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学初中半期总结

数学初中半期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州市汉族学生性发育状况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学生性发育现状,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广州市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点校学生为样本,随机整群抽取中小学生4 320名,采用询问法进行调查,用半数年龄概率单位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广州市汉族男生首次遗精的半数年龄为14岁,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2.39岁;城市学生的性发育年龄早于乡村学生;与2000年比较,城乡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无明显变化,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提前了0.11岁,乡村女生提前了0.54岁。

结论 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年龄趋于稳定,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年龄呈提前趋势,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建议青春期性教育的学龄段应前移。

【关键词】 性发育;月经初潮;遗精;学生;汉族

【中图分类号】 R 339.35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24-02

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广州市于2005年9-11月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在体调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性发育状况进行了询问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全文阅读

初一自我总结100字

你们知道有关于初一自我总结应该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初一自我总结100字,欢迎阅读!

初一自我总结100字【1】

转眼成为一年三班的一员已半年多了。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ѧϰ,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

初一自我总结100字【2】

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回想自己小学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

初一自我总结100字【3】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我们也从幼稚无知中挣脱出来,增添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回忆起上学期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下学期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更紧张,而同学们的竞争会更激烈。

初一自我总结100字【4】

全文阅读

成本还原方法新探的论文

传统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本文认为,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应根据客观包含的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还原。 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结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

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

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

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

表1 单位:件

全文阅读

成本还原管理

摘要:传统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本文认为,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应根据客观包含的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还原。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结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期初在产品数量,则按比例负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或半成品)与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三个步骤分别为50%、60%、80%。某月的产量记录和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

表1单位:件

项目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100150120

本月投产400200300

本月完工350300350

月末在产品1505070

全文阅读

成本还原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传统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本文认为,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应根据客观包含的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还原。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结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期初在产品数量,则按比例负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或半成品)与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三个步骤分别为50%、60%、80%。某月的产量记录和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

表1单位:件

项目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100150120

本月投产400200300

本月完工350300350

月末在产品1505070

全文阅读

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费用分配率的探讨

摘要:成本计算中的平行结转分步法,本步骤生产费用合计数在广义在产品和最后完工产品之间分配,直观上不符合“谁收益,谁承担”的成本分配原则。本文详细论述了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费用分配率公式,并指出本步骤期初在产品某成本项目费用应是本步骤期初在产品该成本项目费用以及后续所有步骤期初在产品包含的该步骤该成本项目费用的合计数。

关键词:平行结转分步法 费用分配率 约当产量法

要正确理解并应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关键是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公式,公式是成本计算方法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成本计算中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将各生产步骤应计入相同产品成本的费用看作是产品成本的“份额”,所有的“份额”平行汇总后,得到完工产品的总成本。该方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较,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和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只平行计算各生产步骤中各成本项目在最终完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简化了成本的核算工作。虽然平行结转法的计算步骤和公式较少,但是体现“份额”理念的计算公式却相对较难理解。这个公式就是各步骤费用分配率计算公式,它直接关系到最后完工产品总成本是否正确。平行结转分步法中本步骤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法。本文就约当产量法在平行结转法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平行结转分步法公式和计算步骤简介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产品成本计算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计算各生产车间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其中首先计算某步骤月末的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公式为:

也就是说,某步骤完工半成品总产量等于最后步骤产成品耗用该步骤半成品数量加上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再加上该步骤已完工仍留在半成品库和转入以后各步骤但尚未最后完工的在产品(半成品)数量。

其次是计算某步骤完工半成品的生产总量,计算公式为:

全文阅读

成本还原方法新探

摘要:传统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本文认为,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应根据客观包含的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还原。 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结构;成本项目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 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 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期初在产品数量,则按比例负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或半成品)与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三个步骤分别为50%、60%、80%。某月的产量记录和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产量记录

表1 单位:件

项 目 一步骤 二步骤 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 100 150 120

本月投产 400 200 300

本月完工 350 300 350

月末在产品 150 50 70

全文阅读

中国经济放缓无悬念地方转型普遍陷入困惑期

在今年二季度行将结束之时,笔者穿行于贵州北部山区,所乘车辆行驶在临近收尾的杭瑞高速遵思段,只见建设工地上仍在争分夺秒。

在多山少田富矿的贵州,交通投资是地方发展的首要要素。今年前三月,贵州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领先。但是,当地的电力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冶金为代表的高耗能支柱企业经营形势严峻,贵州省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鼓励企业稳定生产,一直都在对企业实施用电补贴。

这似乎与当前中央政府调结构的精神不相符,但对于贵州这样的人均GDP最低省份来说,为稳住经济和社会局面,首先保证企业活下去的做法并不难理解,毕竟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据记者了解,内蒙古也有类似的用电扶持政策。

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教授表示,前几年全国的货币条件相对宽松,建设投资的力度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部经济增长很快。但在今年上半年“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年初制定的目标显得较高,没有充分预见到经济形势。

本报记者也从多个地方了解到,尽管目前各地“半年报”尚未正式出炉,但总体走势与今年一季度相差无几,许多中西部省份要完成今年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已是困难重重。

巴克莱银行针对当前中国中央政府的经济思路总结出了“克强经济学”的概念,可归结为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三大支柱。但事实上,中国政府也因此承受着不小的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二季度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几无悬念。尽管如此,政府近日多次强调“盘活存量资金”,依旧显示出对于大手笔刺激的谨慎。

经济放缓无悬念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在“7时代”徘徊,7.7%的增速并没有让外界过于惊讶。转入二季度,“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显示,来自国内外22家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7.5%,已经接近年度调控值。

全文阅读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约当总产量确定

一、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约当总产量的确定

(一)没有库存半成品当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本期所产为下期所耗情况下,计算约当总产量不必考虑库存半成品,但需要考虑后面步骤产品生产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的数量比例。

一是后面步骤产品生产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的数量比例1:1。约当总产量=产成品所耗用该步骤半成品的数量+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以后各步骤在产品数量

[例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依次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各生产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某月有关产量资料见表1:

分析:本例中,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本步所产即为下步所耗,因而没有库存半成品。约当总产量计算见表2:

二是后面步骤产品生产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的数量比例非1:1。约当总产量=产成品所耗用该步骤半成品的数量+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约当产量+以后各步骤在产品耗用该步骤半成品的数量。

[例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依次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第二步骤加工一件半成品耗用第一步骤半成品2个,第三步骤加工一件产成品耗用第二步骤半成品2个。各生产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某月有关产量资料见表3:

分析:本例中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100件,由于第二步骤加工一件半成品耗用第一步骤半成品2个,所以被第二步骤本月投产的50件产品完全耗用;后面同理。约当总产量计算见表4:

全文阅读

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反思中提高自己

摘要:本文以 “元素周期律”实际教学为例,按教学的进程,就教学反思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三个阶段谈些看法。

关键词:教学 反思 化学

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通过教学反思可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循环或重复,而是在不断提高和升华。教师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探索,在反思中改变自我,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地提高,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目前新课程正在全疆蓬勃进行,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通过一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我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就教学反思以“元素周期律”为例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教学前的前瞻性反思,提高教学分析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应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本节课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比较枯燥。根据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本节课课程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增强互动,避免枯燥的讲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等数据,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元素周期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课堂中又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师生互动的方法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达成教与学的目标。若能经过这种教学前的反思,那么形成的教学方案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也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元素周期律这节课三维目标方面有这样的设想,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其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结合元素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

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二、及时抓好教学中的调控性反思,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