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知识源于人类的根本需要,是人类的本质性特征,知识史是人类本质的展现史。人类具有两类主要的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意义、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这两类知识的内核分别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本为一体,都是以批判为特征的自由精神的体现。不同知识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特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也是知识体系内在协调和相互平衡的过程。中国的科学与人文融合具有独特的语境,建设新型文明要防止片面的唯科学主义和非理性的人文主义,充分吸收人类知识,平衡科学与人文,弘扬自由精神。

关键词:人;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自由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直接从人类知识的角度来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探讨的还比较少。本文试图从人类知识的本质、构成来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知识体系的演化过程来解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机制和相关问题。

1、知识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和需要

一般认为,科学是最为权威的知识体系,似乎已经成了知识的代名词。中文“科学”的英语对应词“science”一般是作为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来使用的,其词源于拉丁语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Scientia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直到今天,科学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指称我们所谓的science(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1] “科学”一词成为自然科学的专利是近代的产物,科学一词的原初意义即是所有系统化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包罗万象,并且时刻处于变动当中。从宏观上来看,人类主要具有两类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尊严、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是各种人文学科。当然从事实上来讲,追求规律的知识和关于价值的知识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规律的知识里蕴含着价值,价值的知识里也有对于规律的反映,并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这种内在勾连是科学与人文紧密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内在勾连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进行区别认识。

两类知识都源于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内在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2] 。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对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各种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人类必须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所以,人类的各种需要就相应地转化为追求知识的需要。因此,马斯洛指出:“我们应该假设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欲望,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3] 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追寻客观规律,建立价值体系即对人的各种意义和权利的探讨。所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随的。

2、关于规律的知识及其演化

全文阅读

贵州具备人文精神,贵州需要人文精神

贵州正处在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就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没有悬念。与之相应,贵州人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也进入了质的提升阶段。

在这个时候,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提出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恰逢其时。

“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它强调的是客观环境与人的生存、人的心态、人的力量相互包容、相互协调。这对于贵州这样一个自然生态既葱茏又脆弱、文化生态既丰满又偏失的地方,有着独特的启迪价值和开导意义。

“知行合一”主要是一种价值观或行为准则。“知行合一”强调的是思想与行动、心性与修为、意愿与实践的高度一致性。这个思想是王阳明500年前在贵州提出来的,对于正跋涉在“全面小康”之路上的今天的贵州人来说,特别需要“知行合一”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天人合一”的贵州意境

地理环境的局促、险峻,使贵州在发展上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历史上的贵州人十分懂得“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贵州山地民族会依据陡峭的山势建造优美舒适的吊脚楼,会根据河流的走势开辟清洁的饮用水源,“靠山、吃山、养山”。他们以自己求生存的独特创造,证明了山与人相依相生、不可分割的道理。

千百年来贵州人的生活水平虽然低下,却基本没有出现过民不聊生的境况。怡然自得、随遇而安、清心豁达,曾经是世世代代贵州人的生存态度。这种心态造就了贵州人淳朴、宽厚、热情、包容等性格。

黔东南侗族地区流行一句话:“饭养身、歌养心。”说的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平衡的道理。在贵州的村村寨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样的意境层出不穷。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之间的交相辉映,反映了生态(山水)与心态(乡愁)之间的有机统一。

全文阅读

人文精神教育

1、人文精神教育是对“整体的人”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是被分为三、六、九等的。处于底层的人的生命是得不到尊重的,其命运可能不及上等人的一条狗,弃之如尘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刑不上大夫”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到如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普通人,特别是生活于社会阶层底层的人的生命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这从一人侧面反映了人文精神的进步.

但是,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特别是“同样的尊重”,还远远没有做到。在现实世界,人与人的不平等,对他人人格、精神乃至生命的践踏,比比皆是。因此,对“整体的人”的尊重,作为人文精神的基石,还需要大力弘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文精神,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不可能的.

2、人文精神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格教育.

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教育就无从谈起。人类对人文精神的探索,也是从人格开始的,是从伦理道德开始的。只不过后来走向了人文精神的反面—无论是我国的“克己复礼”还是西方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摧残便是明证.

如果把人格归属于德育范畴,那么我们还可以说,除此之外,人文精神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外延还有很多交叉的地方。也是从这个角度看,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是融通的。当然还应该指出的是,品德教育应该具有人文性,但人文精神教育不仅仅是品德教育.

3、人文精神教育是对人类生存的意义的探寻.

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分为“事实”、“价值”和“意义”三个基本要素。事实是我们可以观察和感觉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实在与社会事件等,既包括了自然的事实和事件,又包括了社会的事实和事件。价值是我们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设计的对这些事实和事件的有用性进行评价的规范系统。意义则是我们对于这些价值规范及其指导下的日常实践活动的总体反思,是对一个人或整个社会实践价值规范体系合理性的寻根究底的拷问.

全文阅读

关于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总是离不开人文精神的话题。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大体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或价值,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终极关怀,所谓“终极”,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当下的过程,它指向更根本的终极性目的;二是相对于现实的世界,它指向于彼岸的世界。关怀终极,有助于人们超越对眼前物质利益的追求。然而,中小学语文教育倘若以一种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所谓“看穿”的理念去导向,似乎容易把精神的东西当成麻醉品,使人忘却实际需要和实际困难。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解读,似要注意不只停留于对精神“洁癖”的歌颂,而要有知人论世现实性的解读。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诚然高傲,“采菊东篱下”确乎超然,但是他也有辛勤劳作和“草盛豆苗稀”的感叹,而非一味静穆而逍遥。李白确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率性随意,但也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功名自许,至于“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赞美杨玉环的艳诗便是奉命之作的谀词。真实的李白如何定义?

许多人正在热心倡导“真语文”,大概意指有许多是假语文。然后,似乎从来没谁提倡过假语文,也没有人承认自己所为是“假语文”。语文教学中的“假大空”不是没有人发现,也不是没有人去致力纠正,何以屡禁不止,乃至泛滥成灾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假作真时真亦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关联社会语言的生态环境,语文工作者有心打造语文教学的一片“净土”,精神之高贵,用心之良苦,大概也是一种人文的精神。然“巉巉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理论上的“真”易求,事实上的“真”难得。或曰,“明知天下事不可而为之”,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然有对现实超越的属性,自然便带有某种的色彩。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文主义恰恰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肯定的正是现实人生的意义,提倡真实地面对人生。

现实的利益,物质的追求,功利的色彩,感官的满足,正是这卑劣的物欲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正唯如此,如果把人文精神搞成“精神万能”或“普遍价值规范”,成为评价思想文化与学术道德的“唯一尺度”,那么,所谓人文精神也就放大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很可能滑向思想专制。“讨厌和尚,恨及袈裟”,“人文精神”之所以让人误以为“假大空”,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确有许多脱离实际语境和语言应用,大谈什么“精神”“思想”的自作多情、无病的抒情和议论。

看来,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面对两个关键问题:多元化和现世性。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坚持人生精神价值的追求,既不能混同于宗教或意识形态,也不能完全排斥和否定宗教与意识形态对安抚人心、统一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同样道理,倡导人文精神也不应反对物质价值的追求和实现。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划界,根据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他认为,现代化是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必然导致同价值理性的冲突对此,与韦伯同时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德尔班就表示不同的观点,认为所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都是虚构的概念。我国前辈哲学家金岳霖等也认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可以互相包容。如果承认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指的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那么,没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就只能残缺不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自然应包含科学理性,关怀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终极”,而且应该是“现实”,是“入世”的而不是“彼岸”的。语文的认识应该是真实的,情感应该是真切的,语文更应该是善良的和美好的,是谓人文精神。

全文阅读

人文精神 12期

摘要:时代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堂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使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人文课堂;人文精神;中职生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中职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如何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天地,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

怎样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成为播撒美的事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人文”语文课堂。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如一部百科全书,它包容了人类的各种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的选文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的传统,还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语文教材汇聚了世间万象,凝结着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具备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灰色教学”的阴影里,固守着“教师――课本”两大中心,将一篇篇原本优美的范文肢解得七零八落、了无生趣。为了一个十拿九稳的分数,毫不手软地拿起“标准化”的绳索,牢牢地捆绑住学生灵动的个性、多彩的思想。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呀,“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演绎课文的场所,语文和学生才能“双赢”――各自散发出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允许敞开心扉插上想象的翅膀即是“人文阅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人文内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如亲历亲受,静思揣摩,在教师的启迪下,感悟人生的价值观念,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文学作品是美的标本。在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引导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透视思想,通过对思想的发掘去更深刻地品味语言文字,熏陶感染,将作品的语言文字连同思想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真正做到文以明道,文以悟道。

全文阅读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途径

【摘要】体育教育与人民教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体育教育的精神本质上是人文的精神,是人类普遍价值所在。如果不能达到人文、提升人类普遍价值之目的,那么再大的赛事,再多的金银奖牌,也会缺少意义。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体育教育方法与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体育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它不再仅仅局限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发学生的智力及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上,而更深远地强调了人文教育。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体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体育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由此可见,注重体育文化的学习、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是体育学科追求人文素养的核心。

一、认识人文教育

人文,广泛地讲,它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概括地讲,“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文”,强调的是“以文化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根本地位。也就是说,人既是根本目的,又是根本手段。在处理任何事物的过程中,始终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以人为本。所谓“以文化人”,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教化、涵养和培育人,也就是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手段不断地更新人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最终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2]。人文精神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反映着主体内在的精神特征。从总体上说,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的主体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的主体价值的精神。

人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它是不能脱离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

提到人文教育许多人都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认为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广,我们中学老师难以胜任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其实不然,这是对人文教育的肤浅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属于人文范畴,如道德、思想、心理、情感等都是以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为基础的,还有我们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人文,教师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全文阅读

人文精神的回归

摘要 本文就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传播理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心理访谈类节目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也进入了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上也加快了脚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各种问题常常困扰着人们在心理上处于高度的不平衡状态。有人说:“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人们在心理问题方面的困扰以及对社会压力的不适应,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构成很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将远远大于人们在身体生理上所受的创伤。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以一个崭新的节目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以其真诚委婉的理性姿态付出了媒体对社会大众应有的关爱,用其独特的沟通方式――融电视访谈类节目和心理咨询两种节目样式,积极主动的为大众提供最为诚挚的人文关怀。从另一个角度看,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积极的承担了电视媒体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正确的指引了大众的生活,真正体现了电视媒体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自从心理访谈类节目走进荧屏,我们从节目中所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大腕、明星等公众人物,取而代之的是真真实实的普通老百姓。普通百姓走进荧屏使该节目更具亲和力,使节目更具平民化的特征,可以说是媒体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节目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全知全能的播报方式。极力体现百姓视角。普通人向受众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迷茫与困惑,让受众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疑虑和困惑。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节目每一期所请到的心理专家都会对作客直播间的心理困惑者进行耐心积极的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为当事人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向大众传达着另外一个讯息,那就是作客直播间的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们一样可以面对镜头说出自己的内心故事,而且电视机前的受众分享,或许“你”和“他”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由此也证明了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在被大家所关注的、受社会重视的,作为普通人同样也可以成为被关心的焦点。

心理访谈类节目始终注重和倡导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告诉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

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和病态的心理,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正是透过心理层面对大众心理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指导、心理矫正、心理引导,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众健康的心理文化,从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文化。

全文阅读

人文精神今何在?

摘要:人文精神在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大讨论后,尽管遭遇商品市场的重大冲击,仍然顽强的存在着。在21世纪,人文精神在文学批评领域主要体现在生态批评中。生态批评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人们的误解。事实上生态主义是人文主义在当下的一种体现,其宗旨仍是“为人”,它通过后现代的“解构”实现其对于“科学理性狂热”的颠覆,并形成了与自然如何相处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文主义;后现代;精神圈: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4-0047-05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坛曾经有过相当轰动的一幕,就是王晓明等学者掀起的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这种局面比起文学界曾经的显赫固然算不了什么,但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当下,那种盛况之后再也难得一见。但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似乎还想追问,曾经被诸多作家学者牵肠挂肚的“人文精神”今天怎么样了,它比起当初“大讨论”时是发展壮大了还是日暮途穷了?围绕这个问题,我对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的现状作了研究整理,我认为,生态主义批评是当下“人文精神”存在的主要状态之

一、生态批评的现状

文学的生态主义批评实质是思想批评,它最关键、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其生态整体论思想。它的崛起应该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至于确切从什么时候开始圈内似乎并没有达成一致,王诺认为“生态文学研究或称生态批评从20世纪70年端,并迅速地在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文艺学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的一门学科,是“继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与批评方法,是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日益高涨的生态运动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批评(eeoeritieism)这个术语自2002年被引进我国之后,短短的几年里,已经引起学界高度的重视。曾繁仁、鲁枢元、王宁等知名学者发表著述对其进行探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刊物都刊发或转载了相关的专题论文。王诺对生态批评给出的定义是:“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这点上当下生态学批评界也基本上是认同的。王诺等还认为其具有跨学科性和现实功能,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方法论的科学取向:即结合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尤其是从生态学的发现出发,以生态学的生物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万事万物共生、共栖、相互关联的整体主义原则为基础,批判性地研究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定势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张力,批判性地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对自然的信念、审美、以及伦理关系的样态和走向:现实功能则体现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即借助生态环境科学的认识,以文学文本为对象,反思工业文明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从而重新审视人类本体、人类生存本体、以及本体意义上人类进化与自然关系中的自我实现的智慧,反思人类在自然中位置、人类在自然中的行为意义,反思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作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态度、想象与观念。

曾繁仁指出,生态批评的核心特征和主要价值决定了它的主要任务――探寻和揭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结合西方的生态思想和我国古代生态智慧,生态批评应当深入探讨以下最基本的思想问题:生态整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谐共享与征服占有、整体合一与二元对立、生态发展观与唯发展主义、人格完善动力与欲望满足动力、简单生活观与消费文化、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绿色科技与科技至上等。

全文阅读

谈人文精神培养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当成纯学科教学,成为考试的工具。根本目标并不是要育才树人,传授学问,而大部分在于应付考试过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这方面似乎比其它科更甚。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说教色彩浓厚,学生感到压抑厌烦。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还仅仅只是停留在道德品质层面上的简单说教和行为规范,学生的主体性丧失殆尽而无从张扬,这样不利于学生养成和谐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三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容与丰富的现实世界相脱节,难以使学生信服。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式与填鸭式为代表的陈旧教学模式依旧存在,在这种模式下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学生内在习得动机与兴趣的丧失,因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严重缺位。

那么,造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此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在于:思想品德课被异化——为考试而教而学,注重形式而忽视其丰富的内涵。思想品德课的本来面目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世界与人生,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我们现实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恰恰偏离了这个方向。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我们的教学应着重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使学生具有社会公德和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既有理想和抱负,具备独立人格,又能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自信自强,敢于迎接挑战,承受挫折,热爱生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这也就是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应及时挖掘人文精神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展开,因此思想品德课应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上思想品德课时,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学生的经验实际和思想心理实际,学生感兴趣、迷惑性大的实际。我们可以针对中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也易偏激的实际,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以学生为本,重视人文关怀,从而还思想品德课的本色,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做到3点。①要淡化考试色彩。不要一讲课就以考试试题来组织讲课内容,取舍讲课内容,而应该充分挖掘课文所蕴含的内涵,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受、去认识、去发现其价值,学生就不会感到学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乏味,从而也用不着为考试而死记硬背了。②要淡化说教色彩。我们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学生正确的自我道德选择,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既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我们就无需说教了。③改变教学时教师照本宣科的弊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本,图文并茂,而且可读性较强,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基本上可以读懂。因此,教师的角色就应该转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书中的理论,组织学生相关的社会实践。

二、重视创造性思维

强调人文精神的目的在于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求心灵的多样化。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社会,形形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学生的冲击是挡不住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有不同的想法甚至于“奇谈怪论”,这是正常的。因此,教师在这方面不应嘲笑、压制、批评、打击,而是要鼓励学生勤动脑筋、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对于学生的种种想法、理解,无论浅薄幼稚,还是谬误百出,或者辛辣尖锐,教师都应尊重、肯定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也只有做到这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观点才容易接受。

三、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有较精深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还必须具备人文精神。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学生中要时时注意为师者的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有了与学生平等的心态,在人格上没有高低之分,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了解,就能够在课堂上平等交流,就能够在课外互交朋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当然,思想品德课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及自然科学等新知识,特别要关心“最新的国内外时政”,并用它与课文相关内容联系起来,通过旁征博引,综合运用,挖掘教材更深层的内涵,使教学更加丰富。

全文阅读

传导人文精神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例,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探讨了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提出传导人文精神的观点。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前言

高职教育的任务也是育人,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并在从事一定职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文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责任,迎难而上,传导人文精神,坚持人文素质教育。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分析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而今天的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要更强烈,也更复杂,所以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单纯地倡导“为己之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导人文精神,是很难的。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高职语文学科地位日趋边缘化。

我国人口众多,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结构和人才成长道路相对单一,就业竞争和人才选拔日趋激烈,这种压力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职业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学生与家长关注的更多的是这种知识有没有用,能不能带来“效益”。因此高职学生从思想上就重视专业学习而轻视公共课的学习,这给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被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高校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大学语文学科的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说语文课就是消遣课。同时,随着传播媒体的增多,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也减少了。总之,从学生用于学习语文时间不多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导人文精神,更是难上加难。

全文阅读