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常识

审计常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化两制”建设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摘 要:2014年是中国正式迈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自此,中国开始步入经济新常态。据此,立足电力企业面临的新常态、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常态,分析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旨在通过内部审计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三化”建设做好一个“审”字,通过内部监督协同机制建设、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建设的“两制”建设做好一个“用”字,切实通过“三化两制”建设“审”、“用”结合,做好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新常态;内部审计;电力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72

1 加强内部审计专业化建设提升“审”的质量

一是配备内部审计专业人才。招聘具有内部审计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充实审计队伍;组织现有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专业学历提升活动,着重学习内部审计基础知识、内部控制审计等课程,丰富内部审计知识结构,为审计人员提高学习能力创造知识背景和学习条件。二是加强内部审计培训。探索开展内部审计技能培训,着重传授审计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审计人员发现和揭示问题的能力。三是结合内部审计的特点,探索开展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专业知识培训,使得审计人员对公司总体经营业务流程有清晰的把握,帮助审计人员充分分析、认识被审计单位、行业的经营特点、经营现状,确保下达的审计意见切实可行,提升审计人员提示建议的能力。四是坚持用审计实践提升审计技能。树立“以审代培”、“以审促学”的理念,让审计人员在脚踏实地的审计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经验,提升审计技能。

2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审”的工具

全文阅读

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猛,政府建为了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对民生工程如修路、修桥关注程度非常高,“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也在各省市、县镇迅速发挥效用,一条条高速公路应运而生。这使得地区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地区贸易更加频繁,地区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也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而公路建设和经营中产生的财务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公路相关部门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公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工作正常运行,提高会计审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现今我国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时存在的相关问题

1.没有先进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为了提高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个工作正常运行,一个拥有先进知识理念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现今我国公路管理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的一些会计审计人员拥有的知识系统陈旧,仍旧在以使用单一落后的账面资料来发现对错,这种方法很不利于提高会计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会阻碍公路管理的整体进程。我国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人员很多都没有经历过专业的会计审计培训,缺乏关于财会、统审、法律和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因而,没有一个拥有先进知识理念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这致使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认为会计审计工作不重要。现如今,我国的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的理念非常缺乏先进性,拥有落后理念的会计工作人员认为会计审计工作不重要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很多工作人员缺乏会计审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正确认识,这将导致会计审计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展开。在平时的公路管理审计工作中,审计、核算和调查工作一般都在事后开展,这一落后的工作方法都是由于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和缺少较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这将会减弱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效用。

3.内部会计审计缺少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要做好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工作有很大的难度,要想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除了整个公路管理单位所有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外,所有内部的会计审计相关人员和部门必须拥有独立性。但是事实上,很多单位的人员认为审计工作不重要,此外,内部的审计部门也没有独立的编制,致使很多单位的审计工作和办公室、财务以及监察工作之中,没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和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规范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工作的的相关措施

1.培养专业的会计审计团队,提高审计人员的素养。公路管理单位应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制度,培养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此外,也要加强会计人员对最新会计制度和新型计算机技能的学习,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养。同时,会计审计人员应该将所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一起,这将要求会计审计人员在拥有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在实际操作中多动脑,积极运用主观能动性,能在实际操作中总计得出新的创造性的理论,再将它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后期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坚实的的保障。与此同时,在会计审计管理中,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相关的制度原则进行工作,在建立与自身的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的同时,时常重视会计审计人员的最新的思想动态。最后,要努力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自身职业素养,要加强员工对党的先进廉政思想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廉洁奉公的思想,同时,采用奖励机制,对优秀的会计审计先进个人和部门进行奖励,以便激发他们的工作活力。总之,只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提升审计人员的素养,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要不断改进创新会计审计方式和手段。公路管理中为了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对会计审计方式和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一方面,要在内部控制的同时,寻找到审计工作薄弱的地方以加强改进。另外,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之上,运用会计收支审计结果有效地评价与分析公路管理单位的各种财经工作,以便找到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原因。同时,结合自身的现实状况,遵守制定出的相关审计的相关制度,加强操作中的时效性,强化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严格处罚浪费我国资源的各种行为。另外,各个部门和职位都要有明确的职权和责任划分,要充分承担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此外,要对重点的审计项目加强关注,加强审计和核算单位的有用账单和券条等,确保账单的真实性。最后,要改变以前传统的账簿审计方式,要对所需要的材料加以搜集加工,及时作出分析,进而取得有用的信息,要及时有效的了解员工的薪酬和单位的固定资产等信息,这不但增加了会计审计的现实性,而且还使公路管理中审计工作的审计效用充分体现。

全文阅读

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问题探讨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猛,政府建为了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对民生工程如修路、修桥关注程度非常高,“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也在各省市、县镇迅速发挥效用,一条条高速公路应运而生。这使得地区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地区贸易更加频繁,地区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也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而公路建设和经营中产生的财务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公路相关部门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公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工作正常运行,提高会计审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现今我国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时存在的相关问题

1.没有先进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

为了提高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每一个工作正常运行,一个拥有先进知识理念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现今我国公路管理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的一些会计审计人员拥有的知识系统陈旧,仍旧在以使用单一落后的账面资料来发现对错,这种方法很不利于提高会计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会阻碍公路管理的整体进程。我国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人员很多都没有经历过专业的会计审计培训,缺乏关于财会、统审、法律和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因而,没有一个拥有先进知识理念的专业会计审计团队,这致使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认为会计审计工作不重要。

现如今,我国的公路管理中会计审计的理念非常缺乏先进性,拥有落后理念的会计工作人员认为会计审计工作不重要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很多工作人员缺乏会计审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正确认识,这将导致会计审计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展开。在平时的公路管理审计工作中,审计、核算和调查工作一般都在事后开展,这一落后的工作方法都是由于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和缺少较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这将会减弱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效用。

3.内部会计审计缺少独立性。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要做好公路管理中的会计审计工作有很大的难度,要想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除了整个公路管理单位所有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外,所有内部的会计审计相关人员和部门必须拥有独立性。但是事实上,很多单位的人员认为审计工作不重要,此外,内部的审计部门也没有独立的编制,致使很多单位的审计工作和办公室、财务以及监察工作之中,没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和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全文阅读

如何做好内部审计阶段性控制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是确保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内部审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审计现场管理的观念较为落后,重视查问题、轻视管理;二是审计计划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性;三是审计项目组各自为战,审计资源浪费严重;四是审计现场时间管理随意性大;五是审计项目质量和风险控制还不尽人意。部分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凭主观经验多,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的意识不强,审计项目质量和风险控制体系及制度也还不完善,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审计项目的质量。只有抓审计阶段性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应重点做好审计现场各个阶段性控制。

一、审计准备阶段的控制

(一)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

应该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被审计单位规模的大小等因素指派具有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是一项人力和知识双密集的工作。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从数量上讲,一个审计项目所需人员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数量,其对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影响的边际效用递减。但在这一个数量限度内,人数越多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就会越少,反之越长。所以内部审计人员的增加在一定数量内,会减少审计项目整体所用时间,假定人员的分工合作是正常高效率的,那么因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会大于追加内部审计人员所增加的成本,但超过这一定点,随着内部审计人员的增加,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效率降低,造成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开始逐渐小于内部审计人员增加带来的成本。

从内部审计人员质量来讲,主要表现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业务知识主要包括审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所审计事项的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等,业务技能主要是指上述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表现为专业判断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经验)、计算机审计能力。专业判断水平体现了一个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我们常说某某人审计经验丰富,实质上就是表示这个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较高。

(二)把好审前调查关,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审前调查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搞审前调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全文阅读

新常态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备高水平的职业能力以胜任学校分配的各项审计任务,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文章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分析了提升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必要性,并对提升高校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225

201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指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中国仍然处于向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

在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背景下,各个行业在谋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自身在这一经济发展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特征,找准定位,提升自身价值,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环境。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胜任能力,适应新环境。提升内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是确保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高校内部风险的重要基石。

1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及现状分析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是指,在高校中,内部审计人员为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框架》和国内相关规定,完成各项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和技术以及职业道德的总称。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普遍存在领导不重视、审计机构不独立,审计人员缺乏、审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的现象。即使有的高校有独立的内审部门,但内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参差不齐,据笔者了解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都是财务部门调转或是财会专业的留校毕业生。对学校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认识不清,忽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不能使内部审计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改革发展。而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审计、会计、财务、税务、内部控制、经济、金融、统计、管理等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风险管理、法律、工程建设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高校业务活动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情况,笔者以辽宁省为例,对56 所普通高校、内部审计人员182 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全文阅读

浅谈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制度的建设开始发展和完善,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绝大多数企业家都已经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所以本文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入手,探讨内部审计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浅谈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在未来进行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对策;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经济工作的不断展开,内部审计工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单位的经济发展工作中,成为追求合理化效益最为重要的手段。很显然内部审计工作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呈现极为迅猛的发展状态,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因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程度没有认识到位,所以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也很难发挥其实际功能效用,所以现阶段改善企业内部审计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任何行业都要认识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我们知道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具有协调性、独立性以及及时性等自身特点,在这些年中的工作开展也收到了明显的优势效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内部审计带有行政性色彩,所以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检查企业经营效果好坏的行政性手段,甚至是一个标准,所以使得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还是将其停留在最初发展的位置上。其次,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干扰,独立性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特点,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地位上的矛盾问题,很多人将内部审计部门与其它部门同等看待,忽视了其工作的自身特点,所以为了和其它部门相互协调以及上级部门的强制逼迫,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无法收到正常效果。最后,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是监督企业又服务于企业,所以为了达到工作的一致性常常会陷自己于不利的位置上,监督的双重性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展开。

二、如何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1.重新对内部审计进行认识和定位

近年来,内部审计在进行过程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薄弱,限制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所以新时期社会发展下必须转变社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进行重新定位。随着内部审计的展开已经从原来的监督职能转变为现在的服务职能,更加适合现代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内部审计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对企业内的审查,找出制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推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得企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利用,使企业真正实现科学有效及时管理,最终目的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所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要正确看待内部审计工作,真正认识内部审计工作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实施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全文阅读

审计师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浅析

分析程序是指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来评估财务信息的合理性,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在该过程中审计师的经验对提升分析程序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审计师经验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和意义。

一、审计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

(一)分析程序绩效的含义 分析程序实质上是一个充满职业判断的过程,因此,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定义可参照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进行理解。通常可以将绩效理解成分析程序的执行、判断结果与一定的判断比较标准相符的程度。更确切地说,一定的判断比较标准应从效率和效果两方面理解,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即提高效果性,又不能过分追求效果性而使执行成本过高,从而忽略了效率性。因此,良好的分析程序绩效实际上是效率性和效果性之间的一种微妙平衡。效率标准是衡量审计人员执行分析程序效率高低的标准。审计人员由于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在追求高质量审计工作成果的同时,必须考虑完成审计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分析程序的引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审计人员在执行分析程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寻找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因此,分析程序执行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找到造成非正常波动的所有原因,尤其是主要原因。如果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则势必导致对某些重要审计领域的遗漏,从而加大审计风险。

(二)审计经验与分析程序绩效 执行分析程序时,审计师需要评估各个期间账户的余额以确定哪些账户余额可能存在错误,在此基础上确定进一步详查的范围。在该过程中,经验可以提高审计师的绩效,因为经验可以为审计师提供一个增长自身知识和增强利用自身知识能力的机会。Bonner和Lewis(1990)认为,拥有更多经验的审计师通常执行分析程序比经验少的审计师效果更好。经验研究提供的证据认为,分析程序的绩效至少同以下三类经验正相关:一般性审计经验(General experience)、客户相关产业的审计经验(Industry experience)以及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Er-ror-specific experience)。所谓一般性审计经验是指审计人员执行一般性的业务循环审计而积累起来的经验,如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这种经验一般新手在短期内就可以具备,属于最低层次的经验。客户相关产业的审计经验是指审计人员对客户所在行业的审计经验,因为行业之间许多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最终会导致会计处理的差异,与特定产业的经验可以为审计师提供如何对客户所在行业的会计账户错误进行诊断的知识。因此,如果客户所处的行业是审计师以往接触最多的行业,可以认为审计师具有与客户相同行业的审计经验。一般性审计经验和与客户相关产业的经验可以给审计师提供财务报表潜在错误频率的知识或错误是如何导致账户余额的异常变动的知识。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是指审计师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接触到各种各样财务报表错报所得到的经验,属于较最高层次的经验。以与客户相关产业的审计经验作为控制变量,Bierstaker(1999)的研究表明,对那些没有机会通过一般性审计经验而取得知识的审计师而言,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快速提高其执行分析程序的绩效;尽管拥有较高水平的一般性审计经验的审计师在确定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时,其判断更为准确,但在一般性经验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拥有更多的与特定错误相关经验的审计师其判断更为准确,该类经验可以提供特定的错误出现频率的知识。当发现异常波动时,这种经验可以帮助审计师尽快辨别出财务报表存在的错报,但也可能对审计师造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阻碍审计师做出正确判断。

二、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和分析程序绩效

(一)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有助于审计师辨认存在错误的情况 在医学领域的判断性研究中,与诊断特定的疾病有关的经验能够为医生提供特定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医生再次遇到类似症状时的诊断能力。同样,在审计工作中,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提供模式化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强化在记忆中短暂存在的特定的诊断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提高审计师在执行分析程序时的效率和效果。其次,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改变审计师对特定错误发生频率的预期。在分析程序中,审计师会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认为出错频率更高的项目上,从而提高绩效。

(二)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表明审计师在其从事审计职业的开始5-6年里通过一般性的审计经验取得了大多数技术性的审计知识;当他们取得了足够的经验而被提升至项目经理的位置上时,他们已经能够有效地执行分析程序。但是,是否其他类型的经验可以更迅速高效地给审计师提供从一般性经验能得到的知识,从而加速审计人员的培养进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Biggs(1995)的研究发现,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比一般性审计经验更有益于快速提供技术性知识。其次,有关证据显示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找到一个更能节约成本的审计师训练方案。一般性审计经验及与客户相关的特定产业的审计经验可以通过执行审计业务取得,但依靠这些经验为审计师提供知识至少需要5-6年的时间,因此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训练为审计师持续地提供有效的知识。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设计一个存在特定错误的训练环境能加强审计师的推理能力,从而可以提升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时的绩效。此外,有关证据显示与特定错误相关的经验可以寻找到一个更能节约成本的审计师训练方案。因此,理论研究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训练为审计师持续地提供有效的知识,大量研究表明通过设计一个存在特定错误的训练环境可以加强审计师的推理能力,通过该训练可以提升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时的绩效。

三、经验在审计师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全文阅读

数据式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审计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式审计在该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将成为今后审计的主流。本文先从数据式审计的含义和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入手,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我国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数据式审计;审计软件;数据分析方法

一、数据式审计的含义

数据式审计即使是在审计实践中也还是处在若隐若现的状态,审计人员对它的认识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审计模式可能代表了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真正未来。数据式审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审计,它不是将账目或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账套作为直接的审计对象,而是将电子数据作为直接的审计对象,不必将其转换成规定的电子账套。通常而言,我们说的数据式审计,即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础,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来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数据式审计不仅仅是传统审计业务的简单拓展,主要在于信息资产是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产,因此,数据式审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跨越多学科领域。

数据式审计是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评价,向有关人员提出问题,追求系统的有效利用和故障排除,使系统更加健全。因此,数据式审计也称为信息系统审计(IS审计)。国际信息系统领域的权威专家Ron Weber将其定义为:收集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

二、数据式审计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一)基于现有审计知识的数据分析方法

1.合规分析方法

全文阅读

风险导向审计应用论文

摘要:基于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确认条件,然后从应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

1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的审计方法。又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调整。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能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种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3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中不能降低审计成本。理论上风险导向审计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确定固有风险;关注被审计单位已设置的内控制度,识别影响财务报表的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更好评估,认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水平,确定审计人员收集何种证据及其数量,并把审计力量在审计业务之间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但实践中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有效的降低审计成本,由此可见,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能更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但并不能从总量上减少审计成本。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审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摘 要:审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常开设于其他专业课程之后,该门课程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报表分析等几门主干课程的学科知识于一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回顾、总结、复习,并结合所学到的审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它也强调对学生实际运用审计理论知识、审计技能的能力的培养,但同时,审计课程比其他专业课更为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审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较高。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审计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实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理论过深,实践不足”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完成审计课程学习的学生普遍感觉对审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没有清晰的脉络、审计的实践操作困难,常常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审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审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审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些方法,形成一种创新模式,对提高审计课程实践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审计 实践教学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21-02

审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常开设于其他专业课程之后,该门课程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报表分析等几门主干课程的学科知识于一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进行回顾、总结、复习,并结合所学到的审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审计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全面复习与审计业务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不但能够进行会计核算,还能够进行会计业务的核查;第三,培养专业感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鉴于此,在审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理论够用,强调实践”的原则,突出其专业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具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会计专业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热点专业,生源稳定,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熟,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作为主要专业核心课之一的审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进却乏善可陈,在强调工学结合、强化专业技能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下,审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体现高职院校学生高素质技能型的优势,在面对审计业务时常常无所适从,审计课程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审计课程实践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完成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1 审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审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