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相关理论

审计相关理论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目标研究

一、引言

国外关于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研究,最早追溯到国外学者Frederick在1988年提出的按是否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Charkham按照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合同的性质将其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所谓契约性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和企业一定程度上定有合同或协议的群体,比如企业的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经销商、债权人等。公众利益相关者指的是没有和企业订立契约但是和企业经营活动存在间接关系的群体, 比如政府、媒体、社区、全体消费群体等。Clarkson根据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将其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又根据与企业的紧密程度将其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

我国学者对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界定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李心合指出任何影响企业或受企业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均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根据对企业利益是拥护还是威胁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利益相关者、边缘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和反对型利益相关者。陈宏辉引用了米切尔评分法的原理,进行评分的依据是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的主动性、重要性和对利益要求的紧急性,根据评分结果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型利益相关者如股东、管理层等、蛰伏型如债权人、供销商等和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如社区、特殊利益团体等三大类。王竹泉从集体选择的角度出发,将参加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称之为内部利益相关者,这类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共担风险和收益,把不参加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称之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这类利益相关者不参加企业的集体选择,但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却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从而使他们共同承受或分享企业带来的外部性。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利益相关者范畴的界定研究日渐趋向成熟,虽然对利益相关者具体包含的范畴不同的研究学者会有区别,但是其核心的思想都认为凡是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个体或团体都称之为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也要为企业经营活动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环境审计目标研究概述

(一)环境审计目标研究现状 从对国内外环境审计目标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环境审计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审计目标定义、环境审计目标重要性、环境审计目标影响因素、环境审计目标内容等方面,其中以环境审计目标内容研究最多。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一元论、二元论及三元论三种观点。一元论目标是学者们对环境审计目标研究的初期成果,同时为后续二元论、三元论环境审计目标奠定了研究基础。比如我国学者张以宽认为应该将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各个目标分别进行列举,而对这些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进行关注,换句话说就是环境审计所要达到的每个目标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层次之分,这是一元论环境审计目标的特点。环境审计二元论目标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最高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尽管称谓不同,但二元论环境审计目标共同点是分为高层次和低层次目标,其中高层次目标是环境审计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绝大部分研究学者都将最终目标定为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低层次目标是为了实现高层次目标而实施的具体或技术性目标。三元论目标则在二元论目标的基础上在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增添了衔接的层次,比如说在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之间增添具体目标层次,在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增添中间目标等。

(二)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1)

环境管理的需要使得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环境审计模式成为可能。环境管理指的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管理作为一种控制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风险的管理手段逐渐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一部分。在环境管理理论中,学者认为环境管理产生于环境压力,而环境压力的来源可能来自政府、消费者、投资者、社会公众、竞争对手等,也就是说企业的环境压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而环境审计又是环境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环境审计中来具有可行性。

全文阅读

审计理论基础实践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

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

全文阅读

基于国家治理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

摘 要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政府部门的审计事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机遇,这使得相关专家学者也开始投入到有关政府审计的理论研究之中。对此,本文以国家审计为切入点,对国家治理背景之下的国家审计工作相关理论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理论体系构建

一、前言

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国家审计在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所谓的国家审计理论,指的是在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所产生的具有一定逻辑特征的客观性规律,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国家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概述

(一)理论体系构建背景

国家审计为国家治理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一般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的:一是国家审计是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理论;二是国家审计可以为国家治理途径、作用机制、类型等提供基础理论;三是在国家治理这个大框架之下,审计的应用理论和管理理论都需要在遵循国家治理的相关要求下进行。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提出,国家审计工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承担着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的光荣历史使命。相关人员在构建国家审计这一理论体系时,可以先系统性地回顾国家审计在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相关理论内容和国家审计服务的实践性作用,以便能够做出全范围的梳理,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概括和服务历史的梳理,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全文阅读

小议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摘要]审计理论体系结构研究对审计理论的完善和审计实务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审计理论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展开探讨,本文结合系统论和逻辑学的基本观点重新审视这一基本问题,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为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特别是民间审计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理论 结构 逻辑起点

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审计理论系统的内在结构,并且通过这个基本框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这一内在结构,科学的界定审计理论中的各要素,使审计成为一门独立、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增强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我们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的意义所在。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特征

结构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它是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将“结构”一词应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领域中,所揭示的是审计理论体系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审计理论结构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1. 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性

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运行机制出发,从不同的侧面或层次之间进行了全面描述,以评价与改善现行审计实务与程序。框架中各个要素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有内在的严密性和整体功能,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因此,为了提高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功能并增加其整体效应,在对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从整体出发,从全局考虑问题;注重整体的集合性,使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保持合理;必须从提高整体功能的角度去提高和协调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也即从整体出发,考虑各组成要素,以求实现总体功能的最大化。

2. 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全文阅读

构建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设想

【摘要】环境审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日益得到彰显。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环境审计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审计理论结构起点众多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把环境审计本质确定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关键词】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环境审计本质

一、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意义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关于环境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按一定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用于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理论知识体系。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就是站在整个环境审计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对环境审计实践规律的概括,总结出一套解释和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并按一定逻辑关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的理论系统。

(一)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将有助于发挥环境审计理论功能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变化都会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和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表现,它是由系统内部结构决定的。因此,要有效地发挥环境审计理论的功能,就应使环境审计理论不但能够适应客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且本身要具有一个合理的理论结构。具有了合理理论结构,环境审计理论才能使其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推动环境审计科学深入发展的

需要

全文阅读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消费结构,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内深层次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本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分析入手,探讨了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以及审计基础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分别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论述。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around the 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 through the 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 with the 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全文阅读

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研究

【摘要】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而指导实践的理论必须科学。当前,对于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审计的新领域,不论其理论还是实务都不够完善和成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确立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出发,研究并构建了一个具有二元逻辑起点的科学的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关键词】 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信息系统审计也是如此,它需要建立一个由各审计概念构建而成的、足以支撑并指导审计实践的理论框架。在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框架时,首先明确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一)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几个概念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新兴的审计类型。尤其近年来,国外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增长颇多,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广泛开展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采用和借鉴国外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成果。因此,不同的翻译和认知所导致的一个现象是,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名词大量出现,在学术方面有着不同的涵义和理解。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并加之自己的理解,对现有名词进行甄别,对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出新的看法。涉及到的概念包括:EDP审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计算机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明确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从萌芽、发展、成熟到普及的发展历程。

1.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审计,即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DP审计可以看作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F・坎夫曼在1961出版了第一本有关EDP审计的著作――《电子数据处理和审计》,此书被看做是信息系统审计的萌芽,但此时还未出现“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而当时的EDP审计,也就是指针对电子数据及其处理过程的审计,审计的对象不是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是被审计机构的电子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及相关的控制。1987年美国EDP审计师协会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正式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这个名词;1994年,EDP审计师协会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 ISACA),标志着EDP审计这个名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信息系统审计全面取代。

全文阅读

审计理论基础

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起点,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然而,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在此,笔者试对此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

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

全文阅读

浅论审计结构要素

[摘要]传统的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包括审计目的,审计公设,审计概念,审计规则,审计技术。审计理论结构要素还应增加审计环境和审计风险两要素,据此重新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将审计理论研究建立在审计环境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研究审计理论结构。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目的;审计环境;审计风险

审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审计”这一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审计无理论”的观点是片面的。审计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收到预期的效果。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审计实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法离开审计理论要求,故有必要首先对审计理论要素进行探讨。

一、审计理论要素

莫茨和夏拉夫在《审计理论结构》(1961)中主张审计理论结构应是在审计概念基础上制定程序和标准,其关系呈现锥形,概念处于锥顶,程序在锥底。这里,审计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两位学者提出的审计中心概念有:证据应有的审计谨慎、公正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并指明审计概念并未仅此而止。这一开拓性著作设计了审计理论框架,后人论述审计理论几乎都是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上进行,该著作被誉为审计理论第一座里程碑。

1978年,C.W.尚德尔发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发展了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认定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为审计理论的基本点:公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蒙哥马利审计学》第10版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理论的五个要素,但未描述五要素的相互关系:审计目的、规则或标准、公设、概念、技术。

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在其著作《外部审计学》中用一系列的审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表述审计理论,强调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公设、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全文阅读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述评

[摘 要] 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从绩效审计内涵、范围、理论动因、职能目标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归纳了相关研究成果。随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其职能和目标研究也应得到创新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传统的监督检查职能基础上,逐步向为行政和立法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转变,其作用不仅表现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更应以推动行政问责、提升公共价值和促进管理优化为目标。我国学者仍需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融合绩效评估、国家财税与预算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等关联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和综合角度提升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水平。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述评;内涵;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39.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85-02

一、引言

现代政府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美等国,它是审计部门独立开展的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监督活动。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政府责任和工作绩效的广泛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推广。受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政府审计工作更加注重结果和绩效导向,全社会对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信息产生强烈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得到迅速发展。据有关学者早期统计: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绩效审计业务量约占其全部政府审计业务量的85%[1]。

我国于1983年成立了国家审计署,开始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了对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局部试点工作,但绩效审计由于缺乏经济和政治基础没有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政府审计主要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主,仅零星开展了带有一定程度绩效审计性质的绩效审计工作。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公众越发关注公共资金使用的效果性,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产生了监督意识。基于此,我国政府开始学习和借鉴和发展国际先进的绩效审计制度。学术界众多学者对绩效审计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贡献了智慧。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