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散文大全

散文大全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火场安全疏散方案优化探讨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输模型和最短路问题的火场安全疏散方案优化方法,可得到针对某特定建筑在各种场景下疏散而不出现人群滞留现象的最优疏散方案。该方法考虑了所有疏散路径在疏散中的使用和各疏散路径最不利通行段及共用通行段的疏散能力大小,以及某个疏散初始位置所容纳疏散人员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安全疏散方案优化运输模型最短路问题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建筑越来越多地涌现,随之而来的发生火灾情况下安全疏散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安全疏散方面,比如疏散楼梯的数量、到达楼梯的距离、楼梯的宽度、防排烟设施、内部装修材料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现行标准中缺少与之配套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所以,对人员疏散安全性的评价方法研究显得很重要。在人员疏散安全性评价方法中,对于某一特定建筑的安全疏散方案的优化问题亟须研究。

研究疏散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使得疏散人员全部到达安全区域,使火灾发生情况下伤亡事故减少。火灾发生后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条件可用如下公式表示[1]:

ASET≥RSET

其中ASET表示可用安全疏散时间,RSET表示需要疏散时间。

全文阅读

全球化语境下当代英国流散作家国内外最新研究述评

摘 要:在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对流散写作的研究也成为文学研究者、文化研究者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流散、包括英国当代流散作家的最新研究总结了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空白,以期对相关研究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全球化 流散 流散写作 后殖民 文化研究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内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即流散写作 。从世界当代文学的创作看,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绝大部分是流散作家,他们的创作不仅受到他们所出生的国家的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同时,对居住国的文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细数近年来的布克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和贡古尔文学奖也是如此。英国当代流散文学作为世界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由于国内对流散文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主要致力于和中国相关的华裔作家研究,对英国流散文学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话语更多突出了流散作家的身份认同、文化属性和对家园的渴望,相对忽视了作品的语言、文体及形式研究。对一些主要作家有少量散论,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未出现,迫切需要全景式的总结和深入的探讨。本文通过追溯国内外对于流散、包括英国当代流散作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空白,以期对相关研究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国外最新研究综述

(1)对流散现象的研究

国外关于现代意义上流散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都曾有专门的论述,他/她们一致“秉持着流放的、流散的、世界主义的阐释与批判视角,也都强调并推崇知识分子的流亡身份”(生安锋,2003: 183)。赛义德认为“散居或流亡是知识分子存在的特殊方式,在多种文化的间隙存在而不归属于任何一种,身体的流亡与精神的漂泊是苦痛、磨砺,是精神上的自我流放,也是自由思考的巅峰体验”(Hamid Dabashi, 2009: 103)。Robin Cohen 2008年出版的《全球流散简介》中介绍了研究全球流散的独特方法,探讨了流散不断变化的含义和当代流散的条件,并对犹太裔、亚美尼亚、非洲、中国、英国、印度、黎巴嫩和加勒比人的流散做了案例研究。

(2)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流散现象、流散文学的研究

全文阅读

对部分消防疏散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针对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大空间场所的疏散距离以及楼梯间首层至室外疏散距离容易混乱等问题,通过对相关国家规范中涉及消防疏散条文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一些有关消防疏散的概念及规定,便于读者更为清晰地理解应用,避免违反国家规范而造成安全隐患。

关键词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直通室外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 A

消防疏散设计直接影响到平面布局,是建筑施工图设计的重要内容。由于防火规范中相关条文规定有的比较笼统,很容易产生混乱,造成安全隐患。下面就现行版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的有关规定,再结合预计发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0年7月5日征求意见稿)分析比较一下。

1术语“安全出口”的定义

《建规》第2.0.17条对“安全出口”的定义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高规》第2.0.15条对“安全出口”的定义是:“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这两本规范对“安全出口”的定义基本相同,根据以上定义,房间疏散门并不属于安全出口。

全文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散文的特点

散文不同于诗歌,更不同于小说,因而我们欣赏,必须把握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很多,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灵活长于抒情,语言优美。这些只是一般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就是“形散神聚”。

散文的“形散”,首先是指取材散。散文大题材可以定,小题材也可以写,古代题材可以写,现代题材也可以写;人物可以写,事件也可以写,景物可以写,感情也可以写;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可以写,生活中出来的一点思想火花也可以写;全人全貌可以写,一举一动也可以写……一句话,散文选材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它可以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将人物、事件、场景、风物等熔铸在一个篇什之中。因此,我们欣赏散文时就应该抓住作品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虫一鸟、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器一皿、一歌一曲、甚至一个场面,一点认识等生发开来,探究笔者的作意,求得艺术的真谛。

散文的“形散”,其次是指写法的散,“散文无定体”。它形式极为灵活,没有一定的程式和格局,一切从内容出发。它结构可以精巧,也可以平实,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可以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也可以随着作者的游踪或感情的变化作移步换形的描写。它写人记事,可实可虚,可详可略,不受任何限制。它言志抒情,可由此及彼,浮想联翩,也可由外及里,向纵深发展。它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抒情、议论、叙述、描写等手法可以在作品中综合使用。因此,我们欣赏散文,就要把散文写法上的这些“散”,当做散文的特点和长处来鉴赏。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是一篇视野开阔,舒卷自如的记游之作。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坐“江津”号轮船,从重庆到武汉的三日游程。粗读,作者每一日从早晨写到晚上,甚至连几时几分都不遗漏,每一处从古到今,由远到近,由水写到山,甚至连一片秋草,一块悬岩都不放过,几乎是无处不写,无所不写。说“散”也的确散,但细加品赏,我们就会立即发现:这绚丽多彩而又迂回曲折的画廊,这严肃而比较抽象的主题,正是靠作者这样一时一层色彩,一处一画面,一步一场景,一地一典故,才辅排得如此层次分明,脉络相承的。

然而,散文“贵散又忌散”。散文的“形散”,不是结构上散乱无章,内容上纷繁无绪,而既在上下纵横散得开,又能依赖主题或中心线索收得拢。不论写什么内容,也不论笔锋怎样驰骋,散文都应紧扣主题,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来展开。因此,我们欣赏散文,如果只看到“形散”的特点,而忽视“神聚”的实质,那就无法把握作品的中心,无法领略“形散神聚”的妙处。如《长江三日》这篇散文景色众多,事件纷繁,结构复杂,容量较大。我们欣赏的时候就不能只满足一幅幅画面,一片片景色或一个个故事,而应从长江三日的全部航程中得到这样的昭示“穿过黑暗走向黎明,闯过险滩奔向坦途,这是我们伟大的时代,这是我们豪迈的生活。这也是联结全篇的一个纽带。这样,三日长江之行,虽然所见不同,但由于它们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的全部战斗历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镜头不同却前后连贯,画面各异却散而不乱,结构复杂却井然有序。应当说,这正是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系鄱阳县油墩街中心学校)

全文阅读

散文当代文化价值探索

一、中国文化根基性的记录

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章,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它比诗歌更全面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直至今天,散文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雅”的方面看,它和诗构成了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文文化”传统。由于长期浸淫于“诗文文化”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一般都能诗能文,这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能力,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标志。因为诗文已经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全部文学,就是诗歌和散文。它们经由历代封建文人士大夫之手而逐步完善成熟,特别在散文领域,名家大师辈出,不胜枚举。二是从“俗”的方面看,散文的门槛较低,书写较自由随意,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最适宜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古至今,在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产量最多,影响最大,拥有的读者也最为广泛。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它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散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结构和心理结构。赵与时《退宾录》载:“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1]这里的《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都是我们民族散文的瑰宝,在这里面就有着我们民族情感的密码。可见,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国人的生命活动密切联系。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理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情感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散文就不仅仅是研究一种文字的写作,而是探究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大爱和人文情怀。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采用长镜头聚焦的方法,集中浓缩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实际上已成了一个情感的原型,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背影》感人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文字,而在于感情与文字之间,有一个文化结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感情沉淀。正由于《背影》中父子的感情都浓缩在这个情感原型中,这样“背影”也就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成了一个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的投射”。像《背影》这样蕴含着民族的感情密码的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的散文研究,要尽量透过散文作品的表层文字,挖掘出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原型和精神原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中。除了上述两方面,中国散文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散文里充满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寓言为广,即《庄子•天下篇》所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从《庄子》文本看,庄子实际上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于其中的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体验。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相当典型地体现出庄子这种诗性智慧写作的特色,那就是通过庖丁高超的解牛技巧来隐喻某种生存之道。二是倾心于“平常心是道”的禅风,即“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直觉思维方式。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是颇具“禅味”的散文小品。可见,禅宗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于中国散文尤其是其中的散文小品的渗透,使我国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绝不同于西方散文的诗性智慧。综上可见,中国散文在漫长的发展建构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民族感情、智慧和精神在内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散文文化”。这种“散文文化”既是一种文学的写作,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本体制,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既是现代人感情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使命。

二、文化生命理想和文化人格

文化生命理想是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格的一种文化建设。它既重视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也具有比较清醒的层级文化价值目标,即重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和实现全人类文化价值的终极目标。因此,它既是个人的、民族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复杂文化心理内容的核中之核。因为现代社会文明越是发达,人的生命的文化那一部分就越重要。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都明确地以文学与文化的建设为基点,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追求与创作实绩标示出作家不同的文化生命理想。鲁迅杂文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犀利与辛辣,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命理想,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价值被现代文明所深度污染的各种异化的生存形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怎样担当历史使命的独特理解。周作人在寻求社会文化建设的理想框架时,更多钟情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想象与依持,突出作家自我本真原初的人生体验。他不是从当前现实需求的逼迫出发,而是从非实用的更加内在的基因传承的高度,去把握人们当前精神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何其芳的散文在象征人生里往往表现自我的“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的文化追求。炽热地爱恋人生、清醒地理解人生的梁遇春的散文始终追求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人类生存,他以“快谈、纵谈、放谈”的方式探求着“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李广田的散文则以叙事的方式传达了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本质和意义。这些散文家的创作广泛联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散文不仅揭示了新旧文学转换的重要意义,而且代表了新型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相对成熟的文化生命理想。与文化生命理想相联系的,是对于中国散文与民族文化人格的塑造。一部中华民族散文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所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任务,便是通过对中国散文的文化诠释,去把握传统散文中文化人格的延续性与变动性,不仅再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内心冲突,同时还要通过文化人格的发掘,去再现一种灵性与浪漫,去探测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史记》堪称典范。在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风雨天一阁》等散文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类型:一是追求自由独立但又多少有些神秘乖戾的文化人格;二是强健开放、积极进取的文化人格;三是具有圣洁和崇高的文化良知的文化人格。由于余秋雨将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升华作为他的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中心,而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又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作参照,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悟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再配之以诗性的生命激情和文化想象,此外,还有一套属于“余秋雨式”的个体的话语,这样,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文化人格的建构自然便比以往散文中那种纯粹从政治层面或道德层面的人格建构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和深刻得多。在如何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方面,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做过努力。除了余秋雨之外,王充闾、梁衡的散文也值得一提。王充闾在《渴望超越》中认为散文创作说到底是“生命的转换,灵魂的对接,精神的契合”。他的文化散文《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在剖析展示李白、曾国藩复杂人格的同时,也肯定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理想文化人格的作用。梁衡在《大无大有》中,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既“大无”又“大有”的伟大文化人格,这种理想的文化人格是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理性思辨精神与生命文化感悟的完美融合。显然,这样的理想文化人格正是当前深受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的社会现实所缺乏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可见,在消解了深度模式的当下,文化散文以其启蒙现代性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独立人格与理想精神的探求,不仅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

三、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

庄子的散文,姿肆,想象超拔,激越宏丽,巧譬善喻,生动形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庄子属于“文辞之美富者”。[2]闻一多则认为庄子堪称先秦诸子中最杰出的文学家:“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足够你欣赏的,采撷的”。[3]《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先秦散文成熟的标志,而且开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范式。如果说庄子是中国抒情散文第一家,那么司马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第二大家。过去的研究较多地注重司马迁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其对于中国史学的开创性意义,相对来说,对司马在散文艺术方面的贡献则有所忽略。其实,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极其充沛的大散文家。司马迁写史,以雅洁为世人所称道,班氏父子称其具备“良史”之才。可贵的是,司马迁并未因雅洁而丧失散文审美和感情的力量。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4]他“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5]司马迁可谓“极尽文章的能手”,他的爱憎感情,常常借助叙述语言托出。他的文辞,笔力劲拔,在悲痛之处如火如荼,在悲哀之处又异常凄绝,这些抒情特色,在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传的《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魏公子列传》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陶渊明的文章语言朴素而优美。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的风光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在这里,“世外桃源”的宁静淳朴,乡村景象的描绘,抒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与田园诗般的意境可以说是水融,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既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山水散文,也是优美漂亮的抒情审美散文。他的散文没有学究气,且极富个性色彩,往往借助景物书写胸中的不平,这使得他的山水散文有了人的性格。在文笔方面,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多用短句,文字简洁生动,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而且常用虚实结合方法谋篇布局,从而使文章妙意横生。苏轼的散文品类众多,既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议论性散文,又有《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山水游记。苏轼的散文常熔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勇于创新,不拘常格,在文风上则是随笔挥洒,不加雕饰,因物赋形,行云流水,深得《庄子》真传。至于晚明的袁宏道,虽然他的散文多以尺牍为主,且注重游玩时的趣味,但他注重散文中的个性自我,强调散文需真实,感情需从胸臆中流出,这样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短而隽异”的特点,一方面又贴近人的性灵,这是袁中郎在古典抒情散文方面的贡献。而晚明另一位杰出散文家张岱的散文,更具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他的《湖心亭看雪》,以传神生动的量词描写西湖的雪景和人物,展示了山水的生命脉搏,其散文静中有动,冷中有暖,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实乃抒情写景的大家。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古典抒情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他们的散文与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中国诗词,共同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文文化”,这种“诗文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诗、思、史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审美范式。其二是中国古典散文特别推崇崇高和谐,优美雅洁,强调散文的精神性、感情性和心灵性。其三是中国古典散文十分讲究文笔修辞,炼句炼字,以及语言的弹性,所以古典散文基本上都是“美文”。上述几方面正是中国古典散文所特有的内在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当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能有效提高国民精神和审美感知的审美文化。而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正好可以纳入当代文化的审美建构框架中。当前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泛滥,高格调,高品位,既能给人以思想滋养,又能提升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优美文化太少。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平面文化的同时,人的审美感知日渐迟钝和粗糙,感情和心灵也越来越沙化,正由于优美文化在粗坯文化面前相继沦陷,当代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审美的介入和支持。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指的是从文化的本质上,认定文化就是审美的。审美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旗帜。因为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审美的介入和渗透,则这种文化建设只能停留于方针和政策的显层次上,或者只是一些了无生气、冰冷僵硬的统计学上的数字和建筑物的堆砌组合。而有了审美文化的滋润,文化建设便不仅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而且可以使国民的审美感知变得精致敏感,从而提高他们分辨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的能力,并由此迈向良性健康的审美之途,进入一种安详和谐、宁静澄澈的真善美的境界。而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散文的确可以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审美上的优势。且不论灿若星河的古典散文,仅就现代散文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陶冶了多少人的心灵。当代台湾散文家龙应台的《目送》,自200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短短两年间就重印十多次,累计印数达到五十多万册。《目送》与《背影》一样写的是亲情题材,但因作者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价值观,加之情思内敛,文字优美,文化与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散文这一块富矿,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审美文化的建构,同时注重挖掘散文的思想和审美资源,则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有可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四、互联网时代的散文价值

前面说过,散文是最具日常性和平民性的文体,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的方面,真实记录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情感。散文的这一文化特性,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意义更不可小视。当前,随着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文学已迅速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散文创作更是如此。目前上百家文学网站多已开设“散文随笔”栏目,加上专门的散文网站,每天发表的散文数以万计,一年发表的散文主题帖过亿,而以前一家传统的纸质刊物一期最多发表十几篇散文。网络写作给散文的观念、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使原来基本上由少数精英掌握话语权的散文一跃成为一种普及的、大众的、草根的,人民都能参与,都可以各抒己见、表达个性自我的文学。大批文学爱好者通过互联网博客和手机微信,有了尝试写作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其传播的迅捷和广泛也使它有了比传统媒体更大的影响力。网络的实时更新和交互性,同时充分调动了创作者和阅读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形成“全民写作”和“全民阅读”共生共荣的现象。散文在全民写作时代如鱼得水。由此可见,网络的发展和博客的出现,确实为散文的全民写作提供了空前的便捷和巨大的动力。不同的写作者以五花八门、无拘无束的言说,使散文拥有了丰富斑驳的精神与文化。他们对人生、社会、时代、现实的感悟表达,不仅将散文刻录个体性灵的优势张扬到极致,而且无形中构建了一个众声喧哗的现场。因此研究网络散文与生态散文的兴起,以及全民写作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问题,已摆在了散文工作者面前。就网络散文和全民写作这方面看,我认为散文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自我和谐和和谐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就自我和谐方面来说,一个和谐社会既要讲社会生态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讲人与自我的和谐,只有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每一个人做到自我和谐,这个社会才能变得美好和谐;而只有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我们每个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那么,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语境下,网络时代的全民写作何为?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课题,首先应从道德角度完善创作主体的人格修养。和谐社会的构想有着很高的道德追求,而散文从内在价值来说,正是一种追求精神质量,讲究感情纯度,推崇生命和谐的文体。现代散文家梁遇春曾在《小品文选•序》中说:“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的性格的作者的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7]这十分明确地揭示出实现散文的内在价值的途径,就是作家的自我和谐。梁遇春的散文创作主体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小品有一种道德感召力。汪曾祺也是自我和谐的,所以他的散文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儒家仁民爱物的现世精神,不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当代文化建设中体现出它的作用和价值。当今,随着和谐社会思想的深入人心和当代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有理由要求散文作者尤其是网络散文作者提高自身的道德和精神境界,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良性文化的自觉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从而使网络散文写作参与到不同层次的文化建设,参与到当代的精神与价值的对话中,这是从自我和谐方面说。而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方面说,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建构一个讲信仰道德,有理想有梦想的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和谐社会的语境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机遇,并昭示着散文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文一方面应以自身的文体优势主动融进这一语境,一方面又要发挥其“人民的文体”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精神的支援,展示其应有的价值。网络散文写作如何在当代和谐文化建设中提供优质的感情和精神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重视网络文化写作的经典化。当今的网络散文写作成为全民散文写作已是事实,但在表面繁花似锦,在车载斗量的网络散文的背后,却是精英散文家的不在场和经典性散文的缺失。而散文要对广大民众的精神和审美取向进行有效引领,要更有效地参与到当代文化建议中,关键是要在全民写作中发现和凝炼网络散文的经典。因为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散文写作,要有经典作为创作的坐标;另一方面,经典能提升散文的内在价值,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阅读、欣赏散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当代人的性情,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文化趣味。所以,当前的散文研究者既要看到散文全民写作的积极意义,又应重视这种写作的经典化问题。散文是一门“慢”的艺术,它不是冲刺,不是马拉松,而是心闲气定的散步。在今天这样一个走得太快、心浮气躁的时代,散文这种以“慢”为特征的文体,能起到别的文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在滋润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在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守护等方面,的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不少人预言,21世纪的文学,散文将成为主流,对此笔者深信不疑。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是:发现散文的价值,发掘古典优秀散文的艺术特质,为当代散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和美学借鉴,同时抵抗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各种虚浮的泡癎,不负责任的消解、颠覆高雅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低俗化的东西,重新建构社会的理想和信仰,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文明,这是我们研究散文的意义所在。

全文阅读

评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之散文文体研究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地域文化愈来愈受到重视。湖北文学在转型期,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对湖北文学研究深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地域文学 时代感 地域性

泰纳曾提出文艺发展的“三要素”,即文学发展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这一理论在当下仍在使用。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何以保持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问题。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观点达成了一种共识,不少文艺工作者将视角投向了地域文化研究。2004年4月1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动了中西部当代文学高层论坛,展开了“区域/地域文学”、“中部文学”、“西部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会上,刘川鄂提出“有必要澄清‘区域文学’与‘地域文学’的概念”,并需“从区域文学理论的限制和一体化区域文学体制的不足中,反思当代中国文学的外部环境,反思当代中国文学的外部环境,反思当代中国文学不高的原因”[1]的观点,这实际上是他对区域文学的思考。同时,关于地域文学研究已经在刘川鄂的脑中酝酿。由他主编的包括他在内的湖北大学几位中青年教师参与编撰的湖北文学研究丛书于2011年问世,比较系统介绍和评述了转型期湖北文学各种文体的发展状况。

一.宏观上把握丛书

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是一套试图基于湖北这一地域作家作品研究,来“探寻区域文学与中国文学,全球文学的多元复杂关系”[2]的丛书。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政策的出炉,更是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由此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与发展。同时,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域作家可以“以个体化方式从事审美创造”,“更自由更便捷地参与到跨地域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文化(文学)思潮和创作中。”[3]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各地区文学共性越来越突出,个性相对淡化,这一现象也让人思考共性是否会逐步消解个性这一严峻的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势头已是不可抵挡的事实,作为中国文学一隅的湖北文学在顺应时展潮流如何来保持自身个性,彰显独特的文学魅力呢?笔者认为,保持地域文学的独特魅力,有赖于地域文学写作者和地域文学研究者共同努力。世纪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着力于关注在转型期这一特定的时间段,湖北文学理论、小说、诗歌和散文的发展状况。将研究时间限定在转型期,在于这一时期经济基础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势必会造成文学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事实上,伴随九十年代经济体制变革,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商品化、大众化的趋势。全球化不断地加深,各种外来文学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输入,使得中国文学理念愈益庞杂。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湖北文学深受这些的影响,为应对新的形式,湖北文学写作者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写作主题和方向,从纵向上看,呈现出与以往时段的文学发展不同面貌。同时,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文化的交流增多,写作者关注的话题趋近或趋同,但各地区写作的视角仍有不同。从横向上看,湖北大学研究者在关注同时代主题的同时,仍然以自己的观察视角,思考方式彰显这一地域文学的不同。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丛书的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微观上分析丛书之散文问题研究

丛书分别对湖北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理论批评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这里,笔者选取梁艳萍等著的《实际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作为批评分析的重点,以呈现该书关于湖北地域散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此书主要关注的是纯散文的研究,报告文学、杂文及小品文并未纳入到其中。全书分为九个章节,以湖北不同时期和不同散文类型各行其章,各章以作家传论成文。该书对散文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点:一是对老一代湖北文学家散文创作研究;二是对湖北散文主力军作家作品研究;三是对湖北先锋散文、新散文作家作品研究;四是对湖北学者散文、小说家散文、诗人散文研究;五是对湖北主题散文研究。由上观之,此书对湖北散文所涉及的面是比较宽泛的。而能贯穿和统摄所有面的就是本书的时代感和思域性两个基本特征。

1.时代感。

全文阅读

散文写作要处理好五种辩证关系

散文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一种文学体裁。有人说散文是文学的第一关,也有人说散文是语言艺术的基础。余光中就说:“散文是一切文体之根。”可见,练习写散文是提高文学修养、提高文学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散文写作练习中,要理解和处理好五种辩证关系。

一、“散”与“不散”

从不同的角度看,一方面散文贵散,另一方面散文忌散。

所谓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写法散。鲁迅《怎么写》中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冰心《谈散文》中说:“散文比较自由。”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中说:“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却是用心雕心刻骨的苦心的文章。”“随便的涂鸦”即指的是写法自由灵活。李广田《谈散文》中则把散文的写作比喻为一个人随意散步,“散步完了,于是回家去”。所以,散文是“自由的艺术”,表达方式灵活自如,不局限于某一种表达方法。散文写作可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说理、呐喊、怒吼、抨击、赞颂、幽默、讽刺、高歌、浅唱、漫谈、絮语、嬉笑怒骂、妙语解颐……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二是题材散。天文、地理、伦理、人情、甲地、乙地……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皆可入文。题材散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之后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所谓不散,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题不散。散文的写作要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围绕主题写作不仅仅是写散文的要求,其实,所有文章的写作都是要围绕中心写作的。

全文阅读

初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

散文是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初中语文也选录了一定的单元进行教学。然而,散文阅读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和方法上的误区,其教学状况并不乐观,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效果也不能让人满意。综观每年的中考测试,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仍旧是失分的大项。从一定意义说,中考中的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成绩正是散文阅读教学成功失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生不能迅速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脉络,体味文章的情与美,这是阅读教学的失败。传统的阅读教学只完成了理解训练,而且仅是表层的词句理解训练,并未深入散文的本质。传统的阅读教学仅仅是教给学生记忆的技能,能识字,收集信息,却没教给人发展的能力,没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传统的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

如何提高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质量呢?本文主要将散文的审美规律与学生的主体实践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研究策略,以供广大的一线教学工作者作参考。

一、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定义

所谓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是指:在中学语文散文体裁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散文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结构特征,把握审美实践的特点,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顺利进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与积淀,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心理结构和伦理心理结构的相应发展。力求在一种和谐自由的气氛下进行文本、老师、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审美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丰富完善人格心理结构,并形成自觉建构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目前、眼下的考试内容,它关注的更多的是理想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既有教师对价值的引导,又有学生的自主建构,对培养人发展人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很明显,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时代是难以立足的。现代教育立足点在人的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学会认识一两条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技术,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个对整个社会有贡献的人。”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着眼于阅读方法的训练,阅读知识的讲解,还应当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注重人格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有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会自觉进行审美判断,吸收文化,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实现阅读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建构,只有健全的心理积淀,才可能在阅读中顺利进行同化、顺应的作用。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学生才能对文章迅速作出反应。只有能够以个体的生命与文本进行交流,得到审美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才可能真正提高。而审美心理是人的伦理心理与智力心理的桥梁,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能力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人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也即在审美实践中进行教学活动。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提出也正是针对目前教学误区,力求探索一条能够纠正误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途径。

二、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体现大纲的要求,实现教材编写的目的

全文阅读

浅谈“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散文在初一年级的课本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并且篇目数量增多),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初次学习散文感到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学,又不知怎样去学才能读懂课文,面对这一难题,我针对此现象,谈一点自己的见解,可帮助学生指点迷津。

散文一般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怎样阅读散文呢?怎样才能把散文学好,本人认为理清“形”,清晰地理清作者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文章都读不明白,就谈不上把握全文的主旨――神。因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关键是抓住此特点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和情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紧扣“文眼”聚散明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虽然取材范围广泛,内容博杂,所谓“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尽管题材领域海阔天空,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若能很快找到这一统领全文的“神”,那么就会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提高效率。在散文中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这就是“文眼”,倘若读者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文眼”之笔,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广博纷繁的题材是怎样被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例如鲁迅的《从百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内容较多,阅读时难以把握,仅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有8段,但这部分中起总揽作用的第一句话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找到“文眼”,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为何运用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许多植物和动物,又为什么详写夏夜听故事,冬天雪地铺鸟等锁事,目的在于说明那里是作者儿时的“乐园”.。“文眼”不一定都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篇末,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有的不在一处而在多处。阅读时要靠自己去体会、去归纳。

第二、找准线索结构清

一篇散文写了许多材料,怎样才能有机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这主要靠线索。有人把材料比作珍珠,把线索比作一条红线,散文就是用这红线串起珍珠。这一比喻十分恰当,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线索,文章将是一盘散沙。找准散文的线索,就可以理清它的内容结构。阅读一篇散文,在理清材料后,就要考虑它怎样井井有序地表现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找出文章的线索。例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写了五件事。从内容上看,不尽是写蜜蜂,还写到农民;从感情上看,文章开头说不喜欢蜜蜂,后来又说喜欢。乍看起来,似乎文章的前后有矛盾,中间又相隔四、五十年。五件事难以缀合,可是,读完全文之后再仔细体会,就觉得珠连合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作者巧用了线索。这篇文章正是以感情为线索连贯了全文。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文章或用物,或用时间的推移,或用空间的转换作为线索,形式不一。阅读时应该加以辨别,所以必须明确一点:散文贵在“散”,但又忌“散”。

第三、融情于景见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写景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达情意。常言道:画龙点睛,惟有“点睛”方能出神,“画龙”之后才好“点睛”,而“画龙”的过程即是融情于景的过程。所以,把握写景散文的“立意”需要紧扣“文眼”。认真赏析作者对景物细腻逼真的描写,特别是那些精彩的片段,需要细细品味。随着作者的思路层层推进,纵深开掘,结合写作背景,全面归纳。例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潮的音响和大海景物变化的特征来描述景物,形象地勾画出三幅气象万千、波涛壮阔、气势磅礴的海潮图,构成了大海独特而完整的形象。通过对大海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美之情。

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摘 要】

散文运用的是一种自然的写作方式,阅读起来相当轻松,读者貌似可以很快懂得散文表达的意思。但这是一种误区。当散文走进语文课堂,就会发现,散文的内涵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只有真正站在一个审美的角度,感受散文的灵魂,读者才可以很好地掌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本文基于此,着重谈谈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并给出有效的突破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 审美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困境

1.散文阅读教学现有的审美困境

在课余时间,学生更愿意阅读小说、戏剧、诗歌这三类文体。而对散文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是因为学生比较喜欢曲折起伏的小故事,而对情感和文字的热爱不够强烈。再加上课堂上学习散文的方式和其他类文体无多大差别,学生没能掌握学习散文的精髓,达不到审美的境界。而散文是一种抒情类的文学体裁。[1]所以高中生并不是很欣赏散文。这给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造成了散文审美困境。

2.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出现的课堂模式化现象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