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师德、文化素质、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量基础教育师资靠地方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个意义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应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战略定位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使体育教育专业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质上是教师教育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除了一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无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来看,体育教师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比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为重要。所以,应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着手,建立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培养,学生除了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之外,作为教师,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程体系,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校内外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增加人文科学板块,特别是有利于跨学科和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增加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文学科特别是大学语文、体育美学和艺术欣赏类的人文科学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以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构建了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术科之外的人文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并举”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强化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关联的选修课,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加大实习改革力度,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使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实行无缝对接。
(三)全面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也体现出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不太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窄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指令性的教学课程过多,通过增设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余地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好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专业课(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学科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使命
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性。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师范院校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使学生智力与人格协调发展,使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培养“整体的人”。基础教育对师范教育具有反作用,师范院校必须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整体的人”。师范专业是所教学科与教育学科相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是“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属性是教育而不是所教学科,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师范性”)方面,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应该为教育类课程,其所教的学科课程应为专业方向课程。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师范教育的特性,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使命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体现在终极层面,即“有教养”的“完整的人”的培养,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基本理念,构建人的主体性,使师范生具备活的知识,并能使不同学科知识领域间实现共通和交融;再进一步,使师范生成为具有通识素养的人,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通识教育的理念。第二个层面体现在专业(“教育”)层面,即教育信念的培养,使师范生在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育过程中、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对教育的理念、教育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的坚信不疑的认识,并对教育有着强烈、真挚的情感和献身教育的坚定不移的意志。如果说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终极层面追求“人之为人”的境界,则本“教育”层面追求“师之为师”的境界。
二、师范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理念问题。未能深刻认识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根本涵义,基本上把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纠正,强调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缺陷,而不是追求“人之为人”的“完整的人”的培养和“师之为师”的教育信念的培养。
第二,课程问题。未能按照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理念分层次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开设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不足。从根本上说,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符合通识教育的本质;课程之间应该有层次,有内在逻辑性;课程开设必须避免随意性,不应以教师个人研究兴趣和重点来开设课程,而应因课求人。
第三,教师问题。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看,对讲授通识教育的教师要求是很高的,僵化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照本宣科的教师,只会操着本学科的语言、按照专业课的方式传授知识的教师,很难胜任通识教育的使命。师范院校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进而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质量。同时,师范院校向普通综合性大学转型,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中,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教师也日益偏重科学研究,更愿意在专业系所教学,对于参与本科通识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教学方式问题。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大多数是大班授课,缺乏小班讨论的授课形式;教学方法以简单说教式、填鸭式为主,师生互动不足;将专业课的内容加以稀释,按照专业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科教学中不能有效融渗通识教育。第五,管理问题。高师院校进行通识教育,一般由教务处制订计划与负责实施,基本没有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缺乏评估制度和辅助的助教制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如课堂出席率、上课认真程度等)以及结果考核(课程考试、考核)不严,学生随意缺课,听课效果差;学生选课缺乏有效指导,出现学生混学分的现象。同时,未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师范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教师培养机构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三个发展阶段,教师养成方式经过了摹仿、教师职业专门培训和教师职业证书三个历程,并指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种国际趋势,即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师范教育的多层次化、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教育专业化以及实施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的国际趋势。
【关键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国际趋势
【正文】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将先后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发展和相应的文化发展,而科技和相应的文化发展又有赖于高素养人才的培养,即教育的发展。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中枢部位——师范教育体制成为攸关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由于不同的时代对教育和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养成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式,在这样一个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时期,教师的培养方式即师范教育体制或机构也将做出相应的变革。实际上,国际师范教育体制已经出现了变革的端倪,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本文从教师培养机构和方式的发展阶段认识出发,总结了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种趋势。
一、教师培养机构和方式的发展阶段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注:本观点参考了成有信教授的未刊稿《教师养成方式的演变和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在此表示感谢。)
一、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关联度不高
10所大学培养目标大同小异.不同学校在表述和侧重点上略有不同,总体上看贪大求全.在实际执行上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培养的较多,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突出时代特征和自身特点,没有形成师范类院校的个性特色,造成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关联度不高,致使毕业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率不高.
1.2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培养过程较粗放
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造成了各校在课程学分分布上针对性不强,具体课程设置上较为随意,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4],具体表现为1)课程学分分配不合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学分占比过重,选修课和实践课学分占比较低,“重理论、轻实践”,与目前社会对体育类研究生人才需求不匹配;2)课程内容过时课程内容停留在本科阶段,不能与时俱进,反映不出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造成研究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3)选修课范围受约束目前选修课大多局限在本学科或本专业内,学生不能完全按照自身需求自由选择跨学科的课程;4)授课形式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大班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思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的状态;5)缺乏教师指导技术课是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导师参与不多,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基本功不扎实;6)缺乏课程质量管理由于各课程教师对课程质量掌控自由度较大,而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又缺乏有效监督管理,造成教师在教学和考核上较为随意.
1.3学制缺乏弹性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这10所大学中,有4所大学能执行严格的固定学制管理,规定不能提前毕业,其余的6所大学尽管实行弹性学制,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有的学校还规定学生申请提前毕业而未能提前毕业的按结业对待.这种较固定的学制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造成一定的教育资源浪费.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目前,一是各校普遍存在师资紧缺,学科带头人缺乏,导师队伍没有形成梯队,导师组没有跨学科教师参与的现象;二是有些导师自身学术素养不高,责任心欠缺,表现为讲课内容缺乏前沿性,“大锅饭”式的培养方式较普遍;三是有的导师参与各种社会及学术活动较多,精力分散,对学生指导互动不够.同时,这10所大学缺乏全面衡量培养模式的评价和反馈系统,学校只管在校培养,学生毕业后是否受欢迎、社会和市场的评价如何不得而知,极大影响了人才培养与社会和市场的紧密联系.
二、培养模式改进策略
摘要: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建构我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教师素质;教育结构;教育过程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迅速达到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大工程。师范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是师范教育高度发展的一种状态。
一、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1](P374),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1](P.88)作为普及教育之本的师范教育办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有适当的国民,“就全靠教育”,“要造就适当的国民,须有适当的教员。”[1](P374)而要想有适当的教员,就要有适当的师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1](P374)“国家所托命之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2](P139)将师范教育提到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密切关联的高度来阐明其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使全社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这就是说,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国家兴。师范教育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还具有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殊功能。
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和服务指导,包括中小学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成职前职后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全面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是师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1德育的可教性
当我们同时面对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和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时,我们会指责前者而同情后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德性是人们在后天就能习得的,而先天的自然天赋我们却无能为力。这就说明了我们都是承认德性是后天习得的。[3]然而后天习得又有很多方法,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等,但是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当然是学校教育了。为何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呢?[4]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他们成长的大部分历程,就连家庭教育的时间都无法与之比较,而社会的教化又都是在学生成熟或已形成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后进行的,很难在对学生的性格或是德性起多大作用的,所以说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在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进行的学习也是系统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却是遇事而行,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才会去思考解决方案而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社会教化则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不同而影响的方面也会不同,也就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道德的教育最好是在学校进行,系统性的教授才会令学生更易接受。学校教育的完整性:学校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行为的训练、养成,加之与同学、同伴的共同进步。学校教育的渐进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学工作者或是专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的,并且学习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层层递进。从以上学校教育的特点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学校进行教育的优势,所以就确定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在确定了地点之后,我们就应当来审视内容,即德育是否可教?
1.1人的剖析
1.1.1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并存。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无暇的,他在成人后所具有的知识或是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就是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人与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接受不接受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所达到的效果是不确定的。1.1.2德性的必要性。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对于没有德性的人,我们会指责,因为德性是一个人自身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也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品质。
1.2道德的性质
1.2.1道德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有所实践。如果德育缺失了知识体系、思想根基,那么德育的实践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5]1.2.2道德是需要实践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并且还是需要实践的,并且还是不同于普通的技能。道德的知识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质疑者会认为不可在中小学开展德育课程,他们主张在其他课程的讲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像这种含糊笼统的方法确实省却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往往一件事情有多少的诱惑力就会有多少的危险性。[6]由此我们证明德育是可教的,并且我们应当继续在中小学开设德育课程。
2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德育队伍,就是像语文课程需要设立语文教研组、数学课程需要设立数学教研组那样,既然我们提出德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高目标,那么德育也应当有自己的队伍,那就是现今学校中存在的政教处、德育处等等。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队伍的建设对于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政教处的设立,它的主要职责本应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现在政教处却偏向对学生纪律的监督,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其存在的必要性。政教处一方面不仅要加强对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引导与培训,另一方面更要配合德育教师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未定型,可塑性、模仿性较强的特点,教师的人格素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那因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更要关注教师的道德水平。后期加强对在职教师道德教育,同时教师也应进行积极主动自我反思。为保证这些得到切切实实的贯彻与落实,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专业人员就显得这样的必不可少。我们说德育活动存在着真切的意义,却有人主张参加德育活动是浪费时间!他们没有理解“德育”的实质内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德育”的主动建设。所以我们应当开展德育的主题活动,比如“德育月”、“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等等。由此,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现实与理想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只停留在现实,不去追求理想。当前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德育工作”存在的合理性。只要我们对当前“德育工作”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必能实现“教、管、导、育、评”五位一体的科学德育系统。
【正文】
中国现代师范教育源于鸦片战争之后,最早成立的师范教育机构当数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于1897年所设的师范院,而真正开启高等师范教育的是1902年在京师大学堂所设的师范馆。历经了艰难历程而形成的以各级各类正规师范教育为主体、多种教育机构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元化的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正负担着世界最大规模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任务,仅1980年至今,已为中小学培养教师近700万,接受学历培训教师500余万,在师资培训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教育科研上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1.通识教育的概念和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学生接受共同文化知识的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往往要求学生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其他学科相辅相成,其课程体系结构相对严密,有着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整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重视度。
2.师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教师知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点议题,始终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将不同类型的教师知识提出。而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中,不仅仅和学科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涵养作用有着不一致性,同时也难以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关于师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2.1难以正确认知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较广领域知识加以获取,对学生的宏观视野加以培养,并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现代化示范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学生难以正确的认知通识教育的相关概念,由于学生主观上不太重视通识教育课程,仅仅认为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即可。同时对于学校而言,存在不规范的通识教育普及教育工作,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于学生通识教育的理解同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2.2现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对于自身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重视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价值观追求。伴随着学生知识阅历水平的提高,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要进行不断的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师范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
一、音乐教育专业现有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对于师范性人才的大量需求,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在进行着改变。现阶段,“教学”不再单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不再通过简单的知识、技能测定来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平,而是要培养出师范院校特有的专业性质,保证其培养的并不是“独唱演员”,而是能够从多种方面了解、熟悉教学工作,能够与学生配合互动,将整体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的的教育工作者。从现有的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上面来看,在人才培养中,对于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通过专业对于师范人才进行很好的划分,在教育理论以及教学技能上面,没有将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将各个音乐专业的培养混在一起进行,这样不仅不利于音乐专业的学习,还不能保证学生将教育教学的基本工作性质更好的进行了解,学校对于“师范性”的时间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而师范院校中,教师的专业水平相距音乐专业院校还有着一定差距,其教学设施也不甚完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以给予学生良好的设备支持,令其对于音乐的体验效果降低。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式
通过上文对于现有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现状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师范院校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人才的教学模式定位不准确,对于音乐相关专业知识教学不到位,令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适应教学讲堂,不能与学生进行基本互动,如此,我们探讨一下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其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水平和传授相关的教学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性的音乐教育者。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之外,还需要在教学中适当插入实践,对于教育工作进行探讨,对于音乐相关教学知识进行理论展示,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体验,这样对于其之后走向教育教学岗位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实践方面,需要教师定期的进行音乐专业的教学演练,令学生对于课堂的体验能力增强,保证适应教育工作的岗位,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加入自身的理论知识,丰富一场教育教学课堂。
(二)优化课程设置
对于学校来说,其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其基本的教学模式。其开设的基本课程,需要能够保证学生对于基本专业知识的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面,进行课程的扩展优化,令课程方向能够向多个方面延伸,保证知识教育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将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学生进行传授,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面,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基本课堂上面学习到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素质,不仅要完善自身,还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带动能力,完成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教学。学校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对于学生进行认识,突出教学中的特色专业,令学生的学习中将技能的学习和利用结合。在考试方面,将一定的考试科目设置为考察科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进行打分,不要一味的追求理论上的高分,要保证其接受实践的检验。
摘要:本文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教育途径等方面,分析建构我国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教师素质;教育结构;教育过程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迅速达到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大工程。师范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是师范教育高度发展的一种状态。
一、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1](P374),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1](P.88)作为普及教育之本的师范教育办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有适当的国民,“就全靠教育”,“要造就适当的国民,须有适当的教员。”[1](P374)而要想有适当的教员,就要有适当的师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1](P374)“国家所托命之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2](P139)将师范教育提到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密切关联的高度来阐明其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使全社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这就是说,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国家兴。师范教育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还具有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殊功能。
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和服务指导,包括中小学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成职前职后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全面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是师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