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

1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1.1实践教学体系计划和内容高职地勘类包括较多的专业,现以“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为例。通过典型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能力及职业素养要求的分析,系统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和项目,根据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系统规划和设计各学习阶段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和组织形式。

1.1.1岩石矿物鉴定、构造地质识图实践教学。岩石矿物鉴定和构造地质识图是本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当前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项目内容,具有明显的专业技能特质。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创造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典型工作过程”,以行动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始终,采用情境引领;任务驱动;晶体模型引导法;真实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与职业技能大赛核心内容有效对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常见矿物的鉴定和描述、独立完成常见岩石的鉴定和描述、独立读懂地质图信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实践过程与参与技能大赛结果并重的方法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

1.1.2原始地质编录实践教学。原始地质编录是本专业最常见的野外地质工作内容,是衡量一个地质工作者最基本工作能力的标志,也是对接职业技能大赛的重点内容之一。强化和规范原始地质编录工作是培养学生实际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基本手段。建立健全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程序,实施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化、探槽原始地质编录规范化,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而且还能提高社会地质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以学生现场操作过程与完成结果并重评价实习实训成绩。

1.1.3地质填图实践教学。地质填图是本专业野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职业技能大赛必备的内容。地质填图是先由专业教师到野外进行实地勘察,选择典型环境,再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填图实践。要求学生按照地质填图的规范和程序,完成规定的填图任务,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地质环境下,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职业技能大赛的形式考查学生实践教学成绩。

1.1.4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制图实践教学。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制图是职业技能大赛的典型项目之一,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该实践教学以当前职业技能大赛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制图的规格为目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运用自主学习与能力导向教学模式将野外获得的专业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进行信息化处理,最后以电子图文展示。总之,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当前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层递进、分阶段实施,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技能要进行不间断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全方位能力。

1.2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实践教学资源的支撑。实践教学资源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根据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内容,将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典型专业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将相关的技术文件、作业程序、工作成果、实物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应用于实践教学。建立岩矿鉴定实践教学资源库、钻孔地质编录实践教学资源库、探槽地质编录实践教学资源库、实测地层剖面实践教学资源库、地质填图实践教学资源库等。

1.3夯实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头戏,是理论联系实践,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适应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环境,还是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目标的重要保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建构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故校行企合作理事会将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作为重要课题研讨。根据职业技能大赛引入的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企业全程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标准制定、技术支持、设备和材料的提供以及培训等[5]。在已有的实验实训教学基础上,认真分析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分析人才技能规格和新设备,特别是职业技能大赛所展现的当前急需的技能规格。对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做了认真梳理,对新老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了统筹规划和设计,对基础性的实训、综合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进行整合配套,建设了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实验实训基地。将原有的岩石类型比较单一、自然地理及环境条件较差的巢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重新开辟岩石类型丰富的、现代地质作用类型较多的肥东四顶山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地质认知实习要求。同时还驱动创新了地质构造与制图实训室、岩石矿物鉴定室等,保证了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同时还加大了校行企合作步伐,校行企共建融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认证、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校、行、企三方联动下还建立了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察局(简称省地勘局)下属生产单位为主的校外实训基地,即在省地勘局安徽地质调查院建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实训基地,在省地勘局327地质队建立矿产勘察实训基地,在省地勘局321地质队建立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分别成立由校、行、企三方组成的实训领导小组。实训内容按照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有计划的进行调整。实训期间成立实训指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训指导小组下,设立实训管理部、技研部、学习部等,形成校、行、企共建的产学研一体化,为本专业搭建了坚实的实践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指导老师不断地向学生传递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典型项目内容,传递当前行业、企业、社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传递本行业、企业科技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技能、新成果。这是一个激发学生不断创新正能量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满自信,散发热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全文阅读

中医技能教育实践思考

作者:刘一平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构建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增加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是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重点。在逐步改革和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为改变实验教学的附属地位,我校将原来分散在性质相近、互相联系的多门临床课程中的实验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集中在一起,组建单独的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课程分为3个部分:基本临床技能训练项目、专科临床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临床技能训练项目。时间分别安排在第2至第4学年。实验课教师仍属于原来的学科,即不设固定的实验课专任教师,实验课教师由学科选派。由教务处及实验中心组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后,再将任务分配到相关学科,委托相关学科派出教师队伍并组织实施,实验课教师同时也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形成了以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为平台、临床实习医院为支撑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中医技能模拟教学-床旁教学-临床实习的有机结合。

同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设备、场地分布、课表、教学人员等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内部建立了局域网,并通过中心的服务器与校园网联通。将实验课程主要实验内容的教学课件、实验教学短片、相关知识挂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校园局域网还可借助学校现有国家、省及校级精品课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上实验教学,拓宽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和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旨在倡导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患者、模拟场景、各学科技能训练考核模拟实验室、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乃至模拟医院等软硬件条件,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重临床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中医技能实践教学更重视基本技能、诊疗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就是强调了作为医者须直接面对患者进行诊治实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培养和启发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该校将医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如自行研制开发的教学软件“WF文锋-III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将中医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诊疗活动的真实再现,可以对学生进行完全诊疗思维的能力培训,其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多门基础临床课程。通过模拟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诊断练习,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另外中心构建了模拟标准病房、模拟ICU实验室,引进了高端模拟人,通过模拟临床疾病及危重症演变的过程,拟在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临床思维,可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不断摸索临床实验教学考评方法

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一直是该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就组织了以“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评估与监控”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制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及《针灸推拿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等质量标准,用于考核评价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效果。2008年推出了医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考核改革方案,取消毕业论文答辩。借鉴职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分别设置中医辨证思维、中医临床技能和西医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等多个考站,对医类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中医临床技能情况,并反馈到临床技能实验任教老师,做到相对应地强化训练。

全文阅读

《电子技能与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摘 要:《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电子技能与实训教材,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电子专业教学中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优势 做学教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24-01

《电子技能与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电子技能与实训教材,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电工行业所必需的电子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学校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基地,它的使命是为产业培养技术人才,但是很多毕业生就业后,不能满足企业对技能的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在电子专业教学中探讨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1 理实一体化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定学习任务,让师生双方边做、边学、边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不脱节,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1.2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全文阅读

实践技能论文:提升动物医学本科生实践技能综述

作者:张洪友 曲永利 李祥辉 那璐 王春仁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务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的条件

“双师型”教师是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前提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既要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教师资格,又要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畜牧生产、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能力。也就是既有理论讲解能力,又有实践动手能力。这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学生想有一碗水,教师则至少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因此,拥有一批“双师型”畜牧兽医专业的任课教师是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前提。基于这个条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动物医学专业应用本科配备的授课教师均是专业理论扎实,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教授或副教授,这为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是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基本保障由于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是将动物生产与疾病诊治多门课程的相关实验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训练,实验教学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此,从2006年该校招收应用本科生以来,就聘请动物科技学院资深的专业教师成立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制定小组,根据应用本科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课程设置合理,前后顺序衔接流畅,知识体系完整,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能够满足动物医学专业应用本科生的培养要求,这为该校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完善的实验条件是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基础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的实验场地是顺利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基础,没有这些条件的支持,技能训练犹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给综合技能训练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该校每年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动物医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动物医学基础实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使学生的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另外,校内实习基地———动物疾病诊疗中心已成为该校动物医学专业的综合实践场所,每年可接收60~80名学生在此实习。该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动物疾病诊断设备,实验室条件完善,并拥有各种动物正常及病理标本,便于学生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马上就可以在动物疾病诊疗中心进行实践。配套的优质实训教材是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的理论指南良好的技能训练需要配套的优质实训教材进行指导,为此,该校应用技术学院组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教授和教授们编写了《畜牧兽医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2006年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实训教材具有内容针对性强、实验步骤清晰、目的明确、方法准确、操作合理等优点。2006年以来已在动物医学专业应用本科使用,成为了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的理论指南。

开展畜牧兽医综合性技能训练取得的成效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虽然在选择给应用本科生任课的教学均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是因为这些教师均为动物科技学院教师,一直给普通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比较注重理论研究。现在给应用本科生上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本人都非常重视对实践经验的积累,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牧场、动物医院、药厂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教师本身也经常到基层,去接触新的养殖技术和疾病诊断方法,这样,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真正成为了“双师型”教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动物医学专业应用本科学生通过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因为该校对应用本科生采取的是“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的理论学习,1年的生产实践。学生们在最后的1年实习中,基本上掌握了动物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能在农场或兽医院兽医的指导下开出处方,并独立进行动物治疗。这些学生成为了养殖场和动物医院的重要人选,而且企业或动物医院非常愿意选择这些学生留下工作,这样缩短了毕业生上岗的“后熟期”,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该校动物医学专业2010届和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7%以上,在4个应用本科专业中名列前茅,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也非常满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节省实验经费以前学生实验是以课程来安排的,每门课程均独立进行,需要单独的实验动物,这样就造成了实验动物的极大浪费。现在采取综合性技能训练,将多门课程的多个实验组合在一起,提高了实验动物的利用率,节省了实验经费。例如,动物医学课程中的《普通畜牧学》(包括养牛、养猪、养羊、养鸡等)《动物解剖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等课程均需要实验动物,《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卫生检验学》均需要采集病料,这些课程均单独进行,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造成实验动物的严重浪费。现在的综合性技能训练,首先进行的是普通畜牧学内容,进行外貌评定、猪的体尺测量及体重估测、屠宰指标测定、猪肉品质测定,然后采集血液、尿液、粪便进行微生物学、诊断学、寄生虫学实验,依次对动物进行临床诊断、内科检查、外科手术、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观察、传染病检验、内脏寄生虫检查,最后取肌肉或器官进行兽医卫生检验。这样,对一个动物就可以进行多项实验,既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又节约了实验经费。

全文阅读

实践学期改革对师生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人们对于学生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此时有人提出了实践学期教育教学改革对师生技能培养的话题。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大力推进发展实践学期的教育改革,它是我国经济市场发展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实践学期教育教学的改革,以此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本文就实践学期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技能培养和实践学期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技能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实践学期;教育改革;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23-01

对于实践学期教学改革从2007年开始某些职业学院就已经开始实施,在实施时学校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寒假期间到企业中去进行生产和管理,以此来进行实践锻炼。实践学期教学改革就等于在正常的学习时间外又多了一个实践课程时间,在这段实践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就以教师来说,经过实践学期教育教师的素质不仅会得到提高,而且在技能方面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通过实践学期教学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实践学期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技能培养的分析

若想要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人才,那么就需要有素质高、技能强的老师。就当前学校的状况而言,教师不能够真正的在相关的岗位实习,因此无法真正的了解到目前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学期的教育改革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1、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技能

对于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重点就在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师资团队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内的技术手段、设备、管理手段等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由于学校的资金等因素无法为教师在校内提供各种的设备或是实践楼进行动手操作试验,因此对于一些只懂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或是实践经验过于传统的教师而言,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而实践学期教学正好能够弥补这些,使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先进设备的使用、新的操作理念等,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全文阅读

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模式的现实意义、现状,在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运行中,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模式的措施,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模式 现实意义 现状 完善措施

实践教学是提高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西北民族大学于2008年着手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结合学校现有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努力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力求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参加各类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

一、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的现实意义

1.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综合的知识体系。我校大学生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主题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对参赛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并通过竞赛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竞赛活动中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因此,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不仅夯实了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促进大学生形成了综合的知识体系,以期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2.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通过开展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的提高。第一,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第二,通过大学生参加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有利于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参加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师生、生生在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上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水平。

二、我校大学生综合实践创新技能竞赛模式的现状

全文阅读

对技工学校“实践技能操作”的一点看法

突出技工学校教育特色的关键是突出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是技工教育结构中的核心部分,造就一支与学校生产实习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技校学生的职业意识,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练习相应地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实用型、动手型的实际操作人才,才能“贴”紧市场,适应企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工学校的“教育产品”是人才,而且是紧俏人才。

1.实践技能教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同时也是理论的再证明,而理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践。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为企业直接创造财富和利润。作为技工学校,从知名度、实力等方面来说是无法和高校相比的。学校要生存,除了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外,技校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情况。如果毕业生受社会欢迎,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技校的招生也就不成问题。反之,学校的生存就可能受到影响。为此,学校要从实质上加强学生的技能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和机会。学校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立足社会。

2.确定实践技能与理论之间的比例

实践技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毕业后能早日适应社会,为学校争取一定的声誉,同时也为他们争取一个相对比较好的“饭碗”。

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技工学校的招生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校领导班子及时调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行了1:1的教学改革,主动出击,强化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学生比起以前的学生来说,基础等各个方面是比较差一点。教师对教育对象也有不正确的认识。由于种种原因技校招收的多数是中考落选的初中生,很多学生文化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自控能力差,在不少老师的眼中,他们是中学淘汰出来的“废品”。他们的特点是:对理论课兴趣不大,但对实际操作比较感兴趣。这些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可塑性较强,在智力上与其它同人比并没有什么差异。他们中多数人性格开朗活泼,“鬼点子”多,动手能力强,社会交往能力强。通过教学改革,就会发现,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眼中后来的“废品”所表现出来的聪明与活力出乎意料。老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自身特点,有的放矢,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

实践教学是技工教育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给予充分考虑,要有加强措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练基本功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保证。适当增加生产实习课的比重,侧重技能训练,理论课与实习课的比例不能少于1: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专业课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生产实习课为市场服务的思想。

3.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完成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全文阅读

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技能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为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依照地方企业需求,确立数控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并依此构建以煤矿机械零件生产线为平台的“实践技能三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企业实际的产品订单和生产模式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变阶段化实践教学为系统化实践教学,变经验性技能培养为策略性技能培养,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性实训,实现课堂环节与实践环节的深度融合,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39-02

国内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数控技术等相关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很多高职院校认为高职的教学内容就是本科的理论基础加中技的操作技能。这种简单的组合,是由于没有理解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真正内涵。

课程体系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技能训练没有贯穿始终,只是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某一阶段,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对割裂,分别设置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由不同教师进行教学与指导,不利于职业技能的系统培养。

实践教学系统性、层次性不够 实践教学安排不成体系,不同岗位、不同技能的培养相对割裂,侧重于经验性技能,而缺乏对系统性、策略性技能的培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依靠有力而有效并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的各种实践教学。对于每一专业按培养计划所确定的最终技术应用能力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技能培养,需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

全文阅读

兴趣·动力·技能·实践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要求以素质教育为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学习兴趣,为他们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学法指导;教与学;技能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指导。小学英语学法因年段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分为低段和高段两个学段。低段(1至3年级)以字母、单词、对话以及简单的语篇学习为主;高段(4至6年级)以单词、语法及语篇的学习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我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纳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可能比较好。

一、学法指导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前提,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得如何,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方法是否科学,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其次,要了解学生共性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个性的情况,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英语学法指导中,首先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去学习方法,去运用方法,去创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学习具有强烈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法指导切合学生的实际,产生最佳效果。比如:以一年级英语教材(上册)12课 At the park 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色彩方面的内容,小孩子对颜色特别敏感,在授课中学生采用“猜”游戏的方法便于加强单词和句子的巩固与掌握,方法简单、效果相当不错。示范如下:老师把一张带色的卡片递给一个蒙着眼睛的学生,让他把卡片高举头顶并面对班级学生,其它学生看到后提问:What colour is it ? 他如果猜中,其它的学生就说“Yes”, 如果猜不中,师生都不要用话语贬低,而是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猜对就给该生加上一分,学生掌握了这个学法之后,就会有兴趣的小组操练。当然还有很多可行的方法有待我们一线老师去挖掘。这不但有效地调节了英语学习的气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

二、学法指导必须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学生要想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到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去体验、去锻炼,才能将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有选择性地内化为自己的方法,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因此,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2、养成听英语的良好习惯。3、养成敢于大声读书并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持之以恒的好习惯。4、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5、养成复述课文的好习惯。6、养成“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这些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学法指导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步骤地指导

全文阅读

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技能的途径

摘 要: 航海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决定了其专业能力培养应以实际操作为主,应从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加强航海模拟器训练、建设网络实验室学习平台、加强学生上船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出发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关键词: 航海技术专业 实践技能 提高途径

引言

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国际国内航运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要强化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1]。这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只有通过岸基实训场所教学、模拟器训练和海上航行实践和训练来完成,否则难以胜任现代化船舶的操纵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新时期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适应航运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响应马尼拉公约精神的最好体现。

1.实践技能提高途径探讨的必要性

1.1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需要

2012年1月1日生效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重点体现在培训内容的新要求上,主要有:(1)规范了特殊用途船船员的培训和适任要求;(2)明确了四类保安培训、三种保安证书;(3)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理解和熟练的要求;(4)提出了使用电子航海天文历和天文航海计算软件;(5)强调了团队精神、领导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要求;(6)增加了电子员的培训与适任要求,对ECDIS和其他船用电子设备的知识、理解和熟练的要求。同时,马尼拉修正案将BRM(驾驶台资源管理)及ERM(机舱资源管理)纳入A部分,作为强制性要求[2]。航海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以国际、国内相关公约和法规为依据,积极探索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符合公约要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航运人才。

1.2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需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