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卫生法论文

食品卫生法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研究现状

目前,全球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WHO认为大部分食物中毒的原因仍然是由于食品加工处理不当所致,预防食物中毒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是教育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如何正确加工制作安全的食品[1]。近年来,随着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意识到从业人员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都加强了对食品从业人员食物中毒相关行为(以下称食品安全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的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1.1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状况研究

许多研究认为,我国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状况不佳。食品从业人员的整体卫生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3],对文化程度较低和从业时间较短的人员,要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规范他们的卫生行为[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的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的知识、态度、行为均不够理想,对他们进行卫生培训很有必要[4]。

1.2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大部分研究认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是影响其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改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开展食品卫生法知识培训,对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具有较大的影响;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的守法知识(K)、意识(C)、行为(P)对守法观念的形成,具有较大的能动作用;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守法KCP水平与企业的食品卫生状况达标率有关[5]。健康教育是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树立良好卫生行为的有效措施[6]。有研究表明,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的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状况明显提高,提高有关知识知晓水平是改变不良行为的基础[7]。根据健康教育的KAP模型,知识是基础,行为是目标,态度是动力,要实现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首先应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3]。

1.3培训教育和日常监督的关系研究

预防食物中毒是食品卫生工作的核心之一,要杜绝食物中毒,一靠健康教育,二靠监督监测,前者是先导,后者是保障。目前在监督监测上所做较多,在健康教育上所做较少,而要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必须使健康教育的先导作用与监督监测的保障作用并重[7]。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应相互促进[6],要把询问从业人员掌握基本卫生知识、法律法规情况,实地查看从业人员具体操作情况列入日常监督内容中去,使培训工作在加大卫生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得以巩固和提高[8]。

全文阅读

食品卫生投诉调研报告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越来越高;对食品卫生的投诉越来越多。做好食品卫生投诉的查处,对于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体现政府为民办实事,树立卫生监督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依法查处,又使消费者满意,是一个摆在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食品卫生投诉的特点及调查处理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食品卫生投诉的特点:

1、来源的多样性:从食品卫生投诉的来源看,以电话投诉为主;其次为来人来访,少量来信投诉,个别与新闻部门共同来投诉,例如:长沙市卫生监督所20****年共接到群众食品卫生投诉126起,其中电话投诉1****起,占81.75%;来人直接上门投诉18起,占14.29%,该18起中3起是联合新闻部门共同来投诉的;来信投诉5起,占3.97%。

2、投诉的广泛性:

消费者对食品卫生的投诉涉及到从饮食服务业、食品的批发零售业、生产加工业等食品的各行各业;按投诉食品卫生的内容分,主要有食品的质量感官不符合卫生要求;食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生产经营现场卫生差;无证经营等各个方面。如长沙市卫生监督所20****年接到的126起投诉中,投诉饮食服务业占31.75%,食品零售业占44.45%,食品生产单位占23.81%。投诉的内容中,食品质量感官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占41.27%,食用后出现不适反应的占23.81%;生产经营现场环境卫生差的占12.70%;无证经营的占12.70%;其他占9.53%。

3、目的复杂性:

从消费者投诉的动机来看,大多数投诉者认为在消费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与商家自行协商未处理好,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为其讨回公道并要求赔偿;也有一定数量的投诉者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对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查处,防止继续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少量投诉者采取购买不符合法律要求的食品,向商家高额索赔得不到满足,而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另有个别投诉者为了各自生产经营的利益而相互举报。

二、食品卫生投诉的查处要求:

全文阅读

淮安市学校食堂卫生现状与对策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83-01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公共卫生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了解淮安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用餐卫生安全,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食堂卫生监管提供依据,笔者于2007年6月对淮安市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淮安市8个县(区)有食堂(主要用于学生就餐)的学校(含幼儿园)381个,其中城区学校食堂120个,乡镇(含农村)学校食堂261个;共有食品从业人员3 486名。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调查填写,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简称“三证”)持有情况,学校食堂经营方式、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采购及储存、卫生设施、从业人员状况等。

2 结果

全文阅读

乡镇居民饮食卫生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乡镇居民饮食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对400名乡镇居民进行了饮食卫生和有关知识的调查。结果乡镇居民有关饮食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不高,尤其是过期食品不能吃的知晓率只41.8%。饭前便后洗手占90.5%为最高;乡镇居民饮食卫生知识主要来源是学校,占66.0%,其次依次是家庭、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其他。100%受调查者均愿意接受系统卫生知识培训。其中,在选择培训的时间上,半天以内占69.25%,半天至1天占16.0%,1天以上占14.75。结论有必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降低相应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乡镇居民,饮食卫生;饮食习惯,调查分析

饮食卫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受自然条件和知识结构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乡镇居民对饮食习惯和行为尚未重视,导致很多的饮食安全隐患。为进一步乡镇居民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相应疾病(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我们于近期对本镇居民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我们采取对来院门诊病人、乡镇长住居民、自然村村民、本地学校学生等共400人,对本地乡镇居民饮食卫生和习惯进行的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其中男166人,女234人。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9岁。按年龄段划分,9-20岁85人,21-40岁225人,41-60岁73人,61岁以上17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 9人,小学文化82人, 初中文化94人,高中文化148人,大专及以上67人。入选调查者均思维正常、表达能力清楚,能正确理解调查表的意思,并能独立完成调查。

1.2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现场回收的方法。回收前由调查员先行查看,确保回收率和有效率达100%,但调查员不得干预受访者真实意愿表达。对不能书写的,由调查员完成调查。

1.3调查表格内容包括饮食卫生习惯、饮食卫生知识来源和愿否系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三大类。其中,饮食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不吃霉变食品、生食水果要清洗、生熟食品要分开、不食过期食品;饮食卫生知识主要来源包括:学校、家庭、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其他,本选项设定为单选项,突出主要来源。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t检验。

全文阅读

宁波市海曙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探讨

食品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已成为当前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何监管好食品卫生工作,打造群众放心的食品卫生安全工程已列入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要议事内容。海曙区以宁波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探索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新模式,从2003年开始,在辖区食品卫生经营单位中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部门执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法效能,规范食品卫生制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食品卫生经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专家组的考核,工作得到一致肯定。本文试对海曙区2003~2005年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做一个初步的探讨,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海曙区自2003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时开始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由于当时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生产经营条件与不断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食品卫生监督力量较为薄弱,海曙区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 197家,从业人员14 945人,而全区在编卫生监督人员只有30名,平均1人要管理100多家食品卫生单位,监管任务十分繁重,面对严峻挑战,传统的监管方式难以承担卫生保障任务。为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海曙区积极探索食品卫生监管新模式,依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出台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级,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卫生监督执法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目前为止,海曙区共有 253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占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60.28%,其中,食品生产单位17家、食品批发零售单位1 956家、餐饮单位407家、学校(幼儿园)食堂72家、建筑工地食堂2家、集体单位食堂76家。共评出A级单位56家、B级单位650家、C级单位1824家。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定位,建立制度

依据卫生部2002年4月下发的《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和与之相配套的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分表使用说明,2003年9月卫生部再次下发的《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规定,建立本辖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即根据学校食堂(或餐饮企业等)卫生许可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价的结果,将其进行风险性分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并据此确定对其进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的频率。食品卫生信誉度分A、B、C、D 4个等级。其中,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论均为良好的,为低风险,将评为A级,对其简化监督,并向社会公布予以充分肯定,提高其知名度和诚信度;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两个结论,其中有一个为良好、另一个为一般的,为中风险,将评为B级,对其进行常规监督;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的结论均为一般的,为高风险,将评为C级,对其强化监督;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差的,或者卫生许可审查结论界于好或一般之间,且经常性卫生监督结论为差的,将评为D级,不予许可和经营。

2.2 制定标准,严格评定

全文阅读

沈阳市皇姑区中小学食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HACCP体系在中小学食堂实施的基础条件,为HACCP体系在中小学食堂建立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沈阳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评分表”对55所中小学食堂进行基础设施和维护及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调查。 结果 厨房面积、建筑布局、“三防”设施及运转、贮藏设备合格率分别为91.4%,74.3%,62.9%,92.9%,冷藏温度指示合格率仅为10.9%,原料索证、餐具消毒、废弃物处理合格率分别为18.6%,50%,58.6%,没有食品留验制度。从业人员初中文化水平占74.3%;卫生知识良好率为38.0%,不及格率为21.0%。结论 HACCP体系在该地区中小学食堂实施和建立的基础条件尚欠缺,需加强资源投入和人员培训。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249-02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科学、简便、有效的预防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内外推崇的控制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为保障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卫生部2003年颁布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在2006年所有学生集体供餐企业实施HACCP管理[1]。2005年10月新颁布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中又再次提出建立和实施HACCP管理体系的要求[2]。然而,目前中小学食堂中尚未推行HACCP体系,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基础设施及从业人员素质的限制。

为了解中小学食堂是否具备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的基础条件,笔者于2008年3-4月对沈阳市部分学校食堂的基础设备、卫生情况和人员素质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沈阳市皇姑区学校食堂55所,其中小学食堂32所,中学食堂23所。

1.2 方法 根据“沈阳市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对学校食堂采用现场查看、询问和填写统一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食堂卫生管理、功能布局、卫生设施、食品储藏、操作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餐具消毒等。同时对528名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调查。

全文阅读

公主岭市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为了解公主岭市农村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状况,提高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水平,更有效的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方法: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食品安全法》、《卫生标准和技术评价规范》的要求,选择9个较大的农村集贸市场对其加工和销售的食品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抽检食品单位135家,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差,持健康证率占60.3%;卫生设施严重缺乏,有防尘设施的仅占38.9%,使用专用售货工具的占49.6%;采购食品时索证率低,没有一户开展对食品原料的索证工作,食品合格率只有65.7%。结论:必须切实加强对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卫生宣传培训,规范农村集贸市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把准入关,改革现行执法体制,提高对集贸市场的卫生执法效率。

关键词: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27 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1-825-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1.031

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了解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村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状况,提高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水平,现对其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为更有效的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公主岭市9个较大的农村集贸市场,对其加工和销售食品的业户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每个集贸市场抽取15个食品经营业户,共抽取135个样本。

1.2调查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从卫生设施、食品原料索证、食品微生物学指标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食品采样及检验方法和结果的评价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执行。

全文阅读

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本文通过对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的调查,探索适合培养既具有医学背景,懂得医学知识,又精通食品工艺、检测、研发等相关知识人才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36-03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相关恶性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至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食品掺假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为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发生,2001年至今,一些工、农科院校陆续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也相继设置了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衔接学科。因此,如何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医学背景知识、提高对医学相关课程兴趣的关键。本文在对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调查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择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共计102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大四毕业班学生(半年实习)48名,在读学生54名。另外选择38名代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调查。

(二)研究方法

全文阅读

大学周围小食摊的食品卫生学调查

摘 要: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食品卫生学知识,以学生熟悉的小食摊为研究对象进行卫生学调查,并针对发现的卫生问题,提出管理和整改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周围 小食摊 食品卫生学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17-01

大学生活的特点是集体上课、集中住宿、统一放学,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和社团活动的人比较多。群居和统一作息时间,造成学生食堂在某些时间段就餐人数多,满足不了所有学生及时就餐的需要,同时,参加课外活动会使学生经常错过餐厅的开饭时间。因此,学校附近出现了各种小食摊,弥补了学校餐厅的上述不足,为学生用餐提供了便利。但是,大学周围小食摊的食品卫生学状况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

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科学[1]。食品卫生学也是重要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他们比较熟悉的校园周边小食摊为对象,进行卫生学调查,进而使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另外,通过调查研究也会为有关部门整顿市场、改善学生就餐环境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15年4-5月对我校附近的各种小食摊进行调查。

2.方法 根据加工方法,可将小食摊食品分为烧烤、煎炸、蒸煮、凉拌4类食品。2013级食品营养与检测班的学生通过观察、购买、品尝、咨询、讨论等方法,从小食摊的操作环境、从业人员素质、食品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等方面入手,开展食品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调查。

全文阅读

某地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调查探讨

【摘要】目的:调查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现状,为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食品安全教育,以及有效地开展营养与卫生知识培训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不同餐饮种类的从业人员3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的调查。结果:发放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100%。300份问卷食品卫生知识平均得分(11.8±3.2)分,及格人数为285名占95.00%,优秀人数为95名占31.67%;300份问卷营养知识平均得分(6.8±2.8)分,及格人数为109名占36.33%,优秀人数为31名占10.33%。结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掌握较好,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建议按照不同来源进行有层次的营养指导,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和营养知识培训,强化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卫生与营养;调查

【中图分类号】R15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29-01

饮食合理营养是保证居民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因此良好的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水平是饮食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1]。餐饮行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相关手段,向普通消费者提供餐饮、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餐饮生产经营行业。餐饮行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卫生态度、卫生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餐饮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餐饮的卫生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消费人群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解某地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的认识情况,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可以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最终为消费人群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所以对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3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餐饮服务员、厨师、餐饮管理人员以及从事餐饮其他方面工作的相关人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