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消费社会的形成看消费文化的社会心理影响

什么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根据皮特・斯蒂恩斯(PeterN.Stearns)的定义是“描述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是部分地构建在获取他们显然根本不需要的物质或不是传统地需要展示的东西上。他们投身于获取东西的过程――买东西中。他们的身份,部分的是由他们所拥有的新买的东西或新展示的东西决定的。在这样的社会里,诸多机构鼓励并服务于消费文化,从热忱地招徕生意的店主企图诱导顾客买其并不需要的东西,到产品设计人员对现有的产品变换新的花样,到广告商们寻求创造新的需求”。斯蒂恩斯的上述定义,是描述性的定义。这个定义描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靠买东西和拥有很多东西来找存在的感觉和生活的意义。这个定义仍然是比较含糊的,也并未触及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本质。本文我们将从消费社会的历史入手,探讨什么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以及它对社会意识领域的重要影响。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是如何出现的?

对于消费社会是何时出现的这一问题,历史学家如同对任何历史问题一样,有过很激烈的争论。现在,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在18世纪晚期的欧洲,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现代消费文化已成雏形,“消费革命”已经发生。如著名的消费文化研究学者丹尼尔・郝若维兹(Daniel Horowitz)所说,那时“人们购买商品,物质的拥有成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戏剧方式,提高生活标准这种概念散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

在欧洲先驱的带领下,美国后来居上。皮特・斯蒂恩斯(Peter N.Stearns)论述说,18世纪的消费革命发生的时候,它本身已经带着扩展的种子来到美国。当欧洲在消化自己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的结果的时候,美国赶上了欧洲的潮流。1850年伊始,第二次消费革命爆发,以几乎可以想见的一切可能的方式,消费文化在欧美加速,加深发展。

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社会的主要特点都已经发展完备。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停顿。二次大战后,消费文化进入极度繁荣时期,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目前美国仍然在消费繁荣的阶段之中,而其他国家纷纷跟在美国之后。美国不但成为世界消费文化的代表,消费本身甚至被看成是非常美国化的东西了。

而在消费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指导性概念的过程中,与消费社会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消费这一行为本身也随着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的发展,作为消费社会中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人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乃至社会政治结构(通过提供社会阶层划分的心理依据或标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换言之,此时的“消费”概念,已正式进入文化范畴,成为社会学科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对象。

消费对社会意识领域的影响――社会道德与社会价值观的演进

全文阅读

社会文化德育心理分析论文

[摘要]透过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现象,总结出当前英语外来借词的三个发展特点,并对其进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指出英语外来借词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心理含义,并预测汉语中外来借词的数量将会持续上升。

[关键词]现代汉语;英语借词;社会文化心理

Abstract:ByanalyzingEnglishloadwordsinChinese,thepaperpointsout3featuresofloanwordsandundertakesculturalandsocialanalyses.ItfindsoutthatEnglishloadwordsbearculturalmeaningsandpredictsthatthenumberofloanwordsinChinesekeepsincreasing.

Keywords:modernChinese;loanwords;socio-culturalpsychology

一、前言

外来借词又叫外来词。现代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语,丰富了自身。而英语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大量涌入和广泛流行构成了现代汉语最庞大的外来词阵容。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其蕴涵着的社会文化心理意义,已经成为语言现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内学者对外来借词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对外来借词的分类及其发展的研究见多,如张锦文从英汉借词对比的角度[1]、谢晓虹从其引入的翻译的方法探讨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莫秀兰[2]、黎昌友[3]、习强毅[4]等均对汉语中的外来借词的发展趋势做了有益的探索。英语外来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是特定时代大众文化心理的体现。本文将就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借词的特点探讨分析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将会持续上升。

二、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既有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类,也有生活娱乐、饮食穿着、艺术体育类,呈现出词汇的多方位渗透多层次引进的态势。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这类词汇呈现出流行与发展的趋势。从当前流行的词汇来看,当前英语外来词呈现出如下特点:

全文阅读

汉语教学的文化社会心理论文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第3卷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气质和性格,并进一步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生态文化与行为的理论模式指出:“一定的生态环境,导致一定的文化形态,而一定的生态和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人,使其产生一定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进而使人更好地适应那种生态和文化,甚至影响和改变它们。”人类的认知过程也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民族认知结构及特性有极大影响,对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基础,由于生存的需要,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素,避开不利的因素。同时,祖辈居住的地理环境也赋予各个民族以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长期的对自然的适应影响与约束着当地民众以符合生存地环境需要的方式进行认知与取舍,并形成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度不下18℃,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白天的高温不利于长时间户外工作,潮湿炎热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四肢乏力。这样的地理环境使泰国人形成了缓慢拖沓的性格。这种性格有利有弊,反映在学习上当然就是学习效率不高,进步缓慢。汉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情况,千万不能着急,不能用自己在中国的经验来对待泰国学生,毕竟泰国学生缺乏汉语语言环境,操之过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还会使学生反感。对泰国学生一定要有耐心,知识教授也应勤反复,放慢授课节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二、文化环境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孩童自幼儿园开始已背诵佛经,学习佛教历史,举国上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泰国人尊崇泰国国王,从内心认同以皇室存在为前提的等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族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取向。苏联学者H•米特罗欣说:“在民族文化中,宗教不单纯是外壳,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贯穿于人们的处事态度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秉承一些做人原则和道德标准,比如避免冲突,没有正确的竞争意识,不敢向权威挑战。泰国人生活没有压力,一生快乐无忧,加之物产丰富,使他们成为乐天知命的民族。因此,泰国孩子大多乖巧听话,服从性强。但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王晶在其论文《泰北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与分析———以清莱府两所高校为例》中指出,泰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偏低水平,大大低于中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汉语教师一定要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能力,如果期望学生靠自觉去自学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一点也不能懈怠,哪怕你授课的对象是大学生。泰国人认同等级观念,教师在泰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学生心中,教师的等级是在他们之上的。

三、社会结构的影响

泰国虽然在1985到1995年间经济迅猛发展,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是1997年的经济危机却使泰国经济大幅度退步。泰国经济的支撑业是旅游业和出口业,除了少数城市已经非常现代化外,其他府依然比较落后。农业文化下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观并不因几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有了改变。相反,农村那种以亲族为核心的保护人制度延伸进入了现代社会,在大城市中的很多社会领域都可以找到这种保护和被保护关系的网络。这种以亲族为核心的保护人制度也会影响汉语教学。比如,当我们和泰国相关人员就汉语教学进行沟通或者其他事务进行交流时,发现学生和泰国相关人员并不是从自身去反思汉语学习,而是一味从外部来为自己找理由。比如中国教师不会泰语,存在沟通障碍,学习汉语没有语言环境等。汉语教学既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同时又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异国进行汉语教学,就更应该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接受心理。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生活的环境越了解,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把握得越好,汉语教学的效果才可能越好。

作者:蔡函伶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全文阅读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摘要该文力图从人生命的生成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社会文化视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个体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而必要的环节。人的生命的生成性决定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一般从广义的角度说,社会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不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亦不同。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的本质,心理健康问题。

分类号R395.6

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呈现为由内到外的三个层次:一是包括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假设”(underlying assumptions);二是反映判断取向的价值观(values);三是包括服饰、语言、习俗等在内的可观察的外显特征[1]。将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诠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文化冲突的背景中尤其更具有时代真实性。我们将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社会文化因素形成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及社会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分析,阐明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1心理健康问题的涵义

对心理健康问题内涵的理解是确定这一选题具有价值性的关键。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一层面的心理境遇又构成大众生活的基本成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

1.1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所产生的不和谐心态的一种主观感受或体验。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心理健康问题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生活是个体现实的存在方式。个体通过社会生活最终确立了人的本质,拥有了人的独特属性。人的社会生活由以自我为中心的诸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神即终极信仰)构成。个体的人通过与经由实践形成的各种关系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人的社会生活,对象性活动建构着个人作为主体的认知评价、信息加工方式、行为选择、经验结构优化等。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行为选择渐趋合理化从而实现个人生命的逐步成长。显而易见,生命的成长是以个体不断超越现有状态、克服各种矛盾为途径的。成长是在新的关系情景中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对于进行社会生活的人来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和经常性,也具有必要性。只要是人,总会有心理健康问题;(2)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个体保持和谐平稳的心态。心理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字眼,尤其是人的心理复杂而多变,它是人的意识赋予人特有的属性,对于各种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人在生物学上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人因此拥有按主观意愿解释、改造生活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为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让人品味与体验真实的痛苦。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体现建构性的活动表现为一定的认知意向,又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表现为心态平稳―不平稳―再平稳、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波动与变化;(3)心理健康问题使个体具有两种相反的心理导向。心理健康问题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或已变态,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经由个体的自我调控得到消解,就能够达到心理平和并为面对和解决新问题做准备;也可能被个体夸张、保持受到实际意义的强化,而长久地改变平和心态,形成变态心理或不健康心理。对生命而言,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环节,后者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前者是收获快乐与幸福的有效途径,后者是终结生活意义的不幸开始。

全文阅读

从社会文化变迁看当代女大学生心理

[摘要] 人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面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代女大学生经受着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关注社会文化变迁对当代女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积极维护和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变迁 当代女大学生 心理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因为足不出户而失去了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因而也失去了社会地位和权利。星移斗转,21世纪已经来临,但封建传统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它的影响至今尚存。在这种文化积淀中塑造起的女大学生一般或多或少地具有自卑和依赖心理,虽然她们自尊、好胜和自强,甚至有时表现出清高与孤傲,但是她们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文化和社会偏见所造成的女性的某些消极心理定势,即自卑、软弱和依赖[1]。当然女大学生要超越传统、摆脱消极的心理惯势,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历程, 常常会伴随着心灵的磨难和人格的撕裂。

1 传统文化下的女大学生心理劣势

1.1 主体意识不强

女性所特有的社会性别身份,决定了她们扮演社会所指派的社会角色。女性的首要价值在于生儿育女,“母以子为贵” 剥夺了女性应有的主体意识。她们和蔼、忍让,一切为了孩子,从未意识到“自尊、自重、自信、自立、自由”应该是自己的需求。与此同时,他们还扮演着妻子的角色。妻子应该服从丈夫或家庭需要,被认为“应当”承担全部家务劳动无论她是否有自己的工作。妻子被要求在背后支持丈夫的事业,光有事业上的成功而缺乏家庭上的成功不能称为成功的女人。她们很有希望取得成功,但又害怕成功,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摆脱对男性的心理依赖。这种观念造成一些女大学生依附心理较强,她们认为将来只要丈夫能干,自己的终身就有了依靠,导致其在学期间安于现状,自我封闭。在现代社会,由于性别角色的变化影响,女大学生的爱情观虽然已经隐含着追求人格平等的愿望,但仍不自觉地在两性关系中寻求庇护[2]。

1.2 成就取向较低

心理学上的成就取向可分为成就动机、成就归因、成就自信。首先,成就动机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完成某种价值的或至关重要的事情的一种主观愿望。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具有同样获取成功的动机,然而她们的社会性别结构能够塑造她们成就目标的方向,家庭和文化的影响可能调整她们的目标,即男、女大学生都从父母、同辈、老师和其他社会群体那里获得与性别相关的期望和价值。通过这种社会化,女大学生学到了自己的性别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向。其次,是成就归因。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将成就归因于能力,女性更容易将成就归因于运气。这是女性期望和信心较低的结果,同时又用来维持她们较低的期望和信心。最后,是成就自信。两性在智力上的差异,仅仅反映了解在智能结构上各有所长,优势领域各不相同,但女大学生成就自信较之男大学生还是要低些,有证据表明在成就自信上存在性别差异。

全文阅读

中西方文化心理和社会发展刍议

竞技,最初起源于人类群体内部的娱乐,由于这一活动所具有的无限超越的寓意,使得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技愈为凸显。在竞技规则上,中西方社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对于西方社会而言,他们更多地强调竞技规则的程序性与公正性;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却更多地强调竞技的技艺性与变通性,使得中国人在竞技时蕴含着若隐若现的投机与侥幸心理。此种文化心理的异质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一断历史典故———田忌赛马,在赛马这一竞技活动中,古代中国人通过变相地改变竞技规划而赢得了比赛胜利。无疑,教材对这一典故的选录本身就表明对典故所透视的竞技规则的认可,即相对于中国人而言,对比赛规则的变通本身是可以理解接受的,并且中国人更看重由于这一变通而获得的比赛胜利的结果;而对于西方人而言,这一典故显然违背了竞技规则,在程序上是不合理的,因而结果自然也是不公正的。可以预见,如果西方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类似典故,显然无法让西方人所津津乐道。执业态度的异质性。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中西方文化融合愈加深刻,因而中西方职业态度的不同显得愈加重要和明显。对于西方社会而言,他们的职业态度趋向于冒险与创新,与选择一个自己不热衷但稳定的职业而言,他们更多地选择追随自己内心的梦想,宁可从事自己热爱而不稳定的职业,也不愿意为了稳定而牺牲自己的职业兴趣,于是许多西方人的人生在中国社会眼里就显得另类和不可理喻。与进入政府、教育机构等相对稳定的职业领域相比,西方人更多地选择自由职业或者行业公司谋职,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具有更多的挑战性,同时也蕴含更大的回报。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个人兴趣而屈从于职业稳定,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稳定,因而在职业态度方面显得略微保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对于西方人而言,职业的自我忠诚度更高;对于中国人来说,职业的不安全感更强。交往意识的异质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电脑及网络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使得物理距离变得愈加不清晰而社会交往愈加便利。在交往意识上,中西存在着显著不同。对于西方社会而言,他们更多地强调个体独立性与私密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始终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不会因交往而破坏个体独立性,个人隐私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在相互尊重隐私基石上。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侧重于亲密无间、敞开心扉,缩小私密范围。人们乐于把个人的私事与他人共享,亦以与他人共享个人私事为傲。个体之间的亲密程度,往往体现在相互获知对方私人事务上。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特意保持个体独立性,往往会被中国人认为是对交往的排斥和拒绝,可能会导致交往中断。显见,交往意识方面中西文化心理处于两个不同的端点之上。

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性

除文化心理外,中国与西方在社会发展方面存有差异。中国与西方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各有侧重,社会发展旨趣各不相同。中国重社会发展结果,西方重社会发展过程。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他们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结果,对于西方社会而言,社会发展过程更为重要。中国与西方此种对社会发展要求的不同侧重,在各自的教育体系上有深刻体现。由于侧重社会发展结果,中国社会的教育更多地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父母、教师或社会所期望的结果;由于侧重社会发展过程,西方社会的教育更多地立足于帮助学生独立自主成长的一个过程,完全依凭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习和就业。中国社会的教育由于以教育结果来制约教育过程,使得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因而不由自主地指责和支配孩子学生成长,此种被指责和支配的学习历程使得中国学生变得脆弱,为了得到父母、老师所认可的正确答案,他们对错误和失败形成了天然性恐惧,导致他们最为可贵的创新、创造、冒险等天赋日益丧失,简言之,中国社会的教育基于对结果的侧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成长、尝试错误和体验失败的机会,使学生由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相反,侧重社会发展过程的西方社会,在教育体系中更多地尊重学生,把教育视为一个服从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因而学生得到了系统和全面的锻炼和积累,更多地保留了其好奇心和创新潜能。

中国重社会发展内容,西方重社会发展形式。中国社会更为看重社会发展内容,而西方社会更多地看重社会发展形式,使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中国人更多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赋予社会生活更为丰富的内容,而西方人却着力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社会生活分外单一和有条不紊,赋予社会生活更为纯粹的形式,使之一目了然。此种对社会发展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十分丰富的形象思维,西方人简单明了的抽象思维。中国社会对形象思维的推崇,引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充分发展,而西方社会对抽象思维的推崇,引致西方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中国社会以“形而上”之器为要义,西方社会以“形而下”之物为要义,因之中国人强调精神生活和思想感悟,而西方人更为具体,讲究实用。

中国重社会发展情感,西方重社会发展效率。由上可知,中国社会倾向于辩证思维,此种辩证思维使得中国社会更多地强调悟性、道义,即侧重社会发展情感,而西方社会更多地强调理性、功效,即侧重社会发展效率。西方社会对理性的侧重,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自16世纪马丁•路德推行宗教改革,即把社会发展的中心由天堂转移至人间,开启了西方社会追求理性的征程,无论是马克斯•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抑或穆勒的利己主义,无不闪现着理性的光芒,英国的经验主义思潮和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亦是西方社会侧重社会发展效率的显著体现。西方社会此种对社会发展效率的尊崇,对于个体而言,即是视集体利益为个体利益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追求集体利益,目的在于实现个体利益。而中国社会则强调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规约个人利益。对于社会生活而言,西方社会片面地过度依赖法律制度来解决争端,高度信守以法律来制约个人行为之准则。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显著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基于追求社会发展情感的立场与定位,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亲情、伦理、血缘、家庭等观念,而仁、义、礼、智、信仍然在依凭惯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社会生活,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被视为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子女终其一生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职责,此种观念依然代代延续,相对稳定。西方社会对于抚养与赡养,却显得较为松散和独立。西方社会中子女成年后,父母往往会中断对他们的抚养,而子女独立后,亦减少对父母的赡养。此种社会发展旨趣的不同侧重更为微观地体现于中西的具体生活习惯中。以饮食为例,西方社会擅用刀叉,与刀叉相伴的则是家庭生活中的分食制,进而衍生为独立的生活习惯和相对脱离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的情感性低而效率性高;中国社会擅用筷子,与筷子相伴的只能是家庭生活中的共食制,共食制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关系和群体意识,进而衍生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生活习惯和相对亲密的家庭代际关系,使得社会生活富含情感。

中西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

中西方文化心理与社会发展并非各行其道,它们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特定的文化心理引致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进而强化了此种文化心理。中西方文化心理均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文化心理一经形成,即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与中国历史发展相适应,使中国社会发展速度慢动力足。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强调集体,侧重情感,使得整个民族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扶助,信奉集体利益至上,使得社会得以举全体之力而建构个人所无法完成之大业,因而社会发展动力充足,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侧重情感,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彼此尊重并谦虚忍让,因而独立观念不强、竞争意识薄弱,使得整个民族的创新力不足,积极性不够,社会发展速度较慢。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曾经辉煌的灿烂成果,无不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而获致。

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与西方历史发展相适应,使西方社会发展速度快效益高。西方社会文化心理强调个体,侧重理性,使得整个民族形散而神聚。当整体民族利益不受威胁时,社会成员往往各行其道,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整体民族而言,全体社会成员都力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则相应地形成了整体性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西方社会在短短几百年间完成的工业化进程是对此的现实体现。而当整体民族利益遭受损害时,每个社会成员都会从自身立场出发,基于保全个人利益的目的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使得民族国家获得空前团结。此外,由于西方社会文化心理侧重理性,更多地讲究实用和立竿见影的现实运用,使得西方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高度发达,整体社会发展凸显出显著的高度效益性特征。

全文阅读

社会文化心理对汉语修辞运用的影响

摘 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时代人们的社会思想与心理的影响,而且话语修辞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因此社会心理对于修辞运用的影响非常深远,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社会文化与社会心理对汉语修辞发展与应用的影响,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与研究修辞及其运用。

关键词:社会心理;文化;修辞

修辞是人在社会交流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行为,在选用一定语言材料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修辞方式,以期达到最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既然修辞是人们用于交流所产生的一种语言行为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一、 修辞和文化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一是指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二是指修辞知识或修辞学。”“用作动词则是指依据题旨情景运用特定手段,以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

对于文化的定义各家却说法不一,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许嘉璐在《什么是文化》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所有成果。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他把文化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表层文化,又称物质文化。第二层是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第三层是底层文化,又称哲学文化。人们的修辞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修辞具有民族性,因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居住区域,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心理状态,面对同样的客观事物就会运用不同的修辞去描述主观感受。

二、社会文化心理对修辞运用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对于修辞的运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将基于文化的三个层面来研究社会文化心理对修辞运用的影响。

全文阅读

文化创意产品社会心理学透视及启示

为了人类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设计师把文化创意融入到产品中。因此深刻剖析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文化。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文化创意产品各方面的剖析,试图揭示出其对用户的从生理层面到心理层面的影响以及对促进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所带来的一些启示。

一、文化创意产品对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社会心理学指出文化是指:“在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及其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社会生活是开放的、非强制性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的,它以产品为媒介,传递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等信息,使社会个体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促使他们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积极的社会文化下的人通常会用肯定的眼光看事物做判断,并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文化创意产品是设计师对社会文化提炼和创新后附加到产品上,从而使文化更容易被广大用户接受和吸收。不同的文化创意产品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的状况。用户在使用文化创意产品时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同时满足了心理需求,获得审美和情感上的愉悦。通过使用这些产品,用户可以直观而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的物质文化,并在这些物质文化的背后了解到更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受到这些文化带给他们的巨大影响,加深他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理解和尊重,促进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所以说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途径。对于设计师来说,立足于社会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满足产品功能的基础上附加文化创意会有突破性的成果。

二、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使用是用户继续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个体只有在这些复杂的变化中做出选择,继续进行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学习,对现有的社会行为模式不断修正、补充,才能增强社会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掌握和使用不同的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过程即是用户对产品在感知、想象、思维、观念、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多方面心理品质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使用过程中用户在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从而促进用户本身的和谐发展。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透视文化创意产品,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挖掘和整理人类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更好地结合当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弘扬精神文化。

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目标用户群体的确定

社会心理学充分的研究表明社会群体可以影响个体,共同目标和共同动机把个体组成了群体,群体成员也因为他们接受的规范和价值观而具有某些文化特征。群体的文化对于促进个体的接受和吸收积极文化具有借鉴性的价值。只有针对性的定位才能充分挖掘用户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把握产品的设计方向。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群体文化对用户的心理束缚,确定产品的适用人群,针对用户群体的文化特点所设计出的产品,才能使个体在使用产品时感受产品中蕴含的群体文化价值观,引起共鸣,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同时在精神层次上可以鼓舞个体努力进取、促进自我实现。

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情感因素的构建及其意义

全文阅读

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社会心理

摘要:本文对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关系做了解读,认为文化传统的差异,使中国人在心理、情感、认知模式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我们需要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探讨,才能更好的把握中国人社会心理特征,为促进良好人文环境打下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人;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及相关群体在一特定时期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心理既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情绪、习惯,也会促成一定的社会风气。社会心理的形成不仅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系,也受到人们生活其中的传统社会文化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其生长的自然与传统人文环境的制约。因此探讨中国人社会心理,除了要以当今社会环境为基础外,也需要参照传统人文环境的因素,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答案。

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主要有那些方面呢?

一、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政治,人们的政治c社会生活往往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许多古代中国人信仰“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信念。这种思想既是儒家的人生哲学,也包含了道家的“慎独”精神在内。这种双重性表现在主观幸福感上:一方面,中国人的人伦、道德观念占据重要地位,人们往往将遵守人伦道德看成人的一种价值评判,一种自我人生价值完成与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当社会生活或者政治上失意后,则以道家独善其身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其信念也趋向于自我的满足。这样,双重性的自我评判标准导致人们在主观幸福感上的追求与西方文化下的人格模式不同,其个体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在当代,虽然已处于法制、民主的开放环境中,但是传统文化毕竟会对人们思想有所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一些人心灵深处,既注重“大我”,即兼济天下,心怀祖国的性情培养;也注重小我,即独善其身的主观幸福与满足感。这种个体自身的内在感受,正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主观性个人感受。

二、注重自谦、自爱、含蓄、内蕴

古代中国人强调宗法血缘、团体主义,因此个体出头被看成是不好的倾向。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敢于出头露面好打抱不平的人,社会往往予以非议。所以,传统文化以适应、顺应外在环境为主导,将自制看成一种重要的人生品质。它使人们在各种场合,都注意克制自己的情感、个性、意愿,不暴露自己的真实的人生取向。长此以往,许多人就自然将这种自我克制作为一种人生理念。这在当今社会中也有表现。例如部分人在公共场所注意克制自己的情感、个性、意愿,不暴露自己的真实价值取向;在平日里喜欢与小同乡、老同学、亲戚朋友交往。在他们看来,这种圈子里更易于获得安全与自我实现感。注重自谦、自爱、含蓄,是一种好的品质;但是过于注重情感克制,将自己封闭在一些小圈子里,亦是与当代开放的社会环境不适应的。

全文阅读

大学生文化心理的社会适应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受到很大冲击。同时,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独生子女居多,又形成了中国大学生独有的文化心理特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合理构建大学生文化心理,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心理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我国大学生文化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文化心理是指在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下,大学生对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适应、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方式。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时期。

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的转型期,各种文化共存又产生激烈碰撞,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有着独特的文化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摆脱肤浅的、表面的对外界文化的认识,自我文化心理意识不断完善;对外界文化开始独立思考,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不断形成;辩证的、实用的、创造性的思维逐步形成,大学生文化心理不断优化和发展;对文化的归属感日益强烈,形成文化心理的自我统一。

影响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因素分析

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总是始终伴随着人的知识、情感、需求等因素,当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的需求发生改变时,人的文化心理也会发生改变。①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主要是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影响。所谓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生活的外部环境文化,即国际文化、国内文化、校园文化以及家庭文化;内部因素主要是大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即文化适应、自我核心价值和认知方式。内部和外部的因素相互作用又遵循各自秩序,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文化。

外部因素。国际文化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国外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伴随着外国的影视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大众文化的涌人而进入我国,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近几年哈韩、哈日族这些新名词不断涌现;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日益胜过传统节日;国外影视作品较国内影视作品更受大学生喜爱。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