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钟山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重点

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全文阅读

大理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论文

[摘要]以大理剑川石窟档案文献为例,论述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努力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大理位于云南高原西部,海拔1500米至4000米之间,地处东经99°~101°,北纬23°38′~28°01′,总面积为29459平方公里。大理地区的主要范围在著名的滇西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南部,云岭山脉、怒山山脉纵贯于其间。剑川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的白族占90%以上,是大理白族的主要聚居区。其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开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先河,石宝山石窟是全国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千年来科弟接踵,人才辈出。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是顺应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大理地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意义十分重大。

1剑川石窟概略

古代石窟在云南虽不甚发达,但在南诏和大理国时期,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剑川石窟艺术。剑川石窟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宝山的支峰石钟山上,石窟群开凿于公元9至12世纪的南诏(唐代)、大理国(宋代)时期,正值南诏国"政教合一"和大理国佛教盛行时期,其再现了以白族为主的西南各民族智慧的结晶。石窟分布在石钟寺、沙登村、狮子关三个地点,共十七窟,造像一百三十九躯,碑碣五通,造像题记和其他题记四十四则。造像雕刻在红沙石上,内容有两大类:一类是佛教题材,有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胁侍、罗汉等;另一类是世俗题材,有南诏王、清平官、南亚僧等人物形象。

剑川石窟有其显著的五大特点:一是南诏王室造像。"阁罗凤出巡"、"异牟寻议政"、"南诏第一王细奴罗全家像",是中国惟一雕刻君主议政活动的石刻石窟群;二是生殖崇拜物。女性生殖器(白语称"阿盎白")石窟是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根",同时也是白族原始生殖崇拜的珍贵实物资料;三是外国人像。"波斯国人"窟和"梵僧"窟是白族通过蜀身毒道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四是具有白族风格的观音造像。观音是白族主要的崇拜对象,"细腰跣是观音"(白语''''阿嵯耶'''')窟、"甘露观音"窟充分体现了佛教在白族地方的特色;五是大日佛会造像窟。此窟是中国惟一具有完备的明王和大黑天神造像的石窟。

剑川石窟是南诏历史的画卷,反映了古大理地区宗教碰击、演变的过程,也从此奇特的角度折射出南诏和大理国社会的风情和民俗。如石钟寺第八窟正中石台上的女性生殖器,当地白语称"阿盎白",是"婴儿出生处"的意思。附近乡民常在此塑像前跪拜求子,以至石龛前形如蒲团的巨石已因跪拜而被磨凹下去。

由此看来,剑川石钟山石窟显得尤其珍贵,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以至世界石窟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剑川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加快开发和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为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点,为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教育和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地方民族网络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内涵

全文阅读

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以大理剑川石窟档案文献为例,!论述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努力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2345(2004)04-0033-03

大理位于云南高原西部,海拔1500米至4000米之间,地处东经99°~101°,北纬23°38′~28°01′,总面积为29459平方公里。大理地区的主要范围在著名的滇西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南部,云岭山脉、怒山山脉纵贯于其间。剑川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的白族占90%以上,是大理白族的主要聚居区。其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开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先河,石宝山石窟是全国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千年来科弟接踵,人才辈出。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是顺应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大理地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意义十分重大。

1剑川石窟概略

古代石窟在云南虽不甚发达,但在南诏和大理国时期,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剑川石窟艺术。剑川石窟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宝山的支峰石钟山上,石窟群开凿于公元9至12世纪的南诏(唐代)、大理国(宋代)时期,正值南诏国"政教合一"和大理国佛教盛行时期,其再现了以白族为主的西南各民族智慧的结晶。石窟分布在石钟寺、沙登村、狮子关三个地点,共十七窟,造像一百三十九躯,碑碣五通,造像题记和其他题记四十四则。造像雕刻在红沙石上,内容有两大类:一类是佛教题材,有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胁侍、罗汉等;另一类是世俗题材,有南诏王、清平官、南亚僧等人物形象。

剑川石窟有其显著的五大特点:一是南诏王室造像。"阁罗凤出巡"、"异牟寻议政"、"南诏第一王细奴罗全家像",是中国惟一雕刻君主议政活动的石刻石窟群;二是生殖崇拜物。女性生殖器(白语称"阿盎白")石窟是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根",同时也是白族原始生殖崇拜的珍贵实物资料;三是外国人像。"波斯国人"窟和"梵僧"窟是白族通过蜀身毒道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四是具有白族风格的观音造像。观音是白族主要的崇拜对象,"细腰跣是观音"(白语'阿嵯耶')窟、"甘露观音"窟充分体现了佛教在白族地方的特色;五是大日佛会造像窟。此窟是中国惟一具有完备的明王和大黑天神造像的石窟。

全文阅读

“教是为了不教”的文言文教学实践

【摘 要】“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想,也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更完整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教是为了不教 文言文教学 主体意识 探究精神 学习习惯

前一阶段,笔者上了一堂《石钟山记》的研究课。在这堂研究课中,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和良好习惯,很好地进行了一次“教是为了不教”的文言文教学实践。

一、文言文教学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更完整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对立的统一体,但究竟谁是主体,说法不一。叶老指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叶老的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帮着学生学习”。西方唯实论者托马斯-阿奎纳也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那么,从学生角度看,学习的过程则应当是学生尽可能实现以自我为主体,有效摆脱教师的过程。在现实教学中,相对现代文而言,文言文教学更为传统,学生像一口敞开的锅,只是接受,没有反馈,主体意识差。因此,我们在文言文中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更完整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那么,我们该怎样确立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

首先,充分预习,设计学案,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营造气氛。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从预习开始。叶老告诉我们:“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顾黄初先生也告诉我们:“所谓预习,它的意义绝不在于给教师的滔滔讲解扫除文字障碍,提供一些方便,而仅仅在于要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尝试着去认真读书,从而提高读书能力,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我根据《石钟山记》的文本内容和主旨,在学案中主要设计了如下预习题:(1)朗读课文三遍以上,为相关字词注上拼音和释义。(2)粗通大意,思考苏轼为什么认为郦道元、李渤、寺僧等人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推断都是错误的?他又是怎么来推断石钟山命名原因的?(3)坡认为从探究石钟山命名原因这件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作者为何对月夜下的石钟山描绘得如此恐怖惊悚?)(4)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有很多说法,请根据下发的材料和已经设计好的表格,整理“钟”这个器物的发展历程,看看对你有何启发。这些预习题,改变了原来文言文教学中过分注重字、词、句的习惯,加强了对文本本身的关注,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并延伸到了课外阅读,从而为在实际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运用学案,学生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对于文言文的讲授,叶老有着明确的意见:“至于教文言文,我们几个朋友都相信,像我曾经干过的那样逐句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当地方言就算了事的办法必须坚决放弃”,“我认为教文言文也不应该逐句逐句讲,至于逐句逐句讲语体文,那简直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谓讲,应当理解为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使学生逐步达到能自己阅读。假如一篇文章,学生能充分理解,那么教师就用不着讲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坚决摒弃逐字逐句的讲授(当然,涉及到的重点实词与虚词一定要讲透),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学案中的问题进行了或简洁或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认为作者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月夜下的石钟山,而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又说服不了他,这时候,我就站了出来,联系刚学过的《风景谈》、《包身工》等例子说明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必要性,提醒他,这些文字恰恰是苏轼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表现,是苏轼笑郦道元、李渤等人的资本。这样,学生对环境描写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就能自己分析了。

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堂课,通过舍弃沉闷的逐句讲解,建立活跃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他们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体。

全文阅读

清版《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

摘 要:九宫山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通山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御制九宫山派发祥地。自南宋淳熙年间名道张道清于九宫山开坛建醮以来,九宫山历代高道辈出、人文荟萃,道场斋醮科仪及其音乐活动十分频繁,音乐史料蕴藏丰富,成为今人研究九宫山道教音乐文化的珍贵资料。本文以清版《九宫山志》为蓝本,对山志中所辑录的九宫山音乐史料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九宫山志》;音乐史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4.042

作者简介:胡 军(1966~),男,史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湖北省政府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1-07-11

九宫山(混元宫、八卦宫、青龙宫、白虎宫、斗姥宫、无为宫、三清宫、七真宫、移花宫)山名之源的考辨历来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说主要有四①:一是“按事件取名说”(文献见诸于《词源》、《太平御览》、《湖广通志》);二是“按地形取名说“(文献见诸于《辞海》、《九宫山志》、《舆地记胜》);三是“按宗教取名说”(文献见诸于《舆地记胜》);四是“按神话取名说”(文献见诸于《九宫山志》)。其中“按宗教取名说”源于《舆地记胜》中“唐代伏虎禅师设道场于此”、“有九宫崇奉九真,以应九宫之名”等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九宫山以其钟灵毓秀,奇峰翠岭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倍受宋、元、明、清四代朝野上下尊崇和青睐,无数名道和文人曾为其修志立传、吟诗作赋。如宋代学士谢文韶作有《张真君传》和《九宫山记》,元代书画家赵孟和文学家欧阳玄作有《重建钦天瑞庆宫碑文》,明代文人熊伯通作有《瑞庆宫石坊记》,清末鄂南文人傅燮鼎隐居九宫北麓城山重辑有《九宫山志》等等。

傅燮鼎,字铁椽,榜名笔可,号我泉山人,华陂麻石咀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登己酉科副榜。一生著有《崇质堂诗文集》十二卷,《醒睡琐谈》二卷,编辑《雪浪余音》四卷。曾主修清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及通山《九宫山志》。其中,《九宫山志》分三卷,包括图象、山水、宫宇、仙释、物产、名迹、元空、艺文、杂志十门。志中有关九宫山的音乐史料主要辑录在“宫宇”、“艺文”门类。由于九宫山道场在太平天国和抗战时期屡遭劫难,致使清咸丰五年②后的九宫山道教音乐活动相对沉寂。因此,清版《九宫山志》中关于九宫山音乐史料的记载主要集中在于其兴盛的南宋、元、明、清(咸丰五年前期)四个历史时期。

一、《九宫山志》中宋元时期音乐史料考略

全文阅读

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解读

1.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空间组合

聊城山陕会馆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建,历经四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竣工。之后逐年扩修添建,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方具现在的规模。作为同乡、同业聚会之地,会馆兼具了联络、居留、处事与活动娱乐等功能,这一点是不同于民居或衙署等建筑形式的。会馆呈西高东低之势,逐级而上,整个建筑群的最高建筑——春秋阁护卫其后,运河在其门前源远流长,形成“背山面水”之势。山陕会馆现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总面积为3311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公大殿、财神大王殿、文昌火神殿、春秋阁、望楼、游廊、南北跨院、配房等组成,三进院,亭、台、楼、阁等共计一百六十余间。会馆的建筑布局采用我国的传统做法,山门、戏楼、春秋阁等主体建筑位于东西向的中轴线上;钟鼓楼、看楼、碑亭等在主体建筑两侧作对称式排列。

2.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

2.1建筑装饰手法

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的主要手法概括起来大致有木雕、石雕、砖雕、楹联匾额以及彩画、建筑装饰构件和建筑色彩的装饰等等。(1)木雕作为山陕会馆艺术雕刻之一,木雕所占比例较大,建筑挑角、额枋、屏风、神龛、梁柱、门窗以及天棚、隔断等,无处不有,大都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形式有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其中大多是透雕。同时,木雕与彩画相结合装饰建筑。(2)石雕石雕分布遍及山门、戏楼、钟鼓楼、关帝大殿、文昌火神殿、财神大王殿、南北碑亭、春秋阁等建筑。院内高大的石狮、石柱、柱础、照壁、折壁、栏杆、栏板之上雕有人物、山水、鸟兽、松石等图案。山陕会馆石雕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浮雕、透雕、平雕、圆雕、线雕等。(3)砖雕清代砖雕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北方砖雕源于山西,风格浑厚朴实。山陕会馆内的砖雕规模和面积不大,重点分布在山门、戏楼、钟鼓楼月牙门以及西北跨院门处。雕刻内容多为瑞兽和吉祥花卉。砖雕技法相对于木雕和石雕来讲,较为单一,主要是浮雕和圆雕。(4)楹联匾额建筑中的楹联匾额作为建筑装饰的内容,不仅仅是视觉形象,也综合利用文学、书法等方面来完成对建筑的装饰。如柱上的楹联,额枋上的匾额,室内壁面的条幅诗画等。山陕会馆的山门、戏楼、钟楼、鼓楼、关帝大殿、财神大王殿、文昌火神殿等,都有对仗工整、用意深刻的楹联匾额。

2.2建筑装饰题材

山陕会馆建筑装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类别:(1)祥祈福题材会馆的建筑装饰艺术中大量运用民间吉祥祈福题材,主要有植物、动物、文字等,造型上包括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以象征、寓意或谐音、借语的手法,表达商人求财、求福、求平安的愿望和追求。如会馆山门两便门门框用青石雕出祥云蝙蝠,“蝠”者“福”也,取其“福比天高”之意;戏楼后山墙上的两影壁刻有“松鹤”“梅鹿”,“松鹤”象征着多寿,而“鹿”者“禄”也,乃多财之意;大殿前月台下石狮须弥座上部刻“花瓶”“鹿”“小瓜”“石榴”,取其“平平安安”“福禄绵绵”“甜甜美美”“多子多孙”之意。同样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2)德育教化题材德育教化作用隐含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中,儒教的伦理教育,如忠、孝、节、义;佛教的处世教育,与人为善,博爱修身;还有道家的人性教育。还有古代英雄、小说演义、神话传说等,作为载体,供人们在欣赏之余,体味寓意。(3)宗教题材山陕商人在信佛的同时,具有敬道观念和崇儒意识,建筑装饰艺术也表现出融佛道儒的特色。以会馆山门正楼顶下的木质浮雕垂花门罩装饰为例,其内容为托塔天王等佛教人物,大象、骆驼、麒麟等佛教吉兽。在大殿前月台下的一对石狮,底座四面雕刻佛教法宝,前为剑、杵;左为伞、塔;右为铃、琶;后为印、钵,用以驱妖避邪。道教中八位神仙使用的宝物也是会馆所运用的装饰题材。同时,表现儒家的德育教化的“二十四孝图”也有运用。(4)山陕地域特色题材会馆采用了建筑的象征手法,以商人故乡的人物、山水、花鸟以及戏剧、民间传说等题材,创作建筑雕刻、彩绘以及楹联匾额,用于会馆的装饰。如会馆石雕中出现的“鹿鹤同春”图就是山西民间最为常见的吉祥图案,仅晋中地区的王家和常家这两处古宅大院中就有近十幅这样的图案。

3.聊城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全文阅读

南诏大理国的文书档案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建立了两个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国的主体民族是白蛮,他们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上,以洱海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民族档案遗产。

南诏时期,乌蛮贵族和白蛮大姓作为南诏国的统治阶层,在管理生产、对外交往和发动战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档案文件。如《蛮书》说南诏“每有征发,但下文书与村邑理人处”。《新唐书・南诏传》也说:“凡调发,下文书,众邑必占其期”。重要的金石档案有崇圣寺钟款、建极年号铁柱铭文、《王仁求碑》、《南诏德化碑》、元封年号摩崖、袁滋题记摩崖、剑川石钟山石窟造像题记等;重要的印章档案有《贞元册南诏印》、《元和册南诏印》等;重要的文书档案有751年阁罗凤写给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的书信,793年异牟寻写给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一式三份的《贻韦皋书》,794年初南诏与唐朝“苍山会盟”的盟誓书《云南诏蒙异牟寻与中国誓文》等。其中《异牟寻与中国誓文》的形成与保管都比较郑重。当时按文体制成一式四份,一份由唐使臣崔佐时带回成都,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送呈唐朝皇帝德宗;一份留存在南诏的宗庙里;一份珍藏于苍山神祠的石室内,以经常告诫子孙后代;一份沉人西洱河中,以取信神明。

“苍山会盟”对盟誓文书的处理方式,表明南诏已存在将重要文件登于祖庙、藏于神室、制作副本的档案管理制度。1.登于祖庙。祖庙是南诏蒙氏王室的最高神圣之所在,建筑坚固,便于保密和守卫。南诏将重要档案(包括唐朝、吐蕃册封南诏的诏书和所赐金印,以及维系南诏与唐朝、吐蕃关系的盟书等)上呈祖庙,以祭告神灵,备先祖考察。2.藏于神室。将重要文件藏于点苍山神祠的祭祀石室中,既可防火,又可防潮,体现了南诏统治者对档案保管的重视。3.制作副本。当时对这份盟书的形成和制作都比较慎重,按文体制成4份,其中一份存人南诏城内府库,可知南诏的归档制度是多套制的。

《南诏图传》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南诏时期的图文珍品,被誉为“南滇瑰宝”。全卷为纸本,设色,长约5.73米,宽约0.3米。由南诏国忍爽张顺、王奉宗等人于舜化贞中兴二年(899年)绘制而成。共有两个长卷,一是文字卷,有2500多字;一是画卷,又称《南诏中兴画卷》、《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内容包括巍山起因、祭铁柱图、西洱河记三部分。此画卷既是云南现存的最古老的纸质绘画艺术档案,又是唐代留传下来的唯一的少数民族轴画卷。现存的一部分铸钟,如大理崇圣寺钟等,上面也绘有不少佛像等图画。

从《南诏牛兴二年画卷》的题记,可知南诏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等史料,可惜今已佚亡。今存的樊绰《云南志》(又作《蛮书》)是唐代记载云南最为全面的志书。此书绝大部分是纂录前人的著述,主要是摘录袁滋的《云南记》(五卷)、韦皋的《开复西南夷事状》(十卷),而袁滋和韦皋的书又是转录南诏人士自己所编的图籍。所以南诏的图籍虽未流传下来,却可以从樊绰的《云南志》中见到。由此可推知,南诏档案文献和地方史志的编纂已达到较高水平,官府已设有专门的史官和编修史志的机构。除《云南志》外,唐人张九龄撰的《曲江集,敕书》也集中了若干“敕书”,有关云南的敕书约10道,内容涉及唐朝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经营策略,如卷七的《敕西南夷大首领蒙归义书》、《敕蛮首领铎罗望书》、《敕安南首领爨仁哲书》等。

大理国时期,白族先民白蛮在盟约、宣扬功德、祀典、佛教活动、文学、史学、绘画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档案史料。如现存的著名金石档案有《段政兴资发愿文》、《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摩崖》、《兴宝寺德化铭和嵇肃灵峰明帝记》、《高生福墓志铭》、《昆明地藏寺经幢》、《大理国释氏戒净建绘高兴兰若篆烛碑》、《大理国故高姬墓铭碑》、《杨俊升碑》、《溪智墓志》等。

大理国的写本佛经以优质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著称,其书法艺术水平高超,当时已作为馈赠国内外宾客的珍贵礼物。如段正严文治九年(1118年)书写的《维摩诘经》一卷,未有《写经记》云:“大理国相国公高泰明致心为大宋国奉使钟,造此维摩一部。……蒙被圣泽,愿中国遐邦从兹亿万斯年而永无隔绝也。”说明此经是高泰明赠送宋廷使者钟震的一件礼物。它虽然是一种宗教经卷,却成为大理国与内地友好交往的见证。1956年从风仪北汤天董氏宗祠的“金銮宝刹”,内清理出两橱柜古本经卷,共约3200多册,其中大理国写本有年代题款为“保安八年”(段思廉年号,为1052年)和“保天八年”(段正严年号,为1136年)的写经两卷,有白文殊笔批注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大灌顶仪》、《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两卷等。

在大理国境内,“白文”已广泛使用,出现了用白文撰写的《白史》、《国史》和许多诗歌、曲本、传说故事等。如《白古通》是大理国时期用白文写的史料,后来成为明代《滇载记》、清代《k古通纪浅述》等书的蓝本。

全文阅读

巧设问题,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课是职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想让学生静心听课,乐于接受知识,就必须在努力钻研教材的同时,研究学生动态,使课堂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一、设计悬念式的问题

巧设悬念,就是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知识、技能集中地转化为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适时地“抛”给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心理追踪,诱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期待,以致欲罢不能,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

一位教师在教学《石钟山记》引入课题时,他是这样设置悬念的:“一座山,却以石钟命名,其中有什么奥秘?不仅我们,早在千年以前的大文豪坡也产生过疑问,看看他是怎么帮我们解开这个迷的!请读《石钟山记》。”学生听了,顿时感到惊奇,为什么这座山被命名为石钟山?是山的形态像钟呢,还是另有别的原因?这肯定有个谜。是人为的谜呢,还是自然之谜?古人坡和它有什么关系?他能解开这个谜吗?一个悬念引出了种种疑问,学生带着这些疑问看看教师,看看周围的同学,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采取了相同的做法,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教室里立刻书声琅琅。这位教师仅仅用了短短几句话就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石钟山的名字由来,这里面深藏着什么奥秘?千年古人与它又有什么联系?学生揭开这个“谜团”,也就揭开了千古之谜,领会了全文的内容。这个悬念,可谓以点带面、纲举目张。再者,教师以解“千年之谜”为悬念,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兴奋、活跃,带着渴望尽量在阅读中探索,以积极的思维去探寻石钟山命名的奥秘,填补教师有意设下的空白区。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课上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设计有趣的故事式问题

如,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徐志摩《再别康桥》)《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嫒女……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朱自清《荷塘月色》)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鲁迅《药》) “笙箫”“悄悄”“夏虫”“沉默”“夏始春余,叶嫩花初”去采莲,“金字”在太阳照射下显得“黯淡”,这一系列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立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作者弄错了吗?应该不是,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原因是什么呢?……至此,问题已经提出,就只需要解决问题了。

三、设计质疑性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角度设疑: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或与哪一篇文章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体制)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文章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风格)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是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全文阅读

奇幻雨花石

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南京北阴阳营发现了一处新石器遗址,这座遗址距今已有5800多年。在遗址中出土的几副人体骨架里,人们发现了76颗雨花石。据专家推测,这些雨花石是陪葬品。

无独有偶,1987年,南京六合又出土了一处宋代墓葬。人们在墓葬中发现了一枚用雨花石雕刻的桃形饰品。(图1)

由此可知,早在5800年前,雨花石就已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被当成贵重物品,象征财富和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处出土雨花石的墓葬都出现在南京,我国其它地方几乎没有关于用雨花石作为陪葬品的记载。

时至今日,南京人喜欢收藏雨花石的习俗一直没有改变。南京地区有很多雨花石收藏者,蔡明义是其中的一位。他说,他最得意的一块石头,是在30年前偶然遇到的。

1978年6月的一天,蔡明义带朋友到南京市六合区灵岩山游玩。出于习惯,游玩中,他也在山上寻找石头。

经验告诉蔡明义,这样的寻找只是碰运气。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发现差点让蔡明义高兴得晕过去。

蔡明义说,我发现一块石头有一点红,拿起来一看,高兴得一屁股坐在地

这块让蔡明义欣喜若狂的石头,3平方厘米大小,质地如同玉一样温润透明,奇特的是,石头上清晰地显现出一张活灵活现的狐狸脸。(图2)

全文阅读

金殿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去游览金殿。金殿坐落在昆明东北郊的鸣凤山上,这里古时禽鸟翔集,鹦鹉尢多,人称鹦鹉山。明代又多有孔雀往飞于此地山林,人们以为是凤凰,因此这里又称为“鸣凤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鸣凤山上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到时候我将--给各位讲解。

金殿到了,请大家跟我到“鸣凤胜境”中“寻仙访道”。从山脚过迎仙桥到达“鸣凤胜境”石坊,坊背题书“玉虚孔衢”,玉虚指仙境,孔衢指通道,意思是通往天宫圣境的正道。路边立有“吕祖碑”。上面写着“唐高风正节吕真人洞路”几个大字。相传明朝祟信道教的云南巡抚陈用宾应梦中神仙指引到此相会,遇到一位用两口锅相扣煮芋,绳牵小羊的穷苦老人,只因以貌取人,有眼不识“金镶玉”,辨不出此人正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吕洞宾),痛失了上天为仙的好机会。痛定思痛,陈巡抚在此建了“迎仙桥”和“吕祖碑”,并认定此地是洞天福地,便修筑了著名的金殿道观。

从迎仙桥到太和宫途经三道“天门”在宽阔的石级两边,松柏森森、林涛阵阵,步行其间感到天高、山大、路宽、林深、心旷神怕,如临仙境。此间意境用一个“放”字便可概括。“迎仙桥”到一天门有七十二级台阶,一天门到二天门经二十六级台阶,它分别代表着道教的三十六天是,七十二地煞,这一百零八位神仙是玄武大帝的属下。当你步入天门之时,就进入了真武帝君的法门,三座天门又代表了在大罗天之下,三十三天之上的太清天、上清天和玉清天,这是道家认为的最高境界。攀登石级,经过三天门,只有不畏艰苦、攀登求道,才能进入道家最高仙境。

现在我们到了太和宫。太和宫门外的红墙上有明代留下的“鹦鹉春深”四个大字,写得饱满圆润、苍劲有力。因鸣凤山又被称为鹦鹉山,山中四季如春,春深似海,所以“鹦鹉春深”就题得恰到好处了。进了太和宫门,一座光彩夺目的棂星门矗立眼前。大家请看根星门上的对联:“天台高百尺,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帝道满三千,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此联写景抒情,赞颂了秀丽佳景又颂扬了道家的法力无边。

棂星门一般多建于孔庙之内,棂星指天田星,人们祭祀棂星以祈五谷丰登。门两旁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上端横匾上题有“洞天福地”。棂星、青狮、白象以及道教横匾集中在一起,突出体现了我国寺、观中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的特点。在此建棂星门,表现了道家“尊天必尊道,尊道亦尊天”的思想。

沿着两旁种满迎春花的小道往前走,望着左右长长的配殿,人行其间,各位一定觉得视线、神情在随之收敛,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种意境用“收”字便可概括。上完台阶,眼前这座青砖所围的建筑被称作“紫禁城”,是明朝万历年间陈用宾所建,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细看城砖有大小之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小城砖是道光年间遭地震损坏后修补上去的,而大城砖为明朝始筑。城上小楼是供奉魁星的“魁星楼”。城门口右边是明朝所植“玛瑙”茶花,花开九芯十八瓣,直径达七寸。左边是一株玉立婷婷、花大如斗的白玉兰。每到花开时节,茶花红似火、灿如霞,浓装艳丽;玉兰花白似玉、洁如雪,淡抹素雅。两花相映,美不胜收。

进入城门,眼前一亮,好一座古香古色,钟毓灵秀的金殿,这就是我们今天观光的核心。金殿并非金造,实乃铜铸。明清时期,云南铜产量全国第一,云南东川等地的铜每年都要运到湖北城陵矶铸钱。因战乱道阻,数年生产的铜都未能运出。鹦鹉山道观道长徐正元呈请世袭黔国公沐昌祚和云南巡抚陈用宾,模仿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铜殿的式样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铸成了第一座铜殿。铜殿建成之时,辉煌无比,金光耀目,称为“金殿”。明朝后期,云南沐氏家运日衰,认为“铜乃西方之属,能克木(沐)”,竟将其败势归咎于铜殿,于明朝崇帧十年(1637年)将第一座铜殿迁到宾川鸡足山。眼前这座铜殿是平西王吴三桂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为求助于神道庇佑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铸造的。

各位请看:铜殿下筑须弥座式台基,高1.5米,金殿建于两层石砌台基上,第一层为青石砌就,沙石勾栏,栏上浮雕“二十四孝”图,第二层是大理石栏,中间是一条雕有龙风云纹的陛石。独具匠心的须弥座使金殿更加雄伟高大、庄重威严。方形的金殿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同为7.8米,四壁由三十六扇格子门组成,上面铸有龙凤吉祥、花草鱼虫、云龙麒麟等图案,铜殿脊檩上镌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1671年)大吕月(十二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殿四角有盘龙石柱衬托,四周由十六根圆柱支撑,斗拱飞檐、龙飞凤舞、精美无双。这是我国现存最大(占地180平方米),最重(250吨),保存最完好,铸造最精美的铜殿,这是我国的一件国宝,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