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含义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它具体的定义各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生态学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把自然生态系统定为研究对象,强调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维持能力;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则侧重于,如何维护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强调政策和制度的安排。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公益林补偿政策可以从3个方面来论述:(1)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认知,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大体上属于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狭义理解,也就说对生态功能进行的补偿。(2)该政策属于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干预行为,而其他群体则位于较为弱势的平台。(3)该政策更加重视经济学的补偿,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
2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2.1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的迫切性、生态建设特殊性和环境资源外部性共同决定了公益林补偿的重要性。公益林的外部经济性使受益人难以确定,并且建设公益林的回报率较低,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够,所以,建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1)从公益林的外部经济性和公共商品性来说,生产实践对于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需求迫切。(2)从环境保护的急切性来说,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3)从公益林建设的特殊性来说,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实践公益林体系的必要保证。(4)建立公益林补偿政策成为贫困生态区进入良性循环的一个必要条件。
2.2公益林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解决森林外部问题的前提就是解决森林的效益问题,但是因为森林的外部性问题具有扩散外延的特性,其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都难以进行具体的确认。故生态效益的精确性和公认度都不高,很难为森林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理论上的支持。由于森林生态效益具有流动性、受益范围广泛性、无形性等特性,又因为收益常常会隐藏自身的需求,所以森林的经营主体和受益者们很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易。故通常来说,科斯途径仅仅具有理论上的潜力,缺乏实际操作性。
3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相关研究
摘要:生态效益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切入点,是实现企业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必经之路。介绍了生态效益的核心理念,分析了生态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生态效益观念的落实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32-02
0 前言
20世纪初,全球工业的急速发展,虽然大幅度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污染,造成了大自然的反扑,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此危机的严重性,因而许多国家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日益升高。早期,企业在乎的是利润,环境保护被视为增加企业的支出成本,是对企业经营的一种威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加,环境保护成为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1992年生态效益理念的提出,向人们指出了一条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局面的道路,即,采用适当的环境管理方法环保议题将促使企业革新、改善环境绩效,不仅增加企业的利润,也能减少企业对环境的冲击影响,符合经济利益,亦可提升企业竞争力。
1 生态效益理念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国营小溪林场的生态经济林建设完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国营小溪林场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势条件、光照条件以及庭院条件,分别特色形成网状栽培模式、立体嵌套栽培模式、散生庭院栽培模式。经过5-7年的时间,生态经济林建设为林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旨在对国营小溪林场生态经济林的条件―模式结构以及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条件-模式;效益研究
一、生态经济林的建设
1.什么是生态经济林
实施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在我省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生态型经济林的模式。这不仅是对经济林概念上的创新,同时也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中的又一创新之举。生态经济林是立足于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营造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生态林和营造以生产果品、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的经济林。生态经济林是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最好的一类林种。
2.生态经济林的特点
生态经济林是以经济树种为主体的一种人工生态体系。根据不同树种生长发育的特点,不同生态经济型树种的不同品种,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很好地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经济林建成的是一个高效的生态系统,使有限的生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可以调整生态经济林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使系统内结构趋于合理,有效提高生态经济林的整体功能。另外,生态经济林具有持久性,由于在系统内注重充分和科学利用环境优势,从而利于各种物种的生长,使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趋于平衡,生态经济林将得到长久运作。
3.国营小溪林场的生态经济林建设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纷纷出现“营林热”的现象,在传统的营林中,只是为了获取木材,而在新时期,要实现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文章从我国营林现状出发,分析了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提出了提高营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营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前言
森林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环境下,要想促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渐出现营林现象,极大的改善了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但由于部分区域营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单纯的获取木材,对营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有效地促进营林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营林现状
目前,我国的营林存在很多弊端,营林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营林团队,同时营林人员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受传统的营林思想影响,当前的营林大多还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对其生态效益不太重视,导致营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营林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由于不同的树木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选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营林是一项时间很长的工程,如果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病虫害、自然灾害、火灾等现象,就会直接降低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森林资源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资源,国家相关部门对树木的砍伐有严格的限制,如果这些限制过于严格,就会降低林农的积极性,因此,在保持营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在营林过程中,对于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市场风险比较小,但对于生长周期长的树木,则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如果在抚育过程中,市场发生变动,就会对营林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2.营林的经济效益
【摘 要】21世纪的时代特征是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森林作为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同时,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长期以来人类只看重森林的社会效益而忽视其生态效益导致人类面临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建立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评估机制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旨在建立留坝县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核算体系对留坝县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价值进行量化。使林业的发展能够承载经济的发展。
【关健词】汉中市;留坝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 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概念及其内涵
林业生态效益指的是森林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固土保肥、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等多种效益。林业的社会效益指的是林业的宗教、文化、艺术效益、景观效益和物种保护效益等等。森林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强大的资源库,具有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多种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也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相比林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贡献要大很多。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天然基因库,不仅为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还为人类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条件,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载体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支撑。
2 留坝县林业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留坝县林业生态现状分析
陕西省留坝县林地面积为176416.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3.6%,其中有林地面积166348.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8.3%,占全县林地面积的94.3%,林地面积之大显示其林业资源的丰富。森林覆盖率为88.3%,覆盖率高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留坝县林地面积中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五大林种齐全。结构安排也相对合理。森林资源相对较高,后备资源也较为丰富。
2.2 留坝县林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我国当前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且分布不均衡;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落后;林业经济发展对生态效益不够重视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树立科学的理念
要实现两个效益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树立一个科学的理念:既不能过分强调绝对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强调绝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应该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森林只有实现了生态效益,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样也只有经济效益发挥的好了,才有条件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该在林业经济的开发中必须做到合理的开发,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
二、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发展要多元化。我们必须根据林区或者林区周边环境特点,在坚持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实行多种经营。另外,由于林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期性与林区居民要求增加经济收入的短期性存在着矛盾,在发展林区经济时,必须把林业作为林区生态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来看待,始终把林区的生态效益放在重要地位,并根据林区的特色来规划森林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形成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把“以林业为基础”和“综合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三、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要求把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尊重森林生态系统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发展林业经济,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林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森林功能的多样性基础之上的,且森林的大部分功能与生态有关,因此,林业的发展应该服从于森林的生态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同时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生态林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生态林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的生态环境,并为保护动植物物种以及遗传的多样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空间。同时,生态林业实现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营林人和全社会的利益的共赢,也实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它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加强科技创新
摘要: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再生资源,对于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国家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注重加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当下,注重科学的衡量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森林利用率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此,就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5902
摘要:本课题紧密结合“十二五”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的发展战略。以RS作为重要数据来源,以GIS作为技术支撑获得城区绿地格局,采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等研究方法,对宜宾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降温增湿、休闲游憩及心理调试等方面生态功能进行估算,并进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预测。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31.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主见加快,城市绿地在生态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将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量化,对宜宾绿地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对宜宾城市绿地规划提出科学建议。
一、降温增湿估算
宜宾市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近几年随着城市下垫面的下沉,热岛效益增加,城市绿地在降温增湿方面功效显著。城市绿地的此项功能可用等效益替代法即减少空调等降温增湿工具的耗电费用来衡量。
根据宜宾市历年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测定方案;利用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选择密植的灌木和乔木、高大稠密的宽林以及公共设施绿地为研究对象,各选三块地区,在绿地外的硬质地面作为对照点,选择无风的天气,测定高度1.5m。根据绿地内外同步测定的指标值的差值计算生态效应。
通过城市绿地内外同时测量的数据显示,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有更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最高降温量达到5.0℃,平均降温3.1℃。不同绿草地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每天10点后内外温差半大。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增湿量在1.3%~6.2%,增湿效果明显。高大稠密的宽林降温在0.4℃~1.4℃,增湿幅度在0.5%~0.7%之间变化。公共设置绿地降温变化在0.8℃~1.7℃,增湿幅度在-0.9%~12.6%之间变化,平均增湿幅度为5.7%.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森林资源在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股“营林热”的现象,国家对林业发展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即现代营林应由传统的单纯以获得木材为目的转向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两者兼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气候、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注重林业发展经营的多种效益并存,建立可持续生态林业产业是现今迫切的需要。本文将针对营林的投资、回报、抚育、管理等方面分别从加大营林生产的投入、营林投资的经济效益以及营林的生态效益这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营林;管理措施;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67-2
1 加大营林生产的投入
1.1 营林投资的风险
一般来说,林业可以承包给企业进行种植,但相关企业必须遵照当地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管理规定。当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营林也可由政府投资进行。林业需要经营,无论是哪一方来抚育和经营林业,都期望获得高额的收益,显然,营林是存在风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难以预测市场的波动。虽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营林(天然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等)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其周期较长(一般为几年之久),不排除在培育周期下出现市场波动造成风险的可能性。营林通常有政府、企业、林农和购买方四方参与,一旦由于市场波动使得供需产生矛盾或是板材价格发生剧烈下滑,就会导致四方之间的利益链断裂,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亏本。(2)政策风险。森林资源是国有重要的土地和环境资源,政府对于树木的采伐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过于严格时就会降低投资方和林农的积极性。所以在提高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风险因素。(3)抚育和管理风险。不同的树木在种植时需要适合的管理方式,并且由于营林是一种长周期性的项目。一旦在抚育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盗伐、病虫害等,就会使营林利润大幅下降。
1.2 我国营林的现状
我国营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弊端如下表所示:
摘要 根据盘锦市湿地的基本状况,对盘锦市湿地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保护湿地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辽宁盘锦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50-02
湿地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是极其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人类最重要、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类型也多种多样。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效益是湿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功能、用途和属性的总称。人们可以直接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也可以间接地从湿地所具有的功能中获益。
辽河三角洲湿地主要分布于辽东湾北岸,集中于大凌河、辽河之间,即盘锦市境内。盘锦市位于辽河三角洲的最南端,是辽河三角洲的核心,代表着整个三角洲的特征,地处东经121°30′~122°30′,北纬40°40′~41°30′。东西宽87 km,南北长85 km,总面积4 071 km2,由水域带、滩涂带、芦苇带和农田、草地带组成[1],辽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湿地芦苇沼泽和潮间滩涂,境内的大凌河河口、辽河与大辽河河口之间又分布着虾蟹池、河口水域等湿地类型,湿地分布比较零散,景观结构复杂多样;沟渠纵横交错,呈网状结构。辽河三角洲湿地总湿地面积为31.5万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7.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16.0万hm2,占总湿地面积的50.8%,人工湿地面积为15.5万hm2,占总湿地面积的49.2%。这就为此地区带来了天然的生态效益、丰厚的经济效益。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盘锦市的湿地现状方面着手,初步研究了盘锦市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1 生态效益
1.1 调节区域水文
湿地在调节流量方面功能十分显著,在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据试验,沼泽对洪水的调节系数与湖泊相近[2]。沼泽土壤具有巨大的持水能力,因此被称为“水物蓄水库”。据在盘锦湿地的试验,泥炭层的饱和持水量在500%~800%,高者可达900%;草根层持水量一般在300%~800%[3],沼泽径流模数小于耕地,一次降水产流量沼泽明显小于耕地[2],沼泽地开垦后饱和持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草甸沼泽土0~16 cm层年下降速率为6.22%[4]。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沿着主水道的800 hm2湿地缓冲滞纳洪水。每年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可达1 700万美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