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设计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办公环境生态设计管理

摘要:针对当今节约型建筑的发展要求,本文以郑煤集团办公楼方案设计为例,围绕“生态办公环境”的营造,从建筑前期方案入手,尝试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绿化等设计策略运用于建筑设计当中,切实将“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和谐统一,以营造出高品质、宜人的办公环境。

关键词:办公环境;生态设计;应用

Abstract:Inaccordancewiththedevelopmentrequirementsoftoday‘sconservation-orientedarchitecture,thetopicofthisarticleistotrytousenaturallightingandnaturalventilation,andgreendesignstrategiesinarchitecturaldesign,tomake“people——Architecture-natural”beharmoniousunityinpracticallyandtocreateahigh-quality,pleasantofficeenvironmentoncreating“eco-officeenvironment”fromtheearlyconstructionprogramstageinexampleofZhengMeiGroupofficebuildingDesign.

Keywords:Officeenvironment;EcologicalDesign;Application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剧增,能源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抓紧发展生态建筑,是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建设领域、生态与区域、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涌现。欧洲的一些建筑师诸如托马斯·赫尔佐格、伦佐·皮亚诺、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斯·格雷姆肖等纷纷创作了一批具有探索性、代表性的生态高技术建筑,给予人们许多经验和启示。生态建筑的成功实践丰富了生态设计方法,提高了建筑师在处理生态问题上的主动性,再次增强了人类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我国,绿色办公建筑的生态设计仍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而在新的形势下,建设高舒适、低能耗的生态节能办公建筑,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大课题和新任务。

国际上,生态建筑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利用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的热工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的基础上,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办公环境。在中国,建筑的生态设计正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7月1日,国家颁布并执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关于其中公共建筑节能50%的规定也只是从规范上对公共建筑耗能问题予以强调,设计师处于被动设计状态,而真正创造生态办公环境设计应首先从观念入手,在关注建筑形象的同时,切实将生态策略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人工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从关注人的健康出发,在追求舒适的同时,消除因建筑设计的不当而引起的病变。郑煤集团办公楼设计正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一些生态设计策略进行尝试。

1项目概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办公楼方案设计(以下简称郑煤集团办公楼)为郑煤集团新建办公区方案投标设计。该项目选址位于郑州西部行政文化中心核心区,基地西侧隔70m绿化带毗邻大型市政广场。南侧隔30m绿化带为城市主干道,北侧规划为住宅区。用地规模39433m2,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22层,地下2层,建筑控制高度90m。(图1)

全文阅读

生态环境与室内设计

摘要:随着人类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技术发展的不断推进,自然资源被人类大量索取。如何解决室内设计与资源损耗及室内设计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问题,困扰着当代的室内环境设计师们。

关键词:生态学;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室内设计;节约能源

生态学(Ecology)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于1869年提出的,Ecology-来自于希腊语“oikos”与“logos”。前者意为house或household,即为居住地的意思,后者为学科研究的意思。赫克尔指出:“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

人类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既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动力,也是索取自然资源的根源,而这些资源消耗最终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废物肆虐着地球的环境,困扰着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无法调节到生态平衡状态,系统就会走向破坏和解体。至此,建筑师们不得不将人类自身的活动纳入到生态系统中,重新评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生态有机关联性原理,虽然室内空间环境属于较低的系统层次,但室内对所有这些人工系统和其他非人工系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始终考虑室内环境设计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室内环境设计时,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尽可能少地向自然排放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免对自然、对其他生物物种产生不利的影响等。

如今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理论成为室内设计中科学的生物观、普遍的伦理观和博大的共享观在建筑室内环境中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对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师的生态智慧的最直观展示。和以往讲究形式、风格的传统设计观念不同,绿色设计观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创造出更为舒适的居住生活与工作环境。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不仅仅从美观、形象出发进行设计,绿色设计观是一种整体设计观,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相对于传统设计观来讲,绿色设计观直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发展,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与文化水平,包括人的生活水平;二是强调持续,做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以及对可再生资源不断增殖、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观反映了未来设计领域发展趋势的观念变革,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对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态室内环境设计作为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广泛,因此生态室内环境设计的原则和实际的手法也是十分宽泛的,但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原则。

适应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生态设计最基本的内涵,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室内环境设计存在的根基。与环境谐调原则是一种与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室内环境的营建及运行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发展,使建筑室内环境融合到地域的生态平衡系统之中,使人与自然能够自由、健康地谐调发展。

全文阅读

校园生态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

当前在全球社会高度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2015年赴美进修,实地走访调研后,详细介绍美国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校园的生态规划、生态牧场、绿色建筑、可持续景观等设计方法,为我国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提供借鉴与启示。总结得出现代大学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应遵循所在地区的传统生态特色,大力倡导新能源新技术在校园内的发展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遵循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生态环境。

关键词:

大学;校园环境;自然生态;绿色设计

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波莫那市,该校是所实践技能型的公立大学,创立于1938年。学校占地7900余亩,在校学生23000余名,拥有100余个学科专业。同时该校也是全美七大理工大学之一,全美景观建筑学科排名第三的高校,加州州立大学体系的23所大学之一。2015年夏季,我们有幸来到该校进行访问学习,并被这所学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设计深深吸引。这所校园坐落于连绵起伏、绿草如茵的山丘上,宽阔的校园、绿色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都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整体规划遵循自然规律

1938年W•K•Kellogg先生将自己的阿拉伯牧场捐给加州政府,建立了一所新的大学,这就是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学校位于洛杉矶地区的东面,在一片连绵起伏的山丘上,学校后来的整体规划都是依靠这片山丘而建。同时校园布置也是开放式的,不设任何围挡设施,校园的每条道路都能连接洛杉矶地区的城市街道。校园的整体规划是座西朝东的布置格局,校园东南面为开阔的平地,是这所大学的教学区域,布置有各类教学楼、各类实验楼、图书馆、大学生生活区、各类体育场馆、停车楼、停车场等主要教学设施。校园西北面为山丘地带,是这所大学的景观区域,布置学校的接待中心、会议培训中心、各类牧场、各类植物种植中心、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等配套设施。整座校园的道路规划结合了所在地区的自然风貌,并加以利用。在校园平坦开阔的教学区内设计了一条可循环的主干道,路面较宽、方便车辆通行;再通过这条主干道延伸设计出各条次干道,路面偏窄、方便行人通行。这样的规划设计体现出人车分离,以人步行为主,并且降低了校园内汽车的使用,极大方便了师生的出行安全[1]。同时在校园西北面的山丘地带,也依山而建了车辆通行的爬坡道和行人通行的楼梯通道,这样既做到了人车分流,又保护了校园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养殖丰富校园环境

全文阅读

绿色设计与生态环境

无论从设计发展史,还是从现代设计的诞生、成长历史来看,我们都能清楚地发现环境对于推动设计发展的不可轻视的作用。所有设计大师的杰出作品,都是在环境作用下的设计发展历史潮流中涌现的璀璨浪花。

一 、设计离不开生态环境

设计离不开生态环境这一观念,应当成为绿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人类一种重要创造活动的设计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外在环境中进行和展开的。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时代历史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出某种设计的需要和创作内驱力,产生出设计主题,产生出设计创意和设计方案。进入21世纪,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理念更加科学,越来越多的主流消费人群更加关心购买产品的环保性能,尤其是80后、90后的消费者往往把环保指标作为购买决策的第一标准,更加关心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环保,甚至更加关注生产企业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贡献。这些已经成为未来的消费主流趋势,从此也奠定了绿色设计的应用而生。

我们所说的设计行为所必需的材料、技术、信息,都来自相应的环境,体现出环境所达到的水平。经济代价超越环境水平的设计不会被公众认同,只能导致失败。而社会审美时尚,这种环境的美学标志,不能不成为设计所要依据的一种精神要求。事实的确是这样:“要是我们脱离环境而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什么设计活动,也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正确的设计也就不可能创造。”设计产品总会成为特定环境的一个构成部分。无论是一件家具、一只花瓶、一幅招贴画、一件服饰,还是一座建筑物、一所园林、一个装饰完毕的房间,都可以看作是大环境中的小环境或存在物,大空间中的小空间或实体。一件设计产品会与它周围的日用品、陈设工艺品、房间、庭院、绿化带、建筑群乃至山林原野产生某种联系,共同构成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丰富性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环境对设计的影响

生态学本来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方式与其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间的交互关系,以及生物彼此间交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生态学”一词“Ecology”源于希腊文,由“Oikos”(意为“住所”、“住宅”、“环境”)和“logos”(意为“话”、“言语”)组成,合起来意思是“住所的研究”,所以这门学科原本就是侧重于环境的作用的。实际上,生态学起源于人口的研究,人也是生物之一,于是人类生态学的诞生是顺理成章的事。—般地说,设计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围绕着设计主体并对其设计行为发生作用的那部分自然物,便是设计生态自然环境。设计生态社会环境情况较为复杂,它是指影响设计主体及其设计行为,并使之感受其力量而力求与之相结合的那部分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些交互作用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体现为纷繁复杂的多种形态,诸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家庭关系、文化关系等等。这种种关系也可以称为设计生态社会环境诸因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对设计发生着不同的作用。现代设计生态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建构的框架,现代设计的种种展示、表演、动作、嬗变,都在这个框架中实现和完成。这个设计生态环境框架有着许许多多变动的结合点,例如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空间、人类关系网、医学与保健、战争与和平等等,它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和制约现代设计。

三、自然环境与因地制宜

自然环境成了一些设计师的灵感之源,当代有建筑师在构想未来的理想建筑时,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从那里诞生的大自然,提出了“生态建筑”或者称“仿生城市”的设想。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样式木构建筑的成型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些学者曾经指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在黄河中下游及迤南一带,当地盛产的木材,就成为构筑房屋的主要材料。这样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其他材料作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就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的全面认识,现在学术界还在探讨,自然环境对木构建筑形制的制约作用,是很有道理的。丰富的木材资源,宽阔平坦的中原地域,都是造成以宫室寺观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鲜明特征及重要自然环境因素,这些特征有形制高大、平面展列、装饰华丽和飞檐翘角等。

全文阅读

生态视野环境艺术设计

一、生态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文化的推陈出新,以及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在服务人们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明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和生活品位,也在无形中帮助人们了解了设计。但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需要艺术风格的主导和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还需要结合设计材料的应用以及设备的配合,才能高质高效地设计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此,设计者需要加强对科技成果的关注,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

2.人性化原则

时代在不断变迁,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却永恒不变。一直以来,设计师都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借助现代化的设计技术和不断更新的设计理念,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与改造,力争为人们营造一个满足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的家园,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

3.适度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是其出发点,也是其归宿。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不能对当地环境过于保护,保护过度了,不仅会影响环境艺术设计的美观,还会阻碍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当然,如果出现过度设计或改造,生态环境就会失衡,当地的生态资源就会面临被侵蚀的危险。所以,必须寻找设计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走“保护—设计—发展—保护”的良性发展路线。

二、生态视野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战略构想

全文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

一、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性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外部环境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是确保外部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之间能相互协调;针对空间环境设计,其主要强调的是确保人类有着健康的生活质量,并且基础的设施能正常运行,从而达到资源合理利用及循环利用的功能。依据生态的基本特性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包括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循环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是指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资源等模式,特别是非再生资源,由于资源短缺,应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其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的布局结构及配套设施设计上,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也要满足后代人的生活需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其体现在多样化的物质产品设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不同的产品设计,这样满足了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也避免了浪费资源等生态环境问题;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其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中消耗的物料及能源的循环利用,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原理,对其进行分解及再利用。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其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生态理念是在一个自然环境的生态空间里,各种生物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又相互排斥的环境艺术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生态理念的特性,遵循自然性、独特性、艺术性、生态性,从而形成一个绿色环保的环境空间。

(一)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生态理念的自然性。自然性是生态理念最基本的要素,若设计者追求的是精心雕琢、虚实的美,而不是自然的美,这就偏离了生态理念的特性,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融入自然的特性,强调的是与自然相互协调、亲切自然、舒适的艺术美感。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其主要表现在遵循源于自然、体现环境自然、研究环境生态规律的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是从自然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设计者应融入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体会和领悟大自然的生态特性,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设计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使人们能融入到自然的环境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对于设计者,遵循艺术性是必然的,设计者应根据生态理念的特征,设计出具有艺术本身的意义,这样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人们的生活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全文阅读

生态理念环境设计论文

新世纪,人类饱尝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越来越突出的生态危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担忧,树立生态理念、加强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吁和心声。环境设计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紧密相关,在环境设计中引入和践行生态理念非常必要。

一、环境设计及生态理念的概念

(一)环境设计的概念

环境设计,又叫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室内、园林、建筑、城市设计过程中,综合应用美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力学、光学、建筑学等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施工对象环境方案的开发与设计行为及其过程。

(二)生态理念的概念

生态理念是指在进行一项设计或开展一各项目时,既要确保设计对象和设施的功能正常,又要积极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降低设计方案实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生态理念具有高效性、持续性、多样性、循环性等特征。

二、环境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指导原则

全文阅读

生态宜居环境设计思考

摘要:建设生态宜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本文针对生态宜居环境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宜居;以人为本;现状;特征;环境设计思路

每一份居住,代表一种生活,现代都市人对住所要求不仅仅是“可居”,更应该是“宜居”,能够贴近山水,亲近生态,一份宜居的自然景致;出则繁华,入则怡然,在翠林与繁花中,流水潺潺、曲径幽幽,一杯香茗,三五知己,暂时忘却社会的烦嚣,怀抱大自然的宁静,寻觅一份心境空灵的场所。

一、居住区环境景观的一些现状: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只是建筑设计的附属,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布置中也只是园艺绿化为主,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人居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现在的房地产开发都提出塑造“生态、绿色、宜居”的居住环境,而在实际的景观中却很难把握其内涵,居住区景观也只是单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等的拼凑,并未从有机系统组织景观序列,以人为本,打造生态怡人景观空间的思想高度营造出有内涵有文化的宜居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1.1、 强化概念,忽视与形式的结合

景观的概念来源于形式,只有概念与形式完美融合才能达到景观效果。而今,为了制造影响力,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故意将景观的理念和概念扩大化,“欧式小镇”“西班牙风情社区”等类型居住区层出不穷。而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却忽略了人居环境的具体形式。这不仅造成了地域精神的缺失,而且造成了景观原有资源的浪费。为了表现所谓的概念,追求奢华的铺装和水体,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无法达到“宜居”。

1.2、 强调视觉感受,忽视功能性

全文阅读

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计划

一、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一是实施“定向支持”。保障实体经济中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柱产业等重要领域的资金需求,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转型;二是推动经济金融对接。做好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中小企业发展;三是加大县域金融投入。进一步完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发放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不断提高县域存贷比,确保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增幅;四是强化金融服务创新。针对实体经济不同融资需求,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需求,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改善实体经济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二、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

今年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关键年。各地要认真查找全覆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制定本辖区的工作任务分解表,力争各项指标有明显提升。要把提升县域存贷比和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作为今年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争取有实质性突破,努力完成县域存贷比比上年增长2到3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完成分年度、分地区、分金融机构的全覆盖目标任务分解工作,并制定出台考核办法。各县(市、区)也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各金融机构完成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各项目标任务情况的考核、检查和奖惩工作。

三、加大企业信用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培植优质信贷主体

2012年各级政府要把培植和创建A级信用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抓出成效。一是制定培植计划。全市A级以上信用企业数量增幅力争达到30%以上。相关主管部门要筛选一批初具创A条件、发展态势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给金融机构作为培植对象,并指导企业积极创建。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制定可行的培植计划,明确措施,帮助企业进行创建。二是组织企业信用评级。要引导全市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第三方信用评级,金融机构要把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结合起来,促进信用企业创建。三是大力支持诚信企业发展。金融机构在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切实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A级以上信用企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做好对中小企业的多方位扶持,努力为中小企业成长做好政策上的引导、管理上的指导、信息上的传导、融资上的疏导,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使更多的优质企业加入到A级信用企业行列之中。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制订《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工作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

四、加大社区信用工程建设力度,推动下岗再就业工作有效开展

各级政府部门要把信用社区的创建与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担保机构、经办金融机构和社区的职责,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依托社区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的有关规定,将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再就业。要加强社区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引导社区开展政策咨询、就业培训等活动。

全文阅读

生态设计理念下环境设计教学论文

一、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中的现状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参与环境改造的活动越来越多,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的。今天,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环境设计教育改革需要较为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形势不相适应。环境设计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新兴学科,以环境规划设计、环境形态艺术、物质环境设计、大众行为心理等为研究核心,以策划、规划、设计、管理四个环节的结合,构成了环境设计纵向系统的整体。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学科专业领域包括生态学、建筑学、艺术学、行为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四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约占总课程量的50%,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约占40%,专业实践课约占10%。在专业课程中,主要以景观设计、观赏植物配置与造景、景观小品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为主线设置一系列专题设计课程,课程分类繁细,内容覆盖面广,各自独立,呈点状的板块式分布。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为补充,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传授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则指导学生在本门课程内分阶段地完成专题专项研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创意,最终达到本专业的教学目标。生态设计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市场与教学体系,其设计教育发展程度较高。我国的生态设计基本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各高校的生态设计教育发展程度不均衡,受重视程度也需要加强。因此,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设计院校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与国外设计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互动关系和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培养出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设计人才而肩负起重大责任。在环境设计教育中植入生态设计理念,应根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充分运用生态学、设计学、环境科学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工作需要的环境,最终体现出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态系统长期相协调的状态,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让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但是长期以来,环境设计教育受社会意识、经济压力、资源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内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体系。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途径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