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收入实训总结

收入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力资本不决定农民工的非农收入吗?

摘要: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部分人力资本变量对农民工的非农收入没有影响甚至是负影响,与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不一致。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农民工市场的调查分析得出:培训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异于人力资本理论是因为当前农民工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没有使农民工掌握一门真正技能所致;健康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不同于人力资本理论是因为在抽样中存在选择性偏差所致。文章在不掌握全体样本信息的条件下,使用截面回归模型和相关统计方法对上述推论进行了验证,结果支持上述推论。

关键词:农民工;人力资本;非农收入;样本选择性偏差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040―07

引言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像土地、资本等实体性要素一样,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在决定个体收入的诸多因素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其对劳动报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各种关于社会结构转型趋势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随着产业发展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针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同。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部分人力资本如培训、健康等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甚至是负影响,与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存在着较大分歧。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得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运行规则的领域,不同市场在工资决定机制、工作稳定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农民工市场中,关于人力资本作用的分歧究竟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使然,还是由于研究本身存在着偏差?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对指导制定提高农民工收入的措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农民工市场的调查,采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寻,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的文献回顾

传统上人力资本是指影响人们经济生产力的教育和健康水平。而广义的人力资本则包括知识、技能以及人们生活和工作必需的种种能力。在针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其非农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前期的研究者主要选择了人力资本变量中的教育、培训、健康状况等变量。下面就常用人力资本变量对农民工非农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述。

全文阅读

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方案

为切实抓好2014年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实施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农业专业技术培训3230人,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等。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合作社成员(不含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村级农技员等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其中突出培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管理、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创业)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的建立了数据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培训――创业――增收――幸福”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创业培训与收入增加和生活幸福具有显著相关性,该理论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培训模式;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004-02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培训教育的实施,已对数以万计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身份的社会群体进行了多项多次培训。那么培训内容是否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培训效果是否被社会认可,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的。本课题组已经根据刘红旗老师提出的“就业――增收――幸福”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试图通过调研数据建立“培训――创业――增收――幸福”模式[1]的结构方程模式(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进行实证检验。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培训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研究方法

1.1 样本本研究是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进行的历次创业培训学员中进行的调查。采用问卷发放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主要以问卷发放的调查方式为主,剔除无效问卷12份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69份。其中培训后创业的占64.29%,月收入在6000元以X的占46.43%,文化程度在大专/本科的人数占67.86%,共有95.24%的培训人员获得了培训真书,女性培训人数占60.71%。

1.2 测量工具我们在理论分析、访谈以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创业)培训模式的指标体系由创业培训、创业情况、收入幸福三部分组成,并编制了《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创业)培训模式评价量表》。量表以利克特五点量表测量,共有6个题目,计分方法为:1表示没有任何效果,5表示非常有效果。初始量表的编制在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并以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量表调查相结合进行。初始量表编制完成后,我们选取46位受训人员进行了第一阶段的预研究,并根据预研究的结果对量表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全文阅读

资源型城市失地农民培训现状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旺盛,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本文以淮北市为例,在研究我国及淮北市失地农民培训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稳定、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失地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从加大财政投入,多样化培训内容,重视培训效果评价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失地农民培训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培训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展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使更多的农民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土地在农民生活中扮演着生活、生产、保障等多重角色。失去土地后,虽然通常政府给予了经济上的补偿,但由于缺乏创业的能力,再加上医疗,子女入学等的支出,使他们时常感到有坐吃山空的恐惧。那些基本上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户,失去土地以后如果无就业门路,其收入必然呈下滑趋势。一些农民得到土地征用款后,缺少合理规划,没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和今后的发展之中,而是用在盲目消费上。因此,探索如何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保证和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刻不容缓。

1.农民失地现状

1.1 我国农民失地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变的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造成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广大农民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2011-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1、2012年我国共有乡村人口共计6.7亿和6.6亿,分别占全国总人口50.05%、48.73%。然而,对于我国失地农民的总体数量,由于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目前众说纷纭。中国社科院的《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已经达到4000万-5000万人左右,而且仍以每年约300万的速度递增,预估到2030年将增至1.1亿人左右。同时据抽样调查显示,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没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有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其中担忧养老占72.8%、经济来源占63%、医疗占52.6%。

1.2 淮北市农民失地状况

全文阅读

新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效果调查分析

摘 要:传统农民忽视科技培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新疆典型地区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新疆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基本现状;可以看到,通过培训,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也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4-02

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调查区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是对新疆新型农民培训方面所进行的一次调查,调查范围是昌吉州的5个县市,以此作为调查样本的采集地,这5个县市分别是: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和五家渠市。调查的对象是这5个县市的农民。

本次调查所采取的调查方式有问卷式和访谈式。对所要调查的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能快速、有效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用访谈式加以辅助,以便更详细、更全面地收集信息。调查方法则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即从这次选定的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随机式调查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所得,还有与被调查者的访谈,以及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调查问卷分别在昌吉州的五个县市各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总计发放了500 份调查问卷(附录),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492 份,问卷有效率达 98.4%。男性占调查样本的比重为63.2%,女性占36.8%;汉族占调查总体的53.8%,少数民族占46.2%;年龄在 41―50 岁的人数最多,占45.2%。被调查样本中,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参加过技术培训,占到调查总体的74.6%。在收入方面,家庭收入的来源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果树、蔬菜栽培方面,其中养殖业所占的比重最多,达到了80.5%;整体上看年收入是相对较高的,90%以上的农民年收入都达到了 5 000 元以上,但是依然有27.4%的人不满意自己的收入,只有17%的人是非常满意自己的收入。

总之,各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本总体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且能够反映当前新疆农户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培训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全文阅读

浅谈村域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民经济收入之关系

摘 要:开展农民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保障性措施,本文在对300个样本农户2007―2009年3年的技能培训及经济收入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村域农民培训与农民经济收入的关系问题,用翔实的数据对如何提高农民培训效益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农民技能培训;农民经济收入;培训效益

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全面掌握村域农民技能培训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弄清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民经济收入的关系,进一步挖掘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为今后农民技能培训投入提供指导性依据,我们对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前湾村、大坪镇芋园村、结子乡栗湾村的300户农户2007、2008、2009年3年的技能培训与经济收入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本次调查内容的基本特点:突出农民技能培训对农民经济收入的促进作用的实际性;突出农村产业结构与培训方式现状;突出调查活动的直接性和翔实性;突出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民经济收入状况的普遍性,从普遍性中总结典型性和代表性。采用的基本方法:将全县208个村,按产业发展情况分为好、中、差三个类别,在每个类别里随机抽出一个村,作为样本村,共计3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0户(不包括居民户和五保户)作为调查对象,每村派4名调查员进行逐户调查,填写调查表格和问卷,获取基础数据信息,之后将基础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方法,得出有说服力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和研究,提炼了一些农民技能培训与农民经济收入之间的密切性关系数据,现总结如下:

一、农民技能培训对提高农民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调查中发现,农村经济发展有三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二是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三是生产者掌握生产技能的熟练程度,其中最具有挖掘潜力的是生产技能。因此,农民技能培训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对3个样本村2007、2008、2009年3年的农民技能培训及经济收入状况按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劳务5个类别进行了全面调查,从中发现:(1)从业人员培训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3村参加各类培训共613人(其中系统培训258人,随机培训355人);2008年3村参加各类培训共668人(其中系统培训266人,随机培训402人),比2007年增长了10.89%;2009年3村参加各类培训共697人(其中系统培训312人,随机培训385人),比2008年增长了10.43%。(2)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生产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培训人数的增加和培训力度的加强,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劳动价值逐年增加。2007年5872元,2008年6656元,比上年度增长11.33%,2009年7316元,比上年度增长10.99%。(3)系统培训的人均创值远远高于随机培训和未培训的人均创值。具体参数见表1:

二、农民技能培训整体推进更能显现培训效益

在调查的3个样本村中,前湾村是产业发展优秀村,以烤烟生产和劳务业为主。烤烟生产从业人员占到总劳动力的60%以上,烤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53%以上。劳务业从业人数占到总劳力的30%以上,且多数在本地就业。该村的所有劳动力从2004年开始系统地接受了烤烟生产技术、建筑技术等专业培训,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年至少参加100小时的培训,成为镇安县农民技能培训整体推进的典范村。栗湾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板栗种植专业村,以随机培训为主,从业人员年平均接受20多小时的零星培训,农村服务业有所发展,但不完善,劳务业占从业人数比重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芋园村的生产基础条件优于前湾、栗湾两村,但该村以传统的粮食生产和劳务业为主,没有主导产业。全村6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其中多数全家外出,多数土地荒芜。全村农民技能培训开展较差,各类从业人员每年人均参加培训不到10小时。由于技术培训程度不同,3村农民经济收入明显不同。农民技能培训整村推进,开展系统性的专业化培训的效益突现出来。以2007-2009年3年间种植业、劳务业和人均收入为例,进行以下数据比较(见表2和表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民技能培训时数及整体性、专业化程度与从业人员创造劳动价值和农民的人均收入成正比,特别是整村整体进行系统化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有力保障。

全文阅读

国税局集中春训活动实施方案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做好税收工作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迎接挑战,开创全市国税工作新局面,根据上级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决定利用春节后的时间开展一次全系统的集中春训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紧密结合20xx年全市国税工作要点和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作风,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细化各项工作措施,收心聚力,振奋精神,坚定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二、活动安排 (一)思想发动阶段。2月14日市局将召开全系统20xx年春训动员大会,各单位也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搞好再发动工作,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这次春训的指导思想、时间安排、内容要求和达到目的。特别是要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春训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春训当中,确保做到思想统一、积极参与。 (三)查摆整改阶段(2月22日—27日)。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税收管理、税收执法、业务学习、纳税服务、工作作风等方面,对照系统内的先进单位和上级领导要求,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摆思想、作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分析原因,看根源在哪里、如何解决。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上级和我局的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具体的落实意见,进一步细化全年工作目标和措施,各项工作措施要细致、务实,重在抓好落实,力求实效,以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开辟各项工作新局面。

(四)总结验收阶段(2月28日—29日)。一是对春训学习培训内容进行一次抽考,检验学习效果。二是召开春训总结会,听取各单位的春训工作汇报;三是实地查看各单位制定的整改措施,细化全年工作目标方案等是否落实到位,春训活动是否取得了实效。

三、工作要求

春训年年搞,年年都有新收获。各单位一定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把春训当成奔向新目标的“加油站”、取得新成绩的“助推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收心聚力,抓好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全文阅读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

人力资源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力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当中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图1可以看出,现有培训模式缺乏必要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评估。

二、新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

电力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以及不同的培训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针对同一个培训内容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通过对方案的优选得到经济实用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实施完毕以后进行考评和反馈,反馈的具体情况再记入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库中。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再盲目进行培训投资,而是根据培训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投资。这种培训方式要求企业在进行投资时更为注重投资收益。如图2所示。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投资收益确定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为企业带来的净收益为培训带来收入与投入之差。本文主要介绍衡量电力企业培训成本和收益的方法。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计算。通常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由培训师的薪酬和时间C1、受训者的薪酬和时间C2、培训耗费材料C3、培训师和受训者的花销C4、设备和仪器成本C5、机会成本C6等费用所组成。总的成本费用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浮动支出F,它可以表示为:

Tc=C1+C2+C3+C4+C5+C6+F

全文阅读

关于农民工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摘要:农民工培训工作是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培训机构作用,做好农民工培训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制定规划,加强指导与评估,搭建好工作平台。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2010年农村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总数达到78.4万人次,劳务总收入达72.8亿元,农村人均劳务收入达3452元。通过劳务输出等增收项目,农民增加了收入,增长了知识、扩大视野、推动了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11-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大批农民相继融入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的人口已经达到6.6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50.32%。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乡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国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1.5亿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左右。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教育水平和技术能力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成为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来看,绝大部分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技能,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比较困难,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者为数不多,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因此要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不断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进城就业或者转移就业能力。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钻专研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农民是主力军,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如果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就不存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当前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不断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让广大农民共享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和务农的能力,在全国农村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调动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积极性。

农民工培训工作牵涉面广,农业、热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工作既有交叉又有衔接,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经常协调,教育培训机构之间要互通信息,要充分发挥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基础上,加强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改善农民工培训条件,增加培训项目和内容,不断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要不断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办好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大力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要结合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展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把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强化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要积极推广订单培训,对国家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工种和岗位,必须进行培训,做到持证输出,提高培训后的输出率。各县(市)、区要加强劳务输出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各项培训设施,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择业观念、职业安全、法制观念、社会公德和竞争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逐步打造我市在机械制造、保安、保姆、餐饮服务、服装加工和蔬菜种植等方面的劳务输出品牌,用质量和信誉拓展省外和境外劳务市场。在做好农民工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品牌不断发展,区域不断扩大的良好态势。2010年农村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全市农村劳务输出总数达到78.4万人次,劳务总收入达72.8亿元,农村人均劳务收入达3452元。通过劳务输出等增收项目,农民增加了收入,增长了知识、扩大视野、推动了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郭恩宝(1971-),男,中国人民重庆通信学院毕业,吉林省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助理研究员。

全文阅读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方案

为切实抓好2014年阳光工程培训实施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区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培训对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4年,全区计划阳光工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24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700人。

二、实施内容

主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中突出培训植保员、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机手、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沼气工等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农产品贮藏加工、农机操作及维修、沼气建设及维护等技术及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为重点,同时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引导性培训。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