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

士官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价值

[摘 要]司马光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叙事止于五代后周,此后仿照《通鉴》体例而续编修书人很多。其中《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事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讫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记载了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的事迹。作者李焘作此书时广搜博录,备采北宋一祖八宗的历史事实,荟萃讨论,为研究历史的学者,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史料。

[关键词]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史事

一、李焘生平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撰的过程

(一)李焘生平

李焘,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北宋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卒于南宋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24岁中进士(绍兴八年),曾知双流、荣州。后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淳熙中,拜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同修国史。卒谥文简。历官内外,悉心任事,不畏豪强,颇有政声。著作除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外,尚有《续皇朝百官公卿表》、《四朝史稿》等二十多种(1)。李熹生于南北宋之际,由于金兵南下,攻破汴京俘获徽钦二帝。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庭。现实政治的刺激,使他“甫冠,愤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2)留心国事,慨然以史为己任。当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内容翔实、贯穿古今的编年体通史,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此书记事只到五代为止,所以李焘立志要把北宋一代史事,仿照《通鉴》体例,编撰成书,便于《通鉴》相续。

(二)《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撰的过程

据李焘自述,他三十岁左右,就已经立志编著《长编》,并开始着手收集材料。约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他在司马光《百官公卿表》的基础上,大大扩充篇章,增补内容,完成《皇朝公卿百官表》一百二十卷(3)。《文献通考》载其进书状四篇,说李焘曾以《长编》分四次奏上朝廷。第一次是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奏上《长编》十七卷。包括太祖一朝建隆至开宝十七年事迹。第二次在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奏上太祖至英宗五朝事迹,计一百零八卷。这部分编著材料丰富,因为在乾道三年(1167年),他被召赴临安,除兵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修神、哲、徽、钦四朝国史及徽宗实录。在国史院工作,使他能掌握许多在外间看不到的国家档案和秘籍,使《长编》的取材更加丰富。同时,修国史的工作又与修《长编》的工作互相促进。(4)第三次在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奏上神宗至钦宗四朝事迹,共计60年,计二百八十卷。第四次在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全书经过重新修订后奏上,共九百八十卷,共计六百零四册;其修换事总为目十卷(李焘对累次所进的《长编》损益修换四千四百余事,给这四千四百余事所编的的目录称《修换事目》,总有十卷)。(5)又因《长编》文字繁多,不易于翻检,作建隆至靖康《举要》六十八卷,并卷总目共五卷,合计一千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册。

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价值

全文阅读

刘长卿事迹新证

[摘 要]新出土墓志中,有三方涉及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以墓志与史籍参证,可以进一步探讨刘长卿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一,为陈留浚仪县尉问题;二,登进士第时间;三,为监察御史时间;四,为鄂岳转运判官时间。

[关键词]新出土墓志 刘长卿 生平事迹 唐代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6-0148-04

刘长卿是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经历过安史之乱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甚为复杂,有很多地方,至今还没有弄清楚。最近见到新出土的拓本刘长卿所撰的《王廉墓志》与刘长卿所书的《魏系墓志》,以及郑深所撰的《郑洵墓志》,为我们研究刘长卿的生平事迹提供了新的线索。

《魏系墓志》原题为《唐故伊阙县令钜鹿魏府君墓志铭并序》,题署:“前乡贡进士张莒撰,睦州司马刘长卿书。”墓主以大历十三年(778)十一月十八日葬。这方墓志为刘长卿任睦州司马提供了新的证据。刘长卿任睦州司马,当代学者考证甚为详明,其时间与本墓志所载基本一致,故不需要再进一步展开讨论。惟此志是刘长卿所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刘长卿文学成就以外的书法艺术成就提供了新的材料。该志的情况,《河洛墓志拾零》云:“首题:‘唐故伊阙县令钜鹿魏府君墓志铭并序’。共25行,满行26字,590×590×105。志盖篆书:‘唐伊阙令魏府君墓志铭’,3行,行3字,445×450。大历十三年(778)九月十日卒,十一月十八日葬。张莒撰,刘长卿书。2003年秋,河南省洛阳偃师市出土,旋归洛阳张氏。”[1](447) 笔者所见到的拓本《唐故朝议郎行上党郡大都督府黎城县令上柱国太原王公墓志铭并序》,题署:“通直郎行陈留郡浚仪县尉刘长卿撰上。”志云:“公讳廉,字廉,太原晋阳人也。……以天宝二载七月十日寝疾于官舍,春秋六十有九。……复以天宝十一载二月廿四日卜远于颍川郡西南界颍水之阳平原,礼也。……长卿不佞,承命为文,存遇清埃,浚惊玄化,陵谷是虑,刻石为钧。”① 由新出土的几方墓志与史籍参证,可以进一步探讨刘长卿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一,为陈留浚仪县尉问题;二,登进士第时间;三,为监察御史时间;四,为鄂岳转运判官时间。

一、为陈留浚仪县尉问题

据《王廉墓志》题款,知刘长卿于天宝十一载(752)二月在陈留浚仪县尉任上。而学术界对刘长卿的研究,迄今为止,尚未涉及刘长卿尉浚仪事,只是把陈留的踪迹定为天宝时长卿东游经历的一部分。按,浚仪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汴州》:“浚仪县,望。郭下。理西界。本汉旧县,属陈留郡。故大梁也,魏惠王自安邑徙此,因浚水为名。”[2] (P177) 刘长卿有《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诗,有“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句,[3] (P32)“傲吏”应即自指,当是任陈留浚仪县尉时,与同官在真福寺茶会之作。《别陈留诸官》诗云:“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不愧宝刀赠,惟怀琼树枝。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3] (P31) 这首诗就是刘长卿罢浚仪县尉赴京师时所作,故言“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不愧宝刀赠”,用《晋书・王祥传》典:“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4] (P991) 亦以此典表现对陈留诸官送别之感谢,更流露出自己将入京为官,以身许国的志向。故将有关刘长卿陈留诸诗归为东游之作,是不确切的。“夷门难再期”之夷门亦在浚仪县境内,《元和郡县图志》卷七《河南道》三《汴州》:“浚仪县,……夷门,《史记》大梁城有十二门,东门隐士侯蠃,年七十,家贫,为夷门监者,魏公子无忌厚遗之,不肯受。”[2] (P177) 又言“惆怅秋风时”,知其罢浚仪县尉的时间是在秋天。

有关刘长卿事迹的文献记载,极为简略,最早见到的是《新唐书》卷六《艺文志》集部别集类:“《刘长卿集》十卷,字文房。至德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辨之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5] (1604) 并没有记载他任浚仪尉之事。其后辛文房《唐才子传》,以及近年有关刘长卿的考订文章或年谱,如傅璇琮《刘长卿事迹考辨》、杨世明《刘长卿年谱》、储仲君《刘长卿简表》等,都没有涉及刘长卿任浚仪县尉之事。其为浚仪县尉一事,长期被湮没而不为人知。

全文阅读

2017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引导文: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身边总有那么些好人好事,让生活更美好。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材料一

20xx年3月19日上午9时许,罗店镇张士村村民徐秀珍跟往常一样,到自家的自留地里弄了点蔬菜后,准备到家附近的南泾河边清洗一下。当她走近河旁的水桥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离水桥外2米处,有个幼童溺水了。只见小孩面向水里、背朝天半沉半浮在河水中,已无力挣扎。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徐秀珍没有多想,扔掉手中的菜篮子,顾不上脱下身上厚厚的棉衣,就跳进了河水中。她一只手抓住水桥边的面板,另一只手向孩子的方向伸去,希望能够拉到小孩,但由于离小孩较远还是无法抓到孩子。3月的河水,依然冰冷刺骨,水又比较深,而且身上厚厚的棉衣,被水一浸变得重起来,73岁的徐秀珍老人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但她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时耽误一分钟,孩子就可能没命了。她奋力用手划着水面,向孩子的方向挪去,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当周围的邻居、村民问徐秀珍:你都73岁了,当时哪来的这么大勇气跳入河中?她笑呵呵地回答道: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你看见一个孩子在水中奄奄一息时,能忍心不救吗?换作谁都会这样做的。几十年来,徐秀珍帮助的人、做过的好事,没人数得清,她的高尚品格已根植在街坊邻居的心中。

材料二

2012年10月10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收到了一封自于宝岛台湾《大爱工行,仁义之师》的表扬信,随后,新民晚报、侨报、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上海儿子10年照顾台湾爸》的文章,详尽描述了从2002年到2012年整整十年工行员工朱捷的无私关怀与帮助台胞杨银岳先生的事迹。2002年73岁的杨先生来到了工商银行普陀支行寻求帮助,两个人长达十年的忘年交就此开始。在后来的服务中,朱捷得知老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就买了测量仪,利用自己曾在部队从事专业医护的技术主动承担了老人的血糖测试和胰岛素注射。老人家境富裕时,朱捷婉拒了杨先生提出的义子身份,君子之交淡如水,您不用感谢我,这是我一个工行员工应该做的。杨老先生于2005年投奔宁波老家亲戚,直至2009年一直定居慈溪,此间经历了巨大人生变故,丧偶、被诈骗等悲惨的境遇让杨老先生的健康与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孤苦不堪中再次拨通了小朱的电话。在得知老人的变故后,朱捷毅然将杨老先生接到家中照顾,为能让老人多走动,朱捷与同栋的一楼住户进行了多次沟通,将六楼房屋进行置换,不知不觉中,杨老已经成为小朱一家的新成员,在杨老心中,小朱早就成为他至亲至爱的好儿子。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的生活费用都是由小朱提供的。2012年8月26日,老人安详地辞世,享年83岁。由于无法找到老人的亲属,朱捷承担了杨老先生的后事。最后。通过与台湾的海基会与民政部门多次联系,找到老人失散的女儿,完成了老人毕生的心愿。

材料三

武警上海总队五支队十一中队战士叶乃阳,入伍5年来坚持把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使命、恒心献给岗位,出色完成世博、大运、涉日维稳等重大任务。个人荣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为总队标兵士官、武警部队学习成才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至今,他坚持用爱心帮助植物人方祖俊一家,每月从士兵津贴中拿出200元、士官工资中拿出800元予以捐助,一定要让方祖俊醒过来!抱着这个朴素的信念,在首次探亲休假的20天里,叶乃阳17天住在方家,四处打探唤醒植物人的办法,为之购买轮椅、MP3等康复用具,每天帮其洗澡按摩、注射营养剂,不停的呼唤着他的名字,经过十多天的精心照料,方祖俊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先进事迹被安徽省委宣传部、文明办、上海市委宣传部以及上海电视台、安徽省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武警新闻台、文汇报等国家和地方80余家新闻网络媒体宣传报道,个人被安徽省六安市评为六安好人,第三届六安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荣登安徽省好人榜。

全文阅读

我经历的一次角膜移植

报载,北京人民医院眼科高伟峰博士未经丧家同意,取一死者的眼球,为两位盲人作了角膜移植术,使他们重见光明。死者家属以盗窃尸体罪告到法院,并索赔50万元。全国眼科界对此感到震惊,都为高博士捏一把汗。由此想到30多年前。笔者也有高博士那样经历。不过,结果要比高博士幸运得多。

50年代时,前苏联眼科专家费拉托夫院士采用角膜移植术使许多盲人复明。哈尔滨医科大学跟科主任石增荣博士率先引进了这项先进技术,并获得巨大成功。他组织防盲治盲医疗队深入到农村为盲人作手术,使他们重见天日。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跟随石博士从事这项工作。我们的足迹踏遍了黑龙江的山山水水。

有一年在佳木斯郊县普查时,一位盲童引起我们注意。据监护人讲,小盲童身世很苦,是个弃儿,爹妈是谁也不知道。在桥洞下捡到时都快冻僵了,抱回家一看竟是一个瞎子。这家人心地善良,没有嫌弃他,到处求医为他治眼。经检查是角膜白斑,如果能作角膜移植,是完全可以复明的。遗憾的是一时没有角膜材料。建议他到哈尔滨去治,监护人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我们都感到惋惜。

几天后,配合我们工作的当地眼科大夫悄悄地告诉我,他找到了线索。角膜材料可取自于一具才埋葬的6岁女尸。这女孩头天晚上坐在小板凳上吃饭时,大人逗她,她一乐,身子往后一仰,后脑勺着地,导致颅脑损伤而死。当天晚上我们就悄悄取来了眼球,第二天为小盲童作了角膜移植术。

角膜移植在当时是一件新鲜事儿,人们都说:“医科大学的眼科老师真神了,能换眼珠子!”这事很快传遍了这座小县城。死者家长是位中学校长。她的夫人对女儿的意外死亡十分悲痛,当得知女儿的眼球被人取走时,疯也似的要和我们拼命,并说要去法院告我们。

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只考虑如何想方设法搞到角膜材料,救治一位身世悲苦小盲童,全未想到这行为的后果。我赶紧将此事向当地医院党支部书记作了汇报,书记对此事认识水平很高,他说:“为了治病救人,你们的行为没错,只是在方式方法上欠妥,事先应与家属商量,取得同意后再实行才好。不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家属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你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吧,此事还是由我来处理。”原来,医院与学校同属一个支部,书记找校长谈心,说:“你女儿死了,你和家属很悲痛,但这毕竟是事实。人死了,埋了、烂了,最后什么也没有了。把你女儿的角膜移植到盲人眼上,使他复明,这是行善积德,有什么舍不得的?回去好好地做做你爱人的思想工作。”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现在想起,还真有些害怕!

救死扶伤,确是一种善举。我们和高博士一样,总认为自己襟怀坦白,完全是一片好心,所以常不讲究方式方法。然而好心人家看不见,坏方法却让家属感受到了。未经丧家同意而贸然取走死者的眼球,在强调法治的今天,自然会遭到非议。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致盲的有效手段。据统计,目前全国需作角膜移植术的盲人约360万,但有幸能接受手术者每年仅1000来人,绝大多数盲人将在黑暗中度过他们的一生。主要原因就是供体角膜来源奇缺。身后捐献眼球,可变无用为有用。当自己闭上双眼时,能让另一双眼睛亮起来,这是多么崇高的行为啊!我们应加强宣传力度,使人人都明白捐献角膜的重大意义。目前,全国一些城市都相继建立了眼库,希望有更多的人支持这项工作,以便让更多的盲人摆脱失明之苦。

全文阅读

你买的是真品吗?

赝品满天飞

美国联邦法官保罗·贾德飞(Paul G. Gardephe)的简历上写满了各种光辉事项,但并不包括一个艺术史学位。然而,他遇到了一个即便杰出的艺术专家也难以回答的问题:署名波洛克、德·库宁和罗斯科的三幅作品是真的还是假的?英国高院的法官加斯蒂斯·纽维(Justice Neway)也遇到了相似问题。俄罗斯石油大亨、亿万富翁斐克塞伯格(Viktor Vekselberg)要求佳士得拍卖公司返还170万英镑,因为他发现自己买到的画是赝品。而佳士得请来的专家拍胸脯保证画作绝对是真的,顶多只能说艺术家画得不太好而已。

尽管目前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表明涉及艺术品真伪的案件是否有所增长,然而,随着艺术市场的价格上涨,人们更倾向于在真伪问题上诉诸法律。结果是,对于艺术往往一窍不通的法官和陪审团,需要在毕生研究一个笔触的专家争吵不休的时候,进行最后的仲裁。

艺术品造假并非新鲜事,只是现在买卖双方更加迫切需要权威声音对艺术品的真伪做出判断。坐惯了书斋的专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却也经受着市场压力的巨大钳制。沃霍尔基金会去年为了打发收藏家乔·西蒙花费了700万美元,后者在自己那件沃霍尔签名的作品被否定后,鉴定委员会为了哄抬价格而故意否认很多真迹的价值,他甚至创办了一个叫做“我的安迪·沃霍尔”的网站向全世界人民控诉。经历重重打击之后,沃霍尔基金会从去年10月起不再接受鉴定申请。据悉,巴斯奎特鉴定委员会也于今年9月停止运作。拥有多件巴斯奎特的Alberto Mugrabi愤愤不平地说:“鉴定委员会就是不想对伪作负责任。”

伦勃朗研究计划在进行了42年之后中止,之前他们已经将数百件作品判定为伪作。最惨的是哥本哈根一家博物馆,原先他们拥有10件伦勃朗的作品,最后只有1件被判定为真迹。伦勃朗专家舍莫尔·斯理服嘲讽道,“他们再继续运作下去,伦勃朗这位艺术家是否存在都要打上问号了。”然而,此后一系列已被证伪的作品又被翻案,这对伦勃朗作品市场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法庭的判决

身家70亿英镑的斐克塞伯格是一位狂热的艺术收藏家,2005年,这位俄罗斯富豪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170万英镑的价格抢到了一幅俄罗斯画家鲍里斯·库斯妥基耶夫的油画《宫女》 (Odalisque)。当时,竞价失利的俄罗斯收藏家Natalia Kournikova连称这个价格“纯粹荒谬”,170万英镑几乎是当时估价的10倍之多,而在1989年这幅画在佳士得已经拍卖过一次,当时的成交价仅为1.9万英镑。

世人判断,收藏家一定是很爱这幅作品,才以如此高价将之拿下。然而,不久之后,一位艺术专家在交易完成后提出质疑,认为画面上库斯妥基耶夫的签名使用的颜料在画家1927年去世时尚未发明。斐克塞伯格因此要求佳士得退款。而佳士得的专家一口咬定该画为真迹,他们认为这种颜料在1919年已经发明,只是在1930年代才大规模投入使用,如果说该画看起来艺术水准一般,也许是因为那是他为了糊口的匆忙之作。

全文阅读

洪亮吉与贵州学政红案银

摘 要: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洪亮吉督学贵州的两本奏折公诸学界。洪亮吉既是乾嘉学派的经学大师,也是著名诗人,在贵州学政任内操守清廉,为官端正,颇有政声。由于学政办公经费不足,红案银作为陋规,在贵州地区长期存在,统治者也对此表示理解。洪亮吉虽因袭红案陋规,但无论从收取还是支配,均与贪污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且洪亮吉除陋规外分文不取,可以称得上清廉。

关键词:洪亮吉;贵州学政;红案银;陋规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188-02

洪亮吉(1746~1809),乾嘉年间常州著名文人,学术研究涉及经学、地理学、方志学等诸多领域。晚年文论《北江诗话》不拘“格调”、“性灵”,对当时诗坛流弊加以纠矫,影响广泛。学术之外,洪氏不失为乾嘉文坛巨子。诗歌存世近5 500首,题材新颖,情感真挚,文采斐然。加之交游唱和十分广泛,在“以量则如螳肚,而以质则如蜂腰”[1]的乾嘉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与黄景仁合称为常州“二俊”。

乾隆五十七年(1792),洪亮吉被钦点为顺天乡试同考官,闱中得视学贵州之命。从十一月十五日接印任事起,到乾隆六十年(1795)冬任满回京,洪亮吉为官黔省共计三年。笔者近日得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简称一档馆)所藏洪亮吉督学贵州的十二份朱批、录副奏折,颇为珍贵,现将其中两本奏折公诸学界,从中可见洪氏为官极高的社会认可度。

调任云南巡抚贵州巡抚臣冯光熊跪奏,为查明学臣考试无弊,遵旨据实具奏事。窃照,钦奉上谕,嗣后各督抚设遇学政有贪污实迹,即指名纠参,并于年终将学政有无劣迹陈奏一次。又,各督抚务将学政考试有无弊窦,及士子舆论是否翕服之处,据实奏闻。又,五十九年二月内钦奉上谕,各省学政清慎自矢,甄拔得当者,固不乏人。而关防不密,约束不严,甚或有败检营私之事者,恐亦在所不免。各督抚近在同省,无难访察得实,于年终陈奏时,自应就见闻所及,据实直陈,方为核实之道,不得率以虚词敷衍塞责等因。钦此。臣伏查,贵州学臣洪亮吉,为人持正,操守谨廉,■试各郡,关防严密,甄拔寒■,颇着公明。在黔两载,劝励士子诵习全经,间就坊本节删处出题,以觇实学。复为之讲求义理,以课其明通。边方声律,每多平仄失调,该学政力为辨晰,近颇改观。臣于乡试揭晓后,询之各考官,均称校阅闱卷,诗句亦多清顺。臣复密饬各地方官,确查取进童生及考列生贡等第,俱属公当,舆论极为翕服,委无劣迹营私诸弊端。断不敢以虚词塞责,代为容隐,自取罪愆。兹届年底,谨就臣见闻所及,据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乾隆帝朱批:“论公。”

――一档馆藏贵州巡抚冯光熊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奏为遵旨查明学政洪亮吉操守谨廉据实陈奏事》折

贵州巡抚臣冯光熊跪奏为学臣考试无弊,差满离任,循例恭折奏闻事。窃照,钦奉上谕,嗣后各督抚设遇学政有贪污实迹,即指名纠参,并于年终将学政有无劣迹陈奏一次。又,各督抚务将学政考试有无弊窦,及士子舆论是否翕服之处,据实奏闻。又,各省学政关防约束是否严密,或有败检营私之事。各督抚访察得实,年终应就见闻所及据实直陈。又学政差满,止将其在任声名若何,办事若何,据实具奏。各等因钦此。臣伏查贵州学政洪亮吉自到黔以来,操守谨廉,人品端正。凡岁科两试按历,各郡关防约束俱极严密。取士公当,舆论极为翕服。每勤励士子诵习全经,于闲冷处出题,验试并及六书偏旁声韵,时为讲解连岁。恭逢恩科乡闱,前一月亲赴书院,照三场之例分日考校,造就获隽者甚多。在黔三载,诗律文物均为改观。臣就见闻所及并密加体访,委无营私弊窦。谨据实直陈,不敢稍为■隐,虚词塞责。兹届年底,兼值该学政差满回京,理合一并,据实具奏。再新任学臣谈祖绶已经抵黔。洪亮吉旋即交卸进京。合并陈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乾隆六十年十二月初五日。乾隆帝朱批:“知道了。”

全文阅读

超越极限作文1300字

范文赏析:

超 越 极 限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敢于超越极限。

海伦.凯勒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之一。她儿时因患一场大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学会了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她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敢于超越人生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地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愈是艰难的绝境,愈能促进人发挥潜力,超越看似不可征服的极限。红军的长征,在当今世界被誉为奇迹,在漫漫的二万五千里路途中,红军战士忍受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孤独,挑战了忠孝的极限;爬雪山,过草地,饥寒交加,为了灾难深重的民族的解放,红军战士们挑战了生理的极限。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红军长征精神一样的超越,我们才有了不断的攀登与进步。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又给了我们许多对于人生极限的思考。温总理说的最让人难忘的一句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放弃。”武警官兵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在随时可能到来的余震中奋力救人,表现出对使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抢救灾民,给“救死扶伤”一个最大限度的诠释;我们平常总说母爱是伟大的,地震中那个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的母亲用行动再次诠释了什么是母爱的大境界,突破了爱的极限;在超过72小时生命存活极限之后,仍有许多的灾民被救活,这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对生死极限的顽强跨越。试想,人类连生死极限都能跨越,还有什么我们不能超越的“极限”呢??

吉尼斯纪录,就可以说是对极限的考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被不断打破更新,可见极限不过是个具有时效性的字眼。就像那个实验中,桶中看似已装满了石块,但却又可以倒“满”沙子,甚至倒“满”水。很赞同那个学生的观点,“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也许现在我们还没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怀,没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睿智,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有勇气、有毅力,定能超越自己的极限,创造一切的可能!

【教师点评】?

全文阅读

刘大櫆生平事迹考辨

摘要:刘大櫆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三祖之一,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吴孟复先生的《海峰简谱》和孟醒仁先生《桐城派三祖年谱》中,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现在还很不充分。而且在一些重要的生平事实研究上,如刘大櫆生年问题、刘大櫆入湖北学使幕时间问题、刘大櫆晚年在徽州安庆枞阳等地的活动情况等,至今仍存在分歧或偏差,鉴于此,笔者特针对其生平事迹中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作出考辨,以期更加科学、准确地了解有关刘大櫆生平事实。

关键词:刘大櫆;生平;事迹;考辨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5—0157—04

自清朝乾嘉以来,文人学者对“桐城派”的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桐城派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各方面研究都有所深入、发展,包括对桐城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年谱》的再整理和再充实。对于刘大櫆年谱的整理成果主要表现在吴孟复先生的《刘海峰简谱》和孟醒仁先生的《桐城派三祖年谱》里;另外,蔡锦芳先生曾在《中国典籍与文化》上撰文对个别问题作了考证。尽管成就明显,但各家年谱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刘大櫆生平中一些基本事迹的描述存在分歧和错误。如刘大櫆的出生年问题,吴孟两家年谱说法不一:有认为康熙三十六年,有认为是康熙三十七年;又如刘大櫆入湖北学使幕的时间,两家也存在分歧;尤其是对刘大櫆后期事迹行踪的描述,各家意见出入很大。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应是当代桐城派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进一步深入桐城派研究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程。鉴于此,笔者不揣固陋,针对有关问题,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考辨。

一、刘大櫆生年考

出于自身科场失意的特殊经历,刘大櫆一向很少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自己的年龄,他写文章也很少像其他人那样在末尾标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作”的字样。这给我们了解刘大櫆的生平活动制造了障碍,也给我们的作品编年工作增添了困难。甚至连其生年问题,至今都没有一致的结论。关于刘大櫆生年,当时文献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刘大櫆弟子吴定《墓志铭》言其“年八十二”,《祭文》言“天赐公寿,八十二秋。”一是同乡姚鼐《传》文中言其“年八十三”。现代人基本依据此二说,吴孟复《刘海峰简谱》认为姚刘同乡,语当可信,遂从姚说,认为刘大櫆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孟醒仁《三祖年谱》则以吴定《墓志铭》和《祭文》以及《辞源》等书为据,认为刘出生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并言:“但姚鼐作《传》,言其八十三岁,可供参考。”看来,孟醒仁采取康熙三十七年说,但对姚鼐三十六年之说,没能找出证据进行否定。

笔者认为,姚鼐的说法有误,吴定等人的说法是正确的。依据是刘大櫆自己提供的一则材料。在《刘大櫆集》卷十《祭张闲中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昔在康熙之辛丑(笔者按:公元1721年),初托子以交契,愧学业之未成,年甫(笔者按:刚,才的意思)臻于廿四。举一世以杈枒,子独揄芬而匿秽。信两情之无疵,与草木同其臭味。”①看引文中字下有标点的部分,可知刘大櫆1721年时,年刚二十四,即虚岁二十四。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推知,刘大櫆生于公元1698年。因此笔者断定,刘大櫆生年问题当以吴定说法为准,即刘大櫆(1698—1779),享年八十二。姚鼐《传》文和吴孟复《简谱》说法有误。

二、刘大櫆入湖北学使幕时间考

全文阅读

高考作文北京卷满分佳作:超越极限作文1300字

超越极限

北京考生?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敢于超越极限。?

海伦?凯勒被马克?吐温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两个人之一。她儿时因患一场大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但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学会了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她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敢于超越人生的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地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愈是艰难的绝境,愈能促进人发挥潜力,超越看似不可征服的极限。红军的长征,在当今世界被誉为奇迹,在漫漫的二万五千里路途中,红军战士忍受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孤独,挑战了忠孝的极限;爬雪山,过草地,饥寒交加,为了灾难深重的民族的解放,红军战士们挑战了生理的极限。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红军长征精神一样的超越,我们才有了不断的攀登与进步。?

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又给了我们许多对于人生极限的思考。温总理说的最让人难忘的一句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放弃。”武警官兵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在随时可能到来的余震中奋力救人,表现出对使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医务工作者不分昼夜抢救灾民,给“救死扶伤”一个最大限度的诠释;我们平常总说母爱是伟大的,地震中那个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的母亲用行动再次诠释了什么是母爱的大境界,突破了爱的极限;在超过72小时生命存活极限之后,仍有许多的灾民被救活,这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对生死极限的顽强跨越。试想,人类连生死极限都能跨越,还有什么我们不能超越的“极限”呢??

吉尼斯纪录,就可以说是对极限的考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被不断打破更新,可见极限不过是个具有时效性的字眼。就像那个实验中,桶中看似已装满了石块,但却又可以倒“满”沙子,甚至倒“满”水。很赞同那个学生的观点,“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也许现在我们还没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怀,没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睿智,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有勇气、有毅力,定能超越自己的极限,创造一切的可能!?

全文阅读

法官郑氏家族简考

摘 要:在唐代,除医官家族、天文历法家族外,还存在法官家族。法官家族是指在一个家族内有父子两代或祖孙三代都担任法官。在中央主要指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在地方主要指司法(法曹)参军。以《旧唐书》所载《郑余庆传》为资料,将郑氏家族放置于法官系统中,以家族传承的视角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所见郑氏法官出身和知识构成,发现其家族以进士出身为主,大多精通儒学,并在任官经历上有相当的相似性。

关键词:郑氏;家族;法官

中图分类号:K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088-02

法官家族现象,作为研究唐代法官的一个新视角,给我们以很大启发。从墓志材料出发来研究“法官家族”现象出现的时间和知识构成,认为其知识来源以法官家庭中保存的法典和为考试而在学校学习某些法律知识为主要途径。将“法官家族”和“法官”的定义为:所谓‘法官家族’,是指一个家族内有父子两代①或祖孙三代都担任法官者。在中央主要指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其中大理寺官员和刑部中“刑部司”官员无疑是专职法官。

本文大致试图沿袭以上思路,从《旧唐书》[1]所载《郑余庆传》可以看到郑处诲的曾祖辈有郑少微曾任刑部侍郎,他的父亲郑翰曾任刑部尚书,他的弟弟郑从谠曾任刑部侍郎,检校刑部尚书[1]4163-4172,故此对郑氏家族放置于法官系统中进行简要考证,以期揭示其生活面貌。

一、郑余庆家谱略考

目前所见的材料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均有涉及,并且有记载不同的地方,以下考证依于《旧唐书》所载《郑余庆传》中的材料。在《旧唐书》中记载:

郑余庆字居业,荥阳人。祖长裕,官至国子司业,终颍川太守。长裕弟少微,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兄弟有名于当时。父慈,与元德秀友善,官至太子舍人[1]4163。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