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

软件测试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软件测试的组织与管理计划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40-01

作为软件的重要环节,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寻找软件中的错误为目的的测试工作就显得更加困难。然而,为了尽可能多地找出中的错误,生产出高的软件产品,加强对测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软件的生存周期看,测试往往指对程序的测试,这样做的优点是被测对象明确,测试的可作相对较强。但是,由于测试的依据是规格说明书、文档和使用说明书,如果设计有错误,测试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即使测试后发现是设计的错误,这时,修改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因此,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对软件的开发过程,按软件工程各阶段形成的结果,分别进行严格的审查。软件的生命周期可用图1的表示。

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对图1的过程应进行严格的管理。虽然测试是在实现且证后进行的,实际上,测试的准备工作在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开始了。

软件测试计划作为软件项目计划的子计划,在项目启动初期是必须规划的。在越来越多公司的软件开发中,软件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测试过程也从一个相对独立的步骤越来越紧密嵌套在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中,这样,如何规划整个项目周期的测试工作;如何将测试工作上升到测试管理的高度都依赖于测试计划的制定。测试计划因此也成为测试工作的赖于展开的基础。

一个好的测试计划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 避免测试的“事件驱动”

2. 使测试工作和整个开发工作融合起来

全文阅读

基于CMM的软件开发与测试

摘要: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程和测试,而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已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得到了国际软件产业界的认可,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的过程中,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采用CMM软件开发管理流程,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CMM;软件开发;软件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397-02

Based on CMM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YANG Gua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ollege of Software,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Demand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including design, programming and testing,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testing software is the key step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Currently, the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most practical kind of software production process standards, received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software industry has become in today's enterprise-scale software as an indispensabl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using the CMM softwar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processes, to improve software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CMM;software development;software testing

全文阅读

白晓颖与她的软件工程之路

2001年8月,世界军人锦标赛在圣彼得堡举行,俄罗斯选手斯卢德诺夫以27秒25的成绩打破了50米蛙泳的世界记录。但遗憾的是,由于赛场内的电子计时器出现故障,没有记录到斯卢德诺夫的成绩。短暂休息后,斯卢德诺夫又以27秒25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记录。谁料,他的这次成绩仍旧不能作数,原因是裁判忘了重新启动电子计时器……“就因为这样,我所有的努力,以及数月来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全都白费了,真是让人恼怒!”这位游泳健将绝望透顶地说。

在比赛中出现任何技术故障,不仅会给运动员带来无尽的懊恼和愤怒,还会影响赛事的精彩程度。因此,信息系统是关系到比赛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奥运会这样的世界顶级赛事来说,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更加不可估量,这就为奥运会筹备人员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压力,白晓颖作为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的一员,从2002年进入奥组会到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切切实实地感受了6年多的时间。直到奥运会圆满结束,她才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真正松了一口气。

白晓颖,清华大学副教授、计算机系软件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测试、分布式系统、服务计算等。童年时父亲从国外为她带回的一个小小的游戏机,为她打开了通向计算机的一扇门。长大以后,她真正走入了这扇门中的那个计算机的世界,并且不断攀登前行,走到了如今的辽阔天地。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计算机系之后,她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三年后硕士毕业,远赴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01年底,她学成回国,进入清华大学任教。

2001年7月,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国欢腾。2001年12月,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正式成立,虽然当时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6年多的时间,但是大量的准备工作都要开始着手进行。从2002年1月份开始,奥组委开始着手成立各个领域的相关部门。技术部是最早筹建的部门之一,负责奥运会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及场馆技术系统的相关工作,年轻的白晓颖参与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奥组委技术部的科技攻关合作,成为技术部的一员,白晓颖笑称自己是北京奥运会最早的“技术志愿者”之一。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奥运会信息系统结构复杂、涉及面广,项目实施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难度大,也是奥运科技系统中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主要部分之一。奥运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分析是充分了解系统特点,有效控制系统质量、进度、预算的前提和保证。奥运会信息系统包括运动会管理系统、计时记分系统、现场成绩处理系统及成绩系统四个主要部分。各子系统及相关模块分别由位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机构承担,包括国际奥委会指定的顶级合作伙伴、顶级合作伙伴的分包商、以及主办城市组委会所签署的赞助商、提供商、开发商等,是典型的大型国际化外包项目,项目组织管理复杂。时限严格、大型遗产系统的继承及再工程,以及包括技术、管理、操作各层面在内的系统体系结构复杂,是该项目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奥运会的所有赛事都是“一次性艺术”,甚至是“一瞬间艺术”,任何人为失误或技术漏洞,都会成为白玉瑕疵,无可补救。一次性的艺术异常精彩,但有时也会带点残酷。白晓颖和她的同事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奥运会信息系统筹备工作。

面对奥运会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挑战,白晓颖和周立柱老师在2003~2005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总体方案及集成测试管理平台的预研》。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做好前期的预研、规划和准备工作,降低风险;加强对测试的管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地集成测试系统、有计划、有组织、高效地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最终达到提高奥运会信息系统可靠性的目的;加强测试队伍的建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培养骨干力量。带动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促进北京乃至全国的测试技术的发展,逐步探讨软件集成测试规范,为我国自己高水平的软件集成测试标准的建立探讨依据。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历届奥运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的调研,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总体方案的研究,以及测试管理平台的预研。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计划,课题组完成了要求的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总结和分析了悉尼、盐湖城和雅典三届奥运会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资料,形成了两份调研报告《技术体系架构》和《集成测试分析》;立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实际情况,参照往届奥运会的最佳实践,在软件测试及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总体规划报告;研究开发了基于Web的、可应用于分布式开发环境的测试管理系统。

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白晓颖还亲自前往200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雅典进行实战考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项目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研究加上实地“取经”,课题组交出了最后的答卷,完成了技术体系架构分析集成测试分析两份调研报告,从应用系统的功能、运行环境、接口、数据流等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架构;从项目管理、测试环境、以及测试用例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往届奥运会中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方式、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9万字的总体规划报告,结合北京奥运会的技术战略,从人员组织、测试过程、进度计划、质量保证、策略选择及风险分析、实验室建设、测试工具选择、标准与规范、经费预算等九个方面,全面讨论了北京奥运会集成测试的总体规划方案,为奥运会信息系统的筹备工作,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全文阅读

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针对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实验、课程实践和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合理设置了教学内容并把测试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软件测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15-02

一、引言

为了培养一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卓越计划”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1,2]。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对工程实践要求很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强。软件测试不仅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覆盖软件各种应用领域,而且在软件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软件测试阶段所占的工作量约为软件工程总工作量的45%,所占的资金量约为总资金量的15%。在一些国际知名的软件公司中,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通常为1∶1,微软公司甚至达到了1∶2。

然而,当前我国软件测试行业面临着测试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原因在于软件测试应聘者缺乏系统化的软件测试培养,软件测试的实践能力不高。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要求,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卓越”培养标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具备从事计算机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的专业标准。二是具有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中“软件评测师”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掌握ISTQB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的知识体系结构的行业标准[3]。

二、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基于TMM 模型的软件测试成熟度探究

摘要:模型化的软件测试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而当前流行的CMMI等模型,没有针对软件测试过程进行详尽的描述,没有对软件测试成熟度进行等级化的评价与度量,缺少针对软件测试目标和过程改进的指导。基于这种现状,该文对Burnstein博士提出的测试成熟度模型(TMM)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TMM模型的成熟度等级结构,详细阐述了5个测试等级的成熟度目标和子目标,并对TMM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说明,以及笔者对TMM模型的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软件测试;测试成熟度模型(TMM);模型框架;成熟度等级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226-03

Abstract: Modeling software test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software testing, and CMMI and other popular models, there is no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for software testing, software testing is no level of maturity of the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re is a lack of software testing process improvement goals and guidance.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Test Maturity Model(TMM) has been proposed by Dr. Burnstein formal description given maturity level structure TMM model elaborated five test level of maturity goals and sub-goals,, TMM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re described, as well as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Reflection on the TMM model.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Test Maturity Model(TMM); modeling framework; maturity level structure

1 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软件产业也逐步进入高速增长态势,软件过程的研究已经发展为软件测试行业的基础工作之一。要加强软件组织的开发能力、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对软件过程的能力进行改进。因此,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即CMM在1987年美国Carnegie Mellon 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应运而生CMM逐渐成为了评估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以及工程能力的标准。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个体软件过程、团队软件过程以及过程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等为主导的软件开发过程改进体系[1]。但是,传统CMM的着眼点在于软件组织的开发过程和软件过程能力,并没有关于软件测试成熟度的概念,也没有研究改进软件测试过程的方法,因此,随着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软件测试成熟度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并且在传统的软件过程成熟度基础上继续进行模型改进,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由Ilene Burnstein博士等人提出的软件测试成熟度模型(TMM),该模型是对CMMI模型的补充,是对CMMI模型的存在问题的修正,同时也对改进软件测试过程及提高软件测试能力做出了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

2 TMM模型框架简介

全文阅读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论述

摘要:本文阐述了软件工程课堂教学现状,重点探讨从软件工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学生能力评价三方面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工程基础、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能力。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程度高、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系统学科。开设软件工程学科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工程能力、综合素质、扎实专业技术基础、良好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

一、教学现状

学生因缺乏项目实施经历,在软件工程课堂内并没有体会,到了工作岗位,经历几年实践,才会对软件工程学有领悟。软件工程入门要求较高,学生在前期必须掌握程序语言、数据库技术、开发工具、系统平台等,如何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是一个巨大考验。本文改革涉及教学内容与学生工程能力评定、教学实践等方面。

二、教学改革探讨

1.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根据美国计算机学会制定的软件工程学科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理论的最小子集包括软件过程与生命周期模型、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进化、测试与评估、项目管理、软件工具和环境。现有的教材,极少在一本教材上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覆盖。按照上述教学内容,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做出如下能力等级认定。1.1软件过程与生命周期模型1。软件过程定义包括项目类型定义、项目规模定义、项目风险识别、项目文档的规范模板。根据需求类型、项目风险、项目类型、用户类型、团队类型进行项目生命周期选择。分为如下5个等级:1.1.1理解软件过程流程图,理解风险识别与分析活动,理解常见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1.2根据教师提供的项目生命周期模型选择表,从瀑布型、迭代型、增量型模型中做出选择;1.1.3选用适合的标准过程文档模板,包括过程管理类、项目研发类、项目管理类,并采用svn等工具对文档进行版本控制;1.1.4理解风险管理活动,确定风险来源,识别风险,确定风险优先级别,建立风险行动计划,跟踪风险;1.1.5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完整的项目计划书,采用project、Git等工具进行跟踪管理。1.2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2。包括开展需求调研活动,理解用户需求,产生《用户需求说明书》。进行需求分析与定义,形成基于UML建模的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对《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与确认。需求管理内容包括对《用户需求说明书》、《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需求管理员建立与维护《需求跟踪矩阵》,确保需求一致性。需求管理员建立和维护需求跟踪矩阵,管理需求变更。根据上述知识范畴,分为如下5个等级:。1.2.1理解用户需求,理解需求规格说明书内容;1.2.2通过访谈、调查、网络收集、同类类比、征询建议等方式进行需求调查,形成《用户需求说明书》;1.2.3采用UML用例图、活动图、顺序图等方式进行建模,形成符合模板的《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1.2.4能识别需求描述不一致、有二义性的地方,根据需求检查单确认;1.2.5能根据需求跟踪矩阵,按照已建议、已接受、已分析、已实现、已验证需求项的状态来跟踪管理,在系统设计、编程、测试等阶段对工作产品进行跟踪,更新和维护《需求跟踪矩阵》。1.3软件设计与软件进化4。可通过强调设计规范、增设设计模式内容,以极小易懂的程序为出发点,通过持续改进,让学生理解版本改动的原因,会评价一个设计的好与坏。分为如下5个等级:1.3.1理解软件设计活动,理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方案;1.3.2理解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原则,能用UML类图表达设计;1.3.3根据需求文档,能产生实体-联系图,将实体间关系转化为表间约束,尽量优化表结构;1.3.4能够基于复用、可维护的考虑,进行一定程度的软件重构;1.3.5撰写数据库设计、概要设计说明书,执行设计规范、编程规范。1.4测试与评估。制定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规定输入与预期输出结果、测试步骤。执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分析,形成测试报告。分如下5个等级:1.4.1理解需求,编写系统测试用例,合理运用等价类分析、边界值分析等设计方法;1.4.2理解设计,编写集成测试用例和单元测试用例,能搭建测试环境,手动执行,并记录测试结果。理解缺陷管理,发现缺陷,填写测试报告并执行回归测试;1.4.3能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运行脚本执行测试,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使用Bugfree等工具管理和维护缺陷,确保项目提交时,缺陷的状态均为关闭;1.4.4能使用大型测试管理工具进行测试计划、测试管理、跟踪需求、设计等变更对测试的影响;1.4.5采用工具进行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等方面,能够进行测试场景设计、脚本编写、执行和报告。1.5软件工具和环境。工具包括建模工具、开发工具、测试工具、配置管理工具、项目管理工具等6。分为如下3个等级。1.5.1在工程类活动中采用建模工具、开发工具、测试工具;1.5.2在管理活动中采用配置管理工具、项目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策划、风险监控、项目监控活动;1.5.3能够根据团队人数和项目情况,选择适合项目特点的工具。1.6项目管理。强调人员、产品、过程、质量的关系,包括项目策划、项目跟踪与监控、项目风险与管理、软件质量保证、项目配置管理等。分为如下2个等级:1.6.1理解项目过程管理,定期召开例会,编写个人周报,会议纪要,进行问题追踪,坚持执行规范;1.62理解项目立项策划、项目监控、风险及结项管理,并从团队实践项目中进行组织级总结。上述六个关键内容上,不要求学生在每个活动上能力认定都达到几,可通过每个关键活动上分别评定,最后计算加权平均值的方法,折算学生的最终成绩。2.教学措施。避免一言堂式教学方式,创造引导和探讨式、学生自启发式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措施:2.1教学采用小班制教学,学生分为三五人制团队,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完成实践项目。2.2引导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协助定义软件过程,协助制定软件进度计划,并提供软件标准文档模板和工程标准规范。2.3引导学生在每周召开例会,完成对项目跟踪追溯。例会的内容可加入软件技术的规范、风险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软件文档写作等内容。2.4教学案例可选用一般信息管理案例讲述,项目知识不宜超出学生认知范围。2.5专家来访,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企业工程师与学生分享和交流工程应用、企业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和教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2.6结合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对实践案例做出选择。软件测试方向重在理解需求、掌握软件测试工具、软件测试管理工具、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工具和测试报告写作。嵌入式方向重在嵌入式平台使用、设计模式、UI设计、UML与软件设计、手机客户端和服务器设计实现、嵌入式数据库应用方面。游戏设计方向重在游戏策划、工程标准和规范、游戏引擎工具、项目管理工具、版本控制工具、游戏测试等方面。2.7启发学生学习新技术,包括大数据、交互设计、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及标准。

三、结语

全文阅读

面向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建设

摘要:为培养卓越软件测试人才,常熟理工学院进行了十余年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建设探索。本文分析国内软件测试教学存在的不足,从教学内容组织、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常熟理工学院《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改革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教学改革;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60-02

一、引言

为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软件测试人才,适应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要求,软件测试课程亟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10余年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分别从教学内容组织、实验教学改革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论述《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改革的措施和体会。

二、国内高校在软件测试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软件测试教学实践和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在软件测试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材选择取舍两难

全文阅读

软件可靠性工程应用

摘要:本文就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现状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及其研究的内容,对软件可靠性工程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应用进行了重点说明,并提供了成功应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典型案例,指出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随着功能的增强,因而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与软件直接相关。例如AFTI/F-16飞机首航因软件问题推迟一年,事先设计的先进程序无法使用;海湾战争中F/A–18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500次故障中,软件故障次数超过硬件。软件可靠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基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模、估计、度量及管理,软件可靠性工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1.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可靠性问题获得重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软件危机被广泛讨论,软件不可靠是造成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1972年正式提出Jelinski—Moranda模型,标志着软件可靠性系统研究的开始。在70年代.软件可靠性的理论研究获得很大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数十种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是软件容错的研究。在80年代,软件可靠性从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工程化。进入90年代后,软件可靠性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领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分支。

全文阅读

从用户角度探讨空管自动化系统软件测试

0 引言

空管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直接面向管制员,为管制员提供监视信息、飞行计划信息,以及各种告警服务,是最重要的空管设备之一。在现实中,自动化厂商将大部分的投入都用在了软件开发上,对于支持系统运行的硬件,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记录仪、GPS授时设备、传输设备等,基本上都是直接采购现成的货架产品,由此可见,只有空管自动化系统软件才能体现空管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价值。

随着自动化系统在空管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软件质量的优劣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不佳的自动化软件产品不仅会增加使用和维护费用,还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软件测试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复杂的工作,对软件质量的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站在用户角度,分析探讨如何在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时,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让软件测试工作覆盖更全面,尽可能多的发现自动化系统软件隐藏的错误,为自动化系统正式投产运行把好软件测试关。

1 软件测试基础

1.1 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或者说,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1.2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方法

全文阅读

浅析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摘 要:一款新软件的开发,从开发初期的问题定义及规划到各个阶段的有效进行,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需做到层层相扣。而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后也是关键的一步,其把握着软件质量关,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软件安全性的保障,还是软件功能性的检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要想让一款新的软件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得到用户的认可,软件测试必不可少,只有在软件测试上下足功夫:在软件设计完成之后进行严密的测试,才能发现软件在整个软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使得软件质量有保障。

关键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测试手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软件开发是一项集信息量大、程序代码多和时间长的工程,一个软件的好坏、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的评估、功能需求的分析、软件的设计以及程序代码的编写,还取决于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通过测试发现软件开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因此,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本文将从软件开发中的软件测试的内容、软件测试的方式方法、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及对软件测试的展望等几个方面对软件开发这一话题进行一番论述,从软件功能测试的作用谈起,浅析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意义。

1 软件开发阶段概况

当下软件开发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从软件开发中的计划、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当然从广义上来说:软件维护也可以算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阶段)主要阶段具体可为:

1.1 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作为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对问题的定义及规划是软件开发的首要工作。软件计划中软件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对所需解决的问题从市场需求、用户要求现实环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体上的定义,在完成定义的同时,在这个阶段中还要就技术和经济层次上对所定义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做成资源、经济成本分析,就软件设计项目的有效实施提出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强的最优化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在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