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教学

书法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法及书法教学随想

书法学习,重在于悟:悟道理、悟规律、悟方法。练功力只有和悟道理、悟规律、悟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成就大家。

最早的书法大家,向谁临帖?所以,学书者虽然要向帖学习,但不应拘泥于帖,迷信于帖。要知道,总以帖为据,就是写的如帖一模一样,也超不过帖。亦步亦趋,步人后尘者,只能吃前行者荡起的灰尘。

对于书法的品评,是否优劣,不应当随意妄下结论,尤其不能以是否入体加以衡量。因为,字体是人为的,只要大众接受,就应当也可以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所以,评字以入不入体作标准,实在是教条主义。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就像同一样东西,有人喜欢得不得了,有人却非常不认同一样,就是已成定论的书法大家,也会有人不认同,这是正常现象,所以,评价书法作品,也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做尺度,要以大众的认可程度和书者本身的功力为依据。

有人说字形或笔画重复不得,如果重复了,是犯了所谓的大忌,其实并不全然。语法修辞上有排比之说,书法借用,不是不可以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永遇乐》词句)——谁能说重复的不合适?重复的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美。

动辄以临帖多少显示学问,动辄抬出师从某某助威吓人,乃书界两大弊端也。向老师学习,以能者为师极其重要,向帖学习很必要,但不能因此作为炫耀的资本,甚至非议自学成才、探索创新者。其实,是否举足轻重,皆在于自我水平和对于事业的贡献,无师自通者和积极创新的人,是更应注重的天才和人才,书法也不应例外。

摹帖出来的学生,创新精神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甚至非常严重的消磨,不肯创新的人,所谓的学问,大都是跟在古人后头拾牙垢。这样教书法,是贻误人才,是犯罪。

欣赏书法,要看整体,局部之巧,不足为评。

简体入书,是与时俱进。繁体字写出来好看,且有前人之帖为本,因此容易,所以教学书法者,大多沿袭成习;学习书法者,约定俗成。不管距离时代多远,依然自我陶醉在其中。其结果,只能使书法距离时代和大众越来越远。这个现象是书法事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实在是到了应当改革的时候了。

全文阅读

谈小学书法教学

摘 要: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博大精深和意趣高雅的魅力而源远流长,社会各界的书法活动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却被无端的冷落,甚至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如何有效的引导小学生学习书法,使书法艺术得到继承并弘扬,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书法教学;困境;对策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已不被中小学生重视。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小学书法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国的书法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没有对学生进行整体的书法教学,书法和写字的概念模糊,把书法教学和写字教学混为一谈,把写字课可当作书法课上,把书法课当作写字课上。有时甚至把书法课让位给其他课,种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书法教学,使书法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而书法就是这当中的“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书法教学的重要性。这里,谈一谈我对书法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一、目前我国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

1. 师资力量不足。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直接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供给不足,现有的书法教师基本上是由语文教师担任,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书法教师,书法教师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书法教学举步维艰。

2. 缺乏正确认识。

全文阅读

书法课教学哲学

一、激发兴趣——上好书法课的前提

兴趣是行动的动力。初学者有的会认为书法课就是练练字,简单易学;有的可能觉得书法枯燥乏味,不愿学习。教师要动用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发出来。

首先,古今书法家学书事例是诱导良方。大书法家王羲之,其《兰亭序》“得其自然,兼具众美”,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法史上关于他的故事也非常多。当时的王氏家族不仅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而且有着高度的文化艺术素养。其父、伯父、叔父皆以书画鸣世,姑母卫夫人创“永”字八法,这为王羲之学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历代书法讲究立品为先,王羲之不仅字写得好,而且人品也好,其社会评议相当高,连李世民都爱之称其“尽善尽美”。正是人格、天才、学养加勤奋造就了书圣王羲之。这人格所包容的风貌、气质、情感、个性等,都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沉淀和升华。文化塑造了人,人把化为自己血肉生命的文化挥写成字,这些也就是字外功夫。这些学书故事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讲授汉字的形成演变,结体规律与单纯写字的区别。书法具有欣赏和实用的功能,它不仅实用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中国文字多象形会意,是能“画”出的字,这一点英文无法比拟。如“马”字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匹活灵活现的小马的写照,而到了西周晚期演化成了“马”,书法虽不是习字,在现代社会中却承担着写好字的任务。强调文字是人们交际、交流、储藏信息的工具,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表露,字如其人,写好字是现代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书法课必要性、重要性的认知。

再次,在教学中采取碑帖赏读、参观书展、习作赏评等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旷世奇才坡,在政治、文学、绘画上成就都很高,在书法史上更是位居宋四家之首,他的《寒食帖》用笔顿挫沉郁,结体紧密内敛,开头字迹较小,运笔清缓有节制,而后随感情波澜起伏,字逐渐变大,纵笔疾徐、粗细、跳荡不已,直至“哭涂穷死”四字,情到高潮,“应吹不起”在平静中蕴含了绝望悲愤。碑帖赏读能非常有效地提高眼力,同时参观书展更为直观,现场感受体会更深。习作赏评就更深一步地让学生身心体会到书法的真谛,可谓“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是生命的流程和形态。在新生上第一次课时,让他们写一篇字作为底子,过一段时间后,让他们比较这期间字的变化,不难发现其中的进步,有的学生悟性好,通过刻苦练习,成果更为显著。

二、临摹——书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学习书法,必从临摹入手。而临摹,需做到这样二字:“临”和“出”。临——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带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出——即从所临碑帖所继承的传统中跳出来,初学当从一种碑帖入手,然后由渊至博,遍临诸家,一直到有自己的面目。所以这个“出”它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继承过程中对符合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洽;同时也是对不符合的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和形式的抛弃。

临摹的四个方式——心临、实临、选临、背临。

全文阅读

大学生书法教学

一、书法教育与人品素质教育

清末书家杨守敬说:“学习书法,一务品高,二求学富,三须艺娴。”“品高”也就是品德高尚。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或超迈或流俗,归根结底取决于书家品格的高下。古往今来,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家都是以品高而书传后世的。所以宋代黄庭坚说:“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具体说来,书法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能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资料表明,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更是将文字的艺术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著名的抽象派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倘若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将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我的书法来写我的画。”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之林深广久远的影响,足以使国人骄傲自豪。学习书法,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日久必然提高对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激情。

其次,能培养自励坚强的意志。历史上许多书法家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一不是刻苦自励、勤奋好学、精于笔墨的结果,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唐太宗夜半秉烛学习《兰亭序》;智永习书“登楼不下,四十余年”,以至于“退笔成冢”;怀素则“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共挥洒”。古今无数书法家钟情书艺,涵泳墨池,有着一股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书法是一门集艺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非持之以恒、反复练习而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学习书法能培养人的刻苦耐劳的品质。

再次,能端正思想行为。我国传统的书法教育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的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要以修养心性为上,做到澄怀静思,虚空淡泊,排除杂念,专心一致。这样坚持长久,其心中必定无种种私利杂念,培养宽容大度,以诚待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作风。在艺术上也将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就十分强调学生要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写好字不仅仅是书写的水平问题,而且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字是人的第一面孔,能反映人的秉赋。有些人的字写起来东倒西歪、潦潦草草、邋邋遢遢,除了说明这人写字不认真外,还反映出他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的孤傲个性。因此,书法教学包孕着极其丰富的人格品行教育。

二、书法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书法知识博大精深,哪怕是基础书法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书法关系较大的学科有:1.文学。纵观古今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不仅具有百花齐放的形式美,而且具有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心旷神怡的文学内容。从卜文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白话文、格言警句、散文小说……书法的内容无不涉猎。事实表明,书法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美的层面上,它尤其需要用文学内容去充实。如果只强调形式美而不重视作品的内容,那就好像“充满情感和思想的人的眼睛的美,从那双眼睛中拿走那使它们生动的情感和思想,——眼睛仍旧是美的,但已经不是那出神入化的美丽的眼睛了”。(别林斯基《1841年的俄国文学》)我们在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时,不仅被其形式美所折服,而且深受其文学内容的启发和教育。2.历史。书法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从有文字开始就产生了书法。自殷商以降,经秦汉魏晋到唐宋明清,伴随着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一起延绵发展、同步相应,为推动民族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因此,学习书法对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其他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3.文字学。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艺术。汉字丰富的线条和复杂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充分的表现空间。然而,学习书法,必须懂六书,辨正俗。无论是写篆书、隶书,还是写楷书、草书,都必须了解汉字的笔顺规律和结构法则,必须了解书体和字体的关系、文字的衍变和发展等等。书法教学的这些内容为提高学生的文字学知识提供了帮助。

三、书法教育与能力素质教育

全文阅读

浅谈小学书法教学方法

摘 要:在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书法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小学几乎都开设书法课或书法第二课堂进行书法艺术教育。然而,当代书法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的考验,尤其是电脑的普及,使书法教学显得更加艰难。在此,我作为小学生的书法老师,试对自己在书法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书法 教学 方法

书法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循序渐进,经过一步一步的长期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完成有效的书法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经过日常的教学实践和训练,我积累了一些点滴体会,也总结出几点粗浅的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成了书法教学的第一课。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书法感兴趣,教师只有将学生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才最活跃、最有效。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懂得欣赏书法之美,才会喜爱书法。人们常说“眼高手低”,其实书法学习的规律就是这样:先是眼高――它代表认知水平,其次才可能有手高――它代表实际创作水平。眼高手低的规律即是认知先于动作,由此可见,欣赏是进入书法艺术学习的最初的台阶,学生对书法兴趣的产生最初来源于欣赏。如果没有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的认识,没有学生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名作的崇拜与热爱,则任何技法训练都毫无意义。因此,书法教学要先多上欣赏课,等到学生的“胃口”调足了,开展其他内容的教学就自然水到渠成。生活中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听故事,课堂上利用古今书法家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可以调节学生的手指肌肉和大脑的疲劳,提高练习效率,学生感兴趣亦会产生奋发图强的动力,增强了练习书法的毅力。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退笔成冢;黄庭坚观看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通过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又可以陶冶性情。在故事中再适当渗入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和形象的故事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课堂显得生动活泼,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精讲、示范、练习、巡视辅导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多,粉笔示范的多,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似懂非懂,练习的时候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精讲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技巧、间架结等,给学生做精简的讲解,并加以示范,让学生通过听讲、观察,对字的用笔有所了解后,做到“胸有成竹”,再开始临摹。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学书法也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一定尽量让学生直接感触到客观具体事物,形成鲜明的视觉印象。演示中让学生看清笔的走向,看清起笔、行笔、收笔。利用形象比喻法讲解,以启迪少儿积极的形象思维,扩大形象之间的联想,使他们能迅速地抓住和掌握点画的主要特征。书法家以“练”字当先,书法技能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形成,但也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比例。

三、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全文阅读

书法教学现状与发展书法教育的举措

书法被誉为世界艺术之冠,书法教育是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式,书法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朝就有“礼、乐、射、御、书、数”,把书写列为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古代书法教育大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书法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也不分层次、阶段,所以教学比较茫然,和现代意义上的书法教学有很大的差别。1963年浙江美院在潘天寿院长的倡导下开设了书法篆刻课程,书法教育才步入现代教学体系,1979年浙江美院招收了第一届书法专业硕士,1999年首都师范大学招收了第一届书法博士,自此以后,书法教育进入高校教学体系,但是书法教育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书法教育的举措进行相应的阐述,以期对书法教学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书法艺术的价值及重要意义

1.人生观的培养

苏轼说:“古人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刘熙载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书品即人品,这里的人指人的道德修养,古代的书法艺术品,是书法家艺术价值和道德价值的体现。书法教育比较重视书写的形神兼备,书法艺术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还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书法教育重视学生真、善、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学生远大理想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个人意志的培养过程,在学习书法时,必须经历摩、临、背、创几个过程,方能获取自己的成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理解“天道酬勤”的人生哲理,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虚实相生、阴阳互补、长短合宜、方圆结合、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书法教育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强身健体功能

身体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能强身健体,练习书法要求有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颈直、两腿分开、自然直立、两臂对称、指实掌虚、屏气凝神,这样姿势的练习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能让人在书写的时候能够放松心情、心平气和,这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普遍偏低,很多书法家却都很长寿,隋朝的智永和尚活了近百岁;欧阳询、柳公权都活了 80 多岁;明代文徵明 89 岁;近现代梁同书 92 岁,所以书法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那!

3.审美教育的培养

书法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生活的享受,书法能够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整体素养。书法教育作为美育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书法作品的书写、想象、创作等活动,激发其情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在美的艺术当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全文阅读

小学书法教学法略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学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深入到每一所学校。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书法又是艺术教育中开展得最为普遍和广泛的一门课程。所以如何做好小学书法教学,提高学生书法水平以及书法艺术欣赏水平等是所有书法教师乃至学校领导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书法教学,全面提高学生书法水平,以达到真正弘扬我国书法艺术,使其后继有人之目的,我们作了很大努力。

一、首先,在低年级书法启蒙教学中,注重趣味性和渐进性

1.在教学中注重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学习书法,首先应是学执笔、运笔和简单的笔画等。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只是机械地进行教学会导致小学生在学习上感到枯燥乏味,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开始学习执笔时,因学生理解力差,教师可以形象地讲解、分析执笔的要点:五指齐力,掌竖腕平等。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在教学中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于是,学生思维便活跃起来了。例如: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对握时,我就提问“谁力气大?”学生兴奋地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大拇指的力气大。”于是我演示中指帮忙在外面往里勾,并继续提问:“现在谁力气大。”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外侧。”最后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由无名指和小指帮助由内往外顶达到用力的均衡。这就为使学生执笔姿势准确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在教学中注意渐进性。

在书法教学中,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学生在学习运笔和简单的笔画时,往往会急于求成,越练越快越不好。这样会使他们养成不良习惯。这时教师可在教运笔和笔画的同时,让学生穿插辅助练习,如让他们练习喜欢的简单篆书(因篆书形状美并且是笔笔中锋),以及形象生动的墨画(可练习画小鱼、金鱼、螃蟹等),从中可潜移默化地学到其中的中锋运笔、笔的提按、墨的控制,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全文阅读

小学书法教学技法浅析

【摘要】: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书法随着电脑的普及而淡化,书法教育流于形式,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我校选择了《深化小学书法教育,全面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研究》,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是:采用新方法玩笔激趣;采用新方式六分看、三分练、一分悟;采用新手段先临摹、后创新等方式进行教学,并采取多种形式督促,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传承民族文化。并在优美的文化浸润中,提高审美能力,产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愫。

【关键词】:书法教学;现状;弊端;主要观点

一、书法教学现状

教育部2009年12月2日公布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汉字书写水平明显下降。这份调查访问了1.5万名师生,其中60%的教师认为现在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有所下降或明显下降,65%的学生认为国家应该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我校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我所任教的小学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连执笔姿势、坐姿都不规范,字迹潦草、马虎,看着学生的字让人头痛。

二、书法教学弊端

现行的新课标中,书法教学目标虽有所体现,但书法教育的位置并未确立,并没有规定书法课设为考察或考试科目,书法课在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导致书法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弹性很大,书法教育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故此,当前我国的书法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民间的书法培训,应赛的急功近利,只重视临摹一、二幅书法作品,不对学生进行整体的书法教学。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上级部门监管不力;基层学校认识不足,课程计划执行不力,课程设置每周一课时,课外活动零星开展,大多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需要参加比赛;教师缺口严重,教师不专业,很多学校没设专业书法教师,大多是其他教师兼职,其专业多数为中文或美术,年龄分布上多数是中年教师,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教材不规范,不系统,缺少教辅资料,大多数教师借用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进行教学;设备不齐,场地有限,缺少摆放墨汁、毛笔和纸张的空间;课程安排少,练习时间有限;从上至下研究滞后。致使学生对书法课的认识不足,在书法教学中有不少孩子的坐姿和执笔姿势都存在着问题,更有甚者,把书法课挪着它用,书法教育流于形式,而且很多孩子写出的字迹不工整,马马虎虎。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要为传承民族文化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三、书法教学技法的主要观点

(一)新方法:玩笔激趣

全文阅读

法律文书教学

一、开设法律文书写作课程的必要性

纵观整个司法实践过程,法律文书的识别和制作具有重要地位。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再到人民法院、仲裁机关、公证机关,包括律师事务所在内,在进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所谓法律文书,是指在司法程序中,司法公证、仲裁机关处理各类普通诉讼案件和特殊诉讼案件时使用或制作的,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法律文书课程是法学本科教育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当学生系统地学习法理学、宪法学和各个部门法学后,开设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尤为重要。法律文书作为司法实践的载体,其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法律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法学人才为目标,高校应重视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文书写作技巧,适应未来的法律工作。另外,法律文书写作也是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并在教学中予以高度重视。

二、法律文书教学的现实困境

从目前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来看,教学理念落后,教材范文滞后,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文书写作教学与司法实践脱节,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一)教学模式落后、实用性差当前,几乎所有高校法学专业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模式都以理论灌输为主导,辅以课堂练习,形式封闭落后。课堂上,教师依照教材内容提供简单的案情材料,让学生听、记、写、改,完成教学。考试通常采用开卷形式,学生只管照搬模板誊抄。此教学模式导致的问题不容小觑。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模板依赖性极强,文书写作上存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灌输加模板写作的教学模式实用性不强。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件在逻辑说理上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以民事状为例,离婚纠纷的诉讼重点跟借贷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的诉讼重点存在很大差异。只考虑模板、格式和相关法律条文的教学模式实用性差,不便于结合实际案例,无法满足司法诉讼的基本要求。

(二)教材范文具有滞后性目前,市面上几乎每一种法律文书教材都存在案例陈旧、范文滞后等问题。以我校采用的2013年7月版的《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为例,教材中选用的范文过于陈旧和滞后。比如,采用1979年的‘8.24’枪支被盗案的立案报告;采用1999年的不决定书;采用2001年的马向东案刑事裁定书。客观地说,十多年前的案子虽然具有代表性,但从司法进程而言,不管从法条上的调整、法律观念上的进步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来说,这些范文都过于滞后,根本不能代表现有法律文书的水平。学生习惯于模仿范文语言,造成他们制作的文书并不能与现有的司法实践活动相适应。另外,除案例范文滞后外,教材内容也存在实用性差问题。以状为例,通用教材一般关于状只涉及概念、内容、格式和范文,对写作思路和逻辑说理过程并无提及。可见,空讲理论的教材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无从谈起。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过多现有的法律文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安排过少、学习内容过多的问题。以本校为例,本课程一般教学时间为17周,每周2个课时,共34个课时。我校采用的教材分为9章,按法律文书制作主体划分,系统介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证机关法律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涵盖司法实践中的主要法律文书类型,大致有60多种。粗略计算,为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意味着每节课至少要讲2种以上文书。因此,要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显然不可能。事实上,教师往往只能挑选重要的几个或几章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训练的机会少,掌握的内容也少,付诸实践时必然有所欠缺。

三、法律文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全文阅读

浅析书法教学

摘 要:本文以书法教学中的笔法为研究对象,结合笔法的技术美、形式美和表意特征,论述了笔法教学是书法教学的基础。分析传统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有的书法教学形势,必须结合现代手段进行改进,突出笔法教学的重要性,让全新摄像技术、投影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辅助笔法教学,带动书法教学拓展新的空间。

关键词:书法教;笔法;研究

一、笔法

笔法就是用笔写字的方法、用笔的技巧,力求通过恰当的方法表现出理想的书法效果的方法。笔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笔法要求书写者充分利用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功能,使运锋铺毫首尾完善,气势流畅,笔力丰盈,使笔毫在顺逆相交、疾涩相顾、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行。笔法体现的是一种技术,一种追求精致和细腻变化的技术,但笔法又不只是一种技术。从其所使用的工具,到一整套复杂的技巧,再到其系统的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特异技法式样。

(一)笔法的技术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书法具有极强的技术美,从执笔、行笔和落笔等不同的方面,有很多要诀,比如书写要“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即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阶段要体现“逆入、涩行和紧收”的感觉。另外,书法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要求书写的汉字中体现出平衡、匀称、协调和错落等美的规律,引导书写者对汉字美进行不懈的追求和创造。

(二)笔法的“意”。“意在笔先”就是说在命笔落纸之前即已形成立意构思,一旦笔行纸上,意在笔中,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活动,这时起作用的是由意而产生的气,在气的驱使下,“心意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也会达至“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的境界。由此可见,笔法不只是书写那么简单,还需要长期的酝酿。

二、书法教学中笔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忽视笔法教学。现在的书法教学,不管是中小学和大学,都是沿用的传统的现场观摩式教学,教师指导大家临帖,然后进行现场示范,学生进行临摹。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过去,是能够满足要求的,但现在由于课程的压缩,学生数量的增加,再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已很难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