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单位编制

事业单位编制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意见

机构编制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从大局,服务于社会这根主弦,我们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现行的管理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机构重叠设置,职责交叉。

根据机构编制管理“上下对应”的原则,目前,在机构设置中,各地普遍采取“蜂窝煤”政策,只要上面有的,下面就设,也不管是否合理,必须照抄照搬,一一对应。造成资源分散,职责交叉,推诿扯皮、推责争利。例如,多个部门中设置的培训机构、检测检验机构等。

二、编制混杂,人员管理难以区分。

编制使用不规范,一是同一单位几种编制性质的人员并存。在机关既有公务员,也有非公务员,还有占机关后勤编制的事业人员;在同一事业单位同时存在全额、差额、自筹三种性质的人员及编制。二是人员交叉使用,编制与人员脱钩。有机关公务员在事业单位任职,也有事业人员在机关执法,同一个部门人员拉通使用,形成政事不分。有的上级单位借用下级单位人员,主管部门借用下属事业单位人员,造成事业单位有编制、有岗位,不仅无人做事,而且所需专业人才进不去;不仅法人主体不合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

一是专业人才断层。由于近年来加强了人员编制的控制和管理,个别单位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断层严重,如市属某事业单位有高级人才14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名,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2名,呈明显的倒“三角”分布状态,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二是所需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工人比例较大。据统计,某部门所属事业单位41名现有人员中,工人15名,占36.6%,已影响到事业单位正常业务的开展。三是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矛盾突出。

四、财政负担沉重,事业发展潜力不足。

全文阅读

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编制

摘要:事业单位不同与普通的单位,事业单位的资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进行预算编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预算编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都存在管理者和业务科室预算意识不强导致的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预算编制时间短和编制方法不科学、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编制不完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科学有效的编制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1.1管理者和业务科室预算意识不强导致的预算编制的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中,进行预算编制的部门是财务部门,但是预算的相关内容是由各个部门提出来的。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管理者和业务科室因为缺乏预算意识,所以不配合预算编制工作,导致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相差较大,很难反映出实际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没有结合下一年度的中心工作,仅仅按照以往的预算进行闭门造车,这样的预算偏离实际情况较大,预算的质量不高,就直接影响到预算的落实。

1.2预算编制时间短和编制方法不科学的问题

全文阅读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调研

机构编制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从大局,服务于社会这根主弦,我们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现行的管理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机构重叠设置,职责交叉。

根据机构编制管理“上下对应”的原则,目前,在机构设置中,各地普遍采取“蜂窝煤”政策,只要上面有的,下面就设,也不管是否合理,必须照抄照搬,一一对应。造成资源分散,职责交叉,推诿扯皮、推责争利。例如,多个部门中设置的培训机构、检测检验机构等。

二、编制混杂,人员管理难以区分。

编制使用不规范,一是同一单位几种编制性质的人员并存。在机关既有公务员,也有非公务员,还有占机关后勤编制的事业人员;在同一事业单位同时存在全额、差额、自筹三种性质的人员及编制。二是人员交叉使用,编制与人员脱钩。有机关公务员在事业单位任职,也有事业人员在机关执法,同一个部门人员拉通使用,形成政事不分。有的上级单位借用下级单位人员,主管部门借用下属事业单位人员,造成事业单位有编制、有岗位,不仅无人做事,而且所需专业人才进不去;不仅法人主体不合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

一是专业人才断层。由于近年来加强了人员编制的控制和管理,个别单位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才断层严重,如市属某事业单位有高级人才14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名,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2名,呈明显的倒“三角”分布状态,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二是所需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工人比例较大。据统计,某部门所属事业单位41名现有人员中,工人15名,占36.6%,已影响到事业单位正常业务的开展。三是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矛盾突出。

四、财政负担沉重,事业发展潜力不足。

全文阅读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的思考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主要作用是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它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的编制工作会影响到单位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当前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结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归纳,重点就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改革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 存在问题 改革建议

Abstract: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c sector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institution is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stab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stit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will affect the unit, this article mainly existed in the present stage our country institution structure establishment problems were simply summarized, mainly on institution establishments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eform.

Key words: Public unit; The recruitment; Existing problem; Reform proposals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57-01

事业单位属于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具有公益性、服务性非营利性的特征,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编制广义上来说主要指的是人员结构、权责关系、机构设置、规模级别等方面的组织编制。我国的事业单位种类众多,数量较大,涉及的工作面十分广泛,相对而言情况十分的复杂,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必须要重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工作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机构重叠、人员组织混乱等等,下文对此进行简单的归纳。

全文阅读

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调查与思考

为切实掌握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基本情况,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工作,从下半年起,该市编办会同市人事局、法制局、财政局、劳动局等部门一起,通过重点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及填报统计表等形式,对全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主要情况如下。

一、全市事业单位运行发展总体呈现良性态势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来,该市坚持从严从紧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通过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政策、规范管理程序、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建立起了科学的机构编制管理秩序,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是事业单位机构总量得到较好控制。严格执行省、市编办提出的“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的要求,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和编制。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通过对49家经营类事业单位实行改制转企、22个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对教育、农业、国土系统中职能相近、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使得事业单位的机构数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从的673个减少到目前的548个。

二是事业单位编制数量得到较好利用。坚持严控总量。始终执行“统一承办,一支笔审批,一个文件下达”的“三个一”规定。凡涉及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事宜,严格按审批权限执行,各部门先报请机构编制部门,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请市编委会集体审定或经过编委会提请市委、市政府审批,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坚持收回精减。在至的全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收回事业编制2247名;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以核定的总编制为基数,乡镇事业编制总数由原来的1724名减至1342名,减少382名,精简22.1%;乡镇畜牧兽医改革中,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由359名减少到194名,精减事业编制165名。坚持调整存量。在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额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业单位职能职责调整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事业单位的编制,优化资源配置,做到“编尽其用”。

三是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数量逐年递减。通过事业单位改制和改革,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人员得到较大幅度的精减:至的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精减1716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事业单位分流210人。坚持从严从紧控制事业单位进人,从起该市事业单位实行“凡进必考”的进人政策,严把人员的“入口关”;特别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按照上级要求乡镇事业单位人员都已精简到位,人员基本上实行只出不进的政策,确因工作需要人员可在各乡镇事业单位之间实行调剂;市属事业单位除接收安置干部等政策性增人以及引进必要专业性人才,对人员的绝对增加也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至今,该市事业单位人员已连续六年保持了负增长。

(二)事业单位人员待遇稳步提高

全文阅读

切实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

今年以来,长岛县在去年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核定工作。截至8月底,基本完成了全县所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核定方案的审核批复,共理顺了159个事业单位职责任务,优化了73个单位编制,规范了149个单位的领导职数和中层干部职数,调整核定了38个单位的内设机构和159个单位的编制结构比例。

一、坚持“三原则”,把握标准不突破

(一)贴紧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度假岛的中心任务,通盘考虑,保证重点,加强了旅游、海渔、文化、港航、城管等领域的机构编制保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事业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深入部门,加强调研,摸清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部门的意见建议,切实研究提出相应的机构编制调整意见,满足事业单位工作发展需要。

(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对事业单位编制的核定,严格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原则,实行总量内动态调整。针对我县事业单位编制现状,明确了调整的三个重点:一是收回职能消失、弱化和生产经营职能单位的空余编制;二是将有限的编制资源优先满足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方面的需求;三是规范事业单位存在的超编、未定编制等问题,实现了编制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精简效能,从严核定。根据中央和省、市机构编制管理的规定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结合我县实际,研究拟定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核定(以下简称“九定”)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等数量,重点把握职责、机构、编制、职数的有机匹配,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做到精简、效能。

二、严把“四关口”,深入调研解难题

(一)严把职责界定关,理顺职责不清的问题。目前,核定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和依据,事业单位一般都未正式核定过职责,而且不少事业单位承担着行政机关部分职责。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调查了解事业单位机构沿革为重点,查阅历史档案,摸清单位成立的背景、近年来履职情况;以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突破,分清职责审核的依据,将事业单位分类进行审核。审核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严格审核依据材料。对涉及行政执法、行政管理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必须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文件,严格审核界定可承担的行政职责。二是重点审核职责任务交叉、重复的问题。三是注重审核职责用语。

(二)严把编制调剂关,用活用好编制资源。针对部分事业单位现编制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等问题,我们做了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调研工作。梳理全县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和近年来实有人员配备情况,建立了《事业单位编制情况一览表》,对各事业单位超空编情况进行分析。重点从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人员流动等实际情况入手,在与部门沟通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三年来事业单位超编或空编的原因,为提出合理的编制调剂意见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加大调剂力度。在审核部门意见时发现,很多部门都提出增加事业单位编制的要求,很少有部门按规定核减有关单位编制,这给核定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按照“编制总量不突破”的原则,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在本部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将职能弱化或空编比例大的单位空余编制收回,用于本部门内职责任务重或超编单位,充分盘活部门内事业编制资源;二在全县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为了增强编制资源盘活力度,我们重点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政策解释,争取部门的认同和支持,集中收回了生产经营性、职能明显弱化且多年空编10名以上的事业单位编制,作为全县机动编制,用于加强涉及全县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有关事业单位,充分发挥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这次编制调剂,共核减收回了39个单位304名编制,为34个单位增加了272名编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个别事业单位超编、未定编制等不规范问题。

全文阅读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初探

?眼提 要?演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深化,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核定人员编制结构,发挥编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仅是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也是机构编制管理标准化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眼关键词?演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

?眼作者简介?演魏 伟(1983―),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38?雪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是指机构编制部门在分解事业单位职责任务、明确业务范围、划分人员工作类别的基础上,确定各类人员相应结构比例并有效实施的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施结构管理,是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促进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南昌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的探索与体会

南昌市从2011年起开始探索实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按照“管总量、管结构、管程序”的总体要求,初步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类别、适用人员及结构比例标准,结合事业单位进人核编管理工作进行试行。2012年4月,南昌市编办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单位编制分类和明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的通知》,在市属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中逐步推行了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主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编制划分为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工勤人员编制三类,并明确除主体人员编制之外的其他类别人员编制,要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三类人员编制结构比例原则上按7:2:1确定。其中,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70%;主要承担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50%;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技能型服务保障职责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编制不得低于单位编制总量的50%。探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管住管好编制,提升编制效益。“三分之一累着干,三分之一混着干,三分之一没事干”,是目前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的存在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编制使用不够科学,占编的闲人太多。按照“因事定编、统一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核定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经机构编制审核确定的编制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再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为抓手,逐步实现优化结构、精简冗员以及编岗、编职统一的目的,进一步优化编制配置,大大提高编制的使用效益。

二是有利于规范进人秩序,防止无序进人。以前,编制核定只管数量不管人员,编制使用只管总量不管结构,致使一些事业单位本来急需专业技术人员,实际上却用空编内补充了一些其他工作人员,新补充的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实行编制结构化管理,在编制核定和编制使用两个方面强化规范管理,充分考虑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尤其是进人必须按照核准的人员编制结构,各类别编制不得混用,使得事业单位补充、配备工作人员必须要着眼事业发展和工作急需,缺什么人才补充什么人才,从而确保事业单位进人的合理性、科学性,科学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秩序。

全文阅读

浅析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财力保障,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包括:(1)规划性强。可以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掌握本年度预算目标,在制订远期规划时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确保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完整与稳定。(2)合理分配资源。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稀缺,通过预算管理能将资源按轻重缓急与社会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预算项目,合理分配资源。(3)发挥财务协同效应。通过预算管理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节省财务管理费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报告的新模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满足事业单位发展对资金的需求。(4)增加行政透明度。信息公开透明正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的行为准则和目标,完整的事业单位信息,以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财务状况,以满足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公开的要求,减少政府腐败与浪费,增强行政透明度。(5)绩效评估。通过预算管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帮助管理者实施科学的价值管理和业绩衡量,提高事业单位决策水平。

二、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的方法

(1)基数增长法。是指以单位基期收支执行数作为参照依据,然后考虑可能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在基期财务收支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的方法。采用基数增长法编制单位预算,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这种方法局限性大,不宜单独采用,可以其他方法辅之。(2)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单位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将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零基预算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编制预算观念,不再以历史资料为基础进行调整,而是一切以零为基础。编制预算时,首先要确定各个费用项目是否应该存在,然后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安排单位的费用预算。(3)绩效预算法。是指以结果为导向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是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4)定额测算法。是指根据预先核定的定额和相关的基本数字来测算预算收支指标的一种方法。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5)标准测算法。是指按照制度规定的收支标准和相关的基本数字测算收支指标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收支标准的一些项目。(6)推算测算法。是指对影响收支指标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估算有关预算指标的一种方法。

三、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与事业发展战略脱节。在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的环境下编制部门预算,会导致事业单位只重视短期目标,忽视长远目标,阻碍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2)受原有费用项目限制,可能导致保护落后。由于按这种方法编制预算,往往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继续存在下去,形成不必要开支的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3)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与“简单化”。采用此法,容易鼓励预算编制人员凭主观臆断按成本项目平均削减预算或只增不减,不利于调动单位降低费用的积极性。(4)可比性差。当实际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依据的预计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就会因业务量工作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5)内容不完整。部分事业单位缺乏较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只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与事业结余进行预算控制,没有形成包括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基建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专项支出预算等涉及全部经营活动的总预算,未能将日常工作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四、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的建议

(1)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推进预算编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通过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确定各部门、各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责任的约束条件,确保事业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体系一般包括:组织机构与分工;预算的目标、项目和程序;预算编制方法与申报;预算执行与监控;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预算绩效评价。(2)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形式,确保项目内容全面完整。部门预算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涵盖所有预算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单位预算收入。部门预算的支出应当按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逐一细化项目预算。(3)量入为出统筹安排预算项目。部门预算是经人代会审议批准后即具法律效率,预算执行中除政策性增支因素或突发事件外,一般不予追加预算,因此,事业单位硬性刚性开支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不得留有硬性和刚性支出经费缺口。对于资金需求规模较大的跨年度项目,应根据项目进度制定支出计划,分年度确定资金来源。对于可预见的支出,结合工作实际,按轻重缓急原则安排。(4)建立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制度。绩效预算考核是以投入产出为基本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年度承诺事项进行跟踪考核,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并根据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特定会计期间的资产质量、发展能力、债务风险以及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全文阅读

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的管理是事业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模式缺乏政策依据,缺乏各种保障,编制外管理人员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和规范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的问题,势必将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 编制外 人员管理

所谓事业单位,在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的定义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国家政府机关,也不同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其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就使用了事业单位的概念,并把事业单位纳入国家组织机构的管理范围,通过编制管理实现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调配和资源控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呼声越来越高,事业单位按照编制管理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很多地方的改革开始尝试从原有的“按编制管理”向“按事管理”的模式发展,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也开始从“编制内管理”向“编制外管理”发展。

目前事业单位人员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编制内人员。包括签订聘用合同的编制内聘用人员、无须签订聘用合同的编制内聘用人员或某些地区占编不入编的雇员;第二类是编制外人员。包括档案内部管理的编外人员和档案外部管理的编外人员。编外人员一般实行企业化管理,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第三类是劳务派遣人员。是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招用的。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日益增多,编制外管理人员已成为一些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编制外人员管理缺乏政策依据,在用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计划性不强、用工渠道比较混乱、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单位的发展,也给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编制外管理的模式,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加强编制外人员管理,既是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现状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壮大,为了降低单位的人员成本,增加单位用人的灵活性,近年来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数量迅速增加。目前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占全部人员(指所有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人员,包括编制内人员)的比例普遍大于60-70%。他们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保卫、餐饮等后勤岗位或文员、实验室等临时性、辅、替代性岗位。编制外人员的使用有效补充了事业单位发展中用人的缺口,同时编制外人员的使用,也产生了“鲶鱼效应”,对编制内人员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目前编制外人员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尽管大部分编制外管理人员都能够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但由于编制外管理模式缺乏政策依据,在日常管理的应用中,对于编制外人员录用条件及方式、收入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仍缺乏制度规范,管理的随意性较强。

全文阅读

浅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

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所在,而事业单位机构、职责、编制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又是推动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加快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缺失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制定出台了教育、卫生等行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但从整体上看还缺乏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没有相关的编制管理标准。由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的缺失,使事业单位的职能界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很大程度上主要以历史状况、工作经验、上级要求、区域比较、领导意志概念化等内容为主要依据,造成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设立缺乏刚性规定。由于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相比没有机构设置的限额要求,缺乏量化要求和详细指标,造成事业单位设立审批时随意性较大。一些部门以工作增加为由,申请设立事业单位,很多都没有明确或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哪些单位可设,如何设置都难以把握,用编单位与编制部门“讨价还价”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是职能界定缺乏科学依据。事业单位分布广、种类多、专业性强,机构编制部门在缺乏科学的职能界定依据情况下,仅凭临时调研及有限的专业知识,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容易造成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另外,事业单位在职能种类、划分标准等方面缺少规范性依据,其现有各类职能的归并、剥离工作也因缺少划分标准而难以顺利实施,导致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编制审批存在主观随意性。目前,甘肃省除高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外,其它事业单位普遍缺少统一的编制标准。另外,现有的部分编制标准,如1987年制订的幼儿园编制标准,由于制订时间较早,已难以适应当前工作实际。编制标准的缺失和编制标准老化,在客观上造成了编制审批随意性较大。

四是机构规格体系不健全。由于种种原因,同类事业单位在不同市州、县区建制不一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国家已明确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但一直未出台相应的替代办法。而在现实情况下,机构的级别与单位的人事管理、工资级别、人员交流、对外协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政治、生活待遇。

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