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外语的阅读课是提高学生阅读技巧,拓展学生阅读面和知识面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本文通过经贸日语阅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日语阅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策略。
关键词: 经贸日语 阅读课程 研究型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悄然回复,我国外向型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外资企业对华投资热度不减,外向型企业持续发展。因此,人才市场对各种商务外语人才的需求仍然旺盛。而日语作为在华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语种,越来越受到人才市场的重视。于是很多普通高校,甚至高职院校都相继开设日语专业。
通过对浙江宁波的十数家外向型企业和外企、外贸公司的调查,我发现,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这些企业想要招聘日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难,难就难在日语语言流利、知识面广、经贸知识丰富又擅长对外交流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却可遇不可求。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而“供”和“求”的不对称,更对日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除日语流利外,还必须加强学生经贸专业素养的培养。
二、经贸日语阅读课程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考查一个人的外语水平,一般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来进行。教育部《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大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大纲》对阅读能力、译和听的能力及写和说的能力作了三个层次明显不同的要求,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列在首位,可见“阅读”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听、说、写、译”的能力。因为“读”是基础,只有提高了阅读分析能力和阅读技巧,拓展了阅读面,扩大了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听”――理解他人的意思表达,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译”的工作,从而更好地“说”――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说”的能力提高了,才能使“写”的能力提高。因此,阅读能力虽然不像“听、说、写、译”能力那样显山露水,却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基石。
而经贸日语的要求又有其特殊性。“听、说”当然是最基础的能力,能听懂对方的话并能就一般内容与其交谈,普通人专门学习一年就基本能做到,难就难在能在商务工作中,陈述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的想法。日语专业大学毕业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用日语写出毕业论文。所以写一般性的内容,翻译一些普通内容的文章,也是日语专业学生一般都能够掌握的。但目前进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经贸知识,而无法顺利地完成专业性的“写和译”的工作。而这些专业知识就必须通过阅读来提高。
编者按
1970年代未~1980年代,“文史哲话语”是当时公共讨论的主力。对的批判,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否定,对未来世界的憧憬,集中运用了文学、哲学和政治学的话语,当时的学界名流多是美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家等,极少有经济学家在内。而从1980年代末到整个1990年代,经济学话语在否定计划经济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捍卫个人利益和权利的斗争中壮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导向下,在整个社会追求财富的大氛围中逐渐发展,并彻底取代了时期和改革初期的“文史哲话语”。学界名流中,经济学家的人数迅速上升,而哲学家、美学家、政治学家则从社会焦点中渐渐消失。2001年中国入世,更是将经济学话语推向媒体舆论的顶峰。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概念框架、运思技艺,几乎成为人们讨论公共问题的出发点和终极依据。某种程度上,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种情绪、一场运动,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它深入乃至统治着我们的人心,影响乃至重塑着我们的民情。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远远不止是一门单纯的社会科学。
30年经济变革,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逐成定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其最初的内涵、作用已大大不同了。中国人日常需求的满足,已主要倚赖于企业的连续性经营供应。经济学话语与中国宏观改革的关系随之而淡化。另一方面,经济系统日益增长的复杂性,中国巨型社会变迁所面临的新问题,都对经济学主流话语的解释力构成了严重挑战。尽管金钱观念深入人心,但资本力量的无情冲击也让人颇多痛感。人们发现,物质屡足未必是生活幸福的保证。而市场逻辑自然导向的社会分化,更让人对经由普遍竞争导向普遍富裕的梦想产生幻灭。且不论,在转轨语境下四处可见的特权/身份与产权/契约的怪异结合(秋风将其归结为60年来官方经济学与商人经济学的合流)。正是因为这些缘故,经济学话语遭到颇多诟病,逐渐淡出公共领域。为此,我们组织了此次笔谈,邀请体制内外几名活跃的经济学研究者对此做出反思。
在笔谈中,莫之许分析,主流经济学淡出公共领域,正是其话语在中国体制内外同时失势的结果。经济学话语不再是自明的普遍性知识。改革之初,经济学家曾带有“先知”与“布道者”的神秘光环,随着经济学卡理斯玛的日常化,随着经济行政日益的官僚化,经济学“导师”角色的隐退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如皖河所说,中国自此进入“后经济学时代”。经济学一旦被官僚科层体系内化,经济学家曾所占有的神圣地位就将无疾而终。而经济学一旦成为引车贩浆者流的行话俚语,也将意味它“不再时髦”(张晓晶语)。更不必说,人们已经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武器尽挪榆与嘲弄之能事。
梳理并回顾这个过程,并不是对经济学展开情绪化的道德清算,而是对中国公共话语空间的重新反省。冷静评估其历史得失,我们期待未来中国的公共讨论能够建立在更为健全、理性、坦率的基础之上。
笔者在中国的大学教书时,有学生希望毕业后去日本留学读研究生,他们对我说这样毕业后回中国国内找工作更有利。中国人口多,人才也多,理所当然地竞争很激烈。
据统计,2011年在日本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一共有138075人,其中87533人来自中国。他们留学的方式各种各样,日语水平较低的学生,首先在日语学校学习,然后考大学;而日语水平较高的学生,首先作为进修生进入大学学习,然后再报考研究生。
学生们经常找我讨论去日本留学的事,笔者经常问,“你要到日本学习什么?”有的学生说现在还不知道,先到日本学习语言,以后的事情看情况再说。
在国外学习时,学生往往受到语言、文化习惯、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明确目标的话,很容易遭到挫折,所以我常建议他们留学前就要设定明确的目标。然后,应该考虑留学后的去向,这样自己才会了解在国外要学习什么以及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在笔者教过的学生当中,到日本学习经济的最多,还有学传媒、日本文学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学经济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容易就业。确实,日本的经济学研究比较发达,在美国或英国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通常马上就会翻译成日文出版。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时习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模式。
但是说起经济学,其范围广泛,有经济学理论、经济政策、经济史、金融等,好多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能确定学习和研究方向的很少。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不同,在中国的制度下考研究生的话,读本科时学习什么专业不是大问题,可以直接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而日本的制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内容的连续性,留学之前,一定要尽量掌握自己要学的专业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在要求他们学习自己专业的同时,阅读将来在日本可能要学习的专业书籍。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专业知识确实有点难度,很多学生首先阅读以汉语写成的基本课本,然后阅读用日语写的教科书或专业书籍。
多阅读一些日语书籍,能够了解有关专业的词汇,对到日本后学习专业课比较有利。虽然许多日语水平较高的中国学生在日常会话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学习专业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词汇量,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困难。
【摘要】本文立足与服务大连区域经济的新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研究,在分析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对日语人才的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高校商务日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了新的教学方法,创建了“五步教学法”并进行了商务日语课堂实践。课堂实践表明,此种教学法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商务日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区域经济 商务日语 教学改革 五步教学法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该区域高校的人才培养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校的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所需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所以为了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各高校应该及时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针及战略的变化,更新教学理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并应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真正实现高校教育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并真正肩负起服务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任。
一、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日语人才需求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众多日本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兴业。由于大连政府在引进外资政策上的积极支持,以及日本与大连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大连也迅速吸引了大量日本企业来连投资发展。截至2015年大连市政府已批准进入大连的日企及办事处共计4571家,仅大连软件园就进驻了三菱、东芝、日立造船、中日技研等多家日本知名企业。在连日资企业的迅速增加促使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现阶段大连对商务日语人才类型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型、翻译、营销、服务、行政管理、生产等类型。并且随着业务范围内容与外延的扩大,企业对日语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原来的以日语作为语言工具,完成邮件的收发、资料的翻译、电话的联络、报告的撰写等考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要求学生熟悉国际公司及日本跨国公司的运营特点、了解日本文化、熟知日本企业文化及商务惯习,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及交际能力。也就是需要的是不仅要精通日语、还要具有较强对日商务操作能力及日本文化底蕴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端商务日语人才。
二、大连市高校商务日语教学对接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大连的日语专业教学起步较早,但是商务日语教学却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的时间较短。商务日语的课堂教学虽然在对日经贸知识、敬语语法等方面使学生对商务日语有了理论上的了解与把握,但在日企商务礼仪、日企商务惯习、电话应对、来客接待等商务知识的运用能录的培养还远未达到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单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来看,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实战、实训教育欠缺等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法。授课内容仍以书本知识为主导,课文翻译、专业词汇与语法讲解是授课的重点。课堂中无或少有模拟场景演练环节,缺乏实战演练。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随学随忘。有许多学生虽然已经通过了日语国际能力测试1级,但是到了日企之后连基本的电话应对都不知所措,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
在19世纪之前,日本一直受到中国的影响,但从19世纪末开始这一局面迅速发生逆转,中国越来越多地受到日本的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清末到民国初期,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是借鉴日本的强盛和通过日本这一桥梁学习西学;第二个时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技术和经济层面,如在十几年中日本的电器成了中国人的最爱。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没有技术和经济方面强烈,但程度不同也在起着作用,我想以我翻译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影响。
走向“经济之路”与“伦理真空”
当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展开了一场全新的试验。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相互配合的制度特别是法律规范,而且也需要一套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基础。
从贫穷革命的价值观转变为富裕光荣的价值观并不难,难的是大家如何走向富裕之路。这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把经济、市场与伦理和道德结合起来。但我们遇到了严重的困境,这种困境之一是,误认为“经济”与伦理和道德是彼此不相干的,有人甚至提出了“经济学不讲道德”这种容易引起混乱的论题;另一个困境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伦理差不多变成了真空,因为以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德不能用之于市场经济,传统的儒家道德又被认为是阻碍经济和利益发展的过时之物。结果,市场经济同伦理道德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和分裂。这是理论上的,更是实践上的。
就像现代中国人广泛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时以遗憾和相见恨晚的心态追问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近代科学那样,当资本、富裕和市场经济成为新时期中国人新的理念的时候,中国人也以悔意同样开始追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发诞生资本主义,虽然有人一直坚持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实际上,20世纪初,韦伯已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论题回答了这个问题(中译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87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当“经济”被看成是整个社会具有决定性的东西时,韦伯则从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伦理”这一侧面来揭示西方资本主义诞生的奥秘。韦伯的基本立论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精神同新教的惩忿禁欲、天职(职业)、勤奋、忠诚等伦理之间存在着相应关系,而其他文明如中国(见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印度(见韦伯的《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由于缺少这种伦理而没有产生出资本主义精神。对“韦伯论式”中“儒教”与中国经济生活的关系,中国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反应是质疑韦伯的看法,并从东亚受儒教影响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资本主义来论证儒教对资本主义和经济的发展起着类似于新教伦理的作用;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反应是,认为儒教与资本主义精神或者广义的经济生活精神是相抵触的,并诘问作为儒教大本营的中国为什么在经济生活上严重滞后了。
“士魂商才”与《论语》
日本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中,曾经是日本精神传统之一的儒教也经历了以启蒙理性进行批判和创造性转化的两重立场,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代表了前者,实业家涩泽荣一则代表了后者。涩泽荣一原走的是仕途,已经升任到了财政部的高级官员,但他不顾朋友们的劝阻,果断辞别政界,投身于实业和商业之中。他回忆说:“明治六年(1873年),我辞去官职开始从事多年来所希望的实业,从此,就同《论语》有了特别的关系。这是由于我开始成为商人的时候,心里突然感到,从此之后,我必须以锱铢必较的方式来处世,在这情况下,应该抱一种什么态度呢?我想起了之前学过的《论语》。《论语》所讲的是修身待人的普通道理,是一种缺点最少的处世箴言。但能不能用在经商方面呢?我觉得,遵循《论语》的箴言进行商业活动,能够生财致富。”
在涩泽看来,日本作为近代文明国家需要具有强大的物质和经济力量,为此就必须改变日本传统社会轻视商业的官本位价值观、改变“无商不奸”“为富不仁”的劣根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他根据日本过去提出的“和魂汉才”,提出了“士魂商才”,探寻日本武士精神同商业才智的结合,认为孔子的《论语》是培养武士精神的根基,商业才智也必须以道德为根本。
1.引言
近年来,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对专业外语课尤其是经济外语课的兴趣日渐增长。入世以后,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强化,国际直接投资在中国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大、中城市得以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各校纷纷开始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将经济语言课置于引人注目的显要位置上。德语专业的情况也不例外。“经济德语”(或“经贸德语”)已在众多高校中成为了吸引学生的极具魅力的字眼。然而,尽管高校德语教学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从重知识向重能力方面转型,但人才市场的需求与高校德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仍存在着颇大的差距。浏览一下各类企业的招聘广告,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除去要求现行高校德语教学大纲里反复强调的语言和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求自己未来的员工兼备许多原先只有管理者才具备的“关键能力”,如善于与人沟通、团队精神、责任心等。知识的传授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应在经济德语课课程设计方面各占什么样的位置?具体哪些方面的能力应被列入经济德语课的教学目标?本篇拟参照德国经济和职业教育学中一些广泛使用且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与模式,结合中国经济德语教学的具体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
2.中国经济德语教学可借鉴的德国教育学理论
2.1“.完整知识模式”-耐波尔的知识使用理论
近年来对德国经济和职业教育领域中影响较大的知识使用理论是由慕尼黑大学教授耐波尔(HeinzNeber)1993年提出来的。耐波尔在大量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类知识使用不足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点:-人们在提用已经获得了的知识时通道受阻,-获得的知识不能被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基于上述思考,耐波尔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理论模式———“完整知识模式”。耐波尔对模式中使用的术语一一作了定义:Fakten=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知识元素Objekte=携有使用条件的知识元素使用条件又分为两种:Konditionen=知识元素运用的先决条件Funktionen=通过知识元素的运用所达到的目标Tiefe=Fakten,Funktionen,Konditionen和Objekte所具备的特性,展示出这些知识元素原则上的固定度/深度Ebene=知识元素的涵概度/广度耐波尔解释说,完整的知识是由含有使用条件的知识元素(Objekte)在不同固定度/深度(Tiefe)及涵盖度/广度(Ebene)上的展示。他认为,知识存在于不同的层面,并非每个层面的知识都可以被使用。因此,他将知识划分为“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元素知识状态”(Faktenzustand)与“携有使用条件的元素知识状态”(Objektzustand)两大层面。不能够被使用的知识尚处于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元素(Fakten)状态。而要使该部分知识变得有用,就必须使其通过与使用条件(Konditionen和Funktionen)的结合,使知识元素在其固定度/深度与涵盖度/广度方面,由缺少使用内部先决条件的状态向携有使用条件的知识状态转换。耐波尔还称:该模式“再现了知识内部构造并提供了使用复杂知识领域的可能性”(1993:228)。耐波尔的完整理论模式引发我们这样思考:为了使我国高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应用在校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时刻考虑到知识使用的两个必要条件,尽可能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在校所学过的知识。
2.2.“知识—能力”关系的理论
1998年德国教育学家诺特(KlausNorth)曾用“知识阶梯”这一浅显易懂的比喻,阐述了知识(Wissen)与能力(Kompetenz)之间的内在关系(见图示二)。根据诺特本人的解释,知识本身并不含有内在的价值,它要通过使用才能变成某种技能(K"nnen)。而这种技能本身对我们的帮助还不够大,只有在情愿(Wollen)等因素的促使下,才能使我们付诸于行动(Handeln),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只有当我们恰当地使用这些知识时(如在适当的场合下,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或作出适当的决定等),我们才能得到所期望获得的某种能力(Kompetenz)。我们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获得职场上所必备的竞争力(Wettbewerbsf!higkeit)。由此可见,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知识要经过数步发展才有可能上升为能力。而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这种能力,并在工作中将其恰当地发挥,才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同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对一位教师来说,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的传授重要得多,难度也大得多。2.3.能力、关键能力、行为能力的定义与内涵当今,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人类可能具有的不同能力类别归属到“行为能力”(Handlungskompetenz)这个大范畴之下,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行为能力”这个概念的涵概度及复杂性。然而,至今尚未存有一个让各门相关学科都能接受的对“行为能力”所下的定义。因为“能力”这个概念本身,不同学科的释义就迥然不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Kompetenz)和“语言使用”(Performanz)的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早先所提出的“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按照乔姆斯基的观点,语言能力是指一个语域中理想的说话人或听话人用有限的词语和规则创造出无限个语句的能力。七十年代初,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将“Kompetenz”这一概念诠释为Sprachverm!gen(语言能力),并且补充道:语言能力在具体语境下的应用要受到各自周边条件的影响,并且还要受到语言行为的支配(参见Habermas1971:186)。显然,能力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主观性。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伦茨(RolandLenzen)借用当时流行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的术语,将“语言能力”(Kompetenz)定义为“主观深层结构”(subjektiveTiefenstruktur)。它被用来指对现实以及通过反馈和判断所获得的、对与行为者个性相联的动机、价值观等因素的主观推断。伦茨恩在他的结构教学法模式中,将语言学习看成是可以被客观化的表层结构(objektiveOberflüchenstruktur)往主观深层结构的转换。按照伦茨恩的解释,人们认知的深层结构是可以通过学习(Lernen)改变的,而外部环境中所提供和觉察到的表层结构则要通过行动(Handeln)才可以改变。而通过学习的这种转换是以个人规则系统的建构为目的的。伦茨恩把这种个人规则系统称为能力(Kompetenz)(参见Lenzen:1976:14)。在德国教育学领域,能力这个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罗德(HeinrichRoth)1971年通过他的专著《教育人类学》“(P!dagogischeAnthropologie”)引入的。罗德将“能力”理解为人类所具有的数种单项能力的集合。在他的能力模式中,罗德提出了三种单项能力,并对此一一做了定义。这三项能力分别为:1专业能力2自我能力3社会能力。十多年后,巴德尔(RolandBader)(1989)又将方法能力加入到能力模式之中,同时将这四项能力的集合称为“行为能力”。与此同时,自我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又常常被合称为“关键能力”(Schlüsselqualifikationen),以此与常常被过度强调的专业能力相对应。近年来,这种能力模式在德国经济和职教领域应用得很多很广。各个教育机构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或培训目标,时而将其单项能力减缩到原来的三项,时而增至五项,时而又还原成四项。对每项能力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人才市场上所要求的“行为能力”始终处在该模式的中心。奔驰汽车公司的“行为能力学习理念”就是众多模式变型中典型的一例。该学习模式涵括了企业员工所必备的三项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强调了这三项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叠又相互补充。在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虽然这三项能力都是必需的,但未必总是要齐全、完整地出现。
3.我国经济德语教学的现状与地位
摘要:随着日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及研究方向的多元化,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日语文献资源产生了新的需求。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例,从日语馆藏建设的现状出发,尝试分析当前读者对于日语文献的新需求及日语文献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日语馆藏的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学习和科研所需。
关键词:日语文献建设;学科发展;读者需求;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00-02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建设一直是图书馆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多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往往都是从宏观层面上来寻求方案。本文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小语种藏书――日语文献出发,分析其馆藏建设的现状、读者需求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改善配置和优化策略,以期呈现给大家一个新的视野,为图书馆文献建设的发展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日语文献建设的现状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成立于1984年,于1998年正式更名为日本经济文化学院,下设两个专业,分别为日本语言文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日语藏书建设至今已经26年,藏书总量达57884册,日语专业的学生总数614人,每个学生的占有日语图书为94.3册。图书馆的日语图书,主要以80年代出版的语言学与文学著作居多。
1.现有日语文献的学科配置。评价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好与坏,不是取决于这个图书馆有多少数量的书,而是看其满足读者的程度与利用程度。藏书结构合理与否,也是看这两个标准的。从藏书结构来看,日语文献可以分为7大类,其中各专业方向的藏书量分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摇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日语文献馆藏结构配置
摘要:每所大学都有自己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耍而具体到各个专业则又有自己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那么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否要以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要与之相契合,如何契合,本文就以上问题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 契合度 专业培养目标
一、贵州财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日语专业的专业目标
贵州财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以锻铸“儒魂商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以富民兴黔为己任,艰苦奋斗,适应性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应用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
日语的专业培养目标:在全球化背景下培育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具有健康的人格心智、优秀的道德情操、踏实的理论功底,并富于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胜任日本企业或中日合资企业、外贸等部门的日语翻译、管理等工作。学校涉外翻译、文秘、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日语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表现
(一)人才培养模式
日语专业的特色是具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突出训练学生的实践性,也即是在某一特定商务、经济、管理等环境下熟练运用日语语言的能力,这也就是要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该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锻铸“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人的一生有无数种可能,俗话说的“计划没有变化快”就是这个道理。但在接受各种变化的同时,顺应变化这个过程,并不断调整自己,也能让自身的适应能力慢慢增强,我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是2008年6月考取“中日人才培养奖学金”后,我于同年6月到2010年7月被公派到日本留学。
抵达日本后至2008年9月,我一直在东京进行日语培训。那段时间,日语培训学习的强度比较大,每天都有听写,定期都有测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是小班授课,一个班12个人。同学都是同一个奖学金项目的中国人,在日本读书期间将会去两个不同的学校。日语培训结束的时候,每个学校要选一个代表做毕业演讲。由于我的口语比较流利,因此被选为学校代表进行演讲。刚开始,我觉得压力很大,因为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在众人面前演讲,而且还是在国外,这种情形是从来没有想过的。日语老师看出了我的焦虑,就一边很耐心地帮我修改演讲稿,纠正发音;一边传授我一些演讲中应该注意的技巧:应该多少准备一些演讲稿,不一定是成文的东西,但是在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要知道该说什么,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样展现自己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这不单纯是一种自我展现,更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日语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让我觉得应该好好把握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压力减轻许多,最终我顺利地完成了演讲。这次经历让我觉得自己所收获的不只是日语培训合格证和成功演讲后的掌声,更重要的是自己调节心理压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过程。
我们的奖学金项目是用英语授课的。虽然在国内我的英语水平符合要求,可自己毕竟不是英语专业,加之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也很少接触英语,要接受全英文的授课并且用英语写作论文,差距自然显现,由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第一个学期都是必修课,课程负担比较重,为解决上英文课不适应的情况,上课时我都会把老师讲的内容录下音来,回到宿舍后认真复习,并反复听录音。同时,在学习期间,除了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理论课外,课程设置更侧重于数量分析。上大学时,我只是很表浅地学过一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根本没有接触过理论的应用,再加上自己对电脑操作不很熟悉,感觉特别吃力。好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接触了很多经济数据,这样的经历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帮助,加上我阅读了很多相关材料,大量做练习提高自己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渐渐地熟悉了对各种类型的数据分析,最终顺利完成了最后的学习。
经过两年的学习,在通过毕业论文和答辩,并取得硕士学位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一点:人生,应顺应变化并调整自己。
摘 要:为适应社会对大量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各大高校在做好基础教学的同时纷纷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日语实践课程。本文拟对江苏省部分高校的日语实践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探究其对日语教学模式及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日语 实践课程 教学 就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300221
一、日语实践课程设置
当前,世界一体化进程加深,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在信息化时代,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迅速、准确、及时地掌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信息,做好沟通交流工作成为取胜的关键。因此,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善于创新思辨的外语人才也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中日两国是世界上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两个国家,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在双方的对外经济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自古以来便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使得两国在其他方面的交流不断。尽管近几年中日两国在政治上摩擦不断,中日关系持续紧张,但为了掌握日本各方面的动向,及时了解日本的政治决策,日语自然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今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掌握日语知识的人才,更需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日语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超大语种,据调查,江苏省从“211”、“985”高校到独立的三本院校,共有33所高校开设了日语专业,本文从中抽取调查了14所高校的日语实践课程设置情况,调查结果如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各高校的日语实践课程在大一、大二阶段基本一致,均开设了日语视听、日语会话、日语写作等基础课程,而大三、大四阶段则因学校对于日语专业及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而各具特色。
二、基础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