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试点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试点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工技术》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讨与实施

摘 要: 考试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以往《电子技术》课程的考试方法与存在的不足,考核方法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具体做法,以及改革效果。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 考核方法 改革

1.引言

中国的教育经过不断改革,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从单一发展的专门技术人才转变到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制度的改革有目共睹,但检验教与学的考核方法的改革明显滞后于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从书本知识发展到全方位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实行相同的考核方法已经显得有些欠缺,高职类院校更为显著。因为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处在生产第一线的人才,要求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而对理论教学的要求略次于其他类型高校。《电工技术》课程的问题尤为突出。

2.传统的考核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考试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考试的形式一般为闭卷和开卷两种,无论是闭卷考试还是开卷考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以下三个问题。

(1)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相脱离。

课堂上教师教学是对教材进行系统的讲解,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但对理论的学习,学生通常觉得很枯燥乏味,特别是《电工技术》课程的知识比较抽象,实践性又较强,再加上职业教育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闭卷或开卷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挖掘出学生存在的潜能。不少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时能得到60分,平时则得过且过,不会主动去总结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闭卷考试,考试前学生往往只抓些重点,死记硬背;开卷考试,学生往往会把一切都寄托到书本上,考试时查阅。因此就会把教育中的教与学相统一给割裂开来,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觉得知识都讲解得很清楚了,学生学习效果应该很好。可是学生则会觉得一个学期下来没有学到知识,感到考试过后对此课程仍然陌生。

全文阅读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安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经验交流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决定开展××市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确定××市第二中学为市的试点单位。现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消防法》为主线,以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为目标,认真摸索和总结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经验。通过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素质,实现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后向全市推广,以推动全市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消防安全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机构组成如下:

组长:××市教育局××*副局长

副组长:××市消防局副局长××*

成员:××市第二中学校长××*

全文阅读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举行

近日,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釉诠阒菥傩小=涣骰疃围绕进一步推动试点工作,提高试点成效的主题,展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交流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扬南,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等领导出席活动。王扬南副司长作主旨讲话,分析了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介绍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进入攻坚克难“施工高峰期”的试点工作作出了工作部署。

现代学徒制既是职教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现代学徒制在切实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发展质量,促进校企良性互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要矢志不渝地坚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加突出校企合作共赢、责任共担的“双元特征”,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形成教师师傅“双导师队伍”、明确学徒“双重身份”、规范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切实落实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方协议,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机制、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与运行机制。

各试点单位需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总要求,把握试点内涵,保证工作进度,及时总结经验。各地应继续完善和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和监督检查,落实试点工作年报年检制度,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扩大宣传。教育部将继续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监控,适时对试点单位进行中期检查。

广东省、中山市、成都市、有色行指委以及试点企业、中高职学校、试点专业等11位代表从不同角度作典型发言,就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落实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工作经验。

“现代学徒制”成果展,集中展示了试点单位在构建多种培养模式、搭建合作育人平台、创新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典型案例,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果。

全国151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45家非试点单位,15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新华社、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3家中央和地方媒体,1家教育研究机构,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全文阅读

基础-自主设计综合型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针对西南科技大学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础-自主设计综合型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基础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植物细胞工程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自主设计综合型实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 基础实验 自主设计实验 创新意识 实验能力

一、引言

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是 20世纪科技史上令人瞩目的重点领域,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 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适应21世纪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形势以及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从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植物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3年开始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开设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植物细胞工程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融合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实验性、实践性、综合性十分强的新兴学科,是近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它是应用现代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学科。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获得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与实验教学关系密切。由于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方法的先进与否是直接影响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通过不断探索,根据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特点就如何提高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质量,对基础-自主设计综合型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设计思想与特色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总学时是32学时,是理论课教学学时的三分之二,在本课程教学中占很大比例。植物细胞工程是以实验技术为基础的学科,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本课程实验包括基础实验部分和设计性实验部分(独立完成试验设计与具体实施部分),通过基础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培养基配制、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条件等技术环节上受到良好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研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设计性试验题目内任选一题,独立完成试验设计和整个试验操作过程,并完成试验总结报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和升华,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1.注重“三基”训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教学调度和教学纪律规范

为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保障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我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一、总则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多系列、多环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为保证教学工作按计划实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校必须对教学工作实施严格、有效的管理。

2、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规范、教学安排、教学纪律是组织、实施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的准绳。各项教学工作和活动要按计划进行,全体教学人员教学行为要做到按章行事,加强组织纪律观念,维护和保证教学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

3、学校对违反教学制度、教学纪律的人员,将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及所造成的后果情况分别按一般教学事故或严惩教学事故进行处理,对违反教学纪律但未达到教学事故标准者,学校和有关单位要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

二、调课与停课

1、任课教师要按照教务处排定的课表按时到指定教室上课,一律不得自行调课、换课、代课或停课。

2、全校性及部分班级的停课和调课由要求调动的部门报教学副校长批准,教务处统一安排。

全文阅读

县普法依法治理试点单位检查验收方案

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20__年“五五”普法将进入全面考核验收,为确保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验收一次通过,并为省、市检查验收奠定良好的基础,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决定于11月中旬对全县“五五”普法试点单位进行检查验收,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检查验收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三提高,两增强”的目标,全面客观检查试点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绩,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圆满完成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

二、检查验收的内容

这次检查验收主要内容是:县“五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决议执行情况;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的运作情况;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情况;“法律六进”活动落实情况;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三、检查验收的方法和步骤

这次考核验收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卷座谈与抽查相结合,查看档案资料与抽查基层单位相结合。

(一)检查验收的方法,主要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评。

全文阅读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我国工科教育中在校生最多的专业。为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教指委”)从2001年起结合国际上工科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经深入调查和广泛讨论,于2006年12月出版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作为对《规范》提出的“规格分类”战略思想的探索与实践,经计算机专业教指委申请,教育部高教司于2008年初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项目的立项,同意14所高校参与《规范》的试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试点工作的执行期为3年,由计算机专业教指委负责项目的指导、检查和验收。

试点工作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科学型与应用型兼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试点工作的内容不做具体规定,各试点学校参照《规范》的内容,在满足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自主组织实施。总的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倡导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勇于突破学科传统含义的局限;实现目标、定位与追求的相适应。通过项目的实施,加深对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认识,形成更全面的中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总结发现具有示范意义的办学实践,帮助有关院系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其中,探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14所高校试点工作的共性特征。

试点工作自2008年初启动,14所试点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规范》给出的方向建议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方向选择、不同方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试点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计算机专业教指委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2年多的时间里,《计算机教育》杂志一直关注该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与试点高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持续深入的交流。在各校改革初具成果之际,我刊特邀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济南大学副校长杨波教授,各项目主持人和14所试点高校的专业负责人,分期总结各校试点工作的成果、经验和体会,使试点工作的成果能为更多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共享。

全文阅读

研究型开放实验项目的教学探索

摘要:实验既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主要介绍在研究型开放实验项目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包括项目的设计、指导、成果总结和质量控制等。实践表明,以实验为手段,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兴趣的学科问题的探索为目标的研究型开放实验项目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开放实验;研究型项目;科学探索;岩土力学

作者简介:郑清洁(1974-),女,河南新野人,河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师;邹正盛(1963-),男,江西抚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99-02

众所周知,实验既能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1-3]因此,它得到了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实验教学出谋划策。在实验教学中,开放实验因框框少潜在作用最大,[2-3]吸引着不少学者进行尝试与探索。[4-6]

同样,近些年来,河南理工大学每年都要求各实验室将部分具备开放条件的实验项目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但同时又明文禁止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开放实验。由于这一规定,尽管各学院设立了很多开放实验项目,但不少项目鲜有人问津。今年,笔者将开放实验项目设立成研究型项目,即以科学探索为目标、以实验为工具与手段的项目,进行了教学尝试。实践表明,学生在愉快的科研工作中掌握了实验技能,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

一、研究型开放实验项目的设立

每年,学校要求各实验室设立一些开放实验项目,并汇总在校最新公告与教务处网页上公布,让学生自愿选择参加。对于这种自愿性的活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之所以对开放性实验的兴趣不高,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部分项目属于验证性或基础性实验,对这类试验,学生的兴趣一般不大;其二是对研究型(包括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宣传不够。

全文阅读

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探索

装备学院是隶属总装备部的一所正军级任职教育院校,是全军重点院校,学科体系覆盖6大门类、15个一级学科、4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开展全日制博士硕士、工程硕士、军事硕士、同等学力在职申硕、高校教师在职申硕等多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是全军同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类型较全的院校之一。鉴于任职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具有较强的岗位指向性,在培养全军在职干部上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全军各任职教育院校均高度重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不同岗位、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装备学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自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工程硕士研究生起,就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不断拓宽培养领域和招生规模。目前,学院共有项目管理、航天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年招生100人左右,培养了一批适应岗位需要、能力素质较强的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

一、装备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情况介绍

(一)招生从2011年招生的情况看,考生主要来自全军作战部队、总部机关、科研试验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时,也有少部分地方高校考生。

(二)教学经过近10年的探索,我们在课程教学上摸索并建立了自己的培养体系。在教学环节上,制定了各工程硕士领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比较齐全的教学资料。在课程设置中,既设置了基础理论课程,也设置了工程应用课程,在体现研究生水平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建设上,根据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尽可能选用适合工程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制作课件,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在授课教师遴选上,尽量选用具有工程经验和部队任职经历的教师。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以上。同时聘请试验部队、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设课程。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上,严格按照工程硕士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并进行严格的考试。在教学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室,针对工程硕士特点实行交互式教学,结合高水平的专题讲座,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工程素质。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为一个学期。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教学督导组进行课程教学检查,教学质量全部为优良。经过课程学习,学生提高了理论水平,具备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能力,部队反应良好。

(三)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工作方面,实行学校和部队双导师制,论文选题87%为部队工程项目或研究项目,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应用需求。总的来看,学位论文工作比较严格规范,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全军的在职干部,非常重视论文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开题报告认真,答辩程序规范,有部队专家参加,把关严格。从已毕业的学员论文情况看,内容多围绕实际工作展开,技术含量较高,多具有较好的军事应用价值。但在中期检查和预答辩方面,有时受部队试验任务的情况的影响,部分学生开展的不够充分。

(四)管理目前,装备学院实施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各级责任比较明确。规章制度比较健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招生、教学、学位档案,并有专人进行管理。为规范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同时,明确要求导师要在工程硕士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界定了院内导师和院外导师职责分工。院内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参与招生录取,与院外导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与院外导师、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和检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协助院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参与研究生的考核考评。院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与院内导师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并与院内导师、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参与或承担研究生部分实践性课程教学活动,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参与研究生的考核考评。

(五)办学特色与效果装备学院根据任务确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面向试验部队,针对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特征设定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办学特色比较鲜明。毕业生主要从事试验管理、规划、组织、试验技术等岗位,完成的工程项目用于国防试验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100多项已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涌现了一批以全国突出贡献工程硕士陆晋荣为代表的新型杰出人才,部队对装备学院工程硕士的培养给予了较高评价。

二、工程硕士培养的几点经验

全文阅读

校园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

摘要:为了改进数字化教学测验的实际应用状况,发挥其对教学的支持作用,结合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实情况。提出了校园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这一教学服务形式。其由教学测验系统总监测调度服务、教学测验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构成,由数字化教学测验软件实现教学测验应用服务。论述了以教学测验应用服务组为单元的集群服务方式构建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备、结合实际发挥数字化教学测验作用的方式。

关键词:教学测验服务;数字化教学测验;集群服务;教学测验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3-0060-04

一、数字化教学测验

数字化教学测验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和判定的行为和操作。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测验软件,以量化形式鉴别教学效果、学生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是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支持工具。

二、校园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

相对于纸面形式的教学测验,数字化教学测验具有建立有效传导通道加快教学反馈、收集学习成效、节省统计分析时间、减少工作强度、降低实施成本及便于日常使用等诸多特点,能够为教师提供学生解决问题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为后续指导提供依据,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但数字化教学测验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建立在广泛和普遍性的日常化教学应用基础之上,要让学校师生充分了解、认识、使用其并从中受益,需要有一个确定的应用途径,而在校园网中建立起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之一。

数字化教学测验服务是利用校园网络技术、数据存储和计算技术、服务定向技术,建立数字化教学测验应用环境,借助教学测验软件或功能相当的软件。通过一定策略提供教学测验业务功能和技术支持,以方便校内师生对数字化教学测验的使用,支持学校教学和有关工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