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化农业

生态化农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农业产业化初探

1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内涵异同

农业产业化是指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其开发增殖的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的原则,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生态区位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经济和环境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21世纪的现代经济及现代产业发展具有两大新特点,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在内)已成为现代经济及现代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二是世界现代经济及现代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这两大新趋势的有机统一成为21世纪现代经济及现代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生态型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主流产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必然要顺应这种产业发展趋势。生态农业产业化基本具有农业产业化内涵,其发展类型同样主要表现在主导要素和组织载体的不同形态,农业产业化生产主体是农户,经营主体是企业经济组织或相关组织等市场中介组织,企业与农户有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共同促进市场农业的发展,包括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主导产业带动与中介组织带动等多种组织形式,各组织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利益共同体。

生态农业产业化引导和组织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将现代科学技术导入农业,提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水平;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组生产要素,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引入现代农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在组织制度创新与完善中发展和壮大农户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践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如同农业产业化一样均可突破所有制界线,将国营、集体和个体融汇在一起,形成多组分、多方位和多层次的经营体制;其生产组织已突破行政区划的界线,形成跨乡、县、区、省甚至跨国的联合企业;管理技术已突破行业部门隶属关系的界线,将农、工、商、贸和科教诸行业部门连结起来;生产区域已突破城乡分割的旧体制,把城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1~5]。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区别一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应提倡产品生产与产业的多样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控实现结构的“柔化”。表现在一个区域范围,所生产的产品虽发展有主有次,但不仅仅拘泥于一个,而是多个,其目的是增强对外界经济环境(市场)风险的耐受性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是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把整个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原料的资产业相互交织,资源高效利用,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清洁生产网络,真正发挥区域的整体功能;三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产品应是健康安全化的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在注重产品安全性的同时与名优特品牌战略相结合;四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在倡导基地建设的同时侧重通过建立与规范三大体系,即环境友好(双赢)的生态农业技术与集成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链接的政策法规与有效机制的宏观调控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环境与产品监测网络、产品质量控制与监测体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接口、农民转化为工人的接口。

2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对策

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对策一是必须遵循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二是遵循地域分异与生态适宜性原理,充分开发依靠当地生态资源优势的名优特产品,形成能充分开发当地生态资源的比较优势的产业;三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除自然资源优势外,还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交通、区位条件,市场营销状况,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生产规模与专业化程度等因素;四是运用高新技术及生态技术,配合相应的流通、售后服务体系,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种健康安全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力度,一是应按市场机制组织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其由原来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为连接方式的新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新机制,且企业要保证农户得到一定的利益,形成稳定均衡的利益分配关系。二是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质量。重点抓好3个层次的服务,即抓好产业经济组织的内部服务,对农户自身难以办到的事情由各企业负责,如对代养户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监控、统一药械供应和统一结算)的服务方式,使农户从传统的“小而全”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从事专业化生产。

组织各涉农部门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对农户所需技术、种肥、农膜农药和资金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三是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协会、研究会和中介组织等农民自我服务体系,开展有偿或互的自我服务。同时应健全与完善5个机制,即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和技术政策,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农民投资经营、银行贷款支持、政府扶持引导和外商参与发展的农业投资体系;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农村集体所有的“三荒”使用权拍卖和租赁工作力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利益纽带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紧密合作;完善市场调节机制,要建设好商品市场,并建设好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金融和房地产等在内的要素市场。

全文阅读

产业化生态农业论文

一、文水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对策

1.加强生态产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度。涉农企业应把科技人才培养放在重点位置上,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文水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品牌是生态农业价值的体现,创造成功的生态农业品牌能够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促进文水县农业经济发展。文水县的生态农业产业化要依靠品牌优势,加大特色生态农业的支持,深化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品牌的示范基地。目前,文水县已经完成了22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有出口西兰花标准化基地、葡萄温室试验示范基地、设施蔬菜示范园区、肉鸡养殖示范园区、貉子养殖基地等等。其中瑞驰景田3000亩西兰花种植基地成为全省最大保鲜蔬菜出口备案基地,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西兰花种植每亩销售收入13000元,利润5000元,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间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北国风特种养殖第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已饲养貉子1.2万只。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生态主导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优势农产品。例如以凤城、开栅、孝义和西槽头为中心,发展无公害蔬菜,突出精细菜。结合文水县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大无公害优质“女皇贡梨”、葡萄、干果等种植,更新品种,对水果进行深加工,苗木进行优化生产,促进新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指导农民养牛、养猪、养鸡等,实现优质牧草以及饲料的种植,形成牧草种植基地。加强畜牧产品的深加工,使文水县发展成为畜牧生产加工基地。截止目前,文水县的农业产业已基本形成十大产业链条。以大象农牧、森源饲料为龙头的40万吨饲料加工产业,以仙塔食品为龙头企业的红枣、核桃、果脯、长山药、绿色蔬菜生产加工产业,以诚信种业为龙头的制种、售种技术一条龙服务的玉米、小麦培种种植产业,以长青农牧、瑞驰景田为龙头的蔬菜种销产业,以贤美食业、胡兰食品、汇丰源为龙头的生熟肉制品产、加、销一条龙加工产业,以胡兰食品等养殖企业及合作社为龙头的10万头肉牛育肥产业,以龙泉农牧为龙头的种猪繁育、生猪饲养产业,以海华酒厂等40余户白酒生产企业为龙头的酿造产业,以野山坡为龙头的沙棘、梨业生产加工产业,以雪恩农牧为龙头的生态种植、生态旅游产业。

二、结束语

全文阅读

生态农业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的含义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农业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到20世纪60年代末,生态农业逐渐取代石油农业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的具体概念并无统一说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或标准。如美国把生态农业定义为:“一种在养分来源上,尽量依靠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等有机肥料作为农作物生长养分的主要来源,基本不用化肥和饲料添加剂;在生产技术上,主要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基本不用农药;在耕作方式上,尽量采用作物轮作、深耕等生态耕作方式。”再如,德国也提出了类似于美国的标准,主要强调不依赖化学合成的除草剂、化学肥料、生长调节剂、除虫剂等进行农业生产。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95%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称作生态产品。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对农业的内在要求就是:在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管理手段、系统工程方法以及传统农业有效经验进行农业生产时遵循生态学、农业种植学原理,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根本要求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性,即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生产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向自然生产回归。

2、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情况概述

农业产业化提法在中国最早出自于2005年《人民日报》一篇报道中,报道提出的农业产业化概念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某地农业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从此以后,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开始流行,并作为一个重要术语进入政府文件中。有学者总结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旨就是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是我国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探索。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探索模式,主流观点是从农户、专业组织(包括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之间关系以及上述主体之间在不同模式中起的作用来归类。有学者从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整个阶段投资决策者的角度把农业产业化模式分为:农户支配型(“合作社+农户”模式、“专业协会+农户”模式)、加工者(公司)支配型(公司办农业模式)和各自支配型(“公司+农户”模式)。还有学者从不同模式中带动主体的角度将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归纳为:公司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协会带动型(“专业协会+农户”)。还有学者虽然也是从带动主体角度来认识,但总结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近年来,学者提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基础上我国应培植农业产业区,农业产业区是在农业地理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在特定区域内围绕该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融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于一体的生产、加工、销售模式的综合产业区。区内集中大量有密切产业联系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服务机构,形成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或特色企业群。农业产业区的主要特点就是立足资源优势,高度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农业产业区应该说是从国家经营整个农业的层面来规划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有益探讨,国内外的实践也证实农业产业区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总结而言,传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体现的是一种在专业分工的前提下规模经营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的农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加、销和贸、农、工一体化经营。

3、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关系再认识

3.1生态农业对传统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天然排斥

我国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一系列生态耕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例如,山东用地窖、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利用窑洞储藏蔬菜和水果,就很好地利用自然力进行农产品储存。这种农产品的保鲜方法具有投资少、管理简单、就地贮藏和能耗少的优点,属于生态保鲜。再如,我国草原少数民族保护草场的技术、中国南部少数民族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南方地区农作物套种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壮族栽培三七技术、天山南麓少数民族开凿“坎儿井”等,都体现和代表了部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具备的生态合理性的事实。从传统经验和国际标准来讲,尽可能借助自然力,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是生态农业的必然要求,这就对传统产业化模式有天然的排斥性。(1)生态农业对规模农业的排斥性产业化要求的规模化只有依赖大型机械,大量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化肥等现代农业手段才能降低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人工成本、原料投入成本,同时也只有依靠这些现代化手段才能完成规模农业的生产任务。因为,单纯依靠人力、自然力等生态农业手段根本不可能完成大规模的种植或养殖任务。(2)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要求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体系存在破坏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要求对我国传统生态农业资源造成了一系列浪费。例如,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中形成的“家畜饲养—有机肥—粮食生产—家畜饲养”这一生态循环模式的破坏。具体而言,比如专门种粮的大户,因为缺少家畜饲养的环节,其农业生产需要的有机肥十分缺乏,如果在片区化专业生产的情况下就根本不可能有有机肥料的使用。(3)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农产品需求提出严峻挑战借助自然力的生产往往需要更多人力和资源的投入,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往往不依靠化肥、药物等,其生产周期自然比使用激素生产时间长,投入的原材料更多,成本也自然更高,这也是现在许多农民不愿意用传统生态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原因。例如,现在农户家庭饲养生猪都多用化学饲料,很少使用青饲料。同时生产周期也决定了其一定时间段内的产能有限,往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4)农业产业形势下农民收入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产业化农业因为更强调农业的商业性用途,强调农业也应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影响。其次,成片大面积种植一种农作物使农户与某单一市场紧密结合,而与其他市场隔离,形成了高度依赖某一市场的农业生产模式。只要市场稍有波动就会影响大片农户,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5)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我国人均耕地少,分布不均衡,由于人口众多,可利用土地少,耕地资源相对贫乏。根据全国土地详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仅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37%。同时,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以及不科学耕作对耕地造成极大破坏。耕地分布状态由集中连片逐步向破碎、零星转变,分布质量也由优质向劣质转变,累积起来的破坏效应十分严重。在这样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可能发展高度机械化、专业化的农业。

3.2以生态农业思维反思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生态农产业化经营初探

1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农业”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ibrecheW.于1970年提出,西方生态农业是在常规农业(石油农业)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和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M.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人,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西方国家提出的生态农业源于纯生态学思想,其实质是将农业发展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化学基础上,是特有的一种替代农业模式。因而西方生态农业对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家畜饲料填充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概念。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是适合西方国情的。

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和以农业部边疆部长为首的一批农业领导干部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组织推动了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和理论研究,积极吸收西方生态农业的优点,并根据中国国情又不完全排除化学物质的使用,而是强调适量、适时使用,强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中国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兼容性、多样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由于中国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很快受到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1984年国务院作出“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决定,国家“八五”计划提出要扩大“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九五”计划又进一步要求“保护国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试点乡镇、试点村(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这些试点均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林牧副渔业并举,种养加相互配套,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抗灾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首批5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全部通过国家级阶段性验收,并启动了第2批50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

在近期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又将生态农业建设列为重要内容,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体制使生态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一样,只有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才有较高的效益,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单元的生产经营形式,很难使生态农业形成规模生产。家庭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使物质、能量、信息多级转化循环,往往使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中断,只能使生态农业局限在小生产的循环中,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二是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叫,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即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新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由于受农业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是关键问题之一。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整体效益。生态农业建设强调各要素、各部门的有机联系和密切配合,需要一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支撑,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咨询机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四是保障体制不健全,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包括科研、管理、应用等多个部门参加的社会化大行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其顺利进行。但我国长期以来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行其是,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融合的配套保障机制,限制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构思

针对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动态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即指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不同层次生态农业部门(如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生态加工业等)之间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对生态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贸工农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佳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般理论、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但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其独特性,即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强调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的产业化经营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产业化经营,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求资源高效利用、产品无污染且品质优、实现各环节的良性循环,并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有其独特的理论(如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作指导。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指导作用及基本思路。根据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一是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为前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经营者如若得不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经营;若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也就没有整个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要考虑生态效益,更要考虑经济效益,应以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作指导。

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以整体系统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基础,包括相宜论、循环转化论、增值论、平衡论、协调论等,它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按照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者既要有以追求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公益事业管理部门(如各级政府),又要有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民群众和企业、集体等,要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参与者之间通过生态补偿税、费征收等方式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利益共同体理论,由农民、企业、政府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体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参与者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人(如劳力、资金、技术、机械动力等)以及他们在其中的资产产权得到承认并得以回报和利益,是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通过利益共同体与市场关系相结合的利益调节机制高效率的运作,使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目标和各参与者的个别目标实现最佳结合,所得利益实现合理分配,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全文阅读

生态农业规模化进展

南涧是一个彝簇自治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3%,人均耕地不到1亩,农民人均水田仅0.08亩,曾是全国特困县之一。早期因乱砍滥伐,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恶化。每到雨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而在旱季河水断流,河床干裂。山区农民生活十分困难。近些年来县领导班子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带领群众坚持生态农业建设,如今南涧县已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变。 1早期生态农业试点成果,为南涧县全面较快发展打下了基础 早在1988年,由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全国生态农业协作网成员单位)、南涧县科委牵头,以科研课题的形式,与县里有关单位分工合作,对南涧县安定乡进行了生态农业试点研究。该工作得到了当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领导还抽出时间参加了部分项目听课与培训。县长、副县长亲自带队到云南省当时养鸡业发展较好的富民县参观学习。在引进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南涧县始终用农业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工作,并重点抓了生态户、生态村建设。通过3年多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安定乡不仅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效益上了一个台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得到实惠,县委领导班子也通过这次生态农业的试点研究(该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找到了方向。 2南涧县非常可喜的发展现状 如今,虽然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已过去了20a,县委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领导班子在紧抓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上没有丝毫放松。南涧人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弱势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牢牢地把握住了“高山、净土、生态”这一特征。这些年来全县深入实施“绿色家园”行动计划,推广沼气池、太阳能、节柴灶,开展种植杨善洲纪念林、万棵树苗入农家等一系列植树造林活动,森林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过去光秃秃的山变绿了,浑浊的河水变清了。 南涧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变,引起了一些企业、商家的关注,并前往调研、考察。2010年10月16日,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与南涧县达成意向性意见,立足无量山、大殿山片区,开发中药材种植基地,准备用5~8a时间投资21亿元建设“无量药谷”,并注册成立了云南维和无量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在“无量药谷”投资已达2.17亿元,2012年计划再投入3.1亿元,首批三七种植面积6500亩,今后规划种植面积将达1.8万亩。要将“无量药谷”建设成中国最大的三七连片示范园,中药材种类种植最多的种植基地和国际性养生休闲度假区。 201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意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巩固提升烤烟、泡核桃、茶叶和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培植无量山鸡、生猪、名贵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现在正全力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导向的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 烤烟示范基地正努力打造清香型南涧红花大金元品牌,走“绿色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生产“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红大优质烟叶。规划到2015年建设基本烟田15万亩,年轮作面积7.5万亩。 泡核桃示范基地是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县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基地标准化建设,提升泡核桃生产管理水平。到2015年全县将发展泡核桃75万亩。 茶叶示范基地是依托云南土林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到2015年全县将建成生态茶园12万亩。 牛示范基地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依托无量牧业有限公司,建立相对集中的标准化小区,配套沼气池建设,实现牛—沼—果—粮—茶—蔬菜良性循环发展。到2015年,肉牛存栏可达12万头,出栏8.8万头。 无量山鸡示范基地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现初具规模的乌骨鸡养殖场已有87个,要设立原始种群保护区,打造无量山鸡品牌,到2015年饲养山鸡将超过2800万羽,出栏超过600万羽。 生猪示范基地实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生猪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实现猪—沼—果—粮—茶—蔬菜的良性生态循环。到2015年,生猪将存栏20万头,出栏19.4万头。 药材示范基地依托云南维和控股有限公司,建设无量山多种生态药物种植研究国际示范园,打造“无量药谷”。到2015年,全县将培植名贵中药材2万亩。 蔬菜示范基地以南涧镇为重点,以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为规范,推广轮作,平衡施肥技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到2015年将发展无公害蔬菜3.5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以南涧镇、公郎镇为重点,生产无公害脱毒马铃薯,到2015年将发展无公害冬春马铃薯2万亩。 2011年,南涧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4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32116万元,比上年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738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3391元,比上年增长35.5%。可以看到,南涧县已显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一个正在崛起的“彝簇文化生态园林山城”展现在我们面前。 3启示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在连续9年讲到推动“三农”工作的同时,首次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原理,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农业要稳定发展有赖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我国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按人均计算,各种资源的占有水平很低。以土地为例,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只相当于美国的1/8,俄罗斯的1/7。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显得十分重要。生态农业是合理利用资源的农业,也是节能、节水、低碳、无公害农业。#p#分页标题#e# 有些地区虽也有过早期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尝试,但出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就只顾眼前利益。有些则是“换一个领导变一个样”,个别领导目光短浅,在处理问题、研究决策时缺乏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在遇到困难挫折后没有将生态农业的方向坚持下去。弥渡县是南涧的邻县,因有一片较大的坝区,曾是省里重点培育的蔬菜基地,过去不少蔬菜直销昆明,现在南涧山区的无公害蔬菜已销往弥渡。这一现象耐人寻味。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年在南涧进行生态农业试点研究,课题经费只有3千元,3a多时间平均每年1千元。南涧人知难而进,坚持走生态农业的路子不动摇。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仅“无量药谷”项目就引进投资20多亿元。这让我们感悟到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南涧这个昔日的贫困小县,用今天的成绩给我们做出了诠释,也为云南省占国土面积80%以上的山区、半山区建设做出了榜样。 当前云南省干旱还在持续,抗旱形势十分严峻,连续3a干旱已使有些地区出现了生活用水困难,农业生产损失更不是一个小数目。2011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达13.37亿元。如何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使有限的水资源循环再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有较强的抗御能力,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无疑是一条根本途径。

全文阅读

农业产业化引领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西簧乡位于淅川县西北部,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近年来,为改变传统栽植核桃病虫害严重、挂果率低、产业效益低下等弊端,西簧乡党委政府确定走扩大规模、建设基地、引进外资、合作经营的新路子,引进南阳市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对全乡的核桃基地实施承包经营。该公司实行集中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营管理。当地农户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参与到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领取佣工报酬,果农由原来的亩均收益350元左右增加到现在的5000多元。西簧乡核桃产业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簧乡的做法只是淅川县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实施生态农业发展、践行十精神的一个缩影。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水源地,60万亩的丹江水库镶嵌其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优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示范县已经成为淅川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强化农业产业化的引领作用,淅川县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做强特色农业。在稳定粮油面积、提高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培育特色、强壮龙头、搞活流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培育特色:以福森药业为龙头,在库区及浅山区新建1万亩金银花示范基地和3000亩育苗基地,争取3年达到5万亩,5年达到10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以林普实业公司为依托,打造万亩经济林基地;以丹水源公司为依托,做好柑桔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在适宜发展的乡镇培育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巩固发展小辣椒和湖桑等传统产业。强壮龙头:实施农业大招商,新引进南阳市果然出色生态林业有限公司等数家大中型农产品开发加工企业。引导福森药业、新合作、林普实业、石臼辣椒制品、丹江湖乳业、三宝绿色食品等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增强竞争力,全年新创建省以上名牌农产品3个。搞活流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家以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西簧乡杂果市场、香花辣椒城、扬帆农贸市场、水产品市场服务功能,增强辐射能力。

搞好生态建设。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保护湿地面积300平方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1万亩农综开发高标准良田项目建设。二是开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万人。三是搞好林业生态布局。紧紧抓住国家投入2159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重大机遇,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做实做细规划,争取上级最大扶持。四是搞好林业绿化。推广大石桥库周生态造林示范点经验,在每个库区乡镇建成1~2个示范点。全年完成造林18.4万亩,力争营造林面积继续位居全省第一。五是抓紧农村沼气配套工程。全县新建沼气示范村30个,新增农村户用沼气6000座。

培育“三农”典型。一是围绕农业特色产业种植,搞好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加强政府扶持,培育种养大户1000户、种养大村50个,其中培育金银花种植大户20家,匙吻鲟养殖大户10家。二是结合林业产业化,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机,培育薄壳核桃、仁用杏等林果承包大户,林木种苗花卉种植大户,荒山承包大户,大力发展经济林。三是利用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实施“以奖代补”,鼓励农民投资建设或承包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过租赁、拍卖等形式交由农民管理,培育农田水利经营大户100户以上。四是紧跟农业发展和农技服务,鼓励农村经济能人和科技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承包。全年评出科技示范大户100户以上和农村经济能人50名,并给予奖励。

全文阅读

生态农产业问题及优化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转化推广体系尚未建立。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缺乏有效的服务体系,无法向农民提供优质品种、技术、信贷、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新技术的转化率还不足20%。用现代科技装备、支撑农业的格局仍未形成。农户使用较多的仍是传统农业技术和一些简单的生态农业技术(如间作套种技术、沼气技术等),很少应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精确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2.农民综合素质较低。长久以来,贫困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民。因此,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解决温饱,如何改善生活。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往往是从短期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但是,单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往往会导致农户采用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去代替多层次和复杂结构的农业系统,盲目提高复种指数,积极推广高产品种及栽培技术,滥用农药和化肥。短期内,经济收入可能会增长。但这种对农业的掠夺性的经营,极容易导致土壤、特别是表土的养分快速消失、肥力退化、土质变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忽略环境,当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化后,经济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大倒退。不可否认,经济效益是一切社会建设的原动力。但是,如果广大的经营者们能够多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虽然短期内经济效益可能较低;从长期来看,随着环境和生态条件的改善,总体经济效益不仅会大大提高,也能长久维持下去,并获得持续发展。这一点,我们农民是无法自觉意识到的。

3.主导产业不明显。主导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不突出,形不成产业优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的地区对市场、自然条件、生产、加工能力等方面重视不够,竞相仿效的问题比较突出,盲目培植主导产业,盲目建立肉牛基地、生猪饲养基地、屠宰加工生产线,地区问生产结构雷同,从而造成低水平的过度竞争,而同步调整又造成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

4.资金短缺。生态农业的发展往往具有一个特点,在建设的初期,需要一定规模的投入。但这个时候,项目的经济效益不能体现或不能完全体现,项目无法独立运作。资金短缺正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一大困难。许多生态农业的建设只有依赖国家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补贴来支持。但是,我国现时状况是,在农业税费改革以后,地方财政非常紧张,财力有限。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缺乏资金,无法完成,无法实现独立运作,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因此陷入恶性循环,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也严重受挫。

二、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促进生态技术的应用于推广,从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为此,我们应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借助于高校和农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建立健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组建融科研、试制、生产为一体的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技术的创新突破。2.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生态农业发展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离开了市场,生态农业的经济高效性就体现不出来,生态农业也就没有生命力,这也是我国20多年生态农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而农业产业化本身就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因此,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主导产业,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科农工贸一体化、种产销一条龙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立一套有效机制,使市场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促进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使农民树立起现代市场经营观,形成市场为农民服务、农民依赖市场的密切关系,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

2.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优化生态农业模式。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地盲目“跟风”仿效,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优势体现不出来。事实上,许多地方特色农产品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是由于精加工、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形态进入市场,又缺乏像样的龙头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机构的带动和推动,农产品的规模、质量、档次、品种上不去,其特色和优势也无法显现。农业经营只能维持一种粗放式的经营。因此,我们一定要结合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结合区域优势和生产、气候条件,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并做好相关产业的精深加工,让我们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差异明显、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产品附加值较高。国外很多国家在这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在美国,在工业聚集的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考虑到这些地方人口较多,对乳品和肉类需求量比较大,重点发展乳畜业;在西南部,由于是地中海气候,则发展与地中海气候相适应的农作物;在东南部根据气候特点种植亚热带气候所对应的农作物;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布是根据纬度决定的。作为一世界三大农业强国之一的荷兰,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并不是很好。因为土地资源少,光照不足,荷兰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时,避开需要大量光照的禾谷类作物。荷兰的地理、资源优势在于地势平坦、牧草资源丰富,于是他们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由于我国广大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差别很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各地区的生活习惯、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等等方面也是千差万别,因而对生态模式与技术的需求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结合地方自然条件,资源优势,认真研究生态农业模式具体结构,坚持科学理论作指导,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建设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全文阅读

标准化生态农业论文

一根据资源禀赋,构建“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

标准体系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选择和创建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制定相应标准,进行示范推广,形成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和支柱产业。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创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不能盲目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模式。近年来,通过对创建的“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配套技术体系,逐步深化、熟化和生产实践应用,制定了基于“四水”(水禽、水产、水生蔬菜、水稻)、“特粮特经与畜禽”、“特粮特经与畜禽、水产”等3种资源禀赋的13项地方标准(其中江苏省11项,扬州市两项),并颁布实施,初步构建了“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的技术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化,提供了操作规程。

1基于“四水”生态种养模式的技术

标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稻种植、水生蔬菜种植、水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四水”种植业和养殖业异常发达,形成了宝应荷藕和有机稻米、高邮麻鸭、邗江扬州鹅、兴化大闸蟹、盱眙和江都龙虾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带。在传统的种养基础上,嫁接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理念,研究集成了水产-水生蔬菜、水禽-水产、水稻-水产、水稻-水禽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并研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目前已颁布实施的“四水”种养模式有9个,分别是:《茭白-克氏原鳌虾共作技术规程》(DB32/T1687-2010)、《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46-2013)、《克氏原螯虾-水芹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39-2013)、《克氏原螯虾-荷藕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40-2013)、《克氏原螯虾-芡实共作技术规程》(DB32/T2338-2013)、《克氏原螯虾-鲢鳙混养技术规程》(DB32/T2337-2013)、《牧草-鹅-水稻链式操作规程》(DB32/T1157-2007)、《牧草-鹅-水稻-鸭链式操作规程》(DB32/T1667-2010)和《有机稻田套样克氏原螯虾生产技术规程》(DB3210/T54-2013)。

2基于“特粮特经与畜禽“模式”的技术标准

2.1经济林果隙地种草养畜禽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对缺水的苏北平原和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效益良好的经济林果得到了迅猛发展,既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又积蓄了林果土地资源。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利用林果下面的隙地资源,种植牧草,发展畜禽养殖,创建了林果隙地土地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制定了《林-牧草-鹅-链式操作规程》(DB32/T1668-2010),并由江苏省质监局颁布实施。

2.2鲜食玉米秸秆(牧草)养畜禽生态农业模式

全文阅读

化肥对生态农业的影响

1化肥使用和环境污染状况

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增长速度快,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985年全国化肥施用总量为1775.8万t,2002年达4339.5万t,比1985年增长1.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2,3]。与此同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到了333.7kg/hm2[2,3](图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施用化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创造最佳的植物营养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是,化肥用量并非越大越好。一般来说,各种作物对化肥的平均利用率,氮为40%~50%,磷为10%~20%,钾为30%~40%[4]。通常,化肥施用量越高,流失到环境中的数量也就越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就越高。以氮肥为例,由于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损失严重。据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去向的研究的数据,我国氮肥的利用率在9%~72%之间,平均为30%~41%[5]化肥每年的流失量占施用量的40%左右[6]。化肥的过量施用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主要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尤其是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田块上。此外,也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品种的单一性、施肥的盲目性、施用技术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2化肥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2.1引起土壤酸化和板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的酸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江西红壤中,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红壤中施用硫酸钾、硫酸铵等,都会使红壤的酸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大[7]。同时,硫酸钾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成硫酸钙,而在酸性土壤上生成硫酸,因此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钾,土壤中钙会逐渐减少,而使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和土壤板结使耕地土壤退化,生产力降低,并可活化有害重金属元素如铝、锰、镉、汞、铅、铬等,增加它们在土壤中的活性,或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使之毒性增强,进一步对土壤生物造成危害。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如钾、钙、镁等,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生长。大量的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肥力的普遍下降。据调查,由于长年施用化肥,华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已降到1%左右,全氮含量不到0.1%,在东北三江平原,多年重用轻养,使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从10%~11.5%下降到3%~5%[8]。从第二次全国土地普查的1403个县的汇总来看,土壤有机质低于0.6%的农田占10.6%;农田总面积的52.6%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由于大量使用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导致很多土壤中磷或钾成为限制肥力的主要因子;缺硼、钼、锰、锌和铜的农田分别为25.6%、34.8%、15.8%、38.0%和5.2%[9]。

2.2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壤的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害成分,它们随施肥进入农田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磷肥的施用,不可避免地带给土壤许多有害物质:镉、锶、氟、镭、钍等。施用磷肥过多,会使施肥土壤含镉量比一般土壤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长期积累将造成土壤镉污染[10,11~13]。由于镉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淋失,也不为微生物所分解,被作物吸收后很易通过饮食进入并积累于人体,是某些地区骨通病、骨质疏松等重要病因之一。但是据鲁如坤等测定[14],我国磷矿镉含量范围在0.1~571mg/kg,但大部分在0.2~2.5mg/kg,比世界主要国家磷矿都低。目前随磷肥进入土壤中的镉含量最多为0.59g/hm2,远远低于我国最低绝对环境容量(0.73kg/hm2)[15]。可以认为,国产磷肥长期施用时所带入土壤的镉量不至于造成环境问题。但是,我国还进口一些国外磷矿,这些磷矿一般含镉量远远高于我国磷矿。对于这些磷矿生产的磷肥,应对其含镉量加以监测,以确保我国土壤不受污染。有些化肥中还含有机污染物,以致生产出含酚量较高、具有异味的农产品。另外,大量施用石灰氮(氰化钙)可产生双氰胺、氰酸等有害物质,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引起土壤污染,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三氯乙醚的污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16],它是由于施用含三氯乙醚的废硫酸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肥料所引起的。其中666.7hm2以上的污染事故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苏北、皖北等地曾多次发生,受害品种包括小麦、花生、玉米等10多种农作物,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有的田块毁苗后重新播种多次仍然受害,损失很大。

2.3造成土壤硝酸盐(NO3-)污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频繁施用氮肥能直接影响土壤中NO3--N的含量水平。在过量施用氮肥和大量灌溉的情况下,肥料氮主要以硝酸态形式从土壤中淋溶损失。有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17~19]。古巧珍等通过大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表明长期单施化学氮肥或氮钾、氮磷、氮磷钾肥使土壤NO3--N大量积累,从而随土壤水分,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而部分淋失[17]。与大田作物相比,蔬菜保护地施肥量大且施肥次数频繁。由于温室大棚内土壤水分蒸发快,土壤返盐现象比较严重[20]。因此大量施用化肥,容易使保护地NO3-离子大量剩余与迅速累积,加速了土壤盐积和次生盐渍化[21]。崔正忠等对黑龙江省四个中心城市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过量施用无机肥料,致使一些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过高,部分土壤含盐量高达0.567%,出现盐渍化现象[22]。另外,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对N、P、K及微量元素肥料使用缺乏科学知识,只注重施用见效快的氮肥,导致养分供应失衡,影响作物正常吸收利用,势必引起土壤盐分的过剩而累积。设施栽培条件下,次生盐渍化通常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盐分的过分积累会造成作物生理性干旱,甚至生理毒性物质的形成[23]。

3化肥施用与水环境

3.1为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氮、磷等营养源

全文阅读

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浅析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与生态农业的综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仍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文章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浅析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生态农业;发展

一、传统环境下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一)气候缺陷

农业种植与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黄陂区位处我国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临近黄陂南端,北部依偎着大别山南麓,水域和山脉构成黄陂区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的地势。黄陂区水资源并不缺乏,无愧于百库千渠万塘之雅称。

黄陂区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具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极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黄陂区多种植水稻,气候特征无疑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当然利弊相依,黄陂区虽多降水,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也是个致命的缺陷,农作物生长不稳定。冬春季节寒潮天气使水患灾害频发,农作物收成极其不稳定。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年来不断向城镇流动,是我国现存的普遍现象,也是黄陂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与突破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了很多方面矛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