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十岁生日发言稿

十岁生日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十岁生日发言稿

尊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十岁了!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你们的到来,让我感到十分幸福和温暖。

十年,我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

是你们,亲爱的外公外婆,每天精心准备我爱吃的饭菜,为我买四季服装;是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给我生命,教我说话,扶我走路;你们给了我温暖的家,让我健康成长,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还有你们,亲爱的叔叔阿姨、小朋友们,你们的关爱和帮助、宽容和理解,让我更有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十岁,是朝阳东升;十岁,是大鹏展翅;十岁,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将以十岁为新起点,控制自己,勤奋学习,独立自主,做一个自信懂事的好孩子,我将带着关心、带着梦想,带着感恩、带着祝福,飞向蓝天……

衷心祝愿在座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叔叔阿姨事业远航!所有的小朋友幸福快乐,天天喜洋洋!

谢谢大家!

全文阅读

十二岁生日宴会上的发言稿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大家好:首先,在这里我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一起来为我庆祝这个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节日。我已越过了人生的第十二个年轮,我从一个任性无知的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我的人生将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个个不同的胜利走向成功!十二年前当我裸的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无所有,而今天却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吾家有女初长成”。感谢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大家好:首先,在这里我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一起来为我庆祝这个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节日。我已越过了人生的第十二个年轮,我从一个任性无知的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我的人生将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个个不同的胜利走向成功!十二年前当我裸的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无所有,而今天却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吾家有女初长成”。感谢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让我这么幸福、这么快乐,让我衣食无忧,让我学到知识,让我懂得爱,并学会去爱别人。在这个世界上,你们是为我付出最多的:从我呀呀学语的那天起,妈妈就开始教我识字读书了,每一次比赛表演,都是妈妈不辞辛苦的为我准备,辅导。每一个夜晚,爸爸妈妈陪我灯下学习,当我一次次获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他们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时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当然,爸爸也不计辛劳的接送我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班学习。在我五年的小学生活里,可以说爸爸每天都在接送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五年就是一千八百二十五天·····这些恩情我都铭记在心里。只有我最清楚,爸爸妈妈为了让我有一个金色快乐的童年,付出了多少心血。每一个生日,妈妈都为我拍照留念,只为给我留住美丽的一年年;为我买漂亮的裙子,只为我能像公主一样站在人们面前快乐的舞蹈。在妈妈出国留学的时候,爸爸和我的亲人们比平常更辛苦了······爸爸妈妈,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你们的宁宁已经长大了,已懂得感恩,请相信我,我会用力的去爱你们,我要让你们成为最幸福的父母!我也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大爹大妈,舅舅舅妈,姨姨姨夫们,姑姑姑父们,是你们在这十二年里关心

我,照顾我,有了你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爱,才有今天这么健康,快乐的我。当然在这十二年里,更少不了叔叔阿姨们对我的关爱,是你们这样博大的爱,才有今天这样自信,乐观的我!今天参加我生日的还有我的同学们,这五年的朝夕共处,早已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请相信,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十二周岁生日的今天,我似乎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十二周岁生日的今天,我知道了时间的宝贵,让我懂得了珍惜时间。十二周岁生日的今天,我更感觉到了亲情的温馨,友情的难得!十二周岁生日的今天,我沉浸在前辈、朋友、同学们赐予我的祝福中。我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在这个热情的七月,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将我的快乐传播,希望每个人都和我一样的幸福着、快乐着。

岁生日宴会上的发言稿

全文阅读

三十岁生日宴会本人发言稿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12月26日,感谢各位欢聚在这富丽堂皇、喜庆浓郁的得月楼,共同为我祝贺三十岁生日。请允许我向所有来参加生日晚宴的来宾和亲朋好友们,表示最真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谢意。

三十年前的今天,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坼的日子,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他便是我。那天母亲痛并快乐着,父亲焦急并幸福着。

是谁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是母亲。是谁给我做可口的饭菜把我抚养大?是父亲。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渐渐压弯了父母的腰,岁月的尖刀悄悄地在父母脸上留下了痕迹。而他们的孩子,则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顺利地考取大学,并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教师。

十年前的8月27日,各位亲朋也曾相聚在饭店里,庆祝我20岁生日以及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老伯伯跟我说的八个字“勤奋苦读,事业有成”这金玉良言仿佛还在耳畔响起,我站在桌子上讲话的一幕还历历在目,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了尘封的往事。

又是一个十年,我度过了最青春最华美的十年;而父母,则不可避免地由中年走向老年。

饮水思源。乌鸦尚能反哺,羊羔尚能跪乳。我拿什么来回报我最亲爱的父母?

全文阅读

十岁生日发言稿作文400字

尊敬的各位长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十岁的生日。首先,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你们的到来,让我感到十分的幸福和温暖。

其次,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大姑伯、大姑妈、二姑伯、二姑妈、哥哥、姐姐等等,十年前的我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今天,我已经是一个懂礼貌、爱读书、会弹琴、喜欢书法的四年级小学生了。过去的十年里,有你们太多的辛勤付出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疼爱。在此我由衷的对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我爱您们。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奋发向上。不辜负你们对我的辛勤养育和殷切期望。

我还要感谢我亲爱的小伙伴们。是你们陪伴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校园里、广场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身影。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你们为我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衷心的祝愿在座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祝伯伯、婶婶、叔叔、阿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全文阅读

七十三岁,也是不该落后的年龄

网络里,啥人都有,这是大家常说的话。

对此,我心中有疑问,那七八十岁的老人总不会有吧?朋友说,你这是抬杠,哪里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上网呀,我哈哈笑。可最近,这疑问却被我自己否定了。

李六正,他是写诗歌的,也是我尊敬的老师,他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上千首,今年七十三岁了。突一日,他打来电话说,他要在电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要用网络投稿,一定要我抽空辅导一下他这个“老学生”。对此,我无言,一个连五笔是什么都不知道人怎么学呀,即便是拼音,估计他认识不超过三个字母。这真是个棘手的活儿。

我来到他家,给他讲五笔与拼音的复杂,谁知他哈哈大笑,说这不是难题。他让我看他的电脑设备,他已经买来了手写板,并且他已经练得很熟了,一天能写出近五千字,我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倔老头”。

打开他的文档,发现他的诗稿早已码得方方正正,看来,如果我再拒绝他,真的是抹煞一个老人的兴趣了。我不好再说什么,动起手来,先给他申请了个免费的邮箱,又从报纸的副刊复制了不少的邮箱,都一一加入了他的邮箱里面,最后又给他注册了一个博客。我告诉他,博客里,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日记,还可以晒照片,凡是照片、文字、录像等都可以放到博客里。

老李是一个极为细致的人,怕自己年龄大,健忘,就找出一个很精致的笔记本,把注册名、密码和网址、上网的程序一一记录下来。他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这回忘了也不怕,打开本子,一目了然。

李老师写诗很辛苦,他学电脑上网也很辛苦。对于面前这种高科技,他一点也不马虎。他担心电脑中病毒,每次关闭电脑前都要杀一次毒。可即便这样,有一次电脑还是中了毒,那已是深夜一点了。他打电话来求援,我就在电话里教他如何处理,他一步步地做,嘿,还真不赖,他居然成功地解除了病毒的侵袭。

通过三个月的辛苦学习,李老师开始在邮箱中投稿了,接到他稿子的熟人编辑都很吃惊,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回信,都很稀罕他这么大年纪了,是怎么学会用电脑的。北京一家杂志社是他的老朋友,电邮中说,早就盼着他能够使用网络投稿,这下可好了,我们能够在网上交谈,既迅速又便捷。

全文阅读

喜得钱桂笙手稿

钱桂笙(1847~1917年),字季乡,晚号隐叟。室名丛桂堂、菊桂轩、独醒斋等。湖北武昌人。光绪甲午湖北乡试以解元夺魁中举。历职两湖书院、鹿门书院、存古学堂山长、讲司,湖北通志馆纂修等。学行健明笃实,以经史、诗文名于时,为张之洞等名流称许。其著述颇丰,有《钱隐叟遗集》(民国10年10卷印本,现藏中山图书馆)、《校经日记》(8册手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丛桂堂文钞》《菊桂轩诗存》《经义文钞》《时方备要》《湖北藩封志》《湖北物产志》《湖北关隘志》《湖北风俗志》《说文问答》等。其中《校经日记》被载于汇集著名学人日记的《历代日记丛钞》,2006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由此可观钱氏学术地位之一斑。

日前,笔者在武昌某旧书店偶得“独醒主人’所作,文章冠名为“东社读史随笔”的手稿。该稿30余页,约70面,分上下两卷书于“凤华楼”铭的朱丝栏稿纸上并线装成一册,保存状况良好。经笔者考证,确认此稿乃钱桂笙未刊刻之早年手稿。兹将考证要点等罗列如下,以示同好。

一、手稿的成文年代与钱氏所处年代相符。手稿之序言提及该稿完成后曾交他人阅读,阅者提出:“近日宗新学,重新说。子以不适时用之文字而又刺及时事,文虽工,其毋乃为世诟病乎……”文中还写道:“近日异学兴,异说起,天下之陆沉矣,天下之人溺矣……”再如文中提及的废科举等时论,无疑都表明此稿成于清末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先进思想激烈碰撞的特殊年代。

二、手稿作者的观念同钱氏一致。由《钱隐叟遗集》的几篇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始终顽固坚守封建理念,绝不接受任何新事物的传统文人。如陈培庚在“钱隐叟遗集序”中写道:“君(指钱氏)年四十七始举甲午乡试第一,感中外多故,终不赴礼部试。当道征聘,屡辞不就。晚遭国变,束发为道家装,足不履城市者数年。后为张通参仲忻约修《湖北通志》,蜷伏志局,日手一编,不问外事……”另一篇序言中亦有关于钱氏拒赴洋务派张之洞幕府的记载。手稿之作者亦属此类,如谈及国家体制时,手稿写到:“天下无家,何以有民。天下无王,何以有国……欲弃王而为公国,不知谁为主人……倡公国之说者,府库可公,甲兵可公,宗庙社稷无不可公。按其说论其人,不鸟兽若矣。指为鸟种,鸟之中无此败群。指为兽种,兽之中无此败类。”又,在论及科举、书院时,手稿写到:“近日者,国家之科举群焉议罢,国家之书院群焉议毁矣。科举罢,书院毁,而无一种精神以维持新法之间,乃甘效他人之颦,学他人之步,贸贸焉为他人之奴隶。衮衮诸公持此以任天下事,吾未见其能有济也。”如此等等都显现了一个旧文人顽固维护封建制度,坚决反对维新思想的苦闷。

三、钱桂笙生前确有读史心得类的著述未曾付梓。《钱隐叟遗集》中称“交君(指钱氏)久知生平事”的周以存在题为“钱季乡先生家传”的序文中罗列了钱氏著述:“君著有《丛桂堂文钞》《经义文钞》《校经日记》《读史日札》《独醒斋私议》Ⅸ时方备要》《菊桂轩诗存》……已刊者《钱氏家乘》十二卷。”从内容看,所论手稿上卷应为《读史日札》,下卷则为《独醒斋私议》,即上述《东社读史随笔》。至于文章冠名的不完全一致,或因文章的修改、缀合以及周氏记忆之误所至。《钱隐叟遗集》之编纂者,钱桂笙孙钱宝瞻在述说编纂此书的过程时提及:《钱桂笙遗集》只收集了其祖父经解、论说杂文、诗作等,“其余百数十篇与校经日记暂藏于家待梓”。经核对,所论手稿与《钱隐叟遗集》并无相同内容,故其应归上面“百数十篇”之属,未曾付梓(《校经日记》则于2006年纳入《历代日记丛钞》而得以出版,这恐怕是钱宝瞻不曾想到的)。而手稿之序则有“欲付剞劂”之文字。

四、尽管目前尚未找到史料直接证明钱氏曾号“独醒主人”,但此署名与钱氏“独醒斋”之室名已极为相符。考虑到现有史料不可能无一遗漏地记录历史人物称谓,因而以此作为判断手稿作者即钱桂笙是合理有力的。

五、所论手稿同《校经日记》两者笔迹相符。显然,若手稿笔迹同已知钱氏手泽相符,则是最有力的判断依据,但在实际判断时存在两者形成时间差距大和字体不同的情况,即按手稿所言“余束发读书沉埋于括帖者近廿矣”,此稿为作者约27岁时所为,且以较随意的行楷书写,而《校经日记》则有“丁亥校经日记”之记载,为钱氏40岁所作,且以极工稳的楷书写就。为了取得用字与文义切合的效果,还大量采用了平时书写很少使用的古体字,因此核对两者笔迹就需稍加仔细。但从构字方式和用笔习惯来看,还是明显看出两者出自一人之手。如对比图所示余、康、成、经、感、语、於等字。

六、《校经日记》使用了“鸣凤楼”和“松华楼”铭的朱丝栏稿纸,而所论手稿使用了“凤华楼”铭的朱丝栏稿纸,应是出自一家作坊而为同一人习惯采用。

全文阅读

倾心打造舌尖上的演讲艺术

文题呈现

请以“人生因目标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演讲稿俗称演讲词、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集会上,演讲者可通过演讲稿来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演讲稿写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败,甚至可以说,一场成功的演讲,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演讲稿写作有一些基本要求:

1.演讲稿要有明确的意图。成功的演讲稿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这三个问题,要考虑针对什么问题演讲,演讲给什么对象听,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或产生什么效果等。

2.演讲稿要有翔实生动的材料。演讲稿的材料包括典型事例、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统计数字等。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材料时一定要加以分析,切忌罗列堆砌;材料选得精、讲得透,演讲稿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演讲稿的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晰。演讲稿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应该有全盘的考虑和恰当的安排,这样才能让听众听得明白。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头要有亲和力,这样才能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打好成功的基础。精彩的开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自然地引起下文,把听众带进声情并茂的演讲情境中去。正文是演讲稿的主体部分,要有重点,有层次,便于听众理解。在演讲过程中,我们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词来提示演讲的次序。部分与部分之间相互转换时,可加上“以上是第一点”、“最后一点是”之类的提示语,将前后部分联系起来。结尾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用鼓动性的语言发出号召。

4.演讲稿的语言要生动幽默。写演讲稿可以多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将深奥化为浅显,将枯燥变成有趣。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生动性。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吸引听众。

全文阅读

从国外引进低俗奇闻有害无益

一家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晚报《扬子晚报》,2月14日在“国际・博览”版刊发新闻《英13岁男孩当上爹》,副题是《15岁女友怀孕产下一女婴,身高1.2米的他要当“好父亲”》。2月16日,该晚报又在“国际・人物”版刊出《英13岁“少年爸爸”成“摇钱树”》,副题是《其父母向媒体“招标”,借“爆料”换取孩子生活费》。2月17日,再次在“国际・博览”版刊出《13岁“少父”要验DNA证父身》,副题《另外两名少年向他挑战,分别称自己才是“孩子他爸”》。2月19日,该晚报又载稿报道,以上报道中新生女孩的妈妈,在过去的10个月里共与7名当地少年发生性关系,目前无法确定谁是孩子爸爸,2月20日,又报道英“13岁爸爸”可能被“外婆”利用圈钱。很可能此后还有相关报道。

对一则外国低俗奇闻,在7天内连续5次刊发报道,够热情了,其热情还表现在此报道前3篇版面语言被做得很张扬,14日报道放在版面头条,4栏标题,标题下正中间刊登“13岁爸爸”和女友及孩子的两栏照片,稿子占了全版将近1/2版面。16日报道,3栏标题,题下刊登两幅照片,左边小图是《太阳报》刊登的“13岁爸爸”怀抱女儿的照片,右边大图是“13岁爸爸”父亲载面具与媒体见面时的头像,面具头像头上长角、怒目圆睁、勾鼻、獠牙,十分引人注目。17日报道,3栏标题下刊发3幅照片,上面1幅占两栏位置的是“13岁爸爸”侧卧怀抱女儿,下面两幅是另外两位挑战少年各占一栏的特写像照片。后两篇稿子都位于版面中间,各占全版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递和获取都已十分快捷和便利,地球已变成“地球村”了,国外可供选发的新闻既多,获取也很方便,这家晚报为什么要选发这则低俗奇闻并不吝版面倾注热情编发呢?是因为这则连续报道的第3篇中披露,有少数英国有识之士议论,“13岁爸爸”事件曝光,加上当事人家长与媒体大做“爆料”交易,引发人们感叹世风日下。曾在英国首相府任过新闻秘书的伯纳德・英厄姆爵士告诉美联社记者,这件事是“破碎英国”的表现,“这件事表明我们迷失了方向,人们不辨是非。”稿中还引用外电报道,说英国政界人士批评社工不力。该晚报编辑是想通过此篇报道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世界的一个阴暗角落吗?就算有此善良的愿望,试问能收到预期效果么?据了解,对这类低俗奇闻,中国的中年人不屑看,有的老年人看了骂街,要看只有青少年了,且不说青少年阅历浅识别能力低,何况现代生活节奏快,少年忙读书,青年不读书了就忙就业,看报大多常常只看看标题,浏览一下就放下了,他们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用心思忖藏在低俗奇闻中的隐性深层次内涵?因此预期的正面效果难于收到,低俗奇闻的负面作用却得到发挥,这是必须引起注意的。看来选发国外新闻也宜选发正面鼓劲的稿子。

令人不安的是近几年来,不少晚报、都市报选发国外新闻总是热衷于拿出较多篇幅刊发有关两性的奇闻怪事。仍以上述这家晚报为例,17日,在报道“13岁爸爸”新闻的同版,头条新闻是《与32女同居生89个儿女》,副题《以色列一男以“救世主”自居,统治一个分居32个地点的“大家庭”》。该晚报1月7日“国际・博览”版头条新闻为《6龄童带7岁“女友”私奔》,副题是《还邀5岁的“小姨子”当证婚人,想从德国坐飞机到非洲去结婚》。类似的稿子常见于报端,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类稿子思想性、导向性差,晚报的老总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发此类稿子,其苦心在于想以此增加他们报纸的娱乐性,以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其眼球,增加报纸的发行量。至于有人点名批评这类稿子思想性差,他们依然故我,据说他们内心有“一本账”,晚报是地方党委机关报主办的,主报坚持高擎思想性、导向性大旗,子报偏重可读性、娱乐性,报纸思想教育功能可以相辅相补,有人将其称之为“媒体思想教育功能分工合作论”,隐隐约约、躲躲藏藏持这种怪论办报者,忽略了思想教育的艰巨性、严密性、连续性。实践证明,不全方位占领思想阵地,做到寸土不让抓思想导向教育,持上述机械分工怪论办报,思想教育难免出现一减一等于零的现象,到头来只会弱化媒体功能,损害主流媒体形象,害苦读者,奉劝编采人员早日彻底摒弃这种办报怪论。

全文阅读

我写《杨绛传》

2016年5月25日凌晨1时,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京病逝。一个半月后的7月17日,本是她105周岁生辰。据了解,杨绛曾说过,如果去世,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她生前留有遗言称“火化后再发讣告”。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在我看来,纪念杨绛先生的最好的方式,无疑是读她的作品,接受她的作品的熏陶与精神洗礼。如果再想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业绩,当然可以读读相关的传记。为了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在天地出版社推出了《杨绛传》(追思纪念版),日前已经面市。

我之写作《杨绛传》(追思纪念版),从大量文献里穷原竟委,杂中取真,捕捉了杨绛精神的闪光之点。杨绛先生的生命横跨大清王朝末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位跨世纪历史老人,通过《杨绛传》,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完成了与历史的一次对话。

记得第一次接触杨绛的作品,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当时她的散文《干校六记》一纸风行,倾倒了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年青学子。后来,我曾因写作《顾准传》赴京采访的机缘,在与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交谈中,悉知“”中“五七干校”的气氛其实是相当肃杀的,知识分子在那里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可是,杨绛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大家风格,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在对钱锺书的一片喝彩声中,唯独听到夏衍先生发出的“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的声音,不啻是对杨绛的莫大肯定。本书的写作,当是对夏公呼吁的一声微弱回应。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师友和知情者的无私帮助和热情支持。

早些年,当我提出写传记的要求时,杨绛先生一开始是回绝的,她劝我说,要写还不如写钱锺书先生。每当谈到先生钱锺书,她总是将自己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为了《杨绛传》的写作,我曾与杨绛有过多次通信,在一封回信中杨绛写道:“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值得你们作家写……脆劝你放弃这项工作,花点功夫多研究钱先生的学问吧。”

当我把传记手稿寄给杨绛先生,一开始她都压着,半年没有回音,她告诉我:“钱先生身体不好,好多事情我也不方便向他核实。”后来我删掉了有关内容,没有写进书里,她一听到删掉非常高兴。再后来,她看完《杨绛传》书稿,拎了两个装着书稿的大信封到邮局,将书稿寄回给了我。她跟我“发牢骚”说:“小罗啊,你真累人啊!还花了我好多钱呢!”

2005年末,首版《杨绛传》有幸被全国妇联和中国版协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全国妇联推荐作品。对此荣誉,我深感赧然。不过我没有放弃钻研,对拙作又作了修订补正,二版以《百年风华:杨绛传》之名出版于2011年4月,去年又出版了修订本。现在经修罅补正,《杨绛传》(追思纪念版)又顺利出版,这既表对先生辞世的哀悼,亦示对先生百年人生轨迹的崇敬。

全文阅读

刘绍棠:不要工资的作家

1956年,年仅20岁的刘绍棠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会员。第二个月,他便向团中央提出申请,经批准从事专业创作。从此,刘绍棠成为不拿工资,完全依靠稿费收入的专业作家。

年纪轻轻的刘绍棠为何敢抛开稳定的工资收入呢?

写作致富

刘绍棠是个少年天才,13岁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小小说,到15岁时,他已经发表了十余篇短篇小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51年,《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发表了刘绍棠的短篇小说《完秋》,由此给他带来了26万元(旧币)的稿费。当时,一般人的生活费约为每月12元左右,这笔稿费,足够刘绍棠两个月的开销。作品颇丰的刘绍棠完全有能力靠稿费来养活自己,还有盈余补贴家人。

不过,仅仅依靠这类稿费收入,刘绍棠还不足以底气十足地不领取工资。考察他的经济状况,还要先看看当时我国的稿酬制度。

1953年起,我国的稿酬制度采用苏联的“印数定额制”。也就是说,图书出版时,由国家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定额”标准,如一万册、两万册或三万册。一般是发行面宽的作品,如小说,定额就高一些;发行面窄的作品,如学术类著作,定额就小一些。国家规定,印数在1~4个定额的,每个定额都全部按照“基本稿酬”付给,第5~6个定额,每个定额按基本稿酬的80%付给,以上递减。

我们可以按照这种稿酬制度,来算算刘绍棠的稿费收入。

1953年,刘绍棠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共4万多字,他的基本稿酬标准是千字15元,算下来基本稿酬为627元。该书再版三次,累计印数6300册,达到三个定额。这样,他的全部稿酬就为基本稿酬的3倍,有1800多元。这在当时,基本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干部近3年的工资收入。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