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经济管理

食品经济管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的经济分析及管理研究

摘 要:面对层出不穷的包括食用农产品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食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同时,围绕食用农产品监管存在体系混乱、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安全 体系 污染 技术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各国均不同程度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控制。尽管我国目前主要食用农产品供给已实现总量基本平衡,但长期以来因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引发的问题日益显现,部分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产品竞争能力增强的前提,也是现代农业及关联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对正处于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讲,有效、平稳的处理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面对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学术界大多围绕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开展了对食品安全的研究,特别是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共同证明,保障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还需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及监督作用,这是由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决定的。从经济学角度上看,食品具有“经验品”和“信用品”的特性,这就导致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存在使交往或交易当事人的一方拥有与交往或交易密切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则没有,从而造成交往或交易的结果可能会由于拥有信息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明显不利于缺乏信息一方的局面[1]。

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对入市农产品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出现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2]。食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只有在最终消费者食用之后才能有所体验和了解,甚至相当一部分问题即便通过检验也难于得出结论,短期内无法表现,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在失灵市场中有必要扮演监管、干预角色,建立信息强制公开、信息回溯制度,行使监管职能。

二、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体系混乱

全文阅读

关于大学办好食品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些思考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阜阳奶粉事件、四川彭州毒泡菜、广州毒酒事件、陈化粮事件、“苏丹红”鸭蛋、“嗑药”多宝鱼、有毒桂花鱼、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等事件,对国家、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除了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法律不完善、食品监督执法部门职责不明确、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缺失等原因外,高等食品经济管理教育也是一个因素。本文结合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兴办,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理论与方法的教育,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从食品经济管理专业的角度,从这门专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方法。

【关键词】食品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食品经济管理教学方法

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从多方面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消费者对食品消费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不安全食品危害事件的频繁发生,食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加强食品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工作、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概念,提高全社会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过程、食品质量、品牌营销、食品营养等概念模糊,渴求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背景下,我校申报开设了食品经济管理专业,该专业的开设为全社会培养食品安全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了培养食品经济管理人才,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理念和食品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知识,树立正确的食品经济管理观念。我们要在教学上做了如下几个方向的工作。

一、明确教学目的,从教学方法上保证教学目的的实施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了解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掌握食品安全与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最终保证我国的食品生产、流通的有序进行,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是我们这个专业的教学目的。

食品经济管理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环境与食品安全、生物污染与食品安全、营养缺乏导致的安全问题、动物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植物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食品经济学、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企业经营管理、食品产业体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与食品经营管理专业相关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与监管知识。比如,转基因食品的概念,转基因食品的培育过程,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及加工品种,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营养评价,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科学研究机构、研究进展及目前的结论等内容。虽然学生不了解转基因的科学技术,但是对转基因食品有很高的关注,因此学生反响强烈,专业热情很高。

由于学生生源文理差别很大,过多地专业名词、术语、化学式及反应过程等内容,会使学生不知所云,怎样才能培养每个学生对食品经济管理专业有浓厚兴趣,如何注意食品安全与监管,同时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利用多媒体播放“每周质量报告”相关的内容,在教育中,要向学生教授有关口蹄疫、禽流感、日本大肠杆菌O157∶H7污染事件的相关知识,介绍细菌、病毒、霉菌如何污染食品,产生的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容易引起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何避免等相关内容。尽量避免和减少学生对本专业造成的不理解。

全文阅读

基于经济视角的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摘要:尽管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但由于涉及到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和政府等较多实体,各实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各种信息难以完全沟通,进而导致了信息不对称,所以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得出了完全解决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一个复杂并且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信息获取的能力,加强生产上的组织化建设,规范流通环节中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加强政府的职能等措施尽量减少这种不对称,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民生活提供健康保障。

关键词:食品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政府职能

一、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食品安全管理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如2010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地沟 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威胁消费者饮食安全。2011年3 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2012年,食品安全依然无法回避,假鸡蛋、甲醛鸭血事件、圣元奶粉、可可可乐、金龙鱼等知名企业问题不断,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能否破解食品安全顽疾,关系到公众健康,关乎到社会诚信。

信息都具有客观性、无限性、普遍性、动态性、依附性、实效性、系统性、传递性、共享性以及可度量性等基本特征。当前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管理不善,极有可能造成舆论的形成机制出现了聚合化、实时化、跨地域的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成为公共事件,使舆情更加困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信息化时代,质监部门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的技术革新与观念更新,如可以建立企业质量信息网站,建立企业质量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企业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等。这都为信息化时代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与路径。而对食品安全进行质量技术监督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销售、提升品牌形象、促进新产品开发、确保民生利益等好处。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理论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对策,各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无法从根源上阻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实际上,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失灵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的产生不仅与食品生产者、消费者、相关政府部门有关,而且与买卖双方的互动行为有关。食品安全信息不仅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对食品市场进行安全管理的政策依据,也是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有力保障。鉴于此,本文从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食品安全问题。

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

一是食品自身的特性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知识水平和时间的限制,消费者很难对食品的各种特性做出准确判断,更难辨识出食品的安全特性。对于食品的物理属性,消费者通过感官可以获得;食品内在的营养健康特性,消费者通过以往的消费体验来逐步了解;然而,食品的安全特性,通过感官是无法获得的,尤其是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含量,即使通过消费体验也无法在短期内做出判断。况且,消费者面对的是最终食品,对于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各种技术应用,食品供应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状况都一无所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难辨识性直接导致了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全文阅读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解决

摘 要:面对二十一世纪不断发展的现状,现代经济和社会内部也在不断跟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发生变化,不断追求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无污染的健康环境、无危害的成长环境等等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和条件。本文以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内部监管面临的险要挑战和有效的解决方法,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落实,保证现代社会的良好健康发展。

关键词:餐饮食品;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当前现代经济的不断晋升,人们对于生活上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生活条件的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的良好改善,生活饮用食品质量的提高,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发展整体,由于经营不善以及经营不全面等主客观因素,内部的经营管理出现一些问题,许多市场小贩窥探到市场经济发展的空洞,在其中参与餐饮食品的倒卖,用低质、低量的劣质食品便卖给现在经营生活的家庭主妇,这给现代食品安全的监管和管理提出难题,需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在实践开端抓起,杜绝倒卖贩卖等不良行为,严把安全监管关,落实食品安全有效管理,实现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落实,保证现代经济及沈国的高效运行。

一、餐饮食品安全监督遗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餐饮经营的道德主义的遗失。由于现代市场经济这一庞大经济体内部管理和运行的不完善,许多内部个体经营者自身餐饮经营的道德主义遗失,对于自身经营的餐饮食品卫生、质量、健康等等安全因素的不重视,出现餐具清洁不干净、餐饮食品不卫生、食品监管不安全等等问题,使餐饮食品面临严重的食品安全风波,由于这种经营管理个体自身道德主义的遗失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是现代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做到完善和处理的内容之一。

(二)安全监管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层面上食品的种类和样式各种各样,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是供不应求,许多餐饮食品安全的经营管理商为了做到对需求者的需求的满足,在食品内部添加一些不符合安全监管标准的材料或添加剂,极其容易使人们食用出现问题,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增生许多不必要的疾病,不利于人们正常的活动和工作,安全监管的不完善这是安全监管部门需要予以注意的内容。

(三)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运行过程中,内部经营不善者为了从中窃取,在经济市场应用各类不符合安全监管要求的手段和方法,在一方面躲避监管安全检查的同时,将劣质产品运输到市场经济市面上销售给消费者,由于餐饮食品监管的不完善,内部手段落实的不彻底,让许多经营者成为漏网之鱼,在现代经济市场上肆意横行,在市场运行中危害正常的经济运行,这样的安全监管现状必须做到抑制和杜绝。

全文阅读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三元制度

一、利益与利益机制――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内在动力

人类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之一。我国逐步形成的利益关系(特别是重大利益关系)交错现象已经构成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各种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利益关系均衡被打破,利益群体的形态由隐变显、利益群体的冲突由暗变明、利益差距和矛盾更加彰显、利益冲突亦日益激化。如何在利益局面日益复杂化的当代社会中构建和谐的利益语境,协调日益激化的利益矛盾冲突?由利益理论引入而进一步切换的利益机制理论或许是提供给研究者的一把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利益机制理论是将利益主体、利益客体以及利益中介(人的活动)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分析社会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核心是有效洞察利益机制如何在社会中进行资源的占有与分配,并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有效的制度框架。利益机制功能的实现就是在有效制度供给的框架下,社会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在制度对逐利行为的鼓励――利益的作用下,并在制度所建立的行为规则体系规制中,达到个人利益之间、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作为监管者、生产者(上游原材料生产商和下游商品生产者)、消费者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相互交织、错综复杂,部分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得到过分的扩张,而另一些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或仅仅停留在存量阶段,无法得到增量实现,或诉求无法得到正常表达,以及表达成本过高,从而客观上体现为整个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利益不和谐,进而体现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的整体低效率运转。因此,欲有效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就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减少或避免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利益机制。可见,在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关键点上,我们应该着重于如何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从而形成该领域利益和谐的一种理想状态。沿此思路进程,我们必须在客观上构造一种有效的方法论,具体而言,就是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实现利益机制体系如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利益产生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产生机制的中心是基于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依法促使可持续的经济人利益产生,源源不断地为解决经济人问题提供增量利益。利益分配机制是与利益产生机制密切联系的,利益分配机制的中心是依法合理地对食品领域相关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利益进行分配。

第二,利益代表机制与利益表达机制。经济人利益代表主体缺失是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中经济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原因之一。经济人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提高经济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能与其他利益主体集团抗衡的利益代表机制。与利益代表机制密切相关的是利益表达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经济人利益表达机制,有助于维护经济人具体权益,切实保护经济人的切身利益。

第三,利益协调机制与利益保障机制。有利益就必有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就需要利益协调。决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的分配,财富分配的本质就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利益协调机制的直接目标应是通过利益协调,缓解食品领域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利益保障机制的中心是依法保障经济人利益。

二、利益博弈――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改进的理论基础

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利益关系。尽管某种社会资源并不稀缺,但获取这一社会资源的交易成本过高从而限制了部分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博弈双方历经一个战斗回合形成若干战略组合,对应着分属于不同当事人的最优均衡。而在通常状况下,政府权力是一种有着支配特定社会资源,旨在提供制度供给的功能的权力。因此,作为博弈一方的政府,无疑在其中扮演重要且居于主导地位的角色,政府必定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寻求每一个可能带来公共利益正当化增值的机会。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人在博弈中却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仔细地估算博弈的预期收益以及为此支付的成本,以期能从中获益最大而损失最小。

全文阅读

三元改进:利益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重构

[摘要] 利益是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三元改进的逻辑起点,不同主体在食品安全市场中的利益考量是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进行三元改进应当考察的理论基础。通过利益机制理论的引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视野上实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主导、社区供给、个体参与的三元制度重构应当成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并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终极目标――利益和谐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三元改进 利益基点 利益考量 社区供给

一、利益基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三元改进的逻辑起点

正如马克思在大学期间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时所考虑的那样,利益问题始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是利益,对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利益交错现象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危机的加剧。由利益而引申的利益机制理论是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它是将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利益中介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分析社会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利益产生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产生机制主要是指依靠制度的力量使相关主体获得可持续的利益增量,为其提供利益不断增加的制度空间。利益分配机制的中心思想是依法在相关主体中进行利益合理分配。第二,利益代表机制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代表机制的中心是依法确立能真正维护个体利益的代表者。利益表达机制的中心是依法实现相关利益代表者通过制度规定的多种渠道表达个体真正的利益诉求。第三,利益协调机制与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的直接目标应是通过利益协调经济人矛盾。利益保障机制的中心是依法保障经济人利益。

法律制度根本任务在于“尽其可能保护所有社会利益,并维持这些利益之间的、与保护所有利益相一致的某种平衡或协调。” 利益和谐是指在制度的安排下,利益的产生、分配、表达及保障等环节和谐有序,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得到有效供给。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突出问题就是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相互交织,客观上体现为整个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利益不和谐,进而体现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的整体低效率运转。因此,欲有效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就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减少或避免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利益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落实以下三点:第一,实现增量利益产生和活动利益分配。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应该依法促使可持续的经济人利益产生,不断提供增量利益,并依法合理地对食品领域中产生的利益进行分配。第二,确保利益代表主体到位和利益表达机制生成。食品安全中经济人利益冲突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于形成与其他利益主体抗衡的利益代表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利益表达体系完善。第三,实现利益协调有序与利益保障完善。食品安全领域各主体的利益矛盾解决应以构建和谐的利益协调体制与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为终极目标。

二、利益考量――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三元改进的理论进路

利益考量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由于资源稀缺和个人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一种人类心理―行为动态化选择过程。具体到食品安全中,就体现为该领域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一个利益心理分析和利益行为选择过程,也即食品安全利益矛盾的动态化冲突过程。监管者应该借助公共赋予的力量确保把这种利益矛盾控制在经过多方考量行为选择后的制度容忍范围之内。由于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运行中主要存在制度供给与需求两者之间的动态利益考量过程,因此,一个恰当的路径是在制度供给与需求中寻找合适平衡,从而实现食品安全的制度和谐。要实现该目标,必须分析两个问题:第一,这种利益考量是如何展开的?第二,利益考量过程受制于哪些因素?第三,如何解决这些因素困扰,实现利益考量的理想状态?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食品安全制度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利益考量通常是在这样一种层面上展开的,即经济人会发现在按照制定者所提供的制度范围内进行行为选择过程时,由制度所引发的行为交易费用往往会比较大,若能争取到政府援助,就可以不付出而获得收益,因此经济人在基于利益考量自然会选择行为不提供。对于政府来说,由于财政支出有限,因此上级政府若压得紧,就会提供,否则就不提供。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现须依附国家强制力,政府是主要的供给政策实施者,但它出于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理性”地逃避供给责任。反观经济人作为接受对象,他追求福利最大化的个体理性往往也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国家理性存在冲突。那么,对于经济人和政府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提供。由此可见,在制度供给中无论供给者还是消费者都缺乏激励,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供给相对短缺的困境就发生了。

全文阅读

基于博弈论的食品安全监管分析

[提要]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状况,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把政府、食品供给者、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中互动的分析置于统

>> 浅议博弈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合谋博弈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静态博弈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博弈的初步分析 基于诚信视角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论探究 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北京模式 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基于博弈论的会计监管分析 论食品安全研究引入博弈论的必要性 基于博弈视角的牛奶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 博弈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国内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及安全监管 论网络舆论监督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 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信息公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周洁红,钱峰燕,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进展.农业经济问题,2004.4.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4.3.

[4]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5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

[6]薛庆根等.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6.

[7]王浩.供应链结构特征、机制设计与产品质量激励[J].中国工业经济,2010.8.

全文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反思

[摘要]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法律、加强监管和提升技术,也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加强食品安全问题的道德约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对生命尊严缺少敬畏、机会主义泛起、行为失范等道德问题,是由于食品安全的道德教育缺失、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及道德考评机制缺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从道德层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治理,需要从以T:h-面努力: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普遍的食品安全道德观念;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者管理制度;开展食品安全道德考评,为食品安全道德约束提供价值导向;依靠政府、消费者和媒体的多方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食品文化建设,构筑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食品安全,道德约束,价值,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27-04

[作者简介]王伟(1982-),男,吉林四平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南昌工程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与实践。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百姓饮食境况日新月异。遗憾的是,伴随着百姓餐桌的日益丰富,一些有毒、有害食品也鱼龙混杂地潜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本应该使人开心健康的饮食,成为人们的一块心病,使人们在选择食品时多了几分禁忌和担心。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完善法律、加强监管和提升技术,更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道德反思,加强食品安全问题道德约束。

一、道德在食品安全问题治理中的价值

道德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道德哲学的实践性品格及其对现实生活的范导使其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气质,道德约束可以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证民生幸福筑牢坚厚的基石。

1 道德约束可以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前馈式”预防。与依靠道德约束相比,凭借法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只有在食品生产经营者触犯法律时,法律的强制力和神圣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和有力彰显。法律以力服人,对于犯罪者而言,是对其违法行为的惩罚,对于可能存在违法动机而尚未实施者来讲,法律的惩处会产生一种震慑,让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慑于法律的压力不敢去效尤,但这种震慑很难触及到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心灵深处,而仅仅是对违法成本的精于计算。这种基于计算的信任和依靠外在监督的法律会最终导致了商业机会主义盛行。一旦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这种震慑很可能被缺少良知者凌越,他们会伺机找寻法律的漏洞,铤而走险。凭借法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是对事件本身的一种“反馈式”应对,是食品安全治理的治标之策。在食品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法律是下游,道德是上游,一旦上游失守,再到下游去堵截,实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行为。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关口就必须前移,发挥“制礼以崇敬”、“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的道德影响力和渗透力。与法律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事后诸葛、以儆效尤不同,道德约束在于规范人心,启迪灵魂,凭借良心的力量内在的、自主的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信守个人品德,化外在法律法规的道德价值理念为内在的品行操守。食品安全道德约束,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道德约束的“前馈式”预防是一种治本之策。

全文阅读

论食品企业的科学管理

[摘 要]食品问题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食品企业既要以营利为经营目的,又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安全的食品是食品企业的基本责任,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加健康和美味的食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食品企业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食品企业的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实现食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围绕食品企业如何开展科学管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食品企业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81-01

1.前言

食品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食品或相关服务的经济组织。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追求食品的美味和健康。中国人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追求食品的色、香、味俱全,这些都对中国的食品企业提出了要求,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食品企业要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追求利润与提供安全、美味和健康的食品之间如何统一呢?食品企业如何在不影响利润的前提下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能从中给出答案。

2.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食品企业提供与食品商品和相关服务,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和其他企业一样,食品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即企业的经济效益。食品企业的营利来自与耗费与成果的对比,一般用生产经营总值减去生产成本来计算。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食品企业的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经济效益,企业就不会生存下去,更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社会效益指企业对社会、环境、居民等带来的综合效益,是对就业、增加经济财政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环境等社会福利方面所作出贡献的总称。企业的社会效益好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

全文阅读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及其建议

摘要: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充分行使其职能的表现。本文从食品安全角度来探讨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权利和利益关系,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 政府职能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食品安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供应保障是否充足;二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即(food safety)食品质的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食品贸易的持续增长,食品安全越来越为广大民众所关注。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国今天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参与全球社会的一个副产品。于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监管有必要成为构筑食品安全体系的一种手段。

二、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职能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食品具有“经验品”和“信用品”的特性,这就导致流通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存在使交往或交易当事人的一方拥有与交往或交易密切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则没有,从而造成交往或交易的结果可能会由于拥有信息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明显不利于缺乏信息一方的局面①。作为经验品,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正确评价;作为信用品,消费者使用后也无法正确检查和评价其特征。 这就需要由足以令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介入市场并通过超经济的强制力量来规范,有效地将信用品转换成经验品,来保证生产者向外界传达信息的真实、准确,建立起供求双方间的信任关系,以完成商品交易。鉴于食品安全的特性,除依靠市场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参与。食品安全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事务,正如欧文・休斯所认为那样,每一个政府的核心使命都包括确定法律基础、保持经济的稳定、向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护弱势群体及保护环境等基本责任②。因此,如何从自己的角色和实际出发,认清管理职能,履行好管理工作,是政府做好食品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

三、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针对食品安全的实际,不断地进行监管体制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各个环节尚难以满足实际监管工作的需要。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