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文翻译论文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散文翻译的和谐美

[摘要]散文享有“美文”之称,被视为语言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散文文本所表现出的美是一个综合层级,既相互渗透又和谐统一。散文翻译并不是语言形式和局部审美效果的简单对应,而是译者在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中进行协调,使诸因素和谐共处,尽力实现原文和译文更高层面的审美对等和再现。

[关键词]散文翻译;和谐美;审美对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82-03

“翻译研究者在从事翻译研究时,应该明确划定各自的研究范围,对各自的研究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惟有如此,译界同仁才能和平共处,并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避免由于对研究对象内涵不清、外延不定而无的放矢,引发不必要的纷争。”每一种体裁的翻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准则,翻译研究者从最初翻译属性、行为等探讨逐步深入,开始分门别类关注文学、非文学体裁的翻译规律和特点,进而细致研究不同文学体裁的翻译。散文也不例外,它开始进入翻译研究者的视野,可惜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系统和方法。散文享有“美文”之称,是“集诸美于一身”,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优美凝练,风格自由多样,表达灵活自如,意象丰富多彩,被视为语言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从美学视角研究散文的翻译,大多学者集中再现散文的形式美、内容美、风格美、意境美等问题。每一篇散文作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整体并非是各部分简单之相加或随意之组合,所以对散文翻译的研究应具有整体观、和谐观,以实现整体语言意义和审美效果的和谐与对等。

一、和谐美溯源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求同性、整体性和直觉性特点,中国传统美学关注的是和谐性、同一性、互动性,讲究中和美,因此,“文质相称”和“圆满调和”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思想。“中国传统哲学辩证世界观和文艺美学中的文质概念影响了传统译论中的文质之争,古代文论里的‘文质统一’较好地解决了文学创作中的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也为和谐翻译观提供了美学源泉。”占西方艺术美学主要地位的是“寓多于一”的和谐美艺术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提出,美的本质是和谐,而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阐述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将和谐建立在有机整体的概念上,比例适度、整体融贯,才能显示和谐之美。西塞罗提倡折衷主义美学;贺拉斯追求形式的朴素、统一和相互协调;朗吉弩斯认为美是各部分综合而成的整体;阿奎那提出“美的三要素”:和谐、鲜明和完整;笛卡尔认为美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与适中;爱默生强调美学的“整体意识”。可见,中外美学家和哲学家都强调美的和谐和整体概念,不管审美理想发生多大变化,和谐论美学思想依然存在,并为整体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美学基础。虽然西方译论较早地从美学转向了语言学,但是对文学翻译的研究须借助美学这一必然选择。和谐美为美的最高境界,如何实现散文的美感因素和语言意义更高层面的审美对等,而不是原文和译文语言形式或局部审美效果的简单对应,这是散文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的审美再现应该是和谐、统一的。

二、散文翻译与和谐美再现

散文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本文主要关注狭义概念上的散文翻译。在当代文体研究中,狭义层面的散文指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题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文学表现手段、自由地展现主体个性风格,以抒情写意、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文学体载。按表达方式和内容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每一篇散文文本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还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主体情感。以语体美为载体所表现出的景美、物美、情美、意美都受到语言文字本身的内涵、色彩、音韵等制约,更重要的是受到创作主体个人情性、用语习惯、审美观念等条件的制约。一篇优美的散文首先让读者感受到的是其文辞魅力,它必然表现在作者的遣词造句和韵律节奏上,其次是文本信息的处理和表现艺术的手段,此外还有其风格。“文学美是一个多层级但又是互相渗透的结构,各层级各司其职但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和谐的、集感性、理性于一体、集主观与客观于一体的统一”。每一篇散文在各个层面所表现出的层次美,不管是形式美、内容美还是风格美、意境美,实际上在文本中是作为有机的整体而存在,自始至终是以整体为依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整体不可分割。正如爱默生所强调的: “任何事物都不能独成其美,事物只有在整体中才显现其美。”同样,散文的每一个层面都不能独成其美,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融为一体,物美、景美与情美、意美互相统一、相互和谐。那么,在散文审美再现中,要尽可能传达原文多层面的审美信息,形式美、非形式美审美要素的再现都要以原文的整体和谐为基础,不能以偏概全,这样才能达到各个层面美的相互协调,否则容易顾此失彼、得“意”忘“形”或因“形”害“意”。

全文阅读

翻译风格论视角下的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初探

【摘要】风格体现作家或译者的写作或翻译特色,在散文翻译中,风格与内容一样至关重要。本文以刘宓庆的翻译风格论文指导,从音系、词语、句法等角度对张培基先生的散文翻译特色进行分析,试图探讨散文翻译中风格移植的方法。

【关键词】张培基 散文 翻译风格

一、散文的特点以及翻译风格论简介

散文以其“内容之真”、“形式之散”以及“意境之美”发展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直接真实,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与意境。其选材覆盖面极广、表现形式自由灵活。张培基先生在散文翻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善于把握中英文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差异,不仅准确的译出了原作的内容,同时也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神韵,在翻译过程中成功的实现了原作风格的移植。

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刘宓庆认为风格是可译的。他提出的翻译风格论指出: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作品的风格,即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其中形式标记包括音系标记、词语标记、句法标记、修辞标记等,非形式标记包括作家的行文气质。本文主要从形式标记几个方面对张培基散文翻译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在散文翻译中风格移植的方法。

二、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鉴赏

1.音系标记。语音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翻译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对象。散文虽不像诗歌一样讲究严格的节奏和韵律,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某种不规则的音韵。在散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叠音词、拟声词和儿话音等,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美感。因此,在对散文进行翻译时,译者应该考虑音系因素,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节奏美。

例如:没有笑,没有话语。只有雨声:滴―滴―滴。译:No more smile, no more chitchat.Only the drip drip drip of rain.

全文阅读

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散文翻译

摘要:本论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进行了探究,首先对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进行了深入了解;然后从散文文体特点出发,探究了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的重要性,并从篇章对等的角度举例说明了其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散文翻译;《落花生》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大多文学翻译研究都致力于诗歌和小说的翻译,而往往忽视了散文翻译。对于大量的优秀散文作品而言,散文翻译需要同样的重视。像小说,话剧等许多文学体裁都以对等论作为翻译指导,但在散文上的应用却较少,而本论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其中以散文《落花生》为例。

一、关于理论

对等理论是由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他所表达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我们所了解的“功能对等”,不是文字上的一一对应,而是在两种语言上所体现的所谓功能上的对等。因此奈达基于翻译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此理论。

对等理论告诉我们翻译不仅仅体现在语义上还要使其在语义,风格,文体上体现对等,既能够表达表层信息,也体现深层含义。其中动态的对等有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而意义更为重要[1]。过多的注重形式反而不利,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2]。在此例中,翻译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文字体现。这就需要我们真正的了解功能对等理论,并将其正确的应用到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而不是生搬硬套。

而对于散文,我们不能忽视其形神特点,即使其形神兼具才能正确表达原散文的主题。散文翻译必须将散文本色的真、情、美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流畅的将原文表达出来因。既有译文的特色,又不失于原文的忠实,使原文和译文更加贴合。所以,在散文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是机械翻译,还需要借助理论指导,也需要加强对文体还有写作风格的研究。

全文阅读

浅谈从王佐良《论读书》的译文看英语散文的翻译

摘要:本文以王佐良先生《论读书》的译文为例,分析了在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以及对语言的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的传达。

关键词:论读书 语言 结构特征 语言的表情功能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祈使功能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全文阅读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角度看《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英译

摘 要:随着跨国交流日趋频繁,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显得愈发重要,而作为典型的文化类散文集《文化苦旅》至今仍无英译本。鉴于此,本文创造性地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出发,选取其中部分散文为英译对象,指出转换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不可避免,并对其在修辞、语气语调和文化情感层面的阐释性“补偿”作一再现,以期恢复译文的平衡。

关键词:《文化苦旅》 斯坦纳 阐释翻译理论 补偿

一、引言

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然而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进行方式就是解释。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提出“理解即翻译”这个观点,最大化地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提出阐释翻译“四步骤”,强调翻译过程中“不平衡”不可避免,但要力求恢复译文的平衡才能再现原意和风貌。然而,余秋雨笔下的《文化苦旅》,主观色彩较为明显,思维深邃超脱。如此,在此类文本的转换中,译者对原文本的主观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笔者创造性地融入阐释翻译理论,以其最大程度再现原文本意义。

二、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

乔治・斯坦纳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1975年,他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阐述了语言研究与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任务与目标等重要问题。基于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斯坦纳提出了最引人注目的“理解及翻译”和阐释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信赖,就是指译者在翻译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义的。侵入,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直觉中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译者的主观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难免“侵入”到原文中。吸收,就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译文中来。补偿,就是由于在吸收过程中,译文语言可能会丧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经过这一步骤的润色,译文就会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能达到翻译的目的,达到交流的作用。

三、阐释过程中的“不平衡”现象

斯坦纳认为在阐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损失,如在翻译的阐释活动的第二步“侵入”与第三步“吸收”中,语言、文化差异、翻译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造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译者删除过多或添加过多。而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故而第四步“补偿”(compensation)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换言之,完整的翻译必须以“补偿”作为终结。因此,从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看来,文化散文的英译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在翻译行为中,为了恢复原有的平衡,必须在最后一步加以“补偿”。

全文阅读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

1.典籍翻译

1.1典籍翻译的意义

典籍翻译对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思想与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21世纪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交流融合的世纪,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语境下,要保持我们汉文化的个性,就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自己的语言——汉语。因为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想通过语言而现实化。承认语言同思维的关系既非同一,也非分离,而是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语言思维是人类借助语言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一种心理现象,语言思维是思维中最成熟的思维活动,语言定性人类精神世界与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尤其是涉及总结与反思的那部分思维。人们的人文世界与精神家园就更是依靠语言来塑造与演变的。正如洪堡特所说:一种语言代表一种世界观。语言表征形态和民族精神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内容,诠释客观世界和人生社会的直觉与理性,而人们则利用这种语言范式塑造和演绎世界、塑造和发展自身、演绎和创造人文世界(包通法,2008)。

1.2典籍翻译的现状

近年来国学热日益升温,典籍翻译备受关注。然而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种文本以内和以外要素的语言和社会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典籍翻译尤是如此,其间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认识样式中,典籍翻译研究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翻译实践“依据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裁剪中国传统典籍的状况,常常是在所谓的忠实原著、等值归化口号下大行其道,从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深邃的哲学思辨被、歪曲”(郑家栋 2003:327)“在跨语际转换中,人们以西方中心的翻译理念和实践翻译汉典籍哲学、伦理思想的语言表征形态以及语言过载的哲学术语,采用削足适履的实践方法论,将汉文化群体几千年形成的对宇宙、社会和人格美学的认知纳入到了西文的哲学和伦理范畴之中。”(包通法 2008)

2.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

既然一个民族的认识与哲学标识与它的语言是这样一种互为关系,那么通过语言实现民族间的精神与思想的深度交流又何以可能呢?这种交流又何以不成为一种鸡同鸭讲的徒劳呢?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巴别塔式的混乱既是一种夸大的事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交流,无论是语内的还是语际的。即使是建了半截的通天塔也是主体间交流可能性的彰显,这种可能性的基础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最初由拉康提出,他认为主体是由“他者”界定的,“我于我不在这处思”,这个我不在这处便是“他者”,标识着主体间性。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把“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并且是人类的“统觉”、“移情”等能力使个体认识具有普遍性。海德格尔在对之接受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研究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他指出人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并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主体间的交往理解合作关系。哈贝马斯进一步从语言合作交往角度界定主体间性,期望在普通语用学框架中建立合理的合作交往模式,以实现理解与沟通。伽达默尔则干脆认为,合理共通的语言交流就是实践理性和经验世界。间性视角是一种水平视角,典籍还涉及历时的理解问题。伽达默尔主张将理解的主观性置于传统中,因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任何一个理解者都不可避免地处于传统中,正是传统将理解与理解对方联系在一起。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能否与译者的理解形成和谐的关系直接影响翻译的任务能否完成。所谓视域融合,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域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域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域,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界。(周宪 1997:251)如此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理论便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照亮了典籍翻译的前路。

全文阅读

论散文翻译中美的再现

摘要:本文结合多篇散文的英译实例,探讨在散文翻译中,如何再现散文的图画美、音响美、句式美、气韵美、流畅美。强调对于散文的翻译,一定要注意美的再现。

关键词:散文;翻译;美的再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8-01

文学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文学艺术的创造乃美的创造。散文,更是美的文学。美的思,美的情美的景,美的色彩美的音响。好的散文像一幅图画,具有图画美,除了要求感情灼烈以外,还应当意境隽永、语言清新;而且散文质朴、自然、意境悠远。美学的出现为翻译的研究特别是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翻译美学是美学与翻译的结合,一直受到翻译研究者的青睐。

一、图画美的再现

文学作品是借助语言来创造形象的,这种形象通常融合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经过艺术加工后就成为意象。作家用形象优美的艺术语言表现意象,引发读者进入艺术境地, 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ies of their branches.(Henry Wordsworth Longfellow,THE FIRST SNOW)

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只有河流在美丽的画面上划出一道曲曲弯弯的黑线;还有那叶儿落净的树木,映衬著铅灰色的天空,此刻更显得枝丫交错,姿态万千。(《初雪》高健译)

全文阅读

浅议功能派目的论在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兴起。功能派翻译理论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提出了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本文将对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翻译原则,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总结。

关键词:功能派目的论翻译原则

一 引言

纵观翻译学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翻译界理论蓬勃发展,百花齐放。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的重大突破。5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学家倾向于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待翻译。 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的对等理论。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就是以此为基础,反对翻译是纯语言的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它所强调的对等是指符合翻译目的条件下的交际功能对等。本文将从功能目的论的发展,应用方面展开探讨。

二 功能目的论概括

功能派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期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依次是:凯瑟林娜・赖斯,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利斯蒂安・诺德,他们对功能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功能派目的论的日渐发展和成熟,人们归纳了其三个原则。即目的法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目标文化中对目标语观众所预期达到的交际功能。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陈水平,何高大,2009: 101)。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忠实于原文。

全文阅读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故都的秋》

摘 要: 本文主要根据刘宓庆、毛荣贵等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探索并赏析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故都的秋》时的策略。

关键词: 翻译美学 散文翻译 《故都的秋》 翻译策略

1.引言

散文文体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活动、话语以非韵的形式做出的文字记录,其区别于韵文、骈文,包含所有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胡显耀,2009:171)。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它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具有其自身独具魅力的特点。通常来说,其他文学体裁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因此,中文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突出特点,具有别具一格的美质。这就为散文的英译增加了难度。翻译散文时存在着一个审美理解和再现的过程,翻译家必须兼顾再现原文语义层面内容的同时,准确把握原作的风格,实现美的重现。

郁达夫先生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散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故都的秋》实为中国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资深翻译专家张培基教授凭借自己扎实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让中外读者得在英语语言环境下欣赏这篇散文。张培基教授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特别着意语篇美感的再创造,力求既完美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原文的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或味道。其英译本不仅语言自然流畅,而且充分阐释原文中的美质,成功地使原文的美感在译文中得以重现并延伸。

2.翻译美学研究

2.1翻译与美学

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要谈翻译,应该先谈一谈美学。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是在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G. Baumgarten,1714-1762)《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西方美学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久远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并且在各个阶段都出现过占主导地位的美学形态;中国的审美文化也丰富多彩,远古时期图腾的“原始符号美”,《周礼》中渗透的整合性美学思想,儒家的“和合论”与“美感共享论”,以及道家“玄妙论”的模糊美观,等等,数不胜数。

全文阅读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摘 要】翻译美学从美学角度研究翻译,为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以翻译家张培基的英译《故都的秋》为例,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分析张译散文的美学再现,为散文英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审美再现;故都的秋

1.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一篇优美的散文往往文字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散文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更要传达原文的美学效果。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探讨张培基所译《故都的秋》的审美再现。

2.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朱光潜首次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1995年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把源语和目的语看作翻译的审美客体,把译者看作翻译的审美主体,在主客体的动态作用中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简言之,翻译美学主要研究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翻译过程中审美再现的手段。

3.《故都的秋》译文赏析

3.1 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