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说课技巧论文

说课技巧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学技巧谈

语文教改一直走在教改的前沿,素质教育一直是我们现在提倡的话题。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需要技巧吗?我们带着问题出发去寻找答案。首先我们先去了解什么是技巧?

体育学说:技巧是一项古老的运动,技巧动作可追溯到大约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它也是古希腊、古罗马人庆贺节日时的一项表演活动。在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早在秦汉时期的杂技中,就有倒立、翻筋斗等技巧动作。盛行于汉代的杂技,后来又成了元代戏剧等文艺形式的表演手段。我国的技巧动作经以后的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训练方法,直到今天仍发挥着作用。1956年被列为我国正式竞赛项目。也就是说技巧是由独特方法训练出来的一种表现活动。

播音学说:技巧——内部技巧,主要是指让思想感情运动起来的方法。我们如何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仅仅需要我们很好地理解稿件,更要调动内心丰富的情感,并把稿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内在情感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情感运动起来,这种调动感情让情感运动起来的技巧就是内部技巧。这里告诉我们说技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辞海上说:①指工艺、文艺、体育等方面精巧的技能。《六韬·上贤》:“为雕文刻鏤,技巧华饰,而伤农事,王者必禁之。”《史记·货殖列传》:“於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 宋王安石 《吴长文新得颜公坏碑》诗:“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强方通神。” 清周亮工 《题许子韶画》:“夫气矜如賁育而技巧遂不及般输 ,世未之有。”老舍 《樱海集·牺牲》:“他好像一篇富于技巧的文章,正在使人要生厌的时候,来几句漂亮的。”② 指武艺。《汉书·艺文志》:“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宋·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养威严於将军之幕,角技巧於勇士之场。”③机巧;机变。 汉·陆贾 《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 汉·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以姑息为忠,以苟容为智,以技巧为材,以佞諛为美。”④指灵巧。

由以上种种解释我们得知,技巧是一种精巧的技能,我们语文教学需要精巧的技能吗?卢军的《钱梦龙:方格之内的圆融》一文中写道:“钱梦龙倡导和践行的‘三主三式导读法’无疑奠定了他在中学语文教学界实力派、技术派的地位,听过他课的人无不为他导得巧、问得妙、挖得深、讲得透而倾倒。但‘三主三式导读法’到底将语文教学引向何方,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这一教学法虽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包装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教法的范畴,还是几十年来语文教学重视基础、讲深讲透讲实的技巧化的翻版。”看来钱先生也用了技巧。由此可知,名师的语文教学仍是需要技巧的。

那么语文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技巧?备课技巧:怎样教每篇课文的技巧,怎样设计每课的进程的技巧,怎样确定重点难点,怎样确定三维目标。课堂教学技巧:导入技巧、提问技巧、组织课堂技巧、讨论技巧、板书技巧、激发学生思维的技巧、深化课堂技巧、吸引学生技巧、总结课堂技巧、重难点讲透技巧、知识点落实技巧、能力培养技巧。家庭作业技巧:分层次布置的技巧、难度控制技巧、培养能力技巧、知识点落实技巧。课外阅读技巧:怎样阅读才能出效果的技巧、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读懂读通名著的技巧、怎样阅读才能让学生从中汲取养料的技巧。语文活动技巧: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的技巧,如作文辅导、作文竞赛、参观活动、观看电影电视活动。让学生爱上语文的技巧: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的讲授与时代、社会、历史、学生自身有关系时,学生也会爱上语文;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师生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了。

其实教学本无法,只要努力找到你的特色你就会成功的,技巧只是你平时课堂上的一些灵活机动的做法,做对了就是技巧,做错了就是教训,只要我们努力做到少失误、多用智慧,各种技巧也就油然而生了。

有不少人反对语文教学讲技巧,用技巧。认为有了技巧就拙了,笨了,不巧了。试问,所谓流行的“杜郎口”“洋思教学模式”就不用技巧了吗?山西省新绛中学的高考升学率的提升不是改变教学方法,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步的吗?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就是技巧。老师一味傻教,没有技巧、不用技巧就正常吗?不少所谓专家根本就不会教课,做官坐久了,理论透了,实践没了,一阵扯一面红旗,一阵扯一面黄旗,自己变来变去,又一阵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就只好扯一面黑旗摇一摇了。失去科学实践考验的理论是虚无的,不可取的。

全文阅读

情感,是作文教学的基石

2010年10月,荆州市首届作文教学艺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松滋水湖畔召开。这是荆州语文教学界的盛事,也是全国作文教学界的盛事。会上,二百余位代表领略了六位教师的作文教学艺术,见证了两位年轻教研员的评课,更有幸聆听了王院长(荆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初中语文教研员)的学者式报告,获益匪浅。

然而,大会在评课过程中,却传达出一种危险的信号:作文教学,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活,不关情感什么事儿。

作文要不要情感?其实这是一个无须谈论的话题。作文当然需要情感,没有情感的作文是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千百年来,文学大师和评论家们早已无数次地证明和强调了这一点。

作文教学要不要情感?

先看六位执教者的课前引领或教学导入。松滋市陈老师通过对“聪”字的解读,激发学生自信,从而进入课题《让你的笔下美起来――扮靓作文语言》。监利县徐老师课前播放MTV《烛光里的妈妈》,并讲述关于母爱的故事,进入课题《感悟母爱――从细节开始》。石首市张老师也是在课前播放MTV《让爱住我家》,导入课题《详略处理要得当》。公安县刘老师更是在课前较长时间播放MTV《水美》,导入课题《给你的文章一个出彩点》。沙市区周老师执教《写作文要“折腾”》和洪湖市石老师执教《关注身边小事》,也有简短而富于激情的导入。可见,六位执教者都懂得这个道理:一堂课,没有情感的投入,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最起码,没有激情的导入,是不能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

再看六位执教者的作文教学过程。陈老师选取了七年级学生刚学过的《春》和《济南的冬天》中的优美语句,指导学生如何扮靓作文语言,并欣赏了一篇学生作文《春雪为我过生日》,激发学生当堂创作“ 为我过生日”。张老师先是举例《背影》片断和《家庭春晚》提纲分析,继而举例《妈妈的味道》和《轻轻掩门》指导,无一不是想激发学生的动情点。刘老师指导文章的“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时,也是基于学生的动情之点。石老师选取“校园晨景”进行指导,展现“给爸爸倒茶”“捐款”等图片,同样是基于学生的动情之点。可见,几位执教者都明白:作文指导,离不开对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遗憾的是,几位执教者却囿于作文指导要重在“指导”,是“技术”,而有意无意中淡化了情感的激发与牵引,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写作表现可以看出来。学生们的课堂写作基本上是为技法而写作,而忽略了写作中的情感因素,写出来的文章难以打动自己,更难打动听众。

有没有将写作技巧与情感激发完美结合的课例呢?看看徐老师的作文指导过程。徐老师先是深情讲述自己记忆深刻的母爱细节,并引导学生回忆,说出自己记忆深刻的母爱细节。学生们纷纷陷入沉思,在徐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们开始大胆讲述。之后,徐老师带领同学们赏读作家史铁生回忆母亲的经典散文《秋天的怀念》,探讨细节写作技法。又反面举例分析,让学生懂得:没有情感的细节是乏味的细节,是毫无意义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徐老师让学生进行片断写作,以“亲爱的妈妈:我深深地记得……”开头,写一个关于母爱的细节。由于有了足够的情感铺垫和激发,加之有了具体面明确的关于“细节”的指导,学生们纷纷落笔,课堂上生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动的母爱细节。徐老师趁热打铁,展示了自己的下水文《妈妈,我爱您》。文中的细节和所抒发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徐老师让学生比较了老师的下水文和同学们所写细节的异同,明确指出:写感恩家书,不仅要描写细节,还要抒发自己的真情,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恩之情。随后,徐老师让同学们在事先下发的制作精美的感恩卡片上,写一份完整的感恩家书。学生们在课堂上积聚的情感终于有了爆发点,又有了教师的下水文引路,于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即生成了一篇篇高质量的感恩家书。交流展现过程中,诉者哽咽,听者动容。最后,徐老师回归课堂,进行课堂小结,指出细节描写不仅仅适用于表现母爱,也适合于一切记叙类文章中,当然,细节描写一定要有真情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感动自己同时也感动他人的美文。这样,一节将写作技巧与情感激发完美结合的写作指导课,在学生和听课老师长时间的掌声中谢幕。

然而,在之后的评课会上,有评论者强调,“作文教学的重心在于作文技巧的指导”,而徐老师的课“过于煽情”。大会最终选择了由“(写作)技巧指导得法,《(作文)学案》运用灵活”的张老师代表荆州市参加湖北省作文教学大赛。值得肯定的是,张老师的课堂,写作技巧指导循序渐进,让学生明明白白地掌握了详略的“处理”、“写法”与“力度”,其作文技巧指导是得法的。每一次指导之后,教师都让学生在所给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详略技巧的练习,学生实实在在地领会了作文详略地技巧。用评课者的话说,张老师的课“最好地利用了《(初中同步作文)学案》”。但遗憾的是,张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技巧训练有余,而情感表现不力。学生当堂生成的文字,仅限于补充完善教者准备的教学材料,却没有学生自己情感的表达。学生生成的是精巧的文字,却也是苍白的、缺乏生命力的文字。虽然,连王院长也说所推荐的课“未必是最好的一节课”,但大会的结果无疑是在告诉与会的老师们,作文教学中,写作技巧才是最重要的,指导好了写作技巧,就会让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

全文阅读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突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所以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现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改革热潮。用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是最恰当不过了。特别是“杜郎口”旋风像一声惊雷一样震撼了南粤大地,同时也让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梅州―――这块崇文重教的客都圣地也不甘落后的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

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并且观摩学习了很多同行们的课堂教学。各位同行们各施其长,各展其能,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堂教学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使我耳目一新,学到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技巧,真有“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的感觉,确确实实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精彩,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惊奇!有些同行们的课件制作的很精美;有些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涨;有些课堂学生的展示很到位,老师的点评也很精彩,非常值得自己学习。但是也有的上完一节课下来却不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知识,把握住什么东西。有时听完课我也会随机问学生这些问题,发现有好大的一部分学生是不能准确回答的。所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越来越认识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管形式是如何多样,方法是如何的多变,最终的教学目的都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中心内容、思想情感、方法技巧”这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中心内容”的突出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管学习的是哪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中心内容,而我们所进行的每一节课也有不同的中心内容。所以我认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中心内容”突出。也即是说每一个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使你的教学中心内容突出,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一节课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以及听了老师的点评后,明白本节课学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和积累!

比如说在教学《范进中举》的人物分析时,要注意做到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归纳这个中心内容的突出。先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对范进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自主学习,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合作探究,明白课文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归纳人物形象的方面是怎样开展的,用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形象依据在哪,人物形象是怎样刻画的栩栩如生的。只有让学生充分把握了这些中心内容以后,从而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后,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在本节课中我学会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和人物形象的归纳这个中心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才会把掌握到的知识进一步扩展迁移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预期目的。

2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思想情感”的突出问题

我们日常接触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作家不同的作品也会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思想情感”的突出问题。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主要是通过自己对父亲背影的回忆,用父亲为我做的几件小事来刻画父亲的背影以及对我的心灵震撼,展现了父子情深这个情感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父子情深”这个思想情感的主题。例如:父亲送别“我”为我买橘子的段落中,从描述父亲的背影和动作的词语去体会父亲深爱儿子的情感;而描写“我”的四次流泪的情节却是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挚爱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这种情感,只有让学生充分感悟了这种情感的魅力,他才会推己及人,把感受到的情感熏陶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在对待父母以及其他长辈方面的情感方面才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全文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摘要]课堂提问是以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本文基于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运用的现状,着重介绍了提问循序渐进善于运用提问技巧、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注重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师生提问互动等相关策略及具体应用,希望相关人员加以借鉴和思考,巧妙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提问技巧,并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提升提问艺术,让学生寓学于疑,寓学于问,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的运用问题

尽管提问技巧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运用,但仍然存在问题设置不合理缺乏拓展拔高空间、设疑不灵活学生兴趣不高、缺少师生双向提问互动的现象。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员做出探讨研究,采取适当的解决办法,努力从各方面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1、问题设置不合理,缺乏拓展拔高空间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句话道明了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却常常会出现教师为提问而提问,所提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要么是偏于容易,要么是过于复杂,简单的学生回答时思索能力锻炼不足,复杂的学生回答不出来打消了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不到重点,也缺乏拓展拔高空间,提问所起到的效果也只是事倍功半。

2、课堂提问题目不灵活新颖,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很多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提问的问题不灵活,缺乏新颖性。有的老师喜欢以一些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问题设置给学生,例如文章讲解必谈“中心思想”,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外有的老师也常常以判断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对不对”“是不是”是这种问题的惯常用语,这种答案已经在问题中表明的提问形式思考价值不高,对学生也没有多大吸引力。

全文阅读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摘要】与其说课堂提问是一门技术,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精巧的提问设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提问的技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重在讨论中学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方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生学会知识、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提问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提问的技巧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笔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观察就课堂提问的技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课堂提出的问题,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在开课之前,除了要钻研教材,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目标外,还要在师生互动环节的提问上做通盘的考虑,既要考虑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成问题,又要做到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衔接,一定的梯度,使整节课浑然一体,扣住学生的心弦。

2.课堂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

语文课中运用最多的提问词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用好这些词语还有一些讲究。一般来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这应该说是课堂提问的总原则。因为问题一大,学生感到无从回答,不知从何答起。学生有了惧怕心理,课堂气氛当然活跃不起来。这样就影响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全文阅读

浅析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

【摘 要】作为一个专业的舞蹈演员,技巧训练对于提高舞者的专业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民族民间舞蹈又是中国舞蹈的重要部分,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平时的训练中,除了学习民间舞的基本动律、风格特征、舞蹈表演之外,技巧的训练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同样很重要。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往往会借助于一定的旋转、道具、腰功等各种技巧,能更好地表达出民族民间舞蹈中的精髓,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本文主要通过以往的各种舞蹈比赛,简单介绍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技与情之间的联系。希望能让大家在今后的舞蹈训练中更加得心应手,专业上有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技巧训练;民族民间舞蹈;重要性;技与情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23-02

一、技巧训练对于舞蹈的重要性

技术技巧对于舞蹈专业者来说一点都不陌生,通俗来讲,也就是我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开软度、各种跳转翻技巧,以及耐力与弹跳训练,这些往往与基训挂钩。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呢?因为这些对于舞蹈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就拿中专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都很小,中专的学制一般是4年或5年。当他们进入到中专学校进行专业的舞蹈训练时,首先第一步是解决他们开软度的问题,至少在前三年是很重要的。在技术技巧课的课上,他们要学会各种高难度技巧,为后面的民间舞、剧目课打下基础,只有身体活泛了,才能更好地掌握舞蹈表演。如果一进校就让他们接触民间舞、排练课、古典舞等课程,因为年龄小,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像大人那样深刻,往往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们也会吃不消,丧失对舞蹈的兴趣。

因本科教学与中专教学重难点不一样,与中专教学相比,本科舞蹈专业的教学就会显得轻松很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于舞蹈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技术技巧、民间舞上起课来会很容易。就拿西北民族大学的课程来说,技术技巧课只在大一期间开设一年的课程,更多的是贯穿于基训课当中,或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不得不说,无论是中专还是本科教学,技巧的训练都不能省略,是我们学习舞蹈的基础,是一个专业舞者综合能力的表现。

二、从舞蹈比赛看技巧与民族民间舞蹈

被我们熟知的舞蹈比赛,莫过于“桃李杯”、“荷花奖”、“CCTV舞蹈大赛”,这是每一个舞者梦想的殿堂。就拿曾经的“桃李杯”来说,舞蹈技巧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在“桃李杯”比赛中,除了剧目展示以外,还有知识问答、抽题即兴以及技术技巧展示环节,是一个考验舞者综合能力的比赛。每次一到技巧展示环节,全场气氛都异常兴奋,就连荧屏外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怀着紧张的心情,当表演者完成得很完美时,掌声就会不由自主地响起来,这就是舞蹈技巧的魅力。

全文阅读

初中叙事文写作“层级式”技巧训练的策略研究

摘 要: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初中作文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并基于写作技巧训练,从初一至初三,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采用读写中借鉴升级、教学模式中专练升格、综合运用中优化升华的层级式上升策略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技巧;层级式作文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

作文素质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质之一。然而,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缺乏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指导,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极少有层级式的训练,学生大多不喜欢作文,教师大多不喜欢作文教学,写作教学成为制约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瓶颈。

(一)关于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情况的现状调查

被调查者:校语文教师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法

样本量:14份

全文阅读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与任务设计

摘要: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然而,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于注重以技能为主的语言学习,忽视以内容为主的思维训练;教学内容单一枯燥;阅读技巧光说不练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阅读教学应遵循的两项原则: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并重;阅读技巧和信息获取并存;并由此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设计实现这两项原则。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技能;思维能力;阅读技巧;任务设计

作者简介:郑秋芳(1976-),女,江西玉山人,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上海20008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50-02

一、概述

大学英语阅读是低年级大学英语课程的重头戏,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每周都有近4~6个课时。然而,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笔者曾对某任教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提出的意见是“枯燥无味,希望能更加生动有趣”。而蔡基刚老师(2010:57)在2009年进行的全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也显示,80.6%的学生认为大学综合英语(即过去的“精读”课)并没有让他们学到什么。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之余也发人深省。英语阅读课究竟该如何上?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法应用广泛,教师强调语言学习、语法讲解。后来逐渐出现了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各种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包括合作理论、图式理论、篇章教学法等。然而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如“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和程式化”;(殷怡岚,2008)过于重视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的培养”;(张萍,2006)“对课文的过分依赖无法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意义,阅读技巧难以得到训练,也很难达到阅读上的流利”。(周启加,1998)综合起来,这些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类:重语言学习轻思维培养;重阅读技巧轻内容理解;阅读技巧重理论轻实践,光说不练,同时缺乏有效的阅读任务作为检验工具。

综合以上问题,本文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及相应的阅读任务设计,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的思考。

全文阅读

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训练写作

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常说:“作文即做人。”真诚地抒写美好的情感,可以陶冶情怀,培养宽容心、责任感、自我反省精神……因此,进行科学的作文教学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可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力指导,努力寻求写作技巧,重点关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然后费神批改,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文笔苍白,软弱无力。想想原因,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颠倒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本末关系,这也使作文教学举步维艰,几乎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课堂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朱光潜先生在《谈谈写作》中说:“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们可以传授,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知识,它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这实在是肺俯之言。学生作文往往从模仿开始,模仿的对象就是我们学习的或读过的文章,一篇优秀的文章,我们可以模仿其结构,模仿其立意、遣词造句、修辞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课堂讲析、反复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作文训练的写作要求,只有将课文阅读教学这股源源不断的“活水”,引进作文教学之中,学生作文才能水到渠成。

现在总有一些有些老师、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孩子年级升的越高语文能力就越差,书念的越久反而越不会写作文了。思考这个现象,原因可能很多,但至少语文课堂教学是不能摆脱干系的。我们不能否认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学生诸多创作的源泉,但我们的孩子们太可怜了,学生生活的圈子很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去亲近大自然,感受沸腾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高中生,面对升学压力,一切的户外生活都被家长堵在学校之外,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上,课堂成为学生大部分信息的来源,如果我们教师引导再不够,学生学习语文的收获就很有限了,久而久之,语文写作能力的发展就将被搁浅。

高中学生学业负担沉重,进行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而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可以每天接触中华文化的精华――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资源,借助语文教材来弥补学生生活圈子的有限这个问题显然是一条较为现实的捷径。语文教材和读本中的文章多为名篇佳作,且体裁丰富,如果通过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的学习,从中总结出写作的理论知识,然后把课文学习和学生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教材本身就可以告诉学生作文的道理和方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在课文学习中加以联系、运用,引导学生在理解、体会课文思想内涵的同时,也要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把名篇佳作当作写作的例子来学,通过名篇佳作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和提示。

为了让学生养成下笔为文前先理清思路的良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结构技巧,可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进行写作思路具体化分析、训练,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具体规范。

以课文为范本,教会学生学习不同的文体的常用写作思路。同时教会学生常见的结构技巧,如建立线索、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巧下伏笔等等。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毫无起伏的文章是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的。写作要讲究技巧,讲究方法,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把文章装扮得花枝招展,引人注目。然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懂得使用技巧和方法,因此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引导工作。我们可以在进行课文分析时,分析到写作技巧,就要求学生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创作。例如,学习《剃光头发微》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就要求学生使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说明一个道理;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的比喻论证就要求学生当堂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做人不应轻言放弃”这一道理;学习《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第二段介绍郭的种树本领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就要求学生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绘让自己最感动的一个情节。

全文阅读

我眼中的教材及其使用

著名特级教师刘晓军先生转给我一条短信,说是人教社近期召开教学资源研讨会,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就感兴趣的问题提交书面材料,问题包括:1.人教版课标教材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请举例说明。针对这些问题,您有哪些具体建议?2.课后题和语文园地该怎样体现语言文字运用?怎样体现与生活的联系?请提供至少三个活动设计加以说明。3.对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编排有什么具体建议?请提供至少三个话题及设计案例。4.高年级的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在内容和编排上可以做哪些改进?5.目前的教师教学用书存在哪些不足?请提出具体建议。6.目前的学生练习册应该怎样改进?请提出具体建议。

一、语文教材与食材

我的第一反应是“教材”是什么?进而又想到“建材”“食材”等词。教材像建材,更像食材。食材指制作食物时所需要使用的原料,如黄瓜、白菜、牛肉、桂圆……食材可根据不同的特性分成不同的类别,如素类食材、肉类食材;寒性食材、热性食材;绿色食材、非转基因食材……我想,好的教材应该像好的建材一般,能筑起一道道亮丽风景,而非豆腐渣工程;像食材一般,能烹制一道道美味佳肴,而非味同嚼蜡。“筑起”“烹制”意味着不是直接呈现出现成的成品,它需要自己动脑、动手去尝试、去实践。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要谈的主要还是指通常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

倘若教材真是食材,那么教材的编者是直接把美食呈现给师生呢?还是仅仅呈现一堆材料或者半成品?或许应该兼而有之吧。笔者认为应该是用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引起学生的食欲,让学生大快朵颐后回味无穷,然后再给出做这种美食的方法及材料,让学生试着自己做。也就是说教材不仅仅是把一道道美食或喂或灌或填给学生,而更要让学生用这些材料练就深厚的厨艺基本功,用这些材料学会做各种美食的绝技。若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出许多语文神厨、语文美食家,岂不快哉!当然,这期间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然而,其中有这么几个困难:

一是菜系各不同。像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等菜系林立一样,语文也是流派纷呈,情感派、导读派、思维派、管理派、语感派、大语文教学派……面对同一教材,不同门派烹制“美食”的方法各不相同,烹制出来的美食也就不同。这就好比“豆”这种食材,可以直接煮着吃、炒着吃、油煎着吃、磨成豆面吃,也可以加工成毛豆腐,成为著名的徽菜;加工成酿豆腐,成为著名的客家菜;还可以加工成豆花(又称豆腐脑、豆腐花)、麻婆豆腐、臭豆腐、干豆腐、豆腐皮、冻豆腐……这些食品自然色香味也各异。同一篇课文同一首诗,不同流派来上,效果也就各异,如果殊途同归,万变不离本册本单元语文的“宗”也就罢了,怕只怕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或者各执一端,只得语文教材中之树木,未得其森林。

二是众口很难调。就现在我国的这几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而言,大同小异,想满足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学子的胃口,实在众口难调。吃惯了川味的,未必喜欢粤菜,甚至会觉得难吃死了。除非遇到“缺衣少食”者,教材无论提供什么味的语文食材,也会饥不择食。倘若遇到“丰衣足食”者,尝遍天下美食,可能就会对教材中的语文食材进行挑剔。再倘若遇到食欲不佳者,本就对语文没胃口,可能就会对教材中的语文食材非常厌恶。又倘若遇到偏食者,或喜欢婉约的、或喜欢豪放的、或喜欢简洁明快的、或喜欢瑰丽想象的……尽管我们有诗意语文、情景语文、情智语文、激情语文、简单语文、简约语文、本色语文、绿色语文、文化语文等应对之,恐也难以满足众多的口味。

三是厨艺有高下。各种语文流派中的教师之“厨艺”是有高下的。名师就好比名厨,无论什么样的“食材”到了其手中都能烹制出美食。然而,名师就好像名厨一样,是不可多见的。大多数普通教师的“厨艺”还是欠火候的,并不能把教材提供的所有语文食材烹制成各色美味佳肴。能烧几个拿手的家常菜者倒是不少,也就程咬金的那几板斧而已。所以,常常会看到无论什么样的课文,要么“一讲到底”,要么“满堂问”,要么“满堂灌”,要么“反复练”,要么“填鸭式”,要么“放羊式”,翻来覆去都是这几种上法。更有蹩脚“厨师”,做出的菜,要么糊了,要么淡了,要么只剩咸味了,要么就是一锅粥、大杂烩,或中看不中吃,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白白糟踏了许多语文食材!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