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分析
1.1专业实验课程
除了公共课实验及实践内容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毕业见习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外,各院校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课与实践内容。
1.2实验课的比重
各院校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课共计100门,占整个课程的65%,即有65%的课程设置了相应的实验,但各院校不尽一致。大部分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含有实验的课程中理论讲授学时所占比重较大,而实验学时较少,只有武威职业学院和郧阳师专的培养方案中实验学时超过了理论讲授学时;相对于整个专业的总学时,含有实验的课程学时(理论讲授学时+实验学时)所占比重较小,即大部分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大部分还是理论讲授为主。
1.3实验课程类型
从上述各院校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作者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基础类试验、视听类实验、计算机类实验、教育技术类实验。各院校确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共计100门,但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实验课程计算机类实验课程比例超多了50%,有些计算机专业不开设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设,有些课程重复开设(如编程课程就有8门: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ASP编程、PHP编程、JSP编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JAVA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script);而真正属于教育技术类实验并不成熟,像教育传播学、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与教的基本原理等课程本来是纯将理论基础的课程,偏偏加上了实验学时。
2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活动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加强实验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实验中的切身体验,则是对学生进行资源、能源、环保教育的好机会.教师要把握好实验课这块“阵地”,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例如一次做易拉罐变瘪的实验过程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拿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后,观察到易拉罐会变瘪的现象.
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把酒精灯撤去后就忙着在小组内讨论,没有及时熄灭,任由酒精灯在那儿烧着.我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学生:“酒精燃烧后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空气体积的1%,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达到10%时能使人不醒人事,甚至死亡.”一席话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又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同时再告诉学生:我们拥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资源又有限.浪费资源,最终会毁灭人类.这个用酒精燃烧使易拉罐变瘪的实验,有没有效果更快、更节约能源的改进措施呢?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出更简便的方法是将少量热水倒入塑料饮料品内,晃动一下后将热水倒去,迅速旋紧瓶盖,同样可以观察到瓶子瘪掉的明显效果.用塑料饮料品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更快、更明显地体验和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操作简单安全,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节约意识.可见,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很好的教育机会,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环保教育.利用实验室中的空气污染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物理教学中通过自制器材去完成物理实验,以免污染环境,又能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
二、在课外实验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
“课外小实验揭示深奥大道理”.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课外小实验,既不与有限的课时冲突,又能把物理实验操作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在课外实验中,教师也应穿插安排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能巩固和拓展学生保护环境的知识及加深保护环境的意识.
例如“从电冰箱到臭氧层”的研究,可以让学生课后分析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讨论电冰箱如何节约用电,你家有什么节约用电的小窍门?分析氟利昂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氟利昂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会构成威胁吗?从而引导学生研究臭氧层与人类的关系,并讨论解决的对策等.再比如,笔者根据《大家文摘报》所报道的每年上海用万吨劣质清洗液(指盐酸、氢氟酸)目前正悄悄地侵蚀上海高楼大厦美丽的外表,并漂洒到上海街道上,而且还流入上海排水系统中,成为这座城市的公害.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索外墙清洗的物理方法小窍门.通过课外小实验的课题研究,可以加强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更好地锻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环保等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学习物理与社会的发展、能源、资源、环保教育问题紧密相联,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在物理实验中抓住环保教育的契机,积极探索将环保教育渗透于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目标去实施,从而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张足君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
1.倡导实验探究
新课程的化学实验倡导探究性实验,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体现。实验教学既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化学知识,又能学到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因为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不能脱离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而孤立地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人文教育的协同作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能力;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也同步得到了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给学生具有人文内涵的科学知识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在,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视角来进行化学教学,将化学教学过程融入人文教育的元素,突出“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既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精神的需求,符合时展的主旋律,也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对于实验探究的内涵,笔者认为不能局限地、片面地理解,受着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操作难度较大、仪器精密度要求过高的实验,中学阶段是做不了的,尤其是初中生。若从学科理解的维度说,一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活动都可称得上是实验探究。如: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事实探讨、实验史实重温、实验方法论的学习以及校外实践活动等。笔者在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些尝试,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选取素材,带领学生参观水厂、化工厂;调研大洋造船厂的金属防腐和铁锈的处理;农家常用化肥的鉴别与使用;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测定乡村土壤、河道水质的pH值,提出消除污染的设想与建议;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从报纸、电视或其他媒体收集空气质量指数、PM2.5指数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净化空气的建议并发邮件到“市长信箱”,更有学生提出《关于手机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设想与建议》,得到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认可与重视,在区两会上引起一定的反响。从探究性学习教学活动中跳出来看,不难发现,追求探究教学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精确的结论更为重要,探究性学习经历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解决问题、思考创新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追求学生化学素养、科学精神提升的过程,从学科教学的另一个维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2.尊重学生差异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只有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让学生在差异中成为他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以及基本实验的操作练习,基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我们将其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阶段,即4个“能级”:“入门”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使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保“能级相应”。所谓“能级相应”,就是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实验时“做”的“能级”最大程度的匹配,从而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不给学生“贴标签”,学生应有的“能级”只是教师心中的“底牌”,而不在任何场合下公示,实验时也不绝对按“能级”的高低进行分组,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同质”或“异质”结合,合作完成实验内容。教学工作不仅是“来料加工”,有时还要善于因“料”而异、“选料加工”。“能级”匹配,才能获得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坡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例1:“金属的性质”教学中一个环节,将金属Cu丝、Fe丝和Al箔加热后,颜色有何变化?有哪些现象发生?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分组实验】学生1:Cu丝加热后变黑,被氧化,生成CuO。学生2:Fe丝加热后有点发黑,生成Fe3O4。(学生质疑:生成物不一定是Fe3O4,还可能是Fe2O3)学生3:Al箔加热后表面变暗,而且有种奇怪的现象发生,Al箔变软,在火焰中可以晃动而不掉落。【资料卡】酒精灯火焰的温度:700℃-800℃,Al2O3的熔点2050℃,Al的熔点660℃。(师生讨论Al箔加热变软,在火焰中晃动而不掉落的原因)Al箔加热后的实验现象,不同实验“能级”学生的解释可能各异,尤其是需要将物理、化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思考,对于“能级”较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问题以及安排“同质”、“异质”学生实验时,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和问题的层次性。
3.实施绿色评价
运用“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经过2年多的实践,笔者在课题组主持人的引领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书考试成绩表中增设了“实验能力”栏目,化学学科的成绩由传统的单纯笔试成绩改为“笔试”+“实验”两部分的综合评判,“实验能力”的评价倾向于既记录效果(掌握了什么),也记录过程(怎样掌握的),突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与他人互评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即时性评价为主;过去与现在相结合,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个体需求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以个体差异性需要评价为主。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合作与交流7个方面,通过以下5个维度进行评价,即:技能值(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兴趣值(是否促进化学学习愿望的提升);方法值(是否从实验中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启示并实现知识迁移);容量值(是否带动更丰富的化学学习);意义值(是否促进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校园网“实验园地”栏目中还开辟“技能财富”子栏目,每个学生都设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可以随时登录进行“自我评价”,查看老师给予的评分及已“进账”的累计“财富”,以便自觉调整在实验过程中的活动表现和行为。多元化的绿色评价,突出了学生成长进步的变化,满足了不同学生差异性发展需要,促使学生内因的转变,改变教师仅凭学业考试成绩“印象看人”的片面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4.凸显人文关怀实验过程中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就是人
文关怀的最好体现,强化爱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使得化学实验教学有了人情味,不会出现“看到火焰就害怕,见到酸碱就抖擞,听到响声就惊慌”的场面,使得学生更喜爱化学的学习、喜爱做化学实验。实验的改进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如做气体爆炸实验时,用塑料瓶代替玻璃瓶或加安全防护罩;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在导管内安放细铜丝用于防爆或在气路中装一简易防爆器等。例2: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的分组实验,设置了如下环节:[实验操作]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从而判断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操作要领]均匀用力吹气,边吹气、边停顿、边观察。停顿时嘴要离开吹气管。[组织讨论]为什么要“均匀用力吹气”?为什么要“边吹气、边停顿”?为什么“停顿时嘴要离开吹气管”?[教师讲解]若吹气不均匀或用力过猛,会使容器里面的液体喷在脸上;停顿时嘴若不离开吹气管,稍有吸气就会突然倒吸一口溶液。因为石灰水呈碱性,喷在脸上或吸进胃里,都会伤害身体,造成事故的发生。
1构建“阶段性、层次化”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1.1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根据医学教育特点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把外科技能学分为外科基本技能、外科专科技能和外科综合技能3个依次递进、相互渗透的实验教学阶段。外科基本技能是第1阶段实验教学,包括无菌术(洗手、手术区域消毒、铺巾等)、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分离、缝合、结扎、拆线等)、换药术、清创术、心肺复苏术等5个试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手术基本技巧和外科初步临床能力。第2阶段实验教学内容是外科专科技能,要求学生熟悉普外科专科技能(离体肠吻合术、气管内插管、阑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剖腹探查术等)、骨科专科技能(牵引术、手法复位术、固定术等)及了解其他外科专科技能(胸腔闭式引流术、外科显微技术等),此阶段教学以动物模拟手术为主,除了提高手术技巧和熟悉专科手术程序外,更强调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外科综合技能是第3阶段实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开放期间的“第二课堂”时段进行,实验项目包括多发性骨折的固定与搬运,胸、腹腔开放性创伤的急救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现场急救处置和临床技能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做出临床决策的思维能力。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看,“阶段性”实验教学各阶段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比较好地整合了以前相对分散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外科技能从低到高、从简单到综合的递进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外科临床技能的提高和临床思维的培养。
1.2层次化
“层次化”是指在“阶段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建、更新试验项目,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把试验项目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3个层次类型。“基础性实验”以验证为主,教学中强调技能培训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无菌术为例,通过教师集中示教和学生分组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洗手到患者手术区域消毒、再到铺巾、最后到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等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教师在每个环节进行同步指导,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培养。“综合性实验”主要是第2阶段的动物实验,采取模拟手术的形式开展教学。具体实施是由4~5名学生组成手术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制订手术方案,然后分别承担主刀、一助、麻醉医师和器械护士等角色,共同完成一台模拟手术。“拓展性实验”相对于前2个层次实验,教学内容更突出了设计性和创新性,重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已完成试验项目改造6个、新开试验项目3个,“综合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的比例超过70%,形成了教学内容由验证到提高、再到创新的3个层次项目群,为“阶段性”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较好地实现了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的有序衔接、逐步提高。
2推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3个阶段实验教学中均采取“小班制、小组式”教学,并积极推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首先,在学生“学”的方面。依据“分工合作、自由组合”的原则,要求每个小班内每4~5名学生组成1个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总结的模式开展自主学习,并完成实验报告或学习手册的填写。此外,学习小组的组合形式还可以拓展到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及医学生基层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中。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小班制、小组式”这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能够较好地营造出注重沟通、协作互助的学习导向,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次,在教师“教”的方面,坚持贯彻教师在“做中教”的教学原则。例如,在模拟手术示教中,教师与1个学习小组共同组成手术团队,教师担任主刀或一助,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完成整台手术。在这过程中,教师同步讲解手术的基本步骤、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各自角色任务,对手术中出现的操作问题或配合问题进行启发式指出,其他学习小组现场讨论并纠正,由此形成团队分工合作、台上台下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做中教”的教学形式,融合了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不仅有助于学生外科临床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且对临床思维、协作意识的养成及职业素质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完善客观结构化
1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结构
1.1课程内容设计鉴于信息安全专业是交叉性综合学科的特点,本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分为两类。即基础理论课程和核心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软硬件系统等相关应用,对于学生学习密码学、信息论等核心课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下一步学习与深造。核心课程的设计是对本专业学习的综合提高,使学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掌握本专业的顶层内容。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了学生可以适应信息安全领域、通信工程方面的相关工作,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缓解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压力,规避行业风险。
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实践教学是实用性高级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通过分析、判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借鉴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点,采用“上课+上机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和资源,重组理论与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基础—综合—创新的三级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合作性。实验教学不仅承担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验证,传送实验技能的任务,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所帮助。
2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实例实践教学作为信息安全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安全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关键环节。该文提出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网络防护技术是安全防护技术之一,加固防火墙是实现网络防护的基本手段。该文以两人实验小组为依托,组织对抗性攻防实验,通过学生具体参与操作,增强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竞争意识,实行组内加分,组间互助的考核策略,最终达到能够合作设计完成综合实验的教学目的。该文以配置SMART-V防火墙实验为例,通过课堂实例来具体阐述本文的教学模式与理念。
3结束语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要保证其可获性、完整性和机密性,还要保障网络传播设备的安全性和传送数据的可恢复性。实验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与目标。信息安全专业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作为学习与科研的重要基础环节。教师应提供更多对抗性实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竞争意识,多环节使用鼓励加分机制,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作为教学设计的第一过程。该文结合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实际教学案例,充分发挥基础—综合—创新的三级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唤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互,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对于本专业今后的教学提供参照与帮助,成为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与补充。
作者:左博新胡文婷肖佳佳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联系科技文明培养爱国情怀物理
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难以分割,存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进而挖掘其中渗透的德育素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当教学现代通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微波通信、紫外线杀菌、医疗设备等信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先进技术水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可以为学生讲述物理史上科学家的爱国事迹,让他们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家刻苦钻研精神与爱国热情的熏陶。还可以将先进科技产品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物理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寄予他们希望,让他们努力学习,争取在未来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激起他们对先进科技的热情,为他们洒下爱国的种子。
二、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包含探索精神、求实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而初中物理教学涉及的科学精神却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了解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心。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养成认真、细心、谨小慎微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变得更严谨,培养实事求是的性格。实验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完成的,存在质疑,存在好奇,学生在实验时不断思考,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多数实验都是在学生的相互配合中完成的,没有合作,就感受不到团队的力量、集体的魅力,物理实验的进行可以让学生学会和同学更好地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探究式物理实验中会更好地尊重事实,遇到困难时勇于挑战并挖掘潜能,在与队友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总之,物理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时候,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初中物理中处处渗透着这种思想,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是物理教学的要求。物理教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最基本的一些运动规律,无论是宇宙星体,还是力学、磁场、粒子,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生活中能见到的现象。物理教师应将辩证思维融入对这些知识的讲授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力的相互作用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物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中蕴含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上努力将这种辩证思维渗透到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很好地运用,达到教学目的。
四、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
是最能让人感触深刻,并难以忘记的,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融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兴趣。物理教师应该在活动设计中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真切的自身感受中探索求知,培养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为学生举办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也可以对已有事物加以改造,创造出新的东西。或者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在一个拥有共同爱好的群体中,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引领他们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一、艺术的本质特征与传统艺术实验室的功能形态定位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以情感为基础,以形象为特征,用敏锐的感官探索认识世界的方式,他和主要以理性、逻辑思维方式探索研究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不同,艺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具有类似道德与宗教的功能。艺术的载体从传统手工的器物造型到现代互动媒体、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一直以都技术、材料、工具的结合为依托,三位一体其实就是艺术实验室的基本要素。艺术高校传统实验室以纯艺术创作为主,以个体工作室、小型作坊为特征,主要承担培养从事纯艺术创作人才的教学任务。作为办学硬件之一,一直以来不受重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理工科大学。随着90年代艺术设计等应用学科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应用人才需求增长,实验室建设需求也愈加迫切,传统艺术实验室个体形态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二、现代高校办学职能转化与艺术实验室特色定位
现代大学职能不仅是培养人才,而且承担着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服务社会功能。随着艺术教育向应用人才与社会服务的纵深拓展,新型创意产业的研发与文化传承功能在艺术高校日渐突出。如美术学院的动画、工业设计、数字影像、信息化设计等领域已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及国防安全的支柱产业,而艺术在社会精神、城市环境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高校艺术实验室的特色定位要充分研究大学功能转变,从战略高度把握特色。如湖北美术学院把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实验室(包括国画、书法、陶艺、漆艺、金属工艺、书画装裱与修复及湖北民间美术)作为建设的重点就是适应了艺术高校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办学功能定位。立足本土、传承创新。美术学院在审美文化研究与艺术理论学科的优势是艺术服务社会的基础;同时,以艺术造型、产业设计、数字影像、民间工艺与文化传播为中心支点,正好应对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四个功能定位。
三、高校艺术实验室社会转型的内外环境条件分析
1.转型的意义和必要性:实验室建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为导向,课程体系要有体现前沿创新水平,必须加大科研力度和社会市场适应度,学校和教师要加大主动服务社会的投入力度和导向机制建设。否则就不能适应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就不能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转型的条件:部分传统艺术实验室对人才技术的依赖和需求决定了“人本管理”的机制前提,但现代大学教育必须以法治和管理为特征,新型产业化、信息化实验室可借鉴工业生产模式,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人财物的分配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决于外部社会需求度与高校内部办学自觉与特色定位。3.转型的模式选择:艺术高校实验室社会化转型可以有校企(或研究机构)合作、校地合作、高校自我孵化等三种模式。各种模式并存,关键是人财物与技术的科学配置,这中间的核心是要理清个人(教师、艺术家、文化学者、商业伙伴)的不同角色转换与责权利关系。高校虽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外部合作中的市场调节能力不足,导致这种合作容易流于形式或被利用,长期良性的合作机制不太容易。
四、高校艺术实验室角色定位与管理模式
基于实验室功能的多元化及长远的战略转型定位,高校实验室要在机制转变和人才建设上打好基础。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的基石,制度必须以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为导向,管理手段可以有多种模式相结合。新形势下实验室管理模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以空间、功能、设备为基础的“物流”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提高空间、设备的利用效益为目的。2.以技术和知识产权为主体的“人本视野”管理模式:尊重技术人员的原创劳动与发明成果,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以跨域融合、渗透共享为主体的:“学科优先”管理模式。主要强调学科群资源整合与团队合作机制。4.以教学与研究为主体的’“核心任务优先”管理模式,集中优化资源,达成培养人才与课题研究之任务。5.以出作品、出成果、有经济回报为主体的“效益目标”模式,主要重视目标结果的实现。
一、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知识的讲解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安全教育所涉猎的领域大而广,没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长期的工作积累,难以把相关知识组合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另一方面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学习能力,讲解内容还要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我们在课程中讲授的安全知识包括通识类、危险化学品、基本实验操作规范、消防知识等。通识类安全知识主要介绍实验室日常使用的水、电、煤气等的使用要求与注意事项,化学废弃物的种类和相关的处理规定,以及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性。讲课中会援引一些案例,如我校某实验室冬季没有关闭窗户,致使暖气水管被冻坏,一些较贵重的设备被供暖水浸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某课题组人员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未对冷凝水管加固处理,中午外出吃饭时未留人照看实验室,从而导致水压升高,水管连接处松动,冷凝水流入电气设备中,造成较大损失;还有如果煤气灯关闭不严,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后果会更加严重。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性,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引起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是一门学问,不仅体现了实验者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大学实验室中使用的仪器和药品较多,操作步骤也比较复杂,而实验指导教师常常会忽略对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的要求。例如高中化学实验中会强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溶液,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温度计使用完毕后应该立即放回温度计套筒中;然而到了大学阶段,有的学生使用温度计时却很不熟练,水银温度计经常会被打碎,实验室的水槽底部因此经常有水银沉积。再如在玻璃管加工实验中,经常发生学生被割伤或烫伤的意外事故。这些事故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仪器整理不及时导致的。介绍一些基础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使用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并将学到的相关安全防护知识应用于其他复杂仪器的使用之中。危险化学品部分是我们讲解的重点,这方面的知识很系统也容易理解。学生应该知晓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标志符号,并读懂试剂瓶上的标签来判断试剂的性质,或者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查询材料的危险性。高校中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性质各异,部分试剂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增加,有些课题组购买大量的有机溶剂,并贮存在实验室中,这就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存放、使用都有专门的规定,师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学生还应该知道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征,懂得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消防知识包括“四懂”和“四会”。“四懂”即懂得火灾的危险性,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四会”分别是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灭初级火,会逃生。这其中侧重于灭火器的使用。火灾是极端的危险情况。尽管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可一旦发生了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实验室人员应当学习相应的防护知识,遇到火灾时保持镇定,根据火灾的性质,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灭火。这样不仅会减少火灾发生时的财产损失,也会降低实验室人员所受到的人身伤害。如实验仪器局部着火,应该用湿布、灭火毯等材料将其盖灭,如果直接使用干粉灭火器,虽然可以迅速灭火,但也有可能使得仪器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火势较大无法自行扑救时,师生应当及时关闭电源,迅速离开并报警求助。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
开设化学实验安全课程增强了本科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以往本科生们进入科研实验室前,所受到的安全教育仅仅是师兄师姐的口传心授,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许多本科生来到实验室的第一项工作常常是清理玻璃仪器,这样就会接触到一些有毒的化学试剂。以前,学生对这项工作的安全性普遍不太重视,而现在则会主动地采取防护措施,戴上橡胶手套再进行相应的操作。经过安全课程的学习,本科生对实验室安全有了正确的认识,能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并常常指出所在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提出改进方法,推动所在实验室的安全化进程,从而也提升了学院整体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理论课的学习只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能解决实验室里所有的安全问题。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应该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学校全程化、全方位、多层次来进行,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注意人身安全。所以,我们还通过开设安全教育宣传栏、建立安全教育网页、聘请专家举办安全教育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不断地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三、结束语
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第一要务,有效地保障安全是实验室人员的共同追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实验室的环境和仪器设备状况已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再好的教育方式,也无法取代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只有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操作上保持规范,并践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才能减少实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首次把化学实验安全设立为理论课程,希望这项探索性工作能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做出贡献。
作者:谭大志郭青青蔡靖雯范文杰单位: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
【内容摘要】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预设的生成是荒唐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事先必须有周密的预设,它能确保教学的理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的预设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只有两者并重,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本文从“精心预设,为演绎精彩生成张本;妙用动态生成,演绎精彩课堂”两个方面来论证精彩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预设生成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是在多元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是动态的,无疑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因而,我们在强调生成的同时,表面上看起来对预设淡化了,其实不然。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在预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生成中的种种可能性,作到含而不露、隐而不发。
因为教学是一项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活动。教学事先必须有周密的预设,它能确保教学的理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的预设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是荒唐的,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课堂教学的进程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只有两者并重,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创,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
一、精心预设,为演绎精彩生成张本。
课前预设是实施教学的蓝本。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也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为演绎动态生成张本,用智慧将课堂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1、预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动态课堂走向——精彩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和归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方向的性质,是一个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的航标。
本文作者:甘辉霞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实验平台建设
(1)传统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传统的实验包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内容。1)课程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一般会根据二次原理图完成实验装置的接线,通过对装置加电流、电压信号对装置进行测试,并观察装置动作结果,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以此来验证理论教学中所学的基本原理。就实验本身而言,实验目的比较明确,但因实验内容较少且过程单一,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因平台落后、设备功能有限造成能实际开设的实验内容更少,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2)综合实验室硬件条件与当前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继电保护实验平台为例,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保护种类较少,不能涵盖整个电力系统。当前只有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缺少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断路器保护及配网保护。第二,保护装置落后,元器件还是以电磁型继电器为主,微机线路保护年代久远,与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第三,测试设备及测试手段落后,与工程实际差别较大。目前工程调试中,对现场电气量的模拟均采用继电保护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等完成,而实验教学则主要使用调压器、行灯变、移相器、滑线电阻等,这些设备在测量量程、准确度、精度方面根本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很多实验无法进行。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了适应培养计划的需求,必须对当前的实验平台进行全面的改造,建立与当前电力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平台。(2)实验平台建设。以继电保护实验室为例,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线路及供配电系统的微机继电保护实验平台,并配置了多套先进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故障采集及分析软件。实验装置的种类、功能大幅度提升,实验教学内容可以覆盖从基础元件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各个层次,为构建模块化、多阶段、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根据主接线的状态选择相应的保护类型,确定保护配置,而且可以依据保护原理自行设计保护类型,计算保护定值,确定参数,并通过实验平台检验动作逻辑及保护动作情况。图1为微机继电保护实验平台。
教学内容改革
在新建实验平台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1)从课程出发安排教学内容。电气工程的理论课程包括:“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与此相关的课程实验一般以元件实验为主,同样包括继电保护元件实验、自动装置课程实验、高电压技术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平台上,元件和装置已合为一体,可取消继电保护元件实验室,课程试验可在综合实验室内完成。而经过改造后实验室功能更加完善,实验内容可以涉及到实验原理的各个环节,包括:硬件电路、保护定值修改和固化、元件定值校验、动作特性实验及动作报告故障分析等。这样既可以节省场地和资源,同时又可以制定更加丰富的实验内容,从而改变了以往课程实验内容少、手段单一的缺点。(2)从实际工程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技术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向根据工程实际和社会需求,全面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和电力行业需求,设置了以下专业综合实验:微机继电保护综合实验、综合自动化实验、水电仿真实验以及电气设备检测实验。下面以微机继电保护综合实验为例介绍实验内容的安排。微机继电保护综合实验分为微机保护软件设计实验和微机保护屏体实验。在软件设计实验中,学生可以完成以下实验内容:一是编制保护软件主程序。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模块:初始化和自检循环模块、保护逻辑判断模块和跳闸处理模块。二是设计数字滤波器。三是微机保护算法实验。完成软件设计并在微机实验平台上运行,可以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微机保护屏体实验以发电机微机保护为平台,学生可以完成以下实验内容:一是数据采集系统实验。包括零点漂移检查,电流、电压精度检查,电流、电压变换器线性范围检查。二是保护定值校验及动作特性实验。三是开关量输入软件及硬件回路定义设计。四是开出量输出、跳闸回路及软/硬压板的投/退检查。五是模拟各种保护动作,形象直观的观察保护动作情况,打印并分析故障报告。[3,4](3)从学生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要适应“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5]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认真组织教案,实验教学的内容公布在学校求索学堂网站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实验项目与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式和引导式实验教学为主,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整个实验只提要求和目标,具体实验的设计、实验前的分析及实验后数据的处理都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微机变压器保护实验教学中,首先可以提出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一是变压器主保护(变压器差动或零序差动);二是变压器后备保护(复压闭锁过流保护或零序方向过流)。然后,根据所选的试验项目确定实验内容,其中包括:回顾和复习变压器保护的基本原理;熟悉保护回路(交流电流电压回路、输入输出回路);熟练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在实验平台上实现保护功能;观测动作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体,推出“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将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所介绍的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很好地满足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1](4)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进入企业见习、实习的机会。目前已与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宜昌输电公司、宜昌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基地合作协议。积极鼓励学院教师与电力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及时了解先进的电力技术,依靠行业和企业办学,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互动式产学研结合基地,有力地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队伍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和校内人才的稳定和培养。实验室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引进年轻的博士担任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负责人,鼓励支持中青年实验人员学习进修提高学历,招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有能力、有事业心的毕业生充实实验队伍等。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就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多方探讨,转变实验教师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一个高水平的实验指导教师要能够分析未来社会及其对人才的要求,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内涵和实施教育的具体做法,使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符合时代的需要并善于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实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