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精选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创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对美国以及世界的教育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秉承西方历史悠久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深受20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西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总体来看,它经历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新人文主义教育和现代新人文主义教育这四个发展阶段。古典人文教育强调把理智的发展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儿童的情感和理智进行陶冶。人文主义教育的出现是针对中世纪封建神学泯灭人性、压制人性,其核心是恢复人的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性自由和发展,强调用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来陶冶心性、启迪智慧,但是对自然科学却持冷漠态度。新人文主义教育的最高原则是发展个体的自由,强调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来陶冶和教育人。

二、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融合了众多教育流派的体系。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可以称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人本化教育思想。

总的来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产生的新人文主义教育倾向。它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尊重历史文化及调和发展的特点。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产生是由于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异化为物的现象逐渐加剧。人类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面临着外部价值体系的瓦解,随之转向内心世界寻求价值目标。

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人性论、认识论之上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同时,把人的存在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现代人文主义把丰富发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贝尔提出的著名的“我与你”关系理论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认为情感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心理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认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仅从直觉的角度去把握整体性,而且要“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发挥人的整体性,使身心的发展协调一致,同注意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四、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最终的目标,即人的“自我实现”。认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应该在其人格特征上体现出人的整体性和创造性。所谓整体性是要达到人的内外统一。

(二)强调学校教学内容的扩展

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内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内容注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在课程的安排上富有弹性,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五、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课程改革中,只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尊重学生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需要为核心,注意课程内容的统一性,使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自我认知发展协调统一。

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适应瞬息万变社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高尚道德的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适应人的需要,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人去适应教学过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为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斌贤、褚洪启等.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人格;成长

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并作为文明的内核,延续至今。如今,当中西文明交融碰撞,当历史走过废墟、展望明天时,不少中国人对集体主义或多或少心存芥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势的西方文化以其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吸引了反思、寻觅的中国人。一时间,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对自主人格的向往,催生了许多具有改革意义的教育思潮,九十年代后,“主体性”、“自主性”、“个性”、“独立人格”等成为时尚教育术语。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和实践后,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教育制度与理念的脱节,教育观念与行动的分离,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集体环境中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我们能否淡化集体主义观念

当然不能。面对一个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学生群体,任何一个卓有成效的班集体管理者,都是不会忽视集体主义教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正是管理者出于自己管理的需要,简单而绝对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导致学生人格成长的压抑扭曲。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形在教育界确实常见,尤其是对年龄幼小、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大力提倡尊重学生、弘扬个性,这确有必要。但是,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我认为,从学生人格成长的角度,帮助其寻找集体与个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才是其人格健康发展的保证。

从个体的自然成长角度看,自我的成熟往往是学会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条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详细描述了自我成长的不同阶段,从模仿他人到学会扮演游戏博弈中的角色,最终形成“概念化他人”,说明了自我是在群体中成长的;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加以创新,提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位人格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则明确提出,为社会奉献而获得自尊满足的人才拥有健康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上。

从社会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不少家庭以孩子为中心,造成青春期的独生子女普遍个人意识较强,一些独生子女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较晚。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氛围,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见过种种类型的学生:有依赖型的学生:事事依赖他人,没有主见;有任性型的学生:我行我素,不愿合作;有焦虑型的学生:遇到小小的困难,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有逃避型的学生:脱离集体,害怕与他人接触;有神经质的学生:情绪变动大,喜怒无常;有执着型的学生:个性固执,易走极端。要促进这些学生的人格成长,引导他们不断向上,没有强有力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从中国文化的教化经验看,中国文化自古对人性体察入微。人性中,最难克服的是私心私念。于是,儒家文化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黄金法则;佛教文化弘扬去私离苦,觉悟人生;道家文化主张放下名利,涵养气血。在我们的文明传统中,对个人的关注是放在与外界社会、他人的联系中的。如何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国文化对此有大量充满辩证智慧的论述。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文化长期的政治化曲解,过于强调服从和共性,令中国文化的精华沾染了灰尘。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忽略个人,相反,一直将人格的完满作为人生的要义。由于人性天然的是阴暗与光明的对立统一,后天成长中如何使人格越来越完善,便成了每个人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他(她)自己是否觉知。因此,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不可忽视集体主义的教育。

二、我们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离不开如下手段:

强有力的约束和纪律。提到约束和纪律,班集体初建立时,学生们总有抗拒和逆反心理。即使一个成熟的班集体,学生们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违反纪律,放纵和越轨也会发生。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正像社会心理学中指出的: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朗指出,成年人往往也会觉得是违心地活着,无法完全被社会化。一颗年轻活跃的心是不甘心受束缚的,但是,必要的纪律束缚对其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束缚,才训练了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训练了坚强的意志、训练了对集体和他人的关注。遵纪行为的养成,既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铁腕制约。制定与操行挂钩的班级规则,及时对违纪行为批评教育,必要时学校公开处分,都有利于纪律的实施。

共同的信念和舆论。共同的信念和舆论,使集体被无形的软索紧紧维系起来,使整个集体步调一致,宛如坚强的堡垒。可以借助如下载体达到:1.班级目标。明确的班级目标,是学生集体有向心力的保证。争当文明班级,争做先进党、团支部,争取获奖,争取脱颖而出者,这对富有上进心的青春期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2.班级文化。通过班训、宣传阵地等,潜移默化地渗透集体价值观。当班级学风懒散时,号召“博闻好学”;当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时,鼓励“团结和谐”;当班级群体浮躁时,倡导“求实精进”。3.优秀榜样。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培养学生骨干,有利于班级良性风气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

普遍的友爱和关心。洋溢在集体中的关爱,是集体的剂。首先,倡导助人为乐。不少学生天性纯良,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帮助他人。这就需要教育者的示范以及具体的指导,经常进行表扬和批评,帮助养成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其次,倡导团结和宽容。集体寄宿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产生小群体分化。引导学生互谅互让,彼此宽容,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尽量化解矛盾,不激化学生冲突,要求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三、我们怎样促进人格的自主成长

过于强调集体价值观,存在着扼杀个性的危险。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自杀论》中总结出一种特殊的自杀类型,就是个体完全尊奉社会价值观,为了社会倡导的意义选择了自我毁灭。因此,我们强调集体主义,只是将集体主义作为一个现实的首要前提加以明确,而不是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独立。在完整的集体主义氛围形成后,学生自主人格的成长就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策略很多,我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略作枚举。

对违纪现象区别对待。纪律严格而不容违反,这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但是出现违纪现象时,却要灵活智慧。1.掌握度。偷盗和迟到、作弊和忘记关门窗、旷课和请假不及时、抽烟和在教室吃饭都是不同性质的违纪。对此,不可无限上纲,也不可小洞不补。2.分清人。纪律的平等性一定要维护,但是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却需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只须点到即可,有的则须重锤敲打;有的需要迂回婉转,有的必须单刀直入。3.针对事。不因学生某件事的过错,而对其人品全面否定,也不因学生曾经有过过错,而抱有成见。4.倾听抱怨。纪律本身刚而不活,过时的规则、不够合理的规则,都有可能存在。因此,学生的抱怨,需要倾听,需要反思。必要时要修改规则,这样既是尊重学生,更是解开了学生身上不必要的束缚,促进了学生人格的成长。

集体活动中培养个性。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往往有各种类型和内容。有的是需要个人默默地努力;有的是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有的是需要老师指点;有的需要集体共同的创新。在这些形形的集体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在成长。保守退缩的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其勇敢地挑战自我,参加活动,培养自信。青春期的学生爱面子,怕出乖露丑,怕失败,这时老师最需要说的话是:“得不到奖没有关系,重在参与,重在锻炼”、“试试看”、“做一件事开始总是难的,多做做就好了”。狂妄冒进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如果经常参加活动,看到了有比自己更强的对手,往往自我认知会慢慢变得客观一些。每个学生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作为教育者,既要分清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克服原有的不足。

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师范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当学生还带有初中时的一些被动学习习惯时,教育者就必须灌输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自身的成长,独立意识和能力已经有所增强,这时应该结合今后就业与发展,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别人自考我也考,别人学英语我也学,别人玩我也玩。对这类学生,要采用优秀榜样的示范法,激发其内在自我前进的动力,使其从模仿到自主。有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别人学英语,我就学日语;别人练“三字一画”,我就玩音乐;别人学基础课,我就摸电脑。对这类学生,我们要表示欣赏,但在他(她)获得某方面的成功感后,可以相机引导他综合发展。只要学生有上进心,无论他(她)选择了什么爱好和方向,教师都要支持。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得过且过,自我要求低。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她)的好的人格特质。比如有的学生不爱学文化课或是学不好,但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相处,或是活动中表现积极,或是劳动时不怕苦累,这就是他(她)人格上的闪光之处,我们应该肯定,让其获得自信。我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成绩平平但自主独立的学生临近毕业,很积极地找工作,抓住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

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方法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只要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名班主任,当面对50名具有个性色彩的学生时,显然不能忽视集体主义教育,但在集体主义环境下,为了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更不能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共性教育和个性培养的关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成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历经千百年,至今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近些年来,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不断加深,进而也要求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人文主义的角度阐述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影响及要求。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人文主义的历史界定

人文主义(Humanism)是几百年来西方文化的主流思潮,也是一个广泛使用但含义十分模糊的概念。人文主义并不是一个直接产生的词,他的产生要比“人文学”和“人文主义者”晚得多。教师所教的有关古典文化的教学科目在文艺复兴时代被称为“人文学”,而教授“人文学”的老师就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学”在15世纪所指的科目是语法、修辞、历史、文学、道德哲学等。但“人文主义者”比教授“人文学”的老师的范围要广一些。正如克利斯特勒所说的:“文主义这个词就来自于人文主义者和人文学科这两词,并且,这两个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被使用的词。从这个时期的资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主义者就是讲授人文学科的人,而人文学科这个词则代表了一组学科,它由语法、修辞学、诗学、历史和道德哲学组成。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上述意义的人文学科的伟大兴起与发展;人文主义对其它文化领域,诸如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可能产生的任何影响必定都是间接性的。”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渐渐走出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开始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二)人文主义的特征

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中总结了人文主义的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肯定和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文主义的核心特征。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有能力的,人能够发展自身,从而获取各种优秀品质,不断向完美接近。人文主义对人的赞颂与中世纪都会对人的贬抑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倡导乐观向上的人生观,重视人的能力而非血缘、门第、财富等因素。人文主义反对消极悲观、无为的宿命论,认为人有能力决定个人的命运,人的能力发展得越充分,就越有能力战胜命运的肆虐。人文主义对人的看法更加乐观和自信,认为个人的能力及其发展是获得成功、荣誉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主要依靠。

第三,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中世纪神学宣扬人对都会的教义教规的绝对信仰和盲目服从,而人文主义与这种权威主义做法相对立,要求把人从都会的教义、教规和其他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四,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传授古典学问,让学生接受广泛的人文学科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头脑发达、能写善辩、风度优雅、体魄强健的经世致用之才,以适应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需要,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诠析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北欧人文主义倡导者伊拉斯谟认为好教师应当年长、有高尚的品德、有渊博的知识、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懂得教育艺术。与伊拉谟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维夫斯认为教师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具有很好地进行教育的学问;具有教学技巧和才能;具有纯洁的品格。教师应懂得教学技巧,应具有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的智慧”。另一位英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建议对老师进行严格的职前培训。他认为教师不仅应掌握知识,还应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懂得教育和教育的方法。法国的哲学家蒙田认为教师的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第二,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判断力和道德;第三,教师有高于父母的权威;第四,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第五,教师要有好的性情。16世纪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强调教师要有工作热心和敬业精神,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以热情感动学生,使之发生情感变化。

不难看出人文主义学者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了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教学知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工作热情、工作精神等,具备这些专业素质的教师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才有可能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虽然没有明文的规定。也没有系统的科学论证,但一些学者和教育家对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已经做了深刻的论证,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没有对当时的教育产生大面积的影响,但对后世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思想,这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对教师职业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定义

现代科学证明,素质是一个人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和内因作用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通过气质、言行、修养、品格和风度等表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质。林崇德、申继亮教授将教师专业素质定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

叶澜教授认为,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有:专业精神、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李瑾瑜教授认为,应当包含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伦理)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朱宁波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中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笔者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无论是哪一位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论述,它都包含专业知识、专业道德这两个基本方面内容,这两个方面也是一个教师可以立足教育领域的根本所在,它们也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合格教师的至关重要的方面,也决定着这个教师能否在教育领域里继续成长。当然教师专业素质还包括专业精神、教育观念、教育智慧等许多方面,本文将着重介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中专业知识与专业道德的影响。

专业知识是一个专业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专业人员区别于另一个专业及其他人员的本质特征。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在舒尔曼看来,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师有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特别重视理解和推理、转化和反思的功能与作用。叶澜教授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三个层面。第—个层面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第二个层面是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第三个层面是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

专业道德即指教师职业道德,一般认为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与概括。在人格上,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师德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师德的影响不但广泛地作用于在校学生,而且通过学生和家长对社会产生影响。高尚的师德会影响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几十代人。因此,在道德水准上,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

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

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同。在我国古代,道德伦理的人文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在欧洲古罗马时期,教师则首先要拥有辩论术;进入中世纪,宗教学说成为最重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之一。

(一)人文主义思想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影响

人文主义学者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分别提到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教育的学问”、“掌握知识”、“有学问”,虽然他们的“知识”、“学问”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不同程度上包括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身心健康的知识等。

叶澜教授对教师专业知识的三个分层中,最基础的层次中就指出教师要掌握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其中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就是指,教师不能只片面地掌握人文知识或科学知识,而是要全面掌握人类的优秀文化,人文主义者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多造诣的全面发展的通才,那么教师首先要具备这样的才能,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样倡导的是即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不能失去人文精神。单纯地掌握科学知识或人文知识。并不能得到人们预期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文主义教育教育不仅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主张通过人文科学的教育向学生提供关于人的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用知识。而且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智潜力的自由运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与科学进步相伴的是文明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不仅要掌握人文知识还应该掌握科学知识,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更要既要弘扬科学精神,又不能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养成。

另外,教师还要掌握能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蒙田在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论述中第一点就提出了“老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可见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重视。有了这些辅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影响

道德教育在古代社会中居于首要地位。孔子要求子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德修养为主,学习文化知识及技艺只是“有余力”时的事情,道德修养可以说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而且贯穿整个中国教育史,所以对现代教师来说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精心育人、钻研业务、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一直以来对教师专业道德基本要求。教师的师德相对于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深广的影响。维夫斯说“一个教师应该既是个好人,又是学问的爱好者”,可见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这恰好与人文主义的教育观相一致。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也可以看出,要求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这与我国主体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教师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崇高的理想,在讲授科学文化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化到教学实践中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切有利条件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6篇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创新性,随即对当代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造能力人才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尊重个体的地位和个体独特的性格特征,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人的素质发展,恰当契合当前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把以人文本的理念有机融入学校教育,进一步拓宽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路,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教育中,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有益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整体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合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校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全体教职人员的潜力,使之自觉向学校的集体奋斗目标靠拢,自觉把学校发展目标内化为个人目标,有效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的管理有益于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增进管理者与教职员工对彼此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对于齐心协力达成学校的教育目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2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

2.1阻碍教师、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小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确实找到了适宜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导致教学改革步履维艰。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师一成不变的考核制度,致使教师为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偏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向,严重阻碍教师全新教学思路的开拓,打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思路的改变必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赋予创造性的学习就更无从谈起了。

2.2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更重视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应试策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考试上,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致使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在小学教学中,原本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应试教育的裁剪下,只留下语数外等基础文化学科,音体美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望梅止渴,传统教育模式物理剥夺了学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使学生在长期单一、枯燥的文化课学习中,逐渐失去动手、动脑意识,造成素质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

2.3阻碍学生自主发展

固化的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明显带有“大众化”的特点,向不同的学生提问,可能给出的答案是一样的,这严重披露当前教学模式的机械化,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是一个普遍的共识,除了学校里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外,学生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过大的压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逐渐消磨殆尽,进而学生会失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兴趣,更谈不上自主能力的发展。

3人本主义的管理策略

3.1鼓励全体参与民主管理

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校的有力配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强调管理的民主性,为了使小学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校应该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学校的管理规划,为学校的顺利发展进言献策。强化全体教职人员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以促使学生能力更好地发展为中心,使处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以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多方面多渠道为学校教育发展出谋划策,使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全面化的道路。

3.2构建人本主义教学环境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管理者要勇于放手,发动教师主动探索一切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益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益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坚持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原则,对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偏差,采取鼓励性政策,对教师的整体评价制度坚持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定量评价为辅,以此为教师的教学创新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3.3构建人本主义学习环境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7篇

人文主义是汪立夏教育理念中最为执着、突出的价值观与主色调。这一理念的形成,除了缘于他历史专业的教育背景,更与他此后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历,以及博览群书的个人兴趣有关。人文主义,体现在汪立夏对于教育独立与自由、公共性、个性化等多种价值与精神的呵护。开卷第一篇,他甚至不惮于被讥为“老套”而拈出《立德乃人之根本》一文,认为学校肩负有结合社会价值的导向、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和时展的先进品格,教育、训练和培养学生德行的责任。像诸多人文学者一样,汪立夏深知大学精神的实质在于包容,而最大包容是学术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如果没有这种气度和胸怀,大学充其量只是知识的传输器和人才的加工厂。衡量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合格率、创新率,还有社会的认同率,并非片面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大学精神的实质在包容》)量化、科层制等现代性事物,正以科学管理的名义使得教师变成完成教学科研具体指标的机器,激情耗尽。“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和一个重要问题息息相关,那就是大学办学治校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偏废。”(《用人文关怀推进大学发展》)开学讲话,对于莘莘学子,汪立夏“不合时宜”地叮嘱,教育不可太过现实,多点读书外的思考,可能会给理想插上更大的翅膀;学习不可太过功利,在目标的确定上多点理性的选择,可能会使自己的发展更加符合天性。(《写在开学时的话》)人文主义教育观另一重要的维度,是对教育主体与理念个性化的宽容与尊重。汪立夏提出教育有三种发展状态: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普遍接受个性化教育。党的十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而其落实还在于需要构筑人人成才的教育体系和评价标准,构筑人安其位、人尽其才的岗位职业结构创新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汪立夏将《论语》里孔子和子路、曾、冉有和公西华等弟子们各论人生志向的风景,别致地称作“一场堪称经典的课堂讨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借鉴并践行个性化教育观。“让教育快乐起来”“教育要讲究艺术”“分数不是决定的因素”“让孩子流点泪也好”等多篇字眼寻常、内容深沉的随笔篇名,表达了作者一贯的价值观和教育立场。

对于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来说,如果没有将自己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建立在足够的专业修养与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很容易滑入空洞的呐喊。作者以其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与勤勉不怠的思考,在坚持对教育进行批判与反思的立场时,表现出难得的问题意识、理性态度与建设性。

也许是因为由大学到教育厅从事管理工作再回到大学的工作经历,作者的一个重要路径是从学校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来审视当下教育界的问题。此前出版的《乐享人生》一书,曾经收录他接连写下的《从宏观大势看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和启示》《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的展望》三篇长文。他提出应该激活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驱力,强化政府发展高等教育主导性,营造理性对待教育和教育家办教育的社会土壤。在《教而论道》一书中,汪立夏一以贯之地坚持并深化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专业主义思考。他多次提及建立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要处理好坚持办学方向和依法自主办学的关系,解决好教育的公益性和功利性的矛盾,要把握好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功能拓展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既坚持住教育方向,又遵循了教育规律,还创新了教育思路。(《时代呼唤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汪立夏直言,就当前的情况看,在管理指导大学的问题上,政府存在着管多管细、越位包办、缺位盲区等问题。他总结大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被动式、依赖性办学的惰性依然存在;二是开放式、社会化办学差距较大;三是创造性、自主性办学的动力不足;四是科学化、人文化办学还有欠缺。在此基础上,他理性地开具出建设性药方:政府在肩负大学发展责任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理念更趋科学、办法更趋合理、措施更趋务实、前景更趋广阔,但是简政放权的任务还很繁重,职责分工还需明晰,职能转变任重道远,服务意识、办事效益有待加强。大学在自主办学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与社会、与政府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内在办学的自主能力不断提升,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办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办学的实践中,与社会、与政府、与国际的交往在磨合、融合,但如何争取更好的办学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要在政府和大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形成互动的利益调整和权力制约的平衡机制,努力打造符合教育规律和中国实际、与世界接轨、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大学发展的新途径。(《政府指导管理和高校自主办学的互动和协调》)总之,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按矛盾的对立统一论来讲,应该理性而不回避两者存在一种依存和博弈关系。安心办学、自主办学、管理办学、特色办学,是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与大学之间应该解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学与政府的博弈》)

除了关注政府与学校这一对重要关系,汪立夏还将教育放置于整个社会视野中来通盘审视、系统思考,不断呼吁国人培育健全的教育观念。通过中西教育观念的比较,汪立夏得到启示:政府要担当,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学校要自主,体现教育的主导性;家长要担责,体现教育的一体性;学生要能动,体现教育的主体性。(《中西教育的差异在观念》)他认为中国教育当下需要走出的误区很多:社会在教育的观念上存在功利的而非公益的误区,学校要走出产业化的误区,家庭要走出望子成龙的误区。(《教育需要走出的误区》)对于社会上盛行的课外补习现象,汪立夏以其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眼光,呼吁要理性认识其中四对关系:学校教育和课外培训的关系,即主次的关系;考试分数和素质发展的关系,即本末关系;市场导向和政府责任的关系,即公益和利益的关系;父母责任和心性发展的关系,即期待和个性的关系。(《课外补习带来的教育警示》)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 语文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4-01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我国比较推崇的教育模式,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的希望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文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有对人性格和品格的教育,通过把人当做教育的对象来进行丰富化的教育。是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

1 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而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读书认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需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指语文本身就是实现人的交际这种特殊社会行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场合就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且它还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语文的工具性不仅具有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性,而且还具有达到目的的事物性。

2 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

2.1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带入语文课堂,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的严格约束来为学生提供模范对象。教学不仅是只有言教,身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某些习惯或特质,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自身的楷模形象来传播素质教育。

2.2 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情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受到氛围的影响。平时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为主导,提问也好、讲解也罢都是教师做主体,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容易变得松散,精神难以集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变成听众,而不是思考者。语文教师应该要将主体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和思考,这样的氛围更适合人文教学的传播。

2.3 巧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和讲解来传播教学内容,起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往往教材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就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拓延教学内容的做法,通过对教材的拓展来引出人文教育精神,结合身边的事实来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3.1 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3.2 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

4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4.1 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介质,教材内容的改革是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融入人文情怀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在对教材的研读和深挖上就需要多下功夫,能够从教材中获得传播人文精神的途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体系。虽然现有的教材已经开始体现人文精神,但是幅度还是有点欠缺,因此,在教材改革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4.2 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主要呈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及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辅助,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放置到客置上,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明白,不是盲目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点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来展开教学,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传播人文教学,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是说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但是都是在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放任学生不管。

4.3 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教学效果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变得更近,但是过度的人文性体现,则会让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多的情感宣泄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忽略,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最终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内在心灵世界的交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去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灵环境。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所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变得更加的亲近,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 人文主义 融合

人文主义教育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自我实现的发展目标。高中生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自我意识已经得到比较高程度的发展,高中教师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师因所教科目具有的两大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且人文性又是核心属性,所以肩负着较之其他科目更重的人文教育责任,故在教学中需有计划、有侧重地予以一一落实。经过实践我觉得,无论哪个环节都是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是,要想高效、恰当,教师就必须细细琢磨。

一、在教学中注重情感三观的体验

这里所说的情感态度,可以是学生的,也可以是指作者的和作品中人物的。有人认为,师生都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应当从贴合作者或作品人物的心灵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共鸣。这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我以为,以学生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尽量贴合作品,也能够走近文学作品,而且后者更有实效性。因为,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总会存在一定距离,凭高中生在校为主的人生阅历,他们是难以完全融入那些深入心灵、透视人生的名作之中的(有的以传授方法为主的课文除外),而人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与其让之存在于近学生这一边,还不如放置在作品那一端,这样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如在上《像山那样思考》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学情,我班学生这时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散文学习方法,而他们的情感尚未成熟,“三观”也正在形成期,不过总体是趋于正义与人性的,是热爱自然的;其次思考的才是作品,本文是一篇内涵相当丰富的散文,从谛听自然的声音,沉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表现的是深刻的忧患意识。进行教学设计时,导入阶段我选择了视频播放,于是选择余地相当大,有很多电影、电视都可以节选植入,我用心挑拣了《地球脉动》中第五集“奇幻沙漠”的片段,引导学生审视自然界动物生存的艰难,这样既满足了我班学生喜欢纪实类内容的爱好,又让学生带着同情心进入课文的学习,拥有了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节选了《瓦尔登湖》的一个片段,在大屏幕上播放,让学生当堂谈自己在自然中曾经获得的类似享受,然后又推荐了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使喜欢阅读的学生读到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将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扎根于心。

二、在评价中促进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判断,可见,评价的虽然是事,促进的却是人。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意识会出现一个高度的发展,当然,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个性基础和特点,针对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及形成原因,作出或赞赏、或批评,或直指根源、或点明影响等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的水平,提高他们的自我观察、体验、评价和监督、控制等能力,最后将重心落在学生的思维、情感、道德等方面。

三、在作业中推动美育价值的追求

新课改后,作业出现了不少创新样式,如竞赛性作业、合作性作业、交流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以及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等,这些新型方式的着力点不只是以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他们提供巩固知识的样板模式,更是希望学生能通过内容的落实过程,达到摄取形式与内容的内涵精华,同时,也能让他们从中提取美的因子,感受、接纳二者的美,扩展到学习并表现各种美。

教学《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时,我安排了两项作业,第一项是课堂上的,在出示了麦当劳与中国元素的多种组合之后,要求学生有选择地提炼中国某项传统文化的美学要素,如茶文化、汉字文化、服饰文化等,作一个与欧美文化或商业实体结合的设计,以此向世界宣传和推广,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美的同时,思考如何借机将其与国际接轨,让世界了解更具体的中国。第二项是一个课后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对肯德基的调查,包括它的主要食品、食品的造型、餐厅设计、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等,并以多种形式(图、文、短视频、解说等)进行结果的展示,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然后交流改进,是一个竞赛与交流相结合的作业,旨在使学生发现麦当劳与肯德基的比较,前者的内在美与后者的外在美,各具竞争优势。

人文教育涵盖的内容还有很多,远不只本文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它们可以落实的语文教育环节也不只是对应以上的三种,交错、重叠可以发现不同的过程与结果,挖掘则能呈现新的现象。总之,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坚持巧妙地融入人文教育,让学生能运用他们所接受到的德育、美育与人性教育,以健全的人格、积极的态度、阳光的心理,游刃有余地应对发展迅速的复杂社会,这就是我们每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书之后,还能享受到的育人之乐。

【参考文献】

[1] 赵文静、彭小明.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4期.

[2] 杜顺研. 论中学语文课程在人文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4期.

人文主义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观;美术教育;艺术修养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昀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