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技术管理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精选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1篇

按照有关规定,实验室不但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满足监测工作以及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而且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应符合其专业范围规定。作为实验室不同岗位人员还应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培训、实习等)或资历。为适应实验室发展,实验室要制定人员培训规划和计划,做到内、外部培训兼顾,制定《人员培训考核程序》,落实《人员培训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坚持“员工进步,事业发展”的理念,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结构。实现术业有专攻,人人有专长,彰显团队的整体效应和团队精神。实验室不但要保证这些人员胜任和受到监督,还能够依据实验室质量体系要求工作。

2仪器设备的管理

为便于管理,实验室应设立《仪器设备一览表》(含标准物质)实施登记管理,无论是通用或专用(特殊)仪器设备,均应有验收、维护、保养、维修、检定和报废要求,要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流转控制程序》。对仪器设备管理要实现“三防”(防尘、防潮、防震)和“四定”(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对使用仪器设备的检验人员要求达到“三好”(管好、修好、用好)和“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障)的基本要求。标准物质比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定《标准物质控制程序》实施管理。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应处于受控和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其随时都处在最佳状态。

3材料(服务)的采购管理

实验室所用材料主要是指与检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如试剂、滤纸、筛底、蒸馏水等耗材及备品备件。服务主要是指为实验室服务的检定、安装、调试、修理、维护和建筑装修等,这些都应由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服务和供应品采购供应程序》《合格供应商目录》和经考察合格的供应商实施采购,制定出采购的基本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还要了解供应商的资质等情况,做到受控有效。

4检测方法、标准等的管理

一个检测项目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是有差异的,确认使用哪一种检测方法是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个新的方法标准能否被采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要按要求对上岗人员、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等条件确认是否能够满足标准或参数需求。标准的采用要实施确认手续,做到受控有效。实施粮食收购的收储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规定实施检验。通常情况下,在检测开始前,要与客户沟通或告知所执行和采用的标准情况,这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保证实验室所用标准的有效性,实验室在用标准要定时查新,要制定《标准查新规定(规则)》,确保执行有效标准,维护实验室科学、公平、准确的形象。另外,实验室的标准管理也要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相关标准等分类实施管理,以便有效、有序地实施标准化管理。

5环境和设施的管理

实验室按照其工作性质、专业要求和能力范围的不同,对环境设施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对房屋结构、区域划分、操作台(柜)、水、电、气、火源和各种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是有一般性专业规定的(可参照实验室设计规范)。在满足以上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实验室要实施环境条件控制。粮油检验实验室基本上属于食品范畴的理化和大型精密仪器检测实验室。一般设有物检、化检、天平、高温、样品处理和各类精密仪器室等,办公室要与检测室分开隔离。实验室要做到对温湿度能够有效监控和控制,化检室要设排风系统,要制定《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实施管理,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检定和校准的管理

检定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校准是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实验室应按照《量值溯源及校准程序》制定年度周期检定(溯源)计划表。按照计量法中有关规定,按“就地就近”的原则上报计划,提供检定服务的校准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且相对稳定。计划中的检定日期,要定在上一年度原检定日期前15天送检(或约请)检定校准机构实施检定或校准,在有效期内检定校准完毕,确保其所出数据有效,未经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不能出具数据。

7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的样品如同加工企业的原料,但样品的管理就有其特殊性和严密性。粮食同于大多食品,而不同性质的样品对环境条件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粮油检验实验室要针对检测的粮油样品的不同要求,参考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样品流转控制程序》,从样品的扦取、登记、待检、检测、检后和处置全过程实施控制,而且要采取样品标识系统中最基本的“唯一性标识”管理,此环节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最直接和变数最大的环节。“唯一性标识”可以取代原粮食行业执行的“密码验等”的传统方法,可以实现相关作业记录、记载和结果报告等的标识化、可溯源性强,并实现规范化管理。

8抽样的管理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2篇

①可以分解、细化和落实的各类病理制片流程,让精细化管理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以此来提高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制片质量与制片效率;②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室等级,参与ISO15189、CNAS-CL37JCI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等的认证与考核,提高病理诊断与技术行业的等级、地位和公众信任度;③可以让病理技术实验室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研究与应用各类新技术,为它提供平台与支撑。

2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欧美先进国家病理学技术实验室的功能与定位十分明确,有资质的实验室平台、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和完善的质控体系,而且需要通过相应协会的认证,颁发证书后才能开展实验。在美国,病理技术实验室需要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认证,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病理学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通过了国际病理资格认证。我国病理科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落后于国内同级医院的实验诊断科室。随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实验室认证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卫生部2009年《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颁布,以及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工作的开展,对病理科的建设与管理有法规上的支持,对评审、认证与考核有了明确的要求,各技术实验室规模与框架已建立,人员、设施、操作标准也已逐步完善。但管理模式还不统一,管理细节尚有盲区,需要研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病理制片的质量和效率。

3我科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具体实施细节

3.1设置各二级实验室圆形展板

在病理技术各二级实验室中,细化分析制片操作流程的各个步骤,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精细化管理措施,放在台面圆形分页展板上展示,可一目了然。内容有各实验室的简介、工作制度、收费标准、技术人员资质等级、操作流程、质控标准、培训考核、持续改进、仪器设备保养维护、试剂使用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措施,以及实验室的长、中、近期目标,室间、室外质控记录及人员继续教育和科研合作,共15项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办医政发[2009]31号)、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2004.4)、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病理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7:2012,17025)、JCI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版)以及2013年江苏省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建立的,有标准和规范,内容详细,对病理技术室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有极大帮助,也为今后病理技术实验室参加各类检查、评审、认证、考核打下基础。

3.2明确各类技术人员的分工、操作权限以及岗位责任制

三甲医院病理学技术岗位职责一栏分为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5级,各级人员在各类病理制片中有不同的分工与职责。我科的病理技术操作权限、晋级,是在人员职称等级的基础上再按制片项目分类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授权上岗、质控评估后逐步升级,复评再授权升级进行的。等级分为:简易等级,常规等级,复杂等级。简易等级是指新职工(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通过各类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资格,可以进行简单标本制片,职称为病理技师;常规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5年,复评授权升级,可进行常规标本制片(不含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职称为高年资技师或主管技师;复杂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10年,复评再授权,有高质量的制片,可以进行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制片,职称为高年资主管技师或副主任、主任技师。我科现有病理技术人员4人,中级职称1人,高年资主管技师授予复杂等级操作权限;初级职称3人,1人从事病理技术10年以上,1人从事病理技术5年以上均授予常规等级操作权限;1人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授予简易等级操作权限,上述人员均有本科学历,通过(常规石蜡制片、细胞学制片、IHC、冷冻制片、FISH、已开展分子病理学制片项目)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质控质量等综合评估后,由科室授予操作权限,每年有复评再授权,现有操作权限持续的评审,比较公平、公开,有效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岗位责任制方面,从两个方面入手,①主观上加强人员责任性教育,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②客观上制定定期质控与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在科务会和质控安全管理会议上分析,针对隐患和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加强措施、完善流程、有整改落实记录。如细化分析病理技术各实验室用电情况,区分哪些是持续不间断用电、哪些是工作时用电,一般冰箱、自动脱水机、冷冻切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水域式烘箱为持续不间断用电;自动滴蜡机、烘片仪、电炉、离心机为工作时用电;对于工作时用电的线路使用定时供电,即设置定时控制器,在工作日和工作时间通电。日常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电源,避免电器引起火灾。科室所有冰箱的温度监控通过物联网的“冷链”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措施较为先进。

3.3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随着病理学技术的发展,病理技术实验室要逐步通过国际标准化认证(ISO15189,JCI等)的趋势。我科2012年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科主任、诊断组和技术组的骨干以及专职秘书组成,负责对病理诊断与病理制片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内容包括: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工作制度、实验流程、质控与安全管理、培训考核授权、持续整改、仪器设备维护、各类试剂安全管理与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等方面。原则是岗前培训、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培训内容分为:业务技术(各项制片的流程与规范),公共安全(消防常识与演练、危化、有毒试剂的安全使用与应急预案、废弃物品的分类处置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是根据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操作是否合理规范来进行不断督促与改进。秘书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日常性事物的前期协调。

3.4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199-02

高校实验室(实验中心)在承担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提高办学水准的极其重要的基地。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其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和实验室建设规划;大批仪器设备的管理、调配和使用;教学和科研资料及实验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应用;大量实验药品的进出库管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调度等。面对如此复杂而技术性强的工作,要做到全面协调有序而且高效运行,而必须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全面地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管理。经过各学校实验室多年运用,获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1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实验室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其特点是研究怎样以科学合理的策略及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的能量,使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效益。实验室管理要完成的工作很多,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场地设施及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的申报及研究实施、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规划、实验室考核与评估、信息技术交流等。因此,高校实验室是一个教学与科研力量强大的实体,拥有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等诸多优势。大量资源的投入配置、使用与管理、信息的收集、筛选及保存,工作量很大,操作难度也大。如果用传统模式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也差,无法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很快,现代化的化学实验室面貌已经不再是玲琅满目的玻璃器皿,许多高度电子化、集成化的大型精密仪器已经成为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配置,这些电子仪器大都配置了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或者都配置了计算机信息终端。这些先进仪器的使用必须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运行、管理和维护。

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时跟踪管理那些流动性大的通用设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实验室网络,使大量的实验室信息资源得到共享;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制作实验教学软件,开展实验网络教学,制作模拟化学实验室,实现化学实验的多媒体教学。建立实验室管理系统,使主管领导和实验室负责人能够便捷地了解和监控实验室及设备的运行状态。

2 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化学实验室管理管理系统,运用Visual Basic 、FoxBase 、FoxPro 、Access等软件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系统。具体可制作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大型精密仪器管理、运行和维护数据库 ;实验试剂与耗材出入库记录数据库,实验教学研究与科研课题开发数据库。已有行业专家开发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化学实验室管理软件,有些是免费的,有较强的实用性。化学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检索、运算、存储和输出等强大的高度自动化功能,对实验室所配置的大型精密仪器和种类繁多的实验试剂及各种材料等信息进行动态、实时的自动化管理,实现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1 实验室基本信息档案的建立

2.1.1实验室序列与层次结构管理

本学院的实验室基本结构为化学实验中心和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则按学科再分成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向下的结构序列还可细分,如分析化学含有仪器分析,其中又分为色谱、光谱、质谱等实验室;以实验中心为主体的组织结构,接受校、院两级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具有相当的权限,有较强的独立性,为国内多数高校所采用。因为有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关系,在管理上较为复杂,因而管理信息和技术数据的精确处理和高效交流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数据库除了管理实验室的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和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还包括实验室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数据库中可以查阅他们的职务、职称、学历、学术背景与研究方向、工作岗位与职责,以及科研与教学方面,个人及团队所取得的成果。

2.1.2 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中心)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实验室各层次、各序列的管理权限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实验室日常管理与运行规则,安全管理规则、危险物品管理规则、财产管理制度、经费使用与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登记及管理和使用记录等。以上各项管理制度可以把大量的文档、图形、影像等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方式建立和保存,构成索引链接的数据库,使制作、查阅、修改及更新都十分方便,并且便于实行网络化管理,适应纵向和横向的管理和监控。

2.2 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化学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建立实验室设备信息管理数据库,科学合理地配置实验室的各种资源,使资源管理公开化和网络化,实行仪器设备使用预约方式,根据教学和科研及各教研室的要求,合理安排使用时间,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开发SQLserver以及Assece等数据库平台,对实验室(中心)的仪器设备实行科学管理,主要的服务是把仪器信息录入、更新、查询、使用预约和跟踪维护。

首先,建立便捷而准确的仪器设备查询系统,以所有的仪器设备的主要参数(仪器名称、编号、型号规格、产地或购入日期以及报关地点等)为索引,查询时,输入仪器的某个参数(数据),就可以查询该仪器的完整参数、功能作用、技术性能以及使用和管理。通过设置链接,还可以查询到仪器的技术资料如使用说明书、线路图、结构示意图等。如此实现实验室设备的科学管理,也给仪器设备的准备使用者提供很大便利。本单位人员通过连接实验室网络的电脑终端,就可以随时入网查询。本学院近两年购置了一批进口的大型仪器,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但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我们建立了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使用条件及要求,可以进行预约使用,在管理员的安排下,实现仪器的有序管理、合理使用,发挥应有的效益。

2.3 化学药品与材料管理

2.3.1化学药品的管理

化学试剂由于库存及使用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是一种的动态的管理。通过数据库,根据每一次的入库和领用的数据,设计一个具有自动更新功能的数据记录表,可以自动更新药品的库存状况。化学药品的库存量,是制定药品采购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另外,某种药品即将用完时(当库存量为1或2时),可以设置自动提示。还可以设置试剂过期预警,当某种试剂到达预设的质保期限时,该项数据将自动发出警示,提醒注意尽快使用,避免浪费或影响使用效果。

在化学药品管理系统中,运用相关化学软件,根据药品的某个关键词如名称或化学式,就可以查询该试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还可以为配制溶液提供便利,当输入溶质、溶剂名称时,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与体积,就能够立刻计算所需的用量。此外,本单位相关教师可通过实验室网站递交购买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申报,以及审批和回复。

2.4 实验教学与测评

2.4.1 常规教学管理

设立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模块,载入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 参考资料、实验内容、原理和方法以及所需运用是仪器试剂等,作为实验预习参考依据。同时,建立学生实验管理模块,内容有教学计划中的实验内容、教学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记录、查询与处理等。还有建立学生实验档案,主要有学生学习成绩管理系统,分别记录学生实验技能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以及实验考查, 以及教师对学生实验结果和能力的评价,这些数据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录入,期末时进行综合考查评价。同时建立了学生实验信息数据库,学生在完成实验以后输入所指定的实验数据,作为实验教学的原始材料存档。另外,设立教学交流论坛,提供师生教学交流平台,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意见和要求。

2.4.2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中心设立有学生开放式实验室,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空间。同时,在实验室网站设立有如下模块:1)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模块,学生除了完成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必须要做的实验外,可以选择其他所列的实验项目;2)实验原理和方法介绍:对开出的实验项目所涉及仪器设备、原理与方法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便于学生做实验预习;3)模拟和仿真实验:提供各种模拟实验软件或实验动画、视频,以及一些逼真的互动性较强的电子模拟实验,让学生联系所选学的实验课程进行虚拟实验操作,理解实验方法和原理,设计和分析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4)学生实验成绩评价:正对学生上传的实验报告、结果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指导意见。

在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中,提供让学生下载的学习参考资料如实验室实用手册、化工辞典、化学试剂配制手册、实验常用仪器设备操作方法资料等。学生通过实验室网络来查阅参考资料,十分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学习。

3 如何做好化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3.1 实验室的信息化要与院校的信息网络关联

实验室信息化作为校园信息网络的构成,要和学校及院系信息网络高度关联,接受校院两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监控。在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构建、开发和运行中保持与校院信息网络的同步以及兼容性、共享性和通用性,使实验室管理系统真正成为校院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源。

3.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

实验室(中心)要努力争取得到院校主管领导的重视,使他们充分理解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不仅能够给实验室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对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对学校的办学及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效益会产生极大的促进,因此给予决策与财力上的支持。使实验室(中心)的信息化基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获得所需的的资金投入,以及在人力和技术资源上的保障。

3.3重视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应掌握信息运用技能。因此,在培养和引进实验室人员,要注重配备既有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双专业人才,把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由高端专业人员为带头人、拥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及知识面宽、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构成的学术和技术团队。

参考文献:

[1] 陈军. 化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的探索[J]. 琼州大学学报,2005(5).

[2] 吴性良,马林,李妙葵等. 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5).

[3] 张宏. 谈高校实验室实验材料、低值品及易耗品的管理[J].天中学刊,2004(2).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室 管理应用 计算机技术 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计算机行业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领域当中都有着计算机的引入,因此需要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强化管理,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更为计算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提高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以及加强实验室管理水平,计算机实验室需要引进高科技的技术管理才能管理好高校计算机实验室。

1 计算机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实效应用性

近些年,随着高校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护计算机实验室以及如何管理好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是目前高校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高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以及快速发展,亟需维护与管理计算机实验室中易出现的计算机误操作,是解决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中之重。探索计算机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出切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的优化计算机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优势应用效果。本着边工作边实践,边分析边总结出应用创新性的实验室管理改革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高校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带领在计算机上机操作练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而共同探讨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实战的重要场所,必须配备良好的实验室建设及相应的系统管理,才能使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清晰、科学合理、有条不紊地辅助于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

2 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管理的网络技术特征

2.1 智能化管理计算机实验室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必须呈现计算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结合各教学系计算机上机实验的院系、班级、人数以及计算机教学内容等,结合计算机实验室实际情况,将每个实验室现有能用的计算机设施进行整合,科学合理地制定出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管理操作系统模式。然后按照各系的课程设置结合计算机设备数量安排上机操作的具体时间表和机房实验室地点安排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按类别细分计算机实验室目标管理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计算机实验室的课程量,充分提高高校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2 实时传达计算机实验室的相关数据信息

(1)解决日常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问题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确保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实训的基础保障。在高校机房实验室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内容与实验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了学生在计算机实训课程中具有学习多操作的连续有效性、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教师引领了学生的举例创新性,并且实时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指导,使学生反复练习案例或举例创新,更加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也使学生真正学会、学懂、学通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

(2)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更新或者维护系统维护工作,使计算机实验室里的电脑系统运算的速度快、定期清理系统垃圾、定期查毒查盘以免计算机网络病毒感染计算机系统、定期将不常用的软件进行及时更新后替换,使计算机实验室的操作系统方便快捷、卸载不经常使用的系统软件、清除注册表垃圾等,使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实用。

(3)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网络资源共享。整合优化计算机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为计算机教学提供科学合理的实验基础。维护实验室中,通过资源网络共享形式的应用,调度实验室所需的必备设备,可以减少高校资金的投入,从而提高了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及利用率。

2.3 规范化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技术应用

计算机实验室的完善管理机制是机房执行管理任务的依据和前提。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效果明显有所改变,避免出现纰漏情况,以免导致不利于计算机教学及机房管理的全面化执行,计算机实验室必须按照管理机制有条不紊的系统执行。针对高校教育的现状结合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及时更新教学所用的新的学习软件,卸载不经常使用的教学软件,定期进行电脑清理工作,把没有用的系统文件和暂存文件都及时删除,以免造成大量垃圾文件堆放在计算机中,时刻加强机房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要求的防范工作,主要是防火、防电、防水、防尘等。

2.4 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机房管理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计算机实验室的机房管理员要具备丰富的网络计算机知识,才能对实验室进行高效的管理与维护。高校应定期对实验室机房管理员进行新技术培训,从计算机硬件组装、网络技术调配、多媒体仪器调制等多元化技术方面进行前进的理论加实际操作培训,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遇到突发事件尽快处理完毕,为计算机教学提供技术支持的保障。

2.5 计算机实验室的具体网络技g操作

计算机实验室充分发挥局域网的传输作用,利用局域网实现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全方位高效率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高校的不同计算机教学侧重点,分析出实验室要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专业学科的内容以及系统维护的方案,保证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安装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监管程序,并及时对其教学软件进行更新升级或卸载维护,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使用,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适用有效性;根据高校制定的计算机教学方案及课程的需要,安装所需专业的教学软件进行安全调适,为教学创造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基础;做好日常安装维护计算机硬件工作以及组织学生对实验室做好清洁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规范的整合计算机实验室,有效提高计算机实验室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为高校实验实训提供实验室教学保障措施,为计算机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志晃.基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2):117-118.

[2]刘振.实验室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J].应用交流,2014(05):55-56.

[3]陈曦.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5(02):67-68.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室管理

1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致无法被取代。因此保证网络的安全,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实验室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使用率高,使用范围广,因此其中的网络安全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更好的为高校教学服务,就要求管理人员在管理中,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并将其提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网络安全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其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原因或者恶意攻击而遭受破坏、更改和泄露,并且保证网络服务不随意中断,系统能够正常、连续、可靠的运行。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如果网络系统中的各种通信计算机设备和有关设备的物理保护不会丢失和破坏,则称物理安全。如果系统中数据和程序不会被非法增删减,以及信息不会泄露给无权限的人。并且当合法用户正常请求资源时,系统能够正确并且及时的响应,即能够阻止非法用户独占系统资源和数据,则称逻辑安全。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有:病毒入侵,身份窃取和假冒,数据窃取和篡改,非权限访问和操作否认等。

2.2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在高校的实验室中,如果不能保网络安全,则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活动。因此,将网络安全技术引入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很多,其常用技术主要有:2.2.1防火墙技术可以是一种软件,一种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它是网络中的一种安全部件。它作用于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的交界,起到隔离作用。这样既能阻止被保护网络的重要信息外流,也能防止外部网络威胁的入侵。2.2.2网络安全扫描技术该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使管理员能够及时掌握网络中的隐患和漏洞,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网络安全的风险。2.2.3加密技术通过相应的信息加密方法对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设置密钥,加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资源的安全,还能保证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保证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2.2.4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即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的软件或者硬件实时检测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如果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2.2.5灾难恢复技术该技术分为全盘恢复和个别文件恢复,全盘恢复用于服务器发生意外导致系统奔溃、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升级和重组时。个别文件恢复指利用网络备份,恢复个别受损的文件。如果说前四项技术是防患于未然,那么第五项技术就是亡羊补牢,都能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网络安全。

2.3高校实验室的应用策略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场所,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提高教学效率,是实验室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加强实验室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策略主要有:2.3.1加密重要数据和信息通过加密技术,将待传输的重要数据变成密文,这样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防止数据被修改和窃取。2.3.2防止病毒入侵安装杀毒软件,能够准确、及时的查杀病毒,使实验室处于受保护的状态。2.3.3设置防火墙防火墙能够隔离实验室网络和外网,保证实验室网络数据流连接合法。2.3.4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及时报告计算机的异常,使实验室管理员能够及时反应和处理。2.3.5安装系统还原软件安装系统还原软件,通过系统还原阻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应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让管理员及时监控实验室的网络状态,最大限度的保证它的网络安全。

3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

3.1取得的成效

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外国语学院的实验室,在近四年中,利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防患未然,从未发生网络安全故障,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师生能够大量的使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和信息,开拓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如安装系统还原软件,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在移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交叉入侵,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2面临的困难

尽管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利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在实验室中,在保护实验室网络安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例如在网络传输数据信息时,使用加密技术,就会增加加密和解密的步骤。随着黑客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攻击方式的不断改变,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中,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每一种技术都只是从不同方面保护实验室的网络安全,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管理员的不断创新,结合每个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网络安全技术,尽最大程度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

4结束语

目前正处于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享受网络信息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利用好网络安全技术,确保网络安全。为了促进高校实验室网络健康、快速的发展,管理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努力实践创新,确保实验室的网络安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侯亚辉.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陈秀君.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1.

[4]刘彦.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3.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软硬件维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步的深入了人们的生活,从而极大改善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这种信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也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环节,要牢牢把握好这个机会,努力培养实践应用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优质大学生。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水平的重要场所,如何管好、用好实验室是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1.制定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发展,推进了高校信息技术类实验室的建设速度和投入力度,除了保障日常教学的基础实验室,还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以,信息技术类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繁密,这不仅涉及对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大型实验仪器等物品的管理,还包括对教师、实验人员、学生的日常规范管理。因此对各项管理工作要有全面和明细的规章制度,例如《实验教学管理守则》、《实验室人员工作守则》、《实验室负责人岗位职责》、《学生实验操作守则》、《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使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这些规章制度要固定于相关人员明显可视之处,并要组织各类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2.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

2.1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实验室管理人员属于非主体系列中的教辅,属于教育服务性质,实验岗位的待遇比一线的老师要差些,但他们直接参与实验室的建设,负责实验室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其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实验室的管理质量。因此,我们要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让他们参加一些与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会议,从思想上全面认识到实验岗位的重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2.2培养扎实的个人业务水平

实验室日常工作繁多而琐碎,实验设备要经常性的维护,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实验设备的先进性也发生着变化,维护方法的也不断的改变,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认真钻研专业技能,逐步提高业务水平,不断积累在实验室管理和维护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经常进行讨论,组件一支专业技能扎实、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强的实验室工作团队,更好的为师生服务。

3.精细化信息技术类实验室的软硬件管理和维护

信息技术类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较为繁琐的工作,各种设备的软硬件故障,电脑病毒、学生误操作等,都给实验室管理带来不小的工作量,而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就能够把某些问题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或者完全避免,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

3.1管理人员的工作分工

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整个实验室的管理维护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完成一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如果对实验室的工作任务合理的分工,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维护的效率。首先,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总体结构和每个实验室的基本功能要有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每人必须掌握实验室工作基本技能,如操作系统的安装、基本应用软件的安装、网络的构成和设置、实验室电路的组成等。其次,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完成一定量的实验教学工作,实验人员本身也要不断的晋升职称,所以在专业方向和课程选择上要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对于自身专业方向和实验课程相关的软硬件了解就较为深刻,在日常维护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3.2计算机软硬件的管理与维护

实验室中计算机数量众多,每台计算机都安装网络还原卡,软件安装可以实现部署一台复制多台的功能,每次计算机重启后恢复的初始设置的状态,有效的提高的工作效率和病毒的防范能力。但这就要求维护人员在安装母机是要保证无病毒感染。对于不要求系统还原且硬件驱动安装繁琐的计算机要利用Ghost软件做好系统备份,保证整个实验室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迅速恢复。在计算机维护管理中要做好故障记录工作,及时通过故障记录册对有问题的计算机进行修理。对硬件的修理过程中,应注意先释放静电,然后进行操作,尤其在拆装硬盘时要避免强烈震动,以免损害硬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其他实验软硬件设备的维护应根据实验管理人员的特点进行分工维护,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4.注重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是整个实验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所以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实验室资产管理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的变更要认真登记,离开实验室前锁好门窗,保证资产的完整,保障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强调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定,认真讲解实验仪器的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养成爱护设备的优良品质。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类实验室是老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管理人员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水平,也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新技术,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实验室在实践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沃才.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2]贾银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验室;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管理

1引言

新形势下“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互联网资源共享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效率[1-3]。当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才战略的不断优化,实训室已经成为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部门[4-7]。正如前教育部长周济的讲话中指出的:“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与水平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8-10]。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构建智能实验室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11]。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各种实践课程、增强科研能力的基石,不仅能助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等人才,同时对于高校科研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12-1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技术技能为主,要求学生的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因此高职院校实验室特点:(1)实验室众多;(2)实验室使用频率高。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导致实验室管理难度增大。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旨在构建新时代技术背景下的智能实验室管理模式,解决传统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实验室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缺乏实训室管理智能化、整体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的日常使用、实验室资产、耗材等的统计、采购、报废主要通过实验管理人员完成。高校实验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训室的管理水平,导致同一学校的不同实训室在管理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在新旧实验管理员交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途径,导致实验员交接过渡时间过长,如有些设备新人无法将设备汇总表上的名字与具体实物相对应等,不利于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由于过度依赖于传统管理模式,部分高校的实训室信息统计尚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有的学校虽然有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的顶层设计不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实训室资源信息不能很好共享,整体信息化能力不高。教学管理部门、实训室管理部门等,各自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相对独立。往往教学方面的实训室损耗,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上报实训室管理部门,长此以往导致实训室现有设备运行情况如设备是否良好等不能正确、及时反映给相关上级管理部门,导致上级部门不能做出及时、符合现状的合理政策。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往往实训的设备如计算机、桌凳等互借,没有切实有效的登记手段,导致各实训室设备核查困难,报废困难等。国内高校的实验室系统与互联网的融合不足。受限于自主研发能力和实验室建设经费,部分高校即使通过独立设计开发或向专业开发公司购买产品等方式实现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具体问题的复杂性,仍然存在大量运行过程管理基于传统手工,或信息量过大,无法有效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基础上,采用对大量数据处理十分有效的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大数处理平台的实时处理模块,可以做到对每日大量流数据的实时处理,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对此,面向学院内部分散的、基于传统媒介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开发了一个低成本、易复现、功能精简、经济实用的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规律,为实验室数据显示、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3实验室创新管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背景下智能实验

室模式基于物联+大数据技术的实验室构架见图1,分为两层:(1)主要承担数据采集、存储的物联层,主要包括:实现数据采集的RFID、摄像头、智能手机终端、实验室设备状态采集传感器及数据存储器数据库、日志流;(2)实现大数据技术在实验室管理应用的数据层,包括实现数据导入的sqoop采集服务器、实现数据存储的HDFS级分布式数据存储器、数据获取及简单处理的Mapreduce、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仓储Hive、实现数据规律挖掘分析的数据研究层及最高层的浏览器、软件App实现数据的显示。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15]。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相比,射频识别在实时更新资料、存储信息量、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本研究中,在物联层,利用RFID,将实验室中的仪器如实验设备、常用工具、桌椅等信息存入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实现实验资产的电子化,方便管理。并定期(如每隔一个星期)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同时实验室设备有迁移、租借等情况发生时,可以追踪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实验室管理中经常出现记录与实际不符,设备登记地找不到相应设备的问题。在实验室安装摄像头,一是存留出如人员进出资料,以防后续实验室出现问题,可以具体到人;二是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学生实验过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且保证学生上课质量。手机终端通过APP平台可实现:(1)学生可以实现实验室预约,不仅可以预约本学院实验室,还可以预约其他学院的实验室,实现全校实验资源对学生最大限度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多学科交叉,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天赋,同时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2)后台数据形成日志流,为后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实验兴趣点、实验室利用等情况分析打下坚实基础;(3)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开放更高级权限,可以通过APP实现当日实验耗材采购、消耗,报废设备信息等进行填报,后台将数据存入数据库,便于为后续耗材库存及实验室情况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实验设备状态采集传感器主要对设备的启停、是否故障等数据采集,并将信息传输到数据库中,一方面便于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做准备。数据分析层,本研究中采用现阶段比较流行的Hadoop平台。Sqoop是该平台的第三方插入工具,通过它实现物联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实验室数据与HDFS数据的交流,通过采集服务器将日志流中存储的耗材、学生实验室预约等流式信息存储到Hadoop中。Mapreduce对HDFS中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复等简单操作,然后存储到数据仓储Hive中,Hive中的数据模式便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数据研究称,Hive中的实验室数据通过深度学习、模糊推理等智能算法处理,一是可以获得全校各实验室利用情况,为后续学校管理层设备采购及实验用地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通过学生登录记录信息、摄像头采集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兴趣点,为后续人才培养导向积累原始资料;三是对实验设备、耗材数据的分析,一方面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为设备维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耗材的使用统计便于学校资金预算。最终通过浏览器、APP实现数据的显示,以供使用查询。

4结语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虚拟化;云计算;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047-03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与其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现阶段按照传统方式建设和管理的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传统的模式下,每个实验室配置1-2台服务器,

一个服务器一个操作系统,一个应用,并且长期存在一部分实验室服务器满载,而另一部分服务器闲置,据统计实验室服务器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只5~15%左右。

2)实验室建设、维护成本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硬件设备一

般只能满足3~5年的需求,软硬件的升级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实验室日常的管理维护中,传统的方式缺少集中化的IT管理机制,实验室管理人员无法集中监控、远程访问和管理实验室,维护效率低。此外,如遇到突况,服务器或者学生机系统崩溃死机,数据丢失,可靠性无法保障。

3)实验室管理分散,管理成本高。传统方式下,服务器、计算机设备都分开放置,占地面积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维护和管理,运维成本大。同时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繁琐的、重复性的劳动来进行教学、科研、考试、培训等各方面软件的安装和维护。

4)实验室利用率低、实验资源共享度低。传统方式下,硬件设备资源有限,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主要依据所服务的专业来划分,如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等,每个专业实验室均只安装其相关专业的软件,因此仅能完成有限的一些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存在实验室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此外传统实验资源往往只能在实验室里才能使用,实验资源受时间、场地限制,共享度低。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技术需要不断更新。

1.虚拟云技术介绍

云计算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以便利、按需的方式获取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这些资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并能够以简便和无人干预的方式获取和释放资源。云计算体系结构的主要由资源层(IaaS)、平台层(PaaS)与应用层(SaaS)组成。

虚拟化(Virtualization)是为某些对象创造的虚拟版本。它是表示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方法,通过虚拟化可以用与访问抽象前资源一致的方法访问抽象后的资源,可以为一组类似资源提供一个通用的抽象接口集,从而隐藏属性和操作之间的差异,并允许通过一种通用的方式来查看和维护资源,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桌面虚拟化。虚拟化技术是将各种计算及存储资源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

2.基于虚拟云技术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2.1搭建虚拟云计算平台,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虚拟化实验平台

随着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虚拟化已用于各种生产环境,为此,实验室的建设采用搭建虚拟云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及研发环境,能够学习HA、DRS、VMotion等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2个部分。实验室建设所依托的完整云环境下虚拟实验室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图包含了实验平台的各种功能模块,表述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2.2虚拟桌面的部署和实现

传统的实验室PC机位置分散,如果需要进行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安装,管理员需要逐个机房安装,遇到时间比较紧迫的考试,临时环境的安装更加困难,经常需要通宵加班。对于学生而言,上机的地点分散,机房的机器有还原卡,桌面的环境和数据不能跟着走,学习起来不方便,因此,我们可以采取虚拟桌面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现在主流的虚拟桌面技术有两种,瘦客户端和非瘦客户端。瘦客户端是指基于PC工业标准设计的小型行业专用商业PC,他的内部没有硬盘和软盘驱动器,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非瘦客户端模式是保护卡管理的一种升级模式,服务器用于管理系统镜像、镜像更新等操作,实时更新用户终端系统。在非管理模式下,用户终端所有的操作都在本地执行,与单个的PC机没有任何区别。

2.2.1虚拟桌面的实现

桌面虚拟化技术将传统PC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安装在后台服务器虚拟机中,所有的运算都由服务器来完成,老师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来访问虚拟机,如使用云终端、瘦客户机、传统PC或者笔记本电脑等。而云服务器通过虚拟化技术,生成大量的虚拟桌面,并利用远程桌面显示协议,通过网络将桌面发送给终端设备。管理员可以通过IE浏览器访问服务管理平台,对服务器集群和所有虚拟桌面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实现桌面环境集中管理、终端零维护和硬件资源的弹性分配。

2.2.2虚拟桌面的优点

使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后,具有如下优点:

1)实验室管理员只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创建一个桌面模块,再根据模板批量克隆具有相同配置的虚拟桌面,通过用户名或者终端名实现桌面的快速分配,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效率。

2)管理员还设置“虚拟个人桌面”,在这种环境下,虚拟机数据不还原,虚拟机登陆跟随账号走,在任何设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陆属于自己的桌面,以满足老师和教学、科研、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上机实践的需求。

3)管理员还可以设置“虚拟教学桌面”自定义还原策略,用于上课培训等场景,并支持批量修改虚拟机的IP、计算机名以及系统登陆名,可以满足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环境需求。

4)虚拟桌面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设备终端在使用“虚拟桌面”的同时,

也可以使用本地系统。当网络中断时,学生可以使用本地系统继续完成相关操作。

5)采用虚拟桌面,老旧PC也能登上云平台,在虚拟环境下计算机能力主要来自于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极低配置的PC,让十年前的PC使用Win7系统和新型的应用软件也十分流畅,极大的延长了实验室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2.3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

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需要有完整的虚拟化设备和管理软件,包含虚拟化的所有重要因素,如虚拟生命周期、迁移、备份和恢复、监控、高可用性和工作负载管理等。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充分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服务器虚拟化主要包括2个组件:1)虚拟化计算节点:以内核虚拟机技术为基础,部署在实体服务器上,使得一台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机,虚拟机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2)虚拟化控制节点:管理员可以查看和管理虚拟环境内所有组件,通过浏览控制节点,由单一的GUI接口实现对资源池、服务器、虚拟机、数据存储、镜像、网络、安全等功能组件进行管理,同时包可以对资源的全局实时性能检测和统计、在线迁移、应用负载均衡、时间跟踪查询等。

2.3.1服务器虚拟化的特点

服务器虚拟化之后,可以带来如下特性:

1)集中管理数据:使用虚拟服务器后,管理员可以采用集中的管理方式,

通过办公PC、移动终端、手机等访问管理平台,在信息中心远程就可以完成所有服务器、虚拟机的生命周期管理,资源动态调配均衡,业务部署和日常维护工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2)服务器可靠性高:当物理服务器发生故障,如硬件损坏、异常报错、无

法启动等状况,虚拟机可以在资源池内其他正常的服务器上重新启动,保证用户访问的连续性。

3)自动负载均衡,响应时间提高:服务器虚拟化之后,在业务访问的高峰

时段,利用服务器作为负载均衡设备,创建多个虚拟机共同承载,并根据虚拟机的优先级,让其访问获得计算资源,实现高负荷业务的负载均衡。

4)兼容性好,部署简单快速:服务器虚拟化平台能够虚拟出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以供实验或科研使用,如:WINDOWS、LINUX、UNIX等,并可以通过系统模板功能,在几分钟搭建几十台服务器的实验环境,为老师节约教学准备时间。同时,也可以通过系统模板功能,快速部署考试服务器等应用服务器所需要的应用环境。

5)易备份,易恢复:虚拟化服务器提供了备份接口,可通过存储自带的备

份软件,对虚拟机进行备份,当虚拟机的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出现问题时,能快速恢复整个系统及相应应用。

2.3.2服务器虚拟化前后对比

对比发现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多个物理服务器整合成一个物理服务器,降低了硬件采购的成本,同时通过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也使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提高了60%左右,此外,实验室的管理维护更加便捷,部署的时间也从原来的小时级提高到了分钟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采用虚拟化技术和虚拟架构可以降低实验室建设成本,更好的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

3.结束语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校;实验室管理;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开始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渗透,并发挥强大的作用。在高校的实验室中,引进信息化技术,将有利于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日常的管理、实验室使用和维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加强对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中作用的研究,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最终将推进实验室的综合发展,为科研水平的提升等提供帮助。

1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必要性

1.1符合实验室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实验室现代化建设是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使之能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作用下,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高校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通过在计算机上的作用呈现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促进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交流和运行。高校的实验室应该具备开放统一的管理特征,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提高整体管理工作的效率,以便于对相应的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和安排,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1]。

1.2符合实验教学改革的需求

实验室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大学生实验技术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实验室的教学改革离不开计算机,而信息化技术又是计算机在试验中应用的一项基础。对高校的实验室进行改革,可以充分地利用校园网这一校园基础性设施来进行帮助,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利用校园网络及时查阅到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从而方便进行使用的申请,简化申请的流程,避免相互时间碰撞。除此之外,在实验室教学改革方面,促进师生和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也是一个改革的方向。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这个改革就会显得更加轻松。

1.3符合提高办公室效率的方向

提高办公效率是基于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需求的情况下所要进行的一项管理变动工作。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实验室的办公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其网络化的模式可以发挥高速、及时的沟通交流作用,解决传统实验室管理中因为管理人员之间和管理人员与使用者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系列问题。其次,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工作的量化考核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以此作为对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考核的一个依据和手段帮助,实现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业绩的科学化、客观化呈现,提高整个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使其具备科学性,能够让工作人员信服。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还可以为实验室的使用情况统计提供帮助,对实验室的利用率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数据分析,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

2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2.1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

当前,许多高校在实验室的管理问题上也意识到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是缺乏了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得信息化技术不能很好地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发挥作用。科学系统管理体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地方,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管理没有做到科学性,很多时候停留在一种传统的教条式管理中,使得教学的秩序有所缺乏,管理达不到效果。其次,在学生对于实验室的学习态度方面,严谨性也有所欠缺,对于实验室使用的严格要求了解不够透彻,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甚至带着一种恶作剧的态度,加上学生自身强烈的好奇心,容易使得实验室的设备和软件在使用的时候受到损坏。在课程结束之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进行这些仪器和设备的还原和调试。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系比较缺乏导致的[3]。

2.2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较多,即使有该专业毕业人员,其专业化程度也不够高,对于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更好的应对和开展。尤其在实验室管理系统遭到攻击的时候,由于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的缺乏,难以对攻击进行及时的应对,使得实验室陷入了瘫痪的状态。有的高校为了节约管理的成本,解决管理人员的缺乏问题,通过勤工助学岗位的招聘工作,将学生加入到实验室的管理队伍中。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也会使得实验室的失误性操作频繁发生。

2.3资金短缺

高校实验室的应用管理需要资金的支持,以此来实现系统化、信息化、全面化的发展。但是,能够对实验室进行充足资金投入的高校并不多,更多的高校把资金投入到理论研究中,忽略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使得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受到了限制,在软件和硬件的更新上不能及时跟上管理的需求。

2.4实验室利用效率低

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水平问题上,实验室的利用率低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实验室涉及大量的造价不菲的仪器和设备,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高校实验室一般只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特定的人群进行开放,这样的限制看似保护了实验室的良好使用,但是实际上是不利于实验室作用的充分发挥的,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实验操作失去兴趣,从而加重了实验室的闲置,形成恶性的循环。

3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3.1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是多个方面的,首先在日常的管理中就可以起到大的作用。对于实验的设备、项目和人员等数据,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可以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汇总分析,为管理人员的工作调整提供参考,有利于规范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办公的效率,并且在不影响工作和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办公的成本,营造一个高效、节约的实验环境,促进高校实验研究实践工作的快速发展。

3.2在师生中的应用

在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将大大地便利师生教学和学习工作的开展。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在申请实验室的使用方面,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系统实现实验室的使用申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同一阶段申请人过多导致来回盖章申请表的麻烦。在成绩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系统及时地进行自己成绩的查询,对于教师的各类实验信息,学生也可以进行及时的查阅,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对于教师来说,信息化系统在实验室当中的应用,首先可以帮助教师方便地确认学生的身份和到课的情况,避免了传统的点名方式所带来的麻烦。其次,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教师可以实现学生实验状况的及时统计,方便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分层教学,同时可以通过数据为自己教学的调整提供帮助。从具体的实验操作角度出发,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使得实验的操作更加便利,效果更加良好。以EDA实验室为例,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在计数器的设计方面,可以依靠信息化技术进行多种进制和功能的计数器设计;在滤波器设计实验中,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中的MATLAB软件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3.3在设备处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在日常管理和实验过程有所体现,对于实验室设备的处理也是十分有用的。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实验室的设备总会面临着报废的情况。有的实验设备由于长期没有使用,出现了闲置的现象。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可以对这些闲置和报废的设备进行信息的登记和合理的分配。对于闲置的设备可以进行出售,或者内部调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节约资源。通过信息管理技术,这些设备的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登记,有需要进行设备交换使用的人员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调配。

3.4在实验室综合发展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的综合发展道路也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有了新的方向。对于实验室来说,有了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就可以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具体使用等多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的操作,使得实验室摆脱过去纯人工管理、纯手动使用的状况,提升实验室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办公效率、降低使用的成本。信息化实验室的构建是实验室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推进实验室发挥自身功能服务于科学研究实践的一项举措,不仅有利于实验室自身的发展,更对学生的成长和高校的学科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4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学术实践化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成熟,推动高校实验室的系统信息化建设是当代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需求和必然发展方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中,将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实现高效的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降低实验室的运营成本,提升实验室管理的综合效率和水平,为高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实践操作氛围,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腾云.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18):9.

[2]张丽莲.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164-166.

实验室技术管理范文第10篇

1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概述

1.1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需求

对实验室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为在计算机实验室当中大多数的实验室都是面对于不同的学生开放的,这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机上机操作的时候,由于专业不同所以对于计算机内软件的需求也就不一样,这样就需要计算机实验室当中的管理者要对于计算机有着熟练的操控能力,在软件的安装上一定要遵守着一定的要求,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完成。这样不仅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还可以监督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1.2当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

在现如今的实验室资源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现在我国很多的实验室当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也就是说实验室的功能存在着过分的单一,有着很多的实验资源可以重复的利用,但是现如今的实验室却没有,这就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现象。除此之外在技术人员的技能方面也是有待于加强,另外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各科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发现缺乏了应有的技术。

2实验室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应用

2.1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管理当中,笔者认为管理者应该对一些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现有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好,因为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讲授当中,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上机操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让学生写实验报告和实验心得,因为有关的管理人员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报告当中发现实验当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2.2学员学习操作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操作中的应用有着很多的注意事项,其中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最为直观的一项就是网络仿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当中Flash插件具有一定的仿真功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的教学当中通过操作实验室的真实画面来反映一些具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这种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当中体验到更多的实验科目,还可以缩短实验的成本。

2.3实验室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如今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的实验效果,从而在缩短实验资源的时候让实验资源能够得到共享。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很多的学校已经对实验室进行了开放,这种开放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实验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计算机的价值。学生和教师在课后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去进行一些自由的实验活动。但是面对着这一改革政策,也随之而来了一些问题,很多的学生对于实验室当中的各个方面与管理并不了解,这一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实验室当中进行实验申请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将实验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做的更好,就应当对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让学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学会创新。

3实验室资源管理与维护

3.1计算机系统维护

对计算机系统定期的进行维护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的时候会由于错误的操作而导致计算机硬件的受损,例如可能会出现硬盘数据被破坏、有恶意病毒侵入或者是系统文件丢失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对计算机的不正当操作而引起的。所以笔者建议在计算机的实验室当中一定安装一定的计算机维护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算机的安全有着保障。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可以在每次的开机当中都对计算机进行系统的恢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恢复可以对计算机的运行以及硬件设备有所帮助。

3.2硬件资源维护

对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计算机当中的硬件设备极易受到损坏,并且还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适度、温度以及粉尘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定的外界因素都会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坏。所以笔者建议有关管理人员应当在特定的时期当中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进行维修,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受外界因素的损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