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收银自我总结

收银自我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利息收入对兴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摘要:本文基于兴业银行2001-2014年的年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简单地增加非利息收入的量并不会提高兴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甚至对经营绩效有显著的负影响。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多元回归;经营绩效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可以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是国外商业银行业在实践中所总结出的一个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与传统的利息收入相区分。非利息收入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是除了利息收入之外的一切营业收入,即: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利息收入。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讲,非利息收入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交易收入、咨询业务、其他营业收入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年报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已经近十年,在这期间,大量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加剧,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外资银行凭借着其优越的管理水平、盈利模式及风险管控机制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传统信贷业务拓展难度日益增大,市场日趋饱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价格的定价权得到逐步放开,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以利息收入为主导的盈利结构严峻挑战,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合理地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优化非利息收入业务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业务的产品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那么非利息收入究竟如何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呢?本文基于兴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对兴业银行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期发现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绩效的内在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来源

1、变量选择

全文阅读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比较研究

【摘 要】论文选取我国五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及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通过整理、分析近五年来各银行的资本结构,结合《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为我国股份制改革提出了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5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8 joint stock commercial banks as examples, by arranging and analyz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bank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combin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Basel Agreement III”,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the shareholding system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资本结构 ;《巴塞尔协议》; 股份制改革

【Keywords】capital structure; “Basel Agreement”; shareholding system reform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53-06

1 资本结构的概念界定及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是指商业银行的债务性资金来源与自有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不仅决定银行的筹资成本,还影响银行的最终价值。同时,银行作为通过经营风险来盈利的商业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处于资本结构理论应用范围内。但银行对一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和肩负的责任远多于一般工商企业,同时银行破产对经济的破坏也非常巨大,因此,一直以来银行受到一系列更严格的监管。

对此,理论界以分析资本平均成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本结构管理和融资结构优化工具在银行中的应用比较有限,因为一般意义上的资本结构理论并没有考虑到银行除了受到市场均衡资本需求影响外,更大程度上还受到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监管资本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正是这些特殊性,使得银行的资本结构研究远比一般工商企业复杂。

全文阅读

基于多元统计法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定量分析

【摘要】针对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采用主成分分析、二阶聚类、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等方法,首先对16家上市银行的收入结构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分别对其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与6个相应的反应收入结构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接着选取典型的商业银行进行灰色预测,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优化给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收入结构 多元统计法 MATLAB SPSS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不断加强,其盈利能力受到挑战。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息差的经营模式收入逐渐减少,而国外的银行已经开始大力开拓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收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所占的平均比重已由2010年的80%下降到2015年的70%,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所占平均比重已经达到了40%。由此可见,加快经营模式和和收入结构的改变,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数据来源及模型假设

本文选取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2010到2015年年报进行整理分析,获得所需数据。为了便于解决和研究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假设:⑴假设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真实可信;⑵假设上市银行在编制年报时使用会计记账方式等一致;⑶假设设置的变量取值都有实际意义且数据记录准确规范。

二、根据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的分类

(一)研究思路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将多个指标浓缩为少量几个指标,消除各个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然后根据主成分得分对其用二阶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聚类结果。

全文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对比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刻不容缓。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依赖存贷利差收入这种盈利模式,拓宽收入渠道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那么加强对非利息收入的重视就成为商业银行一条非常不错的选择。本文选取16家上市银行以及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共18家银行2007~2014年的年报数据作为样本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情况及特征,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积极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结构占比

一、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

(一)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总体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存贷业务的利差收入。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逐步主动调整收入结构,向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并重的多元化收入结构转变。对于非利息收入的组成,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各商业银行财务报告的形式,营业收入可分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汇兑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收入组成,所以本文把除利息净收入以为的其余五部分统计为非利息收入。

根据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总资产排名前五的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以及已上市的九家股份制银行2007~2014年的年报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规模扩展较快。2014年非利息收入总额为8158.09亿元较2007年1313.03亿元翻了6.21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最快,截至2014年末五家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总额达到5672.63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为2307.84亿元;城市商业银行贡献最小,仅有177.62亿元。但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非利息收入业务市场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其市场占比从2007年87.12%下降到69.53%。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实现从无到有的发展,2014年市场占比达到2.18%;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比稳步上升,相较于2007年的12.01%翻了2.35倍。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分析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也稳步上升。从2007年的9.37%上涨到2014年的21.86%。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发展速度最为迅猛,在8年时间里翻了2倍。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最低,且低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波动最大。其非利息收入占比在08~09年由23%陡降到8%,2010年继续萎缩至7%,2011年开始恢复正增长。其他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虽有小幅波动,但是整体均呈平稳上升趋势。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由于南京银行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汇兑收益出现亏损,其非利息收入为-3139.38万元,在2008~2014年均为正值,所以其波动最大。除此以外,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总体呈平稳上升态势。

全文阅读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

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主要由银行资产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管制等原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趋势,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同时,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

对于银行来说,其收入途径基本上相同,但不同途径贡献的收入总量,在不同银行却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在国别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收入结构不同,但却反映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产定价能力、盈利能力与受管制的程度。本文以中美银行收入结构的对比来深入分析这一点。

收入结构对比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分析。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大银行成功上市,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在现代治理结构中已经达到了“形似”。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将会有新的发现。

以下表格表明了2005年三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三是未列入上述两项核算的其他非利息业务收入。由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平均非利息分布水平可知,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比较初级类别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达50%以上,与其他非利息收入一起,成为非利息收入来源的重点领域。

美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西方众多发达国家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造就了其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特征,使得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中,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均衡发展,2006年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3.3%,几乎占到收入贡献的半壁江山。

首先,非利息收入地位重要,资产规模效应明显。从静态视角分析,美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比较均衡。非利息收入占净营业收入比例达43.3%,处于较高水平,表明非利息收入在美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按不同的银行规模划分,美国商业银行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类别特征:不同规模的银行非利息收入水平差别很大(见图2)。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高于总体平均水平,高达45.9%。而资产规模小于10美元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传统的利息收入仍然占有绝对优势,占比近80%。因此,银行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获取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而规模小的银行利息收入比重较大,仍然占据商业银行收入贡献的垄断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大型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多样的推动因素大力发展各项非利息收入业务,另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先天也具有发展这种业务的实力和优势。而对于主要在狭小地域进行当地经营的小银行,具有中小企业对银行融资依赖的当地市场力量,因此存在维系其传统利息收入的土壤。

全文阅读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对利率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对其频繁进行调整,这不仅仅说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体现出改革对我国的发展十分必要。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有营业收入结构不均匀致使的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商业银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则需要科学合理运营、降低成本和创新经营业务,转变经营模式,并且完善自身的中间业务,以此来提升盈利能力,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改革。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B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金融市场连接成一个整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各国为了促进国家经济进步而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其中美国和日本是实现改革最为成功例子,而大部分国家都在改革中发生了金融危机。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生转变,但是这一过程充满一定的风险。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到1996年对银行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再到去年3月至10月之间央行进行的5次降准降息。这20年以来,我国通过对贴现的开放、存贷款利率的实行等改革措施,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在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基本完成改革。

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世界上都很高,据全球知名金融杂志之一《银行家》的统计,我国的四大银行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位于2015年世界银行排行的前列,各个银行一级资本分别是2486.08亿美元、2021.19亿美元、1842.31亿美元、1676.99亿美元,相比于2014年分别增长了19.7%、16.2%、23%、22%。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上在全球的同行业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资产收益水平相比起来较弱。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的运营模式面临一定的风险,怎样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减少风险的发生,提升自己在市场化下的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入后世贸时代的今天,为适应竞争的趋势,我国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可以培育和改善金融市场,更有效的规避投资中产生的风险,对市场的资源实现更好的处理。在目前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利于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对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对货币市场的政策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是我国货币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利率以及汇率的改革,来实现货币的改革。近年来,我国对利率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并且对其频繁进行调整,这不仅仅说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体现出改革对我国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全文阅读

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选取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创新能力分别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15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从风险管控指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来看,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规模、存贷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负向相关。

关键词:商业银行;创新能力;风险管控;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3)06-0025-08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度推进、资本监管的收紧,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演进,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中国银行业传统以息差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增长模式将难以持续。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变传统的经营与盈利模式,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来深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企业创新能力的目标是提高创新绩效[1],保持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盈利性是银行的经营目标之一,这也是商业银行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本文在银行业风险监管环境下,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创新能力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选择也具有参考价值。

一、理论分析与指标选择

(一)理论分析

创新是组织获取和转化资源及塑造资源差异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影响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并进而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提升绩效的基础[2]。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追求绩效,关于银行绩效的研究很多,这些研究主要依托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如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以及外部监管等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方面,但从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角度研究其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研究还较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各个方面,当一个银行的创新能力提升时,整个银行的治理水平、管理模式、创新文化、组织架构和流程等都会有较大的改善,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会对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具有范围经济效应。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银行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上。在“金融脱媒”日益严重,银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然会有创新的冲动,通过尽可能地发挥创新能力来突破种种限制,使自身的盈利性业务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从而不断增加利润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往往表现为增加获取资金的渠道,开发和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服务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一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中,银行的业务范围必然会扩大,扩大了的业务范围又会带来商业银行平均营运成本的下降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从而产生范围经济效应。此外,当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之后,原有的风险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银行的经营风险随之分散,只要银行能够有效控制住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种范围经济并不会增加其他过多额外风险,一般会降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因此,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将会带来银行经营绩效水平的提高。

全文阅读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资本充足率已成为业内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资本充足率情况较好的已上市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实证分析

一、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一)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

一般而言,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较大,其经营实力也会更加雄厚,相应的抗风险实力会更强,这些银行会比一些小银行占有更强的弹性负债能力,赢得客户信任的机会更大,因此其开展信贷业务只需少量的自由资本;规模较大银行的破产风险很小,原因在于其自身收益与成本简单可控。与其相对,小规模的银行社会公众的信任度相对较低,造成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或者吸收了大量不良资产等问题时,其获得救济资金的能力较差,造成小银行经营业务难以持续,随之而来的是储户的挤兑风潮,严重时会发生银行倒闭。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其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呈反方向变化。

(二)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率

1969年戴维・贝勒首先提出银行资产增长的基本模型,其基本表达式是:

SG1=ΔTA/TA=ΔEC/EC

全文阅读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以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年至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合适的指标,建立恰当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模型,得出合理结论,探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银行绩效;回归分析

21世纪以来,全球银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西方商业银行率先将业务重点转移到非利息收入业务,如今非利息收入已成为外国商业银行一项主要收入来源。但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一直以利息收入为主,我国利息收入的占比明显高于国外,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的加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在利差收窄利润下降的压力下,商业银行被迫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增加银行利润。

一、变量说明

非利息收入是国外商业银行业在实践中所总结出的一个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与传统的利息收入相区分。利息收入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产生的利息收入和金融企业交易活动过程中的利息。非利息收入包括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服务费用以及其他业务活动产生的非利息收入等。经营绩效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反映了企业运营管理的好坏。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有很多,包括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存贷款比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

实证研究的结果往往受选择样本与选取数据的影响很大,因此,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参考前人文献,本文选取的样本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采用的是十六家银行2005年至2015年公布的财务数据,数据来自各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本文按照一定比例将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加权汇总。具体包括:作为被解释变量的资产收益率,作为解释变量的总资产的白然对数,营业收入,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研究变量类型、符号、名称及含义见表1,十六家上市商业银行整理后的财务数据见表2。

二、数据分析

非利息收入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对这16家银行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并加权汇总,做出变化趋势图,据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本状况。

全文阅读

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摘要】当前商业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以利差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在供给侧的改革进程中,传统商业银行业应该如何加快转型、推动变革,重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非常热门而又亟需思考的话题。通过收集整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这16家商业银行2007~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它们当前的盈利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比较研究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对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不同的影响差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商业银行现有特点,对提高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出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商业银行盈利 中间业务收入 线性回归

一、引言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我国经济调控思路发生历史性转变,将把逐步重点放在供给体系的改善,来创造经济新的增长点与驱动力,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与持续健康成长。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不断凸显的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通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处于经济与金融系统中核心位置的商业银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以及民间资本效率的进一步优化,一些新型金融业正悄然形成。新型金融业不仅带来了全新的组织形态和业务模式,还在销售渠道、产品设计和营销模式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对身处转型时代的传统金融服务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1]在这个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也遭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业应该如何加快转型、推动变革,适应新时代要求,重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非常热门而又亟需思考的话题。当前我国银行业过度依赖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业务、以分业经营为主要运营模式的粗放式盈利模式。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到不得不进行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红利又为商业银行的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商业银行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不断创新,提高营能力和服务等综合能力。

二、商业银行经营结构现状

(一)各大银行在收入构成上差异

银行收入可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根据以往的商业银行年报显示,非利息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拉动银行业绩的重要引擎。而在非利息收入中,中间业务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它的比重很大程度决定着银行转型的效果。中间业务比例越高,证明银行正逐步摆脱传统银行业,改革的成效也就越明显。[2]本文先从收入增长和收入结构这两方面初步来看待收入上的差异。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