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资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融资工作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析山东半岛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

摘要: 当前山东半岛三次产业构成上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高耗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调结构、促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持。本文以如何促进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为目标,通过理论、数据模型分析等方法指出了山东半岛当前产业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措施。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全文阅读

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一、务必要把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位置

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12.2%,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三产业发展来拉动。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靠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拉动。1-6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03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15.54亿元,同比增长43.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73.55亿元,同比增长28.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8.03亿元,增长24.3%。从重点项目看,完成情况不太理想。今年我市列入省重点项目共有39个,总投资412亿元,上半年仅完成32.64亿元。从市重点项目来看,今年共有8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889亿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42.93亿元。从产业投资看,一产、三产投资大幅增长,工业投资下滑影响了第二产业投资增长,大项目不少但推进慢。从房地产投资看,尽管上半年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土地、开工等前期指标下降,不要期望过高,预计下半年会所下降,增幅不会超过30%。从全省及周边城市比较来看,上半年我市投资增速仅列全省第五、西部第八,压力较大。因此,下半年要完成450亿元,力争完成480亿元,任务很重。没有投入就不会有发展。完不成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将极大地影响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把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务必要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融资难的问题

下半年要完成480亿元,按1:4的财政性资金投入拉动测算,最少需要有100亿元以上资金来支撑。初步了解,上半年11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大约完成了40亿元左右的融资任务,还有24亿元差距。针对下半年融资情况,全市十一家平台公司要在余下的五个月,千方百计完成24亿元融资任务,力争完成全年100亿元融资目标。在国家仍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大融资工作力度,集中精力把融资工作做好。市直各部门要查找融资能力,力争扩大融资范围,为融资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各区、市、县也要解决好融资问题。既要融得进来,又要投得出去,要通过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三、务必要切实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领导

一是全力抓好对融资工作的领导。二是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着力推进项目实施,尽可能形成实物工作量。项目建设存在征地拆迁难,项目手续办理慢等问题,这是个普遍矛盾。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更要自加压力,加快进度。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次我负责抓中航贵州产业基地、清镇西部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就深有体会。抓投资工作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环节不可能少,但走程序的时间是可以缩短的。如环评、设计等工作,不去追就会拖下去。我们有很多很好的项目落不下去,就是思想不够解放,主观努力不到位。四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调度。这方面我们要多向袁周市长学习,要多到项目现场实地开展督促检查,一项一项地帮助或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千万不要被种种习惯和理由束缚思想,千万不要因为自身工作不到位来束缚手脚。要千方百计调动社会投资。不仅要抓好基础设施项目,还要抓好社会事业项目。五是严格考核和奖惩。要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大投融资的考核和督查力度。

今天的会议内容十分重要,既对上半年工作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又对下半年工作明确了具体要求,请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会后迅速组织传达,进一步抓紧抓好抓实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全文阅读

探索山东半岛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

摘要: 当前山东半岛三次产业构成上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高耗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调结构、促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持。本文以如何促进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为目标,通过理论、数据模型分析等方法指出了山东半岛当前产业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措施。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全文阅读

浅析山东半岛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

【摘要】 当前山东半岛三次产业构成上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高耗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调结构、促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持。本文以如何促进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为目标,通过理论、数据模型分析等方法指出了山东半岛当前产业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措施。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业结构 金融支持

山东半岛的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面积68551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人口356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截至2009年,GDP占全省总量的5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山东半岛经济区是涵盖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诸要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山东半岛7地市的产业结构及金融结构。

一、山东半岛产业结构现状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若不考虑地区城市个数,从综合经济实力看,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5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7.9%;从增长速度上看,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4.7%。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4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9%,增速是16.5%。山东半岛7地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2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4%,平均增长速度是16.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还是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

横向上看,山东半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第一产业方面,三个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都低于或是优于全国数据。但是,从2004、2006和2008三年的数据来看,山东半岛第一产业的比重甚至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之和还要大,相比来说更接近全国平均比重,这对于山东半岛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产业方面,从1992年开始,山东省包括山东半岛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第一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0.68:49.32。此后,重工业迅速增长,轻工业比例逐渐降低,第三产业逐步发展。从表1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要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方面,三地区以及全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山东半岛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于长三角或珠三角来说低10%还要多,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线7个百分点。

二、山东半岛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全文阅读

金融联席会议暨中小企业贷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金融联席会议暨中小企业贷款推进会上的讲话

一、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

上周三,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消费增长趋旺,物价基本平稳,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等。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深层次问题,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促进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各项主要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2.24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6.89亿元,增长33.2%,工业效益考核得分258.47分,增幅和得分均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47.8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09亿元,分别增长20.4%和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增长23.4%,其中工业性投入144.13亿元,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4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5元,农村居民人均现今收入4819元,分别增长9%和14.1%。但是,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高、规模企业较少、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资源集约利用不够等情况依然存在。

上半年,全市金融运行稳健,存贷款双双保持稳步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7.79亿元,比年初增加89.32亿元,同比多增31.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8.37亿元,比年初增加66.97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概括起来,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金融信贷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总量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长势头。到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66.9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11.28亿元,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96%,余额同比增长17.7%,为200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62.94亿元,同比增长86%。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5.3%,贷款增速高于gdp增速2.4个百分点。

二是银政、银企合作成效明显。在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通过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了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机制,在此框架内互通银行与经济主管部门、企业之间的政策信息,协调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降低了经济金融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金融运行效率,银企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上半年,除政府主办的专项银企对接活动外,各金融机构自主举办各类银企洽谈会14次,签约企业143家,签约金额25.55亿元。同时,银政、银企合作在有效引导信贷投向、拉动贷款总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2%,与之相适应,全市新增工业企业贷款29.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4.6%。

三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各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氛围有所增强,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较多,在信贷准入上有所倾斜,授权授信总体有所放宽,差别化授权管理特征更加明显。如:市农发行开办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商业性信贷业务;市工行扩大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转授权限,并推出微型企业贷款业务,对微型企业贷款无需评级和授信;市农行积极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支持小企业发展;市中行对于原来须纳入公司授信的由自然人出资组成的小企业法人,纳入个人投资经营贷款范围;市建行推出“速贷通”和“成长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市交行推出“展业通”,并积极向上争取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审批权限;市商行推出“小企业特定抵(质)押物全额抵(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市农村合作机构加大对涉农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全文阅读

小企业贷款推进会讲话

一、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

上周三,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消费增长趋旺,物价基本平稳,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等。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深层次问题,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促进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各项主要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2.24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56.89亿元,增长33.2%,工业效益考核得分258.47分,增幅和得分均列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47.8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09亿元,分别增长20.4%和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增长23.4%,其中工业性投入144.13亿元,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4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5元,农村居民人均现今收入4819元,分别增长9%和14.1%。但是,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不高、规模企业较少、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制约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资源集约利用不够等情况依然存在。

上半年,全市金融运行稳健,存贷款双双保持稳步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7.79亿元,比年初增加89.32亿元,同比多增31.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8.37亿元,比年初增加66.97亿元,同比多增23.73亿元。概括起来,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金融信贷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全市金融机构信贷总量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长势头。到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66.9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11.28亿元,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96%,余额同比增长17.7%,为200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62.94亿元,同比增长86%。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5.3%,贷款增速高于GDP增速2.4个百分点。

二是银政、银企合作成效明显。在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通过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了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机制,在此框架内互通银行与经济主管部门、企业之间的政策信息,协调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降低了经济金融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金融运行效率,银企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上半年,除政府主办的专项银企对接活动外,各金融机构自主举办各类银企洽谈会14次,签约企业143家,签约金额25.55亿元。同时,银政、银企合作在有效引导信贷投向、拉动贷款总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2%,与之相适应,全市新增工业企业贷款29.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4.6%。

三是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各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工作氛围有所增强,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较多,在信贷准入上有所倾斜,授权授信总体有所放宽,差别化授权管理特征更加明显。如:市农发行开办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商业性信贷业务;市工行扩大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转授权限,并推出微型企业贷款业务,对微型企业贷款无需评级和授信;市农行积极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支持小企业发展;市中行对于原来须纳入公司授信的由自然人出资组成的小企业法人,纳入个人投资经营贷款范围;市建行推出“速贷通”和“成长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市交行推出“展业通”,并积极向上争取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审批权限;市商行推出“小企业特定抵(质)押物全额抵(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市农村合作机构加大对涉农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金融运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国家把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列为重点工作,措施之一就是切实把好信贷闸门,合理调控货币信贷增长,采取综合措施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着力优化贷款结构。浙江省年初计划今年发放贷款规模是2300亿元,上半年已经发放了2500亿元。我市上半年发放贷款已经达到年度计划的96%。综合分析预测,下半年信贷资金将是很紧张的。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应对,保证全市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

全文阅读

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总结

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从容应对稳健货币政策给我市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带来诸多压力,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编修出台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不动摇地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快速、平稳、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编修出台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给xx经济社会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再经过近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xx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抓住机遇,怎样更好更快地融入成渝大经济区,金融又如何在“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我办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认为,建市以来,xx还从未制定过一部较成型的金融业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必须首先编制好金融业发展规划。在去年完成初稿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后,今年初,我办又结合xx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了较大篇幅修改,最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xx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于20xx年3月以德办发[20xx]26号文印发全市实施。首个《规划》以完善四大体系(即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信用体系)达到四个增长(即融资总额、金融业增加值、税收、从业人数)实现三个突破(即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网点布局、农信社向商行改革)为金融工作的总体思路。《规划》融合了科学发展xx金融产业的诸多要素,符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上半年,我办在搭建平台方面狠下功夫,先后牵头组织了20xx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20xx年全市重点项目(企业)推介会、全市部分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xx市20xx年新型融资产品推介会、一季度和上半年金融运行分析会等几个大型会议,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在宏观货币政策趋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金融业整体平稳健康运行

银行业:贷款增长超过存款增长,任务完成过半。上半年,全市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58.08亿元,比年初净增61.76亿元,增长4.5%。同比少增加63.88亿元。

全文阅读

金融办工作总结: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总结

金融办工作总结: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从容应对稳健货币政策给我市金融服务与协调工作带来诸多压力,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编修出台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不动摇地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快速、平稳、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编修出台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再经过近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迎来了历史上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抓住机遇,怎样更好更快地融入成渝大经济区,金融又如何在“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我办在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后认为,建市以来,还从未制定过一部较成型的金融业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必须首先编制好金融业发展规划。在去年完成初稿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后,今年初,我办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了较大篇幅修改,最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于20__年3月以德办发[20__]26号文印发全市实施。首个《规划》以完善四大体系(即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信用体系)达到四个增长(即融资总额、金融业增加值、税收、从业人数)实现三个突破(即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网点布局、农信社向商行改革)为金融工作的总体思路。《规划》融合了科学发展金融产业的诸多要素,符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上半年,我办在搭建平台方面狠下功夫,先后牵头组织了20__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20__年全市重点项目(企业)推介会、全市部分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市20__年新型融资产品推介会、一季度和上半年金融运行分析会等几个大型会议,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在宏观货币政策趋紧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互动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金融业整体平稳健康运行

银行业:贷款增长超过存款增长,任务完成过半。上半年,全市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58.08亿元,比年初净增61.76亿元,增长4.5%。同比少增加63.88亿元。

全文阅读

领导在市金融运行分析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上半年金融运行形势分析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全市金融工作,分析当前金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刚才,市金融办、人行、银监分局、保险协会4家单位的负责同志结合工作职能,分别作了发言,对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全市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率先发展”的工作基调,团结拼搏、锐意进取,黄蓝经济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12.3%。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之比由去年底的3.7:72.6:23.7调整为3.8:71.8:24.4,第三产业提高了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1.4%,比年初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三大需求趋向协调。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3亿元,同比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增长40.2%,其中出口18亿美元,增长57.1%。四是发展质量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1亿元,增长31%;工业企业利润470亿元,增长3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6元,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01元,增长19.8%。

在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形势下,全市各级金融机构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抢抓机遇,改革创新,为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银行业资金投放稳步增长。在国家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稳中有升。截至6月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为268.2亿元,同比增加54.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00.9亿元,较年初增加112.4亿元,增幅9.4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5个百分点。二是银行业表外融资业务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市银行机构开办的承兑汇票、跟单信用证、保函、承诺四项主要表外业务总规模572.5亿元,较年初增加166.2亿元,同比增长69.9%,有效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三是直接融资工作明显改善。上半年,全市债券直接融资总额达到39.8亿元。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在我市先行试点。资本市场工作力度加大,金岭化工、国瓷有望年内上市。四是金融机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陆续开业,全市银行机构进一步完善,已达17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较快,上半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两家村镇银行获批筹建。经规范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实力明显增强,其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达到10家,是规范整顿前的2倍。另外,产权交易市场和融资性租赁公司建设,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体现了金融工作创新的成果。五是金融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金融业整体运行平稳,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得到较好控制。监管部门的监管强度持续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银行业不良贷款处于较低水平,保险业市场秩序持续好转,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在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全市金融业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为全年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金融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二、深刻认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

全面客观地认识国内外形势,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是我们做好下半年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极其复杂。

全文阅读

财政所上半年工作汇报

上半年,街道财政所紧紧围绕区政府下达的财政收入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我部门提出的8项重点考核工作。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八项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目标确保双过半。

1-5月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328万元,同比增长21.51%,预计半年度将完成89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5.6%。

1-5月税收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16%,预计半年度将完成1.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0%。

上述任务的完成主要得益于三点:

一是房地产税收平稳增长。1-5月完成2661万元,同比增长10%。主要原因是山语银城房、金色江南、大连万达等房地产销售良好。

二是科研院所税收增量较大。1-5月累计完成1319万元,同比增长750万元,增长率达132%。占街道总量的9.5%。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