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

如何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析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大端,也是语文教学颇感寒心的话题。就学生而言,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文字基础功差、写作热情低;就教师而言,总是着眼全体学生,而学生作文从书写立意到谋篇表达,事事堪忧;就外部环境而言,生活单调、活动不多、教材内容有限,似乎现实的一切都在阻碍着作文教学。难怪乎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作文教学无路可走,只能听天由命。但是,从现实出发,课堂教学能否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应该是我们首先思考的大问题。这里,仅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作一些分析。

一、 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怎样利用教材是关键。现实中大致有这样两种倾向,一是“陈旧说”,消极地认为教材内容陈旧,背景复杂,缺乏时代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致使一篇篇锦绣佳章竟变成学生的识字课本;一是“例子说”,认为教材只不过是例子,可抓其一点为我所用,无用即舍,千万不可做面面俱到的分析,从而造成筵席虽丰而学生饥肠依旧的遗憾。

教材的确是例子,是师生共同面对的语言现象,都包蕴着作者对人生世态的思考和体悟,都提供着师生揣摩玩味的广阔空间。既不应该认新旧而厚此薄彼,也不应该只取一点而草草收兵。既然承认其“例子”的作用,就应面面俱到,充分发挥其示范功能。整体观照,局部透析。只抓一点,难免会闹盲人摸象的笑话,因为一篇文章是立体的,观察角度愈多,对其定位愈准。对于教材中的议论文,就应当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一文体的特征,如语言特征、结构特征,如何深入说理,如何表述论据,有无现实性、有无针对性等,这些分析感知都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多多益善。因为对文体特征缺乏深入细致的感知,在写作实践中极易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因此,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教材中较典型的文章,不断深化对议论文体本质特征的认识。

二、 积极评价学生课堂发言

其实,教材中的课文又不只是例子,它除了具有示范作用以外,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现实依托,是锤炼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意能力的砧石熔炉。任何文体的文章,从本质上看,无外乎人事物事情理,而分析研究人物的性格、材料的安排、情感的表现、事理的阐发等等,就是对文章的鉴赏,表达出来就是说理,而议论文的写作就是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任何文章的教读,都可以相机指导学生如何说理。

多创造思考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无疑是很好的说理训练。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发言。只求观点统一而忽视、回避新解异议,只求有话可说而不注重表达的完美,只重结论的正误而不问推理过程……这些做法,不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就是丧失了指导说理的良机,从而也就失去了课堂发言的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除多鼓励学生发言外,还应积极用议论文中说理的有关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养成理从事出、事随理行、分析客观、言之成理、言而有文的良好说理习惯。看来,灵活运用教材,注重课堂发言,科学评价发言,学生的说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 不应过分注重命题作文

全文阅读

思想从这里起航

[中图分类号]DO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13)04-0108-02

在人们一般印象中,博士论文通常是学者们成名时的第一部作品。的确,如罗素的博士论文《论几何学的基础》、海德格尔的博士论文《论司各特的范畴理论》等,都使他们在当时名噪一时,由此奠定了他们后来发展的基础。我的博士论文《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也是我的第一本书《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文化》的来源。但我更想说,学者们最初发表的文章却往往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记忆。我最初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就是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

1985年我从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工作,担任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工作。当时,担任现代西方哲学教研室主任的郑杭生教授带领教研室的全体成员编写《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思潮》。最初给我分配的任务是语言哲学部分,后来考虑到西方宗教哲学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郑老师的意见,由我承担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内容。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翻阅了当时可以找到的关于新托马斯主义的所有中文材料,还查阅到了一些西方文献,最后写成了一万余字的《新托马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批判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文章完成后得到了郑老师的好评,他主动推荐到《教学与研究》发表。

虽然我的学术处女作《黑格尔与罗素哲学史观之比较》已于1985年发表在我的大学母校四川师范大学(当时称作“四川师范学院”)的学报上,但我在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还没有先例。《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收到我的文章后很快给予了答复,对文章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不久,我的文章《新托马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就发表在了《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6期上。这是我在真正具有学术研究意义的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标志着我的学术研究生涯的开始。正是在这篇文章发表的鼓励下,我当时给《哲学译丛》杂志投送了一篇译文《罗素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没想到也很快在1986年第6期发表了。从此以后,我似乎对发表文章的热情高涨起来,在20世纪80年代连续发表了九篇文章、三篇译文,还出版了一本译著,参与编写三本教材和著作,的报刊分别有《光明日报》、《哲学动态》、《现代哲学》、《辽宁大学学报》、《读书》、《世界哲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等。但所有这些都与《教学与研究》分不开,因为正是她,引导我开始走向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自文章发表至今,转瞬已有26年。在这随后的年月里,我总会想到《教学与研究》给我的鼓励和力量。无论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课堂上,还是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无论是在建国门内大街的科研大楼里,还是在哈佛大学的埃默森楼上,我时常会怀念我在人大校园的日子,回忆起在人大文科资料楼里的时光。但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教学与研究》让我学会了如何以批评的眼光分析各种思想,如何用严谨的态度对待不同的理论一通过《新托马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等文章的写作,我从中学习到了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学术研究必须从文本出发,要根据哲学家的著作阐发他们的思想,而不能简单地根据二手资料的介绍;第二,对任何思想的理解都要采取批判的态度,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方法,对包括新托马斯主义和分析哲学等西方哲学思想给予恰当的分析。

虽然我在《新托马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表现出的批判意识尚显幼稚,但《教学与研究》却教会了我如何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我所研究的任何一个问题,告诉了我如何站在一种立场上去批判地考察哲学家们的思想观念。当然,观念的考察需要的是对哲学家论证的深入分析,思想的批判更需要站在哲学家的观念之上去审视判断。例如,新托马斯主义作为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如何加以评价,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但如果仅仅是以贴标签的方式批判这种哲学,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抓住这种哲学的要害所在。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立场上,才能看清这种哲学的历史地位;也只有从时代的历史特征中,才能分辨这种哲学的基本取向。一旦能够把马里坦的思想与阿奎那的宗教观联系起来考察,特别是从路德新教改革之后的西方基督教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托马斯主义哲学其实不过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与理性认识之间矛盾的产物。一旦可以把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实质揭示出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哲学为何在当代哲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接收。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很好地认识分析哲学家们对语言和思想关系的说明。虽然分析哲学家们声称只有通过语言分析才能理解思想,但对思想的理解却往往是可以超出语言分析的活动。如果仅仅把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停留在“语言转向”后的语言哲学,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何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各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哲学家们把整个世纪称作“分析的时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考察“语言的转向”为当代哲学带来巨大变化背后的真正根源,特别是要认清分析哲学与西方哲学传统之间的真实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分析哲学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给出正确的评价。

应当说,经历了30多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我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回想起来,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感谢《教学与研究》。因为正是她,让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批判地分析考察各种哲学思想,如何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当代哲学的地位。正是从这里,我开始了自己的思想旅程。

全文阅读

一堂中职德育课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摘 要: 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下,展开对《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中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具体教学环节、步骤及方法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中职 教学设计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是中职一年级下学期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承接第一课《如何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深化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作用、道德意义等内容,对学生将道德规范、礼仪要求践行到职业中有助推性的意义。职业礼仪内容庞杂,操作规范具有行业性的特点。由于课时有限,因此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只针对所教护理专业班级的护理礼仪的践行,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第一,掌握护理礼仪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礼仪的功能;第二,提高遵守护理礼仪的自觉性,践行护理礼仪,展示护士风采。

二、情境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在建构主义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使学生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实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而是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情境创设上,讲到本课第二框题“职业礼仪展风采”时,我设置了一个课堂活动,要求学生按座位分片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分角色、有台词地表演,场景可选择医院门诊大厅导医台或医院病房。在课堂上限定二十分钟内准备,要求学生从表情、服饰、用语、热情服务等方面展示护理礼仪的基本要求,展现职业风采。

全文阅读

教学设计研究: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双主模式

摘 要 受波普尔问题解决的科学哲学方法论、笛卡尔分析方法论、布鲁姆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建构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社会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原理的启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个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并给出三个教学案列。

关键词 教学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双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12-03

1 研究的背景

未来成功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品质包括以下要素:创造力、问题解决、全球意识、尊重性的怀疑、合作、责任、独立、自律、道德规范、系统思维,以及技术素养[1]36-37。联合国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大支柱”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获取或更新知识,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2]。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加强培养学习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对云南某大学某学院2011届四个专业158名本科生进行抽样访谈,8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教师在提升学习水平方面需要加强。

2 研究的意义

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而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各种思维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3]。对于教育来说,采用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将学习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按顺序依次分为六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4]。

全文阅读

专业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实践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技工学校专业课中开展启发式教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启发式;专业课;教学

技工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因此,若按注入式方法教学,不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与此相反,若采取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为核心,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效果良好,在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更有其应用的价值。

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专业课教学一般采取平铺直述的“满堂灌”方法。这样往往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加之学生基础课程没学好,不少学生听不懂,干脆就睡觉。而一些专业课教师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跟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课堂气氛好,学生爱学习,很少打瞌睡,考试成绩也较好。可见“启发式”比“注入式”效果好。有的学生愿意上文化基础课,不愿意上专业课。尽管专业课对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更重要。比较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师从普教中来的多,他们经过普教训练,比较讲究教材教法;而专业课教师基本上是专科毕业,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基本上沿袭大学教师专业课的教法,不重视教法研究。排除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学生还是喜欢上文化基础课。所以,专业课教师必须研究教学方法,应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千百年来,在教学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曾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但从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来看,却不外“启发式”与“注入式”两大类。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不同于其他具体的教学法。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若干具体的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程序性。启发式教学法,更主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在实际应用中,还没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可循。贯彻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

如何在专业课中贯彻启发式教学

如前所述,技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较好地开发。针对这些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启发他们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即启发他们的思维,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一)激发学习动机

全文阅读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

摘要: 模因理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它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因和模因理论与语言模因理论,指出模因理论为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然后对模因理论如何运用于英语专业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模因模因理论语言模因理论英语专业教学

1.模因、模因理论(memetics)与语言模因理论

1.1关于模因、模因理论。

模因理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它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一词是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的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到。道金斯创造这个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文化进化规律。在他看来,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是模因,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何自然(2005)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Heylighen将模因的成功复制分为四个阶段:(1)同化(assimilation):一个有效的模因能够“感化”受体,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2)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否则就不是模因。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3)表达(expression):指的是在其它个体交流时,模因必须从记忆中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4)传播(transmission):模因传播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体,它们应该有很强的稳定性,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顺利经过这四个阶段的模因如果仍具有很强的保真度(copying-fidelity)、多产性(fecundity)及长寿性(longevity)(Dawkins,1976),那么这种模因就会成为强势模因被长久地传播流传下去。

1.2语言模因理论。

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自然语言中的模因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以及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语言作为一种典型的模因,其自身也包含着许多其它的模因如:语音、词汇、句段、篇章等。因为这些组成语言的成分也在不断地被人们使用模仿并传承。语言作为模因,其生命力取决于它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否得到认同,从而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何自然,2008)。按照模因理论,语言模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何自然,2005)。基因型模因指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复制的模因。表现型模因指形式不变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的模因。本文拟探讨语言模因理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全文阅读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模因”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自私的基因》中模仿"基因"一词而得出的。模因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模因理论的观点指导下,论述了模因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使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或以较容易的方式学习英语。

【关键词模因 基因型 表现型 模因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8-01

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了meme的概念,模因论的提出为多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何自然首次把meme译成“模因”,开创了语言学研究新方向-模因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从模因论这一视角,探讨模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因与模仿

模因的定义有两个形成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是模仿的产物。模因复制的基本特征是模仿,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模因,也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模因论的根本要点都奠基于模仿一词的含义上。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

二、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全文阅读

高考作文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想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整体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在高考中,作文得分高低也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优劣。尽管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高考成绩乃至最后录取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和讲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课堂的教学辅导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写作方面也感到很迷惑,找不到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教师也疏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十年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知识的系统性

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因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高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系统训练。

首先,要进行表达方式的基本训练,教会学生如何记叙、如何描写、如何议论、如何抒情、如何说明。无论写何种类型的文章,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都离不开基本的表达方式,即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就什么也建立不起来了;如果说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那么表达方式则是一篇文章的骨骼。从许多考场作文成功的案例来看,一些考生也正是善于运用一种或两种表达方式,写就了一篇上好的作文。练习基本的表达方式,实质上是练习作文的基本功。所以,所有考生都应该认真练习这种基本功,做到非常熟练、得心应手;做到这一点,笔头就活泛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写作的基本成功。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是检验一个考生写好考场作文的真功夫。训练中应重点练好一种表达方式。五种基本表达方式,可能在作文时都会用到,但并不是这五种表达方式都要平均用力,重点突出,才有可能出彩。一般来说,多数考生会在叙述、描写、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上做文章,或重点叙述,或精心描写,或专注议论,凡此一种做得好,皆能出彩。

其次,要进行文体的基本训练,“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使高考作文训练主要偏向于“话题作文”这一基本模式。每逢写作训练必是“话题作文”,每次模考写作题也多是“话题作文”。貌似紧跟高考形势,但是从学生的写作实际看,这种基本单一的训练模式限制了学生在文体方面的认知,从而导致学生写作文时缺少必要的规范。这一弊端启示我们,高考作文训练应重视文体分练。文体分练宜集中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既可以与第五册教材课文阅读同步,又可以突破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这一阶段,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分练程序。这里以训练议论文和记叙文两大文体为例重点说明。

议论文的规范写作训练。第五册教材第一、二单元编排了经典论文篇目,在阅读教学时,要有意突出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可让学生按议论文三要素分析这些课文,以课文为范例把握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和写法。并设题训练:一是模仿写作,二是分步训练。学生模仿写作时,难免出现注重论点忽视论据,或关注论据忽略论证过程的情况。因此,教师应抓住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步训练。

例如以赵鑫珊的《人是什么》为范例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重点训练论据。训练论证时,包括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每位学生在训练习作中必须运用一种论证方法和一种规范的论证结构,并且一定要具体,从而掌握正反对比、层层深入、分析推理、客观辨证等论证方法,以及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论证结构。批阅讲评时分别用文字注明。分步训练一次集中训练一个重点,必须严格遵守,落到实处。

全文阅读

“表现论”阅读:语文教学的新高度

现行的阅读教学课,教师的“满堂问”“满堂灌”无形之中减少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时间,文本的美感魅力在烦琐的知识讲解中消失殆尽。其结果是消耗了大量的阅读教学课时,学生既不会阅读,也不会写作。基于现有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潘新和教授提出了“以言语上自我实现为目的,写作本位的‘发展创造’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表现论阅读理念。强调“不能外化为表现的阅读都是浪费生命”“没有纯吸收的阅读,只有自我表现性的阅读”“为说写而读,所有的阅读总在为言说、为写作做准备”“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基于对这一理念的认识,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落实表现论阅读理念。

一、关注阅读数量,为表现打底

表现论阅读理念的读,包含了精读,但更重要的是泛读,注重阅读的量。可是,目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快餐式的阅读太多,名著读得太少,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读的不是精品,而像鲁迅所说的,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如此怎能为学生的言语生命、言语创造打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提高文本阅读量,为表现打底的方法有两种:

1.课堂上保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阅读多感悟,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量。文本的妙处,光靠老师讲也不行,即使讲的都是真知灼见,也未必会有多深的感悟,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能体会更深。学生言语表现欲是建筑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阅读,解读文本,进而讨论和写作。这一点是表现论阅读教学理念所提倡的。

2.注重课内外衔接,提倡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内我们要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例如,如何快速浏览,如何跳读,如何摘读,如何精、略读结合,如何用眼睛扫视。学生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时就能将这些方法用上,而且还能做到按规定的单位时间完成相应的阅读量。此外,由于阅读目的不同,就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感受性阅读法、鉴赏性阅读法、比较性阅读法、研究性阅读法。教师可在课堂上以课内文本作为例子讲授这些方法,不断启发、引导学生。

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文本,这是激发学生言语表现欲、为表现打底应重视的问题。优秀读物具有塑造人品的巨大力量。“要用文学作品滋养我们的下一代”,这是钱理群教授说的。教师通过帮助学生选择文本,引领学生走向文学圣地,从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即“整体的人”。另外,在选择课外文本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全文阅读

基于细化理论微课的设计

摘要:微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受到普遍关注。梳理了瑞奇鲁斯的细化理论,基于该理论,阐述了如何确定微课的知识点及相应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

关键词:细化理论 微课 教学设计

一、引言

微课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出现是微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胡铁生在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他认为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从中可以看出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适用于微课的“知识点”如何确定?微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顺序如何安排?

细化理论(Elaboration Theory,简称ET)的最早提出者是瑞奇鲁斯,主要用于学科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顺序的安排。本文基于细化理论讨论传统的课堂(45分钟)所授的内容如何以微课的形式出现,为进一步利用现代移动技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提供参考。

二、细化理论

细化理论主要用于学科内容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顺序的安排,最早提出者是瑞奇鲁斯,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用“一二四七”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七条策略,具体内容如表1所述。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