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的特点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析中国散文诗意电影的电影语言特点

[摘要] 中国散文诗意电影根植于我国古典美学,目前对此类电影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美学层面,即从审美特质、审美品格等角度对其进行观照。中国散文诗意电影风格化的电影语言与传统的戏剧模式不同,散文诗意电影弱化了情节在叙事中的作用,而强调了情绪对叙事的推动作用。在电影语言上,对长镜头、全景镜头和画外音的有效应用使这类电影在视听语言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化特点,也体现了此类电影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散文诗意电影 电影语言 艺术价值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03

“中国散文诗意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诗电影,中国诗电影,散文化电影,散文诗式电影等一系列相关理论之上的。因为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这类影片进行权威性统一性的定义,故本文将我国具有某一种美学特性的影片定义为“散文诗意电影”,即:在叙事上采用开放性姿态,摒弃传统叙事手法,不追求因果关系结构,淡化情节,弱化冲突;在结构上不以严密的时间序列为线索,多采用松散、自由的框架结构;在情绪表达上化外在的叙事张力为内在的心理张力,强调节奏感在剧情推进中的作用及情感的表意作用;在艺术风格上着重意境的渲染,多呈现出自然含蓄的诗意风格。在这一界定中,“散文”强调此类影片的叙事和结构特点,而“诗意”则旨在突出影片对意境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此类影片在美学上一个最为显著的特性即为强调情绪而非情节对影片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电影史,从早期的《小城之春》、《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到八十年代的《城南旧事》、《边城》,再到九十年代的《那山 那人 那狗》、《我的父亲母亲》,直至近些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香巴拉信使》等,都是散文诗意电影的代表之作。由此可见散文诗意电影是我国电影的一脉重要分支,其优良的传统和在当前的发展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及综合艺术,拥有一套完整的符号表达系统,即电影语言。不同于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传统艺术,这种语言同时诉诸于观者的视觉和听觉,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观感经验。本文即从电影语言入手,探究散文诗意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风格化特点。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是用镜头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因此这里首先讨论的是散文诗意电影的画面特征。单就电影画面本身来说,它和我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歌和绘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诗和画并不是两门孤立的艺术,相反,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散文诗意电影也可以说是天然的诗与画的融合。这一点直接的体现在此类电影的构图方式上。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美的形式之积极的作用是组织、集合、配置。一言蔽之,是构图。使片景孤境能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的真实。”[1]正是以中国绘画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为美学根基,我们可以看到散文诗意电影多用镜头的摇移和长镜头来体现中国画长卷轴的构图方式,从而消解了蒙太奇式的主观切割,也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气韵生动的幽远意境。

全文阅读

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有一些散文的细节与场景,但就本质而言,又是充满诗情诗意的。这里列举一些篇章,并略为阐释。比如鲁迅的《好的故事》,故事就是记梦,由现实进入想象,想象中坐船经过山阴道,看两岸景物在河里的倒影。景物随水波而荡漾,不断地复归于原形,又不断地变化。另一个场景仍是写倒影,由花说起,花的倒影在水里碎散拉长,随水波而浮动,又与其他景物织在一起。“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如此写景,亦真亦幻,正对应于梦境的恍惚。梦境是美丽、幽雅、有趣的,其与现实构成的反差,让人流连。“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大可表明一种眷恋,并抚慰了内心的寂寞。冰心的《笑》中,精选了三个场景,呈现出三幅画面,分别是抱花的安琪儿、小孩子、老妇人。三个剪辑的镜头都是微笑的表情,表明情思相通。在文中,起关联作用的是场景的相似,即都有雨,有花,不同的是持花的人。但更为内在的关联,仍就是作者的情思意趣。“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冰心的写作本于爱心,如此文末的点题,自是融合了抒情与哲理。

朱自清的《匆匆》,写的是日子。日子一去不复返,让人感到疑惑。疑惑中,自会有忧虑。“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个比喻,说的正是内心的忧虑。至于日子呢,好似自顾自地径直走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这是对匆匆的最好诠释。日子或时光本是无形的,这里却做了具象化的呈现,并且由一连串的动作体现出那种匆匆来。与时光匆匆对应的,则是内心的徘徊担忧。“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不能平,就是有遗憾,表达出唯恐时光流逝而一事无成的忧虑。以疑惑开头,有所问询,但并未释然,大可表明作者探究的是生命的意义。而茅盾的《雾》,文中写的是雾,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太阳失去了光芒,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接着便转入感情的表白,即诅咒这雾。将雾与寒风和冰雪比较,后者还能刺激人,而雾却使人消沉。“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像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当雾变成了牛毛雨,仍是笼罩着。文中还写到红鲤鱼的轨外行动,分明也就是对雾的反抗,反抗那种沉闷。很显然,雾是愁闷的象征,作者通过诅咒来表达一种抗争。

何其芳的《雨前》,先写眼前的景象,鸽群以为风雨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巢去。柳条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大地和树根也期待着雨。然后导入回想,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是催发生机的。“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忧郁的情怀,具体表现为对雨的期待。再写到白色的鸭,又引故乡人的放雏鸭相比,一烦躁一欢乐。“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现实就是这样,缺少雨的滋润,其实作者是渴望着有雨那样的滋润,来洗去现实的焦躁及内心的忧郁。再看《黄昏》,开头将街上的马蹄声比作白色的小花朵,让人惊诧于作者对语词的敏感,实则就是孤独又忧郁的一种具象表现。满怀着忧郁,在愈感荒凉的街上寻找,寻找什么呢?那是不明确的,只是满怀着忧郁。曾经的一些欢乐,都逝去了。“我能忘掉忧郁如忘掉欢乐一样容易吗?”如此反问,大可表明忧心如焚。至于那小山巅的亭子,原本是隐藏着一个有待找寻的欢乐的,自从自己变成孤独一人后,也懒得去发掘了。暮色中,只是孤独又忧郁地徘徊着……

全文阅读

试论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木曾的散文特点

摘 要:木增是明代云南西北地区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诗人,他在明王庭的支持下对云南西北部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促进了云南中西北部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加深了与内地的联系,被后人誉为“木氏六公”之一。现在人们对的研究着重在他的诗歌上,而忽略了他文赋上的成就,现就根据清光绪年间剑川人士赵聊元辑的《丽郡诗文征》 中的文征中收录木增的文赋进行探讨。

关键词:木增;赵聊元;《《丽郡诗文征》》文赋 价值

一、赵聊元与《丽郡诗文征》

赵聊元 ,清光绪剑川人,自号笨俺老人,一身致力于收集整理清以前丽江地区的文人雅士的文学作品,上至王公贵,下至民间无名氏,远达汉的《白狼王》,近到光绪年间文人作品,在《丽郡诗征・序》中描述“生是邦者,采邦之长谣短咏画疆为限著。。。。。。盖汇诸古人陈诗遗制,抑亦小雅诗人所谓桑梓之敬恭也”,关于选诗文的原则他继续说道“抱遗定坠非曰操选”提出了“以诗传人,以人传诗不敢隘,持择不敢苟,不以恩怨为去取,不以多寡为轩轾,盛衰升降之故览者可自得之。”为后人留下了大量清光绪前云南西北部地区文人的诗文资料。

二、木增和《丽郡诗文征》

木增(1587~1646) ,字长卿,一字长白,号华岳,是明代丽江土司木氏第八代首领,擅长诗文,曾和杨慎有诗文互和,写有大量的诗文,诗歌主要集中在《雪山诗选当》中。在《丽郡诗文征》里,赵聊元除了收集他的十多首诗歌外,还收集了他十多篇的赋文,他们分别是《寿星降于府治赋》、《瑞芝赋》(并序)、《雪岳赋》、《隐居十记》(篇末皆缀小词,多未协律删之):《玉山洞记》、《止止园记》、《白云居记》、《万松深处记》、《江上渔舟记》、《相羊翠壑记》、《散发芝林记》、《竹林径记》、《一醉市尘记》、《南口观瀑记》。

这些文赋内容丰富,多是有感而发之作,特别是《隐居十记》文采斐然,情感真挚,有一种引而未发或不发的隐隐之情,其未言的心境后人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三探讨《寿星降于府治赋》、《瑞芝赋》(并序)中内容的真实。

赵聊元在《丽郡文征・序》中,一开始就提到了明代儒学之风已经在云南西北部地区已经蔚然壮观,“有明踵宋制,以八股时文取士而文以衰。吾滇置郡县始于元,学校大小试始于明。”作为丽郡最高的少数民族首领,并得到中央朝廷赐姓的纳西族首领木氏,对儒学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长期浸润这种氛围下,使木氏一脉擅长诗文,形成了名响西南一带的“木氏六公”。

全文阅读

什么是散文诗(转载)作文1000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所谓“散文其形,诗意其质”,即是对这种文体的简明的概括。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形散神聚,博而不杂等。但与一般散文相比,它的语言更注意凝练隽永,内容的跳跃性更大,而且具有诗歌所要求的意境,常在有限的篇幅里蕴含丰富的哲理,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散文诗是一种近代文体,是适应近、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 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于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与诗歌相比,散文诗不分行、不用韵,句子整散不一,错落有致,不必像诗歌那样讲求比较严格的韵律。有诗的意境,语言合乎自然韵律,又有诗的艺术特色。

因此,散文诗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那就是把诗和散文二者的"最佳美学特点"溶化成为自己的特点。散文诗以表现主体心灵律动为其突出特色,这就决定了任何散文诗都以强烈的抒情性为其主导倾向。没有主体情感渗透的作品,甚至抒情意味淡薄的作品,都很难成为优秀的散文诗。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全文阅读

论中国当代散文诗的文体观及文体特征

摘 要:中国当代散文诗的文体论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代散文诗发展现状,得出散文诗是独立文体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散文、诗歌和散文诗三类文体各自的特点,论述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只有明确了散文诗的文体特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散文诗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当代散文诗 文体论 文体特征

中国散文诗与白话新诗、现代小说一同产生于“五四”时期,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却相距甚远。就目前我国大专院校使用的各类文学史教材,几乎看不到对散文诗专章、专节的论述,而唯一能被提到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学史编者基本都回避了对中国散文诗的介绍,不过这并不能充分说明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重要,只能说明在当前社会散文诗受到的关注较少,是个寂寞的文体。为了改变散文诗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且喜爱散文诗这一文体,对中国当代散文诗发展现状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一、中国当代散文诗文体观

什么是散文诗?这种文体到底该归属于诗歌,还是归属于散文,或者是一种独立文体呢?这类问题自散文诗产生就伴随至今。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散文诗为:“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它的形式短小灵活。”[1]

《文艺创作知识词典》认为散文诗是“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篇幅短小,情感浓重,节奏鲜明,有诗的意境;但又像散文一样,不分行排列,可有韵,可无韵,可韵散相间。结构上像诗,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又像散文,有词、句、段过度。语言隽永,形式灵活,内容浓缩,耐人寻味,抒彩十分强烈”。[2]

从工具书中查找的“散文诗”定义,我们发现编者只是从 “散文”和“诗”嫁接的杂交品种,具有诗歌和散文的特性的特点方面进行归纳,并没有明确告诉读者散文诗文体的属性。

全文阅读

灵活多变的创作追求和文体实践

关键词:散文诗多元性文体构建

摘要:赵俊涛的散文诗创作是一种多元性的实践。他的散文诗内涵多元而丰富,审美范围很宽,语言绚丽、深沉而纯粹,意象繁富而奇特,呈现一种多样性色彩;在外观形制上,跳闪性短句与舒缓性段落交错并存,短章与长篇不拘一格,复调性和多声部精巧组合,突出了散文诗的音乐美、节奏感和变化美。他的散文诗创作是他致力于散文诗文本探讨和文体构建的实证。

在贵州,一块贫困的土地上,散文诗创作却高潮迭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辉煌有目共睹,自不必说。而当大众文化带来纯文学的低落和迷惘的时候;特别是散文诗,当人们用异样的目光斜视或冷观,甚至奚落并暗地里诅咒的时候,它的血脉并没有断绝,它的生命并没有停止,它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尤其是新近出版的散文诗集《阳光的碎片》(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足以说明散文诗生命与艺术的精良文本,成为21世纪开端散文诗界的一个巨大惊喜。

面对他一二十年间创作辑集的98章(组)、14万字的散文诗全部精华,除了令人惊喜与慑服以外,更重要的是留下许多深思和启悟。尤其是他在散文诗创作上的一种多元性实践和致力于散文诗文本探讨与文体构建的自觉行为,值得散文诗界重视。

一、以多重的内涵反映多元的审美主题

散文诗忌讳平面、单一,忌讳清浅的抒情与描叙,忌讳简单的肯定否定二元对立思维。其实,早在二十年前,徐成淼先生就呼吁:散文诗要向清浅告别。但是,从散文诗创作总体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一部分散文诗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创作水平,“告别”还没有彻底。散文诗反映时代大变革,反映繁复多样的现代意识、现代情感、现代思维应是它当前的任务。散文诗走向立体多元,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同时,这也是散文诗发展寻求突破的一条出路。

而赵俊涛的《阳光的碎片》则提供给我们一个多元思考的文本。所谓“多元”,指诗人面对物质结构、社会结构、观念结构、意识结构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多重认识倾向。此其一。另外就文学创作对象来说,指现实世界和超现实世界的兼容;就创作主体来说,指“内宇宙”和“外宇宙”的贯通。同时,散文诗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代意识和现代审美观念是它的灵魂。它所体现的情感关系,表现为自然情感、社会情感、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其情感结构是交叉性、多向性甚至是反向性的。我们只有作这样的理解,才能释解现代诗歌的根本特征,才能把握其审美规律,我们解读赵俊涛散文诗的多元性特征似乎就有了依据。

在赵俊涛的散文诗中,多元性表现为一种矛盾二元性的同构。如《阳光地带·正午的宁静》:“生命的全部意义都镌刻在古陶般生硬的脸上,粗糙的纹饰以历史的古朴展示现实的生涩和未来的艰深,版画为一堵冰冷的墙,或者青铜的盾。封闭自己保护自己成为惯性之矛。”这何尝不是生命的多重性写照?因此,他心中充满“生命的全部意义”的阳光,“从每个方向来/化解岩石的灵魂和粉碎僵干的肢体/让泪无法解释地淌下”。这是生命求解的方式,是内心的无奈与现实同构的诠释。而在《极地·由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中,这种矛盾二元性的同构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们最大的过错,就是听信了那个大胡子老头关键的一句话,同时忽略了他没说的真理/于是,我们轻易地让伞长在我们的手上,让斗笠坐在我们的顶上,让衣物或佩饰寄生在我们身上。”这是一种观念现实的状态,当然他是觉醒的,再看《极地·临终的命名》,矛盾二元性的同构体,更加紧密,似乎成为一种必然:“大树的一生是泽被大地的一生……它一生都在修正别人和自己的错误,一生都在为着一种理想书写着辉煌的理论和指挥着实践。很多时候它一边替自己包扎伤口,一边持着长矛战斗。”在他的散文诗中,光明与晦暗、盛开与凋敝、死亡与诞生……这种矛盾二元性的同在,构成了生命的本体,也构成了散文诗的本体。它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传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或暗示自己的思想和旨意。

全文阅读

情酣气畅的散文诗纵论

摘 要:《散文诗美学》探讨散文诗美学,讨论的兴奋点在散文诗的审美发生与美学特质,不取讲义写法,不以体系建构,着眼当下,直面现实,在场言说,直奔主题,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而且往往发他人之未发,审美判断准确到位,思辨与考证有机结合,用语新颖别致,情酣气畅,文风犀利,以性情参与的真诚书写而叠生波澜。因而,其特色、价值具有多维度:有见解的高度,有理论的深度,有论证的力度,也有论著的美度。

关键词:散文诗纵论 新颖别致 情酣气畅

新著《散文诗美学》,依然是作者一如既往的情气充沛而纵横捭阖的纵论特点。这让我不禁想起20世纪意大利重要小说家之一的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为经典所下的12种定义。[1]尽管现在言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可成为经典为时尚早,因为这有待时间检验,但我以为它符合卡尔维诺为经典所下的12种定义的部分内容,如经典“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等。《散文诗美学》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以为,这主要表现在此著纵论散文诗,新颖别致,情酣气畅。具体则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发他人之未发:有高度

为文,发他人之未发,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如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名言“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2]以花为喻,强调为文要推陈出新,而有创见。而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名言“惟陈言之务去”[3]则明言写作时务必去陈言,也即强调了写作的独创性。论著的学术价值首先就在于发他人之未发,有创见。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以美学的站位,关注当下,注重思辨,此著语言精致,重在研究散文诗的自由精神与自足性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论著除了绪论与余论之外,共七章,虽然只有15万左右,但与某些数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论著相比并不逊色。因为《散文诗美学》能发他人之未发,其见解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散文诗美学,其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美的形态、依据、本因、轨迹,美的发生、特征、意象、意境,美的结体、旋律,美的情感、思想、自由精神等。《散文诗美学》,未采用分门别类的、系统建构的教科书式的阐述,而以纵论性的形式开展,着重研究散文诗美学的核心问题――审美情感的发动与呈现,研究散文诗美学本体的最本质内涵――自由精神以及散文诗作者争取自由的精神自由,研究散文诗自足性的美学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引领散文诗创作对于人类最为根本的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等。而在具体阐述上又时有创见,发他人之未发。比如绪论中对散文诗写作的阐述就他人之未发:“散文诗创作最要紧的是在于捍卫它的文体尊严,并不是要将散文诗写成诗歌,也不是要将它写成散文,而是写成散文诗自己。”此外,关于鲁迅《野草》的论述,关于散文诗“生命美学”的观点,关于文献建设的设想等,也都颇有创见,可谓发他人之未发。当代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在《致王志清》(此著代序)中充分肯定王志清散文诗研究有创见:“兄文中有许多卓见,将鲁迅传统,尤其是思想深度、象征性、‘难于直说’等提升到文体特征上立论,是创见。”这固然是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奖掖后学之语,却也道出了王志清散文诗研究有创见之实情。

二、判断准确到位:有深度

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皆颇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这是论文、论著具有理论深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学术价值大的要素之一。王志清深得个中三昧,在撰写《散文诗美学》时注重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无论是对散文诗整体特征的把握,还是对具体散文诗作家作品特色、艺术价值的评判,也无论是对散文诗价值取向、文体形态的阐述,还是对散文诗语言韵致的主张等,都达到了审美判断准确到位之要求,从而,显示出此论著理论的深度。我们从此论著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的评价等便能以一斑窥全豹。如第二章“《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变”的导论部分有如下阐述:“鲁迅以降……而在众多散文诗的名家俊彦中,假如只能推举一个杰出代表作为后鲁迅时代‘领衔’的话,我们则将目光毫不犹豫地投向了遗世独立的耿林莽……而从鲁迅到耿林莽,是两个里程碑,两面旗帜,而却是一个传统。精神拷问,生命追询,虑意现实,关注当下,这种悯情深度与精神向度,出以一种象征性曲笔的独语,形成了张力遒劲而诗性沉郁的基本风格。”这段阐述,既有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创作地位的确定,又有对鲁迅与耿林莽散文诗异中有同、异曲同工的评判。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审美判断准确到位,而且在理论上具有相当的深度。

全文阅读

阅读基础之散文诗

【阅读目标】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的表现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从形式上来看,它虽有散文的外观,却没有诗歌的分行和押韵的特征,但却“形散而神不散”;从本质上来看,它属于诗歌的范畴,有诗歌整体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因此,在阅读散文诗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散文诗一般表现的是作者基于社会或人生背景下所抒发的感受﹐因此,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善于捕捉住散文诗中以描写客观生活所生发出作者情感的片段。

2.散文诗虽然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征,但它并不等同于抒情散文。归根结底来说,诗意丰富的散文始终是散文,而散文诗却是一种兼有散文形式的诗歌体裁。

3.一般情况下,散文诗的作者都擅长运用生花妙笔把平淡无奇的文字,组合成优美生动、准确精练的语言,以抒发自己对于人生的无限感怀。因此,把握散文诗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阅读散文诗的关键所在。

【即学即练】

唐朝的风

全文阅读

论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新特点

摘 要:中国现代文人的情感解放发端于“五四”的思想观念解放,由此产生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抒情散文。发展至今的新时期抒情散文的诗意能够真实反映现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具有日常生活化、浪漫与象征化诗意等特点。

关键词:散文;诗意;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中国的现代散文发展过程中,抒情散文与“诗意”紧密相连,具体表现在现代文人积极追求散文的诗意与诗化的创作普遍现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诗意”通常应该是解读中国新时期抒情散文的关键之一,亦应该是新时期文人追求的艺术精神的相应表现。

一、抒情散文的历史流变

回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阶段,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观念尚处于从一般散文体向文学散文体裁进行过渡的阶段。1917年,刘半农先生最先提出了“文学散文”的概念。随后在1921年,周作人先生通过介绍外国的“论文”,并率先把文学散文第一次称做“美文”,成功引导了当时散文创作的抒情风潮。通观“五四”时期的文人对散文“抒情”的认识往往不及“记叙”与“议论”那样深刻。但因为“五四”是思想观念解放的标志与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人个性与情感解放的发端,因此得以最早给散文划出一块“抒情”的园地。他们通过撰文或是通过翻译来强调散文的个性方面与感情表达,进而强调散文的抒情特性,因此散文的“抒情”功能才逐渐得到认识,并进一步发现了散文与诗在抒情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众多作家开始在散文创作中进行“抒情”与“诗”的境界追求[1]。

新时期的抒情散文实际上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而发展至今,在本质上是文学个性化生长历程,尽管对散文抒情境界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是诗意却是他们共同追求的散文艺术目标。不同的作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诗意追求与抒情风格,有的表现为生命哲学的诗化,有的突出审美意象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上。在语体上,抒情散文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诗意体验,作者用诗人的眼光与诗人抒情,从而决定了类似于诗人散文表现出最集中的诗意。新时期的抒情散文因文体的唯美精致、流畅优美和及人化诗意的言说表达方式,抒情散文已经迎来了发展的大好契机。

二、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日常生活化诗意

全文阅读

以诗为文、以情动人

摘 要:本文旨在对李白的散文特点进行分析,还原李白散文感情充沛、以诗为文的非凡个性,廓清李白散文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以证文名。

关键词:李白;散文;诗歌;个性

作为文学史上的大家,李白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并因其诗风瑰丽奇突而享有“诗仙”美誉。但正因为此,其“文名”才被“诗名”所盖,人们只知“诗仙”李白,却不知“诗仙”同时也是“文豪”。

李白的散文作品至今共有71篇,这个数字几乎涵盖了李白除诗词以外的所有作品,其中包括题跋1篇,古赋8篇,书表9篇,铭碑及祭文10篇,记、颂、赞20篇,序23篇。因此,文中所谈到的“散文”是指广义上的散文。李白的散文与诗歌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中,李白的书、序类则是其散文中最具特色的文字。其为书、表,激昂清越、意气如虹;其为记序,清新旷达、意气磊落。另外,《苕溪渔隐丛话》一书曰“李太白佛寺碑赞,宏拔清丽,乃其歌诗也。”,而明朝陆时雍也曾在其所著的《诗境总论》里提到“青莲居士,文中有诗意”,这也说明诗、文贯通、以诗言文是李白散文的最大特点。

到了后世,李白文名虽为诗名所掩,但其散文在当时却是备受推崇的。李白的前辈安州郡督马公就曾这样称赞李白的文章“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这句话正好讲出了李白行文的另一个特点,即“动人”。这是因为李白在行文时往往都是有感而发,自己爱之则欲人爱、自己感之则欲人亦感。所以李白的文章往往感情充沛、爱憎分明。又因为李白在写法方面借鉴了创作诗歌的手法,所以其散文才具有以情动人的能量,也因此可以“句句动人”。总的来说,李白的散文在写作方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笔笔含情、以情动人

李白的散文和他的诗一样,具有独特的审美性,行文风格恢宏壮阔、真率爽朗、神韵皆存、自然灵动,有些赠别或游宴序文在感情的宣泄方面甚至更胜诗文一筹。比如《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中描写赵四遭遇不公以及与父母辞别的句子:

亦鸡栖鹤笼,不足以窘束鸾凤耳。以疾恶抵法,迁于炎方。辞高堂而坠心,指绝国以摇恨。天与水远,云连山长。借光景于顷刻,开壶觞于洲渚。黄鹤晓别,愁闻命子之声;青枫暝色,尽是伤心之树。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