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

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社会学系根据06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希望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要求学生根据我们所给的论文题目,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与实证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希望他们能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出一定的方法、对策。我们最终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能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为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专业作用做好准备。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全文阅读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和模板

一、毕业论文的印装 1、毕业论文的构成:

封皮、封页、审阅记录单、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外文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打印,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时,每页33行,每行33字,页码用小五号字,在版心下边线之下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2、页面设置要求:

1、页边距要求: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0.9厘米;上边距6厘米,下边距0.6厘米。 2、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3、纸张大小:宽度19.4厘米,高度26.9厘米。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及要求 (一)封面

打印论文封面用小二号黑体字。 (二)封页

封页包括论文题目、学生所在专业、导师签字、学生本人签字。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使读者通过标题,能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论文标题不超过25字,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可分两行书写,布设副标题。封首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其他内容用小三号黑体字。

全文阅读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 要】学年论文是社会工作本科阶段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定位不准,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分析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某高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论文的培养实践为例,从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等环节入手,提出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社会工作

在文献研究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且研究颇为深刻,或者只是集中在选题上,对学年论文的探索研究十分少,那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年论文研究就更缺乏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解剖了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在摘要中已简述,并就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深入探索,望能给大家寻找一条有效、顺利实施学年论文的道路。

一、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撰写与指导是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选题,设计社会研究方案,实地开展资料收集,并在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其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问题调查与研究能力,运用资料与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开展培养计划。

目前,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开始了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但是很多部门、师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年论文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部分高校学年论文实施的相关部门布置仓促,未能给师生留余充分的准备时间,只要按期收稿,不计学年论文质量和实施效果。

全文阅读

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刍议

[摘要]围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的时代需求,分析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并结合作为西部欠发达与多民族地区的贵州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相关建议:优化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设置,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与优化培养模式,应对贵州地方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工作。

[关键词]社会工作;教育;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7-0068-04[作者简介]张辉(1972―),男,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公共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相应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特别是2001年全国高校扩招后,很多高校大力建设与发展社会工作专业,逐渐呈现较为兴旺的态势。因受历史发展和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各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并不完全一致。西部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因其发展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教育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教育诉求。但是,无论具体的教育形态如何,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应该体现其专业特色,而且要重视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教育目标――为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提供合格的专业化、本土化人才。

然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况并不尽如人意。学校里的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发生断裂,该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要求,专业对口率低,工作绩效不高;同时,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将社工人才概念泛化,以致出现大量非职业化、非专业化的“社工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要求。因此,发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时代需要

首先,发展贵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加强社会治理的需要。社会工作是一门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价值的应用性专业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是推进社会建设与治理,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综合发展的重要保证。贵州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创新社会治理,需要他们发挥在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教育发展、社会心理干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贵州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作为内陆多民族省份的贵州省,在国家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相关联地区就占3个(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2012年贵州有贫困人口1149万人,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88个建制县(市、区)中,有83个县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是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同步实现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之一。贵州乃至西部地区非常需要脚踏实地为农村服务、为数量巨大的困难人口服务的社会工作人才,需要一批批具有“奉献、乐善、平等、利他”精神的优秀社会工作者参与西部的建设与开发。

全文阅读

社区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良好基础

近日,*区委党校举办社区管理本科班毕业论文工作大会。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区研究会会长唐建中做论文动员,强调社区问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建设处处长王元刚受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广忠的委托,应邀前来参会,并介绍国内外社区发展状况。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增龙希望学员要高度重视论文写作,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探讨社区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并要求大家要学以致用,创新举措构建和谐社区。区委党校常务校长王天喜主持了会议,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陈俊德、教育长王玉珍、副教育长吴抒也应邀出席了大会。

一、区委高度重视对社区管理人才的培养,率先在省内开办社区管理专业本科班

该班是在南京市*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提高我区社区管理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区委党校开办的针对性较强的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是省委党校第一个培养社区专业人才的本科学历班。

*区委对这个班高度重视,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出资16万作为学员学费(其中区委组织部出资占75%),学员个人在上学期间只出500元。区委党校对该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试。学习期间,党校出资组织他们到井冈山、扬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来自*各社区的41名学员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每学期到课率达到95%,每门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弘扬了党校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二、创新论文指导模式,论文工作呈现新特点

目前,该班的15门主要课程已经学完,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论文是学员完成学业的重要的必修科目。对于学员来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一论题研究,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一次科研训练;从我校来说,是对学员两年来学习成果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是促使学员学以致用,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使学员们运用所学得的知识,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心,联系工作实际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区委党校专门制定《社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意见》、《毕业论文实施计划》、《毕业论文工作规定》,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专门成立由区委副书记陶世贤、组织部长纪增龙担任组长、党校常务校长王天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校柠担任副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1、组建阵容强大的指导老师队伍。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区研究会会长唐建中高度重视论文指导工作,对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指示,并亲自指导一名学员。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省民政厅刘广忠副厅长、基层政权处王元刚处长、仲锦副处长、法规处夏青春处长等4位领导。我们还邀请了省委党校行政教研部主任黄菡教授、李阳教授、宁凌教授,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冯必扬教授、严翅君教授、尤佳教授、倪洪兰教授,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董连翔教授,市委党校教育长王玉珍教授、副教育长吴抒教授、管怀伦教授等11位知名教授指导学员论文,同时,我们也邀请我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坚、组织部长纪增龙等领导,另外还邀请了区、街中层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21位干部作为指导老师。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每个指导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一名学员,最多不超过2名学员。

2、论文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每位学员选配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来自由省、市委党校专家和省民政厅的领导,区委领导、区委、区政府中层领导、街道领导等37人组成的外聘指导老师队伍,另一位由区委党校教师担任。双导师制对论文写作有着积极意义:一是有效地弥补了区委党校师资限制。区委党校目前只有11名教师,专业结构也有限制,研究社区问题的老师较少。专家、学者、领导的加入,给学员提供了专业对口,造诣深的指导老师,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供了智力保证。通过论文指导,省民政厅领导将在全国、全省社区建设大背景下,为*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将为*社区建设灌输新理念;区委、各部门、各街道参与论文指导的同志也将在指导学员论文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社区民生、民主、民和等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二是扎扎实实地提高学员的素质。这些学员当初都是通过海选担任社区主任、书记岗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文字表达较弱。通过论文写作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为宣传*社区建设成果提供条件;三是区委党校将通过精心组织好论文写作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研究成果,为社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以此树立函授质量品牌,切实提高全体学员素质。

全文阅读

实践能力提升取向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 要:目前,国内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着独特的本土化处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先于本土社会工作实务。因此,以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实践能力提升为取向,基于在校生的需求进行实证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72-03

前言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取向的社会科学学科,其要求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国际标准,社会工作在校生应拥有在督导指导下的800小时专业实习。因此,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是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对国内领域相关文献梳理,与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的相关研究[2];第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指导其他学科工作[3]。笔者发现,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教师反思视角居多,而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研究甚少。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取向,基于在校生需求的实证调查,探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湖北省为例,从湖北省随机抽取了5所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作为调查点,再从这5所高校中随机抽取在校社会工作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在资料分析方法上,本研究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主,以定性资料加以补充和印证。

全文阅读

浅谈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问题

【摘 要】阐述专业认同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指出专业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人们认同度的高低虽然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但更取决于其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当前,要解决我国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就必须“优先治本,兼顾治标”,同时还要各有侧重。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认同 本

科生 认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05-03

近年来,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猛,到2013年已有254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然而,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但培养质量却不太令人满意。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由此产生的不良效应也很多,因而如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本科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而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所以本文拟在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专业认同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专业认同的含义和作用

全文阅读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模式探析

摘 要: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成立与发展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对高校社会工作社团的发展困境,提出解决策略,为提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社会工作社团良性发展和完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主要方法是:搞好性质和功能定位;界定宗旨和根本目标;提升服务能力;活动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选好活动场地和实践基地;拓宽资金来源;完善评价机制;搞好对外宣传;有专业教师督导。

关键词: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对策;学校管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03-02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深化、专业技能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不可缺少的学生组织。随着大学生对社团参与兴趣越来越浓厚,对社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社团能提供自己兴趣与专业技能发展相结合的平台,实现个性、兴趣和技能的融合与统一。因此,探索社会工作社团的发展模式,实现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对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现状

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在本文中是指高校学生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共同志趣爱好,秉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方法,有组织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参与社会服务,以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形式自主组织起来的开放性群体性学生团体。

至2014年11月,全国有306所院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4所单位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据调查,58%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成立了社会工作社团。社会工作社团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发起和组成,社团成员一般在20~100人不等,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占全体成员的60%~100%。开展的活动主要秉承“助人自助”服务宗旨,结合专业教学方向和本土特色进行专业性学术研讨和公益性志愿实践活动。高校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专业性和实践性社团,对社团专业发展具有较高要求,是集兴趣、理论、技能、公益于一体的组织。但其在各高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发展困境。

二、高校社会工作社团发展困境

全文阅读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与对策

【摘 要】社会工作是西方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逐渐传入我国。文章将通过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诸种困境的总结上,以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对策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定义与历程

对于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定义,我国学界应用较多的是王思斌下的定义,即“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社会工作产自西方,西方专业社会工作进入并在我国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学习与初步实践的时期;1950年至1980年,此时期我国大学被取消社会学课程,社工实践活动也随即被取消,从而形成了王思斌所说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在此时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1980年至今,这一时期是恢复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困境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中的文化困境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社会文化的奠基石,亦是西方宗教文化的主流。“爱”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并带有浓厚的普世主义色彩,并且其爱的施予路径是是自下而上的。而中国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文化基石。儒家提倡的仁爱有别于西方的博爱。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差别的爱,爱的差序格局――是我国儒文化中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我国儒文化中对仁的实现方式是亲,而我们亲的过程是以自我为中心,划出亲疏范围,呈现波纹式状态。同时我国儒文化的爱的施予路径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处于完全相反的状态,即爱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这样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接入到我国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土壤之中,就会出现摩擦,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配合,不利于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发展。

全文阅读

远程教育行政管理实践教学的革新

1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没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简单照搬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在生源结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与传统高等教育形式不同的许多特点。在生源结构上,传统高等教育的生源基本是高中毕业生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和录取的未就业者,生源结构单一,学生学习基础在程度上也比较统一,而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则基本上是已在各行业工作的在职求学人员,生源结构相对复杂,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在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方面,传统高等教育基本实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教学采用组班学习及面授辅导为主要形式,而远程开放教育则实行业余学习方式,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形式。由于生源结构与教学形式的不同,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在形式、内容与标准等方面均应反映和体现其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点,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实践教学目标和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毕业作业环节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原有的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采取单一的“毕业(学术)论文”形式,严重脱离了专科层次学生实际,无法解决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问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淡化实践性。在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面,80%以上的学生选择纯理论性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严重地脱离实际。由于论文选题偏重理论性,学生自己又缺乏相应的理论功底,只能从报刊杂志或网上下载,不少学生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应付了事。(2)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开放教育专科层次学生是成人业余学习,底子薄、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撰写毕业论文,需要一定的理论功底,以专科学生目前的学术素养和能力水平完成专业学术论文,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无法驾驭。在多年的毕业作业实践环节验收中发现,专科学生毕业论文抄袭、请人、论文拼凑现象严重。(3)论文的逻辑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按照序论、本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来安排论文的逻辑结构,导致逻辑结构混乱;或用报告文学的语言、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代替论文的学术语言等等。有些论文连基本的要素如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资料都没有,而参考资料列法不规范是最普遍的现象。当然,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还有为师生比严重失衡,论文写作指导不力的因素。开放教育实行试点以来,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基本都是位列前茅,学生数量众多,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专业师资缺乏,从省校到各分校尤其是基层教学点,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很少,师生比例悬殊,导致学生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论文写作很多时候靠学生自行探索,而学生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随便应付了事,使得实践教学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探索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和学习者特点的毕业作业实践教学

2.1调整毕业作业环节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对基层的应用性人才,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如前所述,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学习基础和学识水则参差不齐,尤其是专科层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理论素养较低,虽有一定社会经验与工作实践,但多为低端的感性认识,他们既难以自主地在教学环节中将所学理论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同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社会经验有效结合,也难以自主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指导毕业作业环节的行动。针对这一实际,电大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其实现途径应该是把实践教学与学生本人的工作实践与社会经验相结合,将其自身既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及社会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专业毕业作业环节的首要任务是联系社会实际,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方法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专业写作的基本能力。为此,我们重新调整了该专业毕业作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思路:突出实践主体即开放教育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工作实际与社会经验,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提升,由此实现加强其动手能力的目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