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一、原始宗教中的生态文化因素研究

以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为主题的研究中,包含着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张桥贵在《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现代价值》(2003)一文中列举了少数民族人们在崇拜山、水、土地、动植物方面和生产活动前举行祭献仪式方面的鲜活事例,初步地探究了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万物有灵论的生态价值及其在现代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戴波、蒙睿(2004)的《彝族多样性图腾崇拜及生态学意义》一文对种类繁多的彝族图腾崇拜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对彝族图腾的归纳总结,剖析了图腾文化背后所蕴藏的生态因素。文章指出,很多彝族图腾崇拜都具有生态特点,如:山、水、动植物图腾崇拜,这种图腾文化与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民族生态文化是紧密相关的,由图腾崇拜衍生出的图腾禁忌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态道德精神,这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具有宝贵指导意义。林幼斌、黎纯阳在《少数民族的与生态环境保护》(2006)一文以具体事例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意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表面上来看,自然崇拜是一种少数民族人们为取悦自然神灵的宗教崇拜,但其实质是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明的具体影射。多样的自然崇拜是少数民族先民在不了解自然规律的时期,对破坏自然环境后遭到自然力报复的一种理性的反思。何燕霞,段敏芳(2009)在《浅论白族本主崇拜及其和谐思想》一文以白族本主崇拜为研究主题,对本主崇拜的内容、生态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总结了白族本主崇拜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和谐共处的思想。白族本主崇拜按内容分为三大类型:自然崇拜的本主神、神灵崇拜的本主神、人物崇拜的本主神。本主自然崇拜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体现了白族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何燕霞(2010)的《论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文着重分析了少数民族自然崇拜的理性内涵。文章认为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共存和适度消费的理性因素对于当今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消费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刘垚的《宗教对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2011)一文,通过对具有浓重宗教色彩的傣族“万物有灵”“、万物一体”及“众生平等”生态观的论述,认为傣族生态思想的形成源于原始宗教。

二、风俗禁忌中的生态文化因素研究

李本书、王海锋的(2005)《现代生存论语境下民族禁忌的生态伦理价值》一文介绍了少数民族山水、树木、动植物、生计方式方面的禁忌,剖析了其中潜藏的哲学蕴意,发现了这些有关自然禁忌所具有的宝贵生态价值。文章认为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的风俗禁忌是促进地区生物多样、维系生态平衡的不竭动力。廖春华(2006)《彝族、佤族、德昂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资源关系的调查研究》一文论述了彝族、佤族和德昂族独特传统文化习俗中的生态保护精神,诠释了其风俗禁忌的生态功能。李本书(2008)《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傣族人们认为“龙山林”是神灵居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傣族人规定族人们不得在“龙山林”区域内进行伐木、猎捕活动,这种原始禁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的生态安全。作者指出,傣族的这种“龙山林”文化现象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人们对于保护自然的禁忌,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张唯一(2011)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环境保护》以生态角度审视了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文章结合许多鲜活的事例揭示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生态因素。作者认为原始禁忌有力地维护了的原始自然风貌,使当地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局面。梅军(2012)《苗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浅析》认为苗族的许多禁忌习俗中传承了少数民族人们灿烂的生态智慧,这些生态智慧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适应生存环境,同时还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加速生态恢复。作者指出,强化苗族禁忌习俗的生态功能、优化、整合其外化形式可有利的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1.神话研究。翟鹏玉(2007)在《壮族稻作神话群与民族生态审美叙事》一文中主要对壮族的“那”文化稻作神话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了。作者认为壮族稻作神话是一种集科技理解与生态选择有机融合的生态审美范式,其中很多稻作神话饱含着珍贵的朴素生态观,这些生态智慧为我们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提供了现实、有效的文化参照。罗义群(2008)《苗族神话思维与生态哲学观》:在苗族的神话中,“气”指的是天地自然神灵的生命表现形式,人相相对于自然神灵只不过是“过客”、“儿子”的角色,人们的生存是依赖于自然神灵的“气”的滋养。因此,苗族神话背后所体现的是人们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人们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刘亚虎(2008)《支配与和谐南方民族与自然关系神话中的深层意识》一文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南方少数民族的自然神话并从两方面论述了人同自然的深层关系。一方面,南方少数民族的先民们为了获得在自然界中的主宰地位,他们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和自然物进行抗衡;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制定制约人类某些过度的行为的规约以保护自然环境,表现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关系,体现了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的观念。杨文辉(2009)的《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一文对佤族《司岗里》神话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司岗里》神话是佤族人们对于人类起源认识,是佤族人们生命观的集中体现。在《司岗里》神话中,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患难与共,动植物与人类地位等同,这对于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余敏先(2012)《禁忌与诉求中国南方民族洪水再生神话的生态解读》,作者以生态视角剖析了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禁忌为主题的洪水再生神话中的生态诉求。这类洪水再生神话警示着人类应该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不断地提升我们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以此来使得人类长久、平安地生存下去。2.口传文学研究。杨海涛(2000)的《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一文从生态视角出发,深入、系统地挖掘了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潜藏的生态意识。作者在少数民族民间流传的众多原生态口传文学中发现了人与自然同源的亲密关系,也就是说自然是与人类平等的、有灵魂的生命形式。这种同源的观点体现出了少数民族人们的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世界观。同时,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血亲同源观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一是人与自然兄弟血亲关系的生态意识。纳西族的东巴经神话中,自然界的万物统称为“孰”,人类的祖先与“孰”是同父的,所以,如果人们乱砍乱伐、肆意捕猎就会受到“孰”即大自然的惩罚。二是少数民族树神崇拜中的环保意识。以哈尼族为例,由于哈尼族人们对神树的崇拜,族人们对森林进行了生态意义上的划分和保护,有效地增加了当地森林的覆盖率。三是少数民族丧葬祭仪方面有着浓重的灵魂归宿观,其中蕴含着生态意识。在地区的丧葬祭祀中,人们需由一位祭司专门吟诵的“指路经”“,指路经”的内容主要是对祖先居住地方的高山、森林、河流、动物、庄稼的具体描绘,这客观地告诫人们要珍爱自然。沈茜(2009)《生态文学视野中的苗族古歌艺术》对瑰丽多姿的苗族古歌进行了生态维度的深刻剖析,苗族谷歌的题材十分广泛,很多古歌都充满着浓厚的生态意蕴,充分地体现出苗族人们热爱自然,追求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观。王军健(2010)《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考察了傣族谚语中所体现的传统生态观,作者认为傣族谚语中蕴含着人们敬畏神圣自然的生态精神,从傣族谚语中总结出了人们值判断依赖外在的万物、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目标是为保护生态、构建和谐家园的核心思想。袁翔珠(2010)的《论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的生态观》:南方少数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口头文学体系,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主要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歌谣等。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人们以各种形式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与口头文学相融合,借助口头文学俗易懂的特点将其传统生态观念世代相传。作者认为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的生态智慧深刻的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们对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与理解。

四、少数民族民间规约研究

古开弼(2004)《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研究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一定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之上而形成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民间规约。西双版纳傣族的《布双郎》、《土司对百姓的训条》,苗族的“榔规”、“榔约”“、议榔词”,侗族的“款约”与“款首裁决”,水族的“封山议榔”和“毁林罚戏”,布依族的“榔团盟约”与“文明公约”,壮族的“都老制”与“都老裁定”,瑶族的“石牌”与“料令”以及哈尼族的“分区育林”与“种子孙树”都涉及了生态资源保护的内容。在原始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中,宝贵的生态道德规范得以传承,在传承中积淀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信念、功德观等,这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刘志伟(2010)《浅析历史时期乡规民约中的环境意识以现存1949年以前的乡规民约石刻为例》一文通过分析84块具有环保条款的乡规民约石刻的深入研究,对乡规民约石刻中包含大量保护生态意识进行梳理。林移刚,刘志伟《从乡规民约石刻看历史时期民间的环境意识》(2012),地区现存的乡规、民约石刻真实的反映了少数民族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作者对大量的生态保护条款进行了整理、解析,从中凝炼出少数民族先民们朴素的生态观。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论文

一、采撷的可能性

采撷的可能性在于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境血缘”。对其采撷尊重了民族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间的客观联系,回应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破解思想资源贫缺与实践乏力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蕴含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之中的生态智慧,衍生于人们在长时段生产生活中习得的经验,积淀于生命环境在时空中的变化,诠释了“人”对于生态系统之中“他者”的尊重与理解。1.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共生的生态环境塑造了共生观念。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多为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大的攫取型经济。各族人民在“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与农耕”等经济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特征不在于它的逻辑而在于他对生命的情境。他对自己的观点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际的,而是共生。在自然世界中,他们并未将自己放置于一个独特和优越的位置上。所有生命形态都具有亲缘关系”②。以生活于稻作文化区域的壮族为例。壮族先民通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信仰的精神路径,嫁接了同处生态系统中万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建立起共生秩序,以约束人类干预自然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稻谷、鱼、猪、牛、马”等都各有“灵魂”。在共生状态中,诸物皆灵魂与肉体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旦因人不当干预,将生境诸物的魂吓跑(驱赶)出肉体,将导致人面临生存危机。《布洛陀经诗•造火》中就有因人不当使用火,而致“王的三代祖宗不愿留,王的祖神不愿住”③的记载。共生平衡失调,“河鱼妖怪,稻谷妖怪,牛妖怪,银钱妖怪,首饰妖怪”④等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的灾难必会出现,最后只得在布洛陀⑤的指点下,当事人通过仪式展开忏悔,并收敛起干预自然的尺度,才使得生存环境中的诸神、祖先、诸物恢复至共生秩序,人方得安居乐业。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原生宗教文化中也都广泛存在蕴含共生观的现象。如: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神林文化”、藏族的圣山圣湖崇拜、侗族的万物崇拜、布依族的图腾崇拜等,都表明各少数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在诸多禀赋共生智慧的文化内涵中,我们虽无法运用现代逻辑去理解其合理性。然而,无论禁忌是否符合现代人观念的“情”与“理”,它作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调控手段确实存在。“他们对待自然万物的方式与对待,都体现了一种共生道德情感,进而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和情感活动”⑥,并以此维系着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秩序,为人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适度开发的发展观适度开发观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干预尺度”,它解决了人如何调和自身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智慧。为适应区域地理条件与生产力状况,“靠山吃山,靠林养林”成为生存于该时空中的少数民族人民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思维,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技术。如:为不伤害土壤中植物根系,尽可能地采取粗放的免犁技术;为顺应不同植被的生态状况,对土地进行功能区划,实施差异化的耕作技术;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多时段土地轮歇制度等”①。以森林资源为例,“我国长江流域(26.69%)、黑龙江流域(24.82%)的森林蓄林资源占据了全国森林蓄积面积的51.51%”②,两江流域之所以有森林资源的大储量,除自然涵养外还同居住于该地的少数民族所秉承的适度开发理念分不开。例如:侗族有“爱护森林、植木造林、封山育林”的传统,至今还有很多侗寨仍旧保留着“儿孙林”③的习俗;云南富民彝族,认为竹林的生长兴衰象征民族的兴衰;怒江傈僳族多以禁止采伐的茶树、紫柚木等植物为氏族命名;蒙古族、赫哲族对所需保护的树种、草原有明确的要求,不许砍伐的种类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可见,正因民族生态文化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做出了要求,才有效防止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和谐。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并通过意识干预与组织制度起到约束文化主体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也正是通过这套制度文化的约束来保护生态环境。1.以习惯法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于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人民用以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制度性内容。“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明文法之外,依据民间社会权威与社会组织,赋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总和”④。我国清代“嘉庆”至“咸同”年间的贵州布依族村寨便出现了《护林碑》。贵州兴义顶效的《护林碑》载道:“窃思天地之钟,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是以惟岳降神,赖此外城之气所淤结而成。然山深,必因乎水茂;而人杰必赖以地灵。以此之故,众寨公议,近来因屋后放牲畜,草木因之催催,巍石成嶙峋,举目四顾,不甚叹息。于是齐集与岑性面议,办钱十千,木品与众永人为后代,于后代培植树木,禁止开挖”⑤。依碑文可见,村民已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明文禁止开挖砍伐树木,并将种植树木作为一项社区规范确定下来。同样,纳西族在其原始经典教义《东巴经》中也同样蕴含了水资源保护的制度性内容。如:禁止向水中扔垃圾;禁止向河流中吐口水,禁止在水源地宰杀牲口,禁止在水源旁排便等。分布于黔、湘、桂的侗族《侗款》在自然资源确权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屋架都有梁柱,楼上各有川枋,地面各有宅场。田塘土地,有青石作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许搬移;林间的界槽,挖好不许乱刨。不许任何人,搬界石往东,移界线偏西。让得三分酒,让不得一寸土。山坡树林,按界管理,不许过界挖土,越界砍树。不许种上截,占下截,买坡脚土,谋山上草。你是你的,由你作主;别人是别人的,不能夺取。屋场、园地、田塘、禾晾,家家都有,各管各业,各用各的。”⑥自然资源产权的明确,解决了私有资源与共有资源产权不明、环境责任不清的问题,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制度性基础。2.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了各项生态保护规则落于实处。首先,在组织领导上,由经社区民主推选出来的首领(组织)实施执事活动。如苗族“议榔”是苗族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议榔”最高权力机构是合款大会,大会由榔头、款首主持,制定“款约”,并选举产生各种执事首领。“款约”涉及到社会生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地区安全等诸多方面。至今“议榔”在苗寨中仍发挥着自律作用;其次,严肃惩罚措施。族人一旦被认定违反习惯法,将按照习惯法所规定的内容实施处罚。“黔南瑶族,以习惯法为准则,审判时由寨老召集族众,对违法者施以批评教育、请酒赔礼或惩罚示众;贵州水族则由‘三老四公’负责履行乡规村约的处罚权,对违反习惯法者给予惩罚”①;第三,以生态道德性施行制度内容教育。惩处是对身心的处罚,教育在于提升内心的意识。两者的有效结合为乡规民约秩序的运行提供了“道德”保障。“如壮族习惯法中的惩戒条约直接规定了,一旦触犯习惯法,当事人没有选择余地,仅有接受和服从。违法者不仅要受到条约规定的惩处,个人还将在未来生活中背上‘骂名’。在广西龙脊十三寨,对于违法者的‘游村’和鞭挞刑,不仅使违法者在身体上要接受处罚,还要在心理上接受其他村民的嘲讽、谩骂。”②同时,“在大部分甚至全体村民到场的情况下,对违反者实施惩处,以实例对村民进行现场教育”③。得益于上述生态管理意识与管理制度的存在,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才得以在“有形审判”与“无形教育”中获得塑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因此获得了保护。

二、采撷的意义

采撷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汲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基础单元框架。民族生态文化不仅为我们思考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也凭借其生态智慧的共通性可为国内其他地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慧滋养。“我国地理空间是一个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斜坡,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东连横断山脉,地势下降至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间又有塔里木与四川等盆地。向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三级阶梯落差,南北又达30个纬度,温度与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④在如此特殊地理环境中,生成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的民族单元,孕育出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人类福祉的发展旨愿,如其开展能够尊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与历史生态文化,可克服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水土不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增强其信度与效度,真正满足符合区域人民的长远发展利益需要,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二)有益于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现实环境问题并未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而消失,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生如此状况的归因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一生态系统之中,生态保护在执行依据上出现了‘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剥离”⑤。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的沟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无力,致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事实上,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沟壑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现代化”背景。“现代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处于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文本法与实践法分离的重要原因”⑥。其一,因自然历史而形成的中国传统社区,社区内的规则往往是根据具体情景做出行动判断,其情境规则不以效率为协调指南,而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为目标。如此的“情景化法规意识”(行为规范意识),距离依据西方文明法律制度设计而成的政策系统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二,当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外力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也是借以“现代化”的力量,将民族文化排除出去,继而选择了一条不顾区域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预防与消解上述症结,需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从认识与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入手,促成社会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实现衔接,并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困境提供解题路径。也因此,富含生态制度智慧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关照了特定时空下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其采撷于文本法与实践法沟壑的弥合是大有裨益的。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浅论

摘要:

少数民族文化对该民族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实现。

关键词:

文化权利;少数民族;中央立法

我国各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且珍贵的文化传统,这是一笔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尊重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是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在此,既有国家层面的立法,也有地方层面的立法。中央立法,主要规定一些普遍适用的内容;地方立法,则体现为在国家立法的指导下,对地方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地细致规定。因此,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问题上,中央立法往往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中央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央立法,从立法理念、结构体系,再到具体内容,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实效的发挥。

(一)立法理念的偏差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一、粘膏树胶防染

在贵州高原向广西平原缓冲的地段,有一种神奇的树,它只生长在贵州荔波和广西南丹白裤瑶生活的地方,一旦移栽到其他的生态环境中,便会死亡。这种树不需有意栽培,只是需要在海拔600至800米的喀斯特地区,就能够自由生长。奇怪的事,瑶族人年复一年地用钢刀利斧砍凿,反而越长越大,分泌的树脂越多。成年树高20余米,粗近1米。树叶呈规则对称卵型,宽3厘米、长5厘米。远远望去像一个下粗上小的盆景变形植物。其实它的树干本来没有这么粗壮,是因为取树脂后,树干增生变形造成的。这种树连植物学家也找不到合适的学名,最后只好把它归属为椿科。而白裤瑶称之为粘膏树,瑶语称为“浓骨照”。粘膏树胶的采集一般在盛夏到第二年春节前。开春后,万物复苏,如果此时砍开粘膏树皮,不仅会影响粘膏树的生长,还因树皮被破坏,给蛀虫以机会,导致粘膏树坏死。粘膏树胶的采集方法是用金属刀具在树干和露出地面的根部,把树皮砍成一个蚌壳型口子,几天后,用金属刀片刮下树胶进行加温过滤,再按粘膏树胶与水牛油2:1的比例进行加温调制即成。粘膏树胶在瑶族用作阻染材料,不仅用来画白线,衣裙的大面积浅蓝色也是用粘膏树胶做封盖进行二次套染,一般不会出现冰裂纹。荔波县瑶山乡瑶山型瑶族的粘膏树胶阻染材料,粘性强,柔性高,浸染时不容易出现裂纹,是当地瑶族根据其生态环境所能应用的最理想的阻染剂。

二、贵州少数民族媒染、培养剂的使用与生态耦合

媒染剂,是在植物染色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媒介作用,使主染剂更能快速有效地分解、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附着在被染织物上。培养剂,是染缸中主染剂与媒染剂的营养成分和催化作用。就像给农作物施肥一样,恰到好处的施肥,会使得农作物茁壮成长。起染缸,是所有贵州少数民族植物染色技艺的经验集成,它包含了主染剂的分解、酸碱度的调配、媒染剂的催化、色度的掌控等等。是一门全凭经验操作的非物质文化。然而在贵州少数民族植物染色技艺里,往往在正常的起缸过程中,巧妙地加入一些本族群生态背景里常见的草药作为培养剂,使之与通常的媒染剂诸如草木灰、石灰、酒、小苏打、醪糟、酒等结合,起到使主染剂催化增色、增加染液营养成分、抑制染缸中有害菌成活等作用。不仅加快了染缸的成活率,也加快的主染剂的上染率。所以在染缸文化,就是论述贵州少数民族对媒染剂和培养剂的使用以及与生态体系运行耦合的集中体现利用桐子壳或糯稻草人灰作媒染剂用酸辣(西红柿酚)和米饭团作培养剂。

(一)丹寨县复兴型苗族媒染培养剂使用丹寨复兴型苗族,生活在海拔1000米左右且多旱少雨的地区,植物植被不算太丰富。但是丹寨县杨武乡排倒村著名苗族蜡染艺人杨品英在媒染培养剂使用的配方上却另有高招。一般来说,染缸内宜碱性不宜酸性。但丹寨复兴型苗族在起染缸时巧妙地加入一些酸辣。由于这个支系的苗族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山地,田土较少,往往用田边地脚栽种这种小西红柿,可以免于劳作又节约土地。小西红柿成熟于深秋,番茄红素含量极高,能够有效地对其他进入染缸的有害菌进行抑制。再加入一个淀粉含量较高的米饭团进行调节和培养,使得染缸成活率极高。

(二)榕江县滚仲型苗族媒染培养剂使用代表性较强的是塔石乡宰勇村乌吉组苗族。这一地区处于雷公山南坡,海拔在1300米以上,植被相当丰富。培养剂:有酒糟、杨梅皮、中药材虎杖或当地苗语称为“涡嘿”的小血藤中的一种。雷公山南坡,有许多野生杨梅树。杨梅树皮中含有多酚、黄酮、二芳基庚烷、单宁、三萜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对病毒性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虎杖根和根茎含游离葸醌及蒽醌甙,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以及蒽甙A、B,有强烈的抗菌活性。小血藤根茎中的β-谷甾醇能生成维生素,而硬脂酸有益于主染剂的溶解。

(三)贵定县新民型苗族媒染培养剂使用贵定县德新镇小花苗有着悠久的蜡染历史。培养剂:用野花椒叶子适量,捶烂熬水成黄色。野花椒在贵州主要生长在中偏北的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中,在贵定一带都有分布。野花椒叶中含有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酯能够有效促使染缸成分的活跃。所以这一带兰靛起缸发酵成功率很高,极少失败。到了冬季气温低,人们就把染缸倒掉,等来年气候回暖重新再起。

(四)纳雍县老翁型苗族媒染培养剂使用纳雍县张维镇老翁型苗族植物兰靛染起缸发酵时,用苦蒿灰水和兰靛泥,不用酒作培养剂,用一些草、根代替。培养剂:有何首乌(苗话“掠路列”)、酸汤杆(苗话“鼓地昂”)、“一概猜”、“阿波列”、朝天灌(苗话“拨弄宗通”)、牛舌头等草药适量,搅在一起参合,用布包好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校园体育文化论文

1新疆地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价值

新疆地域存在其特殊性,民族成分较多,很多少数民族具有浓厚本民族色彩的体育文化,因此,在新疆这样特定地域,研究特定群体高职院校,探索具有多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实际意义。高职院校学生有其自身发展特点,具有特殊性,新疆存在地域性特点,民族成分复杂,新疆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成长背景、思想状况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不同环境成长的学生、不同民族的学生差异性很大,在以往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少数民族同学具有发扬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想法。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要通过体育社团、训练队、俱乐部、体育文化节、体育自愿者等有效载体,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出有效对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各种形式中,普遍性较为突出,少有把新疆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元素纳入其中,前期调研中也发现,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有相关的想法和需求,那么,该研究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新疆具有典型特色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体育文化的调研整理,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具有实际研究的应用价值。

2新疆地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的现状

(1)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广泛、深入,取得了不少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针对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研究较少,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开展对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的作用,民族体育元素引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少。而且目前,没有在新疆高职院校领域进行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整体性研究的。

(2)实际应用研究现状

目前研究有少部分理论型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方面,而动态地研究调研新疆本土具有典型特色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研并不多见,对把具有本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较少。

(3)多领域研究现状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转换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丈化信息资派转换模式知识组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论文

一四川主要少数民族的酒文化特色

1四川彝族的酒文化彝族

自古以来就有生以酒迎来,死以酒送归的规矩。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民间活动,都离不开酒,有谚语说:“彝区贵酒,汉区贵茶”,“有酒便是荣,有酒便是宴”等等,这正说明彝族离不开酒,酒是彝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凡事几乎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饮酒,彝族的酒文化是特有的并且是丰富多彩的。酒礼酒俗代表了彝族的文化意识、文化风貌,其中的酒俗文化一些是祖祖辈辈继承的原始文化,一些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彝族酒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保留着彝族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是彝族人们世世代代努力积累的精华。彝族的饮酒方式是根据场合、对象、用途、条件等来决定的,每个饮酒方式都要遵循一定的饮酒规则。这其中的饮酒规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祖灵为大,行酒必先。凡是在节日里,宗教祭祀及家人亲友在家饮酒时,第一杯酒一定要敬给祖灵和各神灵。该杯酒在祖灵供桌上放置一会,然后由主家人分别分享后,别人才可饮用;主人和客人分别使用各自的饮具,客人到彝族人家做客,彝族家主人倒酒先敬客人,自己也会陪着饮酒,主人与客人的分别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各自用各自的饮具,各饮各的酒;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凡是饮酒时候,都要遵循先尊者后卑者,先长辈后晚辈的顺序,这其中有谚语曰“酒是长辈的,肉是青年的”;特殊的酒,还要贻赠。彝族人们尤其重视女性敬的酒,娃娃的认亲酒、拜年酒等,这时候彝族人不会一家人独自饮酒,会召集本村或者是本家族人一起来饮酒,并且饮酒者要向敬酒人赠送一些东西如钱、物品等等,以此作为纪念;见者有份,共分享,彝族人在饮酒时遇到很多人,那么这些人就参与进来,采用就地围成一圈,一人分一口,酒杯依次传递给每个人,围绕着轮流喝酒,见到的可以一起分享,这就是彝族有名的“转转酒”。除此之外,彝族还有很多酒俗酒礼文化,如寡酒成宴席,先酒后饭;一边饮酒一边谈笑风生,不喝闷酒等等。彝族饮酒分很多种类别,如女性酒,在彝语中称为“尼知娆知”意思是女性敬的酒,不论是什么场合下,只要是女性敬酒,彝族人们看得很珍贵,被敬酒的人要回赠礼物,在火把节时候,姑娘们就会带着自己酿制的“姑娘酒”,来到村中主要的交通要道,把酒分发给行人,前来参加的人都要给姑娘礼物,并且姑娘给的酒不能不喝,如果赶上姑娘的有情人,其赠的礼物不在于多少,但一定要有纪念意义;又如安慰酒,当亲友有生病的、去世的时候,彝族人必带酒去看望、安慰,若去去世人家,进屋后要用酒来祭奠去世的人,然后劝慰亲人节哀顺变,好好生活。如果没有准备突然遇到了,那也要买酒再去安慰亲人。除此之外,彝族的饮酒类别还与很多:成人酒、订婚酒、娃娃认亲酒、家支酒、开戒酒等等,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饮酒方式、饮酒规则,彝族最壮观的饮酒类别当属吊丧酒和送灵酒,它是彝族人重要的社交活动,参与饮酒热的人数会达到成千上万,时间上会持续数日或者数十日之久。

2四川藏族的酒文化

在藏族饮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尤其是青稞酒,藏族的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青稞酒的制作很简单,以青稞为原料,把请客洗干净,用水浸泡一夜,然后放在大平底锅内烧煮约两个小时,然后将青稞捞出凉一下,去去水气,再把发酵曲饼碾成粉末均匀地撒在青稞水中搅拌均匀,最后装进坛子里面密封好,隔一两天就可以取出饮用。四川藏族有个特别的酒俗,在四川嘉绒的藏族人们,平日里对来的客人先敬一壶酒,然后吧食物用盘奉上,客人一人一份。而在阿坝的藏民,凡是见到熟人从家门前经过必回请进屋内敬一碗酒,熟人若不进去,藏民就会把酒拿出来请熟人喝,以表示慰劳。四川阿坝的藏民对酒的钟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他们用茶代酒,不论是吃糌粑还是吃干馍,他们都用酒代替茶或开水,甚至是吃烤土豆也要把土豆泡在酒里面。每逢盛大节日,藏族人民就会载歌载舞,畅快饮酒加以庆祝,唱歌是藏族饮酒是时不可缺少的环节,手拿酒杯载歌载舞,但酒还不能撒出来,在敬客人酒时,藏族人们先要擎着酒杯唱酒歌。藏族饮酒的酒具也很讲究,有酒壶、酒杯、酒碗,其做工精湛,外观晶莹剔透,上面还绘有“八吉祥”图案、“六字真言”等。藏民爱酒但不酗酒,饮酒是表达快乐,从没借酒消愁之说,这就是藏族的饮酒的最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二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

1通过非物质文化收藏进行传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关于酒的文献也颇多,因此,历史文献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意义。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论对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有极大地吸引力。利用历史文献大力推广宣传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如在明代冯时化的《酒史》中就有“酒自仪狄、杜康始,”古今智者把酒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酒乃春也,所以自古以春给酒命名的颇多,如“五粮春”,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曰:“玉壶,赏雨茆屋”。还有关于酒的传说、酒歌、酒令、文章、论著、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收藏。这些非物质收藏可以称之为酒文化的灵魂。如苗族酒起源于一个传说:有人把剩下的糯米反放在锅里,然后就出远门了,几天后回来发现糯米饭表面长出来一层白毛,还发出清香味,此人就拿起来吃了,感觉味道不错,后来人们就这样开始酿酒了。此传说在晋代文学家江统的《酒诰》中也有记载。又如土家族的咂酒文化,很多文人墨客都为咂酒写下了很多诗歌,也为咂酒留下了宝贵的史书记载资料。唐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风,薰草铺坐席,藤枝注酒樽,蛮歌声坎坎,巴女舞蹲蹲”。还有李焕春竹枝词:“糯米新熬酒一壶,吸来可胜碧筒无?诗肠借此频浇洗,醉咏山林月不孤。”等等这些诗词描绘出的是土家族人们畅饮咂酒的热闹画面,体现了土家人的热情、豪爽的民族个性,也为咂酒注入了诸多文化内涵。对于咂酒的喝法也有一定讲究,它不同于往日的喝酒方式,咂酒是用竹管吸饮,主人给客人倒满咂酒后,前一个客人用竹管吸咂酒,后一个客人用毛巾擦拭下继续吸饮,该喝酒方式又称为喝“砸抹坛酒”,用咂酒招待客人是土家族待客的最高礼仪,有诗文曰“贵客临门共咂酒”,说明咂酒是土家人最具诚意的待客之物。还有在饮酒时彝族会唱《酒礼歌》,苗族会给路人喝拦路牛角酒等酒俗酒礼。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收藏对传播本民族酒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保护这些非物质收藏品,通过这些收藏品来推动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酒文化的收藏是酒文化传播的桥梁。

全文阅读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论文

一、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分布

黑龙江省除了拥有我国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例如冰雪覆盖的平原、森林和绵延不绝的山岭,此外还具有相当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位于黑龙江西部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在黑龙江省内,在整个中国内陆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祖先流传下来的资源发扬光大。一般情况下来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囊括了博大精深的静态文化,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也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服饰、食物等动态文化。因此,在科学开发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产品进行开发。

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产品的内容

(一)渔猎文化景观包括赫哲族的椴木图腾柱;赫哲族进行渔猎活动的器具以及渔猎文化、鱼皮衣等;绣有各种花草团的大襟长袍、具有赫哲族民族特色的套裤和被褥、各式各样包括优美图案的生活器具;鄂伦春族的古典狩猎文化和饮食文化;无论是赫哲族还是鄂伦春族其渔猎狩猎文化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开发尚属空白,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二)游牧文化景观在我国黑龙江西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具有很丰富的生态资源,除了有各式各样的植物,还有国家珍惜保护动物丹顶鹤;此外,少数的蒙古族部落,也带来了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饮食文化,烤全羊、奶茶等。

(三)农耕文化景观分布于该地区的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他们同汉族一样属于农耕社会,但是同传统的汉族农耕文明又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也是很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满族历史悠久的“弯子炕”、朝鲜族鲜明的民族服装等,都是具有一定开发空间的文化旅游产品。

(四)宗教文化景观黑龙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也异常丰富,且这些宗教文化都蕴含到了日常的民族服饰、民族首饰中;能够让游客体验到在我国中原地区所无法领略到的另类宗教气息。

三、对于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事业发展的设想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网络文化论文

一、网络文化的功能

1.传播信息功能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介,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已经出现了超越传统煤体的趋势,传播功能是网络文化的最大功能。现今社会人们普遍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为习惯。这个趋势也有越来越强化的势头。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中,新闻信息传播功能非常突出。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有78.5%经常上网浏览新闻;传统媒体和新闻机构大多都有网上平台。较强的传媒功能,使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网络,充分享受网络文化的富足和平实。

2.交往功能

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的表现,人的交往由时间、地点、环境、方式、心理等要素构成,其中地点、空间、方式等因素会收到现实客观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网络给人际交往提供了超越现实交往障碍的平台,有许多网民从未谋面但却情投意合,网恋已经成了新的恋爱方式,。“人人”、“陌陌”也是在新时代下网络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用程序。

3.娱乐功能

互联网不仅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网民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许多网民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内容多数为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综艺节目、聊天等娱乐性的活动。为什么当今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娱乐性上网方式?这与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有着特别大的关系,特别是奋斗中的年轻人。人们选择娱乐性上网活动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随着网络聊天工具和网络游戏的出现,赋予网络文化极大的娱乐功能,也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上网的直接目的,不再只是获取信息,而是聊天交友或者玩网络游戏。

二、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的影响

全文阅读

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幼儿教育论文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意识地将外来文化视为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多样性的世界观。多元文化不仅仅涉及到中外文化,还涉及到主体民族的文化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借鉴,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传递去芜存菁的精神,使本民族文化更加壮大。在少数民族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其作用有如下两个:其一,使少数民族同胞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在未来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其二,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丰厚文化遗产,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为全社会作出贡献。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多元文化理念促进了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在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理念的要求下,随着政策的逐步进行,阿克塞县幼儿园的师资被大大补足,哈萨克族幼儿得以获得更好的教育。

2.多元文化理念丰富了少数民族幼儿的课程内容

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幼儿园所进行的多元教育为例:

(1)尊重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演化中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哈萨克族幼儿应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进行主流传统文化的教授。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