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入学自传书

入学自传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宣传策略

摘要: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对新生开展的图书馆教育与培训,也是图书馆宣传自身良好形象的策略与手段。开展好新生入馆教育,是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生 入馆教育 宣传策略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对新生开展的图书馆教育与培训,是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启蒙性教育和引导性教育,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着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主动意识以及他们的自学能力。

现代大学越来越重视新生入馆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对图书馆加以宣传,以提高图书馆现代化设备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新生入馆教育也越发成为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形象宣传的重要阵地。入馆教育做的好,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帮助大学新生更加主动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图书馆的形象。

一、抓住新生入馆教育契机 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图书馆被称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高校图书馆普遍得到了很大发展,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已成为知识信息技术的密集型部门,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从传统的闭架管理转化为注重对读者人文关怀。图书馆的宣传工作相应也发生了改变,侧重点从馆藏数量、质量逐步转移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文献信息的获取方式、查收查引查新等服务新模式,从放逐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性、侧重。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要树立新形象,扩大其影响,进而提高其在高校中的地位,这都离不开宣传与展示。高校图书馆如何宣传服务新模式、服务新理念,在当今图书馆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图书馆展示新形象的窗口。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正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起点和关口,是应着力加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环节,是宣传图书馆的重大契机。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ring Goffman)所提出,印象管理是指个人或社会组织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为了引导他人对自己的意见而实施的一种信息控制活动[1]。刚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之前几乎没进过图书馆,对图书馆比较模糊,面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藏书,往往不知所措[2]。他们对学校的一切都是新奇和陌生的,并且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图书馆完全可以通过组织精彩绝伦、人文色彩浓郁、让人记忆深刻的新生入馆教育,树立新生对图书馆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参与入馆教育的每位新生成为图书馆形象宣传的使者和媒介,形成图书馆宣传策略的良性循环。

二、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图书馆形象

全文阅读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元素的独论文联盟特代表,区别于其它艺术类型,因其雅俗共赏性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吸引人们揣摩和欣赏,从中感悟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社会日趋信息化、国际化,数字化网络媒体的迅速兴起与飞速发展,汉字的书写一度陷入尴尬局面,国人对书法艺术越来越生疏,甚至发展到不会写字的地步。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前提是文字,而离开文字的学问慢慢变得机械而枯燥,甚至丧失了学习的乐趣。书法艺术传播正是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利用竞争机制实现书法艺术传播的市场化来保护书法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大众传媒引领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主流,净化书法艺术创作环境,让人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书法艺术欣赏者能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意图,营造良好的书法艺术生存环境,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要拓展当代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挖掘艺术与科学合流的价值,实现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

一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

1 书法艺术传播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科学发展架构

为了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目前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等权威机构为主导,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发展、构架合理的发展局面。1981年初,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在开展书法教育与书法艺术的推广导向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通过举办大规模的书法展览和“书法名城(之乡)”审批等方式,去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复兴;2004年,国家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旨在进行深层次的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的内涵研究,系统开展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探究;2009年,国家教育部通过开展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践行了国家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与普及书法艺术,让各级各类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2011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必须开设书法课,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了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方向,书法教学要从基础抓起、“软硬兼修”,强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国家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书法艺术传播发展打好了科学发展的构架。

2 书法艺术传播媒介实现了多元化

现如今书法艺术传播与发展在学校教育和传统传播方式以外,还出现了诸如“另类书法”、“火星文”、“翻转书法”等崭新的艺术形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应当尊重这种新时代下的思维方式,学习新一族的长处,历史自然会保留流行文化中彰显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适应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书法的学习、传承不再拘泥于书斋案头的“学徒式”,传统书法艺术传播媒介被电视台、网络媒介所代替。随着数字化媒体日趋成熟,让各种书法节目、电教片、专题片、还有影响较大的电视书法大赛相继展现,让人们能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书法艺术的流派纷呈,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另外,网络媒体丰富了书法艺术的传播渠道,大众也可以一睹尊容,受其教诲,让人们学习书法实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再者,诸如《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报》等平面媒介的壮大与发展,并和《中国书法家论坛网站》联合推出“让古典走进互联网——名家临贴展”,这是书法网络与传统传媒的一次有益的具有积极作用的探索性尝试,是一种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良性互动。正是现代化科技的冲击使书法艺术传播“去传统化”,实现大众化,让书法艺术学习者回归书法原点,适应文化传播的时代要求,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让书法艺术传播异彩纷呈。中国书协每年推出的“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是一项服务人民的活动,以春联等形式送到军营、哨所、民众等各行各业,发挥书法艺术的作用与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书法艺术、构建文化强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深远的意义。

3 书法艺术传播能够提升全民素质

全文阅读

论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新发展

摘 要: 当前,在新的信息时代与网络环境之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资源与服务得到投入与开发的同时,其宣传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是又面临着传统宣传方式不能满足需要的困境,本文试图结合实例从宣传对象、宣传目的、宣传形式来探讨高校图书馆未来宣传工作的新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宣传工作 新发展

一、前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形成。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较为封闭的局面,将图书馆纳入了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系统中。也正是在这个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业务改革、读者服务、资源建设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纷纷争先创新、与时俱进。但与此同时,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师生们在查找资料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百度、谷歌,而不是图书馆的资源,这和图书馆的服务还没有全方位地深入人心有关。

二、新时代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宣传工作,是广泛争取受众,实现新环境下自身新价值的必要手段。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向教学科研及读者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一个信息传播中心,责任重大。为了更好让读者了解图书馆、最大限度使用图书馆,图书馆不仅要提高服务质量,还要加强宣传工作。倘若在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还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恐怕图书馆的各种创新服务就很难被同学们知晓、了解,更别提使用了。“这种只注重投入和开发而不进行宣传和利用的陈旧观念在图书馆界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1]尤其针对部分信息资源意识不强的读者来说,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唤起他们的信息资源意识,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强宣传工作,是应对信息时展与变化规律的必然选择。图书馆的宣传工作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习惯性的宣传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的变化,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必然发生改变,因此图书馆自身的宣传方式与内容要与时俱进,力求从被动走向主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积极向广大读者推广与宣传自身的资源与服务。读者充分使用,图书馆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3.加强宣传工作,是整合与完善图书馆内部工作并且促进其发展的优先手段。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纷繁复杂,从图书整理到借阅,数据库的维持与维护,信息资源的更新与换代,等等,所有工作的目标与指向都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受众,而加强宣传工作则是吸收受众、实现目标的直接与优先手段,在这样的手段之下,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才具有意义。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不仅需要图书馆与受众之间的广泛信息交流,馆际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促进提高一馆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新时代的宣传工作可以直接有效地实现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而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的宣传工作”。[2]

全文阅读

从目录学角度看六朝地记与小说的关系

摘 要:伴随着六朝一统局面的消失及地域意识的增强,相较于之前的全国性的地理著作如《汉书 地理志》等,六朝时期专写一地的地理著作大量涌现。此类作品,已脱离了正史地理志中客观、单一的描法。受当时文学意识的觉醒,此时的地记亦与诗歌等文体一样,充斥着浓重的文学色彩。地记中的人物描写,穿插的大量神话、传说等,使其小说性成分更加显著,并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有益影响。

关键词:六朝地记;人物传,小说性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六朝地记作品形式多样,其中既有山水地记,又有人物传、异物志等。以人物传为例,其写作手法、内容、艺术特点等均与同时代的志怪、志人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体现出鲜明的小说性特征。除了从故事内容、体例等看出地记的小说性特征外,早期的目录学著作将地记中一些作品与某些志怪小说分到一类,此种现象也颇能证明其体例与志怪小说的类似。

以六朝扬州地记中保留下来的作品为例,以某地人物传,某地人物记为题目的作品如《豫章烈士传》等被《隋书 经籍志》(以下简称《隋志》)列入“杂传”类,目前学术界认为是地记而被《隋志》列入杂传类的扬州地区作品有《会稽先贤传》、《会稽后贤传记》、《会稽典录》、《会稽先贤像赞》、《吴先贤传》等。此类作品根据现存辑佚情况看大部分以写人为主。[1]值得注意的一点现象是,与这些作品同时列入“杂传”类的作品还有刘义庆的《幽明录》以及干宝的《搜神记》。《幽明录》和《搜神记》作为“志怪小说之祖”当今学术界已没有争议,这两部书被公认为志怪小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内容的不真实和虚构性,而与这两部书并列入“杂传”类的上述人物传记应具有与其相近似的内容和写作特色。而且根据存世作品内容来看,此种现象亦得以证实。

另外,《隋志》的“杂传”类小序里也已经非常明确的点明了此类书的共同特征,由于此类作品当时非常多,所以序里这样提及:“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这就非常明确的点明了这类书的共同特征,即“虚诞怪妄”。作为“史官之末事”[2],这类作品在写作时体例不像正史严格,它们的出现只是弥补史官只记人君正史的缺憾,“补正史之不足”,即“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3]。《隋志》在溯源时提及此种现象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周官》…….故自公卿诸侯,至于群士,善恶之迹,毕集史职。而又闾胥之政,凡聚众庶,书其敬敏任恤者,旅师每月书其孝悌睦有学者,党正岁书其德行道艺者,而献其书…….”这就说明,从周代开始,这类作品的内容大都是“称美而不显恶”,到了汉代,则又是“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善恶之事,靡不毕集”[4]。到了东汉光武帝时,则“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5]。

以上数条,给我们提供了一下信息:郡国之书是东汉之时光武帝刘秀诏令作《南阳风俗传》时开始的;郡国之书的内容则有的写地理风俗,有的写人物,写对某一地区耆旧先贤的传赞;此类郡国之书的写法便是上文提到的“虚诞怪妄”。以上几点内容,就说明地记里面此类作品的写作特色当是与《搜神记》等有着相类似的内容。《隋书》之后,《旧唐书 经籍志》沿袭《隋书》分类方法,将上述各类仍列入“杂传”,而《新唐书 艺文志》把上述“耆旧传”、“先贤传”等仍列入杂传类,但是却将曾与之共列入杂传类的《搜神记》等另立一类入“小说”。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对文体的划分更加细致,分类更加详细、精确,地记中的这些作品仍被列入杂传而没有随《搜神记》等被同列入“小说”类,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其内容之“杂”。这些作品,除了写人物外,还要写地理,不像《搜神记》《幽明录》等一样通篇以一种题材模式成书。而且此类书宥于地域限制,多写一个地区的故事,而不能如《搜神记》一样,“广罗四方异闻”。因其掺杂的此类内容,所以,即使其中有小说性的描写,但因其内容不像《搜神记》一样纯以志怪为主,所以终未能如《搜神记》等一样,被纳入“小说”类。

一直到清代,地记中的此类作品划分仍然有着不同的标准,有的入“杂传”,有的入“地理”。如前人所说:“案汉魏六朝地理之书,大体略如《华阳国志》之体,有建置,有人物,有传有赞,而注意于人物者为多。自来著录之家,务欲各充其类,以人物为重者入之传记,以土地为重者入之地理,亦或一书而两类互见,不避重复,或裁篇而分类录存,不嫌割裂。各随其意,各存其是,初无一定之例也。”这就说明,由于地理书涵盖的内容较驳杂,直到清代,学者们对于地理书的分类还是标准不一,于是各取所好,“各充其类”,只要其某一方面内容符合自己的分类标准,便将其归入自己的划分范围。又由于杂传中的有些作品如《会稽先贤传》等是分地区进行写作的,而且其中除了人物描写外,还有“土地”,所以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在分类时便将其逐渐纳入地方志。地记产生初期的此类地方性著作,其中的人物传记等部分虽然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被单独列出来,但从历代目录学家的分类中仍然是把它们当成是与志怪小说相同或相似的文体。此类人物传与《搜神记》同被《隋志》归入“杂传”一类而被《新唐书》各划分成“杂传”和“小说”两类,原因就如上文所论述的“杂”,和其小说内容的未完全独立。

全文阅读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浅析

[摘要]新生入馆教育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起关键作用。但由于重视不够,高职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仅仅停滞在传统的模式上,这远远不能满足新生代读者的需求,更不能适应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需要。本文从新生入馆教育的实际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期新生入馆教育新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字化;高职图书馆;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3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1

[本刊网址]http://

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文化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如何帮助新生尽快消除陌生感,指导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展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已然成为图书馆人员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新生入馆教育作为新生了解图书馆的第一课,它对提高新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和认可度起了重要作用。

全文阅读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模式转型机制探究

【摘 要】高校教育的不断进步,各高校很重视本校图书馆的发展,其中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新生知识结构及层次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给新生入馆教育带来挑战,而传统的入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因此吸取传统“新生入馆教育”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入馆教育的各种模式,寻找适合于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新型教育模式与方法来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生入馆教育;高校图书馆;模式;改进措施

图书馆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活动是为培养大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而开设的入学第一堂课,培训内容围绕图书馆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图书馆概况、资源构成与服务内容、图书馆基本管理规章等展开。

1 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新生入馆教育是新生在进入大学时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教育,这也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1 新生入馆教育可以加强图书馆功能发挥

新生入馆教育为广大新生展示了图书馆的魅力,使得刚迈入大学的新生对图书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入馆教育主要围绕图书馆概况、入馆须知、馆藏资源分布、借阅规则、数字资源的使用及图书馆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并强调做一个文明读者的基本要求,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会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掌握快速的学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有着丰富馆藏资源与服务项目,为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提供了实用而有效的平台,藉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积极探寻精神的财富,保持健康的个性,热爱自己的专业,树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1.2 新生入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全文阅读

探讨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有效改进①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代大学生追求高科工具,减少到图书馆阅读,造成图书馆读者到馆率低,资源利用呈下滑趋势。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方设法地解决现状问题,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信誉感,图书馆需要着力从宣传工作入手,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吸引众多读者走进图书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服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宣传工作 改进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55-02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与科研的信息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服务的重任。著名图书馆学者、教育家吉尔曼曾这样评价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的心脏”。把图书馆形容成大学生学习的主动脉,可见图书馆之重要性。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不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注重服务方式,但图书馆往往出现利用率不高,借阅状态下滑,这种情况是值得图书馆人的反思。为提升高校图书馆利用率,把知识资源真正地发挥作用性,就必须充实图书馆宣传工作力度,让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空间,获取更多知识能源。图书馆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总之,只要通过有效改进宣传策略,才能塑造和提升图书馆的形象和地位。

1 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概念及目的

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是指高校图书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通过报道、传播图书馆的自身职能、资源项目、发展动态,并结合与读者互动交流,引导读者阅读倾向和行为的工作。其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馆藏状况、使用方法、职能作用、服务手段、服务功能、服务效果等活动范围。高校图书馆首先要认真开展业务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做好宣传自身形象,宣传的目的是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增强读者的文化意识,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以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神圣职能,提升师生读者综合素质。

2 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由于人力不足、工作量大,忽略了宣传工作力度,任务式的宣传只是过场而已,对于真正在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上起到效果不明显。尽管现代科技信息不断进步,图书馆的宣传项目也随之而增多,但宣传手法不及时或不专一,也会渐渐拉大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图书馆的运作。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宣传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文阅读

依循传统流有新意

[编者按]“恭王府艺术系列展——徐福山书画展”于2013年3月26日在恭王府安善堂开幕。展览的书画作品《清韵图》、《大吉图》、《松鹤延年》等趣味变化有致,别具一格,充分彰显了画家高超的笔墨表现力和概括力、深厚的传统功力和丰富的绘画才情,备受美术界好评。

徐福山的画路子很正,尤其是他的花鸟画,从传统入手。现在到处讲创新,有的人绘画还未入门就一味创新,这种做法并不好;也有的人强调写生,而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传统学起比较可取。正如很多人攻击《芥子园画谱》,但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等诸多国画大师都是从此入手。还有很多人说,传统进去后会出不来,但我觉得能进去肯定能出来,人的性格、文化修养不一,学出的面貌自然不一,正如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都有着各自的风格。所以,我个人一直强调学画从传统入手,徐福山的花鸟画正是从传统入手,用笔用墨很符合传统的方法,十分讲究!再加上徐福山在书法上的功夫十分深厚,他笔下有章草的底子,用书法笔法在画花鸟。徐福山的花鸟画以水墨为主,也有少量设色的作品,水墨花鸟画如若没有传统功夫是不耐看的,他以传统入手坚持不懈地对传统学习,不着急于创新,但一个人有个性、有修养后画中自然有自家风貌,有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点。福山的画我觉得很好,不是乱画,当下很多人乱画,基础不牢、不理解传统就创新,这种创新不可取。

从清代开始一直在谈论创新和保守,并且因此形成不相容的两派。时下攻击保守,我个人认为好的创新不易,一般创新哗众取宠的方式很容易见到,但保守是很不容易的,保守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来做的,不能逾越传统的规矩,所以保守很难,在保守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路。徐福山的绘画保守的正是传统方法,但又由于福山齐鲁之人的性格因素,使得他的绘画由传统进入而画得很生动,每一张画都精神抖擞,这是福山的长处。我希望他在花鸟画上继续深入传统、依循传统正路,到了一定时候自然流有新意。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传统不断的国家,中国的绘画、艺术都如是,所以我一直强调依循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自然创新便会十分优秀。现在很多人画得很浮躁,弄得别人看不懂自己也不明白,相比而言,我个人觉得徐福山的画是值得一看的,也是十分耐看的。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福山的作品出自于传统,他的诗、书、画都贴近传统,所以作品很有味道。书法和绘画不管如何创新,基础都是传统,如果避开传统是不会有高度的,这是应该亟需认识的重要问题。福山在书法、绘画创作当中就体现了很多中国传统的符号:从绘画上讲,他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尤其在点、线的表现上。我们当下的绘画有个重要的问题,便是绘画线条比较软,我认为中国画中的线便是它的“生命线”,当代艺术评论总在探讨艺术作品如何缺失,最终总会形成个共识即:线的缺失是个重要的缺失。而福山在线上是其长项,将书法的线运用在绘画之中;另一方面,他在书法创作上又将绘画的节奏感、立体感、层次感,甚至透视法都能运用其中,这样他的书法也显得很有味道,福山将绘画和书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福山的书法宗章草,章草的习学使其艺术风格高古,再加之对传统的追随,尤其在继承中注入时代气息,所以他的作品显得比较古奇。福山既追寻“用笔千古不易”,同时又追求“笔墨当随时代”,在这两点上他结合得很好。此外,在他的画上题写的很多都是福山自己的诗,或者是将古代的诗意衍化成绘画,这正是体现了“诗情画意”。福山的绘画很有味道,且能做到雅俗共赏,再加上他的功力好、有创新精神,又具有时代的声音,所以这次福山的展览很成功。

——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福山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主要以大写意为主,山水、花鸟都有所涉猎,在福山这些作品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写出来的,以书法笔法入画,绘画以老练、苍劲的书法用笔,体现了福山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画艺术的认识和对中国传统书画的深厚继承,他的笔下的诸多绘画形象体现出厚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便是来源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底。我们认识、了解福山,知道他每天都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书法的临习上,尤其是对历代碑帖的研究都十分到位,这是很值得我们画家去学习和借鉴的。他的山水作品我是首次见到,体现出一种空灵的美感,与其花鸟画有着距离。福山的花鸟给人以苍劲之感,山水传达空灵之美,他的绘画具有极其强烈的文人画风格,这是值得庆贺的一面,聊聊数笔意蕴万千,有着田园逸趣和强烈的书卷气,这是我个人对他这次画展最深的感受。

全文阅读

怎样用网站宣传高校图书馆资源

摘要:本文从当前图书馆在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提出着重利用网站进行高校图书馆资源宣传的观点,并从网站建设、网站推广、资源的网络主动推送和利用网站举办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利用网站宣传图书馆资源的方法探究。

关键词:图书馆 图书馆资源 网络技术 网站宣传

前言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图书馆也与时俱进,不仅实现了日常流通阅览服务的高度信息化,还通过图书馆网站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服务。然而,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频率和效率均不太高,造成了馆藏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读者受教育水平的问题、信息素养的问题、图书馆宣传方面的问题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解决高校图书馆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图书馆宣传存在认识欠缺、力度不足和方式不当等问题。图书馆举行活动时通常在馆内进行,只有在活动期间来图书馆的读者才有机会了解相关内容,然而,读者或许某一时期都没有进入图书馆,因此错过了活动时间。采用何种方法和途径宣传图书馆,才能够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呢?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师生用于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主要工具,根据师生熟练使用网络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站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宣传,越来越引起图书馆人的重视。

利用网站进行图书馆资源宣传的特点

利用网站进行图书馆资源宣传,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并优化图书馆网站,通过计算机网络环境,对外进行自我宣传,传播相关资源、信息,使读者通过网络手段了解、获得图书馆馆藏信息、电子资源和各种服务,达到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的目的。与传统宣传方式相比,利用网站进行宣传有其独特的优点:

不受时空的限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网站相关宣传信息,而不必非在某一个固定的宣传地点和宣传时间内进行了解和参与。

全文阅读

书法艺术发展优势与前景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元素的独特代表,区别于其它艺术类型,因其雅俗共赏性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吸引人们揣摩和欣赏,从中感悟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社会日趋信息化、国际化,数字化网络媒体的迅速兴起与飞速发展,汉字的书写一度陷入尴尬局面,国人对书法艺术越来越生疏,甚至发展到不会写字的地步。文化是什么?文化的前提是文字,而离开文字的学问慢慢变得机械而枯燥,甚至丧失了学习的乐趣。书法艺术传播正是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利用竞争机制实现书法艺术传播的市场化来保护书法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大众传媒引领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主流,净化书法艺术创作环境,让人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书法艺术欣赏者能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意图,营造良好的书法艺术生存环境,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要拓展当代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挖掘艺术与科学合流的价值,实现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

一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

1书法艺术传播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科学发展架构为了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目前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等权威机构为主导,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发展、构架合理的发展局面。1981年初,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在开展书法教育与书法艺术的推广导向作用,中国书法家协会通过举办大规模的书法展览和“书法名城(之乡)”审批等方式,去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复兴;2004年,国家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旨在进行深层次的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的内涵研究,系统开展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探究;2009年,国家教育部通过开展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践行了国家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与普及书法艺术,让各级各类学生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2011年,国家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必须开设书法课,从政策上进一步明确了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方向,书法教学要从基础抓起、“软硬兼修”,强化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国家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书法艺术传播发展打好了科学发展的构架。

2书法艺术传播媒介实现了多元化现如今书法艺术传播与发展在学校教育和传统传播方式以外,还出现了诸如“另类书法”、“火星文”、“翻转书法”等崭新的艺术形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应当尊重这种新时代下的思维方式,学习新一族的长处,历史自然会保留流行文化中彰显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适应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书法的学习、传承不再拘泥于书斋案头的“学徒式”,传统书法艺术传播媒介被电视台、网络媒介所代替。随着数字化媒体日趋成熟,让各种书法节目、电教片、专题片、还有影响较大的电视书法大赛相继展现,让人们能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书法艺术的流派纷呈,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另外,网络媒体丰富了书法艺术的传播渠道,大众也可以一睹尊容,受其教诲,让人们学习书法实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再者,诸如《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报》等平面媒介的壮大与发展,并和《中国书法家论坛网站》联合推出“让古典走进互联网———名家临贴展”,这是书法网络与传统传媒的一次有益的具有积极作用的探索性尝试,是一种传统媒体和书法网络的良性互动。正是现代化科技的冲击使书法艺术传播“去传统化”,实现大众化,让书法艺术学习者回归书法原点,适应文化传播的时代要求,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让书法艺术传播异彩纷呈。中国书协每年推出的“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是一项服务人民的活动,以春联等形式送到军营、哨所、民众等各行各业,发挥书法艺术的作用与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书法艺术、构建文化强国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深远的意义。

3书法艺术传播能够提升全民素质书法是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表现出的中华艺术的潇脱、灵动和飘逸,在笔墨的韵律中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真实的精神轨迹,吸引人们投入书法艺术的研习。正如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潘天寿先生历经千辛万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出发去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创办书法专业,孜孜于传统书法艺术倡导与传播,这正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传播的一种高度历史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魅力贵在影响学书者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辨是非,逐步理解人的生存、奋斗、成功、智慧之道,有利于使学书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艺术欣赏能力等,从而达到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传统艺术———书法的学习与鉴赏,已成为人们提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书法艺术还具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因为传统书法艺术用毛笔书写时要求人们入静、入定、没有杂念,全身放松,这也是中华气功和武术所具备的养身功之要领,是不可多得的活动,是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法,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丰富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式,增强了民众的身体素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书法艺术正是对传统文化审美引导,学习中可以体会到以眼感受美,以心领悟和探究美,以手创造美独特艺术魅力,书法艺术有诗的韵味、画的美感、舞的节奏和歌的旋律,它深深地熏陶着每个热爱中华传统艺术的国人,为了弘扬书法艺术和传播中华文明,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一年一度开展的“送欢乐、下基层”中国书法进万家的活动,是一项惠民工程,提高了群众的书法素养,让人们深切感受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激起民众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书法家们也从朴实的群众生活中捕捉灵感,汲取营养,锤炼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正是书法艺术传播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全民素质的动力所在。

4书法艺术传播能够推动文化外交的进程国际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国际交流,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书法艺术传播已成为西方社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让外国人通过学习书法,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中国,虽然西方国家拥有中国文化资料十分有限,也难以对中国书法有实际感悟,但其分析问题的角度对于我们研究中国书法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就证实了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在信息全球化、国际化的带动下网络媒介兴起,文化传播实现了跨越国界的覆盖,中国目前正步入经济大国的行列,对外开放如何拓宽?这取决于传统文化的开放程度,中国书法艺术是独立于美学而存在的,蕴含哲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视觉上的冲击力可以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接受,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最好载体,人们追求美是具有共性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美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因此,书法艺术的传播已经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传播中国文化的纽带,这不仅推动着东西方艺术与文明的对话与交流的进程,还推进了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步伐。正如我们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系统、全方位地推介中华传统文化、推广汉文化和书法艺术,让世界上4000余万外国人参与了中国书法的学习,让他们会说中国话,学写毛笔字,这为书法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添加了助理剂。因此,书法艺术的传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外交手段。

二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前景

1时代要求书法艺术传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书法艺术传播发展要从大系统观出发,强调在和谐、平衡中动态演进,持续发展。书法艺术传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为只有书法本身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自1982年中国已经举办了十届“书法国展”,以此形式唤醒人们对书法的关注,触及民众对书法艺术的兴趣。2007年,十七大将文化建设纳入会议议题,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书法艺术也迎来了复兴的春风,提供了大力发展的契机,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目前已形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体系以及完善的高等教育书法理论教学梯次,各级各类书法艺术团体、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布华夏大地,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书法艺术理论体系,正潜移默化地贴近大众的生活,无论是“中国书法进万家”,还是国展、省展都用它独有魅力吸引着人们去关注书法艺术,时代要求我们要正确界定书法艺术传播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要想继承传统技法,坚持本源,克服向美术化,就要合理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人们有责任去勇于超越,要根植于传统,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去融古汇今,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发展既要有传统底蕴,又要彰显时代精神,不断推动书法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