于提供学生语文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尝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95-02

一、“分层次教学”的主旨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主旨思想是:教师的“教”要考虑到学生“学”的特点,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学方法也应体现出差异。根据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群体,教学活动相应地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开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利用学生的差异,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心理学研究基础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至深、从现象透过本质、从具体深入到抽象、由单一发展到繁杂的过程。教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存在着高低差别,因此制定教学计划前必须要清楚人的认识规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